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古冶区2023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1页
唐山市古冶区2023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2页
唐山市古冶区2023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3页
唐山市古冶区2023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4页
唐山市古冶区2023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24唐山市古冶区2023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老师给同学一组数据画出三角形,你认为能画成三角形的一组数据是()A.1,2,3 B.3,4,8C.3,3,4 D.2,3,5【分析】根据构成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条件逐项判断即可.【详解】A项,1+2=3,故不能构成三角形,本项不符合题意;B项,3+4=7<8,故不能构成三角形,本项不符合题意;C项,3+3=6>4,4﹣3=1<3,故能构成三角形,本项符合题意;D项,2+3=5,故不能构成三角形,本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 B.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 C.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部 D.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与三角形的边重合【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线的定义以及在三角形的位置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三角形的中线是指一边的中点与对顶点的连线,作图知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钝角三角形的两条高在形外,直角三角形两条高与两边重合,C错误,符合题意;D.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与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重合,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如图,∠ACB=∠DBC,AC=DB,能直接判断△ABC≌△DCB的方法是()A.SAS B.AASC.SSS D.ASA【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加上公共边BC,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解答.【详解】在△ABC和△DCB中,,所以△ABC≌△DCB(SAS)故选:A.4.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有()A.1个 B.2个C.3个 D.4个【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求解即可.【详解】由图可得,第二个、第四个均为轴对称图形,共2个.故选:B.5.如图,将△ABC折叠,使AC边落在AB边上,展开后得到折痕l,则l是△ABC的()A.中线 B.中位线C.高线 D.角平分线【分析】根据翻折的性质和图形,可以判断直线l与△ABC的关系.【详解】由已知可得,∠1=∠2,则l为△ABC的角平分线,故选:D.6.六边形的内角和为()A.360° B.540°C.720° D.900°【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n﹣2)•180°即可解决问题.【详解】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可得:(6﹣2)×180°=720°.故选:C.7.如图,AB=AC,AF=AE,∠B=25°,则∠C=()A.25° B.30°C.45° D.60°【分析】由“SAS”可证△AEC≌△AFB,可得∠B=∠C=25°.【详解】在△AEC与△AFB中,所以△AEC≌△AFB(SAS),所以∠B=∠C=25°.故选:A.8.如图,OB平分∠AOC,D、E、F分别是射线OA、射线OB、射线OC上的点,D、E、F与O点都不重合,连接ED、EF.若添加下列条件中的某一个,就能使△DOE≌△FOE.你认为要添加的那个条件是()A.OD=OE B.OE=OFC.∠ODE=∠OED D.∠ODE=∠OFE【分析】由OB平分∠AOC,得∠DOE=∠FOE,由OE=OE,可知∠ODE=∠OFE,即可根据AAS得△DOE≌△FOE,可得答案.【详解】因为OB平分∠AOC,所以∠DOE=∠FOE,又OE=OE,若∠ODE=∠OFE,则根据AAS可得△DOE≌△FOE,故选项D符合题意,而增加OD=OE不能得到△DOE≌△FOE,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增加OE=OF不能得到△DOE≌△FOE,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增加∠ODE=∠OED不能得到△DOE≌△FOE,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9.如图,若△ABC≌△CDA,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2=∠1 B.AC=CAC.∠B=∠D D.BC=DC【分析】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对应角以及对应边相等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因为△ABC≌△CDA,所以∠1=∠2,AC=CA,∠B=∠D,BC=AD,故只有选项D,BC=DC错误.故选:D.10.要得知作业纸上两相交直线AB、CD所夹锐角的大小,发现其交点不在作业纸内,无法直接测量.两同学提供了如下间接测量方案(如图1和图2):对于方案Ⅰ、Ⅱ,说法正确的是()方案Ⅰ:①作一直线GH,交AB、CD于点E,F;②利用尺规作∠HEN=∠CFG;③测量∠AEM的大小即可.方案Ⅱ:①作一直线GH,交AB、CD于点E,F;②测量∠AEH和∠CFG的大小;③计算180°﹣∠AEH﹣∠CFG即可.A.Ⅰ可行、Ⅱ不可行 B.Ⅰ不可行、Ⅱ可行 C.Ⅰ、Ⅱ都可行 D.