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规律(54题14大类型)(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科版2024)_第1页
专题06 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规律(54题14大类型)(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科版2024)_第2页
专题06 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规律(54题14大类型)(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科版2024)_第3页
专题06 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规律(54题14大类型)(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科版2024)_第4页
专题06 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规律(54题14大类型)(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科版202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6\o"3.4光的折射与透镜"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规律TOC\o"1-3"\h\u【题型1光的折射现象】 1【题型2光折射规律的应用】 3【题型3光折射的光斑移动】 5【题型4光折射的光路图】 6【题型5光的色散及其现象】 8【题型6光的三原色】 10【题型7物体的颜色】 12【题型8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15【题型9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 15【题型10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6【题型11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变化】 22【题型1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4【题型1光的折射现象】1.(2023秋•岱岳区期中)小明暑假期间去附近的公园游玩,他发现公园里既有“楼台倒影入池塘”的静态美,又有“鱼戏莲叶间”的动态美,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对于这些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他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鱼”是虚像②他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低③他在岸上看到的水中“楼台”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④他在岸上看到的水中“楼台”比地上的楼台要小一些A.只有①④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①③【答案】D【解答】解:(1)看到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浅是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是鱼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2)看到的水中楼台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比地上的楼台大小相同。综上所述,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D。2.(2023秋•金乡县期中)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C.向右移动后静止 D.仍在原来位置【答案】A【解答】解:当容器内加水时,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线将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即向下偏折,也就是在容器底的光斑向左移动,如下图,当水加满后,光斑就停止移动;故选:A。3.(2023秋•兰山区期中)“防溺水”安全意识要牢记心间,绝不随便下水。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胸膛的河水,实则很深,一旦下水就很可能造成溺水事故。在岸上看河水比实际上浅的原因是()A.眼睛产生的错觉 B.从河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 C.从河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D.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答案】C【解答】解:河底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人看到的河底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看到的是河底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河底虚像,像在河底实际位置的上方,因此看起来河水较浅。故选:C。4.(2023秋•烟台期中)平静如镜的湖水中可见“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景象;水中的“鱼”是虚像(填“实像”或“虚像”),水中的“云”是虚像(填“实像”或“虚像”),若看到水中的白云在向东移动,则天上的白云在向东(填“东”或“西”)移动。【答案】虚像;虚像;东【解答】解:平静如镜的湖水中可见“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景象,其中,水中的“鱼”是来自鱼的光在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形成的虚像。水中的“云”是来自云的光线在水面反射形成的,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所成的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故若看到水中的白云在向东移动,则天上的白云在向东移动。故答案为:虚像;虚像;东。5.(2023秋•章丘区期中)中华语言精深巧妙,许多典故中都蕴含着相关精物理知识。例如:“水中捞月”这个故事中,猴子捞不到水中月亮,因为这个“月亮”是光的反射(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像;“海市蜃楼”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斜射入不均匀的空气中发生的现象,人们看到的“蜃景”是虚像(选填“实像”或“虚像”)。【答案】反射;虚像【解答】解:“水中捞月”这个故事中,猴子捞不到水中月亮,因为这个“月亮”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海市蜃楼”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斜射入不均匀的空气中发生的现象,人们看到的“蜃景”是虚像。故答案为:反射;虚像【题型2光折射规律的应用】6.(2023秋•东营期中)如图所示,光在玻璃或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玻璃 D.入射角为30°,界面右侧是玻璃【答案】C【解答】解:已知CD是界面,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则由图可知,∠AOC=60°,则∠BOD=60°,所以入射角为90°﹣60°=30°而∠COE=45°,则折射角为90°﹣45°=45°;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CD的右边是空气,左边是玻璃;;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7.