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恩施高中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评测语文试题_第1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恩施高中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评测语文试题_第2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恩施高中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评测语文试题_第3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恩施高中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评测语文试题_第4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恩施高中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评测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襄阳四中、恩施高中、夷陵中学2024年6月高二联合测评语文试题命题单位:恩施高中高二语文组审题单位:襄阳四中高二语文组本试卷共4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时间为:2024年6月25日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鲁迅小说中,看客群体始终是以模糊不清的群体方式存在的,他们更多的是无名无姓,无思想无意识的一群麻木不仁的人,甚至有时候他们仅仅只作为小说的背景或者人物生存的环境而存在,但却能够使人感到强烈的压迫,压抑,甚至“吃掉”“狂人”。这样的力量群体更多的是一个个象征性的符号,是一张张大同小异的面孔。鲁迅在描写他们时往往以他们身上的某种特征来作为他们的称谓,例如“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等等。外在形象的模糊的原因更多的是他们内心的空洞苍白,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意识,没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浑浑噩噩的生活使他们既可怜又可悲。而鲁迅小说中的看客描写,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外貌特征的勾勒描绘上,而是更注重从他们的内心深处来挖掘他们的共同特点,他们内在灵魂的深处是愚昧无知,是精神极度空虚,是思想自私自利,不思进取。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几乎都是无知的,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知,所以他们的生活才会是百无聊赖,对周围事物有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有着狂热的态度,对低级趣味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痴迷其中。因为无知,所以对别人的痛苦冷眼旁观,没有自己的思想判断,愚昧地实施着冷漠的语言和行动暴力。在鲁迅的作品《呐喊》中,围观的人虽然拥有着健壮的体格,但是他们却都是病态的,麻木的神情,无知的精神,把自己的同胞被杀头当作盛宴来欣赏。这也是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鲁迅认为只从身体上拯救国民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更多的是需要精神上的教育和拯救。精神世界的空虚造就了他们的无情和冷眼旁观。在他们的眼里,现实生活就是由一出出戏构成的,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悲剧,对于他们来说都算是“好戏”。他们碌碌无为,对生活没有任何的期待和向往,总是以别人的痛苦来当作自己的快乐。在生活中把别人的悲剧当作茶余饭后谈笑的内容,不停的嘲讽和讥笑别人使他们感到无比的快乐。在每一次的围观中,他们都是快乐的,因为他们只需要看就行了,用不着参与,用不着付出,甚至还可以在高兴之余戏谑一下被围观的人,没有丝毫的人情味。《孔乙己》中的掌柜和民众完美地诠释了这些,他们在酒馆期待着嘲讽孔乙己,使一次次陷入困境的孔乙己也不能得到嘴上的饶恕。在平庸枯燥的生活当中,对他人生活中痛苦的窥探成为他们寻求消遣的方式,这种消遣又恰巧的建立在别人的悲伤和不适中。在鲁迅的小说中,看客自私自利,不思进取,是一群浑浑噩噩度日的可悲小人。他们中无论是上层统治阶级还是下层民众都认为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利益更加重要,哪怕是别人的生命。看客自私的同时是他们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他们的眼里,只要能够有口饭吃,不会在街头冻死饿死就十分满足。看客们的生存环境即便不尽如意,但是他们从未想过改变,他们日复一日的沉溺于此,安于现状,在这种不思进取的思想指导下,他们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失去了自己的理想。在面对复杂的人情世态时,看客们只是活着,快乐和痛苦在他们的心中留不下任何的烙印,转眼间都被自己所遗忘。(摘编自《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材料二:从客观角度分析,“看客”旁观的行为有其历史渊源,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愚、规民行、限民言,早已经麻痹了群众,迫使百姓收起了对他人的爱与对社会的责任,不敢有这样高尚的权利,只能接受管理这一单一的义务。