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协会应急预案_第1页
作家协会应急预案_第2页
作家协会应急预案_第3页
作家协会应急预案_第4页
作家协会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家协会应急预案TOC\o"1-2"\h\u31205第一章:总则 3163891.1应急预案编制目的 3136241.2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3275411.3应急预案的实施原则 3143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 4275562.1应急指挥部 4301532.2应急工作小组 4227472.3各部门职责划分 516405第三章:风险识别与评估 5231143.1风险识别 5226393.2风险评估 56153.3风险等级划分 614137第四章:预警与信息报告 6247714.1预警机制 6111544.2信息报告流程 7221584.3信息报告要求 720045第五章:应急响应与处置 7276895.1应急响应等级 7301365.2应急处置流程 862275.3应急资源调配 830873第六章:应急保障措施 8117016.1人力资源保障 9169006.2物资保障 925236.3技术保障 91277第七章:应急演练与培训 9145507.1演练计划 1056297.1.1演练目标 1069457.1.2演练内容 10250487.1.3演练范围 10183047.1.4演练组织架构 10298427.1.5演练准备 10289077.2演练实施 10225687.2.1演练启动 1063437.2.2演练过程 1046987.2.3演练评估 10225257.2.4演练结束 104987.3培训与宣传 1075967.3.1培训内容 1079687.3.2培训方式 11308607.3.3培训对象 11327407.3.4宣传活动 11266797.3.5培训与宣传效果评估 1118590第八章:应急恢复与重建 11240538.1恢复生产 11128578.2重建规划 1142948.3恢复与重建评估 1223177第九章:应急资金管理 1299039.1资金筹措 12309419.1.1预算 1214449.1.2银行贷款 1281429.1.3社会捐赠 12287989.1.4国际援助 12160819.2资金使用 13269089.2.1紧急性原则 13217389.2.2合理性原则 13217149.2.3效益原则 13246579.2.4透明性原则 13237149.3资金监管 1325449.3.1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13243739.3.2加强审计监督 13153689.3.3社会监督 13294669.3.4完善应急预案 1331479第十章:法律责任与纪律要求 132331810.1法律责任 13582910.1.1法律责任的定义 131792610.1.2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 142816610.1.3法律责任的追究 143243310.2纪律要求 142991810.2.1纪律要求的定义 14492110.2.2纪律要求的内容 14235510.2.3纪律要求的执行 143099210.3追责与奖励 14954610.3.1追责的定义与原则 14655410.3.2追责的方式与程序 141955110.3.3奖励的定义与原则 152173510.3.4奖励的种类与程序 1510492第十一章:应急预案修订与更新 151309311.1修订程序 152128011.1.1预案评估: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分析其在实际应急工作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发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570011.1.2收集意见:广泛征求各部门、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针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15932711.1.3修订草案:根据评估结果和收集到的意见,制定应急预案修订草案。 152053011.1.4审议批准:将修订草案提交给相关部门和领导审议,经批准后进行发布。 152943911.1.5培训宣传:针对修订后的应急预案,组织培训宣传活动,保证各部门和单位熟悉预案内容。 152004211.1.6实施与监督:在修订后的预案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保证预案的有效执行。 15397111.2更新周期 151433011.2.1定期更新:根据应急预案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更新周期,一般为13年。 15253211.2.2特殊情况:在遇到以下特殊情况时,应立即对应急预案进行更新: 151719211.3修订内容 16602311.3.1预案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案目标,保证其与实际需求相符。 161288711.3.2应急组织:更新应急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 16430211.3.3应急资源:梳理应急资源清单,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161757411.3.4应急处置流程:优化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162651911.3.5预案演练:加强预案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163245911.3.6预案宣传与培训:加强预案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应急意识。 161811911.3.7预案评估与监督:完善预案评估和监督机制,保证预案的持续改进。 1623800第十二章:附录 161924012.1应急预案术语解释 161555612.2应急预案相关文件 16207212.3应急预案实施时间表 17第一章:总则1.1应急预案编制目的应急预案的编制旨在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体系,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组织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1.2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我国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自然灾害、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根据事件类型、级别、影响范围和特点进行编制。1.3应急预案的实施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以赴进行救援。(2)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做好预防工作,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影响。(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各级职责,保证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有序进行。(4)协同配合,资源共享。加强部门间、地区间的沟通与协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能力。(5)快速反应,科学决策。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应对工作的高效进行。(6)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教训,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和能力。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2.1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作为突发事件应对的核心领导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应急工作计划和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措施;(2)组织协调各应急工作小组,指导各部门开展应急工作;(3)负责应急资源的调配和调度,保证应急物资和人员及时到位;(4)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5)加强与上级应急指挥部的沟通和协作,保证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2.2应急工作小组应急工作小组是应急指挥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工作。