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科目历史年级八年级课型新授授课人课题第三课土地改革课时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第3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前两课紧密相连,共同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这一单元主题。土地改革的完成不仅巩固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还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因此在初二历史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课包含两个子目:其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其二是土地改革的意义。子目之间紧密关联。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在以往的历史学习中涉及过不同时期的土地改革,具备一定的历史认知和学习能力。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但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师生互动,调动课堂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史论结合、历史分析的能力。教学目标2022年新课标: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知道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和土地改革前后的图片、数据等史料,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内容,理解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方面的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学习土地改革,理解基本国情是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以及生产关系的调整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唯物史观)3.了解土地改革对人民生活的重大影响,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内容及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2.难点:通过学习土地改革的必要性、过程、意义等基本史实,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服务,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2.学习方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活动导入新课【教师导入】同学们,请大家仔细朗读《悯农》这首诗,思考“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原因,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今天的内容——第三课《土地改革》,同学们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第一篇章《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知识点一:土地改革的原因【教师行为】(出示材料)同学们,请完成【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结合以下两段材料,说说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学生回答】土地集中在地主和富农手中,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材料二:材料二:地主阶级这样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所造成的农民的极端的穷苦和落后,就是中国社会几千年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下答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土地占有状况极不合理)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教师讲授】(出示历史地图和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因此,土地改革的直接原因:②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新课讲授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过程【教师行为】(出示题纲)请同学们打开教材,阅读课本13、14页,独立完成。【学生行为】阅读课本,完成题纲并展示。【学生回答】1、时间:1950-1952年底2、地区:新解放区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内容:教师提问】(出示图片和材料)结合课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思考: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异同。【教师行为】带领学生进行分析总结:类别不同点相同点土地占有者产品分配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土地归私人所有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教师行为】对学生行为给予鼓励性评价。并作出强调:这只是改变土地所有权,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二者都是私有制。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过程【教师行为】(出示题纲)请同学们打开教材,阅读课本13、14页,独立完成。【学生行为】阅读课本,完成题纲并展示。【生1书面展示】1、时间:1950-1952年底2、地区:新解放区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类别不同点相同点土地占有者产品分配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土地归私人所有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4、内容【生2口头展示】土地改革的时间是1950到1952年底,改革地区在新解放区,法律依据是中国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地主土地所有制是由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占有土地,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两种所有制的相同点是土地归私人所有。【教师提问】(出示图片和材料)结合课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教师行为】对学生行为给予鼓励性评价。并作出强调:这只是改变土地所有权,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二者都是私有制。【教师提问】结合课本,找一找:土地改革的具体做法有哪些?【学生回答】(1)1950年冬起,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2)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教师行为】(出示材料)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要分给地主土地?为什么要在政治上中立富农?【学生回答】有利于鼓励中农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生产发展。【教师提问】(出示相关史事和图片)土地改革的结果如何?【教师讲授】(出示图片和历史地图)讲授土地改革的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第三篇章乐农——土地改革的意义【教师行为】(出示材料)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下列材料,概括土地改革的意义。材料1: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学生回答】(1)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材料2: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宽甸县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152户,2511亩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了1000多亩。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学生回答】(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材料3: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学生回答】(3)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材料4: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土地改革大大促进了整个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恢复与发展,保证了全国人民粮食的需要量,增产了工业原料作物。农民的购买力也迅速提高了,1951年全国人民的购买力较之1950年增加25%左右……这就给我国的工业产品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国内市场。【教师总结】(4)经济发展: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思考: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翻身作了主人,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这给我们今天的建设和发展有什么启示?【学生回答】启示:建立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制度,解放生产力,才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的发展。【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了哪些土地政策?有什么启示?(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回答】1927—1937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中国土地法大纲》“耕者有其田”;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学生回答】任何制度或政策应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符合国情,与时俱进,课堂小结【教师讲授】我们一起总结建国初期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事件【教师讲授】(出示思维导图和表格)同学们,至此我们的第一单元学习已经完成,请同学们回归目录,可以发现第一单元的特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