他们用无情冷漠的表情来掩盖自己的内心的恐惧与无助,生怕一个出格就要被抓去杀头。然而围观行为是不犯法的,甚至这是百姓们接触外界的少有的渠道之一,也就成为民众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了。孔乙己、祥林嫂默然死去;狂人大喊“救救孩子”;阿Q盲目地要闹革命……这其中有多少“看客”明里暗里地推波助澜?他们也是千千万万的庸众之一,而直到今日,现实中仍然有他们的翻版,见人跳楼,观看者还鼓掌大叫“往下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行为态度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足见人情冷漠。这是在侵蚀着原本美好的社会道德、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信任,助长着不正风气的滋生蔓延!怎么挽救这样一个病态的群体?鲁迅早年想通过学医济世救民,后来恍然发现医学只能救治人的肉体而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人,要改变这种畸形的社会现象,根本是要改变国民的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民主制度的确立,平等思想的传播,使人们渐渐改变了思想,打开了心扉,使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重新焕发出生机。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爱心捐款等社会互援形式越来越受到推崇,“幼有所育,教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不再遥不可及,社会环境是合众人之力营造出来的,只有每个人的道德都提升上来,以众人之高尚的人格成就高尚的国格,整个国家社会才会更加美好和谐。中国已经打破了那个没有窗户的铁的黑屋子的困境!(摘编自谢彤《以史为鉴,以人为镜——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小说中看客群体大部分外在形象模糊,甚至只是象征性符号,只代表小说的背景,但使人有强烈的压迫感。B.鲁迅认为看客群体大多体格健壮,但精神是病态的,因此鲁迅决定弃医从文,要从精神上教育和拯救他们。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鲁迅小说中“看客”行为在现实的翻版,侵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助长着不正风气的蔓延。D.鲁迅知道学医不能济世救民,于是弃医从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民的思想,打破了铁的“黑屋子”的困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看客们内心空洞苍白,精神极度空虚,生活浑浑噩噩,所以鲁迅对他们的描写是以模糊不清的群体方式存在。B.鲁迅小说中,无论是上层统治阶级还是下层民众都认为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利益更加重要,哪怕是别人的生命。C.在封建制度下,作为百姓们接触外界的唯一渠道和“娱乐”方式,“围观”这一畸形现象被认为是正常的。D.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爱心捐款等社会互援形式受推崇,这使人们有可能去爱别人,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3.下列选项中描述的情节产生的根本原因与材料二中“看客”行为产生的原因不同的一项是()A.《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即使穷困潦倒,也不愿脱下那作为读书人标志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还用手一个个地排钱,来显示自己的身份。B.《故乡》中的中年闰土,与我再次相见时,对“我”毕恭毕敬,生疏的一声“老爷”使得亲密无间的童年玩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壁障”。C.《阿Q正传》中的阿Q以为革命就是喊口号,于是高喊“我要造反,我要革命”;以为革命就是盘头发,用一根筷子把盘起的头发插上。D.《祝福》中的祥林嫂听了柳妈的话,用辛苦积攒的工钱捐了门槛,她认为自己已赎罪,便坦然地去拿祭祀的物品,但遭到四婶的呵斥。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关于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5.下面的语段是《阿Q正传》结尾对阿Q被杀后看热闹的群众的描写,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这些“看客”们的心理特点。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答案】1.D2.A3.C4.①材料一侧重于分析“看客”的三个心理特点:愚昧无知、精神空虚、自私自利;②材料二侧重于分析“看客”行为产生的原因、在当今社会的危害和解决办法。5.①愚昧无知。阿Q是他们的同胞,同胞被杀,看客们却当做盛宴来欣赏,认为枪毙没有杀头好看;未庄的看客们与阿Q是知根知底的同乡人,但都说阿Q是坏的,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②精神极度空虚。看客们精神空虚,以别人的痛苦来当做自己的快乐,围观阿Q行刑是为了去看“好戏”。③自私自利。看客们认为别人的生命比不上自己的利益重要,未庄的看客们都说阿Q坏,是因为怕被阿Q连累了,赶紧划清界限。【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鲁迅……打破了铁的‘黑屋子’的困境”张冠李戴。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社会环境是合众人之力营造出来的,只有每个人的道德都提升上来,以众人之高尚的人格成就高尚的国格,整个国家社会才会更加美好和谐。