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陕西省延安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陕西省延安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陕西省延安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陕西省延安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陕西省延安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陕西省延安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下图表示某地蝗虫种群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0~a年,蝗虫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结构是增长型B.b年时,蝗虫种群的数量降到最低C.b~c年,蝗虫种群数量增加,呈“J”型增长D.降低蝗虫的环境容纳量可以对蝗虫种群数量的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2.桃树树体乔化与矮化为--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亲本组合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组别表现型乔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蟠桃矮化圆桃甲乔化蟠桃×矮化圆桃410o42乙乔化蟠桃×乔化圆桃3013014A.等位基因D、d的本质区别是组成两者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乔化C.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DdHh和ddhhD.根据甲组可推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下图示扦插的四个葡萄枝条,其中最易成活且生出的根最多的是()A. B. C. D.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kJ),甲、乙、丙代表三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只有一种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的个体数量B.甲所固定的能量是乙、丙的能量之和C.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67%D.甲、乙、丙都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5.艾滋病(AIDS)是由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艾滋病可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也可由母亲遗传给子女D.艾滋病患者发生恶性肿瘤,主要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降低导致6.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7.下列与“基因”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后,其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也将发生改变B.基因含特定的遗传信息是由核苷酸序列决定的C.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都自由组合D.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8.(10分)某色盲男孩,他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A.祖父→父亲→男孩 B.祖母→父亲→男孩C.外祖父→母亲→男孩 D.外祖母→母亲→男孩二、非选择题9.(10分)根据人体免疫的相关概念图回答问题:(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细胞名称,完成概念图:[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A.淋巴细胞B.B细胞C.浆细胞(2)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人人体后,_____________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强的免疫效应,消灭该抗原。(3)既能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加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c和d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c]能产生________(抗体/淋巴因子),[d]________________能使靶细胞裂解,使抗原释放出来并被消灭。(4)免疫调节是通过免疫系统来实现的,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5)溶菌酶作用属于第___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的特异性免疫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方式。10.(14分)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如α-萘乙酸)对黄瓜生根的影响,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α-萘乙酸(NAA)喷施黄瓜幼苗,两周后对黄瓜的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进行测定,结果如表。测定项目NAA浓度(×10-4mol/L)010203040未知浓度的NAA(X)主根长度(cm)12.114.312.810.58.6未测侧根数目(个)6.68.710.57.85.28.9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果表明,α-萘乙酸(NAA)对黄瓜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的生长均表现出________,其中,________(填主根或侧根)对生长素浓度更敏感。(2)在缺氧条件下进行上述实验,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原因是________。(3)欲测定待测NAA浓度(X)的大致范围(10~20×10-4mol/L之间或20~30×10-4mol/L之间),提供浓度为X的NAA溶液、若干黄瓜幼苗和必要实验器具,请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11.(14分)用4种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b、c、d,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酵母菌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曲线a所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是种群增长所需的______________最丰富。(3)曲线d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组酵母菌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种群增长逐渐变慢,其限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4)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有限的空间中,每组酵母菌种群数量都会达到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运用所学生长素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942年,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的化学成分是()。A.乙酸B.乙醇C.吲哚乙酸D.乙烯(2)研究表明,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_____端运输到形态学_____端,即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3)扦插时,保留有芽的枝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由于芽能产生____。(4)如图为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①对于根、芽、茎等不同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是否相同?_____。②对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即生长素浓度较低时_____生长;浓度过高则_____生长,甚至杀死植物。③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解除_____优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据图分析,0~a年,λ值为1,所以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a~b年,λ值在减小,所以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b~c年,λ值增加到2,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详解】A、据图分析0~a年,λ=1,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A错误;B、a~b年,λ<1,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下降。b~c年,λ值增加到2,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则种群数量最少的应该在b~c年之间,B错误;C、b~c年,λ增加到2,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不呈J型增长,C错误;D、通过影响食物和空间等环境因素可降低蝗虫的环境容纳量,进而可减弱蝗虫的数量增长,D正确。故选D。2、D【解析】首先应根据“无中生有”判断乔化与矮化的显隐性,然后根据后代表现型比例推测亲代基因型。