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友实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四川省广安市友实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四川省广安市友实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四川省广安市友实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四川省广安市友实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安友实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4级第一次月考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后,中国人不是逃离地球,而是要带着地球一起跑?”面对外国人问出的问题,《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回答:“……中国人特别有家国情怀,即便发生了灾难、战争,很多人也不愿离开家乡,死也要死在那儿。”这与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题不谋而合。在过去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人们极少迁移,因为所谓农耕,就是要靠土地吃饭。在现代说法中,“土气”是一个贬义词,但在费孝通看来,“土气”实际上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土气”,也就是接地气,它象征着人们与大地的亲密接触,充分熟悉,“土气”其实是辛劳、知足的代名词。也因此,大批的中国人逐渐变得守旧而崇古:老祖宗留下的都是财富,那么凡事照搬经验去做就行。因此在现在看来的“食古不化”,殊不知,是因为在以土为生的年代,“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变得稳定而缺乏流动,很多人一辈子就只在一个小范围内活动。周边人抬头不见低头见,遇事总是能热心帮一把,人们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固而与外部隔绝的乡邻关系,慢慢地也就有了“万事不求人”的生活状态。带着地球流浪,是一种回馈,也是一种责任,感谢你当年的养育,如果可以,我也不会扔下你独自逃亡。不靠土吃饭、早已经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大概很难懂中国人的传统恋根情结。(摘编自《外国人看不懂〈流浪地球〉的背后,藏着深层的文化认同差异》)材料二:中国人讲的“家”是很有弹性的,小到一家三口大到无限远。比如平常我们都喜欢说“我们是自家人”。什么叫“自家人”呢?你再扩大点,比如“国家”,在英文里面“国家”是“State”,并没有一个“家”的意思在里面。其实,几乎各个地方的语言要表述“国家”的时候,他们的概念之中都不包括“家”,只有我们中国,或者受我们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比如日本,的确也会有“国家”这个说法。所以“家”你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它挺麻烦的。它牵涉的范围非常之广,因为它是一个不断有伸缩弹性的东西。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讲这个“家”恰恰能够说明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他说“西方的社会像一捆柴”。我们把这一捆柴里面的每根柴,理解为不同的个体、个人。把他们绑起来就成为一个社会或者团体,叫做“团体格局”。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影响力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费孝通就用这个形象界定了我们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他给它一个名字,叫“差序格局”。费孝通说,因为整个社会是个差序格局,“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跟我友好的那个关系网也是可以不断伸缩来回的。他还说,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正因为“公”“私”的界限没那么分明,中国传统社会里面特别喜欢讲人情、讲关系,又要讲面子,因此那些规矩就包括了很多不言自明的东西,也包括了很多我们叫“礼”的东西,这是一种礼治。我们不太需要讲契约,我们就讲信用,好比你跟别人做生意、做买卖,你丧失了信用之后,就没人再找你做了。假如这个社会,什么都是讲规矩、讲礼治、讲面子、讲关系、讲人情,那么法律在哪里呢?所以费孝通说,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的贪污问题很严重,是因为我们其实不太有法律观念,也不太有公共观念。我们过去讲儒家道德,都是从小的教化,而这个教化都是有社会土壤的。