中国已经打破了那个没有窗户的铁的黑屋子的困境”,可知“打破‘黑屋子’困境”的不是鲁迅,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民主制度的确立,平等思想的传播”。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B.“无论是上层统治阶级还是下层民众都认为……”扩大了范围,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的第二句“他们中无论是上层统治阶级还是下层民众……”这里的“他们中”是指“看客中的”而不是指所有的上层阶级和下层民众。C.“唯一渠道”说法有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少有的渠道之一”可知“唯一”是错误的。D.“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爱心捐款等社会互援形式受推崇”张冠李戴。根据材料二的最后一段,可知“使人们有可能去爱别人,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的不是“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爱心捐款等社会互援形式”,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民主制度的确立,平等思想的传播”。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文中信息的能力。C.材料二中“看客”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而C选项中阿Q行为表现的根本原因是辛亥革命没有充分地发动和依靠群众,所以很多人民群众不理解,以为革命就是形式主义。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原文各段的总起概述句或总结句“而鲁迅小说中的看客描写,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外貌特征的勾勒描绘上,而是更注重从他们的内心深处来挖掘他们的共同特点,他们内在灵魂的深处是愚昧无知,是精神极度空虚,是思想自私自利,不思进取”“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几乎都是无知的”“精神世界的空虚造就了他们的无情和冷眼旁观”“在鲁迅的小说中,看客自私自利,不思进取,是一群浑浑噩噩度日的可悲小人”可知,材料一侧重于分析“看客”的三个心理特点:愚昧无知、精神空虚、自私自利。而材料二中,根据第一段内容“从客观角度分析,‘看客’旁观的行为有其历史渊源,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愚、规民行、限民言,早已经麻痹了群众,迫使百姓收起了对他人的爱与对社会的责任”可知,作者首先介绍了“看客”行为产生的原因。而第二段“直到今日,现实中仍然有他们的翻版……这是在侵蚀着原本美好的社会道德、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信任,助长着不正风气的滋生蔓延”中,作者则由鲁迅笔下虚拟人物,引出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的体现,从而说明其在当今社会的危害。第三段中,作者以一个设问句“怎么挽救这样一个病态的群体?”引出话题,并自问自答,从“要改变这种畸形的社会现象,根本是要改变国民的思想”“民主制度的确立,平等思想的传播”“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爱心捐款等社会互援形式越来越受到推崇”等角度,阐述了解决办法。由此可知,材料二侧重于分析“看客”行为产生的原因、在当今社会的危害和解决办法。【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在材料一原文“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几乎都是无知的,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知,所以他们的生活才会是百无聊赖,对周围事物有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有着狂热的态度,对低级趣味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痴迷其中”“因为无知,所以对别人的痛苦冷眼旁观,没有自己的思想判断,愚昧地实施着冷漠的语言和行动暴力”中,作者对“看客”的愚昧无知心理进行了分析。而语段中,与阿Q是知根知底的同乡人的未庄的“看客”们评判阿Q是否有罪的唯一依据就是“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不是看阿Q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甚至对于阿Q被杀这件事,并没有为此感到悲伤,而是觉得“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由此可见“看客”的愚昧无知。材料一原文中,作者说“精神世界的空虚造就了他们的无情和冷眼旁观。在他们的眼里,现实生活就是由一出出戏构成的,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悲剧,对于他们来说都算是‘好戏’”,而在语段中,鲁迅生动描绘了“看客”们“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的丑恶心理。这一心理看似荒唐,却充分展现了看客们精神空虚,以别人的痛苦来当做自己的快乐,围观阿Q行刑是为了去看“好戏”的心态。材料一原文说“在鲁迅的小说中,看客自私自利,不思进取,是一群浑浑噩噩度日的可悲小人。