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对世界影响深远,铁路建设关乎国计民生。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新中国成立以后,特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交通、通讯事业发展快速,形成了全国的交通、通讯网络。3.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地变更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48页一、铁路与马路时期铁路马路新中国成立前(1)19世纪70年头,外国商人修筑了淞沪铁路,不久就被拆除。(2)19世纪80年头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3)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4)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发展状况民国时期接连修建了一些马路,但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缘由(1)政治腐败、民生凋敝。(2)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靠进口新中国成立后(1)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2)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3)在不断改进机车和对铁路进行技术改造的基础上,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马路大桥,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很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eq\a\vs4\al([学问拓展])近代铁路缓慢发展的缘由(1)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制。国内政局不稳,军阀混战。(2)国内顽固势力的反对。(3)传统守旧的观念和思想的阻碍。(4)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缺少资金、技术,重工业发展缓慢。(5)根本缘由是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1)鸦片斗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限制中国水上运输。(2)19世纪70年头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3)各大口岸相继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4)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5)20世纪90年头以后,轮船运输业起先萎缩。2.航空(1)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记着中国航空事业的起先。(2)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3)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4)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放宽并最终取消限制,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eq\a\vs4\al([特殊提示])(1)西方先进的交通、通讯方式的传入,使中国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沟通,便利了西方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渗透,确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2)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三、通讯工具的变迁1.近代的通讯——电报(1)19世纪70年头,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建起一个电报机房。(2)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了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3)20世纪初,上海崇明还装置了无线电台,设立了无线电报局。2.近代的通讯——电话(1)19世纪80年头,外国起先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2)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3.现代的通讯(1)新中国成立后,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2)改革开放以后,电话由奢侈品变成日用品。(3)近年来,人们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4.影响: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变更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eq\a\vs4\al([巧思妙记])近代通讯事业发展的特点(1)开端艰难,起步晚,远远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2)发展缓慢,受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3)先个别试办,然后政府推广。(4)分布不均衡,沿海、沿江尤其是通商口岸地区发达。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49页探究一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史料一1890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吏这样感慨道:“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彼,果能各处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显。”史料二1911年中国铁路的修筑简况:史料三1894年,孙中山曾大声疾呼中国修建铁路。1912年2月,孙中山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后致力于发展中国铁路事业。后来,他又受临时政府托付担当全国铁路督办,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全权筹办全国铁路。(1)依据史料一分析,铁路修建有何作用?(2)依据史料二分析,此时期中国的铁路修建有何特点?产生了什么后果?(3)依据史料三分析,孙中山对修建铁路有何主见?其主见能否实现?为什么?提示:(1)铁路运力大、速度快、费用低廉,因而便于国计民生,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特点: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建权。后果:①清政府丢失铁路修建权,便利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危机加深;②部分政府官员相识到修建铁路的紧迫性,自主修筑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剧烈愿望;③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3)主见:修建铁路,大力发展铁路事业,实现商兴、民富、国强。不能实现;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由于列强的侵略,政局动荡,经济凋敝,资金和技术缺乏。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及缘由1.特点(1)中国近代交通工具都是从外国传入的,交通运输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国限制。(2)铁路、水运、航空都获得确定的发展,中国交通运输业起先近代化。(3)交通工具地域发展不平衡,城市比乡村发达。(4)各种交通工具同时并存。(5)起步晚,发展慢,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2.缘由(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主动兴办近代交通运输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2)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变及引导。(3)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限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4)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峻不平衡,这就确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探究二中国近现代通讯工具的进步史料一史料二(1)结合史料一及所学学问分析,中国最早的电话出现在什么时候?概述近现代电话事业发展的状况。(2)史料二说明白什么问题?电话和电报与古代通讯方式相比,具有哪些特点?(3)结合史料,概括通讯工具的变迁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提示:(1)出现:19世纪80年头,外国起先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发展状况:电话在中国出现后,发展特别缓慢。改革开放后,电话事业发展快速,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一位,电话成为人们的生活日用品和生活帮手。(2)问题:现代人们的通讯方式多种多样,电话成为百姓的日常用品。特点:信息传递更加快捷、简便;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距离更远,范围更广,影响更广。(3)影响:新式通讯工具的出现促进了经济发展,变更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联络方式,还确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通讯工具的变迁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加,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近代交通、通讯工具变更显著。在近代,西方独创了轮船、火车、汽车、电报、电话,并传入中国,从而使中国的交通、通讯方式发生了质的变更。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彼此距离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沟通。3.新式交通、通讯方式变更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确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4.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加,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沟通,接触到西方在政治、经济乃至思想领域中的先进事物,也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0页组合型选择题的解题技法[题型特点]组合型选择题的题干一般会列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务及其叙述,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把备选项分解成几组备选答案,其组合方式有:单个序号组合、两个序号组合、三个序号组合……乃至全部序号组合。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鉴别历史事务、历史现象的实力,考查学生对学问的精确把握实力。组合型选择题事实上是原来的多项选择题的变形,也是降低多项选择题难度的一种命题替代形式。[例]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辰表,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有()技术门类西方独创上海重庆铁路1825年1876年1934年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39年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汽车1883年1901年1928年无线电1896年1909年1928年①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不平衡性②中国汲取了两次工业革命的一些成果③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好用技术④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解题流程]审题题干“近代西方科技”“上海、重庆出现”“时辰表”分析选项①表中技术代表了中国科技的近代化,在上海的发展早于重庆正确②铁路等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电灯、汽车等为其次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中国都有发展正确③材料也描述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状况,片面地说中国侧重引进交通和通讯技术是不合适的解除④材料未体现出表中技术主要来自民族工业解除[答案]A[技法点拨]解答组合型选择题最主要的方式是解除法,即逐一解除错误或与题意不相符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在解答排序选择题的时候,可以运用首尾两端确定法,从而逐步确定正确选项。解答这类题时应留意题目的组合方式,以一道有四个题肢的组合型选择题为例,如:全部为三个序号的题目,确定有一个序号是错误的;全部为两个序号的题目,确定有两个序号是错误的;一个至四个序号均有的题目,则要逐一解除与题意不相符的选项。[随堂训练]对应学生用书第51页1.2015年底,中国铁路里程将达到14万千米。近代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A.淞沪铁路 B.京张铁路C.唐胥铁路 D.京广铁路解析:淞沪铁路是外国人修建的,故A项错误;1909年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詹天佑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但不是自建第一条,故B项错误;1881年的唐胥铁路是近代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故C项正确;京广铁路是1957年通车的,故D项错误。答案:C2.“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奇妙的天路……把人间的暖和送到边疆,从今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团聚一堂。”歌词中的“天路”指的是()A.兰新铁路 B.宝成铁路C.京九铁路 D.青藏铁路解析:本题考查学问迁移实力。由材料中的“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可知与西藏有关,而四个选项中只有青藏铁路符合题意。答案:D3.1910年,假如你想从张家口到北京旅游,为了便利和实惠,你最应当选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实力。依据时间、起止地即可推断应选择火车。答案:A4.小说《京华烟云》的主子公姚木兰在民国六年(1917年)从北京动身到上海、杭州游历,当时她不行能选择的交通工具是()A.火车 B.轮船C.飞机 D.汽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迁移运用所学学问的实力。中国民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