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02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_第1页
实验探究02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_第2页
实验探究02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_第3页
实验探究02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_第4页
实验探究02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探究02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实验梳理【提出问题】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吗?【作出假设】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学习行为。【制定和实施计划】实验步骤①学生几人一组,在课前用木板制作迷宫,迷宫的隔板高度应避免小鼠从上方越过。②各小组发一只年龄、大小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且经过饥饿处理的小鼠,操作如下:A.从迷宫的人口放入小鼠,同时马上记时,并在出口处等待。记录小鼠从人口到出口所需时间。B.如果在2分钟内小鼠还不能到达出口,学生要适当引导,使小鼠到达出口处获得食物。C.重复上述实验5-7次,根据小鼠实际情况耐心训练,并把相应的时间填写到下表中小鼠走出迷宫获得食物的时间记录表: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时间10分9分8分6分4分3分3分【得出结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实验点拨1.1.实验用鼠应处于饥饿状态,以免影响实验结果。2.实验用隔板应较高,以避免小鼠从隔板上越过。3.通道的宽度要便于小鼠的折返。4.用多只小鼠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的原因: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5.不同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不同,原因是:同种动物、不同个体,学习能力不一样。6.与蚯蚓相比,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更少,原因是: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典例分析【典例01】生物小组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井获取了如下实验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时间2分37秒1分46秒54秒A.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多B.小鼠第三次用时最少,说明小鼠有较强的记忆力C.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会减少D.小鼠学会走这一迷宫后,就不会忘记【典例02】某生物小组通过“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来研究动物的行为,其实验结果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找到食物时间148秒106秒74秒“尝试与错误”次数4次4次2次(1)实验应选择未经过训练的小白鼠来进行,实验前应使小白鼠处于状态。(2)将一份食物放在动物面前,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取食行为是一种行为,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行为。(3)如果换一只小白鼠做实验,它找到食物的时间和“尝试与错误”次数可能与这只小白鼠不同,这说明学习行为受到因素的影响。(4)蚯蚓走简单的“T”型迷宫,大约要经过200次尝试才能成功,小白鼠的“尝试与错误”次数远小于蚯蚓,这说明。(5)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运用的生物探究方法主要是。对点训练1.(2023秋·云南楚雄·八年级统考期末)有关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要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B.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会随训练次数的增加而减少C.小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其学习能力越来越强D.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2.(2023春·广东深圳·八年级校考期末)为了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某学习小组同学用纸板制作迷宫,在迷宫的入口处放入小鼠,同时在出口处放置食品,记录每次小鼠获取到食物的时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每次实验前小鼠均应处于饥饿状态B.小鼠走迷宫行为是小鼠生来就会的C.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变短D.如果用蚯蚓进行相同的实验,找到食物所需的时间更长3.(2023秋·广东梅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某生物小组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是否为先天性行为”时,从菜青虫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并选择用刚从卵孵化成的菜青虫进行实验,主要目的是(

)A.易于观察取食行为 B.为菜青虫提供适宜的环境C.排除学习行为的干扰 D.保证实验对象数量充足4.(2023秋·辽宁大连·八年级统考期末)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使得它们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繁衍生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刚出生的小袋鼠就会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以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这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决定的,属于行为。(2)研究动物的行为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和保护动物,也可以通过了解动物的行为更好地了解人类自己。某校二年一班的同学分6个小组开展了“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是如何形成的”的实验探究。①准备鼠龄均为1个月、体型大小、活跃程度相似的6只仓鼠和6个大小样式与教材一致的迷宫。②实验时小鼠生活环境、饥饿时间(均为1天,期间仅提供水)投喂时间、投喂鼠粮重量(体重10%)等条件均相同。①、②的做法可以保证实验的唯一。③第五小组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5678910走出迷宫时间11′00″2′40″2′39″1′22″1′14″45″22″26″15″7″错误次数﹣﹣10116423200实验结果是:。(3)实验时将6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求出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4)6个小组同时做实验,不仅可以省去重复实验的时间,还可以比较不同个体仓鼠学习行为是否有差异。通过该探究实验,你在学习上有哪些启发?(5)仓鼠走迷宫的学习行为,是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动物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5.(2023·山东聊城·统考一模)为了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科研人员设计了一个迷宫(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中的一只小鼠正在通过相同的迷宫。图乙的出口有一些炒香的花生米,图甲的出口则没有,请你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2)图甲所示实验的作用是,本实验的变量是。(3)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主要运用的生物探究方法是。(4)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小鼠应处于状态。(5)小鼠是用(填“反复尝试”“记忆”或“推理”)的方法学会通过迷宫的。多次重复实验后,如果图乙中的小鼠学得快些,则说明实验变量能小鼠学习。