但是假如今天城市不是乡土社会,农村也不再是过去的乡土社会的时候,这个儒家伦理就纯粹只是一套抽空现实环境的教条,那又该怎么办呢?(摘编自梁文道《〈乡土中国〉:家,到底是什么呢》)材料三: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家与国的统一性,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国与族的统一性,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这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国与国民、国土(国域)的统一性,中国的国土其核心地区是相当稳定的。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家、国土、国民、国君、国权、国学、国枢是一体的。家国情怀究其本是一种哲学意识,是人对其本——家与国的意识。与别的哲学意识不同的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是情理合一。在生活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一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正因为如此,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在不断地发展中积淀的共同情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一种精神与情结。B.家国情怀是中国人的一种共同的情感,在《流浪地球》与《乡土中国》中其表现形式是完全一样的。C.材料二详细地解读了中国人对于“家”的理解,并可以对材料一中的家国情怀进行必要的补充。D.材料三认为家国情怀是人类共同的意识,是情与理的合一,全面地体现为厚重绵长的家国浓情。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相对固定,人们主要靠土地吃饭,而这种不流动使中国社会呈现出了土气。B.费孝通运用比喻形象通俗地界定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差序格局下的“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C.中国传统社会中“公”“私”界限不太分明,是一种礼治,人们之间讲信用,是不需要任何契约的。D.带着地球去流浪,是中国人传统恋根情绪的体现,早已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是很难去完全读懂的。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增广贤文》【世态炎凉】B.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菜根谭》【做事留余地】C.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旷怡亭口占》【即便是经历世事沉浮、阅尽人间沧桑,依然能够对细微的事物有着未灭的关怀与悲悯】D.靠种地谋生的人才知道泥土的可贵——《乡土中国》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任选两种,分点简要说明。(4分)5.根据材料三,概括一下“中国人的家国情怀”。(5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天总会亮沈念我认识来我们家的这个人,他到村里来了不短的时间了。我们没有说过话,但听到大家称他昌队长,要在石喊坪待两年,帮助石喊坪脱贫。他来的第二天,村部活动中心那栋房子晚上就有了灯。坪前一人多深的草被清除了,屋后的几块荒地翻了一遍,第三天,荒地又翻了一遍,再过两天落了场小雨,他开始把一些蔬菜种子撒进了地里。他像是一个从外地来的农民,要在石喊坪扎根了。他是省上干部,村书记请他,村秘书黄顺发也来讨好他。昌队,就上我家吃饭吧,你嫂子做饭,我俩喝点酒说说话,你也省了这些琐杂事。昌队长摇头,先是说,吃一顿是一顿,哪能天天去吃。接着告诉人家,他就是农村出来的,自己种自己吃,蛮好不过了,再说有纪律有规定,你们和嫂子的心意就领了。他把日常生活安顿好,就开始到贫困户家里走访。他前一天会拿着花名册向村秘书打听哪一家住的方位,第二天出发前,我就准时到了村部路口。有的家户住得偏,我在前面走,他跟在后面,我们离得不远不近,走访出来,我又在前面走,他跟在后面,并不拒绝我的引路,但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话。他很多时候皱着眉头,村里这么多贫困后遗症,来这里的扶贫干部都会不例外地皱眉。黄秘书说,铁打的石喊坪,流水的扶贫干部,来了,看了,完了,走了,啥事也没了。但眼前的这位昌队长不同,我对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他严肃的样子都让我感到是温暖的。父亲把我拉扯出来,站到了屋里光线明亮一点的地方,昌队长认出了我,高兴地说:“我们早就见过面了,你是我的向导呀,挑水找码头,想说谢谢终于找到地方了。”我和昌队长就这样认识了。他并没有跟父亲说过去那些干部常说的大道理,说什么有困难党和政府会帮你,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夜再黑,天总会亮的。