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红楼梦》中有一个聚讼纷纭的案例,学界产生了多篇专论之文,但仍有可深入探讨之处。在第四十回中,贾母带领众人去蘅芜苑,从荇叶渚上船。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首先,探讨一下林黛玉引用时的改字问题。其实,这是一种“随文立训”式的改动。据文本内容来推,本回故事当发生在八月二十五日。因为巧姐发热,彩明念《玉匣记》云“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此时之荷尚未枯,用“残”字更贴切。关于此,《红楼梦》中恰有可以援证之文,第六十七回袭人“刚来到沁芳桥畔,那时正是夏末秋初,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绿离披”,这个夏末秋初大概是何时,书中并未明言,但亦可推知,第六十六回中柳湘莲对贾琏说“不过月中就进京的”,后又说“八月内湘莲方进了京”,然后是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等,则应该是八月下旬。黛玉为了加强说服力,把形容此时秋景本不特别贴切的诗句改了一个字,这一改动在她引用之后的语言中也有非常清楚的显示。事实上,这种引用时的随文改动正是古人常有之例。因此,虽然可以确定李商隐的原文与曹雪芹的引文有一字之不同,但这却绝非一个校勘学上的“他校”问题。接下来,我们从情节前后的脉络出发,来讨论黛玉引此诗的背后逻辑。理解这一段对话的关键就藏在上引的原文之中,或者说,存在于作者对宝、黛、钗三人关系的设定之中。在这三人的关系中,黛玉一直是最为警惕的那一个,面对来自宝钗的威胁,她总是下意识地防范,甚至会主动出击。仔细看一下原文。先是宝玉说“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这时,如果宝钗未接话,黛玉或许也可能赞同宝玉的意见,然而心思细密又喜欢给人讲道理的宝姐姐这时肯定会有所表现,所以她立刻就接着说:“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按照宝玉与宝钗交往的正常逻辑,他得到宝姐姐的鼓励,一定会尽快吩咐人手来清理残荷。黛玉是否认为这些破荷叶可恨已不得而知,重要的是,黛玉不能忍受宝玉的判断总被宝钗左右,所以她就一定要逆着宝钗说,并且要让宝玉改变从宝钗那里得到的支持,以此来证明自己对宝玉的影响力。因此她才想到用李商隐的诗句来打动宝玉。因为宝玉向来喜聚不喜散,所以在念出此句时,随口把“枯”换成了“残”。(摘编自李小龙《林黛玉引义山诗新论》)材料二:后世学者分析“枯荷”“残荷”一字之异时指出:“《红楼梦》的版本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在写作阶段,它就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着。作者不断加工修改,每个修改本又以抄本的形式流传。”在“脂评抄本系统”的各个版本中均把黛玉引句写作“留得残荷听雨声”,而“印本”系统中的程甲本、程乙本同样俱作“残荷”。刘学锴先生指出“根据比勘,存世商隐诗集实为一个大系统之下四种不同的次版本系统”,在各个系统的各个版本中,此句皆作“留得枯荷听雨声”,并未出现异文。虽然我们现在已无从考证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参照李商隐诗集的何种版本,但在李商隐诗集的现存版本中,《全唐诗》无疑是最为可能的选择。《全唐诗》成书于康熙年间,由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奉康熙之命,组织彭定求、杨中讷等众多翰林共同编纂而成。《全唐诗》中,此句同样写作“留得枯荷听雨声”。除了“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还有多处引用李商隐的诗句,均与李商隐原诗丝毫不差。另有学者提出:“其(李商隐)发自心底的感伤、其无法排解的惆怅之‘悲’情,与《红楼梦》之‘惆怅悲情’、全书‘一把辛酸泪’的悲剧色彩和悲剧格调,可以对看。”可见,曹雪芹对于李商隐的诗作不仅字句上极其熟稔,并且意境上也实现了真正的融会贯通。在此情况下,若将“枯荷”“残荷”的一字之异简单解释为“记错了一个字”,显然过于武断。黛玉引诗缘自宝玉嫌“破荷叶可恨”,要叫人拔去,黛玉却立意要“留着残荷”。短短数十字间,二人性格中的对立因素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枯”字所承载的近乎禅意的孤寂凄凉,只有经历离别丧乱,饱尝人世沧桑之后方能有所体味,而这种情感,显然不是第40回中正值豆蔻年华的林黛玉所能感悟到的。(摘编自沈伟王双腾《<红楼梦>“残荷”考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作者认为此前学界关于“枯”“残”问题的专论都不够深刻,所以仍然有深入探讨的必要。B.材料一通过援引情节,说明黛玉改字和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等发生在八月下旬的事件有呼应。C.《红楼梦》异常复杂的版本状况,同它在写作阶段就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有关联。D.《红楼梦》的主流研究者认为,《红楼梦》的悲剧色彩和悲剧格调可以与李商隐的“悲”情印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随文立训”指小说中人物为了与情境吻合而对所引诗文进行的有主观性的改动。B.材料一认为宝钗的话是在解释“还不叫人来拔去”的原因,她同意宝玉“破荷叶可恨”的意见。C.黛玉说“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所谓“你们”,看似指大家,实则针对宝钗,和宝玉无关。D.材料二通过考证表明,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应该知道李商隐的原诗是“留得枯荷听雨声”。3.下列选项和材料一分析的“黛玉引此诗的背后逻辑”相一致的一项是(
