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专题06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024年三升四暑期阅读精准突破(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专题06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024年三升四暑期阅读精准突破(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专题06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024年三升四暑期阅读精准突破(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专题06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024年三升四暑期阅读精准突破(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专题06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024年三升四暑期阅读精准突破(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专题06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024年三升四暑期阅读精准突破(含答案)暑期突破专题06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一、提问方式

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②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答题方法

1.要素串联法

写人、写事的文章通常都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抓住这些要

素,就可以提取一些关键信息。因此,概括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只要把这几个要素弄清楚了,

并合理组织它们,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这就是“要素串联法"。有的文章会写不止一件事,但

它一定是围绕一个主线写的,那么我们把每件事分开,分别找要素,最后紧紧围绕主线串联即可。

★备注:如果时间、地点不重要可以省略,但是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必须要有。

2.段意串联法

首先分段,然后把每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段意的方法:

关键语句法:筛选语段中的关键句——总结句、中心句、过渡句。

结构层次法:任何语段都有一定的思路层次。

并列式语段,关键词常散布在各层次中。

递进式语段,关键词常出现在最后层次中。

转折式语段,关键词常出现在转折句中。

总分式语段,关键词常出现在总起句中。

核心话题法:即抓取语段中表现核心话题的词语。

以记叙为主的语段——叙述的对象(人、事)

以描写为主的语段——描写对象(景、物)

以抒情为主的语段——情感倾向的词

★注意:1.在各段段意之间,要适当加上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连贯。

2.要注意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详略得当。

3.文题扩展法

文章标题的扩展:对于包含主要事件的文章标题,可采取这种方法,如:武松打虎

4.摘句法

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或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

总起句在一篇文章或在一段话中,可以概括这篇文章或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一

般出现在文章首段或一段话的首句。

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过渡句

过渡句

是一种常见的句式,一般在文章里出现,在两个内容的接驳处,起到承

上启下的作用。

总结句在一篇文章或在一段话中,可以概括这篇文章或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一

般出现在文章尾段或一段话的末句。

★★备注:标红的题目为该考点对应练习★★

一、阅读理解。

喷啑王

马老师今天来上课的时候,带了许多口罩。

他叫黄鼠狼班长把口罩发下去:“每人一个,马上戴起来!”

大家问:“为什么要戴口罩?"

马老师说:“为了防止感冒的传染。”

“可我们没人感冒呀!"

“是我得了感冒。”马老师解释道,“但我要是戴上口罩,你们就听不清我讲课了,所以让你们戴口

罩。都戴好了没有?我……我要打喷嚏了,我要开始传染了,一,二……"

“等一等!”

是大个子老鼠在叫。他对同桌女生小个子猫说:“你个子小,抵抗力不如我强,你多戴一个口罩吧。"

于是,小个子猫戴上两个口罩,大个子老鼠一个口罩也不戴。

马老师的喷嚏打出来了——“阿嚏!”

马老师的喷嚏真厉害,戴一个口罩的同学全都抵抗不住,一个接一个地也打起喷嚏来。

戴两个口罩的小个子猫很感激大个子老鼠,没打喷嚏。

虽然很好玩,但这样子没法上课啦。

小个子猫很会想办法:“我想,也许要找一个很厉害的喷嚏来……来打败我们的喷嚏。"

马老师摇头说:“我的喷嚏是最……最厉害的了。”

大个子老鼠不管马老师高兴不高兴,说:“我知道到哪儿去找最厉害的喷嚏。"

他去找面包店的熊老板,熊老板每年要打整整一个月喷嚏。

但熊老板说:“我的喷嚏是喷嚏王,不能白白传染给别人的。”

大个子老鼠就买了一个面包,吃下去,立刻头疼起来,他从这面包里得到了熊老板的喷嚏王。

大个子老鼠回到学校,“阿嚏!阿嚏!"到处发射喷嚏王,消灭了大大小小的喷嚏,包括马老师的。

最后只有大个子老鼠在打喷嚏了。他在墙壁上挖了个洞,把喷嚏打在洞里。

可是马老师对大个子老鼠说:“谢谢你为大家做好事。但喷嚏王太响亮了,妨碍上课,你应该回家休

养一个月……”大个子老鼠正在发呆,忽然又被小个子猫说得高兴起来,她说:“你回家吧,我来帮你补

课。"

