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加固练4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苏教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33/13/wKhkGWcjtm2AGXzSAAKb0W-DAVU015.jpg)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加固练4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苏教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33/13/wKhkGWcjtm2AGXzSAAKb0W-DAVU0152.jpg)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加固练4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苏教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33/13/wKhkGWcjtm2AGXzSAAKb0W-DAVU0153.jpg)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加固练4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苏教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33/13/wKhkGWcjtm2AGXzSAAKb0W-DAVU0154.jpg)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加固练4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苏教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33/13/wKhkGWcjtm2AGXzSAAKb0W-DAVU01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5-重点加固练4动物生命活动的调整(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老师用书独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24·山东省学业水平考试模拟)2019年11月3日,杭州马拉松圆满落下帷幕。下列有关运动员在奔跑过程中的生理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马拉松跑者运动后产生大量乳酸导致血浆pH明显下降B.马拉松跑者听到发令枪声后奔跑,这个过程中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C.奔跑过程中,位于人体垂体的温觉感受器能感受到温度的变更D.马拉松跑者大量失盐导致内环境渗透压下降,使得机体尿量削减B[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碳酸氢钠,磷酸氢钠等可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更,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A错误;奔跑过程中,位于人体下丘脑的温觉感受器能感受到温度的变更,C错误;马拉松跑者大量出汗,水分削减,渗透压上升,此时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重汲取水增多,尿量削减,D错误。]2.(2024·青岛市高三期末)下表为某患者血液化验的部分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生理现象是()项目结果参考值单位葡萄糖12.283.89~6.11mmol·L-1钾3.423.50~5.50mmol·L-1钙2.812.02~2.60mmol·L-1A.会出现抽搐等症状B.神经细胞膜静息电位的肯定值增大C.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D.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汲取水分增加B[依据表格分析,血钙含量偏高,而血钙偏低时才会出现抽搐症状,A错误;表格中血液中K+浓度偏低,膜内外的浓度差加大,导致K+外流增加,因此会导致静息电位的肯定值增大,B正确;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功能,会抑制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C错误;表中血糖过高,原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渗透压增大,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汲取的动力减小,导致水分汲取削减,尿量增加,D错误。]3.(2024·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为血浆的等渗溶液。给健康人静脉滴注100mL的10%葡萄糖溶液后,一段时间内会发生()A.尿液中有大量糖原B.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降低C.胰岛A细胞的分泌增加D.组织细胞摄取并氧化葡萄糖增加D[糖原是多糖,尿液中不行能含有多糖,A错误;给健康人静脉滴注100mL的10%葡萄糖溶液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上升,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汲取,B错误;由于血糖浓度上升,所以胰岛素分泌增加,降低血糖含量,C错误;由于血糖浓度上升,所以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并氧化葡萄糖增加,D正确。]4.(2024·合肥市高三质检)如图表示膝反射干脆联系的2个神经元,a、b为电位计的两个连接点,c为刺激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膝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静息状态时,b处膜外K+浓度高于膜内K+浓度C.在c处赐予相宜刺激,不会导致a处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D.在c处赐予相宜刺激,电位计的指针将会产生1次偏转B[通常状况下,膜内K+的浓度高于膜外,因此静息状态时,b处K+浓度低于膜内K+浓度,B错误。]5.(2024·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模拟)树突状细胞是功能强大的免疫细胞,能摄取、处理及传递抗原,并启动T细胞增殖分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据图推想树突状细胞内溶酶体酶的活性较低B.树突状细胞具有肯定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C.树突状细胞受损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影响D.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A[据题图可知,机体摄取的病毒、细菌、自身变异细胞的降解都须要溶酶体参加,由此可推想,溶酶体酶的活性较高(或正常),A项错误。]6.(2024·河北省高三联考)2024年底武汉出现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该病患者肺功能受损引起血氧饱和度下降,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浑身酸痛等症状。