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508民间文学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508民间文学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508民间文学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508民间文学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508民间文学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508民间文学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第I卷一.参考题库(共100题)1.各地民众对讲述民间故事有各种称呼,如()。A、讲瞎话B、讲经C、摆龙门阵D、说白话E、讲古2.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之间存在何样的关系?3.文人作家既能保护民间文学,也会由于某种目的,有有意识地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强加一些主观因素,比如宋朝李茂诚的(), 梁山伯变成了热衷于追求功名、平“寇”有功的“义忠王”。4.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是()。A、格萨尔王B、玛纳斯C、江格尔D、梅葛E、嘎达梅林5.神话作为各民族早期历史上的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在创作和讲述过程中往往结合着()等多种活动,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A、宗教祭祀B、巫术操作C、文学叙事D、音乐E、舞蹈表演6.快书快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7.各族文学的源头与“奶娘”指的是()。A、史诗B、民间故事C、神话D、歌谣8.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翻译,应忠于原文,翻译的译法有直译和()两种。9.河北农村流传的表述农民传统婚姻观念的谚语“休前妻,毁稚苗,后悔到老”,在内容的类型上可归为()。A、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B、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C、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D、其它10.“童话”这个名称由日本学者()第一次使用。A、山东京传B、柳田国男C、阿尔奈D、川端康成11.有一种评书讲述绿林英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比武打擂、拜山攻寨等内容的故事,或讲述清官秉公破案、惩恶扬善的故事,这种评书的种类名称为()。A、世情书B、袍打书C、神魔书D、短打书12.芬兰人埃利亚斯.伦洛特搜集整理的芬兰民族史诗()成为了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A、《卡勒瓦拉》B、《勒俄》C、《伊利亚特》D、《俄索折怒王》13.民间文学资料往往是文献记载中所没有的,所以是值得许多学科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料,其科学价值有()。A、民间文学作品大都经过长期流传、千锤百炼,是无数人智慧与才能的结晶B、民间文学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C、民间文学以语言为载体,是口头语言的真实体现,故民间文学作品是音韵学、方言学等语言学科的重要资料D、民间文学记载着民众的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有助于政府官员和各个人文学科的学者了解民众的文化史和民众文化的动态E、民间文学是“口传的历史”,许多历史资料特别是史前资料以及各个时期的部分民众生活文化资料是文献记载所缺少的,对历史学有重要的借鉴价值14.歇后语是谚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由()和()联合组成。15.在西方国家,民间文学一般称之为()。A、LiteratureB、AnthropologyC、HistoryD、Folklore16.段成式《酉阳杂俎》是一个笔记体作品集,记录了大量民间故事。该书出现于()。A、唐代B、先秦时期C、魏晋时期D、明代17.屈原在吸收()的基础上,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一系列作品。A、吴地民歌和神话传说B、楚地民歌和神话传说C、岭南民歌和神话传说D、北方少数民族民歌和神话传说18.“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是()体裁。19.(),起源于民间巫术,主要功能是驱逐疫鬼,其特点是演员戴着狰狞可怕的面具表演。A、秧歌戏B、傩戏C、采茶戏D、道情戏20.水浒故事在()时期就广为流传,并成为讲唱艺人表演的重要内容。A、明末清初B、唐初C、魏晋南北朝D、宋末元初21.民间文学的整理有哪些方法?22.包袱的组成过程有()。A、铺B、系C、解D、结E、抖23.鲁迅十分推崇民间文艺,称儿时看过的社戏,是“自己一生中所见到的最好的戏”,()是“最心爱的宝书”。  A、《笑林》B、《山海经》C、《庄子》D、《三国演义》24.这个神话流传于哪一分期?属于什么神话?25.()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界观与价值观。A、民间故事B、神话C、史诗D、民间谚语26.试述民间文学创作与流传中的集体性表现?27.在民间传说的讲述中,民众往往将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形象身上,这样的人物形象称之为()。A、典型人物形象B、平面人物形象C、箭垛人物形象D、历史人物形象28.相声是以()为主要手段的喜剧性很强的一种民间曲艺。29.关于传说与神话的联系,正确的说法有()。A、神话的内容是超现实的,传说的人物和情节也有一定程度的超现实因素B、二者的情节整体上都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C、传说与神话都是散文体的口述故事D、一部分上古时期的传说与神话交融在一起,神话是传说产生的源头之一E、二者的故事的主人公有相同的属性,都以神格为中心30.