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XAS-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TGXAS-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TGXAS-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TGXAS-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TGXAS-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团体标准《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团体标准《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标准编制组二〇二四年六月项目名称: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项目统一编号:2024-0407本文件起草单位:桂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节能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涂方祥、王晓飞、韦崇高、薛天利、覃霞、傅平丰、刘广义、黎华寿、张瑛、王少锋、裴福云、陆柳鲜、孙美娟、梁琳、梁斌、李灵知、李国、覃茜、张余亮、邓威、廉宇萍、黄付平、何少媚、祁莘月。目录TOC\o"1-2"\h\u12574一、任务来源 一、任务来源根据《广西标准化协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四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标协〔2024〕31号),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提出,桂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起草的团体标准《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项目编号2024-0407)。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随着《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污染场地的修复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指出: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据统计,我国污染场地约有30~50万块,土壤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土壤污染会对农产品质量、人居环境安全、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进行污染场地的修复,制定相应的修复技术规范,保证修复质量,对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的矿产资源被大量开采,产生了大量的矿渣,给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广泛,各省均存在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上东部较西部严重,南部较北部严重,金属矿山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在中国西南、华东、华南地区尤为突出。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在实际调查面积630万平方公里中,全国污染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更是高达19.4%。2016年,中国公布的《中国土壤修复技术与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16—2020)》指出:目前中国需要环境恢复与治理的矿山中重金属矿山占30%,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因此,修复治理矿区污染场地是解决我国土壤环境问题的当务之急。砷是有色金属矿山最主要的伴(共)生有毒类金属元素,高强度的有色矿冶活动是环境砷污染的主要排放源,占排砷总量的70%以上。雄黄矿开采和砒霜冶炼也是环境砷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这些有色金属和雄黄开采冶炼矿区已成为我国水土环境砷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场地及周边水土环境砷及伴生重金属超标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极其突出。我国存在着严重的砷污染问题,目前受砷、镉、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估计近2.0×107hm2。在2005~2013年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显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其中砷的点位超标率仅次于镉、镍,其中砷的重度污染点位比例为0.1%;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环境质状况调查中,耕地、林地、草地的主要污染物皆包括砷,仅有未利用地不受砷的污染;在典型地块及其周边土壤污染状况中,工业废弃地、工业园区、采矿区、污水灌溉区、干线公路两侧都存在砷污染现象。我国是砷污染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且内蒙古、新疆、广西、湖南等某些砷污染严重的地区已出现了典型的地方性砷中毒现象,发生多起砷污染中毒污染事件,如湖北黄石市经济开发区“11.10”砷污染事件、亚洲最大雄黄矿湖南石门砷污染事件、湖南郴州市砷污染事件、广西河池五圩矿砷污染事件、内蒙古多个自然村流行砷中毒事件等。砷化合物均有毒性,其中三价砷比五价砷毒性大,约为60倍;按化合物性质分为无机砷和有机砷,无机砷毒性强于有机砷。砷化合物三氧化二砷被称为砒霜,是种毒性很强的物质。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砷和无机砷化合物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2019年7月23日,砷及砷化合物被我国列入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砷化合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被人体吸收,影响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生殖系统,对人的皮肤、肠胃道、肝脏、肾脏等造成伤害。因此,开展砷污染的修复工作十分有必要。由于有色矿冶活动是环境砷污染的主要排放源(占排砷总量的70%以上),有色金属矿区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是砷污染修复工作的当务之急。目前在进行有色金属矿区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缺少与之配套的标准及规范,因此,制定团体标准《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非常有必要。