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化石类群、产地调查、信息采集、原始资料检查、调查报告编写题纲、图例及描述规则_第1页
古生物化石类群、产地调查、信息采集、原始资料检查、调查报告编写题纲、图例及描述规则_第2页
古生物化石类群、产地调查、信息采集、原始资料检查、调查报告编写题纲、图例及描述规则_第3页
古生物化石类群、产地调查、信息采集、原始资料检查、调查报告编写题纲、图例及描述规则_第4页
古生物化石类群、产地调查、信息采集、原始资料检查、调查报告编写题纲、图例及描述规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规范性)

古生物化石类群分类古生物化石类群分类见表A.1。古生物化石类群分类I级分类II级分类III级分类IV级分类V级分类VI级分类1.植物化石1.低等植物1.菌藻类2.真菌类2.高等植物1.苔藓(植物)类2.蕨类3.裸子类4.被子类2.无脊椎动物化石1.原生动物1.原生类2.无胚层动物1.海绵类2.古杯类3.二胚层动物1.腔肠类4.三胚层动物1.腕足类2.棘皮类3.软体类4.笔石类5.蠕虫类6.苔藓(动物)类7.头足类8.牙形类9.节肢类3.脊椎动物化石1.非羊膜动物1.无颌类2.鱼类3.两栖类2.羊膜动物1.爬行类1.无孔类2.海生爬行类3.鳞龙类4.原龙类5.初龙类6.翼龙类7.兽孔类8.恐龙类1.蜥臀类群1.兽脚类群2.蜥脚类群2.鸟臀类群1.鸟脚类群2.角龙类群3.甲龙类群4.剑龙类群5.肿头龙类群2.鸟类1.基干鸟类2.反鸟类3.今鸟型类3.哺乳类1.原兽类2.后兽类3.真兽类4.遗迹化石1.遗物化石2.遗迹化石

(规范性)

古生物化石产地分类古生物化石产地分类见表B.1和表B.2。古生物化石产地分类(化石类型)I级分类II级分类III级分类1.植物化石产地1.低等植物化石产地2.高等植物化石产地2.无脊椎动物化石产地1.原生动物化石产地2.无胚层动物化石产地3.二胚层动物化石产地4.三胚层动物化石产地3.脊椎动物化石产地1.非羊膜动物化石产地1.无颌类化石产地2.鱼类化石产地3.两栖类化石产地2.羊膜动物化石产地1.爬行类化石产地2.鸟类化石产地3.哺乳类化石产地4.遗迹化石产地1.遗物化石产地2.遗迹化石产地古生物化石产地分类表(沉积类型)I级分类II级分类1.海相1.滨海相2.浅海相3.半深海相4.深海相2.海陆过渡相1.三角洲相2.海陆交互相3.泻湖相3.陆相1.湖相2.河流相3.冲洪积相4.沼泽相5.风成相

(规范性)

古生物化石产地信息筛选古生物化石产地信息筛选见表C.1。古生物化石产地信息筛选表序号产地编号地质遗迹编号产地名称产地分类(化石)产地分类(沉积)产地化石属种地理位置经度E纬度N地质年代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地貌单元保护地归属初步评价等级所属保护地登录人登录时间资料来源多媒体编号备注填写说明:本表适用于古生物化石产地资料筛选信息录入。序号:必填项,填写自然数序列。产地编号:必填项,产地编号由省级、县级行政区划名称缩写及顺序号组成,以“XX-YY-ZZZ”的形式填写,具体要求为:“XX”为化石产地所在省级行政区划名称字母缩写;“YY”为化石产地所在县级行政区划名称字母缩写,与省内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名称字母缩写不得重复;“ZZZ”为化石产地顺序编号,相同县级行政区划内的不同化石产地顺序号不能重复。北京市延庆县第1处古生物化石产地,记为:BJ-YQ-001;北京市延庆县第2处古生物化石产地,记为:BJ-YQ-002。地质遗迹编号:必填项(如果有对应地质遗迹),按照DZ/T0303填写地质遗迹编号。产地名称:必填项,按照古生物化石产地命名规则填写,见附录J。产地分类(化石):必填项,按照古生物化石产地分类表(化石类型)填写,见附录B表B.1。产地分类(沉积):必填项,按照古生物化石产地分类表(沉积类型)填写,见附录B表B.2。产地化石属种:必填项,依据公开出版(发表)资料登记化石属种拉丁文名称。地理位置:必填项,依据古生物化石产地所在地填写对应各级行政区划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应按照第二章引用的“关于更新全国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的公告”填写。经纬度坐标:必填项,填写古生物化石产地大概坐标位置,单位为度。地质年代单位:必填项,由“纪”、“世”、“期”3个分项构成,参照参考文献国际年代地层表填写。年代地层单位:必填项,由“系”、“统”、“阶”3个分项构成,参照参考文献中国地层表填写。岩石地层单位:必填项,由“群”、“组”、“段”3个分项构成,参照参考文献各省、市、自治区岩石地层资料填写。地貌单元:必填项,按照附录M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地貌单元表填写。初步评价等级:必填项,填写“I”、“II”、“III”、“IV”其中一项,分别对应“世界级”、“国家级”、“省级”、“省级以下”;保护地归属:必填项,若位于保护地中应注明保护地归属情况,如:“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地质遗迹保护区(点、段)”、“地质公园”、“矿山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并记录保护地全称及保护地级别,不属于任何保护地填写“无”;资料来源:必填项,填写资料名称,并记录资料类型;多媒体编号:选填项,与本表存放于同一文件夹,编号由“产地编号+G+贰位顺序号”组成。