Ⅰ、Ⅱ都不可行【分析】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判断方案Ⅰ可行;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判断方案Ⅱ可行,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方案Ⅰ:因为∠HEN=∠CFG,所以MN∥CD,所以直线AB、CD所夹锐角的大小等于直线AB、MN所夹锐角的大小,所以测量∠AEM的大小即可得到直线AB、CD所夹锐角的大小,所以方案Ⅰ可行;方案Ⅱ:直线AB、CD所夹锐角与∠AEH和∠CFG可组成三角形,即直线AB、CD所夹锐角=180°﹣∠AEH﹣∠CFG,所以方案Ⅱ可行,故选:C.11.如图,在△ABC中,AB=AC,∠A=36°,由图中的尺规作图得到的射线与AC交于点D,则以下推断错误的是()A.BD=BC B.AD=BDC.∠ADB=108° D.CD=0.5AD【分析】根据已知条件AB=AC,∠A=36°,可得△ABC是底角为72°的等腰三角形,再根据尺规作图可得BD平分∠AB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在△ABC中,因为AB=AC,所以∠ABC=∠ACB.因为∠A=36°,所以∠ABC=∠C=0.5(180°﹣36°)=72°.因为BD平分∠ABC,所以∠ABD=∠CBD=36°.所以∠ABD=∠A.所以AD=BD.故选项B正确;因为∠BDC=∠A+∠ABD=72°.所以∠C=∠BDC.所以BD=BC.故选项A正确;因为∠BDC=72°,所以∠ADB=108°.故选项C正确;在△BCD与△ACB中,因为∠CBD=∠A=36°,∠C为公共角.所以△BCD∽△ACB.所以.所以BC2=AC•CD.因为BC=BD=AD,AC=AD+CD.所以AD2=(AD+CD)•CD.整理得,CD2﹣AD•CD﹣AD2=0.解得,CD=AD.所以CD≠AD.故选项D错误.故选:D.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E垂直平分AB,∠A=70°,∠ABC=90°,BC=AD,则∠C=()A.80° B.75°C.70° D.60°【分析】连接BD,先证明AD=BD,再证明BC=BD,即可作答.【详解】连接BD,如图,因为DE垂直平分AB,所以AD=BD,所以∠A=∠ABD,因为∠A=70°,所以∠ABD=70°,因为∠ABC=90°,所以∠CBD=∠ABC﹣∠ABD=90°﹣70°=20°,因为BC=AD,AD=BD,所以BC=BD,所以∠C=∠BDC,所以,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如图,在△ABC中,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B=40°,∠ACD=120°,则∠A的余角是10°.【分析】依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得到∠A的度数,进而得出∠A的余角.【详解】因为∠B=40°,∠ACD=120°,所以∠A=120°﹣40°=80°,所以∠A的余角是10°,故答案为:10°.14.点M(5,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5,﹣2).【分析】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P'(x,﹣y).【详解】点M(5,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5,﹣2),故答案为:(5,﹣2).15.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10°,则它的两个底角都是35°.【分析】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10°,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详解】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10°,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10°,所以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180°﹣110°)=35°,故答案为:35.16.如图,将三角形纸片剪掉一角得四边形,设△ABC与四边形BCDE的外角和的度数分别为α、β,则α=β.(填“>”,“<”或“=”)【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因为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所以α=β=360°,所以α=β,故答案为:=.17.如图,D、C为AF上两点,AD=CF,∠A=∠EDF,要用ASA判定△ABC≌△DEF,需补充角的条件是∠ACB=∠DFE.【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因为AD=CF,所以AC=DF,因为∠A=∠EDF,所以要用ASA判定△ABC≌△DEF,需补充角的条件是∠ACB=∠DFE,故答案为:∠ACB=∠DFE.18.如图所示,∠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将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只要先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就可判断题中结论是否正确.【详解】因为∠E=∠F=90°,∠B=∠C,AE=AF,所以△ABE≌△ACF(AAS),所以AC=AB,BE=CF,即结论②正确;因为AC=AB,∠B=∠C,∠CAN=∠BAM,所以ACN≌△ABM(ASA),即结论③正确;因为∠BAE=∠CAF,因为∠1=∠BAE﹣∠BAC,∠2=∠CAF﹣∠BAC,所以∠1=∠2,即结论①正确;所以△AEM≌△AFN(ASA),所以AM=AN,所以CM=BN,因为∠CDM=∠BDN,∠C=∠B,所以△CDM≌△BDN,所以CD=BD,无法判断CD=DN,故④错误,所以题中正确的结论应该是①②③.故答案为:①②③.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58分。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2),B(2,﹣4),C(4,﹣1).(1)请在图中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2)求△ABC的面积;(3)直接写出△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各顶点的坐标.【分析】(1)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1,B1,C1即可;(2)利用割补法计算即可;(2)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特征写出△A2B2C2各顶点的坐标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ABC的面积为:;(3)△A2B2C2的顶点坐标为A2(0,2),B2(﹣2,4),C2(﹣4,1).20.