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腔热血空往北,满心赤诚徒增悲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北京东方红学校田梦作家梁衡说,“中国历史上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评价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他是谁?政权更替:北宋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都城汴梁(今开封)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金的建立:女真族的兴起(北宋中后期)

1115年,完颜阿骨打,都城会宁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都城临安(今杭州)完颜阿骨打像北宋辽西夏吐蕃

靖康耻公元1126不靖不康,平安康泰的年号,灭顶的耻辱,北宋灭亡,高宗赵构建南宋偏安一隅,何日方能收复失地救百姓于水火?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是平安,康是丰盛,是钦宗的第一个年号,北宋的最后一个年号,就用了2年。1127年2年4月,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及赵氏皇族。知人论世探诗源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秆,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人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一生主张抗金,主战派将领,渴望恢复中原,主战屡受压制。后被主和派排挤,42岁被免职退居江西上饶的带湖。其词书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笔法气势雄健、慷慨苍凉,意境深沉。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著有军事论著《美芹十论》。病逝后追赠少师,谥号“忠敏”。开禧元年(1205年),准备北伐,被起用为镇江知府。时年66岁。辛弃疾一生留下了620多首词作,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雄冠两宋。辛弃疾山东济南人。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他比陆游小十五岁,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汉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立志报国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二十二岁的辛弃疾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奋起反抗。

1162年

二十三岁的辛弃疾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夜袭济州大营,活捉叛徒交给南宋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率万人归南宋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起义南归龙虎胆

坎坷仕途1162年至1181年,辛弃疾的23岁到42岁,是一生中游宦时期。他雄心勃勃,壮志凌云,继续坚持主战,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他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著名的有《美芹十论》《九议》。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老百姓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才干很感兴趣。朝廷偏安江南,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无人采纳他的建言。在此期间,他被收了军权,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他出任滁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他在湖南帅任,创置“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他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

1163年宋高宗赵构禅让,宋孝宗赵昚(shèn)继位,年轻气盛,意气风发,不仅给岳飞平反,还积极准备北伐,任命老将张浚北伐金国,收复中原故土。北伐起初,宋军将士们斗志高昂,颇有收复之意。但不多时,13万人马全军覆灭,数万人被俘虏,多数士兵命丧黄泉,只有少部分人逃了回来。这次北伐,只用了短短二十天就宣告了失败。北伐失败之后,宋孝宗被迫于隆兴二年(1164年)和金国签订屈辱的“隆兴和议”。归居田园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他常常一面赏玩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理想而激动,时而因现实无情而灰心愤怒,时而又强自宽慰旷达,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但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在江西上饶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壮志难酬

宋嘉泰四年(1204)正月,宋宁宗赵扩召见,65岁的辛弃疾陈述对付金人的意见,主张北伐,要有一段时间做充分的准备,提出应把用兵任务交给元老大臣。3月,被派任镇江知府。到镇江后积极为对金用兵作准备,预制了一万套军服,计划招募一万名士丁。没过多久,一些谏官的攻击诋毁辛弃疾,极力想让他下台,辛弃疾又被降了官,觉得失望透顶,再也不对朝廷抱有希望了,此后朝廷安排各种官职,他都推辞不去上任了。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著有《稼轩长短句》,流传至今的词作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他的词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把爱国词创作推向顶峰。他的词充满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兼容众体,吸取各家之长。在豪雄英伟之气为主的同时,也不乏妩媚、清丽之作,兼有俚俗幽默之词。形成以豪放沉郁为主的多样化艺术风格,长于用典。文学成就1.爱国词爱国抗金贯穿了辛弃疾的一生,这也成为他词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突出的主题。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农村词这些优美的田园词描绘了江南农村清新秀丽的自然景物和一派安定和乐的生活景象,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村居》3.爱情词他的爱情词是其婉约词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虽不多,但却也柔情万种。如:《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4.山水词歌咏山水的词作词作内容写作背景

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而作。tuōzhòu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注2:这首词写于1205年,作者在镇江任知府时,此时他已66岁。注1:北固亭,又名北固楼,在今江苏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1.怀古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2.登高(祈福、吊古、悲秋、抒怀咏志)3.力图统一的爱国热情,壮志难酬的悲愤4.英雄迟暮、壮心不已朗读正音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xiè)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否?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权一样的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想当年,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威猛如虎。名词,建在高台上的房子指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普通的后人说诗歌梳理寻找不到形容声势很大,气概不凡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轻率的,仓促行事动词,登山祭天社日祭祀土地神时的鼓声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名作动,吃饭剩的、落得宋代行政区划名回头看名作状,向北

