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孟子三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预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预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预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预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预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孟子三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23课《孟子三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预习导学案

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主要内容。(重点)

2.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等,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难点)

3.正确理解并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难点)

一、知作者、明背景

1.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2.故事背景

孟子生活的社会动荡不安,是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诸侯各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的观点;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个希望寄托在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

3.题解

本文是一篇短论,记叙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4.关于“四书"、“五经”和“六艺"。

“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成“四书"。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

二、文体知识

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它的基本发展趋向是从简约到繁复,从零散到严整,越是后期的著作,篇幅越宏大,结构越严密。诸子散文的代表作品有《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先秦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是与韵文相对的一种问题,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即诸子散文,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三、技巧点拨

翻译文言语句的方法

1.翻译原则。

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2.翻译标准: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3.翻译方法:增、删、调、留、换。

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

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

换:某些内容损及到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

四、写作特色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阐发,明确欲得“人和”,必先“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五、课文内容解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引申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六、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

文章结构

第一层(第1句)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层(第2至4句)论据: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第三层(第5句)类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第四层(第6至8句)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结构图解

读准字音、节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原文与翻译注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___不如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地利___不如人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和。三里之城,七里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可是不能取胜,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___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是地利_________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以___封疆之界,固国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得道者多助,失道“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者寡助。寡助之至,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亲戚畔之。多助之至,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战必胜矣。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环:围。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至:极点。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畔:通“叛”,背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全文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一、预习案。

1.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__时期邹人,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影响力的大师,有“___________”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

(2)《孟子》是记录__言行的著作,共______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宋代朱熹把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池非不深也池:池塘。B.委而去之委:放弃。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巩固。D.寡助之至至:极点。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七里之郭___B.兵革非不坚利也

C.亲戚畔之___D.以天下之所顺

5.重点词句翻译。

环而攻之而不胜()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6.翻译下列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

(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7.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本文开篇就提出了“①___,②___"的论点。接着举例论证,运用战例,分别从攻和守的角度论证观点,突出了“③___”的重要性。又运用了④___的论证方法,将“得道者多助"与“失道者寡助”进行对比,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与“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进行对比,强调了“⑤___"的重要性。所以,在孟子看来,治理国家的关键是⑥___。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章开头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接着以战争为例来阐证自己的观点。

B.“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四句话都用双重否定句式,意在突出守城一方具有“地利”。

C.在作者看来,“天下顺之"是“人和”的具体表现,而能不能得到“人和”,关键在于统治者能不能“得道”。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表明孟子写此文,意在告诫统治者,要威服天下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9.下列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三句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四句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仁和"。

10.读下面【链接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链接材料】(纣)厚赋税以实鹿台①之钱,而盈钜桥②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③宫室。益广④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⑤,有炮格之法。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赴火而死。

(节选自《中记·殷本纪》)

【注释】①鹿台:在朝歌城中的大型建筑。②钜桥:仓库名。③充仞:充满。④益广:大肆扩建。⑤刑辟:刑罚。

(1)孟子说“失道者寡助”,请结合链接材料概括纣王“失道"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如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具有普遍的意义,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道"的理解。

二、探究案

(一)课内阅读理解。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点实词。

(1)环:___(2)池:___(3)委: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人和”和“得道"之间有什么关系。

4.孟子认为君主得道(行仁政)的结果是什么?(用原文来回答)

(二)课内外对比阅读。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译注》)

[乙]

秦攻赵长平,齐、燕救之。秦计曰:齐、燕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①于齐,而齐不听。周子②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③,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④,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矣。且夫救赵之务,宜若奉漏壅⑤,沃焦釜⑥。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粟:粮食②周子:齐国谋臣,其名不详。③中:得,适合。④隐蔽:屏藩,屏障。⑤奉漏壅:意为捧着漏瓮。⑥沃焦釜:浇烧干的锅。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委而去之委:___

(2)亲戚畔之畔:___

(3)则且遂攻之且:___

(4)则明日及齐、楚矣及:___

2.翻译下列语句。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3.[甲][乙]两文都谈论了战争取胜之道,二者有何异同?

4.由[甲][乙]两文,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第23课《孟子三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预习导学案

(含答案)

一、预习案。

1.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__时期邹人,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影响力的大师,有“___________”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

(2)《孟子》是记录__言行的著作,共______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宋代朱熹把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答案】轲子舆战国思想家教育家亚圣孟子及其弟子七《大学》《中庸》《论语》

【解析】(1)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封为“亚圣”。(2)孟子的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其余三部是《大学》《论语》《中庸》。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答案】D

【解析】A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池非不深也池:池塘。B.委而去之委:放弃。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巩固。D.寡助之至至:极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句意: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池:护城河,而不是指池塘;

B.句意:(守城者)放弃(城池)而离开。委:放弃;

C.句意:巩固国家不能单靠山河的险要。固:使坚固,巩固;

D.句意: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至:极点;

故选A。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七里之郭___B.兵革非不坚利也

C.亲戚畔之___D.以天下之所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通假字的理解和辨析。

A.句意: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郭:外城;

B.句意:兵器和铠甲并不是不坚固锐利。兵:指兵器;

C.句意: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畔:通“叛”,背叛;

D.句意:凭借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顺:顺从;

故选C。

5.重点词句翻译。

环而攻之而不胜()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答案】围这泛指武器装备放弃限制在疆域内居住巩固震慑、威慑极点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同“叛”,背叛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6.翻译下列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

(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答案】(1)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2)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3)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4)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5)所以能实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注意句子中重点字词的翻译。

