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天津市和平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天津市和平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天津市和平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天津市和平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和平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一、选择题(共22分)1.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共商国是暗渡陈仓暴殄天物(tiǎn)钟灵毓秀(yù)B.优柔寡断鸠占鹊巢乳臭未千(chòu)纤尘不染(xiān)C.一幅对联隔靴搔痒日臻完善(zhēn)舐犊情深(shì)D.稗官野史明火执仗栉风沐雨(zhì)佶屈聱牙(j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A项“共商国事”的“事”应改为“是”;B项“乳臭未千(chòu)”应改为“乳臭(xiù)未干”;C项“一幅对联”应改为“一副对联”。2.填入下面横线处一段文字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有一点应该提到,画中的蒙娜丽莎是没有眉毛的,,而是因为在17世纪的清洗中将画家画在已干颜料上的眉毛(作为最后的一笔)清洗掉了。修复者用了不合适的溶剂,却将杰作的一部分永远地毁了!

同样,今天人们在原作上所见到了过度的绿色调也是过分的、不恰当的修复所酿成的一种后果。①沃尔夫林在其《古典艺术》一书中就是采纳了这样的看法。②拉斐尔的一幅素描就是如此。③因为,在达·芬奇之后的画家的素描临本中的蒙娜丽莎却明明是有眉毛的。④根据研究者的分析,剃眉毛是当时的一种时尚。⑤所以,很可能这不是达·芬奇有意为之或者是作品未完成的一个痕迹。⑥但是,在我看来,这又似乎太不可信的。【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巴黎协定》生效,使得国际上又有了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解决了《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一直存在的空白。B.目前,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加快组建,将对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为标志的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技术进行前瞻性研究。C.几年来,中国文联以学术建设为依托,学术评论的当下性、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学术评论的社会影响力、传播力进一步提高。D.民族地区文化扶贫,既要敢于作为,又要顺势而为,善于用“巧”的办法,做“柔”的文章,达到“和”的成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病的辨析和修改。A项,“解决”与“空白”搭配不当,B项成分残缺,“以……标志”,介词“以”残缺,C项,成分残缺,“中国文联以学术建设为依托”主语为“中国文联”,“以学术建设为依托”是状语,后面缺少谓语,也可以说是中途易辙,第一个句子没有说完,下一个句子主语“学术评论的当下性、针对性”就出现了。点睛:高考说明要求掌握的病句类型有六类: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语病的方法有: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从感性上判断语句是否有毛病)、主干枝叶梳理法(先检查句子主干之间是否有语病,再检查修饰语和中心词、修饰语和修饰语之间是否有语病)、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结构造一日常用的句子,两相比较,从而判断原句是否有语病)。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B.乐府双壁专指南朝的《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古诗十九首》。C.词也叫“倚声”是因为先有谱好的曲,然后词作者们根据曲谱再填写相应的歌词。D.六艺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B项表述错误,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周兴杰①“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子期因为能听出琴音寓意,被伯牙引为“知音”。后来,子期辞世,伯牙毁琴不操,以示痛悼。由此可知,“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接受者以能成“知音”为荣,创作者以能有“知音”为幸。说一部文学史或艺术史,是作为“知音”的批评家为他们心仪的文学家、艺术家树碑立传的历史,并不为过。因此,“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②而“粉丝”这一名称则有些不伦不类,它是大众对“fans”一词自发的、戏仿式的音译。在最直接的意义上,“粉”或“粉丝”就是对某些事物的“爱好者”。