他们中无论是上层统治阶级还是下层民众都认为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利益更加重要,哪怕是别人的生命”,而语段中,“看客们”之所以说“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看客们认为别人的生命比不上自己的利益重要,未庄的看客们都说阿Q坏,是因为怕被阿Q连累了,赶紧划清界限。由此可见他们的自私自利。(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厚重的坚硬的朱以撒一个文士和一方砚能厮守多久?恐怕没有一个人和一方砚能有始有终的。①梦笔生花说起来会有人相信,除了浪漫还有美感,这是由一管笔的形态赋予的。但说梦与砚有什么联系,似无听说。源于它的厚实沉重难有灵气显现,砚太实在了。砚在案上大抵岿然不动,笔墨则动个不停。每方砚来自不同的石脉,很苦寒的,这也构成了每一方砚的脾性,藏在看起来、摸起来都细腻的背后。研墨就能让人松动,把时间化在单调的动作里。这个过程很长,长得大量的时间都在里边了。最后对于一盅亮泽的手研墨汁,心怀欢喜。试图要抓住时间的人基本倾向于流水线上的瓶装墨汁——科学技术的发展,把耗费时间的一些日常取消了。研墨和瓶装墨最大的不同就是私人性,探求研墨时一个人的内心哲理,可归到情性美学上来阐释的——每次研墨都是异样心绪,很蓬勃的、很幽怨的。易安居士写“黄昏疏雨湿秋千”时,砚上不知多少清泪;辛弃疾抒发“我志在寥阔”时,墨汁都溢出砚外。这也是一些文士坚守研墨这个动作的原因,从砚上察觉墨汁的个中滋味。砚台是任人磨的,至于色泽适宜与否,说起来也不必测量,纯乎个人感觉,自适即可。后来,研墨机出现了,它依然需要一方砚仿造人研磨的动作,可快可慢地推动墨条。在研墨机工作的这段时间,主人尽可以离开,做其他的事去。有同道和我说研墨机的种种好处,想赠送一架给我。我还是谢绝了。有些时间就不要那么节省,就算手工研墨浪费时间,那就浪费吧,②浪费在砚台上也是一种必然。我对研墨机下的墨汁是有抵触的,如果砚有知,它也会觉察出研磨过程中的毫无情性、教养,又如何比之一个人的手作。似乎每一次在砚上的行程,都要达到那个节点上——我说的不是时钟上的那个节点,而是内心的那个感觉——砚上的感觉。砚是不动之物,难有走出书斋的机会,除非乔迁,它才可能随着运送的车马,看到外面世界的一角。③砚总是一如既往的冰冷,如果是冬日,似乎要在不停地研磨中才能温暖它。砚具有忍耐的性格和隐藏的特质,最后让人看不到它四围雕着的一条龙,是薄意技能那般的浅雕,因为被墨渣填满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肯定和砚是有关系的,没有人留意到那是一方什么砚,而是考究出了王羲之是用鼠须笔和蚕茧纸,二者助力了《兰亭集序》的神奇。彤管清风,玉板雪肌,笔纸都是吸引眼球的,如果是一管笔动起来,速度、激情裹挟,加上吼叫,像张旭、怀素那般,也就成为一种场面流传下来。有一位老先生长髯飘拂,已经在砚前站了一会儿,许多人以为他要下笔了,可是没有。他拈着笔一直在砚边舔着墨汁,似乎要让笔锋磨成剑锋。这时,人们才注意到笔,也注意到砚了。山以不动为法,水以长流为宗,砚的前身就是山,和日益流动的水流、人流、意识流、信息流形成对比。砚是细化的山,内在储存了厚重和硬朗,在黝黑的面相里,持守着静默。如今还在案头置一方砚的人,还真是持守了一种缓慢的日常。一日里有许多时间是快的,带风一般,不成为快手还真不行,谋生使人感受到快的必须,④而不是不合时宜的慢。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让人赞美他的高尚单纯,但理想化的欣赏也真有些不负责任。情调总是建立在生存之后,然后再说砚,说研墨。世上最爱砚台的人是米南宫,他在宋徽宗面前挥毫,见皇上的砚台不同一般,就抱着走了,衣服虽沾满了墨汁,脸上却是喜不自胜。我要说的是一个能和皇帝交流书法的人,喜欢砚也是正常,因为日子一定过得富足,心情也好,才能安和地站在砚台前,自然而然地写出刚柔兼济、飘逸超迈的美感。很明显的是,厚重的砚台大多从案头上撤下来了,与之搭配的纸、墨、笔、镇纸、印泥也一并不见了,⑤换上来的是合时宜的一套物件,譬如,围绕电脑来展开的一切。时兴的气息起来了,古雅的韵致就流失了。砚台不见了,研磨的动作也就不存在了。看起来是动作的转换,背后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精神的、思想的、情性的、襟怀的……一代人对于砚上研磨的动作,是否可以传递到下一代人的意识和记忆里?把一方厚重的砚传承下去,似乎没有这个说法。因为传承了砚,也就要传承相应的与之搭档的那些典雅器物。有一户诗书人家,父子俩都在不同的高校任教,而且都给文学院的学生讲授六朝文学。小先生帅气,口才也好,史料的运用也胜于过往,所以每堂文学课都受到欢迎。有人发现老先生更有过人之处,他讲授陆机《文赋》,会延伸到陆机的章草《平复帖》,进行文风书风的比较,揭示迥异的成因。欣赏王羲之散文《兰亭集序》,他会和同学们细说书法《兰亭集序》的真伪,他学过《兰亭集序》,至今笔下还是那般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韵致。在说到东晋文人玄释心态时,他会从这些名士的诗文,和无名氏的写经小楷连缀起来感知,探讨自适和他适心态在文学、书法上的差异,换句话说,把六朝的文学史和书法史说活了。有人说起小先生的短板,只是说——他案头少了一方砚。案头文人气味依旧,只是不再有往日的厚重和坚硬。(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的开篇写研墨,哀婉诗句则砚上留清泪,豪放诗句则墨汁外溢,生动具象了研磨过程中丰富的心绪。B.文章第一次提到《兰亭集序》,体现了砚台藏的特质;再次提到《兰亭集序》,体现砚台的厚重和坚硬。C.文章运用拟人、想象、引用等手法,多角度来呈现砚台的精神特质,还原研墨书写的过程,意蕴深远。D.文章结尾由物及人,再次申明砚台和文人气质的密切关联。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的“梦笔生花”呈现了笔毫在纸端绽开之美,书写时的灵动之美,也衬托了砚台的厚实沉重。B.句子②中的“必然”意指人生本浪费时间太多,要想研墨能恰到好处,有些时间是不能节省的,故而必然。C.句子③中“一如既往”和“总是”连用,从时空频率和跨度上,指出砚不易带、不易挪、忍耐隐藏的特点。D.句子④⑤中出现两次“合时宜”,但意义不同,前者指顺应当下的生活节奏,后者指案头摆放顺应时代的潮流。8.本文主要描写的是砚台,作者却在文中提到瓶装墨、研墨机,有什么作用?9.