)A.鲁迅谈及宝玉时说:“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B.小说第四十二回中,黛玉与宝钗二人有了初步的和解姿态,到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时黛玉则彻底放下戒心。C.黛玉改字后,“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句子与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诗思相类,或亦曹雪芹改字的来处。D.《红楼梦》第八回中,黛玉怂恿宝玉喝酒赌气,实在不寻常,这并不代表她鼓励宝玉成为酒徒,只是与宝钗斗法中的特殊状态。4.根据材料二,谈谈作者为了论证“残”字当为曹雪芹有意改之,进行了哪些考辨?5.结合材料,分析林黛玉改“枯”为“残”的原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白城子贾平凹秦岭南端的漫峪里,明清时期迁来了许多湖北湖南山东广东的人,也有蒙古族人、羌族人和回族人。他们群居为村寨,这些村寨就一直风俗不同,语言有别。上元坝人自诩是纯粹汉人,得意他们有大板牙,小拇脚趾的指甲是两半。但他们的说话又和别的地方汉人仍有区分,把父亲叫大,把祖父叫爷,而爷又指尊贵的神圣的东西,如天爷、日头爷、佛爷。再是把水发音为粉,把飞发音为虚,把影发音为拧。王西来的儿子在县城读书,为此没少遭同学们的嘲笑。上元坝在漫峪垴,村前就是柴溪,柴溪源于再往北五里地的茨坪。①茨坪是个极小的盆地,四面山围,青冈成林,盆地里有一冒泉,形成小湫,湫满水溢,七拐八拐地从山口流出。茨坪以前是漫峪林场的场部所在地,后来林场取消了,上元坝的各家都在那里种人参、天麻,或在那些废弃的房院里培育木耳香菇。2000年的时候,突然间人参天麻不能种了,木耳香菇也停止了培育,茨坪封闭了,开始大兴土木地搞起了开发。一年的光景,那里有了一幢幢房子,高低错落着,各自独立,又长廊亭台关联,逶迤巍峨,十分壮观。茨坪里的房屋是什么人建的,建了做什么用,上元坝的人很好奇,要进去看看。②但茨坪周围都有了铁丝网,山口的门楼下站着保安,不让进,还龇着牙,牙是露出了骨头的恐吓和威胁。他们只好绕到旁边的山顶了,远远望去,在一片苍青里,房屋像城堡似的,颜色全是白的,就说:哦,白城子。村长在宣扬白城子给上元坝带来了文明和吉祥,他也和白城子达成了一项协议,上元坝可以派十二个男的十二个女的去那里做工,每人每月工资两千元。二十四人在村长的安排下很快去了白城子。十天半月了,有人从白城子回来,说白城子是省城十多个老板联合开发的康养别墅,住的都是老板们的父母和岳父母,还有一些小孩子。说他们在白城子里有养猪喂鸡的,有种菜栽花的,有打扫卫生的,有带小孩和伺候老人的。说白城子的屋里金碧辉煌,屋外奇花异木,冬不冷,夏不热,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想喝什么就有什么,还有按摩室、桑拿房、录像厅、麻将馆、佛堂、戏堂。他们说得津津有味,听的人就一愣一愣:这是人间天堂么?他们说:可不!就展示他们身上的外套、帽子、皮鞋,都是人家送的,六成新啊。二十四人去白城子享福了,上元村就骚动起来,先还是羡慕,接着嫉妒,后来就恨了:为什么去的就是那二十四人呢?这太不公平!没有去的人家和去的人家发生争吵、漫骂,甚至大打出手。闹腾得不行了,村长应允了所有人轮换,一次三个月。但轮换的人必须健康,没有疾病,眼里有活儿,手脚勤快,而且人还得长得周正。村里有一个跛子、三个秃头、五个五官丑陋的,当然遭到淘汰,而王西来眼睛太小,嘴又是地包天,他也不符合条件。王西来在好长时间里骂骂咧咧,脾气烦躁,一次走夜路从地塄上跌下来,昏迷了二十天。醒来后人就疯疯癫癫的,说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能知道还没有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他在家设了神堂,开始给人祛邪消灾,收取费用。事情也怪,自他成了“神汉”,身体越来越强壮,记忆超群,为人祛邪消灾时长声念唱,编词编曲。这一年,儿子王长久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回到上元坝。王长久是瞧不起王西来的装神弄鬼,又目睹了村人仍在为谁家去白城子的人多谁家去白城子的人少而矛盾、争吵、互相攻击,他就去质问村长:外人是怎么在茨坪建别墅的,合不合法,违不违规,和乡政府有没有幕后交易,和村长又有什么利益勾结?村长当然不理睬他,他又去乡政府质问,乡政府也不理睬他。他再向县政府告了一年,还是没有结果,而村里人倒起了吼声,说他是刺头,搅屎棍,要断他们的好事,破坏上元坝的富裕。王长久一气出山去了省城,在省城打工竟然认识了一些诗人,也就跟着人家学写诗,也是受了那些诗人的鼓动,他又向省政府去信反映白城子的问题。这样过去了五年,是不是王长久的反映发生了作用,这不清楚,但秦岭开始真的全面整治违法乱建现象。那是个黄昏,拆除队的负责人先进了白城子,他强烈感受到了一种淫逸安乐的气息,那游泳池里、按摩室里、麻将馆里,凡是见到的都是些肥男胖女,目光呆滞,行动迟缓。在最高处的房子里,一张床上躺着一个大块头人,估摸三四百斤重吧,床边的桌子上放着三文鱼片和一瓶红酒,而身边还坐着一个小姑娘,正在念一本书。③但大块头已经睡着了,拆除队的负责人去把大块头往起掀,掀得趴在那里,圆形大腹,背上长满了疣疙瘩,形状像蟾蜍。白城子里的主人陆续搬走了,所有的建筑在挖掘机面前轰然倒坍。上元坝的二十四人在废墟里捡拾一些家具、电器,没有捡拾到家具、电器的,就去拆卸门上的把手,窗上的玻璃。但很快,他们也被驱赶,所捡拾拆卸的东西不能带走,集中在那里被推土机碾碎了。④茨坪恢复了原状,这里再没有了人,昼夜刮风,草木点头,百兽率舞。豹子每杀一只岩羊,跑来的就有狼、豺、野狗,而即便是一堆腐尸,秃鹰和鹞子也呼啸而至。(选自贾平凹《秦岭记》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元坝人通过大板牙、小拇脚趾的指甲等生理特征以及语言、风俗等文化元素来认定自己与汉族的关联,体现了他们对汉族文化的热爱。B.