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天津市弘毅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过程性诊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弘毅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过程性诊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弘毅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过程性诊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弘毅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过程性诊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弘毅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过程性诊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天津市弘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过程性诊断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一、单选题(2*30=60分)1.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汉武帝设立了通判监督地方官B.唐朝三省仅尚书省长官是宰相C.宋代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D.元代废除了三省只设行中书省〖答案〗C〖解析〗宋代设枢密院分割了宰相的军权,选C项。设通判的是宋代,不选A项。唐代三省长官均为宰相,不选B项。元代行中书省是地方行政制度,与题意不符,不选D项。2.唐人译佛经,尽量用周孔之教和老庄之道来比附佛教,把“涅架”译为“无为”,把“释迦牟尼”译为“能仁”。道家主张“容乃大”,儒家主张“和而不同”,象李白、杜牧这样的儒家大师也主张儒道兼修。由此可知唐朝A.三教矛盾已经化解 B.三教并立相互影响C.儒家处于绝对优势 D.政教合一维护统治〖答案〗B〖解析〗唐人用周孔之教和老庄之道来比附佛教,反映了唐朝三教并立相互影响,故选B;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教合一”,排除D。3.宋朝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的现象;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逐渐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表明宋代A.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D.重视保护私有财产〖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宋朝对土地买卖、典当及商业活动不在横加干涉,说明的是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C项正确;宋朝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与土地兼并及保护私有财产的说法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4.有人评价宋代社会风气说:“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之多;开门授徒必引富室子弟,以其束修之厚。”这种现象说明A.士族的经济地位很高 B.理学人生目标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C.宋代经济重心南移 D.商品经济繁荣引起思想观念的变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男女婚嫁必择富民和开门授徒必引富室子弟等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时人们的婚姻择偶以当下的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以祖先名望为重,可见当时的社会门第观念弱化,D项正确;士族的经济地位很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理学人生目标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宋代经济重心南移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5.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浙江湖州,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材料反映了这个时期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萌芽 B.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答案〗D〖解析〗明朝中后期“许多原本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说明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项正确;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排除A项;明清时期政府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C项。故选D项。6.明代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不去内阁。据记载,万历皇帝24年不上朝,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竟有160余年没有召见大臣。皇帝与阁臣间的联系只能依靠太监,使得太监得以上下其手,从中弄权。这反映出明代政治A.宦官专权加速政治腐败 B.高度集权导致大权旁落C.皇帝腐朽削弱中央集权 D.内阁失去中枢机构地位〖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期以后宦官专权的根源是明代废丞相、设内阁后皇权空前强化,皇帝与阁臣间的联系只能依靠太监。因此宦官专权反映出明代高度集权导致大权旁落,故B正确;宦官专权加速政治腐败是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不是强调中央集权,故C错误;内阁依然是中枢机构,故D错误。7.明初建立了匠户匠籍制度,工匠分轮番匠和住坐匠两种。轮番匠每三年到京服役三个月;住坐匠固定做工,每月有1/3的时间为官府做工,月粮由国家支给,其余2/3的时间自由支配。据此可知,该制度A.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导致官营手工业对市场的垄断C.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制约了手工业技术创新与传承〖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工匠分轮番匠和住坐匠两种。轮番匠每三年到京服役三个月;住坐匠固定做工,每月有1/3的时间为官府做工,月粮由国家支给,其余2/3的时间自由支配”可知,明初匠户匠籍制度的推行,政府放松了对手工业者的人身控制,这有利于当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晚期,A项错误;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官府和军事等需要,不面向市场销售,B项错误;该制度下,工匠集中劳动生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手工业技术的创新与传承,D项错误。8.军机处奉命经办一切重大军政事务,成为国家的政治中枢。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记录和传达皇帝旨意B.事实上行使丞相权力C.草拟审批政令D.裁决军国大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说明军机处没有裁决军国大事和草拟审批政令的权力,更不可能行使事实上的丞相权力,只能是记录和传达皇帝旨意,排除BCD,所以选A。9.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这一现象客观上()A.造成了官商勾结现象 B.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变化C.改变了社会主流意识 D.