7.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本文开篇就提出了“①___,②___”的论点。接着举例论证,运用战例,分别从攻和守的角度论证观点,突出了“③___"的重要性。又运用了④___的论证方法,将“得道者多助”与“失道者寡助"进行对比,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与“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进行对比,强调了“⑤___”的重要性。所以,在孟子看来,治理国家的关键是⑥___。

【答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对比得道施仁政,得民心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文章开头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及其深刻。然后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而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接着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综上所述,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最后段的作用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的,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所以,在孟子看来,治理国家的关键是施仁政,得民心。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章开头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接着以战争为例来阐证自己的观点。

B.“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四句话都用双重否定句式,意在突出守城一方具有“地利”。

C.在作者看来,“天下顺之"是“人和”的具体表现,而能不能得到“人和”,关键在于统治者能不能“得道”。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表明孟子写此文,意在告诫统治者,要威服天下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D.有误,根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知,自然的有利条件(天时)不如地理位置的优越(地利),地理位置的优越又不如人心的齐一(人和)。在孟子看来,“人和"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而不是强大的军事力量;

故选D。

9.下列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三句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四句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仁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

B.第二、三句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四句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本项分析不当;

故选B。

10.读下面【链接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链接材料】(纣)厚赋税以实鹿台①之钱,而盈钜桥②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③宫室。益广④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⑤,有炮格之法。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赴火而死。

(节选自《中记·殷本纪》)

【注释】①鹿台:在朝歌城中的大型建筑。②钜桥:仓库名。③充仞:充满。④益广:大肆扩建。⑤刑辟:刑罚。

(1)孟子说“失道者寡助”,请结合链接材料概括纣王“失道"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如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具有普遍的意义,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道"的理解。

【答案】1.①加重赋税,如堆满钱库和粮仓;②搜集奇珍异宝,如搜集新奇玩物、扩建园林楼台等;③奢靡享乐,如整日饮酒寻欢;④刑法严酷,如设置“炮格”酷刑;⑤罢黜贤臣,如罢免商容。

2.示例:①以国家对国家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②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③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讲求仁义道德。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失道者寡助”是指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由链接材料“(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可知,纣王“失道"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加重赋税,如堆满钱库和粮仓;

由链接材料“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可知,纣王“失道"的具体表现之二是搜集奇珍异宝,如搜集新奇玩物、扩建园林楼台等;

由链接材料“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可知,纣王“失道"的具体表现之三是奢靡享乐,如酒池肉林;

由链接材料“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可知,纣王“失道"的具体表现之四是刑法严酷,如设置“炮格”酷刑;

由链接材料“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可知,纣王“失道”的具体表现之五是罢黜贤臣,如罢免商容。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为: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其实这个“道”不光适用于古代君主,也适用于我们现代的国家的进步发展与人们的工作学习。

从国际层面来说,“道"可以理解为国家之间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和谐共存,彼此成就,合作共赢;

从国家内部来说,“道”是国之根本,即勤政爱民,设身处地的为百姓生活安乐考虑,民生顺则民族兴,民族兴则国运昌,国运昌则国自强;

从个人角度来说,“道"也可以指人在与他人合作交流时,要以仁德立身,心存宽容与善意,人际关系自然会更好。

二、探究案

(一)课内阅读理解。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点实词。

(1)环:___(2)池:___(3)委: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人和”和“得道"之间有什么关系。

4.孟子认为君主得道(行仁政)的结果是什么?(用原文来回答)

【答案】1.(1)围(2)护城河(3)放弃2.(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2)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3.①“人和”指人心一致、内部团结,“得道"指行仁政。②统治者施行仁政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人民支持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③因此,“得道”是“人和"的先决条件。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环而攻之”句意:敌人包围攻打这座城池。环:围。

(2)“池非不深也"句意:护城河也并非不深。池:护城河。

(3)“委而去之”句意:放弃了城池而离开。委:放弃。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1)重点字词:域:管理,统治。民:百姓、民众。以:凭借。封:划定。界:边界,界限。

(2)重点字词:寡:少,缺乏。助:援助,支持。至:到达,达到。亲戚:泛指亲属。畔:通“叛”,背叛,离弃。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文章中心论点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人心一致、内部团结的状态)。接着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地利”重于“天时”,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人和”重于“地利"。然后,作者用“故曰”二字,用三个形式相同的否定句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靠“天时”与“地利"的条件,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最后以“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作结,将“人和”的重要意义论说得十分透彻,深化了文章的中心。综上所述,“得道"是实现“人和”的先决条件,因为只有当统治者行仁政,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和团结,从而形成“人和"的局面。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把握。

根据“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可知,孟子认为君主得道(行仁政)的结果是“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他的人,所以说,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二)课内外对比阅读。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译注》)

[乙]

秦攻赵长平,齐、燕救之。秦计曰:齐、燕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①于齐,而齐不听。周子②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③,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④,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矣。且夫救赵之务,宜若奉漏壅⑤,沃焦釜⑥。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粟:粮食②周子:齐国谋臣,其名不详。③中:得,适合。④隐蔽:屏藩,屏障。⑤奉漏壅:意为捧着漏瓮。⑥沃焦釜:浇烧干的锅。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委而去之委:___(2)亲戚畔之畔:

(3)则且遂攻之且:___(4)则明日及齐、楚矣及:

2.翻译下列语句。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3.[甲][乙]两文都谈论了战争取胜之道,二者有何异同?

4.由[甲][乙]两文,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答案】1.放弃同“叛”,背叛将要到,波及2.(1)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