元嘉年间,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想建立像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业,结果只落得仓皇南逃,时而掉头北顾。四十三年过去了,遥望中原,(我)还记得战火一直烧到扬州。过去的事哪堪回首,如今异族皇帝佛狸(拓跋焘)祠下,竟是一片乌鸦的叫声和社日的鼓声!还有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忍受读出感情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预习检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作的主旨句是哪句?主旨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这种情感是用什么手法体现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典故。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品味诗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本词“怀古”,分别写了哪些古人古事?在文中分别是哪些句子?并试着概括其内容。2、探究词人“怀古”背后的深层含义,并试着概括词人的情感态度。思哪些古人?忆哪些古事?抒什么情怀?古人古事情感用意分析典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称人称字,以示尊敬。孙权,三国时吴国的皇帝,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建都京口(后迁建康),占据江东。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又数拒曹操于江北,保卫了国家。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孙仲谋1.孙权做了什么事值得作者怀念他?“风流”指孙权的才略及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雨打风吹”指历史风雨,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战火,到辛弃疾时已近千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讽南宋苟安,叹英雄无觅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是反映他光辉功业的遗物。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里指英雄业绩,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词人借此典故,慨叹萧飒、凄凉之景象,表达了对孙权的仰慕以及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暗指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昏庸无能;无人可御外侮,隐含对当前时局的担忧。叹英雄千古难再态度1.歌颂、追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2.物是人非,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意图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刘裕出生时家境贫苦,小名“寄奴”。刘裕出身于“寻常巷陌”,以京口为基地,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师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寄

奴刘裕赏析用典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金戈铁马”,借代,以精良的军事装备代指精锐的部队。刘禹锡的《乌衣巷》衬托出“英雄去后“的凄凉南宋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当年:刘裕收复中原大举北伐之时作用:借蓬门陋巷,出生低微,却并不妨碍英雄建功立业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刘裕由衷的倾慕之情,以及自己抗金的决心。态度①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英雄不问出处”②追慕刘裕驰骋沙场、气吞胡虏的英雄业绩意图讽刺主和派最新版整理ppt33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孙权: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刘裕: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建功立业,令人仰慕共同点:两者均与京口一地有关,都曾勇猛抗敌,保卫家园。正面的榜样,让66岁的老将军热血澎湃。以上两位同样是帝王,而南宋王朝是什么样的呢?思考其典故内涵。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置千百万中原百姓于不顾,依旧饮酒作乐,天天歌舞,夜夜笙歌,不思复国还乡,忘记了国恨家仇,哪里能与建功立业的孙权、刘裕相比!——讽刺宋室昏聩。上阙总结用典仰慕英雄讽刺当局历史人物化用诗意刘裕孙权刘禹锡《乌衣巷》词的上阕主要是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爱国情怀。而南宋统治者却偏安一隅,讽刺宋室昏聩(借古讽今)赏析探究——下阕找出词中用典处,并思考其作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刘义隆拓跋焘廉颇霍去病典故三:刘义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1.刘义隆是个怎样的人?“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年号,他是刘裕的儿子。他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他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无准备之战,结果一败涂地,反而招致北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震惊朝野。吓得宋文帝亲自登上建康幕府山向北观望形势。北顾:宋文帝于元嘉八年兵败后曾写诗:“北顾涕交流”。封狼居胥”——典中典: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封,积土为坛于山上进行祭天,以示胜利。)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霍去病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封,积土为坛于山上进行祭天,以示胜利。)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扩: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霍去病十八岁为剽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十九岁时升任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与卫青率军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追击匈奴军直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祭天地,临翰海而还。此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战后加拜大司马骠骑将军,与卫青同掌军政。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二十四岁。武帝赐谥号“景桓”,陪葬茂陵,并仿照祁连山的形状为其修筑坟墓。典故4:霍去病辛弃疾为何要列举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仓促北伐,一败涂地的史实?当时独揽军政大权的外戚韩侂胄欲借金国势渐衰之机兴师北伐,建“盖世之功”,巩固个人地位,便起用了闲居多年,已66岁的辛弃疾。辛弃疾认为当时南宋还未具备战胜金兵的条件,然而韩胄之流不顾辛弃疾的劝告,次年率军出兵,大败被诛。历史证明,辛弃疾是何等的深谋远虑!联系写作背景:——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开禧元年:作此词。开禧二年:北伐失利,被逼议和。开禧三年:主战派将领韩侂胄被杀。再次议和。辛弃疾去世。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32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大举入侵,占领扬州一带。辛弃疾率领起义军英勇抗击金兵,使其南侵以失败告终。次年,起义军叛徒张国安杀害耿京挟众降金。辛弃疾统帅起义军南下,投归南宋。其时辛弃疾年23岁,距他写这首词时(1205年)刚好四十三年。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这里是词人回忆自己的抗金岁月。四十三年前,金完颜亮南侵扬州,词人率众南归,希望借助南宋国力收复中原,而朝廷一味求和、投降,四十三年过去了,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无法实现,追忆往昔,年老体衰的词人感慨万千,更感无限悲哀。佛