当白城子被拆除,人为的痕迹被抹去后,茨坪再次成为了一个野生动物的乐园,这种自然的回归和生态平衡,反映了作品对自然生态的尊重。C.上元坝的村民骂王长久是“搅屎棍”,反映了人们对于权力和利益的不正之风的默认和容忍,王长久的行为虽然出于公义,但却遭到排斥。D.文本揭示的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权力腐败、贫富差距、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等问题,在魔幻元素的衬托下,严重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7.下列对画线句子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处自然环境的描写十分细腻,描绘出了未被资本侵占之前的原生态的茨坪风光,这里静谧、和谐、宜居。B.第②处用夸张、借代的手法写出了保安的蛮横与凶狠和白城子的戒备森严,体现了白城子与茨坪百姓的对立。C.第③处白城子中那个三四百斤重的像蟾蜍一样的肥胖男人,集中象征了白城子主人们过度的物质追求和贪欲。D.第④处的艺术手法丰富多样,通过细节描写、拟人等生动地展现了人类活动停止后自然环境的复苏和繁荣。8.王长久是本文最独特的一个人物,请结合文本对这一形象进行简要分析。9.贾平凹的《秦岭记》被称为是“一个人的《聊斋志异》”,既有虚构幻想的神秘色彩,又不失现实的厚重感,请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理解。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节选自《孙子兵法》)材料二:观察判官曹君德甫以书抵某云:“武胜一军,雄视南服,重兵所宿,兼倍诸道。故廪庾之积,尤为吾州之大政。今漆水公之镇是邦也,至之日,即以新仓为事。度材于山,赋庸于兵,心计手授,百堵皆作。盖经始于正大六年之八月,而断手于八年之四月。文石既具,子为我记之。”某以为:天下之为食者莫劳于农,而莫不害于农。农之力,至于今极矣!嘘牛而耕,曝背而耘,十人之劳不能给一人之食。水旱霜雹,螟蝗蟊贼,凡害于稼者不论也。用兵以来,调度百出,常赋所输皆创痍之民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妻子而以之佐军兴者。兵则恃农而战,农则恃战而耕。朝廷旰食宵衣,惟谷之恤;劝农冠盖,相望于道。廪人之制非不具备,而有司或不能奉承,精粗之不齐,陈腐之不知,度量之不同,簿领之不一,收贮之不谨,启闭之不时,诃禁之不严,检察之不恒,冒滥之不究,请托之不绝,一隙所开,百奸乘之。百家之所敛,不足以给雀鼠之所耗;一邑之所入,不足以补风雨之所败。四方承平,粒米狼戾时然且不可,况道殣相望之后乎?然则有能为国家重民食而谨军赋者,业文之士宜喜闻而乐道之也。惟公为徐、为陕、为凤翔、为京兆、为洛阳,尽力民事二十年于兹,知民之知难,知战之所资,知废政之不可不举,知积弊之不可不去。是役也,易腐败为坚整,广狭陋为宏敞,增卑湿为爽垲,导壅蔽为开廓。环以复垣,键以重扃。圭撮有经,新陈有次,暵曝有所,检视有具,出入有籍,巡卫有卒,条画周密,截若画一。万箱踵来,千仓日盈,陈陈相因,如冈如陵。望之巍然,有以增金城汤池之重。京师仰给,于是乎张本。某,属吏也,知公为详,故并著其设施如此。四月二十三日,儒林郎、南阳县令、武骑尉、赐绯鱼袋元某记。(节选自元好问《邓州新仓记》)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常A赋所输B皆创痍之C民终岁勤动D不得以养其父母E妻子F而以之G佐军兴者。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籍,指按户籍征兵,与《鸿门宴》中“籍吏民,封府库”中的“籍”意思相同。B.度,文中指砍伐,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度义而后动”中的“度”意思不同。C.旰食宵衣,天色很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文中形容帝王勤于政事。D.资,指依靠,凭借,与《归去来兮辞》中“生生所资”中的“资”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争中要善于利用兵力和资源,不征两次兵,不多次运送军粮,武器从国内供应,粮食从敌人那里夺取。B.曹德甫写信给元好问,请求其为漆水公翻新修建粮仓一事书写一篇记文,并准备好了刻碑的石头待用。C.仓库的制度不完备,主管官吏不按规办事,粮食质量好坏不等,计量标准不同等是县里积粮不足的原委。D.元好问是漆水公下属官吏,熟知漆水公,所以能够详细地写出用两层墙壁围起,两道门锁住的具体措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则有能为国家重民食而谨军赋者,业文之士宜喜闻而乐道之也。(2)易腐败为坚整,广狭陋为宏敞,增卑湿为爽垲,导壅蔽为开廓。14.元好问认为天下最辛苦的莫过于农民,却没有不损害农民的。材料二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他的观点?请简要概括。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①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②。【注】:①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②《吕氏春秋》中有:“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子期不在久矣,伯牙之琴自染尘埃。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在坐中被惊动,“惊”的情感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惊”的情感相同。B.颔联承接“思悠哉”,既实写风吹竹动之景,又虚写故人来访之事,绘声传神,引人入胜。C.