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其次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主要表现。(重点)2.驾驭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难点)3.理解某种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影响。(重点)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A大气圈、B岩石圈、C水圈、D生物圈、E土壤圈、人类圈。2.整体性含义: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1)某一要素的变更,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变更。(2)某一要素的变更,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肯定的影响。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1.成土母质与土壤(1)岩石eq\o(→,\s\up10(风化作用))成土母质eq\o(→,\s\up10(气候与生物作用))土壤(2)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3)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2.气候与土壤(1)干脆影响:气候干脆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2)间接影响:气候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3.生物与土壤eq\b\lc\{(\a\vs4\al\co1(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亲密关联))4.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安排间接地作用于土壤。5.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变更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1.整体性的意义eq\b\lc\{(\a\vs4\al\co1(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2.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依据(1)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2)成土母质和土壤性质是一样的。 ()(3)一个地区内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不同地区间的自然资源互不影响。 ()(4)不行更新资源的利用,不会影响到其他环境要素。 ()(5)下图表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中数码表示的作用正确的是 ()A.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是③B.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④C.表示绿地对空气起净化作用的是①D.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②提示:(1)√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的参加加快了成土过程,使土壤发育不断深化,形成土壤肥力。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它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2)×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不具备肥力,与土壤有本质区分。(3)×各个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4)×不行更新资源的利用,须要其他资源的协作,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5)A[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不同温度带生长的植物不同,是气候对生物的影响,应为①;绿地净化空气,是植物对气候的影响,应为②;植被破坏引起的土壤肥力下降应为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材料某区域地理要素逻辑关系图。甲乙问题1(综合思维)下列内容和图甲、图乙的字母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①生态环境改善②地表水丰富,水系发达,河流众多③地表侵蚀、切割剧烈,呈现山、丘、盆、谷交织分布状态④退耕还林、还草⑤基岩袒露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提示:A—②,B—③,C—①,D—⑤,E—④问题2(区域认知)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什么地区?提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问题3(综合思维)图甲和图乙分别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什么特点?提示:图甲反映了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更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图乙表示某一要素的变更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变更,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归纳总结]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三大表现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样,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案例: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温带荒漠景观的形成2.某一要素的变更,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变更,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案例:破坏森林与绿化造林所引发的不同环境效应3.某一要素的变更,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肯定的影响。案例: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对下游地区的影响1.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缘由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缘由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缘由(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A.⑧ B.⑦C.⑥ D.⑤(1)A(2)D[第(1)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喀斯特地貌是多种因素对地貌的影响,而②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③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对土壤的影响,而④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第(2)题,右图是风积沙丘地貌和驼队,分布在干旱区域,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材料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的关系图。问题1(综合思维)图中数码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是什么?提示:①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汲取矿物质。问题2(综合思维)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实现?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缘由是什么?提示:降水气温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归纳总结]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形成为例)1.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的影响2.气候与土壤3.生物对土壤的影响4.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安排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图解分析如下:5.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变更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变更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2.下图为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若甲地植被遭遇严峻破坏,会导致乙地()A.地震 B.河流含沙量增大C.火山喷发 D.形成褶皱山脉(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水循环降水环节的是()A.① B.②C.③ D.