我要在石喊坪待两年,慢慢给你想法子把生活过好一点。”我真是要看看他哪天想出什么法子来。父亲没有出门相送,过去上面的干部走了,他掏出口袋里干部塞的信封,信封里是钱,有时多有时少,每一个信封都被他皱巴巴地留下来了。他看到信封就会很沮丧地说,我们全家死光了,才叫脱贫。咒自己一家死的话都说出来了,不知道他心里是多绝望。过去我也为我们家害怕过,但那天昌队长说了,天总会亮的,我就发现每个夜晚再黑再难挨,等来的还是白天,从此就不害怕父亲的那种绝望了,好像睡一觉醒来,我们家就真得要改天换地变样了。刚到村里那些天,村民见是省城来的扶贫工作队,要搞精准扶贫,见面第一句话就说:“我去年养殖亏光了,雪上加霜,不扶我没道理。”另一个说:“我咬着牙七拼八凑盖房,还没钱装修,有新家搬不进,先帮帮我落了安身之地。”昌队长呵呵一笑,说:“我可不是财神爷。”村民哼哧乐了,说:“共产党的干部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省里来的领导,都该带着法宝。”“法宝是带着,也得看谁愿不愿意用、会不会用。”“么子法宝先透个风?”“真有法宝不用的是猪。”村民来劲了,有的建档立卡户捏着手指打手势,问到底带了多少扶贫款。昌队长神秘地说:“先保密。”黄秘书叹气:“唉,贫困都是等靠要的思想作怪,多少年,改不了。”昌队长早出晚归走访完这两百多户人家,拿着个小本本记下了各户情况。我看到村里一天天热闹忙碌起来了,村部前坪白天晚上集中召开的会议也多了。有时是议论修路修水渠,在山上建个安全饮水的蓄水池;有时是号召大家改变观念,利用山地资源发展果林经济。会开到最后昌队长都要说几句,讲一通为什么干怎么干,他一给石喊坪描绘未来,下面的村民听了都手掌鼓得啪啪响。昌队长是个难得的能干人,吃得苦,霸得蛮,省里跑项目争资金,市县两级协调,具体实施,个个项目亲自参与规划设计监督施工。有人扛着锄头上山了,荒山野径上的草割刈一空,来了几辆运货卡车,村民把树苗卸下车,在村部长桌上的登记表签完字,然后兴高采烈地把它们扛到了山坡上、果园里。昌队长兑现承诺,果树都是来自农业扶贫项目,免费提供,村民像捡了大便宜,开心得不得了。货车空了,昌队长发通知:“明天起农技员来现场上课,教咱们怎么栽。栽好了,明后年挂果,我帮你们吆喝,村里到时统一品牌卖出去。”我家果树送来的第二天早上,他扛着把锄头,进了我家后山开辟的果园山地,父亲才慢吞吞地刚出门。昌队长是来帮我们家栽树的。他负责挖坑,锄落泥飞,是把农活好手。几个村干部和县镇的农技员也过来帮忙,人多力量大,一天下来,百来棵夏橙栽得横平竖直。父亲可开心了,但那张难得一笑的脸,皮皱皱的还是像个打了霜的老橙。也有人不开心,也许他是看不得别人开心,比如黄焕胜。黄焕胜是石喊坪的养羊大户,过去大部分山头都是荒山,他的羊群满山跑随地吃都没人管。现在扶贫队鼓励村民开垦山地,扎篱围栏种果树,但只要有个小洞,羊就钻进去啃了人家的果树苗,村民找上门要黄焕胜赔偿,他的羊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随地散养了。昌队长主动登了黄焕胜家的门,他们在屋里叽叽咕咕,像是交换各自的秘密。没过几天,他家的羊被镇上的车拖走了,又从外面拖回来一车果树苗。村里人传开了,黄焕胜把羊卖了,县里一个养羊大户全收去了,那人包了县城南郊的一片沙洲,羊群放养随便跑。这笔买卖当然是昌队长联系的,价格卖得理想,黄焕胜拿了存折回了家,关上门就开心了。夏橙,玫瑰香柑,雪梨,扶贫队承诺说愿意开垦荒山种果树的,树苗免费,种多少送多少。白捡钱的生意黄焕胜是不会放过的,他之前大清早出门,披星戴月才回家,半个月把十来亩山地翻耕了一次,这一下就种上了1000多棵。黄焕胜有个特点,想干活,再苦再累也不退缩,那个勤快麻利,村里没几个人能比。大半年下来,他都扑在果园里,施肥、剪枝、锄草、松土,下雪后起床第一件事就去把树冠上的积雪摇落。这一年多来,他三天两头往山上跑,果林长势最好,夏橙花开的时候,像刚下过一场鹅毛大雪,满山坡的绿叶枝上白花朵朵,芬芳弥漫。农技员也专程看过几次,表扬他能干,过夏入秋就会挂果。有天回到家,他得意扬扬地跟屋里的婆娘说:“农技员来看过了,等着金秋好收成吧。”“那真得感谢扶贫队,昌队长是个好人,来这里忙得年节也回不去,对我们石喊坪是真心地好。”婆娘把饭菜端上桌,唤着两个贪玩的孙子过来吃饭。黄焕胜呷了口酒,说:“我听说下个月昌队长要走了,我还真是要去送送他,谢谢他,他又给我出了个主意,买个二手的农货四轮跑运输,每年跑跑,送果的季节就有得赚了。”“把家里几只母鸡给昌队长带回去吧,城里人哪吃得到这么正宗的土鸡婆。”婆娘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说完就朝鸡笼里刚归家的一窝鸡骄傲地看了看。(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村部活动中心那栋房子晚上就有了灯”一句意蕴丰富,一语双关,既是写实,又暗示了昌队长给村里带来了希望。B.从“我们全家死光了,才叫脱贫”的咒语到“父亲可开心了”可以看出,父亲对扶贫的态度由完全抵触到欣然接受。C.小说立足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以小区域见大时代,以小故事见大情怀,展现了精准扶贫给贫困乡村带来的生活之变。D.小说语言通俗,多用口语,“铁打的石喊坪,流水的扶贫干部”“挑水找码头”等体现了乡村题材小说的语言特点。7.关于文中昌队长和村民对话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的村民认为养殖亏损需要扶贫,有的村民认为新房装修需要扶贫,这些想法都反映了他们多年以来“等靠要”的思想。