有评论讲:本文与《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都专注于平常的事物、现象,在描写中融入联想和思考。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答案】6.B7.C8.①用瓶装墨、研墨机与砚台研墨做对比,突出了研墨的过程中带有各自的心绪和感觉,更具有私人性的特点;②突出砚台研墨需要时间,表达了作者对书写和对时间的态度,研墨的过程是感情倾入的过程,有些时间是必须浪费的;③瓶装墨、研墨机的出现更加突出砚对于文人厚重硬朗气质的价值和意义。9.①《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选取小溪、鼠鞠草、树木等寻常事物,在描写中融入思考,阐发对人生、自然、历史的独特理解。②寻常的研墨过程中,作者感受到砚台与水的交融有难以细分的层次,这个过程中包含着研墨者的心绪,富含着一种美学。③砚台具有不便携带、容易满身墨渍、不宜被发现等寻常特点,作者却发现了砚台的忍耐与隐藏,对外在的种种境遇能持守着静默。④简单的案头物件转换,作者发现这种转换的背后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进而认识到应该传承相关的文化底蕴,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表达了对当下现象的忧虑。【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厚重和坚硬”错误。再次提到《兰亭集序》,表达了“时兴的气息起来了,古雅的韵致就流失了”的观点。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C.“忍耐隐藏的特点”错误。此句是强调砚冰冷的特性。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物象作用的能力。由“研墨和瓶装墨最大的不同就是私人性,探求研墨时一个人的内心哲理,可归到情性美学上来阐释的——每次研墨都是异样心绪,很蓬勃的、很幽怨的”可知,本文主要描写的是砚台,突出研墨的过程中的心绪和感觉,表现其更具有私人性的特点;而用瓶装墨、研墨机与砚台研墨做对比,能够很好的突出这一点。“研墨就能让人松动,把时间化在单调动作里。这个过程很长,长得大量的时间都在里边了。最后对于一盅亮泽的手研墨汁,心怀欢喜”,砚台研墨需要时间,“有些时间就不要那么节省,就算手工研墨浪费时间,那就浪费吧,浪费在砚台上也是一种必然”,表达了作者对书写和对时间的态度,研墨的过程是感情倾入的过程,有些时间是必须浪费的;“砚是细化的山,内在储存了厚重和硬朗,在黝黑的面相里,持守着静默”“我对研墨机下的墨汁是有抵触的,如果砚有知,它也会觉察出研磨过程中的毫无情性、教养”“瓶装墨汁——科学技术的发展,把耗费时间的一些日常取消了”,瓶装墨、研墨机的出现更加突出砚对于文人厚重硬朗气质的价值和意义。【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观点的能力。从意象的选择来看,《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专注于平凡的原生态描写,追寻着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余韵,颇有诗意。文章选取小溪、鼠鞠草、树木等寻常事物,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本文亦是如此,专注于平常事物的描写,研墨本是寻常,但研墨过程中,作者感受到砚台与水的交融有难以细分的层次,且在作者的笔下却富含着一种美学——“研墨时一个人的内心哲理,可归到情性美学上来阐释的——每次研墨都是异样心绪,很蓬勃的、很幽怨的”。砚台与研墨机、瓶装墨汁相比,自然有缺点——不便携带、容易满身墨渍、不宜被发现,但是作者却说“砚具有忍耐的性格和隐藏的特质”“砚是细化的山,内在储存了厚重和硬朗,在黝黑的面相里,持守着静默”。“很明显的是,厚重的砚台大多从案头上撤下来了,与之搭配的纸、墨、笔、镇纸、印泥也一并不见了,换上来的是合时宜的一套物件,譬如,围绕电脑来展开的一切。时兴的气息起来了,古雅的韵致就流失了。砚台不见了,研磨的动作也就不存在了”,作者从简单的案头物件转换,发现这种转换的背后是天翻地覆的变化“精神的、思想的、情性的、襟怀的……”,进而认识到应该传承相关的文化底蕴,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一代人对于砚上研磨的动作,是否可以传递到下一代人的意识和记忆里?”,表达了对当下现象的忧虑。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伯牙琴·逆旅壁记[宋末元初]邓牧乙亥季秋,余以贫故馆逆旅,楼广不二丈,深不八九,床榻几案外无余地,瓶无粟,衣敝履穿,漫不省。日得尊酒醉吟而已。或者问曰:“丈夫生不愿仕,犹当置田数千顷,筑五亩之宫,为子孙门地。子居旅客之舍,若将久焉,何也?”余笑应曰:“子恶乎知予哉,余家世相传,不过书一束,虽不敢谓尽古人能解,然游公卿,莫不倒屣;行乡里,莫敢不下车。自以为富贵不足致。方欲南道三湘八桂行,薄海乘桴略扶桑,登鲁泰山,发古封识,读冯冀北,西游入秦,过昧谷观日之所入,十年然后归。今既不得如意,且卧琴挂剑歌诗纵酒使数百年后父老过其下者思而称之,何必为子孙计?门地之大莫大于刘汉中李晋阳矣,传世不数十,子孙已无置锥。子谓求田问舍为足以遗子孙邪?”曰:“唯。”余又曰:“六骸耳目,非吾有也,自天地委形而不得与之遗,及大化之往,如土委地,向之欲高名厚利强有力者,而今安在?子谓足以久居乎哉?是小逆旅也。”曰:“唯。”余又曰:“天地者万物所同有也,自古及今几何,百千岁其阅万物亦多矣,计万物之在天地间随世随化,乃如沧海一粟,子谓足以久居乎哉?是大逆旅也。”因识诸壁。材料二: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节选自《<归去来兮辞>并序》)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且卧琴A挂剑B歌诗C纵酒D使数百年后E父老F过其下G者H思I而称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秋,指秋天的第三个月,也就是农历九月。