(6)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用小鸡、壁虎代替小鼠,实验结果为小鼠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短,壁虎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长,说明。6.(2023秋·湖南永州·八年级统考期末)“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吗?”根据这一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3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说明:菠菜属于藜科,白菜和卷心菜属于十字花科)步骤A组B组C组第一步隔离孵化菜青虫卵隔离孵化菜青虫卵隔离孵化菜青虫卵第二步放白菜汁浸润过的滤纸放菠菜汁浸润过的滤纸放卷心菜汁浸润过的滤纸第三步放菜青虫1条放菜青虫1条放菜青虫1条第四步观察记录结果观察记录结果观察记录结果(1)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2)本实验的变量是。(3)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实验中,实验用的滤纸颜色、大小要和叶片的颜色、大小一样,这样做的目的是。(4)若孵化后的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和卷心菜浸润的滤纸,则说明菜青虫这种行为是。(5)本实验方案中存在着一个不足之处:。7.(2023秋·全国·八年级课堂例题)某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选取三只生长情况一致的一天未进食的同种类小白鼠A、B、C,分别走同一个迷宫。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得如下数据。请分析:小白鼠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A5分55秒4分34秒2分9秒B4分27秒3分13秒1分40秒C7分51秒5分34秒2分25秒(1)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行为。(2)探究中“分别走同一个迷宫”,目的是。(3)三只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说明此类行为的获得是建立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的。(4)根据表中数据,发现三只小白鼠获取食物的三次时间有共同规律,即,可见此类行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选填“强化”或“弱化”)。(5)根据表中数据,三只小白鼠虽然是生长情况一致的同种类动物,但学习能力(选填“相同”或“不同”)。8.(2023秋·山东滨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16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持续21天。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1)在限制睡眠时长的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3)分析上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说明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一种行为、实验发现小鼠走迷宫的行为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决定的。(4)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你认为该科研团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5)本实验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写出一条即可)。真题感悟1.(2021·湖南娄底·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不是学习行为”时,生物小组将小鼠饥饿处理后,放在迷宫入口处,记录小鼠每次走出迷宫找到食物所需要的时间,重复5次,不能得出(

)A.如果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则说明小鼠具有学习能力B.小鼠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C.小鼠第一次尝试着走出迷宫获得了食物,以后每一次都能熟练地走出迷宫D.用不同的小鼠进行实验,发现小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2.(2021·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探究实验时,生物兴趣小组选取经饥饿处理的小鼠,让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多次走相同迷宫,得到如下图2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先天性行为B.小鼠第一次实验的“尝试与错误”时间最少C.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和消失D.小鼠重复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越短3.(2021·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下表是小鼠走迷宫的实验数据。在迷宫中有几处“T"形接头,小鼠可右转也可左转。将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每天进行相同次数的实验。A组小鼠走完迷宫会得到食物奖励,而B组小鼠走完迷宫不会得到食物奖励。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第8天第9天第10天A组小鼠9878654211B组小鼠10910991098910①实验说明A组小鼠学习能力强,B组小鼠学习能力弱②在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作用下,A组小鼠形成了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③A组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形成后不会改变④A组小鼠通过学习能迅速走出迷宫获取食物是复杂反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0·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八年级一班的同学进行“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探究,相关数据记录如下,你认为不合理的结论是(

)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甲6分10秒4分55秒2分43秒乙5分23秒3分20秒1分52秒丙8分27秒5分43秒3分58秒A.不同个体找到食物的时间有差异 B.同一个体每次找到食物的时间逐渐减少C.小鼠尝试走迷宫是一种学习行为 D.小鼠的这种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5.(2019·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探究实验时,生物小组选取经饥饿处理的3只小鼠,让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走相同迷宫,测得如下数据:小鼠所用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①5分55秒4分34秒2分09秒②4分27秒3分13秒1分40秒③7分51秒5分34秒2分27秒根据实验,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学习行为 B.小鼠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C.小鼠②不经“尝试与错误”就能吃到食物 D.小鼠③“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可能多些6.(2022·河南·统考中考真题)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16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持续21天。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1)在限制睡眠时长的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3)分析上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说明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一种行为。(4)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你认为该科研团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5)本实验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写出一条即可)。7.