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运动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循环B.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5条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到绿色植物上的光能D.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是流入螳螂中能量的25倍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糖水平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4.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地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的。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B.物质循环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D.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平衡被打破,不会导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5.流经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能量是()A.该保护区自养生物固定的总能量B.照射到该保护区中的全部太阳能C.该保护区所有生物体内的能量D.该保护区生产者体内的能量6.大豆的白花和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①红花×红花→红花②红花×红花→301株红花+101株白花③红花×白花→红花④红花×白花→98株红花+102株白花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图甲为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血细胞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1mm×1mm×0.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图丙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若图甲表示草原上鼠的种群数量变化,最好在_____(填“b”或“c”或“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甲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蛇发挥明显作用的时间段是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环境而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3)若图甲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DE段酵母菌数量减少的原因除了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之外还可能是_____。若以图乙一个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约为_____个。该数值与实际活菌数相比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相同”)。(4)图甲中D点对应图丙中_____的年龄结构。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网眼大小以保护幼鱼,使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图丙中_____所示的类型。8.(10分)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甲图中a、b、c、d代表四种激素;乙图表示垂体所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的示意图;丙图是人体水盐平衡调节过程示意图,A、B代表结构,C代表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调节过程是: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位于皮肤和内脏的冷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到_____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神经中枢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后调节相关生命活动。(2)人进入寒冷环境时,甲图中激素___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会增加,其中激素___________(填字母)作用于机体细胞促进代谢,使机体产热量增加。激素b、c的产生会促进激素a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a含量的增多,会抑制激素b、c的合成和分泌,以上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调节。(3)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发生变化,会改变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A,促使A合成、分泌物质[C]___________,经[B]___________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同时,引起___________兴奋,产生口渴感觉,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9.(10分)下面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图甲中的f表示的结构称为___________,d所指方框内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当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2)当人体针对某一刺激作出应答时,图乙中经A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B上的___________结合,引起B上的___________变化,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因此,兴奋在A和B之间传递的方向是___________。10.(10分)机体吸入高浓度氧后,某些系统或器官的功能和结构会发生病理性变化,这种现象叫作氧中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氧中毒会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调B.动脉血的血浆中氧浓度一般大于组织液中氧浓度C.外界环境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即进入了内环境D.红细胞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11.(15分)生物育种技术的进步极大的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全球人口的增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自从人们栽培作物、化野生动物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对品种的改良。传统的方法是_______,通过汰劣留良来选择,积累优良基因,但这种方法的弊端是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2)孟德尔定律提出后,杂交育种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育种,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该育种方法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优良变异类型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提高突变率的方法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处理生物,使其发生基因突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人体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人体运动时内环境稳态一般不会被破坏,A错误;B、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内环境,故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组织细胞失去了稳定的环境条件,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C正确;D、稳态的内容包括内环境中稳定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因此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正确。故选A。2、D【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土壤、水中含有的腐生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详解】A、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A错误;B、图中食物链只有1条,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B错误;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C错误;D、绿色植物是第一营养级,螳螂是第三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按照20%计算,所以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是流入螳螂中能量的1÷20%÷20%=25倍,D正确。故选D。3、D【解析】1、垂体可分泌多种促激素、生长激素。2、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3、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详解】A、激素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中,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A正确;B、动物的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B正确;C、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需要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C正确;D、血糖水平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错误。故选D。4、D【解析】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2、物质循环的特点:循环往复、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详解】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A正确;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S、P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B正确;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C正确;D、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平衡被打破,可能会导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等,D错误。故选D。5、A【解析】能量是维持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应特别注意以下内容:1、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2、能量的输入总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3、散失的能量是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的,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详解】流经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能量是生产者(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即A正确,BCD错误。故选A。6、C【解析】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杂交法就是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自交法就是让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详解】①红花×红花→红花,不能判断红花和白花之间的显性和隐性关系,①错误;②红花×红花→红花(301株)+白花(101株),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红花相对于白花是显性性状,②正确;③红花×白花→红花,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说明红花相对于白花为显性性状,③正确;④红花×白花→红花(98株)+白花(102株),这属于测交实验,不能判断红花和白花之间的显性和隐性关系,④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和表现型,要求考生识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应用杂交法或自交法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种群密度(2)①.b②.ef③.变大(3)①.抽样检测②.代谢废物大量积累或pH变化③.6×109④.偏大(4)①.Ⅲ②.Ⅰ【解析】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小问1详解】种群的特征包括空间特征和数量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小问2详解】草原上的鼠在b时刻种群数量为K/2,此时增长速率最快,故最好在b时刻前进行防治;在草原中投放一定数量的蛇后,蛇发挥明显效应的时间段是草原鼠数量下降这段时间,为ef段;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草原鼠数量降低速度减慢,因此α角度变大。【小问3详解】调查酵母菌数量的方法为抽样检测法;DE段酵母菌数量减少的原因除了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之外还可能是代谢废物大量积累或pH变化;由图乙及血球计数板规格可知,该血球计数板共25个中方格,血球计数板上酵母菌数量为24×25=600个,又因为血球计数板体积为1mm×1mm×0.1mm,故1L酵母菌培养液含有的酵母菌数量为600÷(0.1×10-3)×103=6×109,所得计数中的菌可能有死菌,故该数值比实际活菌数量偏大。【小问4详解】图丙Ⅰ增长型、Ⅱ稳定型、Ⅲ衰退型;图甲中D点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属于衰退型的年龄结构,故为图丙中的Ⅲ,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网眼大小以保护幼鱼,使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即图丙中Ⅰ所示的类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熟记知识点是做题关键。8、(1)下丘脑(2)①.a、b、c、d②.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③.负反馈##反馈(3)①.抗利尿激素②.垂体③.大脑皮层【解析】人体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为,饮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当机体受寒冷刺激时,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通过相关神经传入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同时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促进分泌肾上腺素增加产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立毛肌收缩减少散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分析题图可知,图甲中b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为促甲状腺激素,a为甲状腺激素,d为肾上腺素。图丙中A为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B为垂体,C为抗利尿激素。【小问1详解】人在寒冷环境中,当受到寒冷刺徼时,位于皮肤和内脏的冷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神经中枢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后调节相关生命活动,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小问2详解】由分析可知,人进入寒冷环境时,下丘脑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作用于垂体,垂体细胞合成并分泌c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a甲状腺激素;另一方面下丘脑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分泌d肾上腺素增加,即人体进入寒冷环境中图甲中的a、b、c、d四种种激素的分泌量都会有所增加,其中a甲状腺激素和d肾上腺素会促进细胞代谢,使机体产热量增加。图中激素b、c的产生会促进激素a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a含量的增多,会抑制激素b、c的合成和分泌,即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保障机体內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状。【小问3详解】由分析可知,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A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促使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分泌C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经过B垂体释放出来,随体液的传送到达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部位,并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表面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同时,下丘脑将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引起大脑皮层兴奋,产生口渴感觉,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点睛】熟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水盐平衡调节以及体温调节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图示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图中各个字母的含义以及相应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9、(1).反射(2).效应器(3).突触(4).外负内正(5).特异性受体(6).膜电位(7).A→B【解析】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其中b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则a是感受器,c是神经中枢,e是传出神经,f是效应器,d是突触。图乙是甲图中d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A突触小体,B是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图甲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效应器。d方框所指的结构是突触。静息状态时,K+外流,神经纤维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当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外的Na+内流,使得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2)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出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过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B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兴奋由A传向B。【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及反射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0、C【解析】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