![吉林省长春市六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9/28/wKhkGWckaumAR4yfAAJMKzzs91I767.jpg)
![吉林省长春市六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9/28/wKhkGWckaumAR4yfAAJMKzzs91I7672.jpg)
![吉林省长春市六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9/28/wKhkGWckaumAR4yfAAJMKzzs91I7673.jpg)
![吉林省长春市六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9/28/wKhkGWckaumAR4yfAAJMKzzs91I7674.jpg)
![吉林省长春市六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9/28/wKhkGWckaumAR4yfAAJMKzzs91I76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六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炭疽杆菌造成感染者死亡率极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能产生两种成分为蛋白质的内毒素。有科学家将该菌的大型环状DNA分子破坏,该菌仍能产生内毒素。据此判断下列对炭疽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内毒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炭疽杆菌的拟核中B.炭疽杆菌合成的内毒素属于代谢产物C.将蜡状杆菌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需要通过转基因技术D.如将炭疽杆菌用于军事用途或恐怖活动,则属于生物武器2.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中的田鼠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B.该区域中的田鼠种群数量先上升后下降C.该区域中的田鼠存在水平结构分布D.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3.下面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春运期间,成都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正常的④C.①表示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大,种群数量不一定多D.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⑤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种花的颜色都属于物理信息B.动物的性外激素属于化学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C.信息传递只能在生物与生物间进行,且是单向的D.若不同生物间的信息传递被阻断,则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下列选项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A.均匀分布 B.蛇被鹰捕食 C.初生演替 D.种群密度6.下列有关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温、过酸和过碱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B.细胞内的酶可以来自食物,也可在细胞内合成C.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7.某植被严重破坏的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三个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B.物种①由盛到衰主要受环境中土壤条件的影响C.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D.在各个阶段群落中都存在分层现象8.(10分)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采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①细胞培养②细胞融合③胚胎移植④细胞核移植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9.(1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3)题。舌苔是指舌头上覆盖的由食物残渣、微生物、舌苔上皮角质细胞组成的物质。根据舌苔的厚度、颜色等苔质情况来鉴别病人的健康与疾病状况,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之一。采集19−25岁本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薄白舌苔样本,筛选薄白舌苔11个,黄腻舌苔12个。黄腻舌苔苔厚、色黄、有异味;而薄白舌苔苔薄、舌苔白、无异味。用刮舌板刮取舌苔表面,获得舌苔样品进行总DNA提取并测序。结果发现:黄腻和薄白舌苔原核微生物群落组成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在门水平上,Patescibacteria门和蓝细菌门细菌在黄腻舌苔上明显比薄白舌苔多;在属和种水平上,黄腻舌苔中放线菌含量明显高于薄白舌苔;而薄白舌苔中的卟啉单胞菌属和莫拉氏菌属的含量明显高于黄腻舌苔。Patescibacteria菌群是造成黄腻舌苔异味的主要原因之一,蓝细菌是一类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蓝细菌由于具有叶绿素,所以一般都能产生颜色,这是黄腻舌苔形成的部分原因。有些放线菌感染后常合并细菌感染,健康人出现黄腻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体内潜在的炎性预警。莫拉氏菌属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属于口腔常见菌群,如亚特兰大莫拉氏菌是一种对人无致病性的口腔、呼吸道寄居菌。卟啉单胞菌属细菌是一种小型厌氧革兰氏阴性球菌,作为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存在于人类的口咽部。这两种正常菌群在维护正常口气和舌苔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本研究中对舌苔苔质的形成有关的微生物菌群的最小研究单位是______,如亚特兰大莫拉氏菌,研究该单位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2)运用文中信息推测导致不同舌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支持此结论的证据有______。(3)本研究表明,两种舌苔中,______舌苔反应人健康欠佳,理由是______。10.(14分)胰岛B细胞是可兴奋细胞,存在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其细胞外Ca2+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0000倍,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的30倍。下图1为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示意图;图2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分析回答:(1)据图1分析可知:Ⅰ.胰岛B细胞可作为激素作用的____,也可作为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因此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为____。Ⅱ.当血糖升高时,葡萄糖、信号分子①(神经递质)和信号分子②____与胰岛B细胞上____结合,____(填“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分泌。Ⅲ.胰岛素作用的机理是:一方面通过增加细胞膜上____,从而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另一方面进入细胞的葡萄糖通过③转化为糖原、④转化为非糖物质、⑤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2)据图2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____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氧化分解后产生ATP,ATP作为____,与ATP敏感的K+通道蛋白上的识别位点结合,导致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进而触发____使胰岛B细胞兴奋,此时膜外电位发生的变化为____。