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修复是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对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制定《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以标准为引领,形成科学、专业的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标准发布后将在全区进行推广应用,可作为生态环境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的参考依据,提高修复效率,保障修复质量。《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可为制定后续更高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为我区其他行业其他领域的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提供技术参考,助力国家现代化生态环境领域标准体系建设。三、编制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团体标准《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项目任务下达后,随即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制定标准编写方案,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具体标准编制工作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提出,桂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节能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员共同协作开展。标准主要起草人:涂方祥、王晓飞、韦崇高、薛天利、覃霞、傅平丰、刘广义、黎华寿、张瑛、王少锋、裴福云、陆柳鲜、孙美娟、梁琳、梁斌、李灵知、李国、覃茜、张余亮、邓威、廉宇萍、黄付平、何少媚、祁莘月。标准编制工作组下设三个组,分别是资料收集组、草案编写组、标准实施组。资料收集组负责国内外有关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文献资料查询、收集和整理工作,查阅目前社会和科学界对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研究情况及进展;到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项目现场开展实地考察,调研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的情况和存在问题。草案编写组负责起草编写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送审稿等文件工作,包括召开会议征求意见、网上征求意见以及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标准实施组负责在团体标准发布后,开展团体标准宣贯培训、详细解读等工作,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培训,让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操作,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不断修正完善团体标准。(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国内与中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的相关标准,具体列出如下:GB/T32722土壤质量土壤样品长期和短期保存指南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HJ25.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HJ25.6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标准HJ622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DB43/T2828重金属土壤修复稳定剂技术规范DB45/T2426铅锌矿采选行业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效果评估技术规范(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标准编制工作组对收集的资料整理研究后,召开了标准编制工作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为术语和定义,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修复效果评估。(四)调研、形成文本草案、征求意见稿2023年10月-12月,标准起草工作小组进行了广泛调研工作,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并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矿区及周边场地砷污染扩散阻控与修复项目”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验证。经标准编制组反复讨论研究,确立了标准基本构架,完成主要内容商讨研究,并对项目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2023年12月-2024年3月,根据广西标准化协会《广西标准化协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四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标协〔2024〕31号),《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获立项批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整合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的相关参考资料,并结合前期项目实践验证结果,理清逻辑脉络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团体标准《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草案)。2024年4月-6月,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南宁市组织内部相关领域专家对团体标准《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草案)进行征求意见,并通过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和修订完善,最终形成团体标准《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四、标准制定原则(一)实用性原则本文件是在充分收集现有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经验总结起草而成,符合当前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要求,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协调性原则本文件编写过程中充分关注了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要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在内容上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三)规范性原则本文件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内容,保证标准编写质量。