1.根据提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起因:马老师感冒了,他把喷嚏传给了同学们。

经过:大个子老鼠找到了喷嚏王,用喷嚏王打败了班上其他喷嚏。班上只有大个子老鼠在打喷嚏了。

结果:马老师让大个于老鼠回家休养一个月,小个子猫决定帮他补课。

主要内容:

2.结合上下文,说说大个子老鼠为什么要这么做。

(1)马老师打喷嚏的时候,大个子老鼠不戴口罩,原因是:

(2)大个子老鼠在墙壁上挖了个洞,把喷嚏打在洞里,原因是:

3.大个子老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请在下面选项中选择,用“√”表示。(单选)

A.体弱多病()B.爱打喷嚏()C.乐于助人()

4.小个子猫给大个子老鼠补课,怎样才能不传染上大个子老鼠的感冒呢?

【答案】

1.马老师感冒了,他把喷嚏传给了同学们,大个子老鼠用喷嚏王打败了班上其他喷嚏。班上只有大个子老

鼠在打喷嚏了,马老师让大个于老鼠回家休养一个月,小个子猫决定帮他补课。

2.因为他的同桌你个子小,抵抗力差,把口罩送给同桌了。因为他怕把喷嚏传染给大家。

3.C

4.两个人都带上口罩,大个子老鼠打喷嚏的时候要避开来。

【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把起因、经过和结果,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讲马老师感冒了,他把喷嚏传给了同学们,大个子老鼠用喷嚏王打败了班上其他喷嚏。最后班上

只有大个子老鼠在打喷嚏了,于是马老师让大个于老鼠回家休养一个月,小个子猫决定帮他补课。

2.本题考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1)从句子“他对同桌女生小个子猫说:‘你个子小,抵抗力不如我强,你多戴一个口罩吧。’"可知原因

是他的同桌你个子小,抵抗力差,把口罩送给同桌了。

(2)结合全文内容,从句子“最后只有大个子老鼠在打喷嚏了。他在墙壁上挖了个洞,把喷嚏打在洞里”

可知他是怕把喷嚏传染给大家。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

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本文的大个子老鼠一开始把口罩给了小个子猫,又主动去找喷嚏王,喷嚏王打败了班上其他喷嚏。所以他

具有乐于助人的特点。

4.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写出感冒不传染的方法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双方做好防护,及时消毒;大个子老鼠打喷嚏的时候要避开来;注意开窗通风,在空气流动大的地