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和需要,应急工作小组可细分为以下几类:(1)信息与协调组:负责收集、整理、分析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2)救援与处置组:负责现场救援、处置突发事件,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物资与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调配和输送,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4)宣传与舆论引导组:负责应急宣传、舆论引导和公众沟通,维护社会稳定;(5)善后处理组:负责突发事件善后处理工作,协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活。2.3各部门职责划分各部门在应急工作中承担以下职责:(1)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应急预案,指导应急演练,协调应急资源,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2)公安机关:负责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救援通道畅通,协助救援力量开展现场救援;(3)消防部门:负责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的救援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卫生部门:负责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保证公共卫生安全;(5)交通部门:负责保障救援物资和人员的运输通道畅通,协助救援力量抵达现场;(6)通信部门:负责保障应急通信畅通,保证指挥部与救援现场的通信联络;(7)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开展应急工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第三章:风险识别与评估3.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对潜在风险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识别。风险识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评估对象:确定需要评估的风险类型,如自然灾害、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2)收集相关信息: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专家咨询等方式,收集与评估对象相关的各类信息。(3)识别风险因素:分析收集到的信息,识别可能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因素。(4)编制风险清单:将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整理,形成风险清单,为后续风险评估提供依据。3.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进行量化分析,以确定风险等级和应对措施。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评估方法:根据评估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方法,如定性评估、定量评估等。(2)分析风险可能性: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3)分析风险影响:评估风险事件发生后对人员、财产、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程度。(4)计算风险值:根据风险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计算风险值,为风险等级划分提供依据。3.3风险等级划分风险等级划分是对识别和评估出的风险进行分类,以便于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风险等级划分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根据风险值划分:将风险值按照一定范围分为几个等级,如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等。(2)根据风险影响划分:根据风险对人员、财产、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将风险分为不同等级。(3)根据风险容忍度划分:结合组织或项目的风险容忍度,将风险分为可接受、需关注、需干预等等级。通过风险等级划分,有助于明确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第四章:预警与信息报告4.1预警机制预警机制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监测、预警、响应和处置等环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预警机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覆盖:预警机制应涵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各个领域,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等方面。(2)实时监测: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觉安全隐患和潜在威胁。(3)分级预警:根据安全风险程度,将预警分为不同级别,以便采取相应措施。(4)协同处置:预警机制应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应对网络安全事件。4.2信息报告流程信息报告流程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预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信息收集: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监测,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2)信息分析: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风险。(3)预警发布:根据分析结果,对存在安全风险的环节进行预警发布。(4)信息报告:将预警信息报告给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5)响应处置: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响应和处置。4.3信息报告要求为保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预警与信息报告的及时、准确、高效,以下要求应当得到遵守:(1)明确报告主体: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预警与信息报告责任单位,保证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2)规范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应包括预警级别、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应对措施等。(3)报告及时性:预警信息应在第一时间内向相关部门报告,保证事件得到及时应对。(4)报告准确性:报告内容应真实、准确,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事实。(5)报告完整性:报告应全面反映事件相关信息,不得遗漏重要细节。(6)报告保密性: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信息,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密处理。(7)报告协同性:各相关部门应协同配合,共同做好预警与信息报告工作。第五章:应急响应与处置5.1应急响应等级应急响应等级是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级管理的一种方式,旨在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调配资源,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有序进行。