11.(14分)图1为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内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其中第②、④两个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射入;图2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1)分析图1,能发生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装置③和④茎的生长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若将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上,光源固定在右侧,茎尖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3)图2中C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则产生顶端优势现象时侧芽的生长素浓度z的范围为___。12.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多效唑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CK表示对照组)。请回答下列问题:多效唑浓度(mg·L-1)根长/cm株高/cm茎粗/cmCK19.1823.850.3820026.0310.420.5140027.1410.010.5580028.219.90.65(1)多效唑是一种_____(填“人工合成”或“植物合成”)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有机物。(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因变量是_____(3)该实验的结果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多效唑具有抗倒伏的作用,判断理由是_____(4)多效唑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一种增产剂,在大豆盛花期向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多效唑可以显著地提高大豆的产量(大豆的收获对象是种子)。请设计实验验证多效唑对大豆具有增产作用: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A、大型环状DNA位于拟核,破坏大型环状DNA分子,该菌仍能产生内毒素。说明控制内毒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炭疽杆菌的质粒中,A错误。B、炭疽杆菌合成的内毒素属于代谢产物,B正确。C、将蜡状杆菌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需要通过转基因技术,C正确。D、将细菌用于军事用途或恐怖活动,属于生物武器,D正确。故选A。2、B【解析】分析曲线图:R=出生率:死亡率,当R大于1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当R等于1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当R小于1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小。【详解】A、据图可知,在b-c段R<1,种群数量减少,故种群密度最小的点是d点,A错误;B、结合题意可知,该区域田鼠的R先>1后<1,故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B正确;C、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内部不同物种间的结构,而田鼠属于同一物种,不存在水平结构,C错误;D、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由图可知,a点和b点时R都大于1,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这两点种群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D错误。故选B。3、C【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所以①表示种群密度、②是出生率、③是死亡率、④是年龄组成,⑤是性别比例。【详解】A、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A错误;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⑤性别比例,B错误;C、①表示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容积的种群数量,C正确;D、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年龄组成,D错误。故选C。4、C【解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2、信息传递的作用:①对个体来说,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②对种群来说,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③对群落和生态系统来说,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物理信息包括声、光、色等,各种花的颜色都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B、动物的性外激素属于化学信息,可以吸引异性个体,有利于种群的繁衍,B正确;C、信息传递可以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生物与生物间进行,一般是双向的,C错误;D、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若不同生物间的信息传递被阻断,则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故选C。5、D【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研究内容,种群的数量特征可以分为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详解】A、种群中个体的均匀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A错误;B、蛇被鹰捕食体现了一种捕食关系,属于群落的研究范围,B错误;C、初生演替属于群落的研究范围,C错误;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D正确;故选D。6、A【解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1)温度(pH)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2)底物浓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但由于酶浓度的限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后保持相对稳定。(3)酶浓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底物充足时,随着酶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详解】A、高温、过酸和过碱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A正确;B、细胞内的酶在细胞内合成,不来自食物,B错误;C、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不被降解,继续起催化作用,C错误;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D错误。故选A。7、B【解析】植被严重破坏的陡坡上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③灌木逐渐成为优势种群,灌木与草本植物相比比较高大,在与草本植物争夺阳光的过程中占优势,因此物种①由盛到衰主要受环境中光照条件的影响,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植物①由于不能适应弱光环境逐渐消失,物种②较能耐受弱光条件而使种群密度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C正确;在各个阶段群落中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即垂直结构,D正确。故选:B。8、A【解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人工诱导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经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通过培养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得到单克隆抗体,整个过程不涉及胚胎移植和细胞核移植这两项技术。