方补课。

二、课外阅读理解

故乡,那片桃林

①春风吹过,柔嫩的桃树枝头在风中摇啊摇,随风飘动。小鸟也飞上了枝头,叽叽喳喳地叫,好像真

在演奏一首春天的曲子。

②“青青绿草,铺满山下,路边开野花;河水弯弯,围绕着她,就是我的家……"每当听到这首熟悉

的《家乡》曲,心儿就会情不自禁地飞回我的故乡,飞回故乡那片令我魂萦梦绕大的桃林……

③我的故乡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她本来没有名字,只应为那里种着很多桃树。

④春天一到,漫山遍野都是绯红的桃花,所以大家都叫她“桃花沟”。虽然故乡名不见经传、鲜为人

知,但我喜欢她;真的,打心眼里喜欢。

⑤在我的心中,故乡有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恬静而美丽。

⑥且不说那淙淙流淌的、似乎凝聚着山的灵气的清亮的小溪,光溜溜的、五彩斑斓的鹅卵石,活蹦乱

跳的小鱼小虾;也不说那软绵绵的、像铺着一张绿毯似的桃花坡,红尾巴的小蜻蜓,绿油油的大蚂蚱,单

是山腰里的那一片桃林,就有说不完的乐趣。

⑦故乡的那片桃林,是我童年的乐园,那里留下我欢快的笑声,洒下了我辛勤的汗水也烙下我难忘的

回忆……

⑧当温柔的春风刚刚吹过故乡的桃林,桃树枝头就透出一点浅浅的绿,渐渐地,桃树里又多了几片精

巧的翠叶,又探出几片深红的花蕾。一夜春雨,桃花沟就像换了一个世界,你瞧,桃林里,千万朵绯红的

桃花在浅笑低语:“开了!开了!"那一片满山遍野的绯红,就像天上的一匹锦落到了桃花沟。

⑨天气渐渐的暖了,枝上的桃子已经有麻雀蛋那么大了。摘一个尝尝,酸酸的,还带点涩。

⑩五、六月间桃子成熟了,这时的桃林,果实累累。这时的我,会整天和伙伴们高兴地拍着手,追逐

着,嬉闹着,从桃林的这边钻到桃林的那边,又从那边钻到这边,偌大的桃林里到处都荡漾着我们无忧无

虑的笑声;跑累了,顺手摘下一个熟透了的大蜜桃,在衣服上蹭掉簿簿的绒毛,对着红红桃尖咬一口,桃

汁便顺着嘴角淌了下来,呀!好甜哪!吃饱了蜜桃,再找一个三杈树枝躺着,在浓荫匝地的桃林里美美地

睡上一觉,该多麽惬意!

星转斗移,时光如箭,眨眼间我里开故乡已经七、八年了。虽然大城市里繁华、陆离,但那喧嚣却

整天包围着我,使我得不到片刻的宁静,因此总时时想起故乡:不知故乡如今会变成什麽样子?儿时的那

片桃林还在不在?真想回去看一看。

哦,故乡,那片难忘的桃林……

5.用“”画出文章⑦—自然段中表示时间顺序的句子。

6.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1)你瞧,桃林里,千万朵绯红的桃花在浅笑低语:“开了!开了!"。

(2)那一片漫山遍野的绯红,就像天上的一匹彩锦落到了桃花沟。

7.下面是动态描写的句子是()(填写序号)。

A.春风吹过,柔嫩的桃树枝头在风中摇啊摇,随风飘动。

B.春天一到,漫山遍野都是绯红的桃花。

8.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并说说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5.当温柔的春风刚刚吹过故乡的桃林天气渐渐的暖了五六月间桃子成熟了眨眼间我离开故乡已

经七八年了

6.“浅笑低语”是人才有的动作,这里用来写桃花,把桃花写活了。这里用比喻的方法,把桃花沟的

桃花比作天上的彩锦,引发人无限的遐思。

7.A

8.描写了故乡桃林的春花以及夏果,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解析】

5.本题考查关键信息提取。

回答问题时需要将文章通读一遍,重点是第七到十二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将关于时间的句子划出来即

可。第八自然段中的“当温柔的春风刚刚吹过故乡的桃林,桃树枝头就透出一点浅浅的绿,渐渐地,桃树

里又多了几片精巧的翠叶,又探出几片深红的花蕾。"与第十自然段中的“五、六月间桃子成熟了,这时的

桃林,果实累累。”以及第十一自然段中的“星转斗移,时光如箭,眨眼间我离开故乡已经七、八年了。"

都是表示时间的句子。

6.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赏析。

(1)“浅笑低语”的意思是微微笑低声细语。该词语一般用来描写人物,这里用来描写桃花,是将桃花给

拟人化,写出了桃花开放时的姿态。

(2)句子中将桃花沟的桃花比作天上的一匹彩锦,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桃花的颜

色美,引发人无限的遐思。

7.本题考查描写分析。

从句子“春风吹过,柔嫩的桃树枝头在风中摇啊摇,随风飘动。"中的“摇啊摇”“随风飘动"可以看出是

动态描写,故选项A正确。

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写景文章在概括文章内容时,可以抓住文章重点描写的是什么,以及写了这个事物的哪些方面,如:本文

主要描写了故乡桃花沟的桃花及桃子。结合句子“哦,故乡,那片难忘的桃林”可知,本文表达了作者对

故乡的怀念。

三、文学性文本阅读。

说声“对不起"

