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18960现代礼仪学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18960现代礼仪学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18960现代礼仪学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18960现代礼仪学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18960现代礼仪学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18960现代礼仪学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第I卷一.参考题库(共100题)1.介绍多用敬词、()、()。2.对父亲的弟弟可称呼为()A、叔父B、仲父C、季父D、从父E、爷叔3.巴西每年的2月中下旬举行()节,节日的主要活动是()。4.试举例论述“如何理解礼仪的阶级性”。5.宴会中有关餐巾的使用,正确的是:()A、用餐前将易餐巾打开铺有膝上B、餐后叠好放在盘子右边C、餐巾可擦嘴6.着装品有各种形状和颜色的,佩戴者应选择与自己衣着的(),及本人的()、()相调合的。7.西方国家对神职人员称呼方式,一般可称()A、神职职称B、姓名加职称并、C、职称加先生D、对主教以上者可称“阁下”8.挂断电话前,应先()。9.客房服务员应客人招呼进入客房时,应用()轻声扣门。10.书面邀请描述正确的有()A、行文热情、谦虚B、人名、节日名、单位名全称C、中文请贴中不提被邀请人姓名D、主人姓名写在落款处11.成年礼又称“()”,即成为仪式。12.礼仪对象的外延是非常宽的,一切在礼仪主体看来具备()东西,都可以成为礼仪的对象。由于礼仪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标准,因而礼仪对象也是存在()的。13.在社交场合表达赞许或向他人表示祝贺的举止是()。14.商业信的正确形式是必须将收信人地址放在(),在称谓()。15.宴会服务工作的核心内容是()。16.春节团拜活动一般有三种形式:()式、()式和、()式。17.()是一面镜子,在它面前,每个人都显露出各自的真实面貌。18.男性的舞会礼仪有()A、热情主动邀请女伴B、舞姿举止注意分寸C、邀请遭拒绝要不失风度19.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所依托的一定的()或(),就叫做礼仪的媒体。20.颁奖仪式的主持人应注意()A、明确并安排好程序B、保持饱满热情C、善于协调工作21.在礼仪实践中,我们要明确客随主便的规律,“(),”“()”,以长期获得人际交往的成功。22.奴隶社会的礼仪被()垄断,神权与政权合一,是以()为核心的礼仪。23.从馈赠的目的和意义而言,钢笔、笔记本等属于()的礼品。24.国内接待除家庭接待外还有()。25.对美好人或事物的称赞指()。26.我国古代的殉葬制,始于()社会,以人殉葬,是()社会残酷、野蛮的一个重要表现,封建时代有所缓解,但到了()又死灰复燃。27.按性质来分,宴会有()A、鸡尾酒会B、冷餐酒会C、茶会D、招待会28.()的原则是社会主义新型礼仪最重要的原则。29.如何理解礼仪的批判继承与推陈出新?30.戒指的戴法是一种信息和标地志,戴在食指上,语义是“()”;戴在中指上,语义为“()”;戴在无名指上,语义是“()”;戴在小指上,语义为“()”。31.日本人的送礼习俗体现在业务交往中()见面就送礼的现象较为普遍,为()而感到高兴。32.小辈给晚辈送礼要注意的问题。33.清明节时在阳历()前后。34.每年3月8日为(),是为纪念1909年3月8日的美国芝加哥女工大罢工。35.用职务或职称来称呼时,如是副职,称呼时应()。36.不卑,就是();不亢,就是()。37.简述接待时送客的礼仪。38.中国工人阶级第一交纪念“五•一”是在()年。39.论述礼仪内容和礼仪形式之间的关系。40.简述男性、女士走路的正确姿势。41.《礼记乐记》中"礼者,天地之序也"是对礼仪()的概括。42.当迎送者较多或距离较远时可以用()表示敬意。43.介绍一般有()介绍、()介绍和()介绍几种情况。44.礼仪学有关理论的探讨包含有()A、研究对象B、礼仪的历史C、礼仪的性质D、礼仪构成要素E、礼仪规律F、社会主义礼仪的基本原则45.()又称歌墟,是壮族盛大的歌会日。46.现代礼仪学的核心概念是礼的概念,其它基本概念还有礼、仪以及()等。47.涉外馈赠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A、国家有关规定B、风俗习惯C、禁忌48.书面邀请可分为()邀请和()邀请。49.《礼记﹒礼器》认为礼仪应“有本有文”,其中“本”指的是(),“文”指的是()。50.社会规范包括()和()两大类。51.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又可称为()A、上元节B、元夕节C、灯节52.宴请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53.相互尊重是以()以为条件的。54.简述社会主义礼仪的本质特征。55.邓小平在国内接见新加坡领导人和罗马尼亚领导人时主动约束自己不吸烟,这是()A、主随客便B、是对客随主便律的真正理解和把握C、是一种相互尊重D、客随主便56.为实现某种交际目的,请求对方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到约定的地方去是()57.盛行于欧美国家和地区,西方传统的集会交往的一种宴请形式是()。58.如何分析具体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的阶级性?59.较为自然,常用于相互比较熟悉的亲友之间的邀请方式是()。60.非正式介绍以()、()、()、自然为宗旨。介绍时语言应()。61.缅甸对年纪较大的人尊称为“()”,意思是先生或“()”。62.礼和礼仪的形成,必然是一个从()到(),由()到(),由()到()的渐进过程。63.中国人一向重视友情,()是中国人的传统礼节。64.