如果仅在“爱好者”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话,那么说“我是莎士比亚的粉”也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社会成见和媒体引导,当作对某些大众文化产品不加辨别的、缺乏抵抗力的消费者而受到非议。尽管现在人们能以一种理解的眼光来看待“粉丝”,但其被限定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却是事实。③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其文本辨识力自不待言。那粉丝有没有文本辨识力呢?通过深入粉丝的文化实践,研究者发现,粉丝对于特定文本是存在敏锐的辨识力的。20世纪80年代,有人用“全庸”之名仿作金庸小说,以图鱼目混珠。结果读者去芜存菁,终使各式“全庸”尽数淘汰。由此可知,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但粉丝文本辨识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某些文本的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这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的辨别方式,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与知音式文艺批评的理性、客观旨趣相去甚远。④粉丝欣赏要求突破高雅文艺欣赏所规定的“距离”,使欣赏化为广场式的狂欢。粉丝欣赏的参与性更突出的表现是,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如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玩偶等等。如此,粉丝将文化工业提供的资源带入其日常生活实践,并在使用中完成文本意义的重新组装。与此不同,“知音”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他们更像“采矿者”,努力掘开文本的岩层,炼出深藏其下的金子般的创作主旨。⑤伴随积极的参与,粉丝的生产力也释放出来了:他们不会停留在文本的消费上,而是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数量庞大的、五花八门的新文本,如网络同人小说、模仿秀及流行音乐粉丝们的翻录、翻唱和MTV翻拍等等。这种新文本有时会达到与原作不相上下的地步。而“知音”呢,他们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此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由此可见,“知音”和“粉丝”不能相互替代。(选自2017年3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节)5.下列对于“知音”和“粉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音”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努力挖掘文本内涵,提炼出创作主旨。B.“粉丝”对特定文本具有敏锐的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他们的辨别方式具有主观随意C.“知音”都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他们的文本辨识力也很敏锐,知音式文艺批评的旨趣更理性、客观。D.“粉丝”具有强大的生产力,他们能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的新文本有的能与原作相媲美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引用钟子期与俞伯牙的“知音”故事,叙述详细生动,意在引发读者兴趣,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B.文章第①②段分别阐述了“知音”和“粉丝”的来历、内涵和大众的评价,令读者在开篇便对两个概念有了整体上的了解。C.为使读者对“知音”和“粉丝”有更清晰的认识,文章第③④⑤段分别从二者的文本辨识力、参与方式和文本生产力等方面加以详细阐述。D.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中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增强了论证效果,形象贴切的比喻,使论述更加生动透彻。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知音”与创作者在生活中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接受者希望能成为“知音”,创作者希望能有“知音”。B.粉丝欣赏具有强烈的参与性,与欣赏原作本身相比,他们更注重消费与明星有关的衍生产品。C.金庸的“粉丝”有敏锐的辨识力,所以他们能去芜存菁,使那些用“金庸”之名仿作的小说全部被淘汰。D.知音能够创作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却很难创作其他类型的新文本,可见他们的生产力还没有释放出来。【答案】5.C6.A7.C【解析】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知音’都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的表述过于绝对化。