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包括《格萨尔王传》、()和《江格尔》。31.试述箭垛式的人物概念?32.汉族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与相互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33.试述民间谜语的概念及分类?34.传统评书内容多为()。35.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各民族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有()。A、从天而降说B、猿猴进化说C、自然变化说D、神灵创造E、神灵生育说36.《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37.民间文学口头性特征的形成原因有()。A、现代社会民众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信息传播媒体也越来越丰富和先进B、它的创作和表演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是民众的一种日常活动,伴随着其他的动作自然而然地进行C、在传统社会,信息传播媒体相比于今天很单调和贫乏D、在中国长期的传统社会里,普通民众文化程度低,有很大比例的劳动者是不识字的,这样他们就很少或没有机会接触书本,也不能用书面形式来表达其创作E、民众认为口头创作比书面作品更为生动形象38.()是流传于东北地区的民间歌谣。39.试分析谜语“未入市区(打一城市)”犯了什么毛病?40.美国表演理论的代表人物理查德.鲍曼把语境划分为两个大层面:文化语境和()41.试述民间文学的认识价值概念与艺术价值概念?42.民间文学为何被称之为“天籁之音”?43.原始人的思维缺乏()。44.群众口头语言有哪些出色表现?45.试述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46.试论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怎样产生的?47.为什么说民间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而且是人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48.()是用于节日礼俗和祭祀等的歌谣。49.由民族文化的交流整合,投射中国民间文学这个口头艺术整体上的中华文化特色,可以从()四个字上反映出来。50.民间文学的这些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51.什么是民间文学的故事性?52.试述传说的特征? 53.社会主义时期民间文学的范围界限发生了哪些变化?54.植物故事的产生,最早要推移到()时代。55.“尚未崩溃的民间王国”指的是()。A、西藏B、新疆C、四川D、云南56.“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是一()。A、民间传说B、民间故事C、原始歌谣D、谚语57.出现在歇后语里的人物都是民众耳熟能详、且具有生动典型特征的形象,出现频率较高的人物类型有()等。A、大众耳熟能详而缺点很少的英雄人物、崇高形象B、易于被人拿来取乐的对象C、大众耳熟能详但缺点明显的文学作品人物、历史人物、当代社会名人等D、常遭人嘲笑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乞丐、穷人、蠢笨的人等E、德高望重的长辈与领导58.我国民间说唱主要分为唱故事、()和说笑话三大类。59.用于节日、礼俗和祭祖等的歌谣是()。A、仪式歌B、劳动歌C、政治歌谣D、生活歌谣60.能充任传说核的有()。A、历史人物B、历史事件C、地方估计D、风俗习惯E、动植物的情状和形态61.这个神话反映了什么内容?62.我国第一部农学著作(),引用了三十多条谚语来证明其主要观点。63.由著名作家李季根据陕北信天游民间歌谣形式创作的(),在当时解放区文艺中产生了重要影响。64.民间故事的幻想具体表现为哪几个方面?65.()主要回答了一个文化中的特定民俗形式如何与别的形式相关联的问题。A、社会基础B、情境性语境C、风俗制度语境D、交流系统语境66.试述民间故事的价值?67.试述“释原”神话?68.随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口头文学的界限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69.试述民间文学的发展?70.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流传的世界末日来临的神话,导致世界末日的一般都是()A、湮灭世界的大洪水B、熊熊燃烧的大火C、地震D、火山爆发71.李白的《静夜思》是从()脱胎而来的。72.说书艺人王少堂的《武松》用的是()体裁。73.解释《吴越春秋》中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74.属于幻想故事的有()。A、《田螺姑娘》B、《十兄弟对敌》C、《傻子娶媳妇》D、《狼外婆》E、《长工约》75.1950年3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成立,首任理事长是()76.鲁迅所说的“杭育杭育派”是什么?77.盘古开天辟地、化生天地万物的神话,最早也见于三国东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和()78.童话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其表现有()等。 A、其内容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或完全没有超自然的幻想B、童话多具有超自然的境界,充满浪漫的想象C、主人公方面,有神灵、仙女、妖怪,有法力非凡的人物,还有人兽一体的人物如蛇郎、怪孩子等D、虽然有虚构或夸张,但是没有用超现实的幻想营造神奇的形象和离奇的情节E、事物往往有神奇的、超自然的属性,如各种神奇的宝物、可以像人一样说话做事的动物等79.神话学派的创始人是(),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是()。80.被誉为“当代的荷马”、“活着的荷马”,世界上唯一一位能够演唱《玛纳斯》史诗的完整内容的演唱大师是()81.清朝李调元的(),选录了不少壮瑶民歌。82.指纹螺铲歌  一  一螺精(为人机灵),二螺饱(不愁吃喝),三螺没米咬(穷得没饭吃);  四螺吃生水芋头(生水芋头价贱),五螺唔死六螺愁(这两种人都一生坎坷); 七螺七个仓(仓指谷仓),八螺八眼塘(塘指鱼塘), 九螺足足上山装谷(以上三句言生活富裕),  十螺齐齐上山装泥(此人一生劳碌却一无所获)。  