(四)前瞻性原则本文件以当前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和地下水修复技术为基础,为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在标准条款中体现了前瞻性、地域性和先进性,作为对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的指导。五、标准主要章节内容及确定依据(一)编制依据1.相关法律及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关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关于印发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及效果评估报告技术审查要点》2.主要技术依据主要参考标准如表1所示:表1主要参考标准GB/T32722土壤质量土壤样品长期和短期保存指南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HJ25.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HJ25.6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标准HJ622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DB43/T2828重金属土壤修复稳定剂技术规范DB45/T2426铅锌矿采选行业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效果评估技术规范(二)标准主体内容标准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为:(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5)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6)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7)修复效果评估。(三)依据来源1.术语和定义(1)砷及伴生重金属:有色金属矿区中砷及与砷伴生的重金属(铅、镉、锑、汞等)。(2)污染潜在污染地块:指因从事生产、经营、处理、贮存有毒有害物质,堆放或处理处置潜在危险废物,以及从事矿山开采等活动造成污染,且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构成潜在风险的场地。(3)污染场地:对潜在污染场地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后,确认污染危害超过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的场地,又称为污染地块。(4)异位修复:将受污染的土壤或地下水从地块发生污染的原来位置挖掘或抽提出来,搬运或转移到其他场所或位置进行治理修复。主要参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HJ682-2019)标准文件中“2.5.4异位修复”的定义。(5)原位修复:不移动受污染的土壤或地下水,直接在地块发生污染的位置对其进行原地修复或处理。主要参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HJ682-2019)标准文件中“2.5.3原位修复”的定义。(6)地下水污染羽:污染物随地下水移动从污染源向周边移动和扩散时所形成的污染区域。主要参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HJ682-2019)标准文件中“2.2.22地下水污染羽”的定义。2.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对开展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的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的工作从一般规定、场地调查、风险评估三个方面进行了规定。(1)一般规定规定了在进行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前,应进行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确定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分析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对人群的主要暴露途径,评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致癌风险或危害水平。(2)场地调查场地调查主要是确定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场地调查工作可参照HJ25.1、HJ25.2及《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有关规定执行。(3)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在场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对人群的主要暴露途径,评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致癌风险或危害水平,风险评估工作可参照HJ25.3有关规定执行。3.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主要根据《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9)、《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目录》(第一批)、《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固化稳定化》(HJ1282—2023)、《砷渣稳定化处置工程技术规范》(HJ1090-2020)、《工业企业重金属污染地块修复技术规范》(DB45/T2144-2020)等标准及法律法规,结合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特点及《刁江流域污染矿区治理—拉甲坡区域治理修复工程》、《南丹县大厂矿区铜坑片区恒峰冶炼厂场地综合环境治理项目风险管控》、《河池市凤山县金牙乡林老屯至那元屯金矿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源治理》等相关项目调研筛选确定,筛选出较为适合修复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土壤淋洗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和阻隔填埋技术。现场调研项目1-刁江流域污染矿区治理—拉甲坡区域治理修复工程。该工程属于砷(As)、镉(Cd)、铅(Pb)、锑(Sb)等重金属复合污染矿区,采用原位固化/稳定化技术、异位固化/稳定化技术及阻隔填埋技术进行修复。其中对地下0~2米浸出超标的污染土壤采用原位/固化稳定化进行修复;对Ⅱ类固废采用异位固化/稳定化进行处理,达标后与I类固废一并进行原址阻隔填埋,阻隔填埋采用铺设“两布一膜”、覆盖黏一作为填埋区阻隔防渗层,种植士作为覆盖层。现场调研项目2-南丹县大厂矿区铜坑片区恒峰冶炼厂场地综合环境治理项目风险管控项目。项目位于河池市南丹县大厂矿区铜坑片区,地块内主要受镉(Cd)、砷(As)、锑(Sb)、铅(Pb)污染,污染土壤方量约为20632m3,主要采用阻隔填埋技术对污染土壤进行风险管控。现场调研项目3-河池市凤山县金牙乡林老屯至那元屯金矿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源治理项目。