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意在“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和文化底蕴”不当。7.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A项“知音”与创作者相互依赖的关系不是“生活中”的;B项曲解文意,原文是“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影视作品、歇由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上”;D项“可见他们的生产力还没有释放出来”于文无据。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孟宗政,字德夫,绛州人。宗政自幼豪伟,有胆略,常出没疆场间。开禧二年,金将完颜董犯襄、郢,宗政率义士据险游击,夺其辎重。宣抚使吴猎奇之,补承节郎。京西路分赵方荐其才,转秉义郎。嘉定十年,金人犯襄阳、枣阳。宗政与统制扈再兴、陈祥分为三军,设覆三所,蹀血以战,金兵败走。寻报枣阳围急,宗政午发岘首,迟明抵枣阳,驰突如神。金人大骇,宵遁。方时移帅京西,闻捷大喜,差权枣阳军。初视事,一爱仆犯新令,立斩之,军民股栗。于是筑堤积水,修治城堞,简阅军士。十一年,金帅完颜赛不拥步骑围城,宗政与再兴合兵角敌,历三月,大小七十余战,宗政身先士卒。金人战辄败,忿甚,周城开濠,四面控兵列濠外,飞锋镝。宗政厚募壮士,乘间突击,金人不能支,盛兵薄城,宗政随方力拒。随守许国援师至白水,鼓声相闻。宗政率诸将出战,金人奔溃。十二年,金人摘强兵,扔云梯径抵西北圜楼登城。城中军以长戈春其喉,敢勇军自下夹击金兵。金人连不得志俄乘顺风渡濠飞脂革烧战棚宗政激将士血战凡十五阵矢石交金兵死者千余射其都统殪。天反风,金人愈忿,炮愈急。会王大任领锐卒一千冒重围转斗入城,内外合势,士气大振,贾勇八金营,自晡至三更,金人横尸遍地,获辎重牛马万计。制置司以湖阳县迫境金兵,檄宗政图之。宗政一鼓而拔,夷荡营砦,金人自是不敢窥襄、汉、枣阳。中原遗民来归者以万数,宗政发廪赡之,为给田,创屋与居。金人呼为“孟爷爷”。俄病疽卒。宗政于有功者怨必赏,有罪者亲必罚。未尝学兵法,而暗与之合。死之日,边城为罢市恸哭。

(节选自《宋史·孟宗政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宣抚使吴猎奇之奇:奇怪B.金人大骇,宵遁遁:逃跑C.金人不能支,盛兵薄城薄:迫近D.宗政发廪赡之发:打开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金人连不得志/俄乘顺风渡濠飞脂/革烧战棚/宗政激将士血战/凡十五阵/矢石交/金兵死者千余/射其都统殪/B.金人连不得志/俄乘顺风渡濠/飞脂革烧战棚/宗政激将/士血战凡十五阵/矢石交/金兵死者千余/射其都统殪/C.金人连不得志/俄乘顺风渡濠飞脂/革烧战棚/宗政激将/士血战凡十五阵/矢石交/金兵死者千余/射其都统殪/D.金人连不得志/俄乘顺风渡濠/飞脂革烧战棚/宗政激将士血战/凡十五阵/矢石交/金兵死者千余/射其都统殪/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路,最初是监察区的性质,后来转化为行政区,在宋朝和元朝都是最高行政区划。B.堞,城墙上外侧所设墙垛,可抵挡敌人的箭石攻击,可从孔隙中对敌人射箭发炮。C.三更,即子时,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3:00至第二天1:00。D.罢市,文中是指工商业者采取集体行动停止买卖以表示对逝者的悲痛哀悼之情。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宗政久经历练,屡克金兵。他从小有胆略,常在边界战场出入,后因才能获得重用。他一生经历了无数次恶战,力克强敌。B.孟宗政善于协作,战功卓越。他与其他将领合作抗敌,曾和增援的扈再兴一起与金军进行了七十多次战斗,和王大任内外结合,大败金兵。C.孟宗政行动果敢,出击迅猛。枣阳危急,他带领部队很快抵达枣阳,金兵恐慌逃走。金兵压境湖阳,他一鼓作气扫荡金兵营寨,震慑了金人。D.孟宗政军纪严明,公正无私。他曾将触犯新法令的爱仆斩首,使军民惊骇。他绝不考虑亲疏关系,做到了有功必赏,有罪必罚。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宗政午发岘首,迟明抵枣阳,驰突如神。(2)宗政于有功者怨必赏,有罪者亲必罚。【答案】8.A9.D10.A11.B12.(1)孟宗政中午从岘首出发,天快亮的时候抵达枣阳,快马奔驰,行军如神。(2)孟宗政对于有功劳的即使有怨仇也必定奖赏,犯罪的人即使是亲近的人也必定惩罚。【解析】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宣抚使吴猎奇之”在原文的意思是“宣抚使吴猎认为他是个奇才,”所以“奇”是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句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文句中的标志性的词语,本句“金人连不得志/俄乘顺风渡濠/飞脂革烧战棚/宗政激将士血战/凡十五阵/矢石交/金兵死者千余/射其都统殪/”的意思是“金兵连续没能达到目的,不久乘顺风渡过壕沟,抛扔浇了油的皮革焚烧战棚,孟宗政激励将士们进行血战,共十五阵,飞箭蝗石交加,金兵死了一千多,射死了金兵都统。”然后根据标志性词语“俄”断开第一处,找名词和动词组句如“乘顺风渡濠”是一个句子,“宗政激将士血战”是一个句子,由此排除其它几项。