(2020·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随机选取A、B、C、D四只经饥饿处理的1月龄小鼠,在如下图所示迷宫中分别进行寻找食物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回答问题:(1)刚出生的小鼠即可吮吸乳汁,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决定的。(2)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小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说明此类行为可通过训练得以强化,该行为的建立,提高了小鼠适应的能力。(3)从神经调节的角度看,小鼠穿越迷宫取食属于,该类型的反射是在的参与下形成的,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4)该实验选用多只小鼠而不是一只,原因是。8.(2019·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为了研究动物的行为,生物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下面同学们的部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①根据仓鼠大小制作迷宫。②实验前让仓鼠饥饿1天,仅提供水给仓鼠饮用。③先在迷宫的出口处放适量鼠粮,再从迷宫的入口处放进仓鼠,同时用秒表计时。记录仓鼠从人口到达出口的时间。④,直到仓鼠每次走迷宫所需的时间变化不大为止。⑤将每次仓鼠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进行统计,绘制成柱形图,如图2所示。⑥分析图2数据,得出结论:仓鼠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可见仓鼠的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2)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变量唯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每次投放不同口味的鼠粮

B.每次都减少投放鼠粮的量C.每次更换不同结构的迷宫

D.每次在同一安静环境进行(3)生物老师认为本小组还需要再选取几只大小、年龄和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仓鼠重复本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探究02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典例分析【典例01】生物小组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井获取了如下实验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时间2分37秒1分46秒54秒A.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多B.小鼠第三次用时最少,说明小鼠有较强的记忆力C.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会减少D.小鼠学会走这一迷宫后,就不会忘记【答案】C【详解】据表中数据可见: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少,A错误;小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小鼠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不能说明小鼠有较强的记忆力,B错误;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引导小鼠靠气味走迷宫用时会减少,C正确;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依靠经验和经历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行为会建立也会消失,D错误。【典例02】某生物小组通过“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来研究动物的行为,其实验结果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找到食物时间148秒106秒74秒“尝试与错误”次数4次4次2次(1)实验应选择未经过训练的小白鼠来进行,实验前应使小白鼠处于状态。(2)将一份食物放在动物面前,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取食行为是一种行为,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行为。(3)如果换一只小白鼠做实验,它找到食物的时间和“尝试与错误”次数可能与这只小白鼠不同,这说明学习行为受到因素的影响。(4)蚯蚓走简单的“T”型迷宫,大约要经过200次尝试才能成功,小白鼠的“尝试与错误”次数远小于蚯蚓,这说明。(5)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运用的生物探究方法主要是。【答案】(1)饥饿(2)先天性后天学习/学习(3)遗传(4)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5)实验法【详解】(1)为了保证实验成功,使实验的效果更明显,小鼠应处于饥饿状态。(2)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这是动物的本能,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小鼠是用反复尝试的方法,经过不断的失败,再尝试最终学会通过迷宫的。小鼠不断尝试的行为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3)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用不同的小鼠分别做实验,它们“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会不同,这说明学习行为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4)蚯蚓走“T”形迷宫的实验中,要经过大约200次尝试,遭受多次轻微的电击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而走复杂迷宫的小鼠就学习的快得多。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要少一些。(5)实验法是需要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因此,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实验法。对点训练1.(2023秋·云南楚雄·八年级统考期末)有关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要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B.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会随训练次数的增加而减少C.小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其学习能力越来越强D.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答案】D【详解】A.实验前应将实验用的小鼠进行饥饿处理,有利于保证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正常进行,正确。BC.学习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因此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会随训练次数的增加而减少,这也说明小鼠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BC正确。D.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行为会消失,D错误。故选D。2.(2023春·广东深圳·八年级校考期末)为了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某学习小组同学用纸板制作迷宫,在迷宫的入口处放入小鼠,同时在出口处放置食品,记录每次小鼠获取到食物的时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每次实验前小鼠均应处于饥饿状态B.小鼠走迷宫行为是小鼠生来就会的C.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变短D.如果用蚯蚓进行相同的实验,找到食物所需的时间更长【答案】B【详解】A.实验前应将实验用的小鼠进行饥饿处理,其目的是有利于保证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正常进行,正确。B.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错误。C.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变短,正确。D.蚯蚓壁小鼠低等,因此如果用蚯蚓进行相同的实验,找到食物所需的时间更长,正确。故选B。3.(2023秋·广东梅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某生物小组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是否为先天性行为”时,从菜青虫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并选择用刚从卵孵化成的菜青虫进行实验,主要目的是(