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河池市凤山县金牙瑶族乡,经场地调查显示,地块内主要污染物为历史遗留矿渣,污染因子为砷(As),超标方量约27.4万m3,本项目主要采用阻隔填埋技术对进行历史遗留矿渣风险管控,主要包括截洪沟建设、阻隔填埋、生态恢复等工程。编制单位对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药剂进行了相关研究,部分结果如表2-表4所示。表2不同含铁材料对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名称投加量/%浸出浓度/(μg/L)降低率/%SbAsSbAs对照组0557.8398.800硫酸亚铁1290.525.147.9293.713162.410.970.8997.275106.811.280.8597.19797.410.782.5497.32硫酸铁1286.832.648.5891.833141.914.274.5696.44588.010.784.2297.32759.57.089.3398.24硫化亚铁1491.8132.711.8366.733417.9124.425.0868.815393.1109.429.5372.577310.595.344.3376.10还原铁粉1418.9129.224.9067.603256.333.754.0591.555190.414.665.8796.347154.710.372.2797.42由表2可知,(1)硫酸亚铁、硫酸铁、硫化亚铁、还原铁粉等含铁材料对有色金属矿区污染土壤中的As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这几种含铁材料均可使土壤样品中As的浸出浓度降低75%以上;(2)硫酸亚铁、硫酸铁、还原铁粉对有色金属矿区污染土壤中的Sb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这几种含铁材料均可使土壤样品中Sb的浸出浓度降低70%以上。表3铁盐与膨润土复配药剂对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样品名称投加量/%浸出浓度/(μg/L)降低率/%铁盐膨润土AsSbAsSb原土00398.8557.800FP2-0-13018.275.395.4486.50FP2-0-203161.6142.759.4874.42FP2-13211.145.397.2291.88FP2-2312.045.196.9991.91FP2-3411.444.397.1492.06由3可知,铁盐-膨润土复配药剂对有色金属矿区污染土壤样品中As、Sb的浸出浓度的降低率均高于90%,具有较好修复效果。经铁盐-膨润土复配药剂修复后,土壤样品中As、Sb的浸出浓度的降低率最大值分别为97.14%、92.06%,As、Sb的最低浸出浓度分别为11.1μg/L、44.3μg/L。表4铁盐与硅藻土复配药剂对有色金属矿区砷伴生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样品名称投加量/%浸出浓度/(μg/L)降低率/%铁盐硅藻土AsSbAsSb原土00398.8557.800FP3-0-13019.671.295.0987.24FP3-0-20370.4222.682.3560.09FP3-13218.161.295.4689.03FP3-2314.963.196.2688.69FP3-3414.760.596.3189.15由4可知,铁盐-硅藻土土复配药剂对有色金属矿区污染土壤样品中As、Sb具有较好修复效果,其中As的浸出浓度的降低率均高于95%,Sb的浸出浓度的降低率均高于88%,经铁盐-膨润土复配药剂修复后,土壤样品中As、Sb的最低浸出浓度分别为14.7μg/L、60.5μg/L。编制单位对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拦截材料进行了相关研究,拦截材料主要成分为钢渣、铁盐、石灰及石膏等,拦截材料对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表径流中砷、锑、铅的拦截率超过80%,具有较好的拦截效果,部分结果如表5所示。表5拦截材料对污染场地地表径流中重金属的拦截效果(1)固化/稳定化技术对固化/稳定化技术的修复原理、适用范围、技术特点、固化/稳定化修复药剂进行了规定,为后续的修复技术的选择与确定提供参考。其中修复原理、适用范围和技术特点主要根据《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9)、《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目录》(第一批)、《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固化稳定化》(HJ1282—2023)、《工业企业重金属污染地块修复技术规范》(DB45/T2144-2020)等标准规范,结合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特点确定。固化/稳定化修复药剂对修复药剂的效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污染物的含量等进行了规定;同时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矿区及周边场地砷污染扩散阻控与修复项目”的实验成果,结合污染场地的特点,推荐对有色金属矿区砷污染土壤、砷及伴生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较好的固化/稳定化修复药剂。(2)土壤淋洗技术对土壤淋洗技术的修复原理、适用范围、技术特点、固化/稳定化修复药剂进行了规定,为后续的修复技术的选择与确定提供参考。其中修复原理、适用范围和技术特点主要根据《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9)、《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目录》(第一批)、《工业企业重金属污染地块修复技术规范》(DB45/T2144-2020)等标准及规范,结合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特点确定。土壤淋洗剂对修复药剂的效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规定;同时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矿区及周边场地砷污染扩散阻控与修复项目”的实验成果,结合污染场地的特点,推荐了对有色金属矿区砷污染土壤、砷及伴生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较好的土壤淋洗剂。(3)植物修复技术对植物修复技术的修复原理、适用范围、技术特点、土壤修复植物进行了规定,为后续的修复技术的选择与确定提供参考。其中修复原理、适用范围和技术特点主要根据《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9)、《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目录》(第一批)等标准及规范,结合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特点确定。土壤修复植物主要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矿区及周边场地砷污染扩散阻控与修复项目”的实验成果,结合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的实地考察,推荐了对有色金属矿区砷、镉、铅、锑、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较好的植物。(4)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修复原理、适用范围、技术特点进行了规定,为后续的修复技术的选择与确定提供参考。其中修复原理、适用范围和技术特点主要根据《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9)、《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目录》(第一批)、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662-2013)等标准及规范,结合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特点确定。