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二单元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流
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一一以尼罗河流域为例
[课标内容要求]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
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知识体系导图]
[学科核心素养]尼岁河流域
罗
尼
流
人地协调观:做到区域协调发展,实河
内
域
的
部不协调的流域开发
作
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
展
意义发走向协作的
综合思维:以尼罗河流域的开发为流域开发
例,掌握流域协调发展的措施。
区域认知:尼罗河流域的区域地理特
征。
二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1.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1)内涵❶
区域内部统筹与区域之间的协调统一
2.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名师指律>
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具
体内容: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
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
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
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尼罗河流域的协作发展
1.尼罗河流域
(1)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全长667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2)主要支流: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终年多雨地区:青尼罗河上游地处
埃塞俄比亚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区,下游流经沙漠地区。❷
(3)人文特征:尼罗河流域生活着大约1.8亿人,属水资源短缺地区。目前
85%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水电开发率仅为10%。
❷青尼罗河主要流经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每年的6~10月气压带、风带
北移,此时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受低气压的控制,降水丰富,河流水量丰富,进
入汛期。青尼罗河水量的季节变化是导致尼罗河定期泛滥的主要原因。
2.不协调的流域开发
过度用水与捕捞,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到下游地区的供
上游地区
水
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多,造成水库泥
上游、中游地区
沙淤积
下游地区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工业的发展导致污染严重❸
❸由于渠道长期输水,灌溉水下渗,地下水位显著上升,从而导致三角洲
地区土壤沼泽化和次生盐碱化,肥力下降,影响作物产量。
3.走向协作的流域发展
(1)成立协作组织,统一规划管理
成立政府间的协作组织,对全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进行统一
规划与管理,是流域内部协作开发的首要条件。
(2)水资源的协调利用与合理分配
尼罗河流域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合作,协调利用尼罗河的水资源。❹
(3)环境的协作保护与统筹治理
面对水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尼罗河流域国家认识到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
共同利益,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协作保护与统筹治理。
❹尼罗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水资源的分配已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政治问题。
因此,流域各国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合理地开发水资
源。
'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一
考点一尼罗河流域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及走向协作的开发
「典题导悟」
读有关尼罗河的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主要支流有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等。
下图为尼罗河地理位置简图及青尼罗河、阿特巴拉河、尼罗河径流量构成示意
①有尼罗河
尼罗河地理位置简图
(1)尼罗河上游流量巨大,下游则流量较小,分析其原因。
(2)概述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的原因。
(4)分析近年来尼罗河泥沙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简述泥沙减少对尼罗河入
海口自然环境的影响。
【获取信息】
①尼罗河自南向北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
②青尼罗河流经埃塞俄比亚高原,白尼罗河流经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
解析:第⑴题,根据上下游所处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差异,分析导致降水、
河流径流差异的原因。第⑵题,根据尼罗河主要流域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进行
分析。第⑶题,从枯水期尼罗河下游气候状况以及白尼罗河此时气候特征进行