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对士商关系的看法,有利于改变人们对商人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变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士商结交进行捐款等义举,而不是勾结作乱,排除A项;明清之际,传统儒学仍是社会主流意识,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抑商”政策或者意识,排除D项。故选B项。10.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中,顾炎武区分“天下”与“国家”,挣脱了君本位的桎梏;王夫之提出了“物质不灭”论、驳斥退化史观;黄宗羲则用《明夷待访录》,提出秦汉以下的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这些新的思想主张产生主要源于()A.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B.中国传统文化的承古萌新C.西学东渐产生的积极效应 D.新经济因素对思想的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这些思想主张是儒家思想的发展,是进步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在缓慢发展,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在思想上的反映就是出现了带有近代民主色彩的思想,D项正确;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是政治因素,不是根源,排除A项;题干的设问是“源于”即强调“根源”,B项只是传承,不是根源,排除B项;西学东渐是外部因素,也不是新的思想主张产生的根源,排除C项。故选D项。11.据统计:“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l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A.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的局面B.加快了长江流域民族工业的发展C.实现了“自强”“求富”目的D.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有一定抵制作用〖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上海轮船招商局、湖北官办织布局的创办使外国侵略利益受损,说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故选D;材料无法体现中国整体对外贸易局面是否是入超,排除A;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洋务运动失败了,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排除C。12.明朝后期以来,欧洲传教士将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七八十种中国典籍,陆续译介到西方;另一方面,由传教士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向中国人展现了欧洲科学理论,书中首创的几何术语:点、线、平面、四边形等沿用至今。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对外政策开明开放 B.中学西渐成就显著C.东西差距逐渐缩小 D.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后期以来(中国)。据材料“欧洲传教士将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七八十种中国典籍,陆续译介到西方;另一方面,由传教士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向中国人展现了欧洲科学理论”可知,中西文化进行了双向交流,D项正确;明朝后期以来,对外政策走向保守,日益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排除A项;“中学西渐”只是材料的一个方面,B项表述不全面,排除B项;东西差距逐渐拉大,排除C项。故选D项。13.明清时期,南方地区的手工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但随着传统棉纺织技术普及,耕织结合的家庭纺织业却日益巩固。材料折射出明清时期A.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生机与困境 B.工商业发展巩固了小农经济C.技术革新推动工场手工业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明显松弛〖答案〗A〖解析〗根据“南方地区手工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可得出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但随着传统棉纺织技术普及,耕织结合的家庭纺织业却日益巩固”则反映出小农经济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反映出当时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生机与困境,A项正确;工商业发展不利于不于小农经济的巩固,排除B项;材料还涉及到发展的困境,C项不全面,排除C项;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出现明显松弛,排除D项。故选A项。14.下图为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地方行政体系变化示意图。据此可推知,这一变化A.反映了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利于提高两宋文官政治地位C.导致了行政效率出现下降 D.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D〖解析〗唐后期就形成了一种道(方镇)、州、县三级制,宋朝实行路、府、县三级制,图片体现出中央在地方机构机构更加完整,管理更加具体,目的是中央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地方行政体系变化反映的是中央集权问题,君主专制反映的是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文官政治”,排除B项;唐朝是道(方镇)、州、县三级制,宋朝实行路、府、县三级制,唐朝和宋朝都是三级制,无法体现行政效率下降,排除C项。故选D项。15.明成祖时期,阁臣不得直接管理六部诸司事物,诸司奏事也不得通告阁臣,但阁臣“禅益不在尚书下”,“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陈”。据此可知,明代内阁A.化解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B.阁臣的参政权不断扩大C.逐渐控制国家决策大权 D.逐步成为法定行政中枢〖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禅益不在尚书下”“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陈”可知内阁设立后,不断参与行政事务的处理,阁臣权力不断扩大,故B项正确;内阁设立时宰相已经废除,排除A项;决策大权在皇帝手中,排除C项;内阁为皇帝的内侍顾问机构,并非法定的中央机构,排除D项。故选B16.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柄国,权震主。申时行继之,势犹盛。王锡爵性刚负气,人亦畏之。志皋为首辅,年七十余,耄矣,柔而懦,为朝士所轻,诟谇四起”。这实际上说明明代内阁A.始终是皇帝的附属机构 B.对皇权形成了巨大威胁C.辅政功能得到了体现 D.权力因首辅而不断膨胀〖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首辅张居正、申时行、王锡爵因个性强而权大,而志皋因年老又个性弱而权小,这说明内阁首辅权力的大小与个人因素有关,而不是由内阁自身的地位决定的,实际上说明内阁始终作为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附属机构而存在,故选A项。内阁是秘书性机构,故B错误;材料与内阁辅政的功能无关,故C错误;内阁首辅的权力来自皇权,没有不断膨胀,故D错误。17.王阳明提倡的“致良知”直接简明,容易激活追求自由的理想主义和超越的批判精神,明中期以后迅速传播开来。这说明A.经济生活影响市民价值取向B.心学已经取代了程朱理学C.心学适应君主专制强化需要D.科举制推动了心学的传播〖答案〗A〖解析〗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追求自由贸易精神,与王阳明“追求自由的理想主义和超越的批判精神”相符合,A正确;心学属于理学的分支,B错误;材料说明心学对于市民基层的影响,C错误:科举制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8.明清商人持“工具型”职业身份认同的占据了多数,他们对经营商业既不“好之”,也不“乐之”或“耻之”,仅仅将营商视为一种谋生或求富的工具。