颈联描绘入夜之景,枝叶上的露珠不时滴落下来,这种以动衬静的手法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也有。D.全诗多用、巧用动词,如“开、动、滴、沾、入、拂”,处处暗合题目,赋予风以动感神韵。16.结合全诗分析“风”这一意象的作用。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明前往九江研学,正值梅雨季节天气潮湿,所住之地更是芦苇、竹子生长茂密,这让他想到所学的《琵琶行》中“,”两句与此情景相近。(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是王安石、司马光私交的真实反映,可谓一言动情。而“议事每不合”只是由于“”,直言分歧所在,彰显君子坦荡气度。(3)色彩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使诗歌更具有艺术魅力。正如“,”两句出现了两种不同色彩,使诗歌描绘的景象更加鲜明具体,更具画面感。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1)的一部分。①不仅它们让我们的沟通更加便捷,②还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娱乐生活。③然而,④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⑤我们也应警惕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随着电子阅读的普及,纸质书籍是否会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消失?其实,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并非水火不容。电子阅读以其便捷性、高效性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而纸质阅读则以其独特的质感、墨香以及阅读时的仪式感,依然拥有着庞大的读者群体。两者(2),关键在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电子阅读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而对于喜欢沉浸在书海中,享受翻书乐趣的人来说,纸质阅读则是不二之选。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科技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相反,科技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和机遇。比如,通过数字化技术,我们可以将古籍善本进行高清扫描,制作成电子版供人们阅读;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可以重建历史场景,让人们(3)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想象一下,当你轻轻触碰屏幕,一本封面古朴、蕴含千年智慧的电子书缓缓展开,那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历史长河中智慧火花的再现,古人的吟咏更是穿越时空,直抵心灵。月光皎洁,你与李白月下独酌,共赏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情怀;山林幽静,你与王维同坐禅房,品味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禅意深远;……这一刻,你仿佛与先贤并肩,共赏风雅,同品人生。古老的书香与现代的科技巧妙融合,为阅读这一传统行为赋予了全新的生命。18.下列句子中的“再”与文中加点的“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院子里种着迎春、牡丹、海棠、石榴,再就是玫瑰和月季。B.你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变成专家,这是不现实的。C.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要再接再厉,争取下次做的更好。D.你的资历深、能力够,再重大一点的工作也担当得起来!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1.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要求结构相似,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22.请分别概括第一、二、三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每段不超过10个字。六、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少有人走的路才是捷径。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C2.C3.D4.①考辨各版本的《红楼梦》,得出“枯”“残”之异并非《红楼梦》版本异文所致的结论。②考辨各版本的李商隐原诗,得出“枯”“残”之异并非李商隐诗歌版本异文所致的结论。③考辨《红楼梦》对李商隐诗句的多处引用,得出曹雪芹不会出现记忆误差的结论。④正值豆蔻年华的黛玉不能理解“枯”字所承载的近乎禅意的孤寂凄凉,能够更好的塑造林黛玉的形象。5.①是对引用情景的临时迁就。“残”字更符合八月下旬“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绿离披”的真实景致。②为了增强评论的说服力。如果前面引用为“枯”,后面评述时又改为“残”,会损伤评述的说服力。③不能忍受宝玉的判断总被宝钗左右的现实。④迎合宝玉喜聚不喜散的心理,用充满诗意的景致打动宝玉。⑤和林黛玉的性情及其对生命的体悟有关,“残荷”的况味更适合黛玉此时的年龄和心境。