分析。第(4)题,泥沙减少的原因可从植被的变化状况和工程大坝的修建以及尼
罗河的综合治理角度进行阐述。尼罗河泥沙减少会造成河口泥沙沉积的减少,
会出现海浪对海岸或者河口三角洲的侵蚀,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尝试解答】
(1)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较多,流量大;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
区,降水少,少支流汇入,沿途因蒸发、下渗失去大量径流。
(2)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
原因:尼罗河流域流量最大的地区,三个支流的流域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热
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河流补给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
河流补给少。
(3)白尼罗河源于南半球。尼罗河枯水期时,南半球为雨季,白尼罗河得到
补给因此径流量大;尼罗河枯水期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
产生的径流量少。
(4)原因:尼罗河流域的水利建设;阿斯旺大坝的建设;对尼罗河的综合治
理,沿岸植被覆盖率提高。影响:三角洲滩涂增速减慢,入海口海岸侵蚀,海
水倒灌,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盐碱化,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核心突破」
禽破㊀尼罗河流域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原因出现的问题解决措施
0
性物如性减少II节约合理网
-----------------|匚)水;适度捕捞
卜.游地区用水紧张------------
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降
低,早.涝灾需加剧保护植被,
匚〉
植树种草
水土流失造成河流含
沙量增多,水库淤积
地下水位上升,有灌有排,
寸>
土壤盐碱化滴脚贲狒
治理污染,调
工业发展水体污染
u>整工业勾
展越㈡走向协作的尼罗河流域开发
协作措施具体措施举例
成立政府间的协作组织,1999年成立政府间合作
成立协作组织,统一规划对全流域水资源、生态环机构一一尼罗河流域组
管理境和经济发展进行统一织;2001年发起“尼罗河
规划与管理流域倡议行动”
2001年六国签署《尼罗河
尼罗河流域国家通过一流域合作框架协议》;
水资源的协调利用与合
系列的合作,协调利用尼2015年三国同意对尼罗
理分配
罗河的水资源河流域水资源分配及大
坝建设进行协商
重视各国在环境保护方埃及援助上游国家控制
环境的协作保护与统筹
面的共同利益,对生态环蓝细菌,改善水生生态环
治理
境进行协作保护与统筹境
治理
「定向训练」
读尼罗河流域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全貌图,完成下列问题。
尼罗河海域全貌图澜沧江—湄公河海域全貌图
(1)试从气候、地形两方面比较两条河水系特征的差异。
(2)图示两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哪些资源及位置优势?
解析:第(1)题,尼罗河自南向北流经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的热带草
原气候区、中游的热带沙漠气候区、沿海的地中海气候区。澜沧江一湄公河上
游为高寒气候区,中下游为热带草原气候区。第⑵题,尼罗河中下游地区位于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优越,农业、运河、旅游是经济支柱。澜沧江一
湄公河位于东南亚地区,适宜发展热带作物种植、旅游业等。
答案:(1)尼罗河上游流经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丰富,且上游
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平缓,河湖众多,流域面积广;中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
降水少,支流少,水系不发达。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属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
但上游受地形(山脉)影响,支流少,流域面积狭窄;中下游地区多平原地形,地
势低平,河湖众多,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广。
(2)尼罗河中下游地区石油资源丰富,长绒棉出口量大;埃及地处两洋三洲
五海之地,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缩短了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程,
地理位置重要。湄公河流经地区热带经济作物及天然植物资源丰富,如热带林
木、天然橡胶等,矿产资源有锡、石油等。东南亚正处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亚
洲和大洋洲交通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
【备选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同一条尼罗河,同一盆地,同一未来”,是尼罗河流域各国人民的共同
理想。
材料一尼罗河流域图。
材料二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尼穆莱以上为上游,喀土穆以下为下游。
流域内国家、人口众多,经济落后。随着气候变暖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流域干
旱须发,生态破坏和水污染也日益突出。
材料三1929年,英国和埃及签署了《尼罗河水协定》,埃及和苏丹获得
90%的尼罗河水使用权。近年来,上游国家积极谋求平等利用尼罗河水的权利,
埃及和苏丹因高度依赖尼罗河水而坚持捍卫历史协定,各国间矛盾时有发生。
(1)与青尼罗河相比,白尼罗河在支流数量、流域面积、径流季节变化等方
面有何特点?
(2)指出尼罗河下游开发利用的重点,并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说明各国间因利用尼罗河水资源而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原
因。
(4)作为一条国际河流,你认为尼罗河流域综合开发的途径有哪些?