“季”还可指兄弟中排行中最小的,如“项羽季父也”。B.游公卿,“游”指游玩,出游。古代许多底层文人,为了进身仕途,常陪公卿权贵游玩以图得到提拔。C.倒屣,又作“倒履”。典出《三国志·王粲传》,王粲急于迎客把鞋穿倒。后用来形容主人热情迎客。D.登东皋以舒啸,“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或不译,与“仁以为己任”的“以”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作者因为贫困的缘故寄住在旅社里,房间狭小,缺衣少食,生活境遇虽差但作者对此并不在意。B.材料一中,作者认为置办田产房屋虽然可以长长久久地留存给子孙,但这样会害了子孙。C.材料一中,作者所言“小逆旅”是指个人形体只是暂时寄寓于天地之间;“大逆旅”是指世间万事万物的命运也只是暂时寄居于天地之间。无论是个人还是万事万物,皆为天地之过客。D.材料二中,陶渊明天好则出游,农忙则耕种,登高则长啸,临水则赋诗,这正是诗人理想人生的写照。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向之欲高名厚利强有力者,而今安在?(2)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14.上述两则材料所体现的人生态度有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答案】10.BDH11.B12.B13.(1)先前那些想谋求高贵的名声、丰厚的利益、强大的势力的人,如今在哪里呢?(2)人寄身于天地间能有多长时间?为什么不随心所欲,生与死都顺随自然?14.①对生死的豁达。②看淡功名富贵,追求精神自由。③享受人生欢乐。【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就暂且把琴放着把剑挂在墙上,唱歌吟诗纵酒作乐,让几百年后从这楼下路过的父老们,想到我而称赞我。“卧琴挂剑”与“歌诗纵酒”省略了主语“余”,是两个结构一致的句子,所以应从“剑”和“酒”的后边断开,选BD;“数百年后”表时间,与后文不能断开,“父老过其下者”是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过其下父老者”,所以应从“者”后边断开,选H。故选BD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及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句意:是项羽最小的叔父。B.错误。此处“游”为“交际,交往”之意。句意:和公卿贵戚们交往。C.正确。D.正确。“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或不译/介词,把。句意: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有两处错误,首先前半句“作者认为置办田产房屋可以长长久久地留存给子孙”观点错误,由上文“门地之大莫大于刘汉中李晋阳矣,传世不数十,子孙已无置锥”可知,作者认为田产房屋这些物质是不能长久留给子孙的;其次“却会害了子孙”无中生有。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向”,先前;“欲”,想;“安在”,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在安”,在哪里。(2)“寓形宇内”,省略句,正常语序是“寓形(于)宇内”,人寄身于天地间;“曷”,为什么;“委心”,随心所欲;“去留”,顺随自然。【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六骸耳目,非吾有也,自天地委形而不得与之遗,及大化之往,如土委地,向之欲高名厚利强有力者,而今安在”,材料二“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可知,两则材料都体现了对生死的豁达。根据材料一“子恶乎知予哉,余家世相传,不过书一束,虽不敢谓尽古人能解,然游公卿,莫不倒屣;行乡里,莫敢不下车。自以为富贵不足致。方欲南道三湘八桂行,薄海乘桴略扶桑,登鲁泰山,发古封识,读冯冀北,西游入秦,过昧谷观日之所入,十年然后归”,材料二“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可知,两则材料都体现了看淡功名富贵,追求精神自由。根据材料一“且卧琴挂剑,歌诗纵酒,使数百年后父老过其下者,思而称之”,材料二“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可知,两则材料都体现了享受人生欢乐。参考译文:材料一:伯牙琴•逆旅壁记乙亥年深秋(九月),我因为贫困的缘故,寄住在旅社里,那房子宽不到两丈,进深不到八九尺,屋内除床榻几案外没有空地,缸里没粮食,衣服破旧鞋子破了洞,我不关心也不知道。每天能喝杯酒趁醉吟诗就行了。有人问我说:“大丈夫生在世间却不愿做官,你也该置办几千顷田,在五亩之地上修筑房子,作为子孙依赖的门地呀。您住在旅社的屋里,像是将住很久啊,为什么呢?”我笑着答应他说:“您怎么了解我呢,我家里世代相传的,不过是一捆书,虽不敢说能穷尽古人所能明了的学问,然而我和公卿贵戚们交往,他们没有不热情相迎的;在乡里走动,也没人敢不下车礼待我。我自认为富贵不值得我去追求。我正想向南去三湘乡八桂之地走走,到大海边乘着木船去领略扶桑美景,登上鲁地的泰山,打开古人封存的标志,读冯冀北的文章,向西出游到秦地,经过昧谷看太阳入山的地方,十年后回来。如今既然不能如意,就暂且把琴放着把剑挂在墙上,唱歌吟诗纵酒作乐,让几百年后从这楼下路过的父老们,想到我而称赞我,何必为子孙打算呢?门地再大没有比刘汉(朝)时期的李晋阳更大的了,但他家传世也不过几十代,如今他的子孙已无立锥之地。您难道认为求购的良田置办的房产足以留给子孙吗?”对方回答说:“是的。”我又说:“一个人的六骸耳目(身体各器官,指人的形体),并不属于我们自己,是天地神灵(暂时)交给我们这副肉体,而不能把它永远留在世间,等到大自然(天地神灵)终结我们的肉体,(肉体)也将像土堆崩塌在地,先前那些想谋求高贵的名声、丰厚的利益、强大的势力的人,如今在哪里呢?您认为他们都能久居于世吗?这是小逆旅啊。”对方回答说:“是的。”