(2023秋•汶上县期中)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2(选填“1”、“2”或“3”),分界面为②(选填“①”“②”),分界面的上方为水。【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由图可知,∠1等于∠3,因此①是法线,②是界面,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又因为∠2大于∠3,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分界面下方是空气,上方是水。故答案为:2;②;上。8.(2023秋•桓台县期中)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左侧,折射角的大小是35°,折射角小于(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入射角。【答案】左;35;小于。【解答】解:由图知:光线从左侧射向右侧,所以左侧光线是入射光线,右侧光线是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图中所示折射角是90°﹣55°=35°,入射角为90°﹣30°=60°如图所示;图中可以看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这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过程,即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故答案为:左;35;小于。【题型3光折射的光斑移动】9.(2023秋•莱西市期中)一盏探照灯的灯光射向空水池,如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底A处形成一个光斑。在向池中注水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光斑会()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在原地不动 D.先向左移再向右移【答案】A【解答】解:在逐步注水的过程中,入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不变,水面上升,折射点向左移动,入射角不变,折射角的大小也不变,所以折射光线逐渐向左移动,光斑会向左移动;光斑发生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的眼睛,人的眼睛逆着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光斑的虚像,所以光斑会向左上方移动。故选:A。10.(2023秋•宁阳县期中)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光路中,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②反射角的大小为40°,折射角小于40°③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左移动④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右移动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答案】A【解答】解:(1)由图可知,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规律,故①正确;(2)因为入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40°所以入射角等于90°﹣40°=50°;又因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等于50°,故②错误;(3)当液面升高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故入射点靠左,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故光电屏上的光斑S向左移动,故④错误,③正确;故A正确。故选:A。【题型4光折射的光路图】11.(2023秋•济南期中)如图所示,东南亚地区生活着一种射水鱼,它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能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水中,实现捕食。下列光路图能表示射水鱼观察水面上小昆虫的是()A. B. C. D.【答案】D【解答】解:射水鱼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落的昆虫等猎物,是因为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发出”的光射向水面,发生折射,再进入射水鱼的眼睛中,因此光的传播路线是由空气→水中。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D图符合题目。故选:D。12.(2023秋•长清区期中)在防溺水教育活动中,老师告诉学生,池塘里水的实际深度比看起来要深,不能贸然下水游泳。如图是解释这一现象的情景,A为水底的物体,A′是岸边儿童看到A的像。请作出过O点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答案】见解答图【解答】解:连接AO可得入射光线,过入射点O垂直水面画出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如图所示:13.(2023秋•昌乐县期中)如图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答案】【解答】解:(1)过入射点画出法线,法线与镜面垂直,并且用虚线表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入射光线;光从水中垂直水面射入空气中时,传播的方向不变。如图所示:14.(2023秋•招远市期中)小明将两个大小相同的红、蓝环粘在一起形成“8”字。手拿红环将蓝环竖直放入水中,使蓝环刚好浸没,从水面上方C点可以观察到红环的“倒影”和蓝环的像并不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请在乙图中作出:(1)红环最上端A点在水中的像A'点;(2)B'点为蓝环最下端B点的像,请完成从C点看到B点的光路。【答案】见解答【解答】解:(1)作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即为像,两个大小相同的红、蓝环粘在一起,也是真实B的位置;(2)连接看到的B(即B')与C即为折射光的位置,与水面相交点为入射点,A'到入射点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题型5光的色散及其现象】15.(2023秋•宁阳县期中)下列有关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正确的是()①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光的直线传播②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平面镜成像③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④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光的色散A.