解析:第⑴题,结合材料信息回答。第⑵题,尼罗河下游主要流经热带沙
漠气候区,结合气候和地形特征判断,重点发展灌溉农业、旅游业等。第(3)题,
从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量的减少、不平等水权等方面回答。第(4)题,从流域
组织的建立等方面分析协作开发的必要性。
答案:(1)支流、湖泊众多,流域面积较广;径流量较大,季节变化较小。
(2)重点:兴修水利,防治洪涝,保障灌溉,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理由:
下游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光热充足;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
沃,灌溉农业发达;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需兴修水利工程,防
治洪涝,保障灌溉,促进特色农业(长绒棉)的发展;尼罗河沿岸自然风光迷人、
人文景观荟萃,人口稠密,水运便利,可大力发展旅游业。
(3)人口快速增长、经济的发展,各国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大;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破坏和水污染,流域水资源供应不断减少;流域内许多国家对尼罗河
水资源依赖程度很高;殖民统治时期签署的水权协定,影响尼罗河水的公平使
用。
(4)加强区域合作,建立互信,通过磋商解决争端;建立尼罗河流域国际合
作组织,统一管理、规划,共同开发;加强河流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积极开展
全球范围的国际合作,为流域的开发利用寻求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水
资源利用率,防治水污染。
考点二长江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典题导悟」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
重点提到了以金沙江、雅普江、大渡河等为重点,加快水电基地和送出通道建
设,扩大向下游地区送电规模。读下图,完成(1)〜(3)题。
si
(1)下列关于金沙江、雅碧江、大渡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②湖泊广布,对长江流量的调节功能强
③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④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升高
A.①④B.②④
C.①③D.②③
(2)下列关于金沙江、雅碧江、大渡河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少数民族众多,旅游资源丰富
②改善通航条件,促进四川西部航运业的发展
③水电开发条件好,但当地地形崎岖,电力外输困难
④地表水易下渗,生态环境脆弱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3)甲、乙两个区域,国土整治的重点任务分别是()
A.发展交通运输发展立体农业
B.发展交通运输治理中低产田
C.防治荒漠化发展立体农业
D.防治荒漠化治理中低产田
【获取信息】
①以金沙江、雅碧江、大渡河等为重点,加快水电基地和送出通道建设,
扩大向下游地区的送电规模。
②金沙江、雅碧江、大渡河位于横断山区。
【尝试解答】(1)C(2)A(3)A
解析:第⑴题,人类经济活动向山区扩展,使植被破坏严重,上游地势起
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故①③正确;长江中下游湖泊较
多,②错;上游河水侵蚀作用强,河床加深,④错。第⑵题,西南地区少数民
族众多,旅游资源丰富,①正确;四川西部山高谷深,不利于航运业的发展,
三条河流主要侧重于水电的开发,②错;该地地形崎呕,为电力外输增加了困
难,③正确;地表水易下渗是云贵高原的地表特征,④错。第(3)题,甲位于横
断山区,交通不便,因此国土整治的重点是发展交通运输;乙位于低山丘陵地
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发展立体农业。
核心突破|
展以㊀流域综合开发的思路'措施分析(以长江流域为例)
1.流域综合开发的总体思路
流域综合开发是针对流域内的优势条件或潜力因素,使之效益最大化,但
流域问题往往直接影响流域开发的实施,因此流域综合开发应以问题治理为中
心,以优势的开发为重点,两者兼顾,实现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
和发展。
臂就}流域条件——►流域问题
生产条件J1
优势资源-——流域开发
2.长江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分析
上游中游下游
自然条件恶劣,生自然条件优越,地
自然条件优越,工
开发条件态环境脆弱;水能理位置突出,经济
农业基础较好
资源丰富基础雄厚
农牧业为主;草原商品农业生产基
商品农业基地;有
退化、水土流失、地;冶金、机械、
开发现状我国最大的综合
冰川退缩、河流断建材为主的制造
性工业基地
流,珍稀物种减少业基地
水土流失、崩塌、
洪水威胁严重;毁
滑坡、泥石流等自
林开荒和乱砍滥水体和大气污染
存在问题然灾害频繁,生态
伐;围湖造田、湖严重
破坏;水能开发程
泊萎缩、河床抬高
度低
加强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湖、疏浚湖调整并优化产业
和水源涵养林的泊;搞好荆江分洪结构,淘汰或改造
建设;封山育林、工程;以水土保持传统产业;发展高
整治措施育草,对现有森林为中心,营造中游新技术产业和第
实行保护性经营防护林;发挥水利三产业;加强环境
与开发;建设三峡工程拦洪、治沙的保护,控制环境污
工程功能染
窿屋㈡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及目的
治理措施治理目的
建设水利工程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
修建分洪、蓄洪区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防洪和航运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
调整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
「定向训练」
下图为长江荆江河段及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荆江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泥沙沉积形成了南五洲
B.溯源侵蚀使得河道弯曲
C.荆江分洪区汛期大量蓄水
D.人民大垸不受洪水威胁
2.“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A.湖泊的调节功能较弱
B.地下水位过高,补给河流
C.泥沙淤积使得河床增高
D.流速过快,河岸侵蚀严重
3.下列关于分、蓄洪区土地利用的叙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为应对特大洪水而禁止开发
B.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
C.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
D.开挖成湖,增强调节功能
1.A2.C3.B解析:第1题,南五洲位于荆江中心,属江心洲,由
泥沙沉积而成。第2题,荆江段河道弯曲,水流较缓,河床被上游带来的泥沙
抬高,而且上游有川江(宜宾至宜昌)大量江水汇入,使得“万里长江,险在荆
