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提高训练_第1页
2021-2022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提高训练_第2页
2021-2022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提高训练_第3页
2021-2022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提高训练_第4页
2021-2022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提高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时提高训

一、单选题

1.2021年3月,三星堆考古发掘惊艳了整个世界。三星堆遗址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

铜神树等重要文物,并通过测量碳-14(碳-14原子的中子数为8)含量测定年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A.金残片熠熠夺目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青铜合金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化合物

C.青铜合金熔点比铜高、硬度比铜低

D.碳-14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

【答案】A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金残片熠熠夺目,说明金经过长时间存放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说明金的化学

性质稳定,故A选项符合题意;

B、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具有金属特征的混合物,青铜合金是混合物,

而化合物属于纯净物范畴,所以青铜合金不是化合物,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一般地,合金与其组分相比较,硬度增大、熔点降低,所以青铜合金的熔点比铜的低,硬度比铜

的大,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碳-14原子是指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碳-14

的核外电子数为6,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分析】A、根据金的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

B、根据合金属于混合物进行分析

C、格局合金的特性进行分析

D、根据碳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8分析

2.(2021九上•营口期末)下列金属,常温下一般不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A.镁B.锌C.铁D.铜

【答案】D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镁、锌、铁均排在氢

前面,铜排在氢后面,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故答案为:Do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在氢之后的金属和酸不反应进行分析

3.(2021・福建)据文献报道:一种特殊的铜纳米颗粒具有与金、银极其相似的反应惰性,可替代黄

金做精密电子元器件。下列对该铜纳米颗粒的判断,正确的是()

A.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B.在空气中容易锈蚀

C.能与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D.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答案】D

【考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铜比较稳定,不与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B.铜在水、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才容易生成铜绿,不符合题意;

C.铜不与硫酸亚铁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D.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一种特殊的铜纳米颗粒具有与金、银极其相似的反应惰性,''结合金、银的性质,进

行分析。

4.(2021・龙华模拟)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的物质是()

A.H2sB.MgSChC.ZnCLD.C11SO4

【答案】D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根据化学方程式Fe+H2sO4=H2sO4+42T,,假设56克铁完全反应,则生成

2克氢气,溶液质量增加54克,不符合题意;

B.铁与硫酸镁溶液不反应,溶液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C.铁与氯化锌溶液不反应,溶液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方程式Fe+CuS04=FeS04+Cu,假设56克铁完全反应,则生成64克铜,溶液质

量减少8克,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每一组物质的性质,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

5.(2021•咸宁模拟)生活中有许多俗语。下列有关说法,从化学的角度理解错误的是()

A.“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不断运动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很高

C.“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不相同

D.“火要空心,,说的是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可燃物燃烧更充分

【答案】B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常用燃料的

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由于香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所以可以解释满架蔷薇一院香,A不符合题意;

B、“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在高温时也不会发生化学变化,体现了金的金属活动性较弱而不是熔点很

高,B符合题意;

C、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它们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经锤炼后其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含碳

量降低,因此百炼成钢属于化学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指的是只要下功夫,铁棒也能磨

成绣花针,此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

D、“火要空心”是指可燃物在燃烧时要充分的与空气接触,这样有利于可燃物的充分燃烧,D不符合

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分子的性质包括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都有间隔。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新物质生成,这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3.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一要有足够的空气;二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6.(2021海安模拟)金属M与Cu(NO3)2溶液可发生反应:M+Cu(NO3)2=Cu+M(NO3)2下列叙

述错误的()

A.反应进行后,M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B.M一定能发生这个反应:M+2AgNO3=2Ag+M(/VO3)2

C.若M为镁,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较反应前减少

D.金属M可能是铝

【答案】D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反应进行后,生成金属铜,M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故A不符合题意;

B、铜的金属性比银强,金属M能置换出铜,说明金属M的金属性比铜强,则M-定能发生这个

反应:M+2AgNO3=2Ag+M(NO3)2,故B不符合题意;

C、若M为镁,每24份质量的镁参加反应会生成64份质量的铜,故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较

反应前减少,故C不符合题意;

D、金属M不可能是铝,铝在化合物中显+3价,形成的硝酸盐的化学式是4(N03)3,由

M(NC)3)2可知,M显+2价,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铜粉是红色的分析

B、根据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分析

C、根据镁和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D、根据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分析

7.(2021•安庆模拟)实验小组同学将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出现红色固体,同时产生无色无味的

气体。下列猜想不合理的是()

A.该气体是氢气

B.铝片表面的氧化铝与硫酸铜反应

C.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D.硫酸铜溶液中混有硫酸

【答案】B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氢元素,生成该气体是氢气,猜想合

理;

B、金属氧化物氧化铝不与盐硫酸铜反应,猜想不合理;

C、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中生成气体,故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合理;