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A项“在宋朝和元朝都是最高行政区划”错,元朝最高行政区划是“行省”。点睛:此类题虽然是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但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此种题容易让考生误认为从文本中即可找到答案,而实际上,考查的内容主要依靠考生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与不断的复习巩固。选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往往会在朝代、管理部门、人物等方面偷偷的改换其它的内容,迷惑考生,思考时,一定要细心辨别。1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可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B项“曾和增援的扈再兴一起与金军进行了七十多次战斗”错,文中许国、王大任增援,至于扈再兴,文中只是说“宗政与再兴合兵角敌”。12.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第一句的“发岘首”省略句,从岘首出发;“迟明”,天刚刚亮;“驰突”,快跑猛冲。第二句“于有功者”,对于有功劳的;“怨”,怨仇;“亲”,亲近。参考译文孟宗政,字德夫,是绛州人。孟宗政从小就豪爽伟岸,有胆略,常常在边界战场出入。开禧二年,金将完颜董侵犯襄州、郢州,孟宗政率领义士借助天险进行游动作战,夺取金兵的军用物资。宣抚使吴猎认为他是个奇才,补授承节郎。京西路赵方推荐他的才能,转官秉义郎。嘉定十年,金兵进犯襄阳、枣阳。孟宗政与统制扈再兴、陈祥分成三军,在三个地方设下埋伏,浴血奋战,金兵败逃。不久得到报告说枣阳被围危急,孟宗政中午从岘首出发,天快亮的时候抵达枣阳,快马奔驰,行军如神。金兵十分恐慌,乘夜逃走。赵方这时正好移任京西帅臣,得到捷报大喜,差遣孟宗政代理枣阳军。刚上任,他的一个爱仆犯了新法令,立即将他斩首,军民惊骇。于是筑堤积水,修建城墙,检阅士兵。十一年,金兵元帅完颜赛不率领步骑兵围城,孟宗政五扈再兴会合兵力抵抗敌人,历时三个月,大小七十多次战斗,孟宗政身先士卒。金兵每战必败,十分气忿,环绕城墙开挖壕沟,四面派士兵排列在壕沟外,发射飞箭。孟宗政用重赏招募勇士,找机会突然袭击,金兵支撑不下去,派重兵攻城,孟宗政跟随赵方全力抗击。随州守臣许国的增援部队到了白水,战鼓声都能听得见。孟宗政率将领们出城迎战,金兵溃散奔逃。十二年,金兵选派强兵,抬着云梯直接到西北圆楼下登城。城中的军士用长戈捣击他们的喉咙,敢勇军从下面夹击金兵。金兵连续没能达到目的,不久乘顺风渡过壕沟,抛扔浇了油的皮革焚烧战棚,孟宗政激励将士们进行血战,共十五阵,飞箭蝗石交加,金兵死了一千多,射死了金兵都统。天刮起反方向的风,金兵更加愤怒,炮打得愈发密争。正好宋将王大任带着一千精锐士兵冒着重围转战入城,内外合力,士气大振,奋勇冲进金兵营垒,从晚饭时到三更,金兵死尸遍地,缴获数以万计的辎重牛马。制置司因为湖阳县有金兵压境,发命令让孟宗政去对付。孟宗政一鼓作气将金兵拔除,扫荡营寨,全国人从此不敢窥视襄、汉、枣阳。来归附的中原遗民数以万计,孟宗政打开粮仓救济他们,分给他们田地,盖房子给他们住。全国人民称呼他叫“孟爷爷”。不久生恶疮去世。孟宗政对于有功劳的即使有怨仇也必定奖赏,犯罪的人即使是亲近的人也必定惩罚。从没学过兵法,却暗里与兵法相合。孟宗政死的那天,边城为他罢市痛哭。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②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③把吴钩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④_______________,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答案】(1).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2).羽化而登仙(3).②无边落木萧萧下(4).③栏杆拍遍,(5).无人会(6).④小楼昨夜又东风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卜算子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1)词的前两句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来写海棠花之美?(2)词的上阕说“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又说“道是天公果惜花”,请分析这首词中所包含的复杂情感。【答案】(1)花之态花之色(2)上阕“道是”是扬,下阕“道是”是抑,欲抑先扬,词中明写惜花,实际是用比喻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解析】14.试题分析:分析诗歌的写景方式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顺序注意高低、俯仰、远近等,着眼点注意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写景;艺术手法注意是动静、虚实、对比、衬托等等表现手法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式。答题时结合诗句具体的分析。此题主要从形态和颜色的角度描写。15.