江”。第3题,蓄洪区土地利用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应注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
益相结合。A项禁止开发忽略了经济效益,不利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
项没有考虑生态效益,且对分、蓄洪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D项工程量
过大,不易实施;B项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最好。
【备选题】
(2020•浙江7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江梧州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居全国第二位;多年平均输沙量5570
万吨/年,居全国第三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2017年梧州站输沙量减少至
2500万吨/年。图一为广西境内西江流域主要水库和甘蔗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图
二为梧州站径流量、输沙量及南宁市降水量年内占比统计图。
材料二目前,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甘蔗生产省区。下表为2000年至2017
年广西森林覆盖率和农业生产相关统计数据表。
年份
统计指标
20002005201020142017
森林覆盖率(%)37.952.758.062.062.3
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625.9634.4589.7618.6614.3
稻谷播种面积(万公顷)230.2210.0209.4202.6192.3
甘蔗种植面积(万公顷)50.974.8106.9108.293.5
甘蔗单产(吨/公顷)57.869.066.673.581.4
(1)说出西江输沙量的年内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输沙量大的自然条件。
(2)简述西江流域输沙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
(3)简析广西主产区甘蔗种植的土地资源优势。从生产角度,说出2000年来
广西甘蔗总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据图二分析可知,西江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6〜8月份,其
他月份较少,年内分布不均。影响输沙量分布的因素主要是降水量及其季节分
配、地形等因素。图中该地降水量较大,集中于5〜8月份,年内降水集中,径
流量大;西江流经地区多低山丘陵,河流流速快,侵蚀力强,因此输沙量大。
第⑵题,据图一分析可知,西江干支流修建了大量水库,水库拦水拦沙,减少
了输沙量;据表分析,2000年至2017年,该地区森林覆盖率由37.9%大幅度提
高到62.3%,森林保持水土,减少了输沙量。第(3)题,从土地资源角度分析,
结合图一可知,广西河流众多,河谷平原面积较大,地形平坦,河流沉积了深
厚的土壤,土壤肥沃。2000年广西甘蔗总产量快速增长,从表中数据看,种植
面积从50.9万公顷增加到93.5万公顷,种植面积扩大;甘蔗单产由57.8吨/公
顷提高到81.4吨/公顷。图一中修建大量水库,水利设施得到完善,水源供应充
足、稳定;农业科技等投入增加,农业技术进步较快。
答案:(1)特征:年内分布不均,集中在6〜8月。条件:降水量丰富,径流
量大;年内降水集中;流域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侵蚀强。
(2)水库大量拦蓄河流泥沙;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
(3)优势:河谷平原面积较广,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原因:种
植面积扩大;单产提高;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科技等投入增加。
工核心素养|问题研究——法国罗讷河的开发
罗讷河源于瑞士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流程约813千米,流向日内瓦湖,
然后流入法国东部,最终流入地中海。罗讷河是欧洲的重要贸易河流,联系欧
洲北部与地中海。罗讷河是法国水力最强、流速最快的河流。在不同历史阶段,
罗讷河整治方式迥异。
【探究思路】
[探究思路一]罗讷河开发的地理背景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
泛滥,上游洪水发生在夏季,中游洪水发生在春季,下游洪水发生在秋季,但
是全流域性的大洪水并不多见。在瑞士日内瓦的附近,罗讷河与阿尔沃河在此
交汇。从日内瓦湖流出的罗讷河水在左侧清澈见底,而从欧洲第一高峰勃朗峰
流出的阿尔沃河水在右侧却湍急浑浊,两河交汇处形成非常明显的界线,成为
“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图。
[问题]
1.分析罗讷河“野性”的成因。
提示:罗讷河流经高山峡谷,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支流多,补给类型多
样;流量季节变化大。
2.分析罗讷河难以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的原因。
提示:夏季,高山冰雪融水大,上游河段流量大;中上游的水库、日内瓦
湖和沼泽调蓄作用明显;罗讷河下游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北部支流
索恩河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由于罗讷河不同河段出现
的汛期不同,所以难以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
3.判断图中罗讷河、阿尔沃河交汇处形成“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最可能
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夏季。原因:罗讷河上游河流搬运来的泥沙在湖中沉积,使得该河
流出湖时泥沙含量大大减少,河水清澈;阿尔沃河源自阿尔卑斯山区,夏季冰
雪融化量大,径流量大,并且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侵蚀作用强烈,导致该
河的含沙量大,河水浑浊。
4.简述罗讷河对日内瓦湖的影响。
提示:罗讷河是日内瓦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携带泥沙在湖中沉积抬高湖床。
罗讷河是日内瓦湖的下泻通道。
[探究思路二]罗讷河的综合开发
罗讷河流域是法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罗讷河生活着大量的鞋鱼(溯河涧游
鱼类),两岸约有200万人,农业发达。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
治,在不同历史阶段,罗讷河整治方式迥异。自20世纪50年代起,法国采用
低坝进行多级开发;20世纪90年代,法国政府因能源政策调整和环保理念变化,
终止使用该河流上的电站,使这些电站和低坝“退役”并逐步被拆除。
[问题]
1.根据罗讷河流域特征,说明其在瑞士境内的主要开发方向及理由。
提示:开发方向:发电和漂流(旅游)。理由:瑞士境内以山地为主,河流落
差大,流量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适宜水电开发;瑞士境内山清水秀,