(规范性)

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表见表D.1。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表产地编号产地名称地质遗迹编号产地分类主要产地类型(化石)次要产地类型(化石)产地类型(沉积)行政区位省(市、区)市(州、盟)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地貌特征地貌单元分布高程(m)构造背景产地范围一级构造分区构造影响分布面积(m2)二级构造分区序号经度纬度三级构造分区1四级构造分区2地质时代3测年值(百万年)4地质年代单位纪世期56年代地层单位系统阶78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910产地剖面剖面编号起点经度起点纬度止点经度止点纬度主要成因保存现状保护地归属保护措施威胁隐患保护建议图像资料拍摄对象方位角俯仰角图像编号采集样品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图像编号填表说明:产地编号:必填项,产地编号由1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见表D.2):01~06位为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州、盟)、县(市、区、旗)国标代码,按照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填写;07~09位为乡(镇、街道)编码,参照参考文献“关于更新全国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的公告”填写;10~12位为村(社区)编码,参照参考文献“关于更新全国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的公告”填写;13~15位为调查顺序号“001,002,003”,相同村(社区)顺序号不得重复。湖北省远安县(420525)河口乡(201)落星村(203)化石产地(001),其产地编号为:420525201203001。古生物化石产地编号代码表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省市县乡村顺序号国标代码扩展编码自定义产地名称:必填项,按照附录J古生物化石产地命名规则填写。地质遗迹编号:必填项(如果有对应地质遗迹),按照DZ/T0303填写对应地质遗迹编号。产地分类:必填项,填写规则如下:产地主要类型(化石):依据赋存古生物化石重要程度,按照附录B表B.1古生物化石产地分类表(化石类型)填写;产地次要类型(化石):同时依据赋存古生物化石重要程度及数量丰度,按照附录B表B.1古生物化石产地分类表(化石类型)填写;产地分类(沉积类型):按照附录B表B.2古生物化石产地分类表(沉积类型)填写。地理位置:必填项,填写古生物化石产地所在地各级行政区划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应参照参考文献“关于更新全国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的公告”填写。产地范围坐标:必填项,由4组以上经纬度坐标值构成(WGS-84椭球参数,单位:度)。分布面积:必填项,填写由产地范围坐标所围出的面积值,单位:平方米。古生物化石产地连续出露面积小于100平方米时,填写“无”;古生物化石产地连续出露面积大于100平方米时,记录实测面积;高程:必填项,记录古生物化石产地范围代表性高程值,单位:米;构造区(一至四级构造):必填项,按照所在省(市、区)《区域地质志》地质构造单元名称填写;地貌单元:必填项,按照附录M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地貌单元表填写;地质年代单位:必填项,由“纪”、“世”、“期”3个分项构成,参照参考文献国际年代地层表填写。年代地层单位:必填项,由“系”、“统”、“阶”3个分项构成,参照参考文献中国地层表填写。岩石地层单位:必填项,由“群”、“组”、“段”3个分项构成,参照参考文献各省、市、自治区岩石地层资料填写。测年值:选填项,填写古生物化石赋存地层的测年数值,单位为百万年;剖面编号:必填项,由产地编号+“P”+壹位顺序号组成。剖面编号可表示为:420525201203001P1、420525201203001P2。剖面起止坐标:必填项,WGS-84基准面,经纬度坐标值,单位为度。主要成因:必填项,填写古生物化石产地的埋藏学成因;保护现状:由“保护地归属”、“保护措施”、“威胁隐患”、“保护建议”4部分组成,填写规则如下:保护地归属:必填项(如果有所属保护地),如:“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地质遗迹保护区(点、段)”、“地质公园”、“矿山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并记录保护地全称及保护地级别;威胁隐患:选填项(如果有),登记对古生物化石产地继续存在和保护产生威胁的因素,记录隐患类型(如:工矿企业、工程建设、农业生产、地质灾害)、隐患内容,并登记隐患坐标位置;保护措施:必填项(如果有),登记古生物化石产地已设立的“监测设施”、“防护措施”、“警示标识”、“说明标识”,并记录具体的相关设施内容;保护建议:必填项,填写具体的保护建议。图像资料:必填项(如果有),图像资料包括化石产地代表剖面、产出和原位保存的化石及周边环境图片和影像资料,应详细标注以下信息:拍摄对象:必填项,内容包括全景、全貌、剖面、化石赋存、标本等;方位角:必填项,拍摄镜头方向,0-359数字;俯仰角:必填项,拍摄镜头垂直角度,﹢1-90代表仰角,﹣1-90代表俯角,0代表平视;图像编号:必填项,由产地编号+“G”+贰位顺序号组成,可采用编号后三位简写。编号420525201203001G01简写为G01、编号420525201203001G02简写为G02。采集样品:必填项(如果有),包括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及照片编号,应详细标注以下信息:样品名称:必填项(如果有采样),内容包括岩石样品、古生物样品和其他样品等;样品编号:必填项(如果有采样),由产地编号+“S”+贰位顺序号组成。可采用编号后三位简写;图像编号:必填项(如果有采样),依据D.1图像资料登记内容,填写本样品对应图像编号。古生物化石产地剖面测量记录表见表D.3。古生物化石产地剖面测量记录表剖面编号:产地编号:层号层厚(cm)岩性描述赋存化石采样编号图像编号代表产状倾向倾角测量人:记录人:审核人:日期:填表说明:产地剖面测量应根据野外实际情况,结合前人资料,按自然层进行地层划分,并逐层描述颜色、岩性、沉积、构造、厚度等内容,注明每层产出化石类型及名称。层号:必填项,采用“[”+数字序号+“]”表示层号,如:[1]、[2]、…、[99],数字序号由老至新,不可颠倒。层厚:必填项,单位:厘米,填写经换算后的地层真厚度。岩性描述:必填项,内容包括:颜色、结构、构造、单层厚度、矿物成份、胶结情况、胶结物、溶蚀情况、节理裂隙发育情况、裂隙填充情况、填充物等。赋存化石:必填项,以层为单元,结合表C.1登记内容以及野外实际情况,登记产地赋存古生物化石类群分类名称及属种名称。采样编号:必填项(如果有),依据D.1登记内容,填写本层对应样品编号。图像编号:必填项(如果有),依据D.1登记内容,填写本层对应图像编号(含本层样品对应图像编号)。代表产状:倾向,填写方位角数值;倾角,填写角度值。倾向与倾角均为整数。