【导语】这两篇文章分别以林黛玉引用李商隐诗句的字词改动为切入点,分析了《红楼梦》中角色间的微妙互动以及文本细节背后的深层逻辑。第一篇文章探讨了黛玉的改字是“随文立训”的体现,意在强化她对宝玉的影响力;第二篇文章则通过版本考证和意境分析,论证了“枯”字改为“残”字并非偶然错误,而是曹雪芹有意识的文本处理。这种考辨既丰富了对文本的理解,也加深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认知。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材料一作者认为此前学界关于‘枯’‘残’问题的专论都不够深刻,所以……”错,无中生有,强加因果。材料一作者并没有说此前学界关于“枯”“残”问题的专论都不够深刻,而是说“学界产生了多篇专论之文,但仍有可深入探讨之处”,作者认为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但其原因并不是此前学界关于“枯”“残”问题的专论都不够深刻。B.“说明黛玉改字和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等发生在八月下旬的事件有呼应”错,错解文意。材料一通过援引情节,是为了佐证林黛玉把“枯”改为“残”的原因,即八月下旬荷尚未枯,用“残”字更贴切。D.“《红楼梦》的主流研究者认为”错,张冠李戴。材料二中并没有提到主流研究者的观点,而是说“另有学者提出”,这不能代表主流研究者的看法。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C.“实则针对宝钗,和宝玉无关”错,根据材料一中“黛玉……面对来自宝钗的威胁,她总是下意识地防范,甚至会主动出击”“不能忍受宝玉的判断总被宝钗左右,所以她就一定要逆着宝钗说”可知,黛玉说的所谓“你们”并不是特指薛宝钗,当然包括贾宝玉在内。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黛玉引此诗的背后逻辑是:黛玉不能忍受宝钗左右宝玉的判断,她一定要逆着宝钗的意见,让宝玉改变从宝钗那里得到的支持,以此来证明自己对宝玉的影响力。A.只是提到宝玉,并未涉及宝钗左右宝玉等事情,故与黛玉引此诗的背后逻辑无关。B.是说黛玉和宝钗之间的交往,故与黛玉引此诗的背后逻辑无关。C.是说黛玉改字与苏轼“诗思相类”,不涉及黛玉引此诗的“背后逻辑”。D.材料一分析中提到黛玉引用李商隐诗句是为了在与宝钗的较量中展现自己对宝玉的影响力,本项中黛玉怂恿宝玉喝酒也是体现她在与宝钗争斗中采取的策略,是一种特殊状态的一例,故符合材料一分析中的“背后逻辑”。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由“在‘脂评抄本系统’的各个版本中均把黛玉引句写作‘留得残荷听雨声’,而‘印本’系统中的程甲本、程乙本同样俱作‘残荷’”分析,作者考辨各版本的《红楼梦》,得出“枯”“残”之异并非《红楼梦》版本异文所致的结论。由“‘根据比勘,存世商隐诗集实为一个大系统之下四种不同的次版本系统’,在各个系统的各个版本中,此句皆作‘留得枯荷听雨声’,并未出现异文”分析,考辨各版本的李商隐原诗,得出“枯”“残”之异并非李商隐诗歌版本异文所致的结论。由“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还有多处引用李商隐的诗句,均与李商隐原诗丝毫不差”“曹雪芹对于李商隐的诗作不仅字句上极其熟稔,并且意境上也实现了真正的融会贯通……若将‘枯荷’‘残荷’的一字之异简单解释为‘记错了一个字’,显然过于武断”分析,考辨《红楼梦》对李商隐诗句的多处引用,得出曹雪芹不会出现记忆误差的结论。由“‘枯’字所承载的近乎禅意的孤寂凄凉,只有经历离别丧乱,饱尝人世沧桑之后方能有所体味,而这种情感,显然不是第40回中正值豆蔻年华的林黛玉所能感悟到的”分析,正值豆蔻年华的黛玉不能理解“枯”字所承载的近乎禅意的孤寂凄凉,能够更好的塑造林黛玉的形象。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八月二十五日,……此时之荷尚未枯,用‘残’字更贴切”“第六十七……那时正是夏末秋初,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绿离披”“应该是八月下旬”可知,“残”字更符合八月下旬“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绿离披”的真实景致。所以,林黛玉改“枯”为“残”是对引用情景的临时迁就。根据材料一“八月二十五日……此时之荷尚未枯”“黛玉为了加强说服力,把形容此时秋景本不特别贴切的诗句改了一个字”可知,如果前面引用为“枯”,后面评述时又改为“残”,会损伤评述的说服力。所以,林黛玉改字为了增强评论的说服力。根据材料一中“黛玉不能忍受宝玉的判断总被宝钗左右,所以她就一定要逆着宝钗说,并且要让宝玉改变从宝钗那里得到的支持,以此来证明自己对宝玉的影响力”可知,林黛玉改“枯”为“残”,是因为她不能忍受宝玉的判断总被宝钗左右的现实。根据材料一中“宝玉向来喜聚不喜散,所以在念出此句时,随口把‘枯’换成了‘残’”可知,林黛玉为了迎合宝玉喜聚不喜散的心理,用充满诗意的景致打动宝玉,故她改“枯”为“残”。根据材料二中“‘枯’字所承载的近乎禅意的孤寂凄凉,只有经历离别丧乱,饱尝人世沧桑之后方能有所体味,而这种情感,显然不是第40回中正值豆蔻年华的林黛玉所能感悟到的”可知,林黛玉改“枯”为“残”和她自己的性情以及她对生命的体悟有关,“残荷”的况味更适合黛玉此时的年龄和心境。6.A7.B8.(1)王长久是愚昧民众中的清醒者。他是在县城上学的高中生,落榜回家后,看不惯父亲装神弄鬼,以及村子里的人为去白城子吵骂不休。(2)王长久是敢于对抗腐败的抗争者。多次反映白城子的腐败问题,被视作异类之后,以出走抗争。(3)王长久是社会光明和人性美好的象征。即使上元坝的民众依然愚昧,但王长久在城里得到了众多人的支持,这说明经历一代代王长久的努力,社会终会向好发展。9.(1)虚构幻想元素的融入。王西来在受伤后突然成为“神汉”,三四百斤重的蟾蜍一样的肥胖男人等情节,为故事增添了非现实的氛围,充满了魔幻象征意义。(2)现实问题的反映。