只有①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④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答案】B【解答】解:①③④大树上的树叶很多,树叶与树叶之间会形成很多小的缝隙;太阳光从这些小缝隙中照射下来,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在地面上会形成太阳的像,故①正确;②平静水面上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②正确;③潭底反射的光线斜射向水面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潭底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潭底的上方,所以潭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故③错误;④雨后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解成各种彩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④正确。故选:B。16.(2023秋•蓬莱区期中)(多选)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答案】ABD【解答】解:A.酒中明月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B.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C.月亮本身并不发光,不是光源,是因为反射了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故C错误;D.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本质是光的折射,故D正确。故选:ABD。17.(2023秋•烟台期中)17世纪,科学家牛顿发现了太阳光的色散现象: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由于三棱镜对各种单色光的折射(选填“反射”或“折射”)程度不同而被“分解”成各种色光;几种色光也可以混合成另外颜色的光,如图所示光的三原色示意图中,在区域1应为白色光,区域2的应为绿色光。【答案】折射;白;绿。【解答】解:17世纪,科学家牛顿让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因三棱镜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而出现了一条彩色光带,这一现象称为光的色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合成白色光,故图中在区域2应为绿色光,区域1应为白色光。故答案为:折射;白;绿。18.(2023秋•临沂期中)台风“杜苏芮”对菲律宾与中国都造成严重灾害,在中国北方引发极端暴雨天气。台风来临时产生的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可听声的传播速度。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答案】等于;色散。【解答】解:(1)无论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它们在相同介质的传播的速度跟可听声都是一样的;(2)当太阳光射入雨后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形成彩虹。故答案为:等于;色散。【题型6光的三原色】19.(2023秋•长清区期中)小明仔细观察学校的彩色电子显示屏,发现它是由许多组小LED灯组成,如图所示。每一组有三个小灯,它们发出光的色彩分别为()A.红、绿、紫 B.红、黄、紫 C.红、绿、蓝 D.黄、绿、紫【答案】C【解答】解:彩色电子显示屏由许多组小LED灯组成,每一组有三个小灯,它们发出光的色彩分别为红、绿、蓝。故选:C。20.(2023秋•蓬莱区期中)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在成都开幕,东安湖体育场上空烟花绚丽四射,大运会火炬塔通体透亮,顶部10余道彩色光柱不停地变幻着形态,在夜色中彰显出独特的美,关于此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彩色光柱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B.湖中看到火炬塔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火炬塔上的彩色光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远处观众看燃放烟花时先听见响声再看见烟花【答案】C【解答】解:A、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光柱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A错误;B、火炬塔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C、人们看到彩色的光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故C正确;D、烟花和声音是同时产生的,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所以先看到烟花后听到声音,故D错误。故选:C。21.(2023秋•莒南县期中)许多人跑步健身时佩戴智能手环(图),它可以显示“配速”等信息,“配速”表示跑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某人跑步结束时其佩戴的智能手环显示配速为6min40s,由此可以计算出他跑步的平均速度为2.5m/s;手环屏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答案】2.5m/s;绿【解答】解:某人跑步的路程s=1公里=1km=1000m,所用时间为t=6min40s=400s,平均速度为v===2.5m/s。手环屏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答案为:2.5m/s;绿。22.(2023秋•兰山区期中)如图所示,“夜画琅琊”行进式游船演艺项目以涑河水岸夜景为画布,以临沂历史文化为内涵,用激光水幕、视角特效、歌舞表演、游船伴游、科技化秀场等表现形式,为游客呈现“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的场景。(1)涑河两岸建筑物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选填“实像”、“虚像”或“影子”);倒影和建筑物相比一样大(选填“变大了”、“变小了”或“一样大”)。(2)舞台上身穿白裙的演员正在表演舞蹈,追光灯发出一束蓝光照射在演员身上(舞台上无其他光源),则观众看到该演员裙子为蓝色;观众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演员曼妙的舞姿,是因为光照射在演员身上发生了漫(选填“镜面”或“漫”)反射。(3)小明根据声音的音色(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判断出伴奏乐器为琵琶。(4)小乐乘船游览,感觉彩虹桥迎面而来。说桥是运动的,这是选取了自己(选填“自己”或“河岸”)为参照物。小乐把现场美景拍照后发送朋友圈,好友们在手机屏幕上看到的绚丽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色光混合而成的。【答案】(1)反射;虚像;一样大;(2)蓝;漫;(3)音色;(4)自己;绿。【解答】解:(1)水面上建筑物的倒影,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反射而形成的虚像,其像与建筑物一样大;(2)下面穿白色裙子,白色的裙子能反射各种色光,用蓝光照射时,蓝光被反射,所以看到裙子为蓝色;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演员就是因为光照到演员身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可以射向不同的方向,所以我们就看见了演员;(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伴奏乐器为琵琶;(4)以船及自己为参照物,桥和船之间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手机屏幕上的绚丽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故答案为:(1)反射;虚像;一样大;(2)蓝;漫;(3)音色;(4)自己;绿。