(规范性)

古生物化石产地鉴评古生物化石产地鉴评见表E.1。古生物化石产地鉴评表序号产地名称级别定级依据鉴评时间:鉴评专家签字:

(规范性)

古生物化石产地价值等级评价古生物化石产地价值等级评价见表F.1。古生物化石产地评价指标及对应标准表评价因子界定标准级别科学性反映地球历史环境变化节点,对生物进化史及地质学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国内外罕见古生物化石产地或古人类化石产地;研究程度高的化石产地I标准化石产地;研究程度较高的化石产地II系列完整的古生物遗迹产地III古生物化石产地或者露头,具有科普价值。IV稀有性属国际罕有或特殊的古生物化石产地I属国内少有或唯一的古生物化石产地II属省内少有或唯一的古生物化石产地III属县域内少有或唯一的古生物化石产地IV完整性反映地质事件整个过程都有遗迹出露,表现现象保存系统完整,能为形成与演化过程提供重要证据I反映地质事件整个过程,有关键遗迹出露,表现现象保存较系统完整II反映地质事件整个过程的遗迹零星出露,表现现象和形成过程不够系统完整,但能反映该类型古生物化石产地的主要特征III反应本县域内的地质事件和主要古生物化石产地特征IV保存程度基本保持自然状态,未受到或极少受到人为破坏I有一定程度的人为破坏或改造,但仍能反映原有自然状态或经人工整理尚可恢复原貌II受到明显的人为破坏和改造,但尚能辨认古生物化石产地的原有分布状况III虽然受到严重破坏,但仍能反应古生物化石产地的分布状况IV可保护性通过人为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能够得到保护的—工程或法律,化石产地周围没有其他破坏因素存在I通过人为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能够得到部分保护的-部分控制,产地周围一定范围内没有破坏因素存在II自然破坏能力较大,人类不能或难以控制的因素—自然风化,暴雨、地震等,有一定被破坏的威胁III受破坏较大,但又产生出新的景观或现象,或者异地保护IV保护等级需要进行抢救性发掘的古生物化石产地I需要建立保护地或监测设施的古生物化石产地II需要建立防护措施或警示说明标识的古生物化石产地III无需开展保护工作的古生物化石产地IV

(规范性)