这反映出明清()A.商人阶层政治地位低下 B.经济转型动力不足C.商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D.抑商政策逐渐松动〖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的商人对商人身份的认同感并不强,其根源在于商业的发展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得明清时期社会经济转型动力不足,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商人的政治地位,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商业经营出现了新的方式,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明清时期抑商政策逐渐松动,抑商政策依然存在并有所加强,排除D项。故选B项。19.近代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某条约中规定:“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该规定反映出()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列强在中国攫取领事裁判权C.外国人取得可在中国游历的权利 D.列强侵华势力深入中国内地〖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如再有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者违约之行,清政府必须立即弹压,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这反映了《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反映了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A项正确;列强在中国攫取领事裁判权是指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在华侨民脱离中国司法管辖的一种特权,排除B项;外国人取得可在中国游历的权利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并非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排除C项;《马关条约》的签订已经使列强的侵华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排除D项。故选A项。20.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最终没有成为中国经济全面走向市场经济的基础,相反,它甚至成为市场化的阻力,并且构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组织的模式。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体西用指导思想 B.官府主导企业经营C.以军事工业为重心 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可能组织市场经济发展,这一看法的主要原因是官府主导企业经营,B项正确;中体西用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军事工业为核心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民族危机与洋务经济不利于市场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1.如表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概况。对表格信息解读合理的是()时间1895~1911年1914~1919年新增资本额(万元)6558580年增长工矿数(家)2963A.国内政策始终束缚民族工业发展 B.民族工业自产生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C.民族工业成为国家主要经济力量 D.民族工业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答案〗D〖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近代民族工业在资本和厂矿数量上1914~1919年1895~1911年均在增长。结合所学可知,1914~1919年处于一战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促进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即表格信息说明民族工业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故D项正确;1895~1911年处于甲午中日战争后,这一时期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14~1919年处于民国初期,这一时期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促进民族工业发展,因此这两个时期国内政策均较宽松,不是束缚而是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民族工业产生后是曲折发展,故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近代中国以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民族工业没有成为国家主要经济力量,故C项错误。22.美国圣公会传教士卜舫济指出:“即使没有非法的鸦片贸易,我们可以肯定这两个国家之间迟早要爆发战争。……东方人拒绝给予西方国家平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而这些正是西方所需要的。我们为中国的无知感到遗憾,但同时我们必须明确这种无知只有用武力才能解决。”这一言论旨在()A.谴责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行径 B.推卸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责任C.谴责清廷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 D.揭示清朝封建专制体制的衰败〖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东方人拒绝给予西方国家平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而这些正是西方所需要的”“我们必须明确这种无知只有用武力才能解决”可知,该传教士把英国发动对华侵略战争的原因归结为中国政府的愚昧无知,没有给予西方国家平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这掩盖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意图,即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因此,这一言论意在推卸英国挑起侵华战争的责任,故B项正确。卜舫济是为英国推卸战争责任进行辩护,并非谴责英国的侵略行径,也非抨击清政府的愚昧无知,排除A,C两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兴办()A.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C.通过国家力量将外商排挤出了中国市场D.抢占了国内市场,使中国由此走上“自强”的道路〖答案〗B〖解析〗根据“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可知洋务派的民用工业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洋务派在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扩张方面的作用,A项与主旨不符,排除;洋务派并没有将外商排挤出中国市场,也没有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排除CD项。故选B项。24.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C.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及所学知识可知,“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即将东南各省所恃为屏障的地方被割占,可知这是日本割占台湾;“输此巨款”是指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指的是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所以此处的“新约”指的是《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厂,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项;《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排除D项。