【题型7物体的颜色】23.(2023秋•沂水县期中)十一佳节,在中国花卉博览会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红花绿叶的玫瑰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A.红花绿叶 B.红花黑叶 C.黑花黑叶 D.红花红叶【答案】B【解答】解:月季的绿叶只能反射绿光,红花只反射红光、而红色玻璃只允许红光通过,所以月季的绿叶红花所反射的绿光和红光照到红色玻璃上时,绿光不会通过红色玻璃,红光能通过红色玻璃,只有红色光线进入照相机,于是拍摄的照片是黑叶红花,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4.(2023秋•微山县期中)用白光照射绿色透明玻璃片,会出现的现象是()A. B. C. D.【答案】B【解答】解:白光是复色光,是七中色光混合形成的。用白光照射绿色透明玻璃片,只有白光中的绿色光透过玻璃片,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5.(2023秋•天桥区期中)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A.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红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答案】B【解答】解: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白色瓷盘、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①红色的苹果反射红光,故呈现红色。②白色瓷盘,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故瓷盘呈现红色;③黄色香蕉,吸收红色的光,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故呈现黑色;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6.(2023秋•海阳市期中)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有着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一石击破水中天”,“天”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呈红色是由于它能吸收红光 C.“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鱼细石”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答案】C【解答】解:A、“一石击破水中天”,“天”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错误;B、“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呈红色是由于它能反射红光,故B错误;C、“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因为游鱼细石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正确;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故选:C。27.(2023秋•蓬莱区期中)小华周末到电影院看电影,他发现了电影院里有很多物理知识:电影院的墙壁采用疏松多孔的材料,是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电影院的幕布用白色粗糙的布制成,是因为光在屏幕上发生漫反射,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像;如果用绿色的幕布,则观众只能看到绿色和黑色的画面。【答案】回声;漫反射;绿【解答】解: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所以电影院的墙壁采用疏松多孔的材料来吸收声音。电影院的幕布用白色粗糙的布制成,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像,是光在屏幕上发生漫反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物体是什么颜色,就能反射什么颜色的色光,没有相同颜色的色光,看到的就是黑色,所以如果用绿色的幕布,则观众只能看到绿色和黑色的画面。故答案为:回声;漫反射;绿。28.(2023秋•历下区期中)2023年10月1日当天,超过30万人齐聚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观众们看到五星红旗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反射(选填“吸收”或“反射”)红色的光;国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30万观众的耳朵中。【答案】反射;空气。【解答】解:红旗只能反射红光,吸收其它色光,因此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国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30万观众的耳朵中的。故答案为:反射;空气。29.(2023秋•海阳市期中)在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中属于光源的是太阳。如图所示的鹦鹉图片放在太阳光下看,嘴是红色的,翅膀是绿色的。在漆黑的房间内,在绿光下观察,嘴是黑色的,翅膀是绿色的。【答案】太阳;黑;绿。【解答】解:(1)太阳自身能够发光,属于光源;月亮、地球只是反射了太阳光,本身不能发光,所以月亮、地球不是光源。(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红色的只能反射红光,吸收了其它颜色的光,所以我们看到鹦鹉的嘴巴是黑色的;同样的绿色的只能反射绿光,吸收了其它颜色的光,所以翅膀是绿色的。故答案为:太阳;黑;绿。30.(2023秋•费县期中)人生活在光的世界里,伴随着“影”的存在。“人影相随”中的“影”是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反射现象,后者是光的折射现象;在黑暗的屋子里,用红色灯光照在白色上衣,蓝色裤子上,则上衣呈红色,裤子呈黑色。【答案】沿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红;黑。【解答】解:影子是由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水中游的鱼,看到水中游的鱼,是由于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红光照射白色上衣,白上衣能反射红光,白上衣反射的红光进入人眼,看到上衣是红色的;红光照射到蓝色裤子上,红光被蓝色裤子吸收,裤子没有反射任何色光,没有光线进入人眼,看到裤子是黑色的。故答案为:沿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红;黑。【题型8凸透镜的会聚作用】31.(2023秋•广饶县校级期中)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通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矿泉水瓶所起的作用相当于()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潜望镜【答案】A【解答】解: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这样就会使太阳光会聚于一点,凸透镜焦点的温度高,达到易燃物的着火点,易燃物燃烧引起火灾,故A正确。故选:A。32.