古生物化石产地信息采集古生物化石产地信息采集表见表G.1。古生物化石产地基本信息采集表产地编号产地名称地质遗迹编号集中产地编号土地性质保护地归属保护地类型保护地级别保护地全称集中产地地层区间剖面编号地层区间底界地层区间顶界产地分类主要产地类型(化石)次要产地类型(化石)产地类型(沉积)行政区位省(市、区)市(州、盟)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地貌特征地貌单元分布高程(m)构造背景产地范围一级构造分区构造影响分布面积(m2)二级构造分区序号经度纬度三级构造分区1四级构造分区2地质时代3测年值(百万年)4地质年代单位纪世期56年代地层单位系统阶78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910产地剖面剖面编号起点经度起点纬度止点经度止点纬度主要成因保存现状监测设施设施名称监测内容保护建议防护措施措施名称措施成效保护建议警示标识警示对象标识内容保护建议说明标识说明对象标识内容保护建议其他保护措施措施名称措施成效保护建议综合评价科学性科学性评级稀有性稀有性评级完整性完整性评级保存程度保存程度评级可保护性可保护性评级保护等级评级评价等级多媒体资料媒体编号类别标签文件名登录人审核人调查单位填表日期填表说明:产地编号:必填项,按照附录D填表说明填写。产地名称:必填项,按照附录J古生物化石产地命名规则填写。地质遗迹编号:必填项(如果有对应地质遗迹),按照DZ/T0303填写对应地质遗迹编号。集中产地编号:必填项(如果有所属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由14位阿拉伯数字加1个英文字母(A)组成(见表G.2),编号组成说明如下:01~06位为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州、盟)、县(市、区、旗)国标代码,按照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填写;07~09位为乡(镇、街道)编码,参照参考文献“关于更新全国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的公告”填写;10~12位为村(社区)编码,参照参考文献“关于更新全国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的公告”填写;13~14位为顺序编号;15位为集中区标识号,填写大写英文字母“A”。集中产地编号01~12位编号填写规则如下:当集中区范围限定在某一村(社区)之内,取该村12编码;当集中区范围跨越某一村(社区)范围,且限定在某一乡(镇、街道)之内时,取该乡(镇、街道)9位编码,10~12位用“000”(3个0)代替;当集中区范围跨越某一乡(镇、街道)范围,且限定在某一县(市、区、旗)之内时,取该县(市、区、旗)6位编码,07~12位用“000000”(6个0)代替;当集中区范围跨越某一县(市、区、旗)范围,且限定在某一市(州、盟)之内时,取该市(州、盟)4位编码,05~12位用“00000000”(8个0)代替;当集中区范围跨越某一市(州、盟)范围,且限定在某一省(市、区)之内时,取该省(市、区)2位编码,03~12位用“0000000000”(10个0)代替。湖北省远安县(420525)河口乡(201)落星村(203)有多个化石产地,共同构成一个集中区,当集中区范围满足不同条件,其集中区编码对应示例如下:当集中区范围限定在落星村之内,其集中区号为:42052520120301A;当集中区范围限定在河口乡之内,其集中区号为:42052520100001A;当集中区范围限定在远安县之内,其集中区号为:42052500000001A。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编号代码表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省市县乡村顺序号国标代码扩展编码自定义土地性质:必填项,按照附录O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土地性质分类填写。保护地归属:必填项(如果有所属保护地),分为“保护地类型”、“保护地级别”、“保护地全程”3项内容,填写规则如下:保护地类型:填写“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地质遗迹保护区(点、段)”、“地质公园”、“矿山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其中1项;保护地级别:填写“国家级”、“省级”、“省级以下”其中1项;保护地全称:填写古生物化石产地所属保护地申报批准的正式名称。集中产地地层区间:必填项(如果有所属生物化石集中产地或与其地层对应),分为“剖面编号”、“地层区间底界”、“地层区间顶界”3项内容,填写规则如下:剖面编号:填写所属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或可对应)对应剖面编号;地层区间底界:填写所属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或可对应)对应最老地层层号;地层区间顶界:填写所属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或可对应)对应最新地层层号。若地层区间底界对应地层包含本化石层,地层区间顶界可为空。产地类型:必填项,分为“主要产地类型(化石)”、“次要产地类型(化石)”、“产地类型(沉积)”3项内容,填写规则如下:主要产地类型(化石):依据古生物化石产地赋存最重要化石类型,按照附录B表B.1填写;次要产地类型(化石):综合考虑古生物化石产地赋存化石重要性及数量丰度,按照附录B表B.1填写;产地类型(沉积):依据古生物化石产地化石赋存地层沉积相,按照附录B表B.2填写。行政区位:必填项,填写古生物化石产地所在地各级行政区划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应参照参考文献“关于更新全国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的公告”填写。