试题分析:注意“抑扬”和“比喻”的手法,然后解释,在分析情感“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诗中重点词语和注释作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鸳鸯跳王春迪海头帮,指的是一帮在码头上靠扛活为生的脚夫,凭着一股子不怕苦不要命的狠劲儿,练就了一身脚夫的真本事,挤走了旁门外姓,吃起了这碗独食。老街是鲁中南地区有名的商业集散地,国泰民安、商贸繁盛的时候,那一条条来自江南甚至南洋的货船,黑压压地挤在码头上,远远望去,似鱼鳞般密集。先装卸谁的,不装卸谁的,都是海头帮说了算!啥叫强龙不压地头蛇?管你多大来头,瞅你不顺眼,让你的货霉在船里、烂在岸上,那都不叫个事儿!就连老街首富海爷,都被他们整过!那几年,海爷走南闯北,生意蒸蒸日上。一次年关,海爷设宴备礼,酬谢各条道上的老大们。一忙,就把海头帮的钱老大给忘了!年后,海爷从南方运来满满三大船的货,有茶叶、药草、布匹、香料、木材……全是些怕湿怕霉的娇贵玩意儿,不想遭遇了连日的雨雪,急着找海头帮卸货,可他们要么以先来后到为由,要么以雨天脚滑为由,磨磨蹭蹭,就是不靠海爷的船边儿。没办法,海爷这天亲自到钱老大的船上求他,钱老大得了脸,还不忘摆回谱。那时,连接船和陆地之间的是一种一步宽的木板,人在上面走,木板就跟着你弹来跳去,码头上叫它鸳鸯跳,把握不住鸳鸯跳节奏的人,站都站不稳,稍不留神就把你弹到水里去。

得知海爷到来,钱老大还故意在鸳鸯跳上泼了一层豆油。海爷默默地脱了鞋,然后俯在鸳鸯跳上,爬了上去。眨眼几年过去,到了咸丰五年,太平军把整个水路截得几乎连条鱼都游不过来,一路上关卡林立。因而各行各业,纷纷改水路为旱路。因为好久都没啥生意,码头上那些个鸳鸯跳,都起了厚厚的青苔。一日,一条货船劈浪而至。往年,是先交钱,再卸货。如今哪还管这一套?钱老大这边正和船上的掌柜在袖筒里合计价钱,那边,海头帮的爷儿们在不到两袋烟的工夫,就利利索索将一船粮食整整齐齐地码在了岸边。这时,有一个轿子,从远处嘎吱嘎吱地晃了过来。轿子里刚露出一个头,钱老大的脸,唰地就绿了。竟是海爷!海爷目不斜视地上了船,随后,掌柜站在船板上对钱老大吆喝:“咱东家说了,银子有的是,可要钱老大自个儿来拿才行!”说罢,眼睛盯着钱老大,手里一杯油,滴滴答答地淋在了鸳鸯跳上!钱老大望着身旁海头帮的弟兄,衣衫褴褛、一脸菜色。他回过头,牙一咬,鞋一脱,扑通一声跪在了鸳鸯跳上……进了船,钱老大头别到一边,也不看人,手一伸:“拿钱!”海爷笑笑,说:“听闻钱老大当年为争这码头当家人的位子,曾从滚水里取铜板,怎一个勇字了得!兄弟们的工钱,就在那个盒子里,够胆量的,你就试试!”钱老大一瞧,是一个一臂高的盒子,上面露出拳头大的洞,里面黑乎乎的,啥也看不见。钱老大琢磨着,这里头一定有蛇蝎一类的东西,取吧,保不准被咬;不取,空手下船,咋和快饿死的兄弟们交代?钱老大心一横,袖子一撸,顿时青筋暴出,伸手就冲盒子去了。手还没到盒子口,钱老大两行热汗已顺着赤红的腮帮子淌进了下巴茂密的胡须里……忽而,钱老大眼如铜铃,手在里面搅了几圈,啥也没有。他怒吼一声,盒子一甩,想冲上去对海爷动粗。海爷哈哈大笑,而后大手一挥:“送钱老大下船!”钱老大被推搡出船舱,刚要破口大骂,可随之而来的景象,闪了他的眼。岸上,海爷手下的人,正把刚刚卸下来的整船粮食,一袋袋地分给海头帮的弟兄,弟兄们接过粮食时,那曾经硬邦邦的双膝也都软塌塌的了。下船时,钱老大看脚下的鸳鸯跳,干净如洗。钱老大一声长叹,扭头对着海爷抱了抱拳,大步而去。几年后,朝廷又重新夺回了水路,随着商道畅通,码头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兴盛。有所不同的是,每每海爷的商船驶进码头,那些海头帮的人,好似迎亲一般,争先恐后地冲上去卸货,甭说啥先来后到,也甭说你财大气粗有多大来头,只要海爷的船来,统统站一边去!谁都别委屈,人家钱老大说了,这是他们海头帮的规矩!(选自《小说月刊》2015年第3期)1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围绕码头上常见的鸳鸯跳展开,“鸳鸯跳”既是全文的线索,又是故事独特的背景,使小说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B.小说善于通过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写钱老大掏盒子时“两行热汗已顺着赤红的腮帮子淌进了下巴茂密的胡须里”,表明他当时的紧张心理。C.鸳鸯跳贯穿全文不但推动情节发展,而且有力地塑造了人物性格。过鸳鸯跳难度很大,但海爷和钱老大都忍辱求全,克服困难,可敬可叹。D.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钱老大在码头生意兴隆时用“鸳鸯跳”故意刁难海爷,海爷在码头生意萧条后,又用“鸳鸯跳”“回敬”钱老大。最终两人结下了深厚情谊。E.小说中写到码头的几经变迁,太平军拦截水路时,码头生意萧条;朝廷夺回水路后,码头生意兴隆。这深化了关于不同历史阶段民生问题及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主题。16.小说前三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阐述。17.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答案】15.BE16.因为读者勾勒了一幅鲁中南地区码头熙米攘往、生意兴隆的图景。

②为后文人物出场设置了合理的背景。17.①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形象而生动,善用比喻修辞。如写码头上的船只多,“远远望去,似鱼鳞般密集”;

②语言兼有口语化特点,比如:

咱东家说了,银子有的是,可要钱老大自个儿来拿才行!”;③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写钱老大掏盒子时“两行热汗已顺著赤红的腮帮子淌进了下巴茂密的胡须里”;④在故事发展的叙述上,运用插叙。插入几年前海爷和钱老大之间的故事,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解答本题,考生应先分析选项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然后再与文本进行比对。B项中“白描手法”的表述错误,应为“细节描写”。E项中“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理解错误,无中生有。16.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前三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阐述”,这是考查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首先要看前三段写了哪些内容,这三段主要介绍了海头帮在码头的地位以及老街的繁荣情况,“海头帮,指的是一帮在码头上靠扛活为生的脚夫,凭着一股子不怕苦不要命的狠劲儿,练就了一身脚夫的真本事,挤走了旁门外姓,吃起了这份独食”“老街是鲁中南地区有名的商业集散地,国泰民安、商贸繁盛的时候,那一条条来自江南甚至南洋的货船,黑压压地挤在码头上,远远望去,似鱼鳞般密集”,对海头帮和老街的介绍为下文人物的出场设置了活动场所,自然引出本文的主要人物钱老大、海爷,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先装卸谁的,不装卸谁的,都是海头帮说了算”“啥叫强龙不压地头蛇?管你多大来头,瞅你不顺眼,让你的货霉在船里、烂在岸上,那都不叫个事儿”,码头的环境象征了某种社会现状,构成了故事独特的时代背景,是对社会环境的暗示。点睛: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②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④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一般的答题模式为:……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本题中,因设题的段落在文章的开头,且是对人物活动环境的介绍,故可以从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对社会环境的象征暗示以及对氛围的渲染等几个角度作答。17.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这是考查文章的手法,从语言运用角度: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有什么表达效果,从结构安排角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并分析其作用。从塑造人物形象角度: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从本文来看,语言上,小说的语言非常简练而自然,如“啥叫强龙不压地头蛇?管你多大来头,瞅你不顺眼,让你的货霉在船里、烂在岸上,那都不叫个事儿”,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如第二段“黑压压地挤在码头上,远远望去,似鱼鳞般密集”“钱老大眼如铜铃”,同时文章多用口语,如“咱东家说了,银子有的是,可要钱老大自个儿来拿才行”;从塑造人物形象上来看,文中多用细节描写,如“钱老大两行热汗已顺着赤红的腮帮子淌进了下巴茂密的胡须里”;从写作顺叙角度来看,文章在顺叙中又使用插叙,在行文中插入海爷和钱老大之间的故事,让故事的情节更为完整。六、18.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因为频发的雾霾,永久的离开所居住的城市,而且这些人中间很多还是城市的精英。可见,要让城市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是根除雾霾之害。若不能彻底控制雾霾,就吸纳不了优秀人才,就不能提高当下城市化质量。①城市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未必就是根除雾霾。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示例:②彻底控制雾霾未必就能吸纳得了优秀人才。(或“吸纳优秀人才未必要彻底控制雾霾)。(2).③提高当下城市化质量也未必单靠控制雾霾。【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文段中表述绝对的部分,就吸纳不了优秀人才,就不能提高当下城市化质量。七、作文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是个大个子。夏天的傍晚,他爱一个人漫步巴黎街头。一天,他发现一个小男孩紧跟在他后面,便回头亲切地问:“孩子,你是要我签名吗?”男孩摇头说:“不,我不需要签名。天太热,我走在你的影子里凉快些。”童言无忌,但希拉克却很愧疚,他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人民并不看重我的虚名,而是要我给民以实惠.于是,他当晚写了一篇《我愿给你们带来阴凉》的演讲稿,并将其中的许多内容引入他的施政纲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珍珠是沙子尖锐的疼痛沙子用疼痛修筑的城堡,我们用坚强给它命名,把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