故选择C项。25.军机处总揽机要,还有向皇帝推荐官吏的权力,皇帝的谕旨,凡属机要,都由军机处草拟,称为“密谕”,内阁无从过问。但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材料反映了A.皇帝独揽朝纲掌握绝对君权 B.军机处不是清朝的常设机构C.军机大臣权柄在握威胁皇权 D.军机处与内阁实现分权制衡〖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军机处总揽机要”只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无专职”“无定员”“不设官署”“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等都反映出军机处没有具体权力,只是皇帝的办事机构,皇帝独揽朝纲掌握绝对权力,A正确;军机处是常设机构,排除B;军机大臣无权,无法威胁皇权,排除C;根据“皇帝的谕旨,凡属机要,都由军机处草拟,称为‘密谕’,内阁无从过问”说明军机处和内阁不是制衡关系,排除D。26.明末清初,汉口迅速发展为大规模的商品中转集散市场,呈现出“五方杂处,商贾辐揍”的盛况。汉口繁荣的商业改变了汉口原有的农业生产结构,汉口富商也因“富好行德”的道德观而享誉全国。由此可知,明末清初()A.抑商政策出现了松弛 B.富商地位得到了提升C.小农经济受到了冲击 D.区域性商业发展较快〖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据材料“大规模的商品中转集散市场”“五方杂处,商贾辐转”可知,明清时期汉口商品经济繁荣,不断向周边地区辐射,这表明该时期区域性的商业发展较快,D项正确;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此政策在明清时期并未出现松弛,排除A项;虽然材料提到汉口富商凭借“富好行德”的道德观而享誉全国,但这不代表当时富商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排除B项;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且仅由材料体现不出小农经济受到了冲击,排除C项。故选D项。27.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来修补封建制度。”这里所言“时代性缺陷”的根源是A.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B.中国传统文化束缚C.资本主义萌芽受限 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黄宗羲、唐甄们之所以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来修补封建制度是因为没有产生新的生产因素,所以根源在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受限,故选C;ABD都是时代性缺陷的表现和影响因素,但不是根源,排除。28.纸币在中国出现较早,但直到明清时期纸币也未能取代金银而成为主要货币。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明清时期A.商品市场发展程度不够充分B.大量国际金银流入中国市场C.民众缺乏对纸币价值的认可D.纸币容易因通货膨胀而贬值〖答案〗A〖解析〗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于是出现了纸币。明清时期纸币未能取代金银成为主要货币,表明商品市场发展程度不够充分,这是根本原因,故A正确;B、C、D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29.1900年,当满清政府对欧洲十一国宣战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针对此事件产生的影响是A.严重动摇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B.东南各省脱离了清政府统治C.开始出现中央权力下移趋势 D.地方督抚成为列强的代理人〖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末“东南互保”事件,这实际上是地方督抚反抗中央的命令,说明清政府的中央权威遭到削弱,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故选A;1900年东南各省并未脱离清政府,故排除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地主得到重用,清政府开始出现中央权力下移趋势,故排除C;地方督抚反抗中央的命令,并不代表他们成为了列强的代理人,故排除D。30.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A.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清王朝B.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答案〗C〖解析〗“民国二年”即1913年,封建君主专制已被推翻,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仍然表达了忠君的封建思想,这说明辛亥革命影响的有限性,封建思想依然存在,故C项符合题意;清末新政是在1901年到191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而且清末新政在改善民生方面作用微乎其微,故A项不符合题意;B项表述没有看到事件的本质,故B项不符合题意;袁世凯称帝是在191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材料题(40分)31.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材料二(临安)灯市,每逢入夜,大街小巷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各式各样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周密《武林旧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材料三“若无产者,赴逐雇倩(请),抑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计日而受值者,曰忙工”。这些长工、短工、忙工已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支配,换取报酬。——摘编自乾隆《震泽县志》(3)材料三中“计日而受值”指的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什么?材料四《户部则例》规定:“关税短缺令现任官赔缴”。为抑制民间商业活动,清王朝广设钞关,重征商税。有偷越关卡及偷漏税者,客商依律治罪,地方官一并议处。《大清律例·户律·课程》规定:“不纳课程者,笞五十,物货一半入官。”这些规定及税吏法外肆意勒索,使商人们视关卡为畏途。——摘编自《中国法制史》材料五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中国的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摘编自《中国全史·商贾史》(4)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答案〗(1)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2)表现:夜市、晓市繁荣;打破了严格的坊市制,形成街市;草市繁荣;海外贸易繁荣;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3)关系:出现雇佣关系;实质:资本主义萌芽。(4)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的发展;地主和商人将资金用来买田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科举制度的影响。〖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邮票中男子耕作,女子织布的形象,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每逢入夜,大街小巷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各式各样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可知,宋朝夜市繁荣,而且市分散于街巷,形成街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还有:草市繁荣;海外贸易繁荣;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小问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计日而受值者,曰忙工”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出卖自由劳动力的雇佣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实质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体现。