地貌分布:必填项,分为“分布面积”、“分布高程”、“地貌单元”3项内容,填写规则如下:分布面积:如果存在多组古生物化石产地边界控制点必须填写,填写古生物化石产地出露范围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分布高程:填写古生物化石产地所在地高程值,单位为米;地貌单元:按照附录M填写。产地范围坐标:必填项,按照本标准6.3.4.4填写,单位为度。构造背景:必填项,分为“一级构造分区”、“二级构造分区”、“三级构造分区”、“四级构造分区”、“构造影响”5项内容,填写规则如下:一级构造分区:填写古生物化石产地所在地所处一级构造分区名称;二级构造分区:填写古生物化石产地所在地所处二级构造分区名称;三级构造分区:填写古生物化石产地所在地所处三级构造分区名称;四级构造分区:填写古生物化石产地所在地所处四级构造分区名称;构造影响:填写古生物化石产地因构造运动所受到的直接影响。地层年代:分为“测年值”、“地质年代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4项内容,填写规则如下:测年值:选填项,填写古生物化石产地化石赋存层同位素测年数值,单位为百万年;地质年代单位:必填项,由“纪”、“世”、“期”3个分项构成,参照参考文献国际年代地层表填写;年代地层单位:必填项,由“系”、“统”、“阶”3个分项构成,参照参考文献中国地层表填写;岩石地层单位:必填项,由“群”、“组”、“段”3个分项构成,参照参考文献各省、市、自治区岩石地层资料填写。产地剖面:必填项(可填写多组),分为“剖面编号”、“剖面起点经度”、“剖面起点纬度”、“剖面终点经度”、“剖面终点纬度”5项内容,填写规则如下:剖面编号:按照附录D填表说明填写;剖面起点经度:填写产地剖面起点经度,WGS-84基准面,单位为度;剖面起点纬度:填写产地剖面起点纬度,WGS-84基准面,单位为度;剖面终点经度:填写产地剖面终点经度,WGS-84基准面,单位为度;剖面终点纬度:填写产地剖面终点纬度,WGS-84基准面,单位为度。主要成因:必填项,描述古生物化石产地赋存化石埋藏特征,并分析埋藏成因。保护现状:必填项(如果有可填写多组),分为“监测设施”、“防护措施”、“警示标识”、“说明标识”、“其他保护措施”、“保护建议”6项内容,填写规则如下:监测设施:填写产地已布设的监测设施名称及内容;防护措施:填写产地已开展的防护措施名称及成效;警示标识:填写产地警示标识保护对象及警示内容;说明标识:填写产地说明标识说明对象及说明内容;其他保护措施:填写产地不属于上述条目的保护措施内容及成效;保护建议:分析产地保护现状,判断保护措施是否足够,提出下一步应开展的针对性保护工作。综合评价:必填项,分为“科学性”、“科学性评级”、“稀有性”、“稀有性评级”、“完整性”、“完整性评级”、“保存程度”、“保存程度评级”、“可保护性”、“可保护性评价”、“保护等级评价”、“评价等级”12项内容,填写规则如下:科学性:必填项,根据古生物化石产地在地质科学方面具有的科学研究意义、地质教学野外观察实习的意义、地质工作野外观察的地质现象的重要性、地质科普教育意义,填写古生物化石产地的具体科学价值;科学性评级:必填项,按照附录F表F.1填写;稀有性:必填项,填写古生物化石产地在国内外或省内外的具体稀有程度;稀有性评级:按照附录F表F.1填写;完整性:必填项,填写古生物化石产地所系统反应的地质事件或某个古生物演化进程;完整性评级:必填项,按照附录F表F.1填写;保存程度:必填项,填写古生物化石产地尤其是古生物化石赋存层的保存状态;保存程度评级:按照附录F表F.1填写;可保护性:必填项,填写古生物化石产地是否适合开展保护工作;可保护性评价:必填项,按照附录F表F.1填写;保护等级评价:必填项,按照附录F表F.1填写;评价等级:必填项,按照附录E对应登记内容填写。多媒体资料:必填项(如果有),分为“媒体编号”、“类别”、“标签”、“文件名”4项内容,填写规则如下:媒体编号:按照“照片”、“摄像”、“扫描”、“文献”、“文档”、“其他”6类分别编写:照片类编号:由产地编号+“G”+贰位顺序号组成;摄像类编号:由产地编号+“X”+贰位顺序号组成;扫描类编号:由产地编号+“T”+贰位顺序号组成;文献类编号:由产地编号+“F”+贰位顺序号组成;文档类编号:由产地编号+“D”+贰位顺序号组成;其它类编号:由产地编号+“A”+贰位顺序号组成。类别:填写“照片”、“摄像”、“扫描”、“文献”、“文档”、“其他”其中1项:扫描:特指素描图、剖面图、柱状图等纸质图件的扫描或翻拍栅格类文件(含pdf);文献:指所收集的书籍、文献等以文字内容为主的扫描或翻拍栅格类文件(含pdf);文档:特指以word、Excel、ppt、Txt、Rtf、wps、mdb等以矢量字体(Vectorfont)记录的资料文档;其它:类主要包括以arcgis、mapgis、aotucad等所兼容的矢量地图数据,压缩文件及不在前述之列的各类文件。标签:必填项,描述多媒体资料内容,描述文字应能反映多媒体资料主题内容。产地的全貌照片,其标签可为“产地全貌+拍摄方位角”;化石赋存特写照片,其标签可为“**化石”;剖面图扫描文件,其标签可为“剖面图”;文献扫描件,其标签可为文献所记录主题名称,如“论文”、“***报告”;文档类,其标签可为文档的名称,如“考察报告”;其它类,其标签可为文件的内容名称,如“矢量规划图”;总之,标签宜简明扼要,以能表达多媒体的内容主题为准。文件名:必填项,填写多媒体文件名称(含后缀扩展名)。古生物化石产地地层剖面信息采集表见表G.3。古生物化石产地地层剖面信息采集表剖面编号地质年代(期)年代地层(阶)岩石地层(组/段)层号厚度(cm)单层厚度(cm)颜色岩性沉积构造填表说明:剖面编号:必填项,按照附录D表D.3对应登记内容填写。地质年代单位:必填项,填写本层所属地质年代单位,单位为期,参照参考文献国际年代地层表填写。年代地层单位:必填项,填写本层所属年代地层单位,单位为阶,参照参考文献中国地层表填写。岩石地层单位:必填项,填写本层所属岩石地层单位,单位为组或段,参照参考文献各省、市、自治区岩石地层资料填写。层号:必填项,按照附录D表D.3对应登记内容填写。厚度:必填项,填写剖面总真厚度,单位为厘米。单层厚度:必填项,填写本层真厚度,单位为厘米。颜色:必填项,按照附录N表N.2填写本层地层颜色。岩性:必填项,按照第2章引用标准GB/T958填写本层地层岩性。沉积构造:必填项(如果有),按照引用标准GB/T958填写本层沉积构造名称。