我又说:“天地是世间万事万物所共同拥有的,从古至今已有过多少年了,千百年来天地经历的事物也很多了,考量万事万物在天地间依随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任何事物都像大海里的一粒米,您认为它们都能久居于世吗?这就是大逆旅了。”于是就把这些想法写在墙壁上。材料二:算了吧!人寄身于天地间能有多长时间?为什么不随心所欲,生与死都顺随自然?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锄草耕种。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我乐天安命还疑虑什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游诸葛武侯书台①宋·陆游沔阳②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松风想像梁甫吟③,尚忆幡然答三顾。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世上俗儒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注】①诸葛武侯书台:诸葛亮相蜀时,曾在成都北筑读书台。②沔阳:今陕西勉县,城南定军山有诸葛亮基和武侯祠,武侯祠后迁城北。典午:指司马。③梁甫吟:古歌曲名一作梁父吟。诸葛亮隆中时,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A.本诗开篇交代了诸葛武侯祠的地点、环境,渲染出萧条的气氛。B.诗中写司马懿不敢自称王师,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赞美之情。C.诗中运用拟人修辞,回忆诸葛亮的往事,表达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D.诗中以《出师表》肯定了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认为诸葛亮远胜前人管仲与乐毅。16.本诗与《蜀相》都是咏史怀古诗,并且主要人物都是诸葛亮,但表达的情感有异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5.B16.相同:都有对诸葛亮才干的称颂和对英雄的怀念与敬仰。不同:陆诗还嘲讽俗儒们不知道当年诸葛亮在这高台上读的是什么奇书,才建立这样的功业。也讽刺了俗儒不思进取,选择安逸的一贯做法。《蜀相》不仅抒发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惋惜,也抒发了对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诗中写司马懿不敢自称王师”分析错误,“当”解释为“自称”是错误的,应该是应战,抵挡之意。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相同点:都有对诸葛亮才干的称颂和对英雄的怀念与敬仰。本诗中“松风想像梁甫吟,尚忆幡然答三顾”,运用拟人修辞,回忆诸葛亮的往事,表达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肯定了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认为诸葛亮远胜前人管仲与乐毅,表达了对诸葛亮才干的称颂;《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这些诗句都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对诸葛亮一生功业的敬仰。不同点:本诗中“世上俗儒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俗儒们不知道当年诸葛亮在这高台上读的是什么奇书,才建立这样的功业。借此讽刺了当时俗儒不思进取,选择安逸的做法,针砭时弊;《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意思是: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不仅抒发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惋惜,也抒发了对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自古忠孝难两全,李密在陈述自己的隐情后向晋武帝保证先尽孝后尽忠,并用衔环结草的典故表明心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兰亭集序》中写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乐趣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诗词中有很多以“空”营造意境氛围的,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英雄的失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臣)生当陨首②.死当结草③.所以游目骋怀④.足以极视听之娱⑤.空山新雨后⑥.天气晚来秋(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陨、骋、极、鹂、鬓、斑。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清代郑板桥为什么在画好芝兰后,还着意添加几笔荆棘?他在《荆棘丛兰图卷》中认为,像兰草这样的君子,要对荆棘有颗包容之心。表面是让芝兰与荆棘各安其命,“君子容之又何怕”。深层次却是“不容荆棘不成兰”,让荆棘保护芝兰,让小人成全君子。这似与宋人诗中所写的小松A,小松树因有杂乱的小杉树庇护,才“未怕林间走鹿馋”,让嘴馋的山鹿无此口福。就因有荆棘的庇护,感恩的兰花才绽放得更加平安和硕茂。反之,若没有荆棘和小杉树这些守护神,芝兰和小松何止险象环生,更是B。所以郑板桥才公允地说,不容荆棘不成兰,荆棘并非一无是处,怎能完全与小人等量齐观。