【小问4】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为抑制民间商业活动,清王朝广设钞关,重征商税。有偷越关卡及偷漏税者,客商依律治罪,地方官一并议处”可知,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可知,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地主和商人将资金用来买田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科举制度的影响。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合众国来中国贸易之民人所纳出口、入口货物之税饷,俱照规定册例不得多于各国,一切规费全行革除。如有海关胥役需索,中国照例治罪。倘中国日后欲将税则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用昭平允。”——《中美望厦条约》材料二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条约的态度:“中国代表们漠视条约,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因为条约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1864年,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至20世纪初,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强攫取到的在华特权,并简析其对我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待近代条约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答案〗(1)特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影响:侵犯了中国主权;便利了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层度加深。(2)变化:由漠视到遵守利用,再到要求合理修约。原因:列强不断侵略,统治危机加深;开明官员、有识之士的推动。〖解析〗(1)特权:根据材料一中“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用昭平允”,“中国日后欲将税则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攫取到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协定关税两项特权。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两项特权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对我国近代造成的恶劣影响,即破坏了中国主权;便利了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层度加深等。(2)变化:根据材料二中早期“中国代表们漠视条约”,1864年在相关书籍中“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20世纪初,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等信息,可以得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待近代条约经历了由漠视到遵守利用,再到要求合理修约等态度变化。原因:根据材料二中“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封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李鸿章等开明官员、有识之士的推动等方面分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天津市弘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过程性诊断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一、单选题(2*30=60分)1.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汉武帝设立了通判监督地方官B.唐朝三省仅尚书省长官是宰相C.宋代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D.元代废除了三省只设行中书省〖答案〗C〖解析〗宋代设枢密院分割了宰相的军权,选C项。设通判的是宋代,不选A项。唐代三省长官均为宰相,不选B项。元代行中书省是地方行政制度,与题意不符,不选D项。2.唐人译佛经,尽量用周孔之教和老庄之道来比附佛教,把“涅架”译为“无为”,把“释迦牟尼”译为“能仁”。道家主张“容乃大”,儒家主张“和而不同”,象李白、杜牧这样的儒家大师也主张儒道兼修。由此可知唐朝A.三教矛盾已经化解 B.三教并立相互影响C.儒家处于绝对优势 D.政教合一维护统治〖答案〗B〖解析〗唐人用周孔之教和老庄之道来比附佛教,反映了唐朝三教并立相互影响,故选B;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教合一”,排除D。3.宋朝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的现象;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逐渐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表明宋代A.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D.重视保护私有财产〖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宋朝对土地买卖、典当及商业活动不在横加干涉,说明的是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C项正确;宋朝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与土地兼并及保护私有财产的说法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4.有人评价宋代社会风气说:“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之多;开门授徒必引富室子弟,以其束修之厚。”这种现象说明A.士族的经济地位很高 B.理学人生目标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C.宋代经济重心南移 D.商品经济繁荣引起思想观念的变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男女婚嫁必择富民和开门授徒必引富室子弟等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时人们的婚姻择偶以当下的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以祖先名望为重,可见当时的社会门第观念弱化,D项正确;士族的经济地位很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理学人生目标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宋代经济重心南移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5.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浙江湖州,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材料反映了这个时期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萌芽 B.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答案〗D〖解析〗明朝中后期“许多原本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说明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项正确;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排除A项;明清时期政府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C项。故选D项。6.