古生物化石产地化石登记信息采集表见表G.4。古生物化石产地化石登记信息采集表剖面编号层号类群分类属种样品编号照片编号标识层编号相对标识层位置至标识层距离填表说明:剖面编号:必填项,按照表D.3对应登记内容填写。层号:必填项,按照表D.3对应登记内容填写。类群分类:必填项,按照表D.3对应登记内容及表A.1规则填写。属、种:选填项,按照表D.3对应登记内容填写。样品编号:必填项,按照表D.3对应登记内容填写。照片编号:必填项,按照表D.3对应登记内容填写。标识层编号:必填项,标识层指在产地及集中产地范围内容易辨识,可用于对比参照的地层岩性界线(如岩性段分界线),如果存在多个标识层,则需要顺序编号;相对标识层位置:必填项,指化石赋存层位位置在标识层之上,或者之下,填写“上”、“下”其中一项;至标识层距离:必填项,化石位置到标识层的真厚度,单位不做严格限制,可以为米、厘米。记录标识层,是为了在一个集中产地区进行产地与产地之间的柱状剖面图对比。

古生物化石产地威胁隐患信息采集表见表G.5。古生物化石产地威胁隐患信息采集表序号隐患类型隐患对象描述隐患位置东经(度)北纬(度)填表说明:序号:必填项,填写自然顺序号。隐患类型:选填项,填写“工程建设”、“工矿企业”、“农业生产”、“地质灾害”其中一项。隐患对象描述:选填项,填写隐患对象具体内容及其影响。隐患位置:选填项,填写隐患对象代表性位置坐标经纬度值,WGS-84基准面,单位为度。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基本信息采集表见表G.6。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基本信息采集表集中产地编号集中产地名称集中产地范围序号经度纬度序号经度纬度集中产地面积地理位置省市县乡(镇)村集中产地剖面剖面编号起点经度起点纬度止点经度止点纬度登录人审核人调查单位填表日期填写说明:本表适用于构建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与其所包含古生物化石产地间的联系。集中产地编号:必填项,按照表G.1集中产地编号规则填写。集中产地名称:必填项,参照附录J填写,以“化石集中产地”结尾。集中产地范围:必填项,经度填写全部范围拐点坐标的经度集合(拐点1经度,拐点2经度,拐点3经度,…,拐点n经度);纬度填写全部范围拐点坐标的纬度集合(拐点1纬度,拐点2纬度,拐点3纬度,…,拐点n纬度),坐标系椭球参数WGS84,单位为度。集中产地面积:必填项,填写由集中产地拐点坐标所围出产地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地理位置:必填项,依据代表性古生物化石产地所在行政区划位置填写。剖面编号:必填项,由集中产地号+“P”+壹位顺序号组成。示例:42052520100001AP1、42052520100001AP2。剖面起止坐标:必填项,WGS-84椭球参数,经纬度坐标值,单位为度。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地层剖面信息采集表见表G.7。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地层剖面信息采集表剖面编号地质年代(期)年代地层(阶)岩石地层(组/段)层号标识层编号厚度(cm)颜色岩性沉积构造填表说明:剖面编号:必填项,由集中产地编号+“P”+壹位顺序号组成。地质年代单位:必填项,按照第二章引用的国际年代地层表填写,单位为期。年代地层单位:必填项,按照第二章引用的中国地层表填写,单位为阶。岩石地层单位:必填项,按照第二章引用的各省、市、自治区岩石地层资料填写,单位为组或段。层号:必填项,采用“[”+数字序号+“]”表示层号,如:[1]、[2]、…、[99],数字序号由老至新,不可颠倒。标识层编号:必填项(如果本层为标识层),采用“(”+数字序号+“)”表示标识层号,如:(1)、(2)、(3)。颜色:必填项,按照附录N表N.2填写本层地层颜色。岩性:必填项,按照引用标准GB/T958填写本层地层岩性。沉积构造:选填项(如果有),按照引用标准GB/T958填写本层沉积构造名称。

