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检修转向架制动系统试验作业指导书- 上海动车段三级修 _第1页
动车组检修转向架制动系统试验作业指导书- 上海动车段三级修 _第2页
动车组检修转向架制动系统试验作业指导书- 上海动车段三级修 _第3页
动车组检修转向架制动系统试验作业指导书- 上海动车段三级修 _第4页
动车组检修转向架制动系统试验作业指导书- 上海动车段三级修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车四方密C▲5年

工艺文件

文件编号SFET-77-45400

文件名称动车组检修转向架制动系统试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型号名称和谐2c二阶段/380A(L)型动车组转向架

零部件图号

编制校对

会签标准审查

审核批准

动车组检修转向架制动系统试验作业指导书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和谐2c二阶段/380A(L)型动车组转向架制动系统试验的工艺流程、施

工工艺、人员资格、职业健康安全和环保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和谐2c二阶段、380A、380AL型动车组转向架三级检修、四级检修、五

级检修及380A统型动车组三级检修制动系统试验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SF74-009钳工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Q/SF74-006起重机械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Q/SFG09-04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定

T-Z-039螺栓、螺母作业通用标准

T-99-001转向架防松标记刻打作业指导书

3工艺流程

踏面管路气密性试验制动夹钳动作试验

O_______>O________»O

停放夹钳装置试验(仅针380A统型车)制动夹钳及其管路保压试验

Q___________,O____________,O

空气管路进气口防护检查紧固牵引电机下部螺栓油漆找补

注:★表示该作业过程满足“八防"要求中"防脱”要求。

4施工工艺

4.1组装技术要求

4.1.1施工前检查工具、工装、设备配置到位,工具、工装在使用期限内,无损坏。

4.1.2本工艺文件中要求的扭力扳手均为推荐使用的规格(非强制),选取其它规格扭力扳

手时,待施扭矩值应在扳手最大量程的(20%〜100%)范围内。

4.1.3螺母(螺栓)紧固后用白色油漆笔在螺栓头部或尾部(方便观察的位置)涂打紧固标

记(在螺栓头部或尾部中心位置点圆点),找补油漆后,按规定涂打防松标记。

4.1.4转向架制动系统试验要求见表1。

表1

序号试验名称试验条件试验要求判定方法备注

踏面清扫装

风压700kpa,泄漏量不大于40kPa,观看压力表,涂抹

1置管路气密

保压lOmin,各管接头无泄漏肥皂水,目视观察。

性试验

风压200kpa;反

动作良好目视观察

制动夹钳动复动作不低于5次

2

作试验两侧闸片间隙之和允许单

缓解状态锥形间隙尺检测

(2.4~5.6)mm侧虚抱

制动夹钳保风压700kpa泄漏量不超过20kPa,观看压力表,涂抹

3

压试验保压lOmin各管接头无泄漏。肥皂水,目视检查。

停放制动动向停放制动缸进气

作试验(常口充入(650±10)

4确认停放制动触发目视观察

用制动缓解kPa压力空气押E

状态且闸片出。重复3次

间隙正常)

向停放制动缸进气

口充入550kPa压充气后停放制动彻底

缩空气;排出停放缓解排气后停放制动

目视观察

制动缸压缩空气。自动施加最后保持停

重复此过程3〜5放制动处于施加状态。

次,

拔下管路较接插

座,拉出缓解手柄

(拉力1OON-

远程缓解装3OON,拉出距离约手柄拉出后停放制动

目视观察

置动作试验15mm〜25mm);缓解;

