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课件_第1页
统编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课件_第2页
统编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课件_第3页
统编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课件_第4页
统编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复习课件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复习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1.政治上:原始社会以公有制为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群居生活过渡到定居生活,再发展为设立制度的部落联盟时代;尧、舜时期的禅让制,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部分地区出现早期国家(如浙江良渚、山西陶寺),有明显的社会阶级分化,迈向了文明社会。2.经济上:在原始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过上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3.文化上:半坡遗址的彩陶文化和其他地方出土的陶制品是原始社会的文化代表,部分陶制品上还刻画了类似文字的符号;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单元特征单元时空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远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年代生活地点体质特征工具制造火的使用约3万年周口店龙骨山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约170万年约70—20万年云南元谋县周口店龙骨山留有猿的一些特征能够制作工具(打制石器)学会使用火,能长时间保存火种人工取火能够制作工具(打制石器)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干栏式建筑半地穴式房屋房屋样式不同的根本原因:受自然环境不同的影响

河姆渡人半坡人不同点距今年代距今约7000年距今约6000年

所处区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房屋样式干栏式建筑半地穴式房屋

种植作物水稻粟、黍

生产工具骨耜磨制石器

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骨哨陶器、乐器,会纺织、制衣相同点①都处于相同的社会发展时期。②都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③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④都普遍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陶器等。⑤都饲养猪、狗等家畜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大汶口文化分布: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距今:约5900-4400年生活概况:制陶技术有较大发展,能够制出较为精致的陶器,出现了贫富分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后继者,发展制陶技术(代表:蛋壳陶)表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远古的传说炎黄传说:禅让制:战役:人文初祖:影响:阪泉之战(炎黄部落之间)涿鹿之战(炎黄联盟和蚩尤部落)炎帝、黄帝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尧、舜、禹实质:人物: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时间:标志:代表:大约在5000多年前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长江下游——良渚古城遗址黄河中游——陶寺都城遗址特征: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中原地区引领的格局逐渐形成墓葬品都反映出了社会阶级分化的特点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1.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考古发现史料价值元谋人遗址中发现一些粗糙的石器反映出元谋人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反映出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的穿孔骨针和装饰品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有爱美意识(1)黄河流域:贾湖遗址、半坡遗址、大汶口遗址、陶寺遗址出土大量文物;(2)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良渚遗址出土大量文物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历史特征2.国家的产生历史特征1.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结束的标志是()A.使用工具B.制造工具C.直立行走D.使用天然火【答案】B2.“……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据此可知,北京人()①会制造和使用工具②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③会人工取火④已经学会原始狩猎A.①③④B.①④C.①②④D.②④【答案】B3.考古学家采用碳—14年代测定方法测算出了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观察示意图如图,判断“山顶洞人”应在什么位置()A.AB.BC.CD.D

【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的出现,河姆渡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半坡居民最早种植粟,故选B项;学会建造房屋只是农耕生活的一部分,最主要的还是有固定的食物来源,排除A项;自然条件的变化能决定建造什么类型的房屋,决定不了是否过上了定居生活,排除C项;妇女的重要作用与定居生活无关,排除D项。4.两幅图表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促使其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学会建造房屋B.原始农业的发展C.自然条件的变化D.妇女的重要作用【答案】B5.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A.会农业种植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C.会制作陶器D.开始饲养家禽家畜【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居民图案中有猪、鸟和舞蹈等体现出朴素审美观念,故选B项;材料中属于手工业,排除A、D两项;材料是强调陶器的艺术美,不是说陶器本身,排除C项。6.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以下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文物是()【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人的生活用具,半坡人是中国原始的农耕居民,故选C项;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不能反映原始的农耕生活,排除A项;司母戊鼎是商朝的青铜器,不能反映原始的农耕生活,排除B项;铁制农具是春秋时期出现的生产工具,不能反映原始的农耕生活,排除D项。7.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各族祭祀都强调本族与黄帝族系的联系,“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说明此时各族已经产生了民族认同意识,故选C项;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说法绝对,排除A项;宗族观念强化与题目中的祭祀本族的先王和先公意思相反,排除B项;题目没有强调王位世袭制度,排除D项。8.以下北京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1万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栗和黍,证明原始农业形成,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③考古发现与结论对应正确,故选C项;9.我国儒家经典《尚书·尧典》中有“尧舜禅让”的记载,《尚书·大禹谟》中则有“舜禹禅让”的记载。尧舜禹“禅让”的标准是()A.部落势力B.德才兼备C.治水功绩D.征战功绩【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禅让制是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推举人才的标准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故选B项;部落势力、征战功绩、治水功绩都不是禅让制的标准,排除A项、C项、D项。【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可知,当时的人数量稀少,而野生动物的数量却很多,在恶劣的环境中,为了提高生存率,当时的人需要过群居生活,共同防御,才能生存下去,故选D项;学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人数量稀少难以生存的问题,没有提及住的问题,排除B项;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针对人少兽多情况,古人最需要的不是火而是群居,排除C项。10.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D.过着群居生活【答案】D材料二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摘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材料三西安半坡博物馆坐落在西安东郊的浐河岸边,白鹿原脚下,这里完整地保存着距今约6000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博物馆(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大禹采用什么样的治水方法?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大禹什么样的精神?(4分)治水方法:采用疏导的办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精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百折不挠等精神。(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介绍:大家好!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半坡居民的生活状况:半坡人生活在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他们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粮食作物是粟,饲养猪、狗等家畜。会使用弓箭、渔叉等进行渔猎,有时也采集野果。他们大量使用装饰品,并制作乐器陶埙;住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内设灶坑;会制作彩陶,会纺织、制衣等。已经进入原始的农耕文明时代。(言之有理即可,4分)宣传语:半坡文明,华夏闻名;半坡文明,闻名天下;华夏归一统,文明出半坡;走进半坡,走近民族生命的源头,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果你是半坡博物馆负责人,你会考虑在博物馆里展出有关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哪些文物(列举两类即可)?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讲解员,你将向游客怎么介绍半坡居民的生活?半坡博物馆新的遗址保护大厅建成,作为一位热心游客,为了扩大宣传,请你设计一条宣传语。(8分)文物:磨制石器、骨器、弓箭、渔叉、坊轮、彩陶等。(任意两种即可,2分)材料四良渚遗址和陶寺遗址的部分考古发现。①陶寺遗址的墓葬89%的小型墓几乎没有随葬品,8座大型墓发现随葬品200多件。②良渚古城北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影响面积达100平方千米。③良渚城内权贵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普通墓葬随葬品较少。④陶寺古城的内城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良渚古城的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观点史实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统治者有较强的调动和组织能力