风光秀丽,对游客吸引力大。
2.与高坝相比,你认为该流域修建低坝有哪些优势?
提示:减少(或无须)移民;农田淹没少,船只过间时间短,过间用水少;对
生态和景观影响小;溃坝等威胁性小;工程量小,投资少等。
3.请你推测法国政府拆坝的可能原因。
提示:泥沙淤积,大坝的综合效益下降;废弃旧坝威胁当地和大坝下游人
员和财产安全;为鞋鱼演游提供条件,保护鞋鱼的生存环境,保护河流的生态
环境;法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导致水电比重下降;环保理念变化,罗讷河的
整治逐渐进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为中心的阶段。
【研究结论】
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河段,河流综合整治和开发目标不同,措施不同。要
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环保的原则,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应用】
(2016•全国卷H)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
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
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
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O城市
ii国界
又河流
▲4810山峰、高程/m
j500—等高线/m
①摩纳哥
②德国
⑴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
流量的季节变化。
(2)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
进行选择,完成下表。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改善水质发电增加生物多样性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
阶段时间主要措施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
整治河道,裁弯
19世纪40年代至
第一阶段取直,消除河道①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20年代
分汉
20世纪20—80年进行梯级开发,___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
代整理河谷滩地等
20世纪90年代以恢复弯曲河道及
第三阶段恢复河流生态
来河道分汉
⑶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汉”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解析:第(1)题,该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上游主要在瑞士境内,依靠阿
尔卑斯山的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高山冰川融水补给,春季温度升高,积雪融化,
形成汛期;夏季温度高,冰川融化量加大,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川
不再融化,河流进入枯水期。北部支流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主要
靠大气降水补给,由于全年降水均匀,所以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
期;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因此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
水期。第⑵题,整治河道,裁弯取直,主要是增加河道的泄洪能力,减少洪涝
灾害,开发河道的航运功能;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可以发电、改善航运条
件,同时整理河谷滩地利于本地的土地开发。第⑶题,“国立罗讷河公司''作
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拥有重要的作用与权力,此题可以
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建立原因。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
用、航运、防洪、发电和土地利用等多个方面的利益,只有国家唯一授权机构
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河流流经地区较多,开发和整治困难较大,
需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统一的机构作为保障,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治理,以
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第(4)题,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一是改善水文条件,二
是改善河流地貌的特征,三是恢复濒危或特殊物种等。河流的弯曲度增加可以
增加河流的长度;增加河道分汉可以增加河流的河网密度,进而增加水面面积
和湿地的面积,恢复生物的生存环境,增加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弯曲度的增加
和分汉的增多,能够降低水流速度,增加水流的净化能力,进而恢复其自然生
态功能。
答案:(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2)①改善航运条件防洪
②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填写顺序不分先后)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
用等多方面的利益,只有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
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
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
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第二节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一一以
“一带一路”为例
[课标内容要求]
[知识体系导图]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际
合作的重要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从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
意义入手,理解“一带一路”国家1“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意义:全球区域、沿线各国、我国的意义I
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区域认知:结合“一带一路”建
设,了解沿线国家的主要自然地理
和人文地理特征。
,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一
