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 9.6-10.23早读素材 课件_第1页
高二上学期 9.6-10.23早读素材 课件_第2页
高二上学期 9.6-10.23早读素材 课件_第3页
高二上学期 9.6-10.23早读素材 课件_第4页
高二上学期 9.6-10.23早读素材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6语文早读目标一、成语积累:暴虎冯河:有勇无谋鲁莽冒险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冲突恻隐之心: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晨钟暮鼓:使人警醒的话繁文缛节:繁琐的仪式或礼节、手续等分崩离析:国家或集团分崩瓦解二、病句修改:

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柄青玉斧,可以确认为是我国用磨制钻孔工艺加工出来的最早的玉器。三、熟背《论语》十二章课文、注释、全文翻译9.9语文早读目标一、素材积累:“

夫志,气之帅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对个人而言是一种幸福,对民族而言则是一种力量。长征途中,很多稚气未消的“红小鬼”,都是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完成了“成人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14亿多人民显示出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在枪林弹雨中百折不挠,在一穷二白时发愤图强,在风雨来袭时挺立不屈,在复杂环境中攻坚克难,中国人锤炼出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形成了经千难而前赴后继、历万险而锲而不舍的品质。正因为有耿耿正气、铮铮铁骨,中国人民才能在战风斗雨中愈挫愈勇,中华民族才有了坦对惊涛骇浪的从容不迫。二、熟背并默写《大学之道》9.11语文早读目标一、成语积累:敷衍塞责:做事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生机盎然:生命力旺盛的样子一般用于花草树木黍离之悲:对国破家亡今不如昔的悲伤推波助澜:从旁鼓动扩大影响(贬义)畏葸不前:畏惧害怕不敢前进蓬荜生辉: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二、病句修改:

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伟大的胜利提升了民族精神。三、熟背并默写《老子》四章

(前两章)(注意回顾《大学之道》注释、翻译)9.13语文早读目标一、素材积累:在殊死搏斗的艰险时刻,“清澈的爱”保卫中国。和平年代,当我们以为炮火很远的时候,喀喇昆仑的山谷里,他们淌过刺骨的溪水与外军据理力争,不惜以血肉身躯护卫祖国;春暖花开,当我们沉醉于迷人的春色之时,在南海边关上,他们驻守岛屿与深蓝岁月相伴,任风吹雨打毅然青春无悔。从边防巡逻,到消防出警,他们矗立在最艰险的地方,逆行在最凶险的镜头里,以奋战之姿筑起幸福中国。二、熟背并默写《老子》四章

(三四章)9.16语文早读目标一、素材积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计前嫌,终成霸业。齐桓公放下了与管仲的仇恨,重用他,得以成就一代霸业。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著:“当其无,有车之用”“当其无,有器之用”“当其无,有室之用”,齐桓公正是把个人恩怨抛之脑后,做到了“无”,重视管仲这个人才,实现了“有”。一旦他没做到,不啻会失去一位人才,一代霸业还会实现吗?做到“有之以为利”,理应先达到“无之以为用”。“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德可以载物”,宽容,是取得成就的关键所在。二、熟背并完成后面的名句默写《老子》四章7:45—7:50完成《〈老子〉四章》情景默写。1.老子以车轮为例,形象说明“有”与“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子以容器为例,形象说明“有”与“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子以屋室为例,形象说明“有”与“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老子》在列举车子、器皿、屋室等物品来阐释“有”与“无”的关系后,做总结,认为“有”能给人便利,是因为“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老子四章》中劝诫人不要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老子〉四章》情景默写。6.自我夸耀常常只得一时风光,难以维持。《老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好说明这个道理。7.《老子》第二十四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急躁冒进,自我炫耀,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8.《老子》第二十四章中,对于那些过于自我表现的行为,老子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我们常说要防患于未然,要未雨绸缪,在《<老子>四章》里也表达了同样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荀子在《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老子》中也有类似的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名言都启发我们做事要从点滴做起。情景默写

参考答案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2.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3.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4.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5.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6.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8.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9.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10.九层之台,起于累土9.20语文早读目标一、成语积累:(7:20--7:30)管中窥豹:所见不全或略有所得