明代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不去内阁。据记载,万历皇帝24年不上朝,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竟有160余年没有召见大臣。皇帝与阁臣间的联系只能依靠太监,使得太监得以上下其手,从中弄权。这反映出明代政治A.宦官专权加速政治腐败 B.高度集权导致大权旁落C.皇帝腐朽削弱中央集权 D.内阁失去中枢机构地位〖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期以后宦官专权的根源是明代废丞相、设内阁后皇权空前强化,皇帝与阁臣间的联系只能依靠太监。因此宦官专权反映出明代高度集权导致大权旁落,故B正确;宦官专权加速政治腐败是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不是强调中央集权,故C错误;内阁依然是中枢机构,故D错误。7.明初建立了匠户匠籍制度,工匠分轮番匠和住坐匠两种。轮番匠每三年到京服役三个月;住坐匠固定做工,每月有1/3的时间为官府做工,月粮由国家支给,其余2/3的时间自由支配。据此可知,该制度A.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导致官营手工业对市场的垄断C.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制约了手工业技术创新与传承〖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工匠分轮番匠和住坐匠两种。轮番匠每三年到京服役三个月;住坐匠固定做工,每月有1/3的时间为官府做工,月粮由国家支给,其余2/3的时间自由支配”可知,明初匠户匠籍制度的推行,政府放松了对手工业者的人身控制,这有利于当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晚期,A项错误;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官府和军事等需要,不面向市场销售,B项错误;该制度下,工匠集中劳动生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手工业技术的创新与传承,D项错误。8.军机处奉命经办一切重大军政事务,成为国家的政治中枢。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记录和传达皇帝旨意B.事实上行使丞相权力C.草拟审批政令D.裁决军国大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说明军机处没有裁决军国大事和草拟审批政令的权力,更不可能行使事实上的丞相权力,只能是记录和传达皇帝旨意,排除BCD,所以选A。9.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这一现象客观上()A.造成了官商勾结现象 B.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变化C.改变了社会主流意识 D.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对士商关系的看法,有利于改变人们对商人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变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士商结交进行捐款等义举,而不是勾结作乱,排除A项;明清之际,传统儒学仍是社会主流意识,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抑商”政策或者意识,排除D项。故选B项。10.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中,顾炎武区分“天下”与“国家”,挣脱了君本位的桎梏;王夫之提出了“物质不灭”论、驳斥退化史观;黄宗羲则用《明夷待访录》,提出秦汉以下的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这些新的思想主张产生主要源于()A.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B.中国传统文化的承古萌新C.西学东渐产生的积极效应 D.新经济因素对思想的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这些思想主张是儒家思想的发展,是进步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在缓慢发展,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在思想上的反映就是出现了带有近代民主色彩的思想,D项正确;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是政治因素,不是根源,排除A项;题干的设问是“源于”即强调“根源”,B项只是传承,不是根源,排除B项;西学东渐是外部因素,也不是新的思想主张产生的根源,排除C项。故选D项。11.据统计:“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l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A.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的局面B.加快了长江流域民族工业的发展C.实现了“自强”“求富”目的D.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有一定抵制作用〖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上海轮船招商局、湖北官办织布局的创办使外国侵略利益受损,说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故选D;材料无法体现中国整体对外贸易局面是否是入超,排除A;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洋务运动失败了,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排除C。12.明朝后期以来,欧洲传教士将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七八十种中国典籍,陆续译介到西方;另一方面,由传教士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向中国人展现了欧洲科学理论,书中首创的几何术语:点、线、平面、四边形等沿用至今。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对外政策开明开放 B.中学西渐成就显著C.东西差距逐渐缩小 D.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后期以来(中国)。据材料“欧洲传教士将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七八十种中国典籍,陆续译介到西方;另一方面,由传教士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向中国人展现了欧洲科学理论”可知,中西文化进行了双向交流,D项正确;明朝后期以来,对外政策走向保守,日益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排除A项;“中学西渐”只是材料的一个方面,B项表述不全面,排除B项;东西差距逐渐拉大,排除C项。故选D项。13.明清时期,南方地区的手工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但随着传统棉纺织技术普及,耕织结合的家庭纺织业却日益巩固。材料折射出明清时期A.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生机与困境 B.工商业发展巩固了小农经济C.技术革新推动工场手工业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明显松弛〖答案〗A〖解析〗根据“南方地区手工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可得出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但随着传统棉纺织技术普及,耕织结合的家庭纺织业却日益巩固”则反映出小农经济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反映出当时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生机与困境,A项正确;工商业发展不利于不于小农经济的巩固,排除B项;材料还涉及到发展的困境,C项不全面,排除C项;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出现明显松弛,排除D项。故选A项。14.下图为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地方行政体系变化示意图。据此可推知,这一变化A.反映了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利于提高两宋文官政治地位C.导致了行政效率出现下降 D.