一、“一带一路”
1.“丝绸之路”:自古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和经贸合作的通道与桥梁,中
国与中亚地区久远浓厚的历史联系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
2.“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o
<名师指律>
❶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
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二、“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理背景
1.地缘上的联系性
“一带一路”国家地缘的临近性和联系性增强了沿线国家及地区间的联
系,促进了A旦、资遮、资金、信息的流通,有效推动了国家间的协作发展。
2.资源禀赋的互补性
各国资源条件差异产生的供需矛盾,促使各国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
上,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3.交通通信的联通性
交通运输与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的互联互通是支撑国际合作的基础条件。
4.经济发展的互助性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一
定的差异性,经济发展的互助和互补性,有利于国际经济合作。
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意义
1.在全球层面:塑造安全文明、和平和谐的国际秩序。
2.对区域: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
度融合,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3.对沿线各国:为沿线国家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力地推动沿线
国家的发展。
4.对我国:有助于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进而形成海陆统
爰、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❷
。,一带一路”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路径和支撑、桥梁和纽带,而“命运共
同体”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宗旨和发展方向。“一带一路”继承了古丝绸之
路开放兼容的历史传统,同时也吸纳了亚洲国家“开放的区域主义”精神,体现
了中国加快与周边国家区域一体化进程的现实需求。
------------'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
考点一“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理背景与意义
「典题导悟」
2020年12月3日,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论坛在北京召开。
“一带一路”建设自提出以来,不断拓展合作区域与领域,尝试与探索新的合
作模式。据此完成⑴〜⑶题。
(1)目前,“一带一路”主要合作区域是()
A.亚洲、欧洲和非洲
B.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C.亚洲、非洲和北美洲
D.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2)一批商品从上海运往鹿特丹,最近的传统海上航线需经过()
A.好望角B.直布罗陀海峡
C.波斯湾D.琼州海峡
(3)中国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
了海水淡化的成本。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
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是()
A.大洋洲、西欧B.东欧、东南亚
C.中亚、西亚D.东亚、南亚
【获取信息】
“一带一路''建设自提出以来,不断拓展合作区域与领域,尝试与探索新
的合作模式。
【尝试解答】(1)A(2)B(3)C
解析:第(1)题,“一带一路”主要合作区域是亚洲、欧洲和非洲。第Q)题,
由所学知识可知,上海至鹿特丹最近的传统航海线路依次经过太平洋、马六甲
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英吉利
海峡。该航线必须经过直布罗陀海峡,不需经过波斯湾,经过好望角航线太远,
可经过琼州海峡,也可不经过琼州海峡。第(3)题,海水淡化工程应在缺水地区
实施,西欧、东亚和南亚等沿海她区受西风和夏季风影响较明显,降水较多,
缺水现象不严重,因此排除A、B、D三项;中亚地区临近里海,西亚地区有很
长的海岸线,这些地区干旱少雨,且光热资源丰富,故选C项。
核心突破|
震族Q“一带一路”的基本走向
密被㈡“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理背景一一“地缘、资源、交通、经济”
地理覆盖范围广,地缘临近,但环境差别较大,经济发
地缘联系性
展、文化、宗教存在空间分异
各国资源条件差异产生供需矛盾,资源禀赋的互补使得
资源互补性
相互间投资和贸易的潜力大
交通联通性新亚欧大陆桥、中俄高铁,中俄天然气管道、北斗卫星
的全球覆盖等,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存在较大的差异,
经济互助性有的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有的处于产业结构升级阶段,
有利于国际经济合作
密被㈤“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意义一一“四个层面”
塑造安全文明、和平和谐的国际秩序,致力于维护全球
全球层面
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
区域层面度融合,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
通、民心相通
加强沿线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有力
沿线各国层面
推动沿线国家的发展
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进而形成海陆统
我国层面
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定向训练」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和中巴合作的标志性工
程。2020年10月,作为中巴经济走廊早期收获项目之一,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
交通橙线项目开通运营,标志着巴基斯坦进入了“地铁时代”。据此完成1、2
题。
1.古代中国的商船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一般选择夏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冬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
B.当夏季航行到索马里附近海域时,发现此处水温较低,且海面上有大量
的捕鱼的渔船