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应急响应等级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分别对应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5.2应急处置流程应急处置流程是应对突发事件时,按照预定计划和步骤进行操作的过程。以下是应急处置的基本流程:(1)预警与报告:发觉突发事件征兆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启动预警机制。(2)评估与决策:对事件进行评估,确定应急响应等级,制定应急处置方案。(3)启动应急响应:根据应急响应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和物资。(4)现场处置:到达现场后,迅速了解事件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5)救援与疏散: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组织救援力量,对受灾人员进行疏散和安置。(6)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及时发布事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走向。(7)善后处理:事件处置结束后,对受灾人员进行救助和赔偿,恢复生产生活秩序。5.3应急资源调配应急资源调配是保证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人力资源调配:根据应急响应等级,组织应急队伍,合理分配工作任务。(2)物资资源调配:提前储备应急物资,保证应急处置时能够迅速调用。(3)技术资源调配: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成功率。(4)经费保障:保证应急响应所需的经费支持,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5)社会资源整合: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第六章:应急保障措施6.1人力资源保障在应急保障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运用。为保证应急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应急保障队伍:选拔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的人员,组成应急保障队伍。队伍成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2)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应急保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开展应急演练,增强队伍的实战经验。(3)人员调度与补充:根据应急保障任务的需要,合理调度人力资源,保证关键岗位有充足的人员。在必要时,可临时招募志愿者或调用其他单位的人员参与应急保障。6.2物资保障物资保障是应急保障的基础,以下措施有助于保证物资供应:(1)建立物资储备制度:根据应急保障任务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物资储备计划,保证储备物资的品种、数量和质量。(2)物资采购与配送:建立快速采购和配送机制,保证应急保障所需的物资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送达指定地点。(3)物资管理:对储备物资进行科学管理,保证物资的储存、使用和回收工作有序进行。6.3技术保障技术保障在应急保障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措施有助于提升技术保障水平:(1)技术培训与交流:组织技术保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同时加强与其他单位的技术交流,借鉴先进经验。(2)技术设备更新与维护:及时更新技术设备,提高应急保障的效率和质量。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3)技术支持与协同:在应急保障过程中,与其他相关部门和技术单位密切协同,共同应对突发事件。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为应急保障提供有力的人力、物资和技术支持,保证应急保障任务的顺利进行。第七章:应急演练与培训7.1演练计划应急演练是提高组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演练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以下是演练计划的几个关键要素:7.1.1演练目标明确演练的目的和预期效果,如提高应急响应速度、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等。7.1.2演练内容根据实际需求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确定演练的主题和场景,如火灾、地震、公共卫生事件等。7.1.3演练范围确定演练涉及的部门、人员和设备,以及演练地点和时间。7.1.4演练组织架构设立演练指挥部,明确各参演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保证演练的有序进行。7.1.5演练准备提前进行演练场地布置、设备调试、参演人员培训等准备工作。7.2演练实施7.2.1演练启动在演练开始前,组织参演人员集合,宣布演练开始,明确演练任务和要求。7.2.2演练过程按照演练计划,有序进行各项演练活动,保证参演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7.2.3演练评估在演练过程中,对参演人员的表现进行实时评估,记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7.2.4演练结束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集合,宣布演练结束,对演练情况进行简要总结。7.3培训与宣传为了提高组织内部员工的应急意识和能力,需要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7.3.1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设备的使用、应急疏散和救援技能等。7.3.2培训方式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如课堂讲授、实操演练、在线学习等,以满足不同员工的学习需求。7.3.3培训对象培训对象应涵盖所有可能参与应急响应的员工,包括一线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志愿者等。7.3.4宣传活动通过举办应急知识竞赛、应急演练观摩、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7.3.5培训与宣传效果评估定期对培训与宣传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员工应急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第八章:应急恢复与重建8.1恢复生产在突发事件过后,恢复生产是应急恢复工作的首要任务。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基石,其生产的恢复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恢复生产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评估企业受灾情况,确定恢复生产优先级。(2)制定恢复生产计划,明确恢复目标、进度安排和责任主体。(3)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条件,防止次生灾害发生。(4)协调有关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5)加强企业间合作,实现产业链协同恢复。8.2重建规划重建规划是指在突发事件过后,对受灾区域进行重新规划和建设,以恢复和提升受灾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重建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评估受灾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等损失情况。(2)制定重建规划方案,明确重建目标、空间布局和重点工程。(3)保证重建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4)加强重建项目审批和监管,保证重建质量和安全。(5)动员社会各界参与重建工作,形成合力。8.3恢复与重建评估恢复与重建评估是指在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对各项工作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和反馈,以保证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恢复生产、重建规划和重建项目进行定期评估,掌握工作进展。