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XAS-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TGXAS-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TGXAS-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技术操作规范_第3页
TGXAS-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技术操作规范_第4页
TGXAS-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技术操作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LB.□XXXXX-XXXXT/GXASXXXX—202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提出、归口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胜、刘园园、谭金晶、黎丽群、谢洁如、周素芳、王捷虹、刘礼剑、刘倩、张丽敏、彭柳莹、余进爵。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技术操作规范范围本文件界定了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技术操作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诊断、证型分类、治疗的技术要求,描述了对应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功能性便秘的背俞指针疗法。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6751.1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1部分:疾病GB/T16751.2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GB/T16751.3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3部分:治法术语和定义GB/T16751.1、GB/T16751.2、GB/T1675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背俞指针疗法Back-Shuacupressuretherapy以指代针,通过对患者背部双侧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背俞穴进行点、按、揉的手法操作而达到治疗目的,主要通过俞穴-经络-脏腑功能调节方式发挥作用的无创性治疗方法。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constipation缺乏器质性病因,没有结构异常或代谢障碍,又除外肠易激综合征的慢性便秘。诊断至少包括下列2项或2项以上才予以确诊:1/4(25%)以上的排便感到费力;1/4(25%)以上的排便为干球粪或硬类(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1~2型);1/4(25%)以上的排便有不尽感;1/4(25%)以上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堵塞感;1/4(25%)以上的排便需要手法辅助(如用手指协助排便、盆底支持);每周自发排便(SBM)少于3次。不用泻剂时很少出现稀粪。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以研究为目的时,如患者符合阿片引起的便秘(opioid~inducedconstipation,OIC)的诊断标准,不应诊断为功能性便秘。注意FC和阿片引起的便秘二者可重叠。辩证分型热积秘主症:大便干结;大便臭秽和(或)口干口臭和(或)小便短赤。次症:腹胀或腹痛;面红心烦;或有身热。舌脉:舌红,苔黄,脉滑数。寒积秘主症:大便艰涩;腹痛拘急、得温痛减,或腹满拒按。次症:手足不温;畏寒。舌脉:舌质淡暗,苔薄白腻,脉弦紧。气滞秘主症: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排便不爽;腹胀或伴腹痛。次症:肠鸣矢气;情绪不畅时加重;胸胁痞满,嗳气频作。舌脉:舌红,苔薄,脉弦。气虚秘主症:大便不硬,虽有便意,但排便费力;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次症:便后乏力,神疲懒言。舌脉:舌淡,苔白,脉弱。血虚秘主症:大便干结;面色少华,头晕目眩。次症:心悸气短;口唇色淡。舌脉:舌质淡,脉细弱。阴虚秘主症:大便干结如羊屎状;潮热盗汗和(或)手足心热和(或)两颧红赤次症:口干少津;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心烦少眠;(4)腰膝酸软。舌脉:舌质红,有裂纹,少苔,脉细数。阳虚秘主症: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面色晄白,小便清长。次症:腹中冷痛;腰膝酸冷;四肢不温或畏寒怕冷。舌脉:舌淡,苔白,脉沉迟。证型确定:主症必备,加次症1~2项即可诊断,参考舌脉象和理化检查。禁忌症局部皮肤有溃破、疤痕、出血等严重皮肤病变的患者。患者精神极度紧张或极度疲劳的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等无法配合的患者。治疗治疗原则开气门,通腑气。操作准备用物准备治疗床、铺巾、枕头等。场地和环境按以下条件准备场地和环境:——宜安静避风,环境色不宜强烈,以舒适为主;——室温应保持在26℃~28℃;——空间相对独立。体位选择引导患者采取俯卧位。背俞指针操作方法热积秘用掌揉法对患者背部竖脊肌(膀胱经)从上至下按揉2min,进行肌肉放松。选取患者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胆俞(双侧)、三焦俞(双侧)、大肠俞(双侧)、小肠俞(双侧),进行操作。穴位位置如图1所示。具体位置与取穴方法如下:三焦俞: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大肠俞:俯卧位,在第四腰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小肠俞:俯卧位,平第一骶后孔,脊中(督脉)旁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当髂后上棘内缘与骶骨间的凹陷处取穴;胆俞:俯卧位,位于背部,在第十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平补平泻为力量适中,频率适中;泻法为力量重,频率快。三焦俞(泻法)、大肠俞(平补平泻)、小肠俞(平补平泻)、膈俞(泻法)、胆俞(平补平泻)。施以拇指指腹或者肘尖点按穴位1min、点揉2min的手法操作,由左至右、由上而下顺序进行。每个穴位操作时间为3min。热积秘操作穴位寒积秘用掌揉法对患者背部竖脊肌(膀胱经)从上至下按揉2min,进行肌肉放松。选取患者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大肠俞(双侧)、肾俞(补法)、三焦俞(双侧)、小肠俞(双侧)、胃俞(双侧)、脾俞(双侧),进行操作。穴位位置如图2所示。具体位置与取穴方法如下:大肠俞:俯卧位,在第四腰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肾俞:俯卧位,在第2腰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三焦俞: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小肠俞:俯卧位,平第一骶后孔,脊中(督脉)旁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当髂后上棘内缘与骶骨间的凹陷处取穴;胃俞:俯卧位,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脾俞: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平补平泻为力量适中,频率适中;补法为力量轻柔,频率慢;泻法为力量重,频率快。