(规范性)

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属种登记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属种登记见表H.1。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属种登记表类群分类*界*门*超纲纲*亚纲超目目*亚目次目超科科*亚科属*种*属中文名称种中文名称属种描述*科学价值分类*科学价值描述*重点保护化石*保护等级*古生物化石科学分类次生单元可根据需求扩充。填写说明:通过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已明确属、种的古生物化石须填写此表,表中标*的为必填项。类群分类:必填项,按照附录A表A.1填写;界、门、超纲、纲、亚纲、超目、目、亚目、次目、超科、科、亚科、属、种:按照附录L填写;属中文名称:选填项,按照相关文献资料填写对应中文名称,没有对应中文名称保留为空;种中文名称:选填项,按照相关文献资料填写对应中文名称,没有对应中文名称保留为空;属种描述:必填项,按照相关文献资料填写建立化石属种的主要生物特征;科学价值分类:必填项,填写“生命起源”、“物种起源”、“生命演化关键环节”、“地层划分标准化石”、“古地理、古环境研究”中的其中一项;科学价值描述:必填项,依据科学价值分类填写具体科学价值;重点保护化石:必填项,依据《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填写,名录已收录的化石填写“是”,其余化石填写“否”;保护级别:必填项,依据第二章引用《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填写建议级别,若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填写“一级”、“二级”或“三级”其中一项,若为“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填写“一般”。

(规范性)

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原始资料检查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原始资料检查见表I.1。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原始资料检查表项目名称检查项目检查科目检查内容专家意见原始资料室内检查(一)相关文档资料检查1.资料清单是否缺必要资料、原始资料能否满足报告编写需要2.任务书和设计书是否有3.设计审查及批复意见书、设计调整批复文件是否有4.收集资料有无近期最新资料、是否被引用、是否全面5.野外工作小结是否有6.阶段性资料和年度原始资料内部检查记录是否有7.野外工作总结实物工作量、工作内容、任务和目标是否满足任务书要求;取得的主要成果、原始资料质量评述8.其他(二)技术资料检查1.遥感解译图是否清晰、表达是否正确2.古生物化石产地筛选信息表是否有漏项、未填写情况、填写内容是否正确3.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表、野外记录本⑴是否有漏项、未填写情况、填写内容是否正确?命名、分类是否正确?⑵露头地貌形态描述和性质⑶古生物化石产地的地质特征与参数描述是否记录区域地层时代、岩石类型、地质构造是否有主要成因分析⑷重要价值是否有对比说明和结论⑸综合价值是否提出评价等级⑹保护与利用状况保护及措施、利用及方法、面临的威胁、可保护的条件、建议保护等级的描述4.照片集及视频资料是否清晰、是否反映产地特征?是否与“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表”对应5.野外手图、典型剖面实测图是否清晰、是否要素齐全、正确反映古生物化石产地特征6.实际材料图是否与调查资料吻合、是否要素齐全、图面清晰、绘制规范(标示有遥感解译成果和调查线路)7.实物标本与实验测试记录是否具代表性室内检查结论优良古生物化石产地筛选充分,产地主要特征描述完整,价值评述准确,定级合理,图件翔实表达清晰,范围明确。原始资料满足编制最终成果的要求合格原始资料基本满足编制最终成果的要求,需要按专家意见补充完善部分原始资料欠合格原始资料不能满足编制最终成果的要求,需要按专家意见补充完善原始资料。专家签名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原始野外资料核查表见表I.2。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原始资料野外核查记录表项目名称核查古生物化石产地名称(地点)检查项目核查科目核查内容专家意见原始资料野外核查(一)化石产地调查表、野外记录本1.古生物化石产地命名、分类、定级、特征描述、价值评价等是否正确、客观、与实际吻合2.露头地貌形态描述和性质是否全面、准确与实际一致3.古生物化石产地的地质特征与参数描述与产地相关的区域地层时代、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等信息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古生物化石产地成因分析是否正确4.重要价值产地重要价值对比说明和结论是否符合实际5.综合价值古生物化石产地的评价等级是否准确客观6.保护与利用状况保护及措施、利用及方法、面临的威胁、可保护的条件、建议保护等级的描述是否与实际一致,建议是否合理可行(二)照片集及视频资料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吻合、是否能真实正确反映古生物化石产地特征(三)野外手图、典型剖面实测图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吻合、是否能真实正确反映古生物化石产地特征(四)实际材料图图上标示的古生物化石产地要素是否与野外实际情况一致野外核查结论优良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其真实性、完整性、合理性超过90%合格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其真实性、完整性、合理性达到80%不合格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其真实性、完整性、合理性低于80%专家签名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原始资料检查专家意见表见表I.3。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原始资料检查专家意见表项目名称承担单位检查综合意见: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专家签名:年月日