①我并不是个固执自私的男孩儿,然而,要我向别人承认错误,那真是一件比挨二十大板还难受的

事。但那一次,我超越了自己。

②其实那不过是一件小事,一天中午,我正在练字,同桌陆叶突然撞了我一下,我抬手一挡,没想到

手中的铅笔把他的下巴划破了,他哭了。我一时不知所播,窘得满脸通红。同学们急忙去叫老师。

③老师走进教室,说来也奇怪,她一点儿也没有发火,只是轻轻地问我:“陈刚,这是怎么回事?”

“我——我——"我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一个字来,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老师转过身看了看陆叶的伤口,

关切地问:“疼吗?”这下陆叶哭得更厉害了,老师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只是划破点儿皮,以

后彼此都应该小心点儿。陈刚,你道个歉,好吗?"

④教室里静得出奇,我知道大家都在等我开口,可不知怎的,我的嗓子眼儿里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

一个字都吐不出。我愣愣地站在同桌面前,不敢看任何人的脸,但我能感觉到老师正在期待地看着我。老

师啊,您为什么非得让我开口呢?我又不是故意的。在心里,我不知道已经责备自己多少遍了。

说声“对不起”有这么困难吗?

⑤是啊,只要说出“对不起"三个字,我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师会原谅我,同桌会原谅我,

同学们也不会责备我。可是,要说出这三个字,真的好难好难。

⑥“陈刚,说吧,大家都没有怪你。”老师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说。

⑦是啊,不管是不是故意的,伤害和影响了别人,就应该说声“对不起”,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同学

们平时不都是这样做的吗?想到这里,我鼓足勇气,大声说:“陆叶,对不起。”陆叶很自然地说了声“没

关系"。

⑧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从此,我和陆叶更要好了。

(1)看到短文的标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不知所措:

(3)这篇短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描写的,请仔细阅读短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根据

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

起因:“我”不小心把同桌的下巴划破了。

经过:

结果:

主要内容:

(4)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陈刚___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他___的心

情。

(5)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

①阅读第④自然段小伙伴写下的批注,他是从什么角度批注的?()

A.有体会的地方

B.有疑问的地方

C.有启发的地方

D.有联想的地方

②针对第④自然段,我还能从另一个角度作批注。

我从角度作批注:

(6)读完短文后,想一想:为什么“我"说“那一次,我超越了自己”?

【答案】

(1)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说“对不起"?

(2)文中指“我”不小心划破同桌的下巴后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心神慌乱。

(3)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克服心理障碍,鼓足勇气向同桌说了声“对不起”。事情结束,“我"

和同桌更要好了。“我”不小心把同桌的下巴划破了,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和同桌更

好了。

(4)心理为难

(5)B有体会从“我”的心理活动中,我感觉到了“我"的为难和窘迫。

(6)因为“我”克服了心理障碍,主动向别人承认了错误,所以“我"超越了自己。

【详解】

(1)本题考查阅读方法和策略。

结合文章题目“说声‘对不起’”,根据题目写出自己读后想提出的问题,如:为什么要说声“对不起"?

要向谁说声“对不起”?

(2)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我一时不知所措,窘得满脸通红。"可知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窘得满脸通

红;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⑥自然段句子“‘陈刚,说吧,大家都没有怪你。’老师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说。”和文章第⑦

自然段句子“是啊,不管是不是故意的,伤害和影响了别人,就应该说声‘对不起’,这有什么好犹豫的

呢?同学们平时不都是这样做的吗?想到这里,我鼓足勇气,大声说:‘陆叶,对不起。’"可知在老师的

帮助下,我向陆叶说了“对不起”;

结合文章第⑧自然段句子“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从此,我和陆叶更要好了。"可知事情的结果:从此,我和

陆叶更要好了。

(4)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教室里静得出奇,我知道大家都在等我开口,可不知怎的,我的嗓子眼儿里像

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抓住关键词句“可不知怎的,我的嗓子眼儿里像堵了块石头似

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可知描写了我内心的想法,属于心理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我内心为难的心情。