痴人说梦:凭借荒唐的想象胡言乱语春秋笔法: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春秋鼎盛: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名噪一时:一时间人的名声广为传扬莫衷一是:众人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设身处地: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七零八落: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二、熟背选择性必修上册需要背诵的课文。(7:30--7:55)三、熟背各篇课文的注释及翻译。(7:30--7:55)9.23语文早读目标一、素材积累:(7:20--7:30)

一穷二白何所惧,战天斗地写春秋。无数劳动者挥洒着汗水,也燃烧着激情,无数建设者不惧任何困难而拼搏向前。孟泰、王国藩、王进喜、赵梦桃、邓稼先……一串串响亮的名字,闪耀的是一代人的豪情;一汽、北大荒、大庆、红旗渠、两弹一星……一个个光辉的坐标,凝结的是一代人的奋斗。曾经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换了人间;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尽展新颜。二、熟背《屈原列传》第三段。(7:30—7:55)准备中册教材9.25语文早读目标一、成语积累:(7:20--7:30)首鼠两端: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述而不作:只叙述前人学说自己不创作天马行空:1.诗文气势豪放;

2.人浮躁不踏实蔚然成风:一件事情逐渐盛行形成良好风气形影相吊:无依无靠非常孤单睚眦必报:人心胸狭窄一孔之见:片面的见解缘木求鱼:方向或办法不对达不到目的二、熟背《五石之瓠》注释及翻译

熟背《屈原列传》第三段。(7:30—7:55)9.27语文早读目标一、文言知识积累:(7:20--7:30)祢衡竖子(小子,对人的蔑称),孤(封建时代,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如:寡、不穀)杀之犹雀鼠耳。今送与刘表,视当何如(如何,怎么样)。

【译文】:祢衡这个小子,我杀他就像弄死一只麻雀或老鼠而已。现在把他送给刘表,看看会怎么样。释之案(按照,依照)律盗宗庙服御(服饰车马器用之类)物者为奏,奏当(判罪)弃市(在大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译文】:张释之按照法律规定的偷盗宗庙服饰器具之罪奏报皇帝,奏明应判处斩首示众。二、熟背并默写《过秦论》第一段。(7:30—7:55)9.30语文早读目标一、素材积累:(7:20--7:30)着手成春:比喻医术高明乏善可陈:没有什么优点可称道擢发难数:罪行多得数不清等闲视之: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视火中取栗:冒险行事自己受损失行云流水:①多指文章、歌唱、诗文、书法等自然流畅不受拘束;②也可指事物流转不定易于消逝;③形容动作轻巧速度快

二、熟背《过秦论》第二段。(7:30—7:55)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10.21.7:20—7:30作文素材积累背诵。2.7:30—7:55熟背中册的《过秦论》1、2段。

作文素材积累

“千帆竞发东风劲,百舸争流奋楫先。”在时代的浪潮中,无数勇者奋勇争先。马云凭借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在互联网领域开辟新天地;任正非带领华为团队不懈奋斗,在通信技术上不断突破,引领行业发展;董明珠以果敢坚毅的作风,推动格力电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他们如同领航的帆船,在汹涌的波涛中破浪前行。吾辈青年当以他们为榜样,在这干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奋楫扬帆,勇创辉煌。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10.41.7:20—7:25积累成语并背诵。2.7:25—7:55熟背中册的《过秦论》2、3段。