大肠俞(平补平泻)、肾俞(补法)、三焦俞(泻法)、小肠俞(平补平泻)、胃俞(平补平泻)、脾俞(平补平泻)。施以拇指指腹或者肘尖点按穴位1min、点揉2min的手法操作,由左至右、由上而下顺序进行。每个穴位操作时间为3min。寒积秘操作穴位气滞秘用掌揉法对患者背部竖脊肌(膀胱经)从上至下按揉2min,进行肌肉放松。选取患者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大肠俞(双侧)、肝俞(双侧)、脾俞(双侧)、胃俞(双侧),进行操作。穴位位置如图3所示。具体位置与取穴方法如下:大肠俞:俯卧位,在第四腰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肝俞: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胃俞:俯卧位,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脾俞: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平补平泻为力量适中,频率适中;补法为力量轻柔,频率慢;泻法为力量重,频率快。大肠俞(平补平泻)、肝俞(泻法)、脾俞(补法)、胃俞(补法)。施以拇指指腹或者肘尖点按穴位1min、点揉2min的手法操作,由左至右、由上而下顺序进行。每个穴位操作时间为3min。气滞秘操作穴位气虚秘用掌揉法对患者背部竖脊肌(膀胱经)从上至下按揉2min,进行肌肉放松。选取患者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大肠俞(双侧)、气海俞(双侧)、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胃俞(双侧),进行操作。穴位位置如图4所示。具体位置与取穴方法如下::大肠俞:俯卧位,在第四腰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气海俞:俯卧位,在第3腰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肺俞:俯卧位,在第4腰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胃俞:俯卧位,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脾俞: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平补平泻为力量适中,频率适中;补法为力量轻柔,频率慢。大肠俞(平补平泻)、气海俞(补法)、肺俞(补法)、脾俞(补法)、胃俞(补法)。进行操作。施以拇指指腹或者肘尖点按穴位1min、点揉2min的手法操作,由左至右、由上而下顺序进行。每个穴位操作时间为3min。气虚秘操作穴位血虚秘用掌揉法对患者背部竖脊肌(膀胱经)从上至下按揉2min,进行肌肉放松。选取患者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膈俞(双侧)、大肠俞(双侧)、脾俞(双侧)、胃俞(双侧)、肾俞(双侧),进行操作。穴位位置如图5所示。具体位置与取穴方法如下:膈俞:俯卧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大肠俞:俯卧位,在第四腰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胃俞:俯卧位,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脾俞: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肾俞:俯卧位,在第2腰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平补平泻为力量适中,频率适中;补法为力量轻柔,频率慢。膈俞(补法)、大肠俞(平补平泻)、脾俞(补法)、胃俞(补法)、肾俞(补法)。施以拇指指腹或者肘尖点按穴位1min、点揉2min的手法操作,由左至右、由上而下顺序进行。每个穴位操作时间为3min。血虚秘操作穴位阴虚秘用掌揉法对患者背部竖脊肌(膀胱经)从上至下按揉2min,进行肌肉放松。选取患者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大肠俞(双侧)、肺俞(双侧)、脾俞(双侧)、三焦俞(双侧)、肾俞(双侧),进行操作。穴位位置如图6所示。具体位置与取穴方法如下:大肠俞:俯卧位,在第四腰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肺俞:俯卧位,在第4腰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脾俞: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三焦俞: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肾俞:俯卧位,在第2腰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平补平泻为力量适中,频率适中;补法为力量轻柔,频率慢。大肠俞(平补平泻)、肺俞(补法)、脾俞(补法)、三焦俞(平补平泻)、肾俞(补法)。施以拇指指腹或者肘尖点按穴位1min、点揉2min的手法操作,由左至右、由上而下顺序进行。每个穴位操作时间为3min。阴虚秘操作穴位阳虚秘用掌揉法对患者背部竖脊肌(膀胱经)从上至下按揉2min,进行肌肉放松。选取患者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关元俞(双侧)、肾俞(双侧)、脾俞(双侧)、胃俞(双侧)、肺俞(双侧),进行操作。穴位位置如图7所示。具体位置与取穴方法如下:大肠俞:俯卧位,在第四腰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胃俞:俯卧位,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脾俞: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肺俞:俯卧位,在第4腰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关元俞:俯卧位,在第5腰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平补平泻为力量适中,频率适中;补法为力量轻柔,频率慢。关元俞(补法)、大肠俞(平补平泻)、肾俞(补法)、脾俞(补法)、胃俞(补法)、肺俞(补法)。施以拇指指腹或者肘尖点按穴位1min、点揉2min的手法操作,由左至右、由上而下顺序进行。每个穴位操作时间为3min。阳虚秘操作穴位疗程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如下:医者应注意术者双手修剪指甲,用洗手液清洗双手;医者双手温暖,精神专注,态度和蔼;治疗前与患者说明操作目的、流程,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在操作过程中以患者能承受为度,减轻手法反应;治疗后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清淡饮食。不良反应处理皮下瘀血若受术局部出现小块青紫时,可不处理,会自行消退。也可热敷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破皮在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