(5)阻隔填埋技术对阻隔填埋技术的修复原理、适用范围、技术特点进行了规定,为后续的修复技术的选择与确定提供参考。其中修复原理、适用范围和技术特点主要根据《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9)、《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目录》(第一批)等标准及规范,结合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特点确定。(6)修复技术的选择与确定对修复技术的选择与确定的程序及内容进行了规定,包括选择修复模式、分析比较修复技术、修复技术可行性评估、修复技术的内容,主要根据《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9)、《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25.6-2019)等标准及规范,结合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特点确定。4.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主要根据《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25.6-2019)、《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目录》(第一批)、《污染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指南(试行)》、《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试行)》、《有色金属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指南(试行)》(TGIA018-2023)、《地下水污染阻隔技术指南》(T/GIA006-2021)等标准及规范,结合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特点及相关项目调研筛选确定,筛选出较为适合修复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抽出处理技术、可渗透反应墙技术和阻隔技术。(1)抽出处理技术对抽出处理技术的修复原理、地表处理技术、适用范围、技术特点进行了规定,为后续的修复技术的选择与确定提供参考。其中修复原理、适用范围和技术特点主要根据《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25.6-2019)、《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目录》(第一批)、《污染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指南(试行)》等标准及规范,结合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特点确定。(2)可渗透反应墙技术对可渗透反应墙技术的修复原理、适用范围、技术特点、反应材料进行了规定,为后续的修复技术的选择与确定提供参考。其中修复原理、适用范围和技术特点主要根据《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25.6-2019)、《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目录》(第一批)、《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试行)》、《有色金属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指南(试行)》(TGIA018-2023)等标准及规范,结合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特点确定。反应材料对修复药剂的效果、经济及安全等进行了规定;同时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矿区及周边场地砷污染扩散阻控与修复项目”的实验成果,结合污染场地的特点,推荐了对有色金属矿区砷污染地下水、砷及伴生重金属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较好的可渗透反应材料。(3)阻隔技术对阻隔技术的修复原理、适用范围、技术特点、反应材料进行了规定,为后续的修复技术的选择与确定提供参考。主要根据《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25.6-2019)、《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目录》(第一批)、《地下水污染阻隔技术指南》(T/GIA006-2021)等标准、规范及指南,结合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特点确定。(4)修复技术的选择与确定对修复技术的选择与确定的程序及内容进行了规定,包括选择修复模式、分析比较修复技术、修复技术可行性评估、修复技术的内容,主要根据《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9)、《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25.6-2019)等标准及规范,结合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特点确定。5.修复效果评估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地修复效果评估主要依据《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HJ25.5)、《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25.6)、《铅锌矿采选行业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效果评估技术规范》(DB45/T2426)、《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指南》(DB36/T1176-2019)、《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及效果评估报告技术审查要点》等标准、规定及文件,结合有色金属矿区砷及伴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的特点确定。对修复效果评估的污染场地概念模型更新、采样点位布设、样品采集与分析、修复效果分析与评价、效果评估报告编制进行了规定。(1)污染场地概念模型更新在效果评估前,收集、整理和分析涉及地块修复的相关资料,依据修复重点确定效果评估主要因素,核实和分析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收集资料详情参考DB45/T2426。为了解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实施情况,应开展现场踏勘工作,包括施工设备运行状况、工程施工进度、施工现场遗留污染物处理情况、污染场地周边敏感受体和环境要素、现场施工状况和相关文件资料相符情况等。调查人员通过拍照、摄影、录音、现场笔记等方式记录现场踏勘情况。效果评估中应开展人员访谈工作,全面了解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修复工程情况、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访谈对象包括污染场地责任人、调查评估负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