SARS-CoV-2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RNA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导致呼吸急促,以补偿机体缺氧B.患者治愈后,机体产生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有对SARS-CoV-2免疫的实力C.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能使SARS-CoV-2的蛋白质外壳变性,从而失去感染力D.患者发热时机体产热量增多、散热量削减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衡D[新型冠状病毒侵染时患者出现发热,机体产热量增多,散热量也增多的症状。若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衡,D错误。]7.科研人员对运动员运动前与运动刚结束时的血糖浓度、血浆pH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检测,发觉各项生理指标都处于正常水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时保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即可保证能量的正常供应B.运动过程中肝细胞的代谢对维持血糖浓度具有重要作用C.与运动前相比,运动结束时血浆的酸碱度会有所下降D.血浆中部分水分和盐分的丢失可变更抗利尿激素的分泌A[与静息状态相比,运动时机体细胞须要的能量大大增多,细胞所需的能量一部分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一部分来自脂肪等非糖类物质的氧化,由此可推断A项错误。]8.(2024·湖湘名校高三联考)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脑基底神经节中多巴胺含量不足则会引起帕金森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静止颤抖,继而会导致身体僵硬,行走困难,关于该病的药物治疗,以下方案最不行行的是()A.服用多巴胺降解酶的抑制剂,以减弱多巴胺在突触间隙的降解B.服用刺激多巴胺受体的药物,以提高多巴胺受体的敏感度C.服用促进多巴胺受体生成的药物,以增加多巴胺受体的数量D.服用多巴胺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以增加多巴胺的生物合成量C[由题意可知治疗帕金森病可通过适当增加多巴胺的合成量或使其受体敏感度增高,多巴胺少,其受体数量再多而反应不敏感,也不能缓解此病,C错误。]9.(2024·龙岩市高三质检)甲、乙两人均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患者,下表是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前30min和后30min每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的数值,据表分析正确的是()试验对象促甲状腺激素浓度(Mu·L-1)注射前注射后健康志愿者<1010~40甲10~40>40乙<10<10A.甲患者注射TRH后,TSH浓度增高是反馈调整的结果B.甲患者与健康人相比,注射前TRH偏高C.乙患者可能是由于本地区饮用水和食物中缺碘引起的D.乙患者通过口服甲状腺制剂可以使TRH、TSH水平趋于正常B[甲患者注射TRH后,促进垂体分泌TSH,使其浓度增高,不是反馈调整,A错误;读表中数据可知,甲患者与健康人相比,注射前TRH偏高,B正确;乙患者在注射TRH前后,TSH的浓度变更不大,推想乙患者可能是垂体功能缺陷,C、D错误。]10.(2024·邯郸市高三期末)如图是发生在人体组织中的某种免疫过程,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细胞A属于一种淋巴细胞B.细胞A不能识别进入体内的抗原C.细胞A对病原体进行处理后可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D.细胞A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C[细胞A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并对病原体进行吞噬和处理,故细胞A为吞噬细胞,吞噬细胞是免疫细胞,但不是淋巴细胞,A错误;细胞A能识别抗原,但不能进行特异性识别,B错误;吞噬细胞对病原体进行摄取处理后,暴露的抗原可以呈递给T细胞,C正确;吞噬细胞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人体的其次道防线,D错误。]11.(2024·湖南省益阳市高三质检)下列有关神经调整过程中“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细胞膜内电流方向相同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按“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的方向传递C.刺激蛙的坐骨神经标本,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D.完成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D[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故完成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D错误。]12.(2024·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三模拟)某探讨小组视察运动对糖尿病大鼠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糖尿病大鼠经过6~7周运动训练后,测得数据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组别样本数量(只)体重增加(g/d)血糖(mmol/L)血胰岛素(Mu/L)骨骼肌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相对值正常运动组102.636.8019.0277.80糖尿病非运动组100.1936.958.1987.40糖尿病运动组100.7826.359.4980.60A.患糖尿病可导致大鼠生长缓慢,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生长B.与正常运动组相比,糖尿病运动组因胰岛素含量低而使葡萄糖进入细胞及在细胞内氧化利用发生障碍C.合理运动、限制饮食及定期注射胰岛素可以根治糖尿病D.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胰岛素的分泌,并降低血糖浓度C[糖尿病非运动组的体重增加不明显,糖尿病运动组体重增加较多,说明患糖尿病可导致大鼠生长缓慢,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生长,A正确;糖尿病运动组的胰岛素含量比正常运动组低,则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及在细胞内氧化利用实力降低,B正确;合理运动、限制饮食及定期注射胰岛素可以有效地治疗糖尿病,但不能根治,C错误;糖尿病运动组与糖尿病非运动组相比,说明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胰岛素的分泌,并降低血糖浓度,D正确。]13.如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光暗信号调整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调整B.