下面是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两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选择其中一种,完成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已知:如图,△ABC,求证:∠A+∠B+∠C=180°.方法一证明:如图,过点A作DE∥BC.方法二证明:如图,过点C作CD∥AB.【分析】方法一:由平行线的性质得:∠B=∠BAD,∠C=∠CAE,再由平角的定义可得∠BAD+∠BAC+∠CAE=180°,从而可求解;方法二:由平行线的性质得:∠A=∠ACD,∠B+∠BCD=180°,从而可求解.【详解】证明:方法一:因为DE∥BC,所以∠B=∠BAD,∠C=∠CAE,因为∠BAD+∠BAC+∠CAE=180°,所以∠B+∠BAC+∠C=180°;方法二:因为CD∥AB,所以∠A=∠ACD,∠B+∠BCD=180°,所以∠B+∠ACB+∠A=180°.21.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CE是△ABC的高,∠BAC=50°,∠ADB=95°,求∠AOC和∠BCE的度数.【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根据CE是△ABC的高,得出∠CEA=∠CEB=90°,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出∠AOC=115°,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60°,进而即可求得∠BCE=30°.【详解】因为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C=50°,所以,因为CE是△ABC的高,所以∠CEA=∠CEB=90°,所以∠AOC=∠CEA+∠BAD=90°+25°=115°,因为∠BAD+∠ADB+∠B=180°,∠ADB=95°,所以∠B=60°,所以∠BCE=30°.22.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E⊥AC于点E.求证:∠CBE=∠BAD.【分析】根据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CAD=∠BAD,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CBE=∠CAD,再根据等量关系得到∠CBE=∠BAD.【详解】证明:因为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所以AD⊥BC,∠BAD=∠CAD,因为BE⊥AC,所以∠BEC=∠ADC=90°,所以∠CBE=90°﹣∠C,∠CAD=90°﹣∠C,所以∠CBE=∠CAD,所以∠CBE=∠BAD.2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其中AB=CD,∠B=∠D,∠ACB=∠CAD.(1)求证:△ABC≌△CDA;(2)尺规作图:作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D,BC于点E,F(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3)在(2)的基础上,连接CE,若∠CAD=50°,求∠CED的度数.【分析】(1)直接用ASA证明两三角形全等即可;(2)以A,C分别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交于两点,过两交点作直线,即为所作垂直平分线;(3)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得到CE=AE,再由等边对等角得到∠ACE=∠CAD解题.【详解】(1)证明:在△ABC和△CDA中,,所以△ABC≌△CDA(AAS);(2)解:如图,EF即为所作.(3)如图。解:因为EF垂直平分AC,所以CE=AE,因为∠CAD=50°,所以∠ACE=∠CAD=50°,所以∠CED=∠CAD+∠ACE=50°+50°=100°.24.如图∠DAB=∠D=90°,E是AD的中点,CE平分∠BCD,CE的延长线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F.(1)若∠DCF=50°,求∠ABC;(2)求证:BE是∠ABC的平分线.【分析】(1)先证明AB∥CD,即可得∠F=∠DCF,再根据CE平分∠BCD,∠DCF=50°,即可得∠BCF=∠DCF=50°=∠F,问题随之得解;(2)先证明△FBC是等腰三角形,再证明△AEF≌△DEC,即可得解.【详解】(1)解:因为∠DAB=∠D=90°,所以∠DAB+∠D=180°,所以AB∥CD,所以∠F=∠DCF,又因为CE平分∠BCD,∠DCF=50°,所以∠BCF=∠DCF=50°=∠F,所以∠ABC=180°﹣∠BCF﹣∠F=180°﹣50°﹣50°=80°;(2)证明:因为CE平分∠BCD,所以∠BCF=∠DCF,在(1)中已经证明AB∥CD,所以∠F=∠DCF,所以∠BCF=∠F,所以BF=BC,△FBC是等腰三角形,因为E是AD的中点,所以ED=EA,又因为∠DAB=∠D=90°=∠EAF,∠DEC=∠AEF,所以△AEF≌△DEC,所以EF=EC,所以EB是等腰△FBC的中线,所以根据“三线合一”可得BE是∠ABC的平分线.25.如图:在∠EAF的平分线上取点B作BC⊥AF于点C,在直线AC上取一动点P.在直线AE上取点Q使得BQ=BP.(1)如图1,当点P在点线段AC上时,∠BQA+∠BPA=180°;(2)如图2,当点P在CA延长线上时,探究AQ、AP、AC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3)在满足(1)的结论条件下,当点P运动到在射线AC上时,直接写出AQ、AP、PC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AQ﹣AP=2PC或AP﹣AQ=2PC.【分析】(1)作BM⊥AE于点M,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M=BC,证明Rt△BMQ≌Rt△BPC(HL),进而证明∠BQA=∠BPC即可得出答案;(2)作BM⊥AE于点M,证明Rt△ABM≌Rt△ABC(HL),得到∠ABM=∠ABC,AM=AC,BM=BC,再证明Rt△BMQ≌Rt△BCP(HL),从而得出PC=QM即可;(3)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P在线段AC上或P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作出图后,由△QBM≌△PBC(AAS),得∠QBC=∠PBC,QM=PC,BM=BC,结合Rt△ABM≌Rt△ABC(HL),得出AM=AC,利用线段和差计算即可.【详解】(1)作BM⊥AE于点M,因为AB平方∠EAF,BC⊥AF,所以BM=BC,在Rt△BMQ和R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