白城子的开发体现了现代社会中权力和金钱的腐败,以及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同时,村民对于去白城子工作的渴望和嫉妒,也反映了人们在社会经济差异面前的复杂心理。(3)文中幻想与现实的元素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例如,王西来的神秘能力源于幻想,但他在成为“神汉”后,其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却发生了现实的变化。同样,白城子的建立和毁灭虽然带有神秘色彩,但它实际上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整体分析】贾平凹的《白城子》通过描绘秦岭南端的上元坝村庄及其居民的生活,揭示了现代文明对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的侵蚀。文本采用了现实与魔幻相结合的手法,通过白城子的开发、村民的反应以及最后的生态恢复,讽刺了权力腐败和过度开发对社会和环境的危害。文章结尾回归自然,表达了对生态平衡的渴望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思考,呈现出自然与人文的深刻对比。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语言、风俗等文化元素”错误。根据原文“上元坝人自诩是纯粹汉人,得意他们有大板牙,小拇脚趾的指甲是两半。但他们的说话又和别的地方汉人仍有区分”,可知文中仅从生理特征的角度写上元坝人与汉族的关联,一个“但”转折体现出上元坝人的“自诩”并不符合事实,从语言、风俗等文化元素来来看与汉族还是有区别的。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B.“借代”错误。“牙是露出了骨头的恐吓和威胁”使用夸张的手法,没有借代。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1)首先交代“王西来的儿子在县城读书”,再次出场“没考上大学回到上元坝”,“瞧不起王西来的装神弄鬼”,无法忍受装神弄鬼的父亲,和充满矛盾、争吵、攻击的村民,奋然去质问村长。他的问题是尖锐的,展示了王长久内心的正义感、法律意识,他成为上元坝上最清醒的一个。(2)王长久的行为不被村民理解,“一气出山去了省城”,“他又向省政府去信反映白城子的问题”。其向省政府去信反映白城子的问题的行为,说明其内心的正义感并没有因村民们的不解而泯灭,他成了一个坚定的抗争者。(3)“村里人倒起了吼声,说他是刺头,搅屎棍,要断他们的好事,破坏上元坝的富裕”,王长久的行为不被村民理解,显示了村民们的贪婪、愚昧。“在省城打工竟然认识了一些诗人,也就跟着人家学写诗”,王长久出走了,去省城打工的他得到了总多人。学习写诗的行为,也是其内心高洁追求的体现。“这样过去了五年,是不是王长久的反映发生了作用,这不清楚,但秦岭开始真的全面整治违法乱建现象”,白城子建而复毁,这说明经历一代代王长久的努力,社会终会向好发展。由此可见,王长久是社会光明和人性美好的象征。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1)王西来由发生意外到变成一个神汉的魔幻经历,白城子中那个三四百斤重的像蟾蜍一样的肥胖男人,体现了“虚构幻想的神秘色彩”。(2)以前的茨坪环境优美宜人,“一年的光景,那里有了一幢幢房子,高低错落着,各自独立,又长廊亭台关联,逶迤巍峨,十分壮观”,茨坪大兴土木搞起了开发,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村长是第一个与白城子有过接触的人,他宣扬白城子给上元坝带来了文明和吉祥,让人不免怀疑村长的初衷。他与白城子达成协议,安排村民去白城子做工。王长久质问村长,“村长当然不理睬他,他又去乡政府质问,政府也不理睬他。他再向县政府告了一年,还是没有结果”,可见白城子的开发既是利益使然,也是现代社会中权力和金钱的腐败的体现。白城子给上元坝带来的并不是文明和吉祥,而是横流的物欲,贫富的差距,让上元坝人本性毕露。做工者炫耀被赠送的东西,对白城子里的生活满是羡慕。轮换使部分人得到了去白城子做工的机会,但长得不周正的这些人却又陷入了新的不公平,这既反映了村民对于去白城子工作的渴望和嫉妒,也反映了人们在社会经济差异面前的复杂心理。(3)现实中王西来其特殊的外表也让其错失了进白城子做工的机会,却因意外到变成一个神汉,“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能知道还没有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他在家设了神堂,开始给人祛邪消灾,收取费用……身体越来越强壮,记忆超群,为人祛邪消灾时长声念唱,编词编曲”,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却发生了现实的变化。“茨坪里的房屋是什么人建的,建了做什么用,上元坝的人很好奇”。他们“绕到旁边的山顶了,远远望去,在一片苍青里,房屋像城堡似的,颜色全是白的,就说:哦,白城子”,体现了白城子里和白城子外的上元坝是两个世界。拆除的时候,借拆迁队负责人的眼睛,再次展现了白城子里的生活,淫逸安乐,贪婪奢侈,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病态,丧失了精神。结尾更是运用拟人的修辞,展现了茨坪恢复原状后自然环境的复苏,百兽成为主人。体现了在魔幻元素衬托下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反思。由此可见,文中幻想与现实的元素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10.BDF11.A12.C13.(1)既然这样那么,那么有能为国家看重老百姓的粮食问题又能谨慎地对待军赋的人,以文为业的人应该喜欢听闻他的事迹并乐于称道。(2)将腐败变得坚固整齐,将窄小粗陋拓展为高大宽敞,将地势低下潮湿的地方增垫成地势高而干燥的地方,将隔绝遮蔽之处疏导的开阔通达。14.①劳作艰辛,却收支不均。