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C.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上图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D.HPG轴发挥调整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整和负反馈调整C[图中所示的神经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为神经递质,C错误。]14.(2024·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模拟)某探讨小组探讨某种激素是如何促进猴子生长的,将该激素添加到食物中投喂猴子,假设猴子体内含有的激素种类及作用与人类似。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激素可通过食物投喂,所以该激素不行能是生长激素B.该激素在促进生长方面可能与生长激素起协同作用C.该激素可以不与特定受体结合而干脆发挥作用D.该激素的靶细胞可能是垂体细胞C[生长激素是蛋白质,在经过消化道时会被水解,因而该激素不行能是生长激素,A项正确;促进猴子生长发育的激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在生长方面可能与生长激素起协同作用,B项正确;激素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引起受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发生变更,C项错误;若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其分泌存在反馈调整,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D项正确。]15.(2024·长沙市高三期末)感冒经常引起发烧,其发热过程包括体温上升期、发热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感冒引起发烧是因为人体受到病菌感染时,吞噬细胞会释放一种内源性致热源(一种化学信使),致热源干脆作用于体温调整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升(如从37℃上升到38℃),有利于清除病原体。下列关于感冒发烧叙述错误的是()A.在发热过程中人体存在负反馈调整机制B.在发热持续期,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下丘脑上的某些细胞有接受致热源的受体D.人体发热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B[在发热过程中人体通过增加散热削减产热来维持降低体温,这是负反馈调整,A正确;在体温上升期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在发热持续期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错误;下丘脑有体温调整中枢,所以下丘脑上的某些细胞有接受致热源的受体,C正确;人体发热是由神经、体液和免疫共同作用的调整过程,D正确。]16.(2024·泰安市高三一模)酶联免疫是临床上广泛运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酶与抗体结合(结合不变更抗体的免疫特性,也不影响酶的活性);运用酶标记抗体与吸附在载体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底物可在酶作用下发生变更出现颜色反应,通过底物的颜色反应来判定有无相应的免疫反应,进而做出诊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颜色反应的深浅与待测标本中相应抗原的量呈正比B.颜色反应的出现是由于酶标记抗体和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导致的C.一种酶标记抗体可以检测多种抗原D.该检测方法简洁、稳定、有效,因此可以不用留意环境因素的影响A[依据题干信息“酶标记抗体与吸附在载体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底物可在酶作用下发生变更出现颜色反应”,所以抗原的数目越多,与抗体结合的数目越多,酶催化的反应越多,颜色越深,A正确;颜色反应出现的干脆缘由是底物可在酶作用下发生变更出现颜色反应,B错误;抗体和抗原的结合有特异性,所以一种酶标记抗体可以检测一种抗原,C错误;在运用该方法时,须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D错误。]17.如图为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其分泌的调整激素定向运输至腺垂体B.②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束,具有传导动作电位及分泌激素的双重功能C.③是腺垂体,只能接受下丘脑及甲状腺分泌的激素的调整D.④是垂体前叶,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及生长激素B[①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其分泌的调整激素的运输是不定向的,但是可以定向的作用于腺垂体,A错误;②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束,具有传导动作电位及分泌激素的双重功能,B正确;③是腺垂体,可以接受下丘脑、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的激素等的调整,C错误;促甲状腺激素及生长激素是由③腺垂体分泌的,D错误。]18.(2024·青岛市试验高级中学高三模考)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足够强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更。如图所示为刺激强度与膜电位变更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刺激位点就会出现大量钠离子内流现象B.图中曲线峰值表示动作电位,该峰值大小与刺激强度呈正相关C.动作电位复原到静息电位时,膜外电位由负电位转变成正电位D.神经细胞兴奋部位的Na+内流须要消耗能量C[从图中看出,必需刺激达到肯定的强度才出现动作电位,A错误;从图中看出刺激强度增大,动作电位的值没有发生变更,B错误;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所以动作电位复原到静息电位时,膜外电位由负电位转变成正电位,C正确;细胞外Na+浓度大于细胞内,所以神经细胞兴奋部位的Na+内流不消耗能量,D错误。]19.(2024·聊城市高三模拟)排尿是一种困难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牵张感受器兴奋引起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使尿液排出;当尿液流经尿道时会刺激尿道中感受器使其兴奋,导致逼尿肌进一步收缩直至尿液排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入脊髓即可产生尿意B.不宜排尿时,逼尿肌和括约肌都处于舒张状态C.尿液排出时导致逼尿肌进一步收缩属于正反馈调整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可导致牵张感受器兴奋性增加C[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入大脑皮层产生尿意,A错误;不宜排尿时,逼尿肌舒张,括约肌收缩,B错误;尿液排出时导致逼尿肌进一步收缩,促进了该过程,加速尿液排出体外,属于正反馈调整,C正确;牵张感受器兴奋,传至下丘脑,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较多的抗利尿激素,D错误。]