二  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开档铺;  四螺担水磨豆腐,五螺平平过;  六螺[这个字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罗"字]老婆,七螺谷满仓,  八螺看牛上山岗,九螺九头鸟,十螺十粪箕,有钱无人知。读上面两则《指纹螺铲歌》,谈谈你对民间文学变异性的认识。83.恩格斯著名的民间文学论文包括()。A、《德国民间故事书》B、《提德曼老爷》C、《给爱人》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E、《爱尔兰歌谣札记》84.表演情景具有的特点有:()。A、即时性B、不变性C、社会性D、民族性E、惯常性85.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文言小说粗具规模,分为(),合称为笔记小说。A、笑话专集B、志怪小说C、民间传说D、短篇小说E、轶事小说86.汉族第一首民间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是()时期的民间叙事诗。A、先秦B、两汉C、魏晋南北朝D、唐宋87.()是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机智人物。88.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补鱼水中,触沈木有感,因怀女王,十月产子男十人。„„„„„„„„„„绝域荒外,山川阻深,生人以来,未尝交通中国。“沈木”是什么?这种神话体现了什么观念?89.什么是民间故事的三段原则?90.呆女婿故事包含多个类型,其中以()最具代表性。A、借布机B、奇巧婚配C、守株待兔D、刻舟求剑E、学话得胜91.()是口头创作和流传的,()则是书面形式创作和流传的92.()是相声艺术特有的艺术手段。93.歌圩是青年男女定期聚会的歌唱活动,也称歌节,我国各民族中著名的歌墟有()。  A、广西有壮族的三月三歌圩B、瑶族的“盘王节”C、仫佬族的“走坡”D、春节E、彝族的“跳弓节”94.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运用口头语言来()和()的一种活的语言艺术。95.为什么要学习民间文学?96.什么是天地开辟神话?分析盘古神话的基本故事情节并阐明其基本文化意蕴?97.歌圩是青年男女定期聚会的歌唱活动,也称歌节,我国各民族中著名的歌墟有()。A、广西有壮族的三月三歌圩B、瑶族的“盘王节”C、仫佬族的“走坡”D、春节E、彝族的“跳弓节”98.民间文学在民俗学的学科体系中属于()。A、精神民俗B、社会民俗C、物质民俗D、语言民俗99.()导致了民间文学变异性的产生。100.歌与谣的主要区别在于()第I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A,B,C,D,E2.参考答案: 民间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集体性、口头性、变民性和传承性。 民间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反映着民间文学的本质。其中集体性表现劳动人民的集体意识和审美情趣,由于它的存在保证了民间创作中的人民性更充分、更直接地体现,并使民间文学作品在集体加工和锤炼中更加精美、更具生命力。但是,集体性特征又是与口头性特征互为存在条件的,没有口头即兴创作和口头流传,就不可能形成集体的创作和亿万人民在民间文学的传播中参与再创作这一文学创作史上的宏伟壮观的局面。口头语言艺术的优势也使得这种集体创作活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延续下来。集体性、口头性是民间创作中两个起主导作用的重要特征。由集体性、口头性派生出的变异性、传承性。因集体创作、口头流传就必然导致变异。没有变异就无法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没有变异就没有民间创作。但民间文学的变异也不是随心所欲地胡编乱造,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万变不离其宗,总是沿着人民大众的心态轨迹变化,总是循着民间艺术传统变化。总是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3.参考答案:《义忠王庙记》4.参考答案:A,B,C5.参考答案:A,B,C,D,E6.参考答案: 快书快板的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 (1)表述紧凑,叙事精炼。快板书的讲述是随着快板击打的节奏吟诵的,节奏较快,语速匀称,不能有较大的停顿,因而快板书的表述显然比有唱腔的鼓词、曲词等节奏快,也比散说体的评书紧凑,在同样长的表演时间里,快板书所传达的内容含量要大得多。快板书艺人一般口齿特别伶俐,舌如利剑,话似连珠,语言明快酣畅,造成快板书表述的"快"。相应地,快板书的叙事也很精炼。每句话的意思都是相对完足的,一个意思不多作演绎。但叙事精炼的同时快板书也有较多的细节描写。 (2)情节紧张,冲突激烈。快板书的主要魅力除了其语言的明快动听以外,就在于其情节的生动精彩。它所讲的故事都有一个完整、曲折的发展过程,经过起承转合的几个阶段,高潮过后迅即煞尾,显示出快板书干净利落的特点。 (3)张弛有致,庄谐并出。快板书讲故事比其它文体更注重紧张的情节,但也不能自始至终都紧绷着,也要有较轻松的内容和节奏来调节,所以优秀的艺人编创和表演快板书都讲究急速与舒缓相搭配,使张弛有致,说到紧张时如同疾风骤雨,说到舒缓处仿佛流水潺潺。7.参考答案:C8.参考答案:意译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A11.参考答案:D12.参考答案:A13.参考答案:C,D,E14.参考答案:引语;解释语15.参考答案:D16.参考答案:A17.参考答案:B18.参考答案:谚语19.参考答案:B20.参考答案:D21.参考答案: 整理是口头文学作品从口头语言到书面文字的一种特殊的定稿过程,其目的在于使民间文学作品能最充分地显现它本来所具有的最完美的面貌,使之放射出固有的艺术光彩,达到保存和再流传的目的。 民间文学整理的方法,根据已有的实践,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单项整理,一种是综合整理。 单项整理就是一份原始记录稿进行整理。这种整理一般只是梳理头尾、划分段落、整规字句、增加注释。对内容上有害的部分加以删除,对语言讲得不通顺、表达意义不明确的地方进行订正,把重复罗嗦、拖泥带水的话加以提炼,对方言土语给予适当的注释等等,从而充分地显示民间文学原作的风格。 