(5)本题考查阅读方法和策略。

做批注可以从作者写作的手法、内容、产生的疑惑、收到的启发等角度。结合文中第④自然段批注“说声

‘对不起’有这么难吗?”是对“我"迟迟没有向“陆叶”同学道歉产生的疑惑,故选B。

运用学到的批注方法,可以从用词,描写手法,修辞方法等方面入手,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悟。由第④自

然段句子“我的嗓子眼儿里像堵了一块石头的,连一个字都吐不来"写批注,从有体会的角度写,写出了

“我”内心的愧疚和张不开口道歉的窘态。

(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我愣愣地站在同桌面前,不敢看任何人的脸,但我能感觉到老师正在期待地看

着我。老师啊,您为什么非得让我开口呢?我又不是故意的。在心里,我不知道已经责备自己多少遍了。"

和文章第⑤自然段句子“可是,要说出这三个字,真的好难好难。”,结合下文内容可知我克服了自己的内

心障碍,勇敢地向陆叶说出了“对不起”,因此说“那一次,我超越了自己”。

四、阅读理解。

那条裤子温暖了我一生

在那个钞票紧张、布票肉票更紧张的年代,我们一直过着贫困而拮据的生活。

我最好的一条裤子是姐姐穿小了送给我的,裤子的样式让我很难为情。那时候还只有男的穿前开门的

裤子,女式的都是侧开门的。“男女有别"让我不敢上厕所,实在憋不住了,就瞅个机会跑到教师专用小

厕所里迅速解决问题。一次我被一位高年级的数学老师逮了个正着。当我嗫嚅着把我的裤子展示给老师看

的时候,他竟然什么也没说,只拍了拍我低垂着的脑袋就让我回教室上课了。

不久以后,我穿女式裤子的事还是被眼尖的同学发现了,并一时传为笑柄。

第二天,我坚决拒绝穿姐姐的那条裤子,换上一条破旧的裤子去了学校。没想到平时从不理我的文艺

委员却在校门外拦住了我,很不好意思地说她有一条前开门的裤子不好意思穿,想跟我商量商量能否跟我

换换。我当然大喜过望,从此那条裤子就松松地穿在了文艺委员的腿上。

后来我才知道,文艺委员就是那位数学老师的孩子,而换给我穿的那条裤子花去了老师积攒了半年的

布票。那条裤子后来穿破了,却一直整齐地叠放在我的衣橱里,看到它我就想起一位老师是如何用自己的

方式帮助了一个贫寒的孩子,并使他留住了仅存的一点自尊。这点小小的呵护,温暖了我的一生。

10.根据提示概括主要内容__,数学老师给我买裤子,

1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拮据:

(2)嗫嚅:

12.结合短文相关语句,说说“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难为情-(___)-(___)

13.请你根据对文中“仅存的一点自尊"的理解补全下列句子。

(1)因为数学老师知道,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他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

言。

(2)因为“我”认为是____________,所以“我"穿了文艺委员的

裤子一点儿也不内疚。

14.你觉得文中的数学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10.“我”穿女士裤被同学嘲笑却用善意的谎言维护了“我"的尊严。

11.缺少钱,境况窘迫。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12.大喜过望感动

13.他直接给“我”裤子,“我"不会要和文艺委员交换裤子

14.文中数学老师是一个善良、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解析】

10.本题考查主要内容概括。

首先应该看每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再看写每个内容的篇幅,通过比较找到主要内容。对于内容重点则要

根据每个重点段内容具体概括。

短文写了“我”的家境贫困,没有多余的裤子,穿了姐姐的女式裤子,被老师看到后,让自己的孩子跟

“我"换一条裤子。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了一个贫寒的孩子,并使“我”保留了仅存的一点自尊的故事。

11.本题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拮据:从“在那个钞票紧张、布票肉票更紧张的年代,我们一直过着贫困而拮据的生活。"可以看出拮据就