20.(2024·福建省高三期末)CD/T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是HIV攻击的对象。HIV通过性接触、母婴和血液传播。目前暂未研发出HIV的有效疫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上述传播途径,HIV突破人体第一道防线B.感染HIV后人体能产生彻底清除病毒的抗体C.HIV增殖会引起人体CD/T细胞数量下降D.由于免疫功能降低,艾滋病患者更易患癌症B[感染HIV后人体能产生对抗病毒的抗体,抗体与相应的病毒结合形成细胞团或沉淀,最终通过吞噬细胞的作用彻底清除病毒,B错误。]21.(2024·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二模)下列关于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调整与内环境及稳态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假如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则机体肯定处于稳态B.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多种途径削减散热、增加产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C.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吞噬细胞只参加特异性免疫,不参加非特异性免疫D.注射等渗透压的5%葡萄糖溶液,血浆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比值将减小B[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机体才能维持稳态,A错误;吞噬细胞可参加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注射等渗透压的5%葡萄糖溶液,血浆中胰岛素含量上升,胰高血糖素含量下降,血浆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比值增大,D错误。]22.(2024·衡水中学高三调研)下丘脑在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的调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代表化学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血糖平衡调整过程中,胰岛B细胞接受的化学物质①是葡萄糖B.下丘脑通过突触小体释放②作用于垂体可调整甲状腺的分泌活动C.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会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②③的合成和分泌D.血糖浓度下降,胰岛A细胞分泌激素作用于骨骼肌细胞,促进其糖原分解C[题干图中在血糖平衡调整过程中,胰岛B细胞接受的化学物质①是神经递质,A错误;下丘脑通过神经分泌细胞释放②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通过分泌③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才能调整甲状腺的分泌活动,B错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会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②③的合成和分泌,以维持内环境中激素水平的稳定性,C正确;血糖浓度下降,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D错误。]23.糖尿病发病率近年来在全球多个国家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已成为威逼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之一,图中甲为糖尿病患者,乙为健康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AB段与乙ab段相比,甲的胰岛B细胞中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活动较弱B.用斐林试剂对B、b点时尿液进行检查,一般状况下,水浴加热后只有B点出现砖红色C.乙cd段血糖浓度下降的干脆缘由是血糖大量转化为脂肪D.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随之胰高血糖素浓度增加C[乙cd段血糖浓度下降的干脆缘由是血糖大量参加氧化供能,C错误。]24.双硫仑(Disulfiram)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该药物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产生严峻不适,形成对酒精的厌恶反射,让嗜酒者对饮酒产生厌恶和恐惊心理,从而放弃酗酒而达到戒酒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嗜酒者服用该药后对酒精产生的厌恶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该过程中嗜酒者对酒精产生的厌恶反射形成后不会消退C.嗜酒者产生的恐惊心理与钠离子的内流有关D.嗜酒者产生厌恶反射和恐惊心理的过程中不会消耗ATPC[嗜酒者服用该药后对酒精产生的厌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为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后须要加强,否则会消退,A、B错误;恐惊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涉及兴奋的传导与传递,与钠离子的内流有关,该过程与厌恶反射过程中都有ATP的消耗,C正确、D错误。]25.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相关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体受寒冷刺激后,图中③含量的增加先于①和②B.机体失水过多时,下丘脑通过垂体释放④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汲取C.饥饿时,肾上腺分泌的⑤通过体液运输可作用于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D.机体受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通过电信号作用于肾上腺,使⑤的含量增加B[机体受寒冷刺激后,图中③含量的增加后于①和②,A错误;机体失水过多时,下丘脑通过垂体释放④抗利尿激素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汲取,B正确;饥饿时,肾上腺分泌的⑤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可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上升血糖,C错误;机体受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通过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使⑤肾上腺素的含量增加,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1分)(2024·7月浙江选考)欲探讨生理溶液中K+浓度上升对蛙坐骨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影响和Na+浓度上升对其动作电位的影响。