(2023秋•市中区期中)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烈日下洗车须及时擦干,否则会导致车漆是因为车身上的小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答案】凸透镜;会聚【解答】解:在阳光下的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了会聚,使得局部高温,从而伤害汽车的外表面。故答案为:凸透镜;会聚。33.(2023秋•荣成市期中)有关人士研究发现: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形成的效果会使车漆的最上层产生局部高温现象,时间长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这是因为水滴相当于凸透镜,(填一种光学元件的名称)能使光在车身的局部会聚而产生高温。(选填“会聚”“发散”)【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在阳光下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了会聚,同时也会聚了太阳光的能量,使得局部高温,从而伤害汽车的外表。故答案为:凸透镜;会聚。【题型9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34.(2023秋•临淄区期中)如图,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走向,可判断甲是凹透镜,乙是凹透镜。【答案】凹透;凹透【解答】解:左图中,光学器件能够让光线透过,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变得发散,该光学器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甲是凹透镜;右图中,光学器件能够让光线透过,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变得发散,该光学器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乙是凹透镜。故答案为:凹透;凹透。35.(2023秋•烟台期中)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乙透镜是凹透镜,通过甲透镜可以看到放大的文字。(以上两空均选填“甲”或“乙”)【答案】乙;甲。【解答】解:从图知,通过甲透镜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主光轴靠拢,所以甲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甲是凸透镜;通过乙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以乙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乙是凹透镜;文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乙;甲。【题型10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6.(2023秋•桓台县期中)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答案】D【解答】解: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故C正确;D、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要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透镜,故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远离透镜,故D错误。故选:D。37.(2023春•栖霞市期中)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30.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答案】B【解答】解: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于点F,点F即为此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透镜的焦距为30cm﹣20cm=10cm,故A错误;B、图乙中,物距u=15cm,像距v=30cm,像距大于物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图乙中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幻灯机或投影仪,故C错误;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将蜡烛远离凸透镜,若不向左移动光屏,则在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故D错误。故选:B。38.(2023春•郯城县期中)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①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②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②中,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实验②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20cm C.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小 D.若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则在另一侧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D【解答】解:ABD、由①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60.0cm﹣50.0cm=10.0cm;实验②中,此时物距u=50cm﹣35cm=15cm,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据2f>u>f,v>2f,即像距大于20cm,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B正确;C、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此时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所成的像会变小,故C正确。D、若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据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D。39.(2023秋•罗庄区校级期中)同学们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准备了平面镜、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光具座、光屏等实验器材。(1)如图所示,将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光具座的甲位置,选用玻璃板(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乙位置,未点燃的蜡烛B放置在乙位置右侧,移动蜡烛B到丙位置时,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2)取下蜡烛B,并在丙位置处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选填“实像”或“虚像”)。