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D〖解析〗唐后期就形成了一种道(方镇)、州、县三级制,宋朝实行路、府、县三级制,图片体现出中央在地方机构机构更加完整,管理更加具体,目的是中央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地方行政体系变化反映的是中央集权问题,君主专制反映的是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文官政治”,排除B项;唐朝是道(方镇)、州、县三级制,宋朝实行路、府、县三级制,唐朝和宋朝都是三级制,无法体现行政效率下降,排除C项。故选D项。15.明成祖时期,阁臣不得直接管理六部诸司事物,诸司奏事也不得通告阁臣,但阁臣“禅益不在尚书下”,“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陈”。据此可知,明代内阁A.化解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B.阁臣的参政权不断扩大C.逐渐控制国家决策大权 D.逐步成为法定行政中枢〖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禅益不在尚书下”“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陈”可知内阁设立后,不断参与行政事务的处理,阁臣权力不断扩大,故B项正确;内阁设立时宰相已经废除,排除A项;决策大权在皇帝手中,排除C项;内阁为皇帝的内侍顾问机构,并非法定的中央机构,排除D项。故选B16.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柄国,权震主。申时行继之,势犹盛。王锡爵性刚负气,人亦畏之。志皋为首辅,年七十余,耄矣,柔而懦,为朝士所轻,诟谇四起”。这实际上说明明代内阁A.始终是皇帝的附属机构 B.对皇权形成了巨大威胁C.辅政功能得到了体现 D.权力因首辅而不断膨胀〖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首辅张居正、申时行、王锡爵因个性强而权大,而志皋因年老又个性弱而权小,这说明内阁首辅权力的大小与个人因素有关,而不是由内阁自身的地位决定的,实际上说明内阁始终作为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附属机构而存在,故选A项。内阁是秘书性机构,故B错误;材料与内阁辅政的功能无关,故C错误;内阁首辅的权力来自皇权,没有不断膨胀,故D错误。17.王阳明提倡的“致良知”直接简明,容易激活追求自由的理想主义和超越的批判精神,明中期以后迅速传播开来。这说明A.经济生活影响市民价值取向B.心学已经取代了程朱理学C.心学适应君主专制强化需要D.科举制推动了心学的传播〖答案〗A〖解析〗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追求自由贸易精神,与王阳明“追求自由的理想主义和超越的批判精神”相符合,A正确;心学属于理学的分支,B错误;材料说明心学对于市民基层的影响,C错误:科举制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8.明清商人持“工具型”职业身份认同的占据了多数,他们对经营商业既不“好之”,也不“乐之”或“耻之”,仅仅将营商视为一种谋生或求富的工具。这反映出明清()A.商人阶层政治地位低下 B.经济转型动力不足C.商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D.抑商政策逐渐松动〖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的商人对商人身份的认同感并不强,其根源在于商业的发展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得明清时期社会经济转型动力不足,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商人的政治地位,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商业经营出现了新的方式,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明清时期抑商政策逐渐松动,抑商政策依然存在并有所加强,排除D项。故选B项。19.近代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某条约中规定:“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该规定反映出()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列强在中国攫取领事裁判权C.外国人取得可在中国游历的权利 D.列强侵华势力深入中国内地〖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如再有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者违约之行,清政府必须立即弹压,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这反映了《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反映了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A项正确;列强在中国攫取领事裁判权是指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在华侨民脱离中国司法管辖的一种特权,排除B项;外国人取得可在中国游历的权利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并非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排除C项;《马关条约》的签订已经使列强的侵华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排除D项。故选A项。20.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最终没有成为中国经济全面走向市场经济的基础,相反,它甚至成为市场化的阻力,并且构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组织的模式。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体西用指导思想 B.官府主导企业经营C.以军事工业为重心 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可能组织市场经济发展,这一看法的主要原因是官府主导企业经营,B项正确;中体西用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军事工业为核心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民族危机与洋务经济不利于市场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1.如表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概况。对表格信息解读合理的是()时间1895~1911年1914~1919年新增资本额(万元)6558580年增长工矿数(家)2963A.国内政策始终束缚民族工业发展 B.民族工业自产生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C.民族工业成为国家主要经济力量 D.民族工业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答案〗D〖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近代民族工业在资本和厂矿数量上1914~1919年1895~1911年均在增长。结合所学可知,1914~1919年处于一战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促进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即表格信息说明民族工业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故D项正确;1895~1911年处于甲午中日战争后,这一时期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14~1919年处于民国初期,这一时期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促进民族工业发展,因此这两个时期国内政策均较宽松,不是束缚而是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民族工业产生后是曲折发展,故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近代中国以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民族工业没有成为国家主要经济力量,故C项错误。22.美国圣公会传教士卜舫济指出:“即使没有非法的鸦片贸易,我们可以肯定这两个国家之间迟早要爆发战争。