请完善以下试验思路,预料试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探讨。(要求与说明:已知蛙坐骨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为-70mV,兴奋时动作电位从去极化到反极化达+30mV。测量的是膜内外的电位变更。K+、Na+浓度在肯定范围内提高。试验条件相宜)回答下列问题:(1)完善试验思路:组1:将神经纤维置于相宜的生理溶液a中,测定其静息电位和刺激后的动作电位,并记录。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3:将神经纤维分别置于Na+浓度依次提高的生理溶液d、e中,测定其刺激后的动作电位,并记录。对上述所得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2)预料试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以柱形图形式表示试验结果):(3)分析与探讨:①简要说明组3的试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放射性同位素24Na+注入静息的神经细胞内,不久在生理溶液中测量到放射性,24Na+的这种转运方式属于________。用抑制酶活性的药物处理神经细胞,会使24Na+外流量________。③刺激脊蛙的坐骨神经,除了在反射中枢测量到动作电位外,还视察到腓肠肌收缩,说明坐骨神经中含有____________神经。[解析]依据题干,本试验探讨神经细胞膜外K+浓度上升对静息电位的影响和Na+浓度上升对动作电位的影响。试验设计应遵循比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1)试验思路中,组1(生理溶液编号为a)是比照组,测得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和刺激后的动作电位;组3是试验组,测得Na+浓度提高(生理溶液编号为d、e)状况下刺激后的动作电位;因此推断,组2测得K+浓度提高状况下的静息电位,生理溶液的编号应当为b、c。(2)依据题干,a组的静息电位是-70mV,动作电位的峰值是+30mV。静息电位的产生依靠K+外流(K+通过K+通道进行易化扩散),当溶液中的K+浓度上升时,膜内外的K+浓度差变小,静息电位的肯定值变小,因此相对于生理溶液a,生理溶液b、c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肯定值渐渐减小;动作电位的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依靠Na+内流(Na+通过Na+通道进行易化扩散),当溶液中的Na+浓度上升时,膜内外的Na+浓度差变大,兴奋时,Na+内流的量相对增多,动作电位峰值变大,因此相对于生理溶液a,生理溶液d、e中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峰值渐渐增大。(3)②生理溶液中的Na+浓度大于神经细胞内的浓度,放射性同位素24Na+逆浓度梯度从神经细胞内进入生理溶液,该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转运,须要载体蛋白的参加和消耗能量。用抑制酶活性的药物处理神经细胞,会使细胞呼吸强度下降,产生的ATP削减,主动转运减弱,24Na+外流量削减。③刺激脊蛙的坐骨神经,在反射中枢测到动作电位,说明其具有传入神经,视察到腓肠肌收缩,说明其具有传出神经,因此坐骨神经中有传入和传出神经。[答案](1)将神经纤维分别置于K+浓度依次提高的生理溶液b、c中,测定其静息电位,并记录(2)如图溶液K+、Na+浓度上升对膜电位影响示意图(3)①细胞外Na+浓度提高,膜内外的浓度差增大,兴奋时,Na+通过Na+通道内流加快,导致动作电位增大②主动转运削减③传入和传出27.(9分)(2024·广州市天河区高三检测)体温调整中枢位于下丘脑。探讨表明,下丘脑视前区(POA)和背内侧(DMD)两个区域干脆参加体温调整,POA兴奋时促进散热,DMD兴奋时促进产热,而且POA对DMD有显著抑制作用,如图所示。(1)图中①所示结构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是连接两个神经元的结构,这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信使是________。(2)燥热时,POA神经元的兴奋经相关神经调整散热,其发生在皮肤上的主要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2点)。(3)当兴奋传至肾上腺,后者分泌肾上腺素并作用于脂肪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由此进一步促进的代谢过程有图中________(④⑤⑥⑦⑧多选),使物质分解代谢加快。(4)进一步探讨发觉,POA神经元持续兴奋会产生“低体温症”(与环境温度无关),分析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①为感受器,其功能为接受刺激,产生兴奋。③为神经突触,神经元之间的信使是神经递质。(2)POA兴奋时促进散热,皮肤为散热器官,其作出的反应是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3)读图知,肾上腺素作用于脂肪细胞的相应受体,促进脂类物质的代谢,即促进脂肪酸分解为甘油三酯,或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者促进脂肪酸转换为葡萄糖。(4)POA持续兴奋,使散热增加。同时POA对DMD有显著抑制作用,即抑制产热,因此体温持续降低导致“低体温症”。[答案](1)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将刺激转换为电信号)神经递质(2)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3)④⑥⑦(4)POA持续兴奋,使散热增加,POA同时抑制DMD即抑制产热,所以体温持续降低导致“低体温症”28.(10分)(2024·临沂市高三质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激素调整。回答下列问题:(1)取若干只健康成年小鼠均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切除甲状腺、乙组不切除(假手术)。试验中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鼠的耗氧量、视察其精神状态,并作记录。该试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小鼠切除甲状腺后,血液中的相关激素中________________含量上升,______________含量降低。(2)探讨表明:正常状况下,低血糖能刺激下丘脑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促进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但在甲亢小鼠的低血糖试验中,测得生长激素浓度变更不明显,可能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放射性I131治疗甲亢小鼠,可以有效地破坏甲状腺细胞而不影响其他组织细胞,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常用抽取血样的方法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疾病,这利用了激素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解析](1)由题意知,该试验的目的是探讨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影响。