(3)接着同学们想利用上述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将乙处器材换成一个凸透镜,再将蜡烛A移至35cm刻度线处,丙位置的光屏上恰好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此时,用直径相同、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移动光屏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则此时的像较原来的像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在上一步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将一远视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答案】(1)玻璃板;(2)虚像;(3)投影仪;变大;(4)左。【解答】解:(1)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又能确定像的位置,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光具座的甲位置,选用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乙位置,未点燃的蜡烛B放置在乙位置右侧。移动蜡烛B到丙位置时,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2)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将蜡烛B换成光屏,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3)将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丙位置的光屏上恰好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相当于物距变小,而像距会变大,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的像较原来的像变大;(4)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原来会聚的光线更加会聚,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向左移动。故答案为:(1)玻璃板;(2)虚像;(3)投影仪;变大;(4)左。40.(2023春•界首市校级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小丽进行了下列操作,请回答问题:(1)如图甲所示,小丽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10.0cm;(2)在组装器材时,小丽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便于观察;(3)如图乙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此时,若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4)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飞虫落到了凸透镜表面上,则光屏上将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变暗(选填“出现烛焰不完整的像”“出现飞虫影子”或“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变暗”)。【答案】(1)10.0;(2)使像成在光屏中央,便于观察;(3)左;(4)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变暗。【解答】解:(1)小丽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此光斑位置即为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60.0cm﹣50.0cm=10.0cm。(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便于观察,需要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3)若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远视镜片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4)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飞虫落在透镜上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大小不变;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故亮度会变暗。故答案为:(1)10.0;(2)使像成在光屏中央,便于观察;(3)左;(4)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变暗。41.(2023秋•靖江市校级期中)在一次小组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组内同学发现,当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30cm时,且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此时光屏上呈清晰的倒立缩小实像,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动,当凸透镜向物体方向(选填“物体方向”或“光屏方向”)移动6cm,光屏上呈清晰的倒立放大实像。有位同学在主光轴上标出如图的A、B、C、D、E五个点,D点在焦点处,B点两倍焦距处,在这五个点中,物体放在A、B、C点可成倒立的像,放在D、E点光屏上不能成像(如有多点符合条件,请全选出来,少选、错选均不得分)。【答案】物体方向;6;A、B、C;D、E。【解答】解:当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30cm时,且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此时光屏上呈清晰的倒立缩小实像,像距为30cm﹣18cm=12cm;保持图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若想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应将凸透镜向物体方向移动18cm﹣12cm=6cm;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故在这五个点中,物体放在A、B、C点可成倒立的像;当物距等于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的虚像,故放在D、E点光屏上不能成像。故答案为:物体方向;6;A、B、C;D、E。42.(2023秋•青羊区校级期中)小强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图装置,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1)刚开始实验时烛焰的像只有一小部分成在光屏边缘处,大部分不在光屏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两者不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如图1,在探究完“u>2f”时的成像特点时,小强记录数据用时较长,记录完数据抬头发现光屏上的像“跑”掉了,此时若想继续探究“u=2f”时的成像特点,可以将凸透镜向A(或C),—再调整光屏寻找像的位置。A.左下方;B.左上方;C.右下方;D.右上方。(3)小强同学进一步探究:如图2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让蜡烛和凸透镜分别以2cm/s和1cm/s的速度从图示位置同时匀速向左运动,经过5s,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课后小组其他同学告诉小强,凸透镜成倒立的像不用光屏也能观察得到,小强按同学教的办法把凸透镜对着教室窗外的建筑物,发现真的可以观察到建筑物倒立、缩小的像。如图3所示,小强同学的眼睛位于A′B′右侧处才能看到建筑物倒立、缩小的像。