进一步从社会意义说,君子掩恶扬善,有益于德化也,这自是君子的担当和使命。当然从人生审美角度看,就如同没有漫长冬夜便无法衬托冬天温暖的太阳,没有小人之恶就无法反衬君子之美。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句子中的“自”与文中加点的“自”,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B.我这时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便自告奋勇讨了这件差事。C.人的生死富贵自有定数,任何人都无法强求。D.全县2574个生产队,除300来个队是棉花、油料产区外,其余的都陆续自给。20.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能否改为“没有小人之恶就无法反衬君子之美,就如同没有冬夜便无法衬托冬天的太阳”?请简要分析。【答案】18.A如出一辙

B岌岌可危19.C20.不能。①原句多了“漫长”与“温暖”两个定语,形成更鲜明的反差,更好地突出了小人之恶对君子之美的反衬作用,增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②前两段都从芝兰荆棘写到君子小人,从具象到抽象,原句的表达与前文的行文逻辑更吻合。【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此句为总领句,由“小松树因有杂乱的小杉树庇护,才‘未怕林间走鹿馋’,让嘴馋的山鹿无此口福。就因有荆棘的庇护,感恩的兰花才绽放得更加平安和硕茂”可知,二者非常相似,可填“如出一辙”。如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B由“更”可知,此句比“险象环生”更严重,如果没有荆棘和小杉树的保护,芝兰和小松就可能死亡,可填“岌岌可危”。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中词语含义的能力。原句“自”是副词,本来。A.介词,从。B.代词,自己。C.副词,本来。D.代词,自己。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明确回答“不能”。①原句多了“漫长”与“温暖”两个定语,分别修饰“冬夜”和“太阳”,强调了二者的区别之大,形成更鲜明的反差;而“漫长的冬夜”比喻的是小人之恶,“温暖的太阳”比喻的是君子之美,加上这两个词更好地突出了小人之恶对君子之美的反衬作用,增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②原句先写冬夜和太阳,再写小人和君子,与前两段的内容相吻合,比如第二段先写“像兰草这样的君子,要对荆棘有颗包容之心”,再写“让荆棘保护芝兰,让小人成全君子”,这是由芝兰荆棘写到君子小人;第三段也是先写“小松树因有杂乱的小杉树庇护,才‘未怕林间走鹿馋’,让嘴馋的山鹿无此口福。就因有荆棘的庇护,感恩的兰花才绽放得更加平安和硕茂”,再写到“荆棘……怎能完全与小人等量齐观。进一步从社会意义说,君子掩恶扬善,有益于德化也,这自是君子的担当和使命”,也是由芝兰荆棘、小松小杉树写到君子小人,由具象到抽象。可见原句的表达与前文的行文逻辑更吻合。(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与气象有关的成语中,有一部分只是借用气象名词,①,因此我称之为“社会成语”。“雪上加霜”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比喻灾上加灾,灾害深重。这本无问题,②。北方冬季雪下后一般并不马上融化,在东北、新疆北部甚至可以积一冬,因此雪上经常有霜出现;在气象原始报表的天气现象栏中,积雪和霜的符号也经常同时出现。最重要的是,冬季北方田里已没有庄稼(东北)或庄稼正在越冬(华北),因此雪上加霜对农业来说基本没有影响。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组“雪上加霜”这个成语?这是因为,成语是文学,不是科学,人们完全可以组气象名词成语为社会服务。雪是白色,霜也是白色,雪是冻灾,霜也是冻灾,表示同样性质灾害的字叠加出现,不仅使成语美观,还会使人有灾重得透不过气的感觉。类似“雪上加霜”,③,还有“傲雪凌霜”“卧雪眠霜”“积雪封霜”等。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2.请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70个字。【答案】21.①实际内容和气象学无关②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③连用雪和霜的成语22.虽然雪上加霜对农业基本没有影响,但因为雪和霜都指白色的冻灾,二者叠加给人以灾重得透不过气的感觉,所以“雪上加霜”可用来比喻灾害深重。【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是对“与气象有关的成语”的内容的分析,根据前文“只是借用气象名词”,后文列举“雪上加霜”可知,此处可填“实际内容和气象学无关”。②处,根据后文对“雪上加霜”的陈述,基本不会影响农业,此处可填“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③处,从“雪上加霜”“傲雪凌霜”等成语可知,其特点是“霜雪”一起使用,所以此处可填“连用雪和霜的成语”。【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第二段先陈述“雪上加霜”的比喻义,然后陈述雪和霜并存实际上对农业基本没有影响,接着陈述“雪上加霜”是成语,成语是文学不是科学,借助气象学为社会服务,再强调雪上加霜给人以透不过气之感。由此,可以组织转折关系的句子:虽然雪上加霜对农业基本没有影响,但因为雪和霜都指白色的冻灾,二者叠加给人以灾重得透不过气的感觉。再组织因果关系的句子,前面的句子是原因,其结果就是:所以“雪上加霜”可用来比喻灾害深重。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现代诗人林庚说:“人走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