是缺少钱,生活境况窘迫。

嗫嚅:从“当我嗫嚅着把我的裤子展示给老师看”中可知“我"是非常难为情和尴尬的,想告诉老师又难

以启齿,嗫嚅就是有话想说又不敢说,吞吞吐吐的样子。

12.考查关键信息提取。

第②自然段中“我最好的一条裤子是姐姐穿小了送给我的,裤子的样式让我很难为情。”“我"的心情是:

难为情。

第④自然段中“我当然大喜过望,从此那条裤子就松松地穿在了文艺委员的腿上。”问题解决了,我的心情

自然是“大喜过望"。

第⑤自然段中“这点小小的呵护,温暖了我的一生。”得知数学老师用善意的谎言帮助了自己,“我"非常

感动。

13.此题考查段意理解。

(1)数学老师知道,“我”作为一名男生迫切需要一条男生的裤子,同时,数学老师也知道,如果专门给

“我"买,直接送给“我”,“我"是不会收的,因此他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2)通过阅读文章得知,因为我认为“文艺委员有一条前开门的裤子不好意思穿”,和她交换裤子可以同

时解决两个人的困窘,所以“我"穿了文艺委员的裤子一点儿也不内疚。

1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文中数学老师知道“我”穿得是女裤,但全然当不知道。他采取的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的态度来处理问

题。让小小的孩子有了自己小小的自尊。由此可知,他是一个善良、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五、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毛遂自荐

秦国和赵国交战,秦国军队围住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谈判订立联合抗秦的盟

约,请楚王发兵救赵。

公平原君准备从自己的几千名门客中,挑选20名文武兼备的人一同前往、挑了19名,便再也挑不出

最后一名了。平原君正在为难的时候,忽然有一个门客走上前来自我推荐,说:“我听说到楚国去谈判还

缺一人,请把我也算上吧!"

平原君一看,说话的是毛遂,便问:“先生来我这里几年了?”“三年了。"毛遂回答道。“人的才能是

有目共睹的,就好像锥子放在布袋里,那锥子尖马上就会显露出来,先生还是留下吧!”毛遂马上说:"

我今天就是请求您把我放到布袋中呀,您若早把我放到布袋中,我早就脱颖而出了,不只露出点儿锥子

尖!请您把我算进随行的人员中吧。”平原君考虑再三,最终答应了毛遂的请求。

到了楚国,平原君向楚王提出联合抗秦的要求,但从早晨谈到中午,楚王仍没有答应。平原君的随从

人员都在焦急地等待,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突然,毛遂用手按着佩剑把手,大步跨上宫殿的台阶。他对平

原君说:“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能讲明白,现在快晌午了,为什么还没定下来?"

楚王见来人按着佩剑走上来,吃了一惊,忙问:“他是谁?”平原君回答说:“这位是我的门客。"楚

王马上大声呵斥:“还不快下去!我正与你的主人谈话,你来干什么?”毛遂手握剑柄,走近楚王说“你

要什么威风!眼下你我只有几步距离,你的性命就操在我的手中。我的主人在此,你呵斥谁?"

楚王被毛遂的气势镇住了、一时不知所措。

这时,毛遂放缓了语气,说:“当初商汤只有方圆七十里土地,统一了天下;周文王也不过方圆百里

土地,最终做了帝王。现今楚国方圆五千里,军队上百万,这是称霸的优势啊!凭借楚国的强大,天下没

有人能阻挡。”

楚王连连点头、毛遂话锋一转,说:“可是,秦国的大将白起不过率领几万军队,与你们楚国交战,

一战就占领了楚国的国都,再战就铲平了楚王的祖坟,连楚怀王都死在了秦国。这真是奇耻大辱、古代仇

恨啊!我们赵国都替你们害羞,难道大王你不感到羞耻吗?"

楚王满脸通红,不知如何回答。毛遂一见,抓住时机说:“联合抗秦,实际上是在为你们楚国报仇,

并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赵国啊!”

楚王被毛遂的话打动了,忙说:“先生说得对!我愿意尽全国之力与赵国共同抗秦。"

楚、赵两国终于订立了盟约、毛遂的一席话,帮平原君顺利地完成了使命,最终解了邯郸之围。平原

君感慨地说:“先生的三寸之舌,比百万军队都管用啊!”