(选填:“A′B′左则”、“A′B′“处”“A′B′右侧”)【答案】(1)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两者不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A(或C);(3)5;(4)A′B′右侧。【解答】解:(1)刚开始实验时烛焰的像只有一小部分成在光屏边缘处,大部分不在光屏上,这是因为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两者不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小强记录数据用时较长,蜡烛会变短,光屏上的像“跑”掉了,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可以将凸透镜向左下方或右下方调节,故选:A或C;(3)由图2可知,物距u=15cm,像距v=15cm,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让蜡烛和凸透镜分别以2cm/s和1cm/s的速度,同时匀速向左运动,则t秒时,物距u′=15cm+(2cm/s﹣1cm/s)t=15cm+1cm/s×t,像距v′=15cm+1cm/s×t,在移动过程中,像距始终等于物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像距等于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此时u′=v′=2f=20cm,即15cm+t×1cm/s=20cm,解得t=5s;(4)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人的眼镜在实际光线传播方向上能观察到像,因此小强同学的眼睛位于A′B′右侧处才能看到建筑物倒立、缩小的像。故答案为:(1)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两者不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A(或C);(3)5;(4)A′B′右侧。【题型11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变化】43.(2023春•黑山县期中)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A.报纸和放大镜不动,眼睛里报纸近一些 B.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C.报纸和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和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答案】D【解答】解: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的像大,故应保持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故D正确。故选:D。44.(2023秋•烟台期中)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内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这支笔。当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逐渐变长(选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会突然改变方向,而“改变方向”后的像为实(选填“实”或“虚”)像。【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玻璃瓶相当于一个柱面透镜。当铅笔靠近瓶子的位置较近时,瓶子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逐渐远离时,即逐渐靠近焦点,由凸透镜成虚像的规律可知,透过透镜会看到铅笔尖逐渐变长,到达某一位置时,铅笔尖忽然改变方向;此时的铅笔处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的实像。故答案为:变长;实。45.(2023春•澧县期中)如图,来自于物体MN的三束光线a、b、c平行于主光轴,O是透镜的光心,a经过透镜后的光线过主光轴的一点。(1)在图中画出b、c经透镜后的光线;(2)MN经透镜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的实像(选填“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3)若透镜不动,物体MN保持竖直状态向远离透镜方向向左移动2cm,则a经过透镜后的光线过主光轴的点不动(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MN经透镜所成像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见解析;(2)倒立放大的实像;(3)不动;变小【解答】解:(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过焦点,a经过透镜后的光线过主光轴的一点,说明此点为焦点,故连接b光线与凸透镜的折射点和焦点,并标上向下的箭头即为b的折射光线,同理画出c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2)焦距f=30.0cm﹣20.0cm=10.0cm,此时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MN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3)物体MN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2cm,物体远离透镜,由于平行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过焦点,焦距不变,焦点的位置不变,所以a经过透镜后的光线过主光轴的点不动;此时的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会变小。故答案为:(1)见解析;(2)倒立放大的实像;(3)不动;变小。【题型1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46.(2023秋•莒南县期中)有关显隐杯的记载,古籍中不乏其例。其原理是在杯内底中央置一图案,图案上盖一凸透镜。如图所示,杯中倒入酒,俯视时,图案处于酒与凸透镜组成的新透镜焦距之内,会被清楚地看到,则此时()A.杯中酒相当于一块凸透镜 B.成的是缩小的像 C.新透镜成像原理与放大镜相同 D.成的像是实像【答案】C【解答】解:杯中酒中间薄、边缘厚,相当于一块凹透镜;杯中倒入酒,俯视时,图案处于处于酒与凸透镜组成的新透镜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故选:C。47.(2023秋•罗庄区校级期中)2023年5月11日,我国发射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成功交会对接,如图所示。空间站组合体上的摄像机完整记录了交会对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始终沿直线传播 B.摄像机所成的像是实像 C.摄像机的工作原理与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同 D.天舟六号靠近空间站组合体时,摄像机成的像逐渐变小【答案】B【解答】解:A、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只有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才沿直线传播,射向凸透镜其它位置的光线会发生光的折射,故A错误;BC、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与投影仪的工作原理不同,故B正确、C错误;D、天舟六号靠近空间站组合体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摄像机成的像逐渐变大,故D错误。故选:B。48.(2023秋•烟台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