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鉴赏常考的七类题型答题格式例析(学案)古诗词鉴赏常考的七类题型答题格式例析
1.人物形象:身份+性格+情感
例: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问题:词人在词中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简析】上片写身份,写人物神态,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下片写性格,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问题: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简析】涓涓细流不辞辛苦,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表层含义)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深层含义)
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
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问题:从诗中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简析】通过“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问题: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简析】“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真)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有皱纹的纱)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问题: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简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人炼字妙用的理解阐释。作者用一个“闹”字,不仅让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6.赏析表达技巧
①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①(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此诗作于天宝年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问题: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简析】“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比喻修辞格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痛,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
②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漫成一绝(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问题: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美景。
【简析】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光笼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③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题:(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简析】(1)修辞方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7.概括评价诗歌内容: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偶成(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问题:试从内容主旨方面赏析这首诗。
【简析】这首诗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色。一二两句写景:天空中有淡淡的白云、柔和的春风、和煦的日光,地上有红花、绿柳、碧水。上下辉映,生机盎然。三四句抒发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平淡之中寓深意,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古诗词鉴赏专项鉴赏术语及答题技巧
鉴赏术语及答题技巧
一、诗歌内容分类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从题材角度分
1、赠友送别诗:依依不舍或别后思恋,坦陈心志;别后情境想象、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2、咏史怀古诗:凭吊古人或事。或缅怀,或追慕古贤,渴望建功立业;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或借古吟今。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人民的疾苦,或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3、边塞征战诗: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这样壮丽主题较少,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思念的比较多。、
4、山水田园诗:把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5、写景抒情诗:即诗人因所见的景物而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6、咏物言志诗:诗人不直接表露思想感情,而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具体事物,往往表现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品质,或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或表现其他或喜或悲的感情。
7、闲适隐逸诗:看惯了官场勾心斗角,世俗社会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
8、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9、思妇闺情诗:即以闺中思妇情怀或愁绪为内容诗歌,多写妇女对在前线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是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10、羁旅行役诗: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11、悼亡诗:悼亡诗多是通过作者追忆往昔,回忆妻殁之前彼此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或其他具体生活情境,或以“记梦"的形式,来表达对亡妻的悼伤与思念。
12、干谒诗: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自荐信。一些文人为求得进身机会,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
二、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常用词语: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仰慕、激愤、旷达、悲苦、洒脱、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疾苦;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
(1)反映社会的黑暗——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宫》林升《题临安邸》
(3)反映离乱的痛苦——杜甫:《春望》
(4)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登楼》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2、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曹操《龟虽寿》;王昌龄《从军行》
(2)报国无门的悲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3)山河沦丧的痛苦——文天祥《过零丁洋》陆游《示儿》
(4)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
(4)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李白《子夜吴歌》
4、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
(2)昔胜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感慨——姜夔《扬州慢》、李白《越中览古》、刘禹锡《石头城》
(3)借古讽今的情怀——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李商隐《贾生》韦庄《台城》
(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5)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
(1)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的勉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3)坦陈心志的告白——《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三、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分类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
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
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
6、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
7、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9、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的形象