一般英文书信可以分成七个部分()、()、()、()、()、()。65.电话总机话务员的主要任务是()A、接转电话B、代客留言C、电话查询D、叫醒服务66.关于礼及礼仪的起源,我国古代的荀子有所谓的()的理论。6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意识,决定于()A、生活条件B、社会关系C、社会存在68.礼仪主体与礼仪对象之间的关系。69.礼仪规范在形成之初,必须有一个()的过程.70.俄罗斯人姓名的构成方式为()。71.简述站立姿势的要求。72.称呼父亲的祖父为(),自称为()。73.我国古代的“吉礼”是()。74.简述宴会请柬的印发要注意的事项。75.中秋节除可称作“团圆节”外,还可称作()。76.信头地址总在(),靠近信纸的中央起写。77.我国西北牧区哈萨克、蒙古等民族都忌讳(),而应慢步绕到毡房后面下马。78.诚信真挚,就是(),(),感情()。79.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一切社会规律必须符合两个基本原则:()和()。80.简述会议参加者的基本礼仪。81.元宵节又名“()”,时在农历正月15日,民间有()、()等风俗。82.冷餐酒会是西方国家较为流行的一种宴会形式,分()和()两种。83.收尾清场的主要内容有()A、记数清帐B、检查现场C、收检餐具D、清扫卫生E、小结工作84.颁奖仪式的主持人,一般应是本*系统或本*单位的()。85.随着生活的演变,亲属间的相互称呼已趋于()。86.中国的习惯是把发信人地址写在(),而欧美国家则把其详细写在(),这部分还包括发信日期。87.在社会交往中,不仅要注意仪表,还要注意()。88.原始社会的礼仪中最突出的是()的礼仪。89.捐赠仪式是为()行为而举行的仪式,既要体现()的礼节,又要有隆重热烈的气氛。90.公务迎送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91.颁奖仪式中一个重要“角色”是()。92.使用电话的一个主要原则是()。93.()和()合一,使原始社会礼仪被改造为以()的礼仪。94.《礼记﹒高祖本纪》记载了刘邦当皇帝后对其父不能再执“父子礼”一事,这说明了()。95.60年代西方“嬉皮士”运动的错误实质是()。96.“礼”的含义不仅只是指钱和物,它还具有敬意、()、友情和()等精神方面的内涵。97.喜庆场合的服饰应注意()A、色彩丰富B、款式新颖C、色彩统一D、整体配套98.根据我国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在对我活动中,我方一般(),如有必要赠礼,须经()批准。99.我国目前确定迎送规格的依据是()A、来访者身份B、访问的性质、目的C、两国关系状况D、来访者的职业100.会议主持人应(),所有言谈都要都要(),都要有明确目的。第I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谦词;尊称2.参考答案:A,B,C,D,E3.参考答案:狂欢;跳桑巴舞4.参考答案: 礼仪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如《礼记·曲礼上》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文王世子》中规定:“公族无宫刑。”礼和刑如此紧密地绞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宗法的法律指导思想,其阶级属性何其鲜明! 礼仪不存在什么阶级限制。如《礼记·曲礼上》中的以下几个例子, (1)“敖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3)“幼子常视毋诳。” (4)“毋侧听,毋嗥应,毋淫视,毋怠视,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 那么,礼仪究竟有没有阶级性呢?我们认为,对于这个问题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回答都是行不通的。礼仪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有一种强大的驱动力量,那就是全地区、全民族乃至全人类指导,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从这个意义说,礼仪是超阶级的。整个原始社会的礼仪就属于这种状况。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礼仪的内容就表现为地区、民族乃至人类意志与统治阶级意志的综合体现,或者换一个说法,阶级社会中的礼仪,带有一定的阶级色彩。5.参考答案:A,B,C6.参考答案:款式、颜色;外表;发型7.参考答案:A,B,C,D8.参考答案:道别9.参考答案:中指10.参考答案:A,B,C,D11.参考答案:成丁礼12.参考答案:真、善、美;反差13.参考答案:鼓掌14.参考答案:信头的左边;上方15.参考答案:撤碟上菜16.参考答案:集会;茶会;晚会17.参考答案:行为18.参考答案:A,B,C19.参考答案:媒介;媒体20.参考答案:A,B,C21.参考答案:入境问俗;入乡随俗22.参考答案:奴隶社会君主贵族;尊君23.参考答案:持久耐用性24.参考答案:公务接待25.参考答案:赞美26.参考答案:原始;奴隶;明代27.参考答案:A,B,C,D28.参考答案:相互尊重29.参考答案: 礼仪是需要不断批判继承并且不断推陈出新的。只有这样,礼仪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才能一方面将优秀的礼仪传统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同时又不断顺应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需要,使礼仪文化不断更新和充实,更好地服务于今天和未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要反对抱残守缺、顽固不化的守旧思想和态度,也要反对割断历史,搞什么“另起炉灶”。 