甲组小鼠切除甲状腺后,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反馈调整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上升。(2)在甲亢小鼠的低血糖试验中,测得生长激素浓度变更不明显,可能缘由是较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使其产生的生长激素削减。放射性I131用作甲亢的治疗,该治疗法可以有效地破坏甲状腺腺泡上皮而不影响邻近组织,其主要缘由是甲状腺细胞能选择性地摄取碘化物,而其他细胞则不汲取。(3)通常用抽取血样的方法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疾病,这利用了激素调整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答案](1)探讨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影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2)较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细胞能摄取Ⅰ,而其他细胞不汲取Ⅰ(3)通过体液运输29.(9分)(2024·湖南省重点中学高三模考)甲状腺激素在对成年动物脑内认知功能的调控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探究其机制,探讨人员用正常大鼠以及经药物处理后得到的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作为试验材料进行试验,分别测得了正常组大鼠和甲减组大鼠脑组织甲状腺激素受体含量及脑组织液中乙酰胆碱的含量的变更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调整大鼠的生长发育方面具有________(填“协同”或“拮抗”)作用。(2)由图甲可知,甲减组大鼠的脑组织甲状腺激素受体含量较正常组大鼠的明显上升,可能的缘由是甲减组大鼠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激素功能,从而维持其相对正常的认知功能。(3)乙酰胆碱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释放的,分析图乙可知,持续甲减的大鼠的认知功能存在肯定的障碍,其缘由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有促进细胞代谢、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调整大鼠的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2)由图甲可知,甲减组大鼠的脑组织甲状腺激素受体含量较正常组大鼠的明显上升,可能的缘由是甲减组大鼠可通过代偿性增加脑组织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含量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激素功能,从而维持其相对正常的认知功能。(3)乙酰胆碱是由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的;分析图乙可知,持续甲减会导致大鼠脑组织液中乙酰胆碱的含量降低,影响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所以持续甲减的大鼠的认知功能存在肯定的障碍。[答案](1)促进细胞代谢、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协同(2)代偿性增加脑组织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含量(或促进脑组织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来增加该受体的含量)(3)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持续甲减会导致大鼠脑组织液中乙酰胆碱的含量降低,影响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或持续甲减导致大鼠脑组织液中乙酰胆碱的代谢加快或被运走的速率加快,影响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30.(11分)(2024·山东等级考)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纤,通过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在脾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发觉下丘脑CRH神经元与脾脏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即脑脾神经通路。该脑脾神经通路可调整体液免疫,调整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该小鼠CRH神经元细胞膜相关结构示意图。图1图2(1)图1中,兴奋由下丘脑CRH神经元传递到脾神经元的过程中,兴奋在相邻神经元间传递须要通过的结构是________,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的缘由是T细胞膜上有__________________。(2)在体液免疫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矿产资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
- 4认识科技革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冀人版
- 13 桥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电竞产业与环保理念的完美结合
- 《茶馆(节选)》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Unit3《It's a colourful world!》(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2课时)
- 社交媒体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ZR10 8900E系列交换机硬件手册
- 物联网时代的网络技术新趋势与挑战
- 北京市房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
-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第3版)课件 吕淑然 第5、6章 事故案例评析、相关法律法规
- 2025年南阳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加油站复工复产方案
- 2025-2030年中国增韧剂(MBS高胶粉)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新题速递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2024年9月)
- 2025年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限公司面向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14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苏州市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一(有答案)
- 口服降糖药物分类详解
- 暑期预习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