成语积累:1.息息相关:指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密切。(适用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2.休戚相关:彼此间的忧喜、祸福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关系一致。(只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体、国家等的相互关系)3.休戚与共:彼此间忧喜祸福都共同承受,形容同甘共苦。4.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莫忘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10.71.7:20—7:25积累作文素材并背诵。2.7:25—7:55熟背中册的《过秦论》3、4段。【适用话题:青年精神、使命担当】开头段:风烟卷落,云程发轫,前途漫漫亦灿灿。愿吾辈坚定“涅槃新火生花,争做时代青年”之信念,于此华光溢彩、海晏河清的盛世潮头,一路繁花相送。分论点:1.破浪万里激长空,挥斥方遒锚峥嵘,即是中国精神最生动的写照。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迎风光霁月创海晏河清,需我们拥有一双注目家国的眼。3.时代豚搏深心怀,流金发月潋光彩。狄更斯曾落墨于《双城记》:"这是最好的时代。”结尾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青春晔晔如扶菜,吾辈青年当涅槃新火生花,争做时代青年,以英风浩气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10.91.7:20—7:30积累成语并背诵。2.7:30—7:55熟背中册的《过秦论》全文背诵。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能屈能伸:比喻人在逆境中能忍受委屈,在顺境中能施展抱负。委曲求全:勉强将就,以求保全;为了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相形见绌(chù):相比之下显得远远不如。插科打诨(hùn):指戏曲演出中穿插一些滑稽的动作和谈话,引人发笑。屈尊俯就:降低身份,讨好对方。局促不安:拘谨不自然。自食其果:自作自受,自己承担后果。自食其力: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10.111.7:20—7:30作文素材积累背诵。2.7:30—7:45巩固《过秦论》全文背诵。3.7:45—7:55默写《过秦论》第五段。万籁俱寂,剔亮的露珠顺着野草滴落在洛阳干涸的沙石上。寒雾缥缈,一个凛然的身影随风飘摇,那是赴任的贾生。在他身后,一轮血红的旭日挣出水面,傲立于汉朝昏黄的天宇中。月光融融,西风萧萧。长沙王府里你正为战祸初平、百废待兴,诸侯割据、危机四伏的现实而愁眉不展。借着这秦时的遗风残月,你满腔热血如江水滔滔,在心中汇聚成那惊世旷古的《过秦论》。秋波浮动莫名湖畔,业绩初显。你却独倚寒窗,将自己三十四岁的生命浸没于怀王之死的深深自责中,无尽的泪水融入滔滔历史长河,洗净千古多少赤胆忠心。7:20—7:45巩固《过秦论》全文背诵,注意易错字。7:45—7:55完成语境默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0.1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0.141.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

”,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2.贾谊《过秦论》中,“

”两句形象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3.贾谊《过秦论》中,“

”一句写出了秦孝公君臣对周王室的觊觎,而“

”一句则表现出秦始皇夺取天下后对百姓的奴役。4.《过秦论》以赋体写史论,多采用夸张和对比,比如“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秦与诸侯的实力悬殊。5.《过秦论》中,面对九国联军的强大攻势,秦国的对策是“

”,然而九国的军队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0.14

6.《过秦论》中论述商鞅帮助秦孝公“备耕备战”的句子是“

”。7.贾谊《过秦论》中,秦始皇命蒙恬北筑长城、击退匈奴,从而使得“

”。8.贾谊《过秦论》中,“

”两句描写了陈涉起兵攻秦时天下人的反应。9.古人尤其重视谋臣能士,甚至不惜用珍宝土地来招揽他们,《过秦论》中诸侯谋弱秦“

”以达到招揽读书人的目的。10.《阿房宫赋》中用“六王毕,四海一”来形容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过秦论》中“

”与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0.141.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2.贾谊《过秦论》中,“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两句形象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3.贾谊《过秦论》中,“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一句写出了秦孝公君臣对周王室的觊觎,而“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一句则表现出秦始皇夺取天下后对百姓的奴役。4.《过秦论》以赋体写史论,多采用夸张和对比,比如“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秦与诸侯的实力悬殊。5.《过秦论》中,面对九国联军的强大攻势,秦国的对策是“开关延敌”,然而九国的军队却“逡巡而不敢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0.14

6.《过秦论》中论述商鞅帮助秦孝公“备耕备战”的句子是“务耕织,修守战之具”。7.贾谊《过秦论》中,秦始皇命蒙恬北筑长城、击退匈奴,从而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8.贾谊《过秦论》中,“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两句描写了陈涉起兵攻秦时天下人的反应。9.古人尤其重视谋臣能士,甚至不惜用珍宝土地来招揽他们,《过秦论》中诸侯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达到招揽读书人的目的。

10.《阿房宫赋》中用“六王毕,四海一”来形容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过秦论》中“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与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1.背诵《过秦论》课文、注释、翻译,动手写写易错字。(7:20—7:47)2.完成理解性默写。(7:47—7:55)3.积累成语:

①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忽而想这,忽而想那。

②无所适从:不知按哪个方法做才对。

③委曲求全:为了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

④未雨绸缪:事先做好准备。

⑤精打细算:形容在使用人力物力上计算得极其精细。

⑥循序渐进:按一定顺序或步骤逐渐深化和提高。

⑦相辅相成:两种事物相互辅助,相互促成,缺一不可。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10.161.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_,_______”,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2.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两句形象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3.贾谊《过秦论》中,“______”一句写出了秦孝公君臣对周王室的觊觎,而“______”一句则表现出秦始皇夺取天下后对百姓的奴役。4.《过秦论》以赋体写史论,多采用夸张和对比,比如“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秦与诸侯的实力悬殊。5.《过秦论》中,面对九国联军的强大攻势,秦国的对策是“_______”,然而九国的军队却“_______”。6.始皇即位后,南征北战,在军事上取得一系列成果,贾谊在《过秦论》中形容为“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其威慑力使“______,______”。7.贾谊在《过秦论》中通过“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写秦朝一统六国的不易,又以“_____”写从陈胜起义到秦朝灭亡,快得出人意料,两相对比,总结出“______”的道理。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3.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4.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5.开关延敌

逡巡而不敢进

6.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0.181.7:20—7:45背诵上册《无衣》《春江花月夜》;2.7:45—7:55完成作文素材积累。

翻开书卷,会发现尘封的历史往事里无数文人骚客以诗言志。

贾谊少有大志,敢于针砭时弊,却屡遭权贵排挤,留下《治安策》《过秦论》等千古名篇为人传颂;曹植出身高贵却报国无门,留下凄婉隽永的《洛神赋》,艺术魅力经久不衰;苏轼一生多次被贬,足迹遍布山川大河,留下无数旷达超逸的词作名篇。他们一生宦海浮沉,壮志难酬,却也在跌宕中生发出了别样的才思。苦难之于人生,是无法动摇的存在,但若能“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以苦难为人生添彩,将苦难化作一杯酒,浇与诗中,虽其幸与不幸无法定论,但终究彪炳史册、传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7:20—7:35巩固背诵《无衣》《春江花月夜》,注意易错字。2.7:35—7:45背诵积累知识(环境描写的手法)。

3.7:45——7:55完成理解性默写莫忘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10.21修辞手法比喻化平淡为生动,使描写的事物形象生动,具体可感拟人把人的形态、情感赋予物,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利于抒情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更鲜明、突出表现手法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渲染\烘托、白描、绘形声色、五感结合、点面结合、对比映衬、简笔勾勒描写角度五感角度视听嗅味触观察角度、写景顺序上下左右、东南西北、俯仰、移步换景、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10.211.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袍的句子是“

”。2.《无衣》中从“

”至“修我矛戟”,到最后“

”,描绘士兵磨砺兵刃、整装待发的情景。3.《诗经·无衣》中“

”描述战士们修整甲胄和兵器的情景,然后又以“

”表明战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4.《诗经·秦风·无衣》首章中“

”两句,写战士们修整武器,共同对付敌人。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把春、江、花、月、夜的景色和情理融为一体,其中“

”两句表现了诗人深邃的宇宙意识和深刻的生命意识。6.李白托月寄情,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写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可随君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7.在《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反用鱼雁传书的典故,表达相爱的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的句子是“

”。莫忘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10.218.《春江花月夜》中“

?”两句,运用互文,抒发了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情,道出了离愁别恨的普遍性。9.《春江花月夜》以“月”为核心营造出空灵曼妙的意境,“

”两句寄寓了离人情怀和月洒江林的寥落。10.《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朗照开满鲜花的树林,恰似细密的雪珠在闪烁,尽显月夜花林之美的句子是:“

”。11.《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写互相望着月亮可是却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思念之人的两句是“

”。12.在写景抒情类作品中,“江”与“月”是一对常见的意象。《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通过“

”两句,以“江”为场景,以“月”为主体营造出一个清明澄澈的纯净世界。13.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面对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顿生遐思冥想,追问道:“

?”莫忘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10.211.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2.修我戈矛修我甲兵3.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4.修我戈矛与子同仇5.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6.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7.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8.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9.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10.月照花林皆似霰

11.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12.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13.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莫忘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10.231.

复习《过秦论》课文背诵、注释和翻译;2.背诵高考高分作文(尽快背完过关);3.7:47-7:55完成《过秦论》理解性默写;1、鸿雁传书“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2、鱼传尺素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唐代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一诗中写道:“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3、青鸟传书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1.贾谊《过秦论》通篇采用对比论证,在对陈涉和九国的对比中,体现二者军力差距的语句是“

”。2.贾谊在《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的句子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