综合整理是指从所记录的同一类型作品的若干异文中选一篇最完善的记录稿作为基础,同时吸取其他异文的优点进行整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整理前应对各篇异文进行反复比较分析,看准各篇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各取所长,将这些异文的优点巧妙地编织在一篇中,从而整理出一个更完善的作品。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发挥了基础记录稿的长处,又综合了其他异文的优点,整理出来的作品往往代表了这一类型作品的较完美的典型面貌。其缺点是在材料的综合拼接过程中,容易失去作品和具体讲唱人的个性特征,其文学性大大增强了,但其科学价值却受到影响。22.参考答案:B,C,D,E23.参考答案:B24.参考答案:盘瓠神话流传于神话的滥觞期,属于原生神话,属于人兽配婚型推原神话。25.参考答案:B26.参考答案: (1)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集体性表现: ①劳动人民往往在一定集体场合,进行你一句我一句的集体创作。[劳动歌谣——鼓舞、协调;战歌、猎歌——鼓舞士气……] ②采取集体分工方式,(有人先)编故事梗概——添枝加叶——敢成韵文体唱词——配曲调——构成民间传说、故事、说唱、小戏等作品。 ③群众中某个人继承前人口头艺术,加以发展;或集中群众中断片素材及许多口头作品,加以综合、概括,形成完整口头艺术成品。[长篇评书《杨家将》] (2)民间文学作品在流传过程中集体性表现 ①民间文学作品不论何种创作方式,一经产生,必然在群众中流传开去。 ②有的作品流传较慢,有的作品流传很快。 ③不适应广大民众生活要求和艺术兴趣的作品,在流传过程中,或早或晚地被人们摒弃、遗忘、淘汰;在流传过程中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并经过千万人之口世代修改、加工、丰富,使它更为群众喜爱,以至能较长时期在群众中传诵、保存,作品艺术水准趋于完美。 ④千万个传播者在不同程度上也是创作者,整个民间文学的流传过程,也正是对民间作品进行集体加工的再创作过程。 (3)民间口头艺术家的演唱或讲述,渗透集体思想和愿望,代表群众美学观点和艺术趣味,吸取集体智慧和力量。 ①民间文学的听众,总是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思想感情、艺术趣味积极影响演唱者活动,并不同程度地影响作品内容及某些表现手法的加工或再创作。 ②表演者根据听众的反映,不断修改、丰富、提高自己的演唱作品。27.参考答案:C28.参考答案:说、学、逗、唱29.参考答案:A,C,D30.参考答案:《玛纳斯》31.参考答案: 箭垛式的人物:是对传说作品中人物特征所做的一种概括和提炼,是指将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身上的现象。32.参考答案: 汉族民间文学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交流与影响表现在:一、汉族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创新选择和吸收方面,这种情形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有西北、西南、中南地区的庸、蜀、羌、微、彭、濮等族参加,东北的肃族也在周胜利后成为周之"北土"。所以,《诗经》实际上是包括了许多民族民歌在内的诗歌总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乐府民歌中有许多就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口头创作。 元代的杂剧也是在汉族民间戏剧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的选择和吸收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由于"金、元时代,女真蒙古诸族语言,随政治势力之伸张,亦盛行于各地;故保存于元剧中者尚多。这些少数民族的音乐和歌谣,促进了元杂剧的形成和发展。 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辑录、翻译和整理,也是汉族接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重要表现。西汉刘向著《说苑·善说》篇记载了古老的壮族民歌《越人歌》;《元史·地理志》也记载了彝族仲牟曲的传说;清代李调元的《粤风》和吴淇的《粤风续九》都选取了不少壮、瑶民歌;"五四"时期的歌谣学运动,不仅搜集了大量的汉族民歌,也搜集了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作品;解放后,汉族和少数民族亲密合作,大规模地搜集整理了大量的优秀民歌和故事,打开了少数民族灿烂夺目的民间文学宝库,推动了全国民间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二、主要的还是汉族民间文学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影响。这种情形主要表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中国各少数民族中流传着许多汉族的民间传说和故事,有的甚至家喻户晓,代代相传。例如汉族的《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和祝英台》、《白蛇传》等四大传说以及关于《水浒》、《杨家将》、《包公案》等故事,就在西南、中南、西北、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这些故事和传说传入少数民族后,各民族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心理加以改造,使其带上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并在本民族中扎根。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民间口头创作,曾大量地从内容上吸收汉族民间文学的养料,并融进本民族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使之成为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 在艺术形式方面,汉族民间文学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也有深远的影响,中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歌中,既有本民族的民歌,也有用汉语和汉族民歌形式创作和传唱的民歌。后一类民歌一般称之为"汉歌",有些民族则另有称谓。这是长期以来各民族与汉族频繁交往,有些民族与汉族人民杂居,汉族民歌形式流传到少数民族,并被接受的结果。