(2)评估恢复重建工作的成效,为调整工作计划提供依据。(3)发觉恢复重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4)总结恢复重建经验,为未来类似事件提供借鉴。(5)加强评估结果的运用,提升恢复重建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九章:应急资金管理9.1资金筹措在应急资金管理中,资金筹措是首要环节。筹措资金的目的在于保证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调动资金,以满足应急需求。以下是资金筹措的几个主要途径:9.1.1预算预算是筹集应急资金的重要途径。各级应将应急资金纳入年度预算,保证资金的来源和规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合理预测应急资金需求,保证预算资金的充足。9.1.2银行贷款在应急情况下,可以通过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银行贷款具有审批速度快、使用灵活的特点,但需注意贷款的利率和还款期限,以免给财务带来过大压力。9.1.3社会捐赠社会捐赠是民间力量参与应急资金筹措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发动社会各界捐赠,弥补应急资金的不足。同时要加强对社会捐赠资金的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9.1.4国际援助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国际援助也是筹集应急资金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与国际组织、友好国家协商,争取国际援助资金。9.2资金使用应急资金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9.2.1紧急性原则在应急情况下,资金使用要迅速、果断,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紧急问题。9.2.2合理性原则资金使用要符合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保证资金用在刀刃上。9.2.3效益原则在保证应急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9.2.4透明性原则资金使用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保证资金的合理、合规使用。9.3资金监管为保证应急资金的安全、合规使用,加强资金监管。以下是资金监管的几个方面:9.3.1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应建立健全应急资金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责任、监管内容和监管程序,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性。9.3.2加强审计监督审计部门要对应急资金的筹措、使用进行全过程审计,保证资金的合规、安全使用。9.3.3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对应急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9.3.4完善应急预案应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资金管理的能力,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调动和使用资金。第十章:法律责任与纪律要求10.1法律责任10.1.1法律责任的定义法律责任是指因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在我国,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三种类型。刑事责任是指犯罪分子因其所犯罪行为而应受追究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因违反民事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0.1.2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包括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和法律依据。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损害结果是指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事实;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法律依据是指法律对违法行为的规定。10.1.3法律责任的追究法律责任的追究应遵循以下原则:合法性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和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追究法律责任的方式有:追究刑事责任、追究民事责任和追究行政责任。10.2纪律要求10.2.1纪律要求的定义纪律要求是指在工作中,要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行为准则。纪律要求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障。10.2.2纪律要求的内容纪律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有违法行为;遵守行业规范,不得有违反行业准则的行为;遵守职业道德,不得有违反职业操守的行为;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不得有违反企业规定的行为。10.2.3纪律要求的执行纪律要求的执行应遵循以下原则:严肃性原则、公正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执行纪律要求的方式有:表扬、奖励、批评、处罚等。10.3追责与奖励10.3.1追责的定义与原则追责是指对违反法律法规、纪律要求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追责的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和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10.3.2追责的方式与程序追责的方式有: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刑事责任追究等。追责程序包括:调查取证、审查核实、处理决定、执行追责等环节。10.3.3奖励的定义与原则奖励是指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贡献的员工给予的物质或精神鼓励。奖励的原则包括:公正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10.3.4奖励的种类与程序奖励的种类包括:表扬、奖金、晋升、荣誉称号等。奖励程序包括:提名推荐、审查评定、批准公布、颁发奖励等环节。第十一章:应急预案修订与更新11.1修订程序11.1.1预案评估: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分析其在实际应急工作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发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1.1.2收集意见:广泛征求各部门、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针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11.1.3修订草案:根据评估结果和收集到的意见,制定应急预案修订草案。11.1.4审议批准:将修订草案提交给相关部门和领导审议,经批准后进行发布。11.1.5培训宣传:针对修订后的应急预案,组织培训宣传活动,保证各部门和单位熟悉预案内容。11.1.6实施与监督:在修订后的预案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保证预案的有效执行。11.2更新周期11.2.1定期更新:根据应急预案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更新周期,一般为13年。11.2.2特殊情况:在遇到以下特殊情况时,应立即对应急预案进行更新:(1)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发生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