社会对礼仪的不断地批判继承和不断地推陈出新,一方面是礼仪源远流长,永不枯竭的根基所在,即使再强大的历史劫难也不可能将它毁灭;另一方面,它又是礼仪能够顺应历史,永远充满活力的生机所在。30.参考答案:求婚;在恋爱中;已婚;独身31.参考答案:第一次;能先向以对方送礼32.参考答案: (1)注意礼品的实用性。 (2)注意受礼者的偏好与身体状况。 (3)注意禁忌。33.参考答案:4月5日34.参考答案:妇女节35.参考答案:省去“副”字36.参考答案:不自卑;不高傲37.参考答案: (1)真诚挽留。 (2)真诚感谢。 (3)送客礼节。 (4)关心客人。38.参考答案:192039.参考答案: 礼仪内容和礼仪形式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虽然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它们在礼仪或礼仪媒体中地位却不是完全一样的。礼仪内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决定地位,而礼仪形式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服从地位;礼仪内容决定礼仪形式,礼仪形式服从礼仪内容。 因此,礼仪内容与礼仪形式之间是一种主从关系。 礼仪内容和礼仪形式的主次要位置也不是绝对不变的,虽然在一般情况下礼仪内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决定地位,而礼仪形式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服从地位。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这两方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礼仪形式处于服从地位次要方面,是可以成为处于决定地位的主要方面的。 只有内容而没有形式的“礼仪”和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的“礼仪”都是不可思议的。瑞典著名语音学家索绪尔曾将符号的内容和形式比喻为一纸两面。礼仪和形式一旦分离,则礼仪自身必将解体和消失,剩下的就只是枯燥干巴的内容或空洞无物的形式,即“有礼无仪”或“有仪无礼”;反之,礼仪只要存在着,礼仪或礼仪的媒体就一定是礼仪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礼记·礼器》中说“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无文。忠信,礼之本也;礼之文,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讲的就是礼仪内容和礼仪形式应当和谐统一的问题。40.参考答案: 男性走路的姿势应该是:昂首、闭口、两眼平视前方、挺胸、收腹、直腰。行走间上身不动,两肩不摇,步态稳健,以显示出刚强、雄健、英武、豪迈的男子汉风度。 女性走路的姿态应该是:头部端正,不宜抬得过高;目光平和,直视前方;行走间上身自然挺直,收腹,两手前后摆动幅度要小,两腿尽量用力向上伸直舒展,使自己显得下肢修长,有挺拔感;小步前进,走成直线,步伐要自如、匀称、轻柔,以显示出端庄、文静、典雅的女子窈窈美。41.参考答案:时空有序规律42.参考答案:点头43.参考答案:正式;非正式;自我44.参考答案:A,B,C,D,E,F45.参考答案:歌婆节46.参考答案:礼貌、礼节47.参考答案:A,B,C48.参考答案:信函;请贴49.参考答案:礼仪内容;礼仪形式50.参考答案:法律规范;非法律规范51.参考答案:A,B,C52.参考答案:习惯做法53.参考答案:人格地位平等54.参考答案:社会主义礼仪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两个根本问题上,既礼仪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和礼仪的定向问题。55.参考答案:A,B,C56.参考答案:邀请57.参考答案:鸡尾酒会58.参考答案:对待礼仪的阶级属性问题,我们必须持一种慎重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对待具体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进行分析时,首先必须分清有无阶级属性:有就是有,没有就没有,不能不分清红皂白。其中对于那些带有某种阶级属性的礼仪,一定要把属性认定准确;不能把不同阶级的属性混为一谈。明明是社会主义的东西,不能硬说是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的货色。在这两个问题上,我们都有过极其深刻的教训。“文化大革命”中,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太多了。59.参考答案:口头邀请60.参考答案:礼貌;轻松;愉快;简洁活泼61.参考答案:吴;伯父62.参考答案:无;有;初级;高级;零碎;整体63.参考答案:礼尚往来64.参考答案:信头;信内地址称呼;正文;结尾套语;签名;信封写法65.参考答案:A,B,C,D66.参考答案:“圣王”67.参考答案:A,B,C68.参考答案: 礼仪主体和礼仪对象(或者说,礼仪主体和礼仪客体),它们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既互相对立又相互依存,同时又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关系。 任何一个礼仪行为或礼仪活动,都包含着礼仪的主、客体的矛盾运动。一般来说,礼仪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礼仪行为或礼仪活动的发展方向,是由礼仪主体决定的。 总之,礼仪主体与礼仪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时候,随着礼仪过程转换,主体和客体的地位也会发生变化。69.参考答案:议定70.参考答案:名—父名—姓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