其中以"四句头"在各民族中的运用最为普遍,"十二月调"、"五更调"也很流行。 汉族民间文学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影响,和少数民族间文学对汉族民间文学的影响,是中国各族民间文学交流和整合的重要方面。33.参考答案: (1)民间谜语:是民间表现智慧、测验智慧并培养智慧的一种口头艺术的特殊形式。 (2) 分类: ①物谜:所隐事物多为人所常见,人名、地名谜语也归于此类。 ②事谜:以一定动作、行为或事件作谜语所隐事物。 ③字谜:汉族特有,大多根据字形或拆字解意而构成。34.参考答案:历史故事、侠义故事35.参考答案:C,D,E36.参考答案:《格萨尔王传》是流传于我国西藏,青海一带的藏族民间长篇英雄史诗,共七十多部,一百多万行,一千多万字,是现今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它描写岭国的一个穷孩子,在奇异的境界里诞生,后成长为雄狮大王。它相貌超群,神通广大,武艺高强,爱国爱民,带领岭国牧民战胜种种困难,打败了妖魔鬼怪和强大的敌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37.参考答案:B,C,D38.参考答案:二人转39.参考答案: 在这个民间故事中,动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十分鲜明,黄牛轻信了豹 子的动听言辞,丧身于豹子的伶牙俐齿之下。水牛明辨是非,不轻易相信豹子的甜言蜜语,揭穿了豹子的险恶用心从而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动物故事不仅反映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更在于借助动物描写人生,揭示人类社会的尔虞我诈。 这个民间故事属于动物故事,名字叫《黄牛、水牛和豹子》,是动物故事中的人情世态故事,流传在佤族中。40.参考答案:社会语境41.参考答案: 认识价值:是指民众创造的各种口头作品由于具备有关历史、文化的内涵而能够满足人们的认识需要,能够引起人们对过去历史文化的研究与思索,从而吸取其中反映的材料,用于某种人文科学的探讨。 艺术价值:民间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民众的形象思维积淀、创作要求和创作态度、创作方式和艺术手法、艺术典型的塑造等等,都对作家的文学活动有重要启示,甚至被后者直接借用。民间文学的特殊品质,对认识方式文艺的规律特征、艺术心理和社会生活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都是不可缺少的资料。42.参考答案: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该民族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造和传承的口头文学,主要体栽有神话、民间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谚语、民间谜语、俗语、歇后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民间文学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其与作家文学相比较而言是在创作和流传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它具有以下四点基本特征:一、集体性。是指民间文学由某个民族、地域或历史时期的广大民众共同创作、共同传承而显现出来的特征。这种性质,一方面体现民间文学的创作活动与传承过程融于一体、同步展开的内在机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民间文学凝聚集体智慧与艺术才华所获得的强劲的艺术生命力,表达了植根于民俗生活的特定民族、地域或时代的集体观念。二、口头性。广大民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口头传统中将这些作品延续下来,由此形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手段。以这种方式创作和传播,将对生活最真切、最新鲜的感觉及时地表现出来,包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生活场景被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使整个创作和传承活动充满了生活意蕴。三、变异性。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它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在人们的口耳间,永远没有定稿,纵然有时间被整理出版或发表,也非最终定稿,不过处于暂时的稳定状态,一旦回到民间,又继续处于变化状态。它的这种变异性大量地、经常地表在作品的语言变化上,同时也表现在作品的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的变化上。四、传承性。在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一方面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经千百万民众世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民间文学作品的这种相对稳定特征即为民间文学的传承性。它即表现在作品的内容上,又表现在作品的形式上,同时还表现在具体作品的传承上。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个民族共有的文化传统,固然包含了该民族各个阶层的共同创作,各个阶层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 民间文学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民间文学。在苏联,它被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在日本,则被称为“口承文艺”……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即使它们的距离不一,但其民间文学的构思、表现手法却是相似的,有的故事中的人物、情节都相同或相似,像灰姑娘型故事、阿拉神灯型的故事等世界大扩布的民间叙事作品,就属这一类。 “真诗在民间“,”真美在民间“,各民族的民间文学文化,被誉为是”天籁之音“,具有”清水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 学习民间文学丰富了我们的文学知识;增进了我们对中华文化(尤其是下层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全面了解;更使我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不管我们从事何种工作,都有可能与民间文学发生关系,学好民间文学,都将可能在工作中得到运用,以更好地保护、宣传和发扬民间文学。 综上所述:民间文学足以被称之为“天籁之音”。43.参考答案:一贯性、统一性44.参考答案: 民间文学最初就是口头艺术。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很多程度上依赖于它出色的语言,现在虽然有了书面形式,但能在群众中流行的优秀作品,使用的仍是经过加工的群众口头语言,形成了民族化,大众化的风格。民间文学的语言有以下几种出色表现: 1)、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 2)、朴素自然,清新、刚健。 3)、高度凝冻,风趣幽默。45.参考答案: 审美娱乐功能、道德教化功能、礼俗实用功能、知识传递功能 (1)审美娱乐功能: ①头创作是广大民众休闲时光自娱自乐的重要方式之一。 [传统节日中的娱乐活动(社火、庙会)] ②娱乐功能与审美、教育功能相结合。 [劳动生活的美(巧女型故事);体现劳动人民进步的美学观、审美理想,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审美评价——提高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观、艺术趣味;“寓教于乐”(谜语、绕口令等)] (2)道德教化功能: ①劳动是民间文学永恒歌颂的主题。 [以劳动为荣,为立身之本] ②以团结、友爱、互助为歌颂的主题。 [对社会成员进行友爱精神的道德教育] ③对士绅阶级道德价值观的否定与反叛。 [“等级制度”“重男轻女思想”“婚姻观”] (3)礼俗实用功能 民间文学与礼俗活动密切联系,解释或说明的形式与后者关联,有很强实用性。  [庆生,庆成人,婚嫁礼俗,庆寿、丧葬礼俗,“祝祀辞”“祷雨辞”等] (4)知识传递功能 劳动民众世代相续,在生产践中,积累丰富的生产生活知识、劳动经验、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力,通过口头文学形式传输给子弟,作为科学认识和哲学思想指导人们生产生活实践。(实践性、指导性) [俗语、谚语、歌谣]46.参考答案: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指民间文学作品由于是集体创作,集体加工、口头流传,因而处于变化的状态中而产生的不同异文的现象。比如同一个故事,甲地与乙地的讲法不一样;同一首歌谣乙地与丙地的唱词略有不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民间作品靠口传心记,难免遗忘,容易产生变异。 2、民间作品没有著作权观念,传播者同时也是创作者,有权加工修改。 3、流传环境不同,内容因人因地因族而异。 4、时代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要求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与之相适应。47.参考答案: 民间文学是民众口头流传的、与作家文学并行的一种文学,是民众集体口头创作的、反应或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文学,他是整个文学的一部分,在内容上具有阶级属性,具有进步性,在形式上具有口头性、变异性、传统性、集体性、立体性特征。 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更接近广大人民的生活产生影响,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可以使作家文学获得通俗性,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可以使作家作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更突出。 由此可见,民间文学是一种文学现象。 民间文学在人民的生产劳动中具有使用价值(协调劳动动作,同一劳动节奏;坚定劳动信心;提高劳动兴致;总结劳动经验,传授劳动知识技能),民间文学在人民的阶级斗争中具有实用价值, 民间文学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实用价值(民间文学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工具;民间文学是进行历史教育的工具;民间文学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最普及方便的娱乐工具)。由此可见,民间文学是人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综合上述,民间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而且是人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48.参考答案:仪式歌49.参考答案:农、儒、道、佛50.参考答案:口头性51.参考答案: 所谓故事性,应包含以下三点: 1)要有情节,波澜起伏,环环相扣。出人意外,异化无穷,引人入胜。 2)要完整,有头有尾,纲目清楚,层次分明,不管是单线发展,还是话分两头,都要交代的清清楚楚。 3)要有人物,有形象,但又不是孤立静止的描写和刻画人物,而是通过动态来展示人物的性格。52.参考答案: 可信性的内容、传奇性的情节、箭垛式的人物形象、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 (1)可信性的内容 ①民间传说的内容所涉及的一些人物、事件、地点、时间,一般都是特指的,相对固定的,讲述时不能随意替换或指代。 ②传说中的依凭物(“传说核”)真实可信。 依凭物多是人们熟悉或实际存在的,有的还与当地特有的风物、习俗相关联;以真实口吻讲述,有时还伴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来强调内容的可信性。 ③深厚的历史与信仰基础,共同的民俗心理作用,使听众深信不疑,乐于传播,不自觉中加入传承的行列中。 (2)传奇性的情节 传说是将生活素材加以剪裁、集中、虚构、渲染、夸张、幻想,以偶然、巧合及至奇异的情节来表现题旨,生活真实、艺术真实相结合。 传奇性是传说得以流传的一个重要条件,表达民众思想与情感,吸引听众并刺激他们进行传播。 (3)箭垛式的人物形象 箭垛式的人物:是对传说作品中人物特征所做的一种概括和提炼,是指将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身上的现象。 ①民间传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具有鲜明性与单一化特点,将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某种性格进行集中描述,使这一性格在传说人物身上得到强化,逐渐定型,形成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包容性的形象。 ②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社会民众很自然地就把与此类性格或品质有关的种种事件堆积到这个人物身上,使之成为聚集同类事件之矢的“箭垛”。(阿凡提、纪晓岚) ③“箭垛式”人物一旦形成,又会进一步促使人物性格、品质特征的集中和强化,由大肆渲染、极度夸张而终至出神入化。 (4)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 ①传说的流传有中心点,情节往往发生在固定地点,并和一定地方风物、史事、习俗相联系。 ②传说的传播总围绕客观实在物这个特定的中心进行,传承范围相对固定,流传中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民间传说圈。(广西刘三姐传说圈) ③同一类型或相近的各种传说,其传说圈可能交叉、重叠或趋于统一,但绝大部分具有独立的完整性。 ④传说圈是历史与现实、横向与纵向结合的一个立体的民间传说体。在特定在地区、特定群体中形成传播的圈层。 ⑤民间传说圈与民族文化圈和方言圈有一致性,文化圈、方言圈影响传说圈的形成和发展。 ⑥一些优秀传说流传过程中,未受囿限,自如融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民众的生活中,与当地的事物、风习巧妙结合,好像一开始就在那里产生似的。53.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当家做主,经济生活改善,文化水平提高,促使民间文学的界限范围发生了变化。 1)作者的范围扩大了,知识分子成了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采用民间文学形式创作作品,只要得到群众的承认,也应列入民间文学范畴。另外,由于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群众创作队伍不断扩大,其中就有不少民间文学作品。 2)作品的内容,已经不是确定民间文学的重要条件,传统形式反而更为人民重视,但是也必须注意到,传统形式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3)流传形式发生了变化,书面于口头流传并存,相对而言,书面流传加强了,口头流传减弱了。 4)民间文学与作家出现了“合流”的端倪,但它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永远不会消失的。54.参考答案:农耕55.参考答案:D56.参考答案:C57.参考答案:B,C,D58.参考答案:说故事59.参考答案:A60.参考答案:A,B,C,D,E61.参考答案: 从神话学的原理来看,盘瓠神话中蕴藏着丰富的原始文化内涵: ①当群臣无能退敌时(人类软弱),杀敌立功者出乎意料地成了神犬盘瓠,其后的人兽婚配、两者间血亲关系,是图腾观念对血缘关系的歪曲反映。总之,神话中人兽同源共祖的不合理现象,乃是人类历史上典型的图腾崇拜的反映。 ②神话中盘瓠子女兄妹为婚的情节,是人类早期存在的血缘群婚反映。人类在从动物脱胎出来之初,两性生活是杂乱无章的,没有辈分、亲缘的区别,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现象才改变。 ③盘瓠神话的主角虽然是男性英雄,但其出生的奇特方式却耐人寻味。神话中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可视为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反映。总之,通过这个神话,让我们证实了神话的“怪诞不经”,恰恰是神话内在价值之所在,没有这种诞怪谬不合理,我们便无法领略原始初民的内心世界有多精彩!62.参考答案:《齐民要术》63.参考答案:《王贵与李香香》64.参考答案: 幻想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它产生于人们对现实的不满足以及对未来美好事物的追求。民间故事是一种幻想的艺术,它通过幻想将民众在现实中达不到的愿望付诸实现。 在民间故事中,幻想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借助魔法和宝物的神奇力量达到幻想:在民间故事中主人公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常常借用超人间的魔法和宝物的神奇力量。如龙王三太子的宝珠能使他的恩人米缸总是装满雪白的大米;会吐金子的石人能给善良的弟弟带来取之不尽的财富,却使贪心的哥哥受到戏弄和惩罚;神奇的种子长成一棵大树,给受兄嫂虐待的小弟弟落下金子;能自动报仇的如意棒;能舀干海水的瓢等。 2、通过拟人的手法,叙述有灵性的动物感恩报德:民间故事中我们常常见到被救的金鱼、小蛇、田螺、百灵鸟等能变成美丽的姑娘,与善良勤劳的小伙子结成夫妻,帮助小伙子过上好日子;聪明的小黄狗能帮助受虐待的小弟弟耕田种地;忠诚的小白马,死后变成马头琴,永远伴随主人倾诉内心的痛苦与悲伤;民间故事中的蚂蚁、蜜蜂、绣花针都可以在主人公遇到难题或需要帮助时给予神奇力量,帮助他度过难关,完成团圆的美好结局。 3、对某种神奇力量的夸张: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力量被神化,从而使主人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能战胜。在对主人公力量夸张的时候,主人公的形象,常常呈现两种形态:主人公的形象巨大,如《水推长城》中的十兄弟为顺风耳、千里眼、有气力、钢脑袋、铁骨尸、长脚杆、大脑袋、大脚板、大嘴、大眼等;主人公形象细小,但他们的力量却是巨大的,如拇指大的孩子、枣核大的儿子、一寸法师、青蛙骑手等。 4、立足现实基础上的虚拟和变形:这种幻想形式主要体现在生活故事和笑话等故事类型之中,它表现为一种对超阶级理想的追求。在这些故事中,对人物、事件和生活场景的描绘是写实的,但是情节却是虚拟和变形的。如民间故事中的阿凡提可以随便讽刺和挖苦国王,阿古登巴可以让王爷打自己的嘴巴等。 总之民间故事中的幻想,是广大民众不满现状,要求变革现实强烈愿望的反映,它实质上是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的一种艺术表现65.参考答案:D66.