②自然灾害繁多。③税收繁重。【导语】这两段材料分别来自《孙子兵法》和《邓州新仓记》,展现了古代军事和社会管理的智慧。材料一简洁有力,强调军事战略中资源调度的重要性,突出在地取材、善用敌粮的理念。材料二通过具体事例,描述了官员在政务中如何改善仓储制度,从而稳定粮食供应,减轻百姓负担。两者共同反映出古代统治者在战争与经济管理上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谋略与管理的高度融合。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平时交纳的赋税,都是饱受伤害的老百姓终年勤苦劳作的结果,连他们的父母妻小都不能养活,却用来支持军用。“常赋所输”,为定语后置,作主语,单独成句,B处断开;“皆创痍之民终岁勤动”,判断句,“皆……”表判断,单独成句,D处断开;“而”此处是连词,表转折,前后句子中间F处断开。故BDF三处需要断句。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错误。“籍”,按户籍征兵/造册登记。句意:不用再次按户口征集兵员。/造册登记官吏、百姓,查封官府金库。B.正确。“度”,砍伐/考虑。句意:到山上砍伐木材。/考虑到(事情)适宜就采取行动。C.正确。D.正确。句意:深知战争要依靠什么。/维持生活所依靠的东西。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仓库的制度不完备”错误,原文为“廪人之制非不具备”,可见仓库的制度不是不完备。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谨”,以……为谨,谨慎地对待,重视;“业”,从事,以……为业。(2)“易”,改变;“广”,拓展;“增”,垫高;“导”,疏导。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①结合“嘘牛而耕,曝背而耘,十人之劳不能给一人之食”可知,劳作艰辛,却收支不均。②结合“水旱霜雹,螟蝗蟊贼”可知,自然灾害繁多。③结合“用兵以来,调度百出,常赋所输,皆创痍之民”可知,税收繁重。参考译文:材料一: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次按户口征集兵员,不用多次运送军粮。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材料二:观察判官曹德甫写信给我说:“武胜军威武地镇守在南部地区,有重兵驻防,比其他各军加倍重要。所以粮食的储存,尤其是我们邓州重要的政务。现在漆水公镇守这个地方,到任的那一天,立即把修建新的粮仓当作重要的工作。到山上砍伐木材,让军队出劳力做工,心里计划,亲手指点,许多粮仓都修建起来。在正大六年八月开始动工,到正大八年四月营造完工。刻碑文的石头已经准备好了,请你为我写一篇记文。”我认为:天下设法谋生的人,最辛苦的莫过于农民,却没有不损害农民的。农民的气力,现在已到了穷尽的地步了!吆喝着牛去耕地,在烈日暴晒下耕耘,十个人的劳作还不能供给一个人的吃食。水涝旱灾,冰霜冷雹,螟蝗害虫,那些伤害农作物的尚且不说。(自从与元兵)开战以来,政府的税收多种多样。平时交纳的赋税,都是饱受伤害的老百姓终年勤苦劳作的结果,连他们的父母妻小都不能养活,却用来支持军用。军队依赖农民打仗,农民依靠军队的战斗去种地。帝王勤于政事,只是担忧粮食的问题,鼓励耕作的官吏在路上来往不断。仓库的制度不是不完备,而是有的主管官吏不能够按规定办事,粮食质量好坏不等,粮食因时间过久而腐败却不知道,计量的标准不相同,登记经管不统一,收集贮藏不谨慎,打开和关闭不及时,对偷盗的呵斥禁止不严格,定期的检察不坚持,贪污挥霍的行为不追究,受贿舞弊的事不杜绝,有一点漏洞出现,各种邪恶趁机而来。从百家农民那里聚敛来的粮食,还不足以供麻雀老鼠消耗糟蹋;一个县的收入,还抵补不了风雨所造成的损耗。天下太平时,粮食杂乱狼藉尚且不可,何况路上饿死的人触目皆是时呢?既然这样那么有能够为国家而看重老百姓的粮食问题同时又能够谨慎地对待军赋的人,操笔写作的文人应该喜欢听闻他的事迹并津津乐道。漆水公在徐州、陕州、凤翔、京兆、洛阳等地做官时,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办事,算起来已经有二十年了,(他)深知百姓的难处,深知战争要依靠什么,深知荒废的政治不能不振兴,深知积久的弊端不能不除去。这次修建新仓一事,将腐败变得坚固整齐,将窄小粗陋拓展为高大宽敞,将地势低下潮湿的地方增垫成地势高而干燥的地方,将隔绝遮蔽之处疏导的开阔通达。周围用两层墙壁圈围起来,门户上加了两道锁。粮食的计量严格按照标准,新粮、陈粮按次序存放,粮食有地方晒干,检查巡视制度很完备,进出都在簿册上登记,有专门的士卒巡逻防护,规划周到细密,整齐一致。粮食连续不断地运来,仓库一天装满,新存粮继旧存粮而来,像山冈丘陵一样。远远望去,危然高耸,使金城汤池更加坚固。为将来国都依靠它(邓州新仓)来供给准备了条件。元某,是漆水公下属官吏,熟知漆水公,所以同时写明了漆水公的设施。四月二十三日,儒林郎、南阳县令、武骑尉、赐绯鱼袋元某记。15.A16.①“风”是全诗的线索。诗歌以“风”贯穿全篇,首联“坐于微风”,颔联“微风动竹”,颈联“风吹滴露”,尾联“风拂绿尘”,把所见所感贯穿在一起。②“风”是作者情感的触媒(或者:“风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借风寄托作者的情感”都可以)。诗人的内心感情随风而起。微风骤至,引起怀念故友之情;独坐风中,又是无友的孤独寂寞;风拂绿尘,则表达奏琴以慰知音的愿望。【导语】李益的《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通过描绘风在竹间流动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首联以“微风惊暮坐”揭开思绪,风动竹影勾起对好友到访的遐想,表现出微妙的心理期待。颔联以具体的动态描写营造自然氛围,虚实结合赋予诗境灵动之感。整首诗以“风”为意象,虽无形却有神,将诗人内心闲适却不失期盼的情感生动地表达出来。同时,诗中反复出现动词,使人身临其境,增添了全诗的动感和生命力。