15.画横线的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6.毛遂能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是什么?

17.根据短文内容填写故事情节,再概括出主要内容。

()→()→订立盟约

18.“先生的三寸之舌,比百万军队都管用啊!"请联系文本写出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案】

15.他并不认为毛遂有什么才能。

16.(1)毛遂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展示自己的才能。(2)毛遂本身也具备才能,能一针见血道出赵楚联合的

益处。(3)毛遂自信,胸有成竹,有勇有谋。

17.毛遂自荐说服楚王内容:毛遂是平原君门下的一名门客,他自荐要去楚国谈判,结果说服

楚王,订立盟约。

18.这句话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用毛先生的三寸之舌,与百万军队对比,写出毛先生口才出众,说服楚

王订立盟约,最终解了邯郸之围。

【解析】

15.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

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

联系上下句可知,平原君认为毛遂来了三年了,还没有把脱颖而出,所以他认为毛遂没有什么才能。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从第二、三段可知,毛遂有胆识、有信心,说服了平原君带他出使楚国;

在楚国,他有勇有谋,具备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说服了楚王;

17.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第一至三段主要写了毛遂推荐自己加入出使楚国的队伍,可以概括为毛遂自荐。

文章第四至十段主要写了毛遂说服楚王的过程,可以概括为:说服楚王。

最后一段写楚、赵两国终于订立了盟约。

所以本文主要讲毛遂是平原君门下的一名门客,他自荐要去楚国谈判,结果说服楚王,订立盟约。

18.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赏析句子时可以从修辞角度、人物描写角度、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首先要明确句子的写作手法,然

后结合主旨分析其作用。

这句话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毛先生的能力,用毛先生的三寸之舌,与百万军队对比,写出毛先生

口才出众,说服楚王订立盟约,最终解了邯郸之围。

六、阅读理解。

童年

马克·吐温

1849年我14岁的时候,我们家还在密西西比河畔的汉尼堡,住在我父亲五年前刚盖的木房子里。家

里有几个人住新屋,剩下的还住后面连着的老房子。

那年秋天,我姐姐主办了一次晚会,邀请村里所有到结婚年龄的男女青年参加。我还太小,不够参加

这种社交活动的年龄。再说我也过于腼腆,跟年轻姑娘们合不到一块。总之,他们没有邀请我——至少没

让我整个晚上都参加。我得以进场的全部时间只有十分钟,在一出小神话剧里扮演一只熊。演出时我得穿

上一件熊皮似的毛茸茸的棕色紧身衣服。大约十点钟时,有人叫我回自己的屋去穿上那件熊皮衣服。我走

了几步,忽然灵机一动,决定先练习一番。可是那个房间太小了。我穿过大街,来到拐角上一栋很大的空

房子里。可我根本没想到有十来个年轻人也正去那里换装,准备演戏呢。

我和小伙伴桑迪一起在二楼选了一间大而空旷的屋子。我们一边说话一边走了进去,这就使几个穿了

一半衣服的姑娘有机会藏到一架屏风后面。她们的长裙服和其他东西都挂在门背后的钩子上,可我没看

见。

屋里摆着一架旧屏风,上面有好些窟窿。我压根儿就不知道屏风后还有女孩子,所以对那些窟窿也没

在意。我要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怎么也不会在窗外射入的一片冷酷的月光里脱衣解带的,简直羞死人

了!当时我一点儿都没想到这些,坦然地脱了个一丝不挂,然后就开始练习。我野心勃勃地想来个一鸣惊

人,成为扮演熊的专家,那样他们就会常常邀请我演出了。于是我就带着为了立身扬名而忘我工作的那种

热情投入了练习。我在两间屋子里满地乱爬,桑迪喝彩叫好;接着又直立行走,嘴里发出我认为像熊的咆

哮声;我又是倒立、又是左蹦右跳,总而言之,凡是熊能做的动作我全表演了一遍,熊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