5钢板尺

(停放制动将手柄复位,向停充气并排出后停放制

弹簧拉力计

施加状态)放缸进气口充动再次施加。

550kPa空气并排

出。

重复此过程3次。

注1:也可先进行制动夹钳动作试验与制动管路保压试验再进行踏面清扫装置动作试验和踏面清

扫装置管路气密性试验,试验设备允许的情况下,两者可同时进行。

注2:实际作业时初始压力值的偏差允许在(0,+20)kPa范围内调整(即P广°kPa),其中P为初始压

力的理论值。

注3:上述第5、6条是带有停放制动夹钳的相关停放制动试验。

4.2踏面管路气密性试验

4.2.1将踏面清扫装置及其管路系统充入700kPa压力空气,保压lOmin,要求泄漏量不

大于40kPa,并用肥皂水对管路各接头部位进行涂抹,不许出现泄露;若不满足要求,修

复后再次做保压试验,直至满足要求。

4.2.2试验后拆卸进风管路,并对踏面清扫管路进气口加装专用防护堵。

4.3制动夹钳动作试验

4.3.1将风源与转向架制动管路进气口连接,向制动管路充入200kPa的压力空气,通过

制动-缓解循环动作检查制动夹钳动作情况,要求无不良现象包括动作不灵活、严重滞后、

局部受阻等情况),制动夹钳动作-缓解循环次数不得低于5次。

4.3.2制动夹钳动作试验后,在制动夹钳缓解状态下用(0〜15)mm锥形间隙尺检测闸片

间隙,两侧闸片间隙之和在(2.4~5.6)mm之间为合格,允许单侧虚抱。闸片间隙检测

时,要求在同一高度上检测两侧闸片间隙;也可以用手推动夹钳使其中一侧闸片与制动

盘贴紧,用间隙尺检测另一侧闸片间隙作为两侧闸片间隙之和,如果测量的间隙不满足

要求,更换闸片重新测量,直至间隙满足要求为止。

4.3.3制动夹钳动作试验后,在制动夹钳缓解状态下用研磨子与踏面间隙测量工装检测制

动夹钳与制动软管之间的间隙,要求不得小于15mm;拖车转向架两相邻制动软管之间

的间隙不得小于15mm。当检测间隙小于15mm时,可反馈构架检修(或检修构架组

挂)工序相关人员进行修复,修复后制动夹钳动作-缓解循环三次以上后再次测量,直至

间隙满足要求。

4.4停放夹钳装置试验(适用于带停放制动转向架)

