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8单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整合提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山东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8单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整合提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山东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8单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整合提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山东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8单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整合提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山东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8单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整合提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认读导引】三条主线: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发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现代中国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四个角度: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改革开放时期。五大重点: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更,近代交通、通讯及大众传媒的发展;“一五”安排与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八字”方针;经济体制改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近代中国的五种经济形态经济形态产生条件发展概况历史影响小农经济封建土地制度;封建政治制度鸦片斗争后起先解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被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在近代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外国资本鸦片斗争之后签订的不同等条约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为主要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消亡凭借其政治特权和经济实力,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经济其次次鸦片斗争之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在甲午中日斗争后覆灭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动;只学技术,不变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民族资本中国自然经济渐渐瓦解,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19世纪六七十年头产生,发展曲折,1953-1956年间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推动力气,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气和动力官僚资本1927年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而形成,抗战期间快速膨胀,新中国成立后被人民政府没收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严峻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相互关系自然经济在其他经济发展中不断走向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具有依靠性和妥协性;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夺1.(2024·南宁模拟)下面为1894年中国近代工业中雇佣工人人数的总估计表(单位:个)。业别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清政府经营的近代军事工业清政府经营的炼铁与纺织工业民族资本经营的近代工业工人人数340009100—108105500—600027250该表格反映了当时中国()A.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B.政府优先发展军事工业C.中国近代工业规模比较小D.不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依据材料数据可知,与“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相比,中国近代工业规模比较小,故C项正确。]二、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项目缘由核心内容意义土地改革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峻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封建土地全部制,实行农夫土地私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业合作化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意国民经济发展的须要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挫伤了生产者的主动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心在总结教训的前提下,确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夫的生产主动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上述举措有助于()A.深化依法治国方略 B.推动产业结构调整C.释放社会创新活力 D.完善市场经济体制C[材料中的举措是中国共产党对农业政策作出调整的体现,其目的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以释放社会的创新活力,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依法治国的相关信息,故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对农业政策的调整,没有涉及产业结构,故解除B项;直到21世纪初,中国才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解除D项。]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部制结构及经济体制的演化全部制结构经济体制利弊影响1949—1956年(1)1949—1952年新民主主义经济(2)1953—1956年:由多种经济成分向单一公有制过渡安排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1)对国民经济的复原和发展起了主动作用(2)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56—1978年以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高度集中的安排经济体制有效地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1978年至今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从安排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安排经济为主、市场调整为辅的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3.(2024·泰安模拟)下图是1978年和1997年我国不同性质工业的占比状况,图中数据的变更实质上表明()A.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C.多种全部制经济并存D.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B[依据材料可知,197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的占比为77.6%,而到199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的占比大幅度下降,出现了多种全部制经济并存的现象,这反映出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故选B项;题干不涉及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解除A项;C项只是表象,不是实质,解除;D项不符合史实,解除。]四、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变更时间历史背景表现第一次鸦片斗争以后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等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更,特殊是城市中的衣、食、住、行变更尤其明显其次次辛亥革命前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观念深化人心,带有民主同等色调的服饰、称呼、婚丧仪式渐渐推广第三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变更,城市生活有了保障,但农夫温饱问题未解决第四次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宏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主动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更,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清末,经营西式餐饮、住宿的六国饭店“红顶花翎日日来”,成为京中时尚;到了民国初年,官绅宦室则“器必洋式,食必西餐”。这说明()A.上层社会日益受西方影响B.中外商业竞争激烈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D.饮食风俗全面变更A[由材料可知,清末政府官员常常光顾经营西式餐饮、住宿的六国饭店,民国初年官绅“器必洋式,食必西餐”,据此可知当时上层社会日益受到西方影响,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中外商业的竞争,解除B项;《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中没有明确的时间信息,解除C项;材料所谈论的对象仅是官宦阶层,且“全面变更”不符合清末和民国初年的史实,解除D项。]一、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异背景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被粉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一些地方发生叛乱“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国家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工作重心亟待转移内容以农业为核心,涉及工业、流通、安排等领域先农业后工业,全面改革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1)都是在面临国内经济困难的背景下绽开的(2)都采纳了市场调整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方式(3)都符合本国国情与经济发展规律,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胜利探究5.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头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事实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主要表现为()A.利用市场手段使国民经济起死回生B.提出适合自己国情的改革开放之路C.把解决农夫问题放在突出位置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D[题干只能看出政策的实施特征,看不出最终结果,A项错误;适合国情的道路体现不出对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超越,B项错误;中国改革最主要的特点不是解决农夫问题,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苏联经济,而邓小平的超越主要表现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D项正确。]二、西方与中国近代化的差异西方近代化中国近代化社会环境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领导力气资产阶级始终扮演着主角(从商业资本家到工业资本家和垄断资本家)起先由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驾驭领导权资本状况经过较长时间的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不充分,民族资本严峻不足发展依次从轻工纺织业起先,再发展重工业从发展重工业起先,轻工业是协助发展状况发展较快,工业革命后实现近代化曲折缓慢,未占据主导地位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高是工业部门获得各种生产要素和销售市场的前提条件,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都离不开农业部门从劳动者到产业剩余的供应。工业化进程作为现代化的主体部分,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的推动来完成农夫、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的解决。——摘编自《民族工业资本家与近代中国农业发展》解读材料,围绕“农业与工业”的关系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例证(评述)该论题。(要求:明确提出论题,史实运用精确)[解析]本题是一道观点论述题,首先必需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农业与工业”的关系的论题,如“农业发展缓慢对工业发展具有制约作用”,再运用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简要分析,对史实的分析精确、论述完整、清楚,逻辑严谨,文字通顺。[答案]示例:论题:农业发展缓慢对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