单克隆抗体主要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等。【详解】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首先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得到杂交瘤细胞,再采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故选A。二、非选择题9、(1).种群(2).种群密度(3).微生物菌群的组成不同(4).在门水平上,Patescibacteria门和蓝细菌门细菌在黄腻舌苔上明显比薄白舌苔多。在属和种水平上,黄腻舌苔中放线菌含量明显高于薄白舌苔,而薄白舌苔中的卟啉单胞菌属和莫拉氏菌属的含量明显高于黄腻舌苔(5).黄腻(6).黄腻舌苔苔厚、色黄、有异味,是放线菌含量过高导致。有些放线菌可以导致疾病【解析】分析文字有用的信息“黄腻苔中Patescibacteria门和蓝细菌门细菌较多,放线菌多,而白舌苔这些相对少些”“莫拉氏菌属和卟啉单胞菌属细菌在维护正常口气和舌苔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进行答题。【详解】(1)根据文章内容,本研究研究了“黄腻和薄白舌苔原核微生物群落组成具有明显差异”,“属和种水平”等内容,最小的研究单位是种群,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2)根据文章内容“在门水平上,Patescibacteria门和蓝细菌门细菌在黄腻舌苔上明显比薄白舌苔多;在属和种水平上,黄腻舌苔中放线菌含量明显高于薄白舌苔;而薄白舌苔中的卟啉单胞菌属和莫拉氏菌属的含量明显高于黄腻舌苔”,可以推测造成不同舌苔的原因是微生物菌群的组成不同。(3)根据题干信息“Patescibacteria菌群是造成黄腻舌苔异味的主要原因之一,蓝细菌是一类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蓝细菌由于具有叶绿素,所以一般都能产生颜色,这是黄腻舌苔形成的部分原因。有些放线菌感染后常合并细菌感染,健康人出现黄腻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体内潜在的炎性预警”,说明黄腻舌苔苔厚、色黄、有异味,是放线菌含量过高导致。有些放线菌可以导致疾病,因此黄腻舌苔反应人的健康欠佳。【点睛】本文分析了舌苔形成的原因及危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文章中找到信息,结合信息作答。10、(1).靶细胞(2).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3).胰高血糖素(4).(相应)受体(5).促进(6).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7).氧化分解(8).协助扩散(9).信号分子(10).Ca2+通道打开(11).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解析】血糖的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感受器进而通过神经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但同时血糖的升高也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分泌的增多: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②促进糖类的氧化的分解;③促进血糖转化为肝糖原、肌糖原;④促进糖类转化为脂肪、非必需氨基酸。血糖降低,刺激下丘脑和胰岛A细胞,而下丘脑也会通过神经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使血糖升高。【详解】(1)Ⅰ.分析图1可知,胰岛A细胞分泌的②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说明胰岛B细胞可作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图中①为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说明胰岛B细胞也可作为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因此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Ⅱ.由图1可知,当血糖升高时,葡萄糖、①神经递质和②胰高血糖素均能与胰岛B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浓度。Ⅲ.由分析结合图1可知,胰岛素作用的机理是:一方面通过促进细胞内携带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从而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的葡萄糖通过③转化为糖原、④转化为非糖物质、⑤氧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2)据图2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顺浓度梯度进入胰岛B细胞,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后产生ATP,ATP作为信号分子,与ATP敏感的K+通道蛋白上的识别位点结合,导致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进而触发Ca2+通道打开,使胰岛B细胞兴奋,此时细胞膜由静息电位转变为动作电位,即膜外电位发生的变化为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血糖调节的过程和胰岛素的作用机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判断能力和识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1、(1)①②③④(2)①.竖直生长②.向右(光)弯曲生长③.向右(光)弯曲生长(3)既不促进也不抑制(4)大于c【解析】1、分析图可知,图1中,①由于重力原因,茎会向上生长,根会向地生长,②由于光照和重力,使茎会向上生长,根会向地生长,③中,植株会直立生长,④中由于光照,植株会弯向光源生长。图2中,C点之前生长素都起促进生长作用,C点以后,生长素都起抑制生长作用。2、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倒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这种运输方式是一种主动运输。【小问1详解】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倒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所以图1中能发生极性运输的是①②③④。【小问2详解】装置③没有光的照射,所以③茎直立生长,装置④有单侧光的照射,使生长素在尖端有横向运输,所以植株的茎弯向光源生长;若将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上,光源固定在右侧,植株和装置一起旋转,所以茎尖的生长情况是茎弯向光源生长。【小问3详解】由图2可知,C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小问4详解】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那么由于极性运输,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墨制品生产中的环保理念与质量保障措施
- 深度解析社交媒体营销的传播力
- 皮肤与性病练习题库及答案
- 珠宝电商平台的用户增长策略与技巧
- 家长发言稿100字左右
- 高中50年聚会发言稿
- 车间主任班组组长个人总结
- 阳光培训工作总结
- 互联网创业项目计划
- 社交网络在神经科医院患者教育中的运用
- 北京市房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
-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第3版)课件 吕淑然 第5、6章 事故案例评析、相关法律法规
- 2025年南阳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加油站复工复产方案
- 2025-2030年中国增韧剂(MBS高胶粉)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新题速递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2024年9月)
- 2025年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限公司面向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14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苏州市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一(有答案)
- 口服降糖药物分类详解
- 暑期预习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