【详解】A、等位基因D、d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其本质区别是组成两者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A正确;B、乙组显示:乔化×乔化→后代乔化∶矮化≈3∶1,说明乔化对矮化是显性性状,B正确;C、已知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乔化对矮化为显性,因甲组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化(dd)、圆桃(hh)个体,所以乔化蟠桃亲本和矮化圆桃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DdHh、ddhh,B正确;若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杂交后代中的分离比应为1∶1∶1∶1,实则是乔化蟠桃∶矮化圆桃≈1∶1,说明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D、甲组中乔化蟠桃的基因型分别为DdHh,其后代乔化蟠桃∶矮化圆桃=1∶1,推测其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DH∶dh=1∶1,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故选D。3、C【解析】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生长素合成部位是分生组织,生长素运输是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其生根,所以C选项正确。4、D【解析】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的同化量=175+875+200=1250;乙的同化量为200,而丙的同化量为30。【详解】A、在食物链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但高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不一定低于低营养级生物的个体数量,比如在一棵树上有很多昆虫和食虫鸟,A错误;B、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的同化量=175+875+200=1250;乙的同化量为200,而丙的同化量为30,甲所固定的能量是大于乙、丙的能量之和,B错误;C、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30÷200×100%=15%,C错误;D、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因此甲、乙、丙都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D正确。故选D。5、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HIV最初侵入人体时,T细胞参与的免疫可清除大多数HIV,但随着HIV浓度增加,T细胞不断减少,使免疫能力降低。【详解】A、由于HIV只能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所以AB段内HIV浓度上升的主要是它在宿主细胞中大量增殖的结果,不是内环境,A错误;B、消灭HIV,一方面需要细胞免疫将细胞内的HIV释放到内环境,另一方面需要体液免疫将内环境中的HIV通过与抗体结合而消灭的HIV,B正确;C、艾滋病属于传染病,可由母亲感染给子女,但不属于遗传病,C错误;D、艾滋病患者发生恶性肿瘤,主要是免疫系统的监控与清除功能降低导致,D错误。故选B。6、C【解析】分析题图: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时期,则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①时期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复制后均分到细胞的两极,所以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A错误;B、③时期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只含有等位基因的一种,存在的基因会出现两次,即细胞中出现红色或者黄色荧光点、蓝色或者绿色荧光点,各2个,每一极各一个,B错误;C、②时期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DNA完成复制,每种基因都出现两次,所以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C正确;D、图中的精细胞中出现了等位基因,说明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相关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D错误。故选C。7、B【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详解】A、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后,其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不一定会发生改变,A错误;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基因含特定的遗传信息是由核苷酸序列决定的,B正确;C、非等位基因包括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等位基因分离而发生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C错误;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故选B。8、D【解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表现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且隔代、交叉遗传。若母亲有病,则儿子一定有病;父亲正常,则女儿一定正常。【详解】已知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该病由b基因控制,则该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母亲(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染色体),由于母亲正常,所以母亲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信息可知,其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传给母亲的一定是XB,则母亲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①.A②.B③.C④.记忆⑤.吞噬⑥.抗体⑦.效应T细胞⑧.免疫器官⑨.免疫细胞⑩.免疫活性物质⑪.二⑫.体液免疫⑬.细胞免疫【解析】(1)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a]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B细胞;B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c]浆细胞;T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d]效应T细胞。(2)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人人体后,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强的免疫效应,消灭该抗原。(3)既能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加特异性免疫的是吞噬细胞。[c]浆细胞能产生抗体;[d]效应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使抗原释放出来并被消灭。(4)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组成。(5)溶菌酶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10、(1)①.两重性②.主根(2)①.会②.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合理即可)(3)①.实验设计思路:取浓度为X的NAA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1/2,重复上述实验,两周后测定黄瓜幼苗侧根数目,求平均值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若侧根数目小于8.7个,说明浓度X介于10~20×10-4mol/L;若侧根数目大于8.7个且小于10.5个,则说明浓度X介于20~30×10-4mol/L【解析】据表分析:α-萘乙酸用量为0的一组为对照组,其余均为实验组。随着α-萘乙酸浓度的升高,两周后黄瓜的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都是先增多后减少。【小问1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与α-萘乙酸用量为0的一组比较,一定浓度的α-萘乙酸(NAA)可促进主根长度增加和侧根数目增加,而较高浓度的α-萘乙酸可抑制主根生长和侧根数目增加,因此α-萘乙酸(NAA)对黄瓜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的生长均表现出两重性。在α-萘乙酸浓度为30×10-4mol/L时,主根生长受到抑制,而此浓度下对侧根的生根为促进作用,因此主根对生长素浓度更敏感。【小问2详解】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因此在缺氧条件下进行上述实验,会由于能量供应不足,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进而影响对主根和侧根的生长。【小问3详解】若X介于10~20×10-4mol/L,则随着NAA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加强,若浓度X介于20~30×10-4mol/L,则随着NAA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因此该实验的设计思路为:取浓度为X的NAA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1/2,重复上述实验,两周后测定黄瓜幼苗侧根数目,求平均值;若侧根数目小于8.7个,说明浓度X介于10~20×10-4mol/L;若侧根数目大于8.7个且小于10.5个,则说明浓度X介于20~30×10-4mol/L。【点睛】本题考查了萘乙酸的两重性和探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黄瓜主根和侧根生长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1、(1).最适合酵母菌繁殖(2).营养物质(3).不换培养液(4).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5).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解析】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酵母菌培养液的更换时间间隔、培养时间,因变量是酵母菌数量,其中d曲线为对照组,其应该不换培养液;培养液更换频率越高,有害代谢产物积累越少,营养越充足,种群生长越趋向于“J”型曲线。【详解】(1)由于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所以培养酵母菌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2)据图分析可知,a曲线的酵母菌培养液更换的时间间隔最短,营养物质最丰富,所以其所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曲线d为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