参考答案: 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心理补偿价值 (1)文化价值: 民间故事经过不同时代传承,打上不同历史时代印记,具有特殊文化史价值。 ①它是人类历史最生动、最真实、最公正的记录,弥补“正史”的不足。 ②民间故事内容包罗万象,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具有多重文化复合形态。 ③民间故事是艺术中的文化,而不是科学中的文化,对某些文化现象有理解常带有想像和臆测成分,表现上服从于艺术要求,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2)教育价值 民间文学是民众进行自我教育最方便、最普及的口头教科书。 ①直接价值:体现于各种知识的传授。 包括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生活知识、生产知识、社会知识等。不能享受正规教育的人们,从民间故事中获得各种知识。 ②间接价值:体现于对社会成员的习俗养成及道德规范培养。 既对群体协调和规范作用,又对个体人格模塑、社会规范、社会有序化发展具有潜移默化作用。 ③对孩子的教育影响。 A. 民间故事的情节、语言诗意化,适于对孩子讲述。 B. 插有儿歌风格的韵语,便于讲述、记忆,加强故事艺术表现力。调动孩子听故事的兴趣,从中接受品德教育、美学教育,培养建立符合社会要求的人生规范。 (3)心理补偿价值  民间故事在人们的心理上可以形成一种审美的愉悦感,对民众具有一种心理补偿价值。 ①民间故事的深层结构,与喜好民间故事的广大社会民众的心理,恰好形成一种契合与共鸣,异质同构。  ②人生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破灭,使人们渴望获得精神上的求助和满足,实现心理平衡。民间故事具有这样的心理补偿功能。  ③在民间故事中,人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的桎梏与束缚,自由发挥想像,宣泄心中不平,倾吐理想,获得审美愉悦和积极生存、进取的快乐。67.参考答案: “释原”神话:是原始先民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来历或对其“原本”状态的推测与说明。  (1)天地和万物的起源神话  (“开辟神话”):是原始先民对置身于其中的宇宙空间及世间万物起源的探索与解释。 [中国盘古开天辟地。世界各国,中国各民族——巨人开天辟地——万物起源于巨人或巨兽尸体的各个部分变化而成]   (2)人类起源神话  我国汉族——女娲抟土造人神话;傣、苗等族——神用泥土造人;瑶、白等族——人类从葫芦中来,或由葫芦变成(生殖崇拜);部分少数民族——卵生、洞生、某些动物变化而来。  (3)民族族源神话  (始祖神话):对各民族自身历史的溯源。主要讲述本氏族、本*部落、本民族的始祖来源“故事”。包括关于全人类的共祖神话,和关于本族团的始祖神话。 ①与图腾崇拜相联系,一些少数民族把动物当祖先崇拜。 [瑶族——犬——《盘瓠》神话]   ②兄妹成婚,繁衍族群。 [仡佬族——《阿力哥娶达勒妹》神话]   ③本民族起源与神之间特殊关系。 [后稷的母亲,因在郊外踩巨人足迹而生后稷]   (4)原始农业、畜牧业起源神话 对人类文明与物质生产的溯源,对生产实践活动起源的解释。 [汉族种植“五谷”——“神农氏”开创农业生产;许多少数民族——民话英雄从天神处索谷种、牲畜,驯化家畜家禽(如纳西族神话,人战胜天神始入农耕生产阶段)]68.参考答案: 由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口头文学的界限范围也不同。 1)在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文学,就为所谓宫廷与民间的分野,也没有口头和书面的差别 2)在奴隶社会,它主要指的是农奴和自由劳动者的口头创作; 3)在封建社会,它只主要是指农民、手工业者和民间传承人的口头作品; 4)在近代,除了农民、手工业者等的作品外,还产业工人的以及其他劳动阶层和武装起来的工农----士兵的口头作品。 5)在社会主义时期,民间文学主要是指工农兵和其他劳动群众所创作的,具有传统民间文学特征的,便于讲述、演唱、易于流传的作品。 这些作品,有的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有的是书面创作,再通过书面和口头同时流传的。如《天安门特抄》中有首《向总理请示》的歌谣“黄埔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是先以书面创作,再通过书面、口头同时流传的。69.参考答案: (1)原始社会,民间文学是全民的口头文学。主要形式——劳动号子、巫术祝辞、神话及部分史诗等。其为原始社会惟一的文学形式,由原始社会成员集体创作,又为全体成员服务。  (2)作家文学产生后,民间文学主要指,由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集体创作,并主要在他们中间传播的口头文学。是“生产者的艺术”(鲁迅语)。   [阶级分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分离出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人。民间文学不再是全民口头文学和惟一文学样式。主要是社会下层、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共同享用、世代口耳相传的一种口头文学 (3)民间文学在创作、流传方面的继承、变化与发展具重大意义。  口头文学在当代,明显带上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①创作群体的结构有了新变化  传统农业社会——口头文学创作者——农民和手工业者;近代——部分工人加入;当代——劳动者队伍扩大,大家都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创作群体范围扩大,各行各业民众创作的口头文学应时而出,传统农民口头文学也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容。   ②时代生活节奏加快,传媒日趋现代化,各类体裁在创作与流传范围方面都有调整。 [新编时事笑话——城乡;民歌唱和——少数民族传统歌会、礼俗仪式;传统小戏——农民;神话故事、地方传说——加工成书面文学作品 传播方式上:口头流传为主——汇总成书]70.参考答案:A71.参考答案:《子夜秋歌》72.参考答案:评话73.参考答案:它所描写的只是几个连续的动作,所使用的是竹弓、土弹等简单的劳动工具。八个字,四个停顿,属于简单的一反一复的节拍。其大意是:截断竹子,用炫索把它接连起来;飞射土弹,逐击那奔跑的鸟兽。这是一首反映狩猎过程的原始歌谣。 74.参考答案:A,B,D75.参考答案:郭沫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