C.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发现正午日影位于南侧
D.返航时途经加尔各答可以大量购置棉花,带回国内
2.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
信的有()
①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地区集聚
②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系统更完善
③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
④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A.①B.②③C.②④D.①④
1.B2.A解析:第1题,古代航行往往借助盛行风,南海及印度洋海
域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古代中国的商船应是冬季从我国南方沿
海出发,夏季从非洲东部沿海返回;夏季索马里半岛沿岸出现的是寒流,渔业
资源相对丰富;商船顺风由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应是冬季,新加坡位于赤道附
近,该季节的正午日影朝北;加尔各答主要盛产黄麻。第2题,由题干可知,
“一带一路”主栗发展的是铁路和港口交通系统,而且欧洲国家没有通过提供
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②④错;由于“一带一路”
的实施,产业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地区集聚,同时由于资
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①③对。
【备选题】
“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据此
完成1、2题。
1.“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
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
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新丝绸之路”横贯亚欧大陆,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世界文化圈是东亚
文化圈与()
A.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
B.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C.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
D.伊斯兰文化圈、东欧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1.A2.D解析:第1题,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需要为大
量产品寻找市场,同时迫切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优秀人才,这就要求我国必
须加强对外合作,而“一带一路”建设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措施,①正确;
西部地区经济发达,需栗大量的资源而不是人才,②错误;中亚地区油气资源
丰富,但其他产业较为匮乏,为了发展经济必须寻找消费市场,而中国正是一
个庞大的市场,③正确;南亚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旱涝灾害较多,农业产量
不稳定,且该地人口数量庞大,粮食自给尚且困难,无法大量出口,④错误。
第2题,根据世界地理相关知识,亚欧大陆自东向西依次为东亚、中亚、西亚、
东欧、西欧,其中中亚、西亚主要信奉伊斯兰教,D正确。
考点二“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
「典题导悟」
(2018•全国卷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是世界重栗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
作重大项目一一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
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
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
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
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
埃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
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
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一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下图示意
该项目的位置。
尔.
半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⑵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⑶分析开发白令海峡一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
争力的作用。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
【获取信息】
①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
②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
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
③天然气田位于纬度较高的西西伯利亚平原。
解析:第⑴题,俄罗斯具有资源优势,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扶贫项目监督培训实施要点
- 如何快速修复打结的发丝
- 修脚的正确姿势让足部焕发活力
- 土地换耕合同协议书
- 执业药师挂证合同协议书
- 广告代发合同协议书模板
- 塑料材料买卖合同协议书
- 解除店面房合同协议书
- VFP考试备考材料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嵌入式考试的技术应对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购销茶叶合同范本
- 山东济南历年中考作文题与审题指导(2005-2021)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锝99mTc替曲膦注射液-药品临床应用解读
- 武汉各区2023-2024学年九下化学四调压轴题分类汇编-第8题选择题
- 脑血管造影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 外墙涂料施工劳务合同范本(8篇)
- 成人重症患者颅内压增高防控护理专家共识2024
- 网络灾难与信息安全应急
- 音乐人类学视角-洞察分析
-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期末综合测试题(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