10、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
11、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
12、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
四、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指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
(一)广义的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方法,表现手法,创作方法,表达方式,结构形式,构思技巧,修辞手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A、抒情手法: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借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
B、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白描工笔等。
3、表现手法。渲染、烘托、衬托、对比、反衬、白描、象征、用典、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
4、行文结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画龙点睛,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铺垫、伏笔。
5、构思技巧:动和静、虚和实、欲扬先抑、联想和想象、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二)具体手法简析。
1、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直接抒情,尤见出豪爽与飘逸这风。
2、借物抒情:宕开一笔,似有意似无意更显多情。
3、托物言志:似在咏物,实为表志;物耶人耶,融为一体。
4、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5、以乐景写哀情: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6、动静结合: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画面更和谐。
7、虚实结合:丰富诗中意象,开拓意境,提供广阔审美空间,形成强烈对比效果,产生渲染烘托的作用,_____________。
8、色彩丰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往往一体,
9、渲染: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10、衬托:正衬用相同东西来衬托,反衬用相反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
11、抑扬:为使人信服,或防止别人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
12、曲笔:曲笔是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使诗歌更含蓄。
13、重章叠句: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语言更具有音乐美,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14、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表达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15、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让情感的表达更深沉。
16、比兴:以物起兴或以物为喻,更显形象具体。
17、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使语言更加含蓄、风趣。
18、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19、以景结情:离情入景,以景托之,其实景中见情。
五、易混术语区分
1.“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2.“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3.描写的角度
写景抒情诗更是常见“大餐”,所以,在教学中,关于写景抒情诗的鉴赏就成为重要内容。大家都知道,我国古典诗歌或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要想读懂一首古诗,关键是读懂其写景特色,写景特点能把握住,就能把握住一首诗歌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析形象、品语言、赏技巧。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这句话也强调了写景在古典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诗人是通过写景来表现自己的感情。既然写景在创作时重要,那么在鉴赏时也很重要,究竟该如何去鉴赏诗歌的写景特色呢?我觉得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更有效果。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
(1)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2)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
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描写对象是雪,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觉是又一个鉴赏角度。
当然,欣赏诗歌写景的角度还有其它,无论从哪种角度入手,都要注意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二是作者运用哪些表达技巧写景的,这些技巧的效果怎样;三是作者借这些景物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些方面都必须具体阐述,才能恰到好处的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才能多角度的赏析写景特色,才能写出全面准确的赏析文字。
六、评价诗歌语言风格的常用术语
1、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征: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1)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2)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2、常用术语有:
质朴、淡雅、自然、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雄健、雄浑、准确、生动形象、淡笔勾勒、浓墨重彩、艳丽多彩、含蓄蕴藉、富有哲理、清新明快、平淡有趣、简洁巧妙、语言凝练、生动传神、雄浑豪放、属对工巧、声韵和谐、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庄谐杂出、明白晓畅、自然宏丽、饶有风骨、音节流畅、语极工整、朴实无华、淡雅含蓄、悠扬轻快、行云流水、含蓄隽永、精巧蕴藉、委婉含蓄、清而不淡、简洁洗炼、不事雕饰、清新淡雅、沉郁顿挫、浑厚豪迈......
3、同时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4、诗歌名家风格特色:
★隋唐五代
王勃:劲健婉畅;韩愈:古朴奇险;陈子昂:古朴雄浑;柳宗元:明净幽峭;高适:苍凉高壮;白居易:流丽坦畅;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浅切;王昌龄:自然雄浑;刘禹锡:清新豪丽;王之涣:晴朗雄健;李贺:奇诡璀灿;孟浩然:闲静淡远;杜牧:俊爽明丽;王维:幽静谐和;李商隐:幽婉典丽;李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杜甫:沉郁顿挫;李煜:凄婉柔丽
★宋金
梅尧臣:朴素平淡;欧阳修:清新疏畅;王安石:遒劲峭拔;晏殊:闲雅婉丽;柳永:伤感缠绵;苏轼:豪放旷达;秦观:清丽典雅;黄庭坚:瘦硬新奇;范成大:清新妩媚;杨万里:浏亮晓畅;周邦彦:富丽精工;陆游:雄放流畅;李清照:凄婉清丽;姜夔:峭拔雅丽;辛弃疾:沉郁豪放;文天祥:沉郁悲壮
★元明清
马致远:清隽流畅;关汉卿:泼辣清新;于谦:朴直浅近;顾炎武:苍劲沉郁;王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管理办法
-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轴对称图形》(教案)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观察的范围|北师大版
- 学习2025年雷锋精神六十二周年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4份)-97
- 学习2025年雷锋精神六十二周年主题活动方案 (3份)
-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 第3-4单元测试题C卷-年三年级数学下册阶段测试(青岛版-六三制)
- 《游山西村》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2年)
- 2025年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1套
-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人教鄂教版
- 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深度研究
- 新种子法律法规培训讲解
- 2025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民用通信天线行业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幼小衔接家长会》课件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Unit 4 A glimpse of the future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001
-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培训
- 加气站安全课件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卷
- GB/T 45037-2024粮油机械扒谷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