D、硫酸铜溶液中混有硫酸,猜想合理。

故答案为:Bo

【分析】根据金属与酸反应可产生氢气、氧化铝不与盐反应分析。

8.(2020九上•陈仓期末)西汉刘安曾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里的“铜”指的是()

A.铜单质B.铜元素C.氧化铜D.铜原子

【答案】A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指铁和可溶性的铜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相应的盐,所以

这里的“铜”是指铜单质。

故答案为:Ao

【分析】根据铜的化学性质分析判断。

9.(2020九上•扶风期末)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反应

B.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

02

的有\InCh

C质

量,/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O?的条件下反应

唱2/无MnCh

O

反应时间s

D.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D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镁的金属性比铝强,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两种金属反应,镁反

应的速率比铝反应的速率快,且二者产生的氢气一样多,镁先反应达到最大值,A选项图像正确,

错误;

B、等质量的粉末状大理石和块状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相同的稀盐酸反应,粉末状接触面积更大,反应

速率比块状反应速率快,反应完全,二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B选项图像正确,错误;

C、MnCh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Ch的条件

下反应,有MnCh的的条件下反应速率快,反应完全,二者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C选项图像正确,

错误;

D、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与稀盐酸不反应,不产生氢气,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

成氢气的图像正确,铜的图像错误,D选项图像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B、根据增大反应物的速率可以促进反应分析

C、根据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分析

D、根据排列在氢之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进行分析

10.(2021九上•华亭期末)下列化学反应中,用于置排反应的是()

点燃

A.4P+5O2-2P2O5

B.Fe+CuSC)4=FeSO4+Cu

高温

C.CaCOj-CaO+CO2T

D.Na2cO3+Ca(OH)2=CaCChl+2NaOH

【答案】B

【考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化合反应

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中,该反应是金属单质与盐反应生成新金属单质与新盐的反应,也是一种单质与

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故符合

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属于分解

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盐与碱生成另一种盐与另一种碱的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

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不符合

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11.(2021九上•汝阳期末)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若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

镁和铝的质量之比为()

A.3:2B.4:3C.1:1D.1:2

【答案】B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假设都生成1g氢气,需要镁的质量为x,需要铝的质量为y

Mg+2Ha=MgCq+H2T24+6HCl=2AlCl3+3H2T

242546

%=12glgy=9g1g

故参加反应的镁和铝的质量之比为12g:9g=4:3。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镁、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2.(2021九上•汝阳期末)将铁粉和铜粉置于AgNCh和Zn(NCh)2混合溶液中,待反应完毕后,过滤

所得金属中一定没有的是()

A.Ag和CuB.Fe和AgC.ZnD.Fe

【答案】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铁和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均能与硝酸银发生反应。锌的活动性比铁和铜强,所以铁

和铜均不能与硝酸锌发生反应。所以反应结束后无论铁和铜质量的多少,过滤所得到的金属中一定

没有锌,一定含有银。

故答案为:Co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

来。根据优先原则,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的,越容易反应。

13.(2021九上•铁西期末)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事实实验结论

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镁、铝、铁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Cco,木炭、酒精、甲烷都可以燃烧可燃物一定要含有碳元素

D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液体的大

A.AB.BC.CD.D

【答案】D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

氧,不符合题意。

B、铜和酸不反应生成氢气,不符合题意。

C、氢气也能燃烧,不含碳元素,不符合题意。

D、气体分子间隔比液体大,故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列在氢之前的金属都和酸能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D、根据分子的特性进行分析

14.(2020九上•定远期末)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

量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M加入到足量的Y(NCh)2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据

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M>Y>Z>XB.X>Z>Y>MC.X>Z>M>YD.Z>X>M>Y

【答案】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

中,根据图甲可知,X、Z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X、Z排在氢前,

且X的反应速率快,说明X比Z活泼,Y、M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Y、M

排在氢后;根据图乙,把金属M加入到足量的Y(N03)2溶液中,M能将Y置换出来,说明M比

Y活泼,故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Z>M>YO

故答案为:Co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越活泼,反

应越快,据此分析

15.(2021九上•双城月考)想测定铜银混合物中银的含量。称取这种粉末10g,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

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25.2g。计算混合物中银的含量()

A.84%B.68%C.36%D.75%

【答案】C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设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x,则有

Cu+2AgNO3=Cu(NO3)2+2Ag固体质量增加

64216216-64=152

x25.2g-10g=15.2g

64%

152=152g

x—6.4g

所以混合物中银的含量为1°喘产xl00%=36%;

故答案为:Co

【分析】根据反应后固体增加质量结合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银的含量分析。

二、填空题

16.(2021九上♦镇平期末)设计从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固体和铜的实验方案如下:

蒸干」磕酸亚|

~~1铁亩体|

金属X是,写出上述实验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②。

[答案】Fe;Fe+CuSO4=FeSO4+Cu;Fe+H2SO4=FeSO4+H2T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分析得:

金属X是铁Fe;反应①为铁和硫酸铜生成铜和硫酸亚铁,Fe+CuSO4=FeSO4+Cu;反应②为

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Fe+H2SO4=FeSO4+H2T。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列在氢之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

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

17.(2021・荆门)请按要求填空:

(1)葡萄糖(C6Hl2。6)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其组成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整数比

是o其在人体内被完全氧化的产物是(填化学式)。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可

酒化酶

发生分解反应:"。为(填数字)。

C6H6-2C2HSOH+XCO2,x

(2)我国航天领域正在建设中的天宫空间站,使用了大量的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

①天宫空间站使用的铁合金材料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填“大”或“小”)。

②天宫空间站广泛使用了铝、铁、铜。现利用它们完成如下实验

a.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b.将打磨的铝片放入FeSC>4溶液中,铝片表面有明显变化。

c.将打磨的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片表面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a中无现象的原因是o实验b中的

化学方程式为..实验c中铁片足量充分反应后,溶液变为

色。

【答案】(1)1:8;CO2、H2O;2

(2)大;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铝的反应;2AI+3FeSC»4=42(S04)3+

3Fe;浅绿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⑴葡萄糖(C6Hl2。6)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整数比是(1X12):(16X6)=1:8o

其在人体内被完全氧化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式分别为CO?、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

前碳原子个数为6,氢原子个数为12,氧原子个数为6,反应后(暂不计二氧化碳)碳原子个数为

4,氢原子个数为12,氧原子个数为2,则x为2。

(2)①天宫空间站使用的铁合金材料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大。

②a.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FeSC>4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b.将打磨的铝片放入FeSCh溶液中,铝片表面有明显变化,说明铝与硫酸亚铁发生反应;

c.将打磨的铁片放入CuSOa溶液中,铁片表面有新物质生成,说明铁与硫酸铜发生反应。

实验a中无现象的原因是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铝的反应。实验b中铝与硫酸

亚铁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3FeS04=42(5。4)3+3Fe。实验c

中铁片足量充分反应后,铁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溶液变为浅绿色。

【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及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2)根据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铝的自保性能及铝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铁分析。

18.(2021.中原模拟)我们在超市购物时,手推车是常用的工具。如图所标示的超市手推车各部件

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

是(答一种)。车篮一般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制造。铝的化学性质

很活泼,但车篮却很少出现腐蚀现象,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

手推车的生铁支架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用稀盐酸除铁锈(FezCh)的原理

是。

承工;期内把下

史七斯7除金

曲:嘲M柳

生铁支架

J橡胶滑轮

【答案】塑料把手(或橡胶滑轮);4川+3。2=242。3;Fe2o3+6HCI=2FeCl3+3H2O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有机合成材料包含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因此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把

手(或橡胶滑轮),铝车篮很少出现腐败的原因是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化学方程式为,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

4A1+3O1=2A12OJ

水,化学方程式为FejOj-hfiiC^ZFeClj+SHjO。

【分析】根据合成材料的分类,金属的化学性质及除锈的方法分析

三、实验探究题

19.(2021九上•兰山期末)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了如图实验:

-铝丝铝丝

期一MS04溶液料一CuSCU溶液g—CuSO4潜液

甲乙丙

(1)(给出资料)M是一种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

(实验目的)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Al>Cu>M;

猜想二:Al>M>Cu;

猜想三:o

(2)(进行实验)

第一步:老师取出M丝、铜丝、铝丝用砂纸进行打磨,目的是

第二步:老师按照如图进行实验操作,要求同学填写如下表格:

实验操作实验想象实验结论

铝丝插入装有MSO4溶液的试管铝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中图甲

M丝插入装有CuS04溶液的试M丝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

M>Cu

管中图乙溶液的颜色

铝丝插入装有CuSCh溶液的试管铝丝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

Al>Cu

中图丙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

(3)(交流表达)

根据表格,可判断猜想正确。写出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4)(评价与反思)

经同学时论后大家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

正确的结论。

【答案】(1)M>Al>Cu

(2)除锈,避免影响实验;A1>M

(3)二;2A1+3CUSO4=A12(SO4)3+3CU

(4)丙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1)[猜想与假设]已知金属活动性AI>Cu,故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可能情况

Al>Cu>M,Al>M>Cu、M>Al>Cu,故填:M>Al>Cu»

(2)[进行实验]第一步:老师取出M丝、铜丝、铝丝用砂纸进行打磨,目的是除锈,避免影响实

验,故填:除锈,避免影响实验。

第二步: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活动性弱的金属,铝丝插入装有MSO」溶液的试管中,铝丝表

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说明活动性A1>M,故填:A1>M»

(3)[交流表达]根据表格可知,活动性Al>M>Cu,猜想二正确,丙中硫酸铜和铝生成硫酸铝和铜,

故填:二;2A1+3CUSO4=A12(SC)4)3+3CU。

(4)[评价与反思]

丙试管是为了探究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