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佛狸祠”是元嘉年间宋文帝北伐失败,北魏太武帝拓拔焘(tāo)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而不知道它曾经是北魏皇帝的行宫。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跋焘后世的人们把历史上的入侵者的行宫误以为是一座福佑人民的神庙,春秋祭祀。时代已冲洗掉民族耻辱的意义。一二南宋朝廷一直未能振作恢复中原,再过几十年,恐怕南宋朝廷也会在历史上消失,沦陷区百姓久而久之也会安于异族的统治。想到这些,辛弃疾对南归后的四十三年的经历感到不堪回首。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登高望远,引出了对43年前的一段经历的回忆:在他22岁时,曾经穿越战火纷飞的扬州古道,奔驰南下。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跋焘曾追击王玄谟的军队至长江北岸的瓜步,在瓜步山上修建了一座行宫(佛狸祠),这是侵略者成功的象征,而山下的同胞却早已忘记耻辱,高兴地祭社。这“喜庆”之中包含了多少麻木与耻辱!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烽火扬州路”是追忆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抵抗金兵,战火纷飞的景象,惨不忍睹。“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是写现在沦陷区人民安于异族统治,这表明了南宋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已经模糊。两种场面今昔对照,不堪回首,体现他对国运的担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收复失地,百姓会忘记自己是宋朝子民。

怀古转而伤今,叹朝廷无能痛:君主不思收复故土

悲:百姓们斗志懈怠,民族意识模糊担忧:百姓会安于异族统治,将忘记自己是宋室臣民告诫:南宋统治者应该尽早收复故土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

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遭陷害,逃到魏国。后来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是否还能为赵国出力。廉颇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于是赵王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一心为国效力,可他终不为用,报国无门。诗人用了廉颇的典故,有何用意?借古抒怀,辛弃疾以廉颇自比,表示年事虽高(64岁),尚有余勇,能为国效力,其耿耿忠心,日月可鉴。但也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一腔悲愤溢于言表,可惜他空怀壮志,长期被弃置不用。壮志未已,盼统治者重用人才态度廉颇虽老,却仍有报国之志意图以廉颇自比,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怀人伤己——同病相怜2.作者的处境与廉颇完全一样吗?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一个什么句式?这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悲愤)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奸臣当道,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由此表达了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用这句话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当年廉颇虽终不被重用,但尚有赵王想起,可如今自已呢?虽满怀爱国热情,可是朝廷早就没有起用的意思了。“凭”是“靠”的意思,全句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没有人来问。下阙总结用典壮志难酬爱国情怀刘义隆拓跋焘廉颇词的下阕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悲愤情感。1、孙仲谋处2、人道寄奴曾住3、元嘉草草4、佛狸祠下5、廉颇老矣字小名年号小名本名思:这些不同的称呼体现着作者怎样的情感?用小名“佛狸”来称呼异族皇帝拓跋焘,这个称呼和上文的小名“寄奴”蕴含作者的情感是一样的吗?展:不同的称呼体现着作者不同的情感人物称呼作者情感1.孙权孙仲谋——字“名以正体,字以表德”表示尊敬和崇拜2.刘裕寄奴——小名,亲戚兄弟会叫表达亲切和喜爱3.刘义隆元嘉——年号突出年号特征代表耻辱,表示批驳、讽刺4.拓跋焘佛狸——小名暗含轻蔑与仇恨5.廉颇廉颇——本名借廉颇自比,与廉颇对话,其实是与自己对话作者从廉颇身上看到了遥远的相似,跨越时空的长河找到了另一个自己,他与我经历相似,情感相通,他是真正都够理解我的知己。这是多么有幸啊!史铁生曾说过“人不能被他人完全理解,人注定是孤独的。”所以人只能通过历史长河去远溯这个人物来和自己获得一种心灵共鸣。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起兵北伐,建立政权一饭斗米,以示勇武置镇京口,雄踞一方率兵追击,建立行宫草率出师,仓皇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