……东方人拒绝给予西方国家平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而这些正是西方所需要的。我们为中国的无知感到遗憾,但同时我们必须明确这种无知只有用武力才能解决。”这一言论旨在()A.谴责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行径 B.推卸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责任C.谴责清廷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 D.揭示清朝封建专制体制的衰败〖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东方人拒绝给予西方国家平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而这些正是西方所需要的”“我们必须明确这种无知只有用武力才能解决”可知,该传教士把英国发动对华侵略战争的原因归结为中国政府的愚昧无知,没有给予西方国家平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这掩盖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意图,即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因此,这一言论意在推卸英国挑起侵华战争的责任,故B项正确。卜舫济是为英国推卸战争责任进行辩护,并非谴责英国的侵略行径,也非抨击清政府的愚昧无知,排除A,C两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兴办()A.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C.通过国家力量将外商排挤出了中国市场D.抢占了国内市场,使中国由此走上“自强”的道路〖答案〗B〖解析〗根据“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可知洋务派的民用工业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洋务派在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扩张方面的作用,A项与主旨不符,排除;洋务派并没有将外商排挤出中国市场,也没有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排除CD项。故选B项。24.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C.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及所学知识可知,“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即将东南各省所恃为屏障的地方被割占,可知这是日本割占台湾;“输此巨款”是指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指的是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所以此处的“新约”指的是《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厂,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项;《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排除D项。故选择C项。25.军机处总揽机要,还有向皇帝推荐官吏的权力,皇帝的谕旨,凡属机要,都由军机处草拟,称为“密谕”,内阁无从过问。但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材料反映了A.皇帝独揽朝纲掌握绝对君权 B.军机处不是清朝的常设机构C.军机大臣权柄在握威胁皇权 D.军机处与内阁实现分权制衡〖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军机处总揽机要”只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无专职”“无定员”“不设官署”“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等都反映出军机处没有具体权力,只是皇帝的办事机构,皇帝独揽朝纲掌握绝对权力,A正确;军机处是常设机构,排除B;军机大臣无权,无法威胁皇权,排除C;根据“皇帝的谕旨,凡属机要,都由军机处草拟,称为‘密谕’,内阁无从过问”说明军机处和内阁不是制衡关系,排除D。26.明末清初,汉口迅速发展为大规模的商品中转集散市场,呈现出“五方杂处,商贾辐揍”的盛况。汉口繁荣的商业改变了汉口原有的农业生产结构,汉口富商也因“富好行德”的道德观而享誉全国。由此可知,明末清初()A.抑商政策出现了松弛 B.富商地位得到了提升C.小农经济受到了冲击 D.区域性商业发展较快〖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据材料“大规模的商品中转集散市场”“五方杂处,商贾辐转”可知,明清时期汉口商品经济繁荣,不断向周边地区辐射,这表明该时期区域性的商业发展较快,D项正确;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此政策在明清时期并未出现松弛,排除A项;虽然材料提到汉口富商凭借“富好行德”的道德观而享誉全国,但这不代表当时富商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排除B项;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且仅由材料体现不出小农经济受到了冲击,排除C项。故选D项。27.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来修补封建制度。”这里所言“时代性缺陷”的根源是A.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B.中国传统文化束缚C.资本主义萌芽受限 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黄宗羲、唐甄们之所以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来修补封建制度是因为没有产生新的生产因素,所以根源在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受限,故选C;ABD都是时代性缺陷的表现和影响因素,但不是根源,排除。28.纸币在中国出现较早,但直到明清时期纸币也未能取代金银而成为主要货币。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明清时期A.商品市场发展程度不够充分B.大量国际金银流入中国市场C.民众缺乏对纸币价值的认可D.纸币容易因通货膨胀而贬值〖答案〗A〖解析〗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于是出现了纸币。明清时期纸币未能取代金银成为主要货币,表明商品市场发展程度不够充分,这是根本原因,故A正确;B、C、D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29.1900年,当满清政府对欧洲十一国宣战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针对此事件产生的影响是A.严重动摇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B.东南各省脱离了清政府统治C.开始出现中央权力下移趋势 D.地方督抚成为列强的代理人〖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末“东南互保”事件,这实际上是地方督抚反抗中央的命令,说明清政府的中央权威遭到削弱,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故选A;1900年东南各省并未脱离清政府,故排除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地主得到重用,清政府开始出现中央权力下移趋势,故排除C;地方督抚反抗中央的命令,并不代表他们成为了列强的代理人,故排除D。30.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A.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清王朝B.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答案〗C〖解析〗“民国二年”即1913年,封建君主专制已被推翻,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仍然表达了忠君的封建思想,这说明辛亥革命影响的有限性,封建思想依然存在,故C项符合题意;清末新政是在1901年到191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而且清末新政在改善民生方面作用微乎其微,故A项不符合题意;B项表述没有看到事件的本质,故B项不符合题意;袁世凯称帝是在1915年,与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