当时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相当明显①③(3)请用材料四中的史实证明下面的观点。(只填写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4分)②④感谢聆听第二单元复习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1-6课)复习1.政治上,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分封制的建立与破坏,郡县制的出现;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2.经济上,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铸造业的繁荣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使生产力得到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和繁荣。3.民族关系上,民族交融;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与发展。1.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发展演化进程特征时期表现形成时期夏朝夏朝初步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即奴隶社会发展时期商朝商朝疆域扩大,奴隶制国家机器进一步加强,社会经济繁荣,农业、畜牧业获得初步发展,青铜器铸造业成就突出,形成了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繁荣时期西周西周建立了完整的统治体系,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政治、经济制度成熟的标志。农业、手工业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奴隶社会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瓦解时期春秋春秋时期,铁犁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中国奴隶社会瓦解2.中国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社会转型的表现经济方面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封建经济开始形成政治方面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分封制逐渐崩溃,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文化方面礼崩乐坏,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春秋后期,私学兴起,平民阶层加入了知识分子队伍,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民族关系“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各民族频繁迁徙和交往,推进了民族交融的进程,出现了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与发展3.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区别不同点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战争目的主要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是以消灭对方国家、实现统一中国为目的战争规模和持续时间战争相对较小,持续时间较短战争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战争方式较为保守和传统,注重礼仪和道德更加残酷无情,兵不厌诈,注重奇袭战术阶级性质奴隶主大国的争霸战争具有封建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性质4.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史料分类按表现形式分类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如:传记、报纸、著作等特点:①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②难免有谬误、带有主观色彩、或后人修改的痕迹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质。如:遗迹、遗址、出土文物等特点: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口述史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如:神话传说、回忆录、采访记录等特点:非客观性;生动通俗性;不确定性;作为文献史料的补充;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史料分类按史料价值分类第一手史料: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第一手史料资料性、准确性、可信度更高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非当事人(包括后人)提供、整理、转述的研究成果第二手史料一般包含作者的主观意见,不能客观、完整地反映历史,需辨别使用原则①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尽量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②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史书要考虑作者主观因素和时代背景的影响;③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论由史出,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④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孤证不立,无证不信,不能以偏概全,或以个例代表整体)获取途径①历史档案馆或者是图书馆查阅书籍、手稿、信件等;②通过与历史事件相关的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更多的历史细节和背景信息;③观看纪实性影视作品;④利用网络信息查阅相关史实1.下表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整理的夏朝王位继承表(部分),据此可知,夏朝实行 ()A.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奴隶制D.禅让制B2.[新情境]古书中常有夏代人造酒的说法,如大禹的臣子仪狄“始作酒醪(醪láo:浊酒),变五味”“杜康造酒”“少康作秫(秫shú:高粱)酒”。下列可能佐证这些说法的器物是()B3.(2024·广东)下图是甲骨文“男”字的构形及释文。据此推测,古代“男”字的出现可能源于 ()A.劳动生产B.分封制度C.兼并战争D.祭祀礼仪A4.西周时,天子要视察诸侯国,诸侯要定期朝见天子。而到了东周,视察与朝见几乎没有举行过,周天子财政拮据,甚至向诸侯“告饥”“求金”“求车”。这说明当时 ()A.传统政治制度彻底崩溃B.周天子不善经营与管理C.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D.诸侯已完全取代周天子C5.“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后逐渐演化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这种华夏认同观念 ()A.扩大了战争规模 B.产生了阶级分化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巩固了分封制度C6.[跨学科·化学]1965年12月,在湖北江陵望山的楚墓群1号墓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春秋越王勾践剑。虽历经两千多年,这把剑依然锋利如初,毫无锈蚀,因为该剑使用硫化物进行了化学处理。这 ()A.反映了越国军事力量的强盛B.说明春秋时期化学工业先进C.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生活旨趣C7.(2022·广东深圳)商鞅变法造就了以军功和才干上升的官僚功勋系统,使秦国社会的动力驱动系统焕然一新。推动这一驱动系统建立的变法措施是 ()A.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B.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C.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D.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C11.[大单元教学]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整理了下图,据此可知,他们的论点是 ()A.诸侯割据B.朝代更替 C.民族交融D.社会变革论据论点夏朝建立,进入奴隶社会

商朝奴隶制进一步发展西周分封制盛行周王室衰微,列国纷争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广诸侯国竞相实行变法改革士阶层活跃,百家争鸣D12.(16分)夏、商、西周是我国古代文明奠基的重要历史时期,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请阅读材料,完成以下探究任务。【探究一:建制】材料一1)根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