)A.易于观察取食行为 B.为菜青虫提供适宜的环境C.排除学习行为的干扰 D.保证实验对象数量充足【答案】C【详解】将孵化的菜青虫卵进行隔离饲养,原因是: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的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排除学习行为的干扰。故选C。4.(2023秋·辽宁大连·八年级统考期末)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使得它们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繁衍生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刚出生的小袋鼠就会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以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这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决定的,属于行为。(2)研究动物的行为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和保护动物,也可以通过了解动物的行为更好地了解人类自己。某校二年一班的同学分6个小组开展了“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是如何形成的”的实验探究。①准备鼠龄均为1个月、体型大小、活跃程度相似的6只仓鼠和6个大小样式与教材一致的迷宫。②实验时小鼠生活环境、饥饿时间(均为1天,期间仅提供水)投喂时间、投喂鼠粮重量(体重10%)等条件均相同。①、②的做法可以保证实验的唯一。③第五小组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5678910走出迷宫时间11′00″2′40″2′39″1′22″1′14″45″22″26″15″7″错误次数﹣﹣10116423200实验结果是:。(3)实验时将6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求出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4)6个小组同时做实验,不仅可以省去重复实验的时间,还可以比较不同个体仓鼠学习行为是否有差异。通过该探究实验,你在学习上有哪些启发?(5)仓鼠走迷宫的学习行为,是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动物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答案】(1)遗传因素先天性(2)变量动物绕道取食时,实验次数越多,用时越短,错误次数越少(3)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4)同时设置多组实验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减小误差,效果更好(5)遗传因素强【详解】(1)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刚出生的小袋鼠就会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以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这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因素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2)②实验时小鼠生活环境、饥饿时间(均为1天,期间仅提供水)投喂时间、投喂鼠粮重量(体重10%)等条件均相同的做法可以保证实验的变量唯一。③由表格信息可知,实验结果是:动物绕道取食时,实验次数越多,用时越短,错误次数越少。(3)实验时将6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求出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4)对照实验设置多组重复多次实验,能够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合理。6个小组同时做实验,不仅可以省去重复实验的时间,还可以比较不同个体仓鼠学习行为是否有差异。通过该探究实验,在学习上的启发是:同时设置多组实验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减小误差,效果更好。(5)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其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能力就越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渐表现出来的行为,叫做学习行为、仓鼠走迷宫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动物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强。5.(2023·山东聊城·统考一模)为了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科研人员设计了一个迷宫(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中的一只小鼠正在通过相同的迷宫。图乙的出口有一些炒香的花生米,图甲的出口则没有,请你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2)图甲所示实验的作用是,本实验的变量是。(3)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主要运用的生物探究方法是。(4)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小鼠应处于状态。(5)小鼠是用(填“反复尝试”“记忆”或“推理”)的方法学会通过迷宫的。多次重复实验后,如果图乙中的小鼠学得快些,则说明实验变量能小鼠学习。(6)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用小鸡、壁虎代替小鼠,实验结果为小鼠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短,壁虎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长,说明。【答案】(1)食物能促进小鼠学习吗(2)对照食物/花生米(3)实验法和观察法(4)饥饿(5)反复尝试促进(6)不同种动物的学习能力不同,并且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弱【详解】(1)根据“为了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图乙的出口有一些炒香的花生米,图甲的出口则没有”可知,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食物能促进小鼠学习行为吗?(2)对照实验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食物。因此,图甲(没有食物)所示实验的作用是对照。(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两者的区别是: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所以,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主要运用的生物探究方法是实验法和观察法的结合(或实验法和观察法)。(4)实验所用的小鼠最好饲养一段时间后,使它们处于饥饿状态,以刺激它们寻找食物,这样更利于实验观察,保证实验的成功。(5)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小鼠是用反复尝试的方法学会通过迷宫的。多次重复实验后,如果图乙中的小鼠学得快些,则说明实验变量——食物能促进小鼠的学习行为。(6)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能力越强,尝试犯错的次数越少,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所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用小鸡(属于鸟类)、壁虎(属于爬行动物)代替小鼠(属于哺乳动物),实验结果为小鼠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短,壁虎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长,说明:不同种动物的学习能力不同,并且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弱。6.(2023秋·湖南永州·八年级统考期末)“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吗?”