4.4.1测试前,常用制动保持缓解状态且闸片间隙正常。向停放管路进气口充入(640〜

660)kPa压力空气并排出,触发停放制动,要求无不良现象(包括动作不灵活、严重滞

后、局部受阻等情况),反复此过程3次。

4.4.2向停放制动管路进气口充入550kPa压缩空气,停放制动需彻底缓解;排出停放制

动缸压缩空气过程中,停放制动需自动施加,要求无不良现象(包括动作不灵活、严重滞

后、局部受阻等情况),过程重复3〜5次;最后保持停放制动处于施加状态。

4.4.3在停放制动施加状态,拔下管路较接插座,向外拉出缓解手柄(使用弹簧拉力计在

缓解手柄水平方向施加向外100N-300N的拉力,如图1所示,然后使用钢直尺测量手

柄座圆孔与手柄上圆孔的中心距需满足15mm〜25mm),停放制动缓解;向停放制动管

路进气口充入550kPa压缩空气并排出,停放制动再次施加,要求无不良现象(包括动作

不灵活、严重滞后、局部受阻等情况)。将管路钱接插座滑入叉形接头和手柄对应的孔

中,并安全扣紧。

4.4.4拉出同一停放制动卡钳的另一个缓解手柄,重复上述"453”的操作;进行此过

程反复操作2次后,手动缓解停放制动;将管路较接插座滑入叉形街头和手柄对应的孔

中,并安全扣紧。

4.4.5停放制动夹钳试验后,在制动夹钳缓解状态下用研磨子与踏面间隙测量工装检测停

放制动夹钳与停放制动软管之间的间隙,要求不得小于15mm;停放制动软管与相邻制

动软管的间隙不得小于15mm。当检测间隙不满足要求时,可反馈构架检修(或检修构

架组挂)工序相关人员进行修复,修复后制动夹钳动作-缓解循环三次以上后再次测量,

直至间隙满足要求。

图1

注:380A统型动车组1、3、7、8车转向架安装有停放制动卡钳,每根车轴含有1个停

放制动夹钳,每个停放制动卡钳含有两个缓解手柄。

4.5制动夹钳及其管路(含停放制动管路)保压试验

4.5.1制动夹钳间隙测量合格后)各制动夹钳及其管路含停放制动管路廉统充入700kPa

压力空气,保压lOmin,要求泄漏量不大于20kPa,并用肥皂水对管路各接头部位(含密

封腻子处)进行涂抹,不许出现泄露;若不满足要求,修复后再次做保压试验,直至满足

要求。

4.5.2对于CRH380A统型车,试验前需检查制动管路接头处的密封腻子是否良好,若有

鼓包、气孔等现象,应去除腻子;试验合格后,对进气口与管路结合部位(未覆盖腻子处)

需涂密封腻子,如图2、3所示。

图2图3

4.5.3试验项目完成后用外嵌式塑料防护套对制动夹钳进气管路进风口进行防护。

4.6空气管路进气口防护检查

4.6.1关闭风源管路阀门,将转向架缓慢推离试验区域。

4.6.2检查踏面清扫管路和制动夹钳进气管路接口已经加装专用防护堵,防止灰尘等杂质

侵入。

4.7★紧固牵引电机下部螺栓

制动试验后,在地沟内对螺栓M27X70使用扭力扳手紧固,力矩500N・m,并使用

低碳钢丝SZ-E-1.6进行"8"字形交叉连接防松。找补油漆后涂打防标记。

4.8油漆找补

须对转向架组装过程中造成的各部件面漆磕碰损坏的部位、加工面及异种金属接触面

涂抹的磷酸锌、铝酸锌油漆外露部位、紧固件以及防松铁丝的紧固件(限四方组装部分)

进行表面油漆找补。

5设备和工艺装备、工位器具

转向架制动系统试验所需主要设备、工艺装备及器具明细见表2。

6人员资格

6.1须持有钳工(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

6.2须通过本工序的工艺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6.3对于从事特种作业岗位,需持有相关特种作业资格证或相应设备操作证(起重运输等X

7职业健康安全和环保要求

7.1职业健康安全

7.1.1操作者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7.1.2操作者应遵守Q/SF74-009《钳工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使用起重机械应遵守

Q/SF74-006《起重机械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避免意外伤害。

7.2环保

7.2.1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须遵守环保要求。

7.2.2推进清洁生产,在作业中使用的润滑脂及各种清洁剂须按规定放置,使用完毕后的

废油要按有关部门的规定进行收集,集中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7.2.3作业中使用的白布、材料包装等固体要按照Q/SFG09-04《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定》

分类收集,综合利用,避免污染。

7.3危害分析

作业危害分析(JHA)见表3。

表2

序号工艺装备名称规格准确度等级数量备;主

/示值误差

1制动试验装置//1

±

2钢直尺(0-300)mm1

0.10mm

3钢丝钳//1

4锥形间隙尺(0〜15)mm±0.05mm1

待施扭矩为500N-

5棘轮式扭力扳手S=41mm3级1

m

6弹簧拉力计(0~500)N/1

注1:各工艺装备均为推荐规格(型号),实际操作时也可选用其他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其他工艺装

备,量具不得采取低于要求精度的量具。

注2:本表中仅列出了重要及专用工艺装备,常规工具、量具、吊具等班组常用工艺装备未列出。

表3

单位:技术工程部分析人员:姚凯填表日期:2015-6-24

序号工作步骤危险(害)源安全操作方法和禁止行为(安全控制措施)备注

1资格培训无证操作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1.禁止穿戴不符本工种安全要求的防护用品,女工发

穿戴劳保用辫必须罩在工作帽内,不准穿拖鞋、凉鞋、高跟鞋进

2劳保用品穿戴不规范

品行操作;

2.戴安全帽及公司对本岗位配发的工作服、工作鞋。

生理状态点班前站队时,班长对班组成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

3健康状况异常

检发现健康状况不佳的禁止其从事组装工作。

作业区域地面有水、油;检查人员作业活动区域地面平整,无障碍;不得有水、

4环境点检

地面不平或有障碍物油等撒落在地面上,如有要立即清擦。

试验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