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情感相同”错。听到鸟鸣,竟觉得那叫声也很揪心,“惊”的情感在杜甫诗中是因“感时”“恨别”而触发的心惊;傍晚独坐被微风的响声惊动,临窗冥想思绪悠然远飘天外,李益诗中是因微风拂动而被惊动因而有所思。二者情感不同。故选A。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风”是全诗的线索。首联“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诗人在傍晚时分,感受到微风,从而引发了思绪。这里的微风开启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颔联“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微风再次出现,吹动竹子,让诗人产生了故人来访的错觉。这里的风与竹子的互动,进一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颈联“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风吹动树枝,使得露水滴落,沾湿了台阶下的青苔。这一描写进一步丰富了风的形象,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尾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诗人希望风能吹入帘幔,拂去绿琴上的尘埃。这里的风成为了诗人寄托情感的对象,表达了他渴望与友人相聚,弹奏绿琴的愿望。“风”贯穿了全诗的各个部分,将诗人的所见所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起到了线索的作用。
“风”是作者情感的触媒。首联中,微风的出现让诗人在傍晚时分陷入了沉思,这种沉思中蕴含着对故友的思念以及孤独寂寞之感。风成为了触发诗人情感的起点。颔联中,风吹动竹的声音让诗人误以为是故人来访,这一错觉更加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风在这里成为了情感的催化剂,使诗人的思念之情更加浓烈。颈联中,风吹滴露、沾湿青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风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尾联中,诗人希望风能拂去绿琴上的尘埃,表达了他渴望与友人相聚,以琴音慰藉心灵的愿望。风在这里成为了诗人寄托情感的对象,体现了他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知音的期盼。“风”在全诗中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诗人情感的触媒。它触发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孤独寂寞之感以及对友情的渴望,使全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深刻。17.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湓、芦、渚、摧、鳞。18.C19.A.不可或缺;B.各有千秋;C.身临其境20.第一处:①;修改为:“它们不仅让我们的沟通更加便捷”。第二处:⑤;修改为:“我们也应警惕其(它/科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21.示例一:江水滔滔,你与苏轼游览赤壁,聆听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歌声。示例二:春暖花开,你与杜甫漫步街头,欣赏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生机勃勃。22.①科技(或电子阅读)影响人们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网络文化传播合同的担保规定
- 2024年度版权购买合同标的及版权范围
- 《abo血型鉴定》课件
- 2024年度常州二手住宅买卖交易安全合同
- 2024年度电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承包合同3篇
- 社区儿童保健与护理课件
- 2024年度知识产权许可合同标的及权利义务明确
- 2024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电信河北唐山分公司校园招聘17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广电安徽网络股份限公司亳州分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习单
- 境外项目紧急撤离方案
- 爱普化工新材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公司产品销售预算表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指南精读
-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 多发性硬化指南
- DB11T 2034-2022汽车加气站安全运行技术规程
- FZ/T 70015-2022针织紧身服压力的检测方法及评价
- 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台账
- 武汉市硚口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考217名社区干事【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检测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