④(1)B(2)B[第(1)题,若甲地植被遭遇严峻破坏,蓄水实力降低,地表易受流水冲刷,使得乙地河流含沙量增大。第(2)题,图中①表示水汽输送,②表示降水,③表示地表径流,④表示蒸发。]eq\a\vs4\al(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材料某区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问题1(综合思维)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整体,一种资源的变更,将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更。图中内容表明,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危及哪些资源?提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问题2(人地协调观)据以上分析,你认为人类在利用资源时须要留意什么问题?提示: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必需预先就其对环境及资源整体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全面的评估,综合衡量,防止和削减人类开发可能造成的破坏,并促使环境及各种资源正常发展。[归纳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如下表。影响缘由措施影响四周其他环境要素甚至整体环境自然资源是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它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爱护的关系影响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不行更新资源的利用,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不行更新资源的利用,须要其他资源的协作3.20世纪30年头,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常见的“黑风暴”,刮起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1)~(3)题。(1)“黑风暴”现象的干脆缘由主要是()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C.降水异样削减 D.温室效应加剧(2)“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A.地域性 B.整体性C.地带性 D.非地带性(3)“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1)A(2)B(3)D[第(1)题,“黑风暴”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破坏了地表植被,从而使地表失去植被爱护,地表沙土在风力的吹拂作用下而出现的。第(2)题,“黑风暴”的出现,说明地理环境中的某一要素受到了影响,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受到影响,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3)题,美国的“黑风暴”启示我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爱护好自然植被,对于过去存在的滥垦、滥耕现象,要刚好地退耕还林还牧。]综合思维:驾驭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判读方法地理关联示意图是运用文本框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结构特征、演化规律等的图形。它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构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区域性特征。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判读方法如下:(1)阅读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中内容,把握地理关联示意图的主题。(2)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化过程,找出突破点。(3)视察图中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供应的有效信息,厘清逻辑关系。(4)从最简洁、最有把握的方框入手,将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图中,当已知条件渐渐增多时,再推理其他空白框的内容就相对简洁了。(5)完成各框内容之后,利用所驾驭的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将所填内容验证一遍,确保其正确性。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加、降水削减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加、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2)该示意图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气是无穷的(1)B(2)B[第(1)题,土壤湿度影响地面蒸发,地面蒸发又影响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增大,土壤比热容增大,气温变幅减小;土壤湿度增大,地面植被覆盖增加,蒸腾作用加强,大气降水增加。第(2)题,该示意图表示浇灌引起了一系列地理环境要素的变更,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老师独具)下图为某地理事象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A.人口数量增多 B.森林破坏C.气候变更 D.围湖造田2.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 D.整体性特征1.B2.D[从关联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由于甲现象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诸如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加剧等生态环境问题,说明甲现象与地表植被的破坏有关,这也充分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夫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峻的生态问题如图所示。据此回答3~4题。3.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峻,这体现了()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一个区域的变更影响到另一个区域4.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干脆导致该地区()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变更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3.A4.C[第3题,黄山市某地农夫为了种植菊花,开垦坡地,当地植被削减,从而造成水土流失,这体现了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文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一个要素的变更,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更,甚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失调。第4题,坡地开垦不加以限制,当地植被覆盖率下降,涵养水源的功能降低,雨季地表径流变大,旱季地表径流削减,地表径流变更增大。]5.下列关于资源综合利用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种单项资源的开发不会对其他环境要素造成影响B.地区间的资源联系不亲密,资源的开发就不会影响其他地区C.不行更新资源的利用,须要其他资源的协作,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D.采伐森林资源是局部的,不行能给四周环境带来影响C[自然资源作为自然地理系统中的要素,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也是相互影响的;不行更新资源的利用须要其他资源的协作;采伐森林会影响四周环境。](老师独具)教材P70活动答案略(结合实际回答)。教材P71活动1.覆盖一层草皮的土堆边缘沉积的泥土少,而未覆盖草皮的土堆边缘沉积的泥土多,这说明草皮能减弱流水的侵蚀作用,防止水土流失。2.只要在土堆上放置一些覆盖物,就可以保持土壤不被水冲走。3.爱护斜坡上的土壤不被水冲走的最好方法是增加地表植被。4.植被破坏导致自然地理环境变更示意教材P73活动1.区分: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不具备肥力特征,与土壤有本质区分。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极其重要的影响。2.不对。土壤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的性质和强度,既与温度有关,又与降水有关。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强,有机残体归还多,风化壳厚,土壤层较厚,但热带荒漠带因为降水少,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较薄;温带潮湿地区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较强,风化壳较厚,发育的土壤层较厚;干旱和寒冷地区风化壳薄,发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