根据这一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3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说明:菠菜属于藜科,白菜和卷心菜属于十字花科)步骤A组B组C组第一步隔离孵化菜青虫卵隔离孵化菜青虫卵隔离孵化菜青虫卵第二步放白菜汁浸润过的滤纸放菠菜汁浸润过的滤纸放卷心菜汁浸润过的滤纸第三步放菜青虫1条放菜青虫1条放菜青虫1条第四步观察记录结果观察记录结果观察记录结果(1)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2)本实验的变量是。(3)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实验中,实验用的滤纸颜色、大小要和叶片的颜色、大小一样,这样做的目的是。(4)若孵化后的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和卷心菜浸润的滤纸,则说明菜青虫这种行为是。(5)本实验方案中存在着一个不足之处:。【答案】(1)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不是先天性行为(2)菜汁的种类(3)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保证单一变量(科学合理即可)(4)先天性行为(5)一条菜青虫,实验误差较大,具有偶然性(科学合理即可)【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实验必须符合对照的原则和单一变量的原则。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的行为。【详解】(1)本实验是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吗?”,假设是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可以作出的假设是: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不是)先天性行为。(2)本实验中,A组放白菜汁浸润过的滤纸,B组放菠菜汁浸润过的滤纸,C组放卷心菜汁浸润过的滤纸,本实验的变量是:菜汁种类。(3)本实验的变量是:菜汁种类。除变量不一样,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一致,目的是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保证单一变量。(4)若孵化后的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和卷心菜浸润的滤纸,则说明菜青虫这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5)实验中只一条菜青虫,实验误差较大,具有偶然性。为提高可信度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所用菜青虫的数量至少10条,必须经过多次实验,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7.(2023秋·全国·八年级课堂例题)某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选取三只生长情况一致的一天未进食的同种类小白鼠A、B、C,分别走同一个迷宫。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得如下数据。请分析:小白鼠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A5分55秒4分34秒2分9秒B4分27秒3分13秒1分40秒C7分51秒5分34秒2分25秒(1)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行为。(2)探究中“分别走同一个迷宫”,目的是。(3)三只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说明此类行为的获得是建立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的。(4)根据表中数据,发现三只小白鼠获取食物的三次时间有共同规律,即,可见此类行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选填“强化”或“弱化”)。(5)根据表中数据,三只小白鼠虽然是生长情况一致的同种类动物,但学习能力(选填“相同”或“不同”)。【答案】(1)学习(2)控制单一变量(3)不同(4)随着训练次数增多,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越短强化(5)不同【详解】(1)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学习行为。(2)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变量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控制无关变量。因此,实验中“分别走同一个迷宫”,目的是控制无关变量(控制单一变量)。(3)三只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不同,是因为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小白鼠的学习能力也受先天性遗传因素的影响。(4)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发现三只小白鼠获取食物的三次时间有共同规律,即随着训练次数增多,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越短,可见此类行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强化学习行为。(5)兴趣小组做“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发现三只小白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不同。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学习能力不同。8.(2023秋·山东滨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16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持续21天。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1)在限制睡眠时长的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3)分析上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说明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一种行为、实验发现小鼠走迷宫的行为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决定的。(4)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你认为该科研团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5)本实验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睡眠时间(2)实验误差(3)减少学习遗传物质(4)睡眠不足会对学习能力造成影响(5)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详解】(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A组和B组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唯一不同的是睡眠时间。因此,实验的变量是睡眠时间。(2)一次实验的结果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只有经过多次反复的实验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3)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因此,分析上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减少,说明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一种学习行为。实验发现小鼠走迷宫的行为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4)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更短,B组小鼠的限制每日睡眠时长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更长。因此,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睡眠不足会对学习能力造成影响。(5)“双减”政策的落实,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应该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真题感悟1.(2021·湖南娄底·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不是学习行为”时,生物小组将小鼠饥饿处理后,放在迷宫入口处,记录小鼠每次走出迷宫找到食物所需要的时间,重复5次,不能得出(