(规范性)

古生物化石产地命名规则古生物化石产地命名应遵循尊重现实、简明扼要、科学定位的原则,命名的古生物化石产地类名称简单明确,字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古生物化石名称由“地名”+“地质年代单位”(或“岩石地层单位”)+“分类后缀”组成;位置过于接近且赋存古生物化石类型相似的古生物化石产地可使用相同名称;古生物化石产地的地名由大地名+小地名组成;大地名,省、自治区用县(市、区、旗)名称,名称可简写,省略“县、市、区、旗”;直辖市用区、县名称,名称可简写,省略“区、县”;小地名,采用古生物化石产地所在乡(镇)或村(社区)名称;“地质年代单位”以“世”为单位填写,“岩石地层单位”以“组”为单位填写;“分类后缀”按照古生物化石产地化石类型分类最细一级分类填写。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河口乡落星村“湖北鳄”化石产地,产地命名为:远安落星村晚三叠世爬行类化石产地。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清江生物群”化石产地,产地命名为:长阳龙舟坪早寒武世原生动物化石产地。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巴结镇南龙村“贵州龙”化石产地,产地命名为:兴义南龙村晚三叠世爬行类化石产地。

(资料性)

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报告编写题纲第一章绪论(一)目标任务(二)技术路线和方法(三)工作过程和质量评述(四)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完成的工作量(五)绩效评估包括:创新点、亮点第二章区域背景(一)地理概况(二)地质概况(三)前人研究基础第三章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一)调查方法和内容(二)古生物化石类型及特征(三)古生物化石的分布规律(四)古生物化石形成及演化第四章古生物化石产地评价(一)评价方法(二)评价依据(三)单因素评价(四)综合评价第五章古生物化石产地区划(一)区划的原则和方法(二)分区论述(三)综合分析第六章古生物化石产地数据库建设与编图第七章古生物化石产地保护规划建议第八章成果应用与转化第九章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图1)XX省古生物化石产地资源图(1:500000)2)XX省古生物化石产地区划图(1:500000)3)XX省古生物化石产地保护规划建议图(1:500000)附表1)XX省古生物化石产地保护名录(A4)2)XX省古生物化石产地筛选表3)野外调查表汇总附件1)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数据库2)XX省古生物化石产地照片集(A4)

(规范性)

古生物化石科学分类框架及填写规则古生物化石科学分类框架及填写规则见表L.1。古生物化石科学分类框架及填写规则表分类单元名称内容格式填写要求界*英文,新罗马字体必填门*英文,新罗马字体必填超纲英文,新罗马字体选填纲*英文,新罗马字体必填亚纲英文,新罗马字体选填超目英文,新罗马字体选填目*英文,新罗马字体必填亚目英文,新罗马字体选填次目英文,新罗马字体选填超科英文,新罗马字体选填科*英文,新罗马字体必填亚科英文,新罗马字体选填属*拉丁文(斜体),新罗马字体必填种*拉丁文(斜体),新罗马字体必填“*”标注分类单元为基本单元。其余分类单元为次生单元。次生单元不限于上述内容。

(规范性)

古生物化石产地地貌单元古生物化石产地地貌单元见表M.1。古生物化石产地地貌单元一览表成因I级地貌单元II地貌单元备注1.构造、剥蚀1.山地1.高山高程>35002.中山高程1000-35003.低山高程500-10002.丘陵3.剥蚀残山4.剥蚀准平原2.山麓斜坡堆积1.洪积扇2.坡积裙3.山前平原4.山间凹地3.河流侵蚀堆积1.河谷1.河床2.河漫滩3.牛轭湖4.阶地2.河间地块4.河流堆积1.冲积平原2.河口三角洲5.大陆停滞水堆积1.湖泊平原2.沼泽地6.大陆构造-侵蚀1.构造平原2.黄土1.黄土塬2.黄土梁3.黄土峁7.岩溶(喀斯特)1.岩溶盆地2.峰林地形3.石芽残丘4.溶蚀准平原

(规范性)

图例及描述规则古生物化石产地图例见表N.1。古生物化石产地图例表分类级别分类名称分类样式分类样式组合植物化石产地(次要)无脊椎动物化石产地(次要)脊椎动物化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