)A.如果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则说明小鼠具有学习能力B.小鼠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C.小鼠第一次尝试着走出迷宫获得了食物,以后每一次都能熟练地走出迷宫D.用不同的小鼠进行实验,发现小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答案】C【详解】A.如果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则说明小鼠具有学习能力,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B.小鼠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C.小鼠第一次尝试着走出迷宫获得了食物,需要经过多次强化训练,建立起条件反射后,才能够较熟练地走出迷宫,并且还需要不断强化,否则就会消退,故C符合题意。D.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同种动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所以用不同的小鼠进行实验,发现小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21·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探究实验时,生物兴趣小组选取经饥饿处理的小鼠,让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多次走相同迷宫,得到如下图2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先天性行为B.小鼠第一次实验的“尝试与错误”时间最少C.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和消失D.小鼠重复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越短【答案】D【详解】A.“小鼠学走迷宫获取食物",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A错误。B.观察图2可知,小鼠第一次实验的“尝试与错误”时间最长,B错误。C.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行为会消失,C错误。D.从图2中分析可知,小鼠重复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越短,D正确。故选D。3.(2021·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下表是小鼠走迷宫的实验数据。在迷宫中有几处“T"形接头,小鼠可右转也可左转。将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每天进行相同次数的实验。A组小鼠走完迷宫会得到食物奖励,而B组小鼠走完迷宫不会得到食物奖励。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第8天第9天第10天A组小鼠9878654211B组小鼠10910991098910①实验说明A组小鼠学习能力强,B组小鼠学习能力弱②在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作用下,A组小鼠形成了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③A组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形成后不会改变④A组小鼠通过学习能迅速走出迷宫获取食物是复杂反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A组小鼠10天的平均转错次数为5.1,B组小鼠10天的平均转错次数为9.3,实验的变量是走完迷宫后有无食物奖励,所以造成这一结果差异的原因是A组小鼠有食物奖励而B组小鼠没有,不是学习能力强弱导致的,①错误。②A组小鼠形成的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②正确。③A组小鼠形成的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在后期不经复习强化,有可能会遗忘,消失,③错误。④A组小鼠通过学习能迅速走出迷宫获取食物是后天形成的,不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复杂反射,④正确。综上,②④正确。故选C。4.(2020·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八年级一班的同学进行“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探究,相关数据记录如下,你认为不合理的结论是(

)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甲6分10秒4分55秒2分43秒乙5分23秒3分20秒1分52秒丙8分27秒5分43秒3分58秒A.不同个体找到食物的时间有差异 B.同一个体每次找到食物的时间逐渐减少C.小鼠尝试走迷宫是一种学习行为 D.小鼠的这种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答案】D【详解】A.甲乙丙三只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具有差异性,A正确。B.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同一个体每次找到食物的时间逐步减少,B正确。C.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C正确。D.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所以,小鼠的这种行为形成后,也会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D。5.(2019·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探究实验时,生物小组选取经饥饿处理的3只小鼠,让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走相同迷宫,测得如下数据:小鼠所用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①5分55秒4分34秒2分09秒②4分27秒3分13秒1分40秒③7分51秒5分34秒2分27秒根据实验,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学习行为 B.小鼠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C.小鼠②不经“尝试与错误”就能吃到食物 D.小鼠③“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可能多些【答案】C【详解】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正确。B、根据实验可知,小鼠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小鼠②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强,正确。C、根据实验可知,小鼠②经“尝试与错误”的次数相对少些(所用时间少),小鼠②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强,错误。D、根据实验可知,小鼠③“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可能多些(所用时间多),小鼠③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正确。6.(2022·河南·统考中考真题)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16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持续21天。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1)在限制睡眠时长的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3)分析上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说明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一种行为。(4)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你认为该科研团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5)本实验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睡眠时间(2)实验误差(3)减少学习(4)睡眠不足会对学习能力造成影响(5)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详解】(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A组和B组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唯一不同的是睡眠时间。因此,实验的变量是睡眠时间。(2)一次实验的结果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只有经过多次反复的实验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3)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