B.“省里来的领导,都该带着法宝”一句既表明村民对昌队长的扶贫工作持质疑态度,又暗含着村民对扶贫干部的期待。C.人物对话多用短句形式,节奏紧凑,给人以短兵相接之感,体现了昌队长和村民们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凸显扶贫工作的不易。D.小说插入这部分对话,丰富了文章内容,同时也为下文昌队长带领村民利用山区地形发展果林经济的故事情节作铺垫。8.小说中的昌队长是扶贫干部的一个典型,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形象特点。(4分)9.小说的标题“天总会亮”意蕴丰富,试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①,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注】①釐(xī):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各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儒、道、法三家影响最深远。B.“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和“请以战喻,填然鼓之”两句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C.超迁:越级提拔。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也有作降职远调的。古代表示官职提升的还有“擢”“陟”“除”等。D.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B.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C.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刘向认为贾谊“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班固认为贾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两人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请根据材料说说他们看法的合理之处。(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从军行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从军行》这首七言绝句,以起兴的手法先说环境恶劣,再引出艰苦行军的征人。“横笛闻声不见人”句写“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李益巧妙用“一时回首”传神地传递出望月的动态,把征人的形象写得生动丰满。D.两首诗中都写到“海风”“天山雪”,描绘了塞外典型意象,衬托了战争的艰苦。16.两首诗歌都用了“横笛”这个意象,传达出的情感是否一样?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一空1分,共10分)(1)《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3)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短歌行》中运用比喻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5)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以“月”烘托离别时惨淡气氛的语句是“”,以“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寂寞冷清的语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1题。静不下心,集中不了注意力,怪谁?是该怪这世界变化太快,科技发展太迅速,还是怪周围的人太吵闹,环境太嘈杂?外界的影响诚然不能否认,(

A)。有这样一则故事,大抵揭示出躁动的本源:两个僧人看见“风吹幡动”,于是开始争论到底是什么在动,一个僧人说是“风动”,一个僧人说是“幡动”。六组禅师慧能听后说道:“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那么,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如何才能做到心静?我认为,心定而后方能静!什么是心定?郑板桥的《竹石》做了形象的诠释,“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也就是说,心定就是有定力。只要有定力,就能不

,不为境转,即使耳边乱纷纷,也自能岿然不动。人称“石佛”的围棋高手李昌镐每逢重大赛事;总能从容镇静,临危不乱,就是因为他在与人对弈之时,有着超乎常人的定力。《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要想有定力,胸中必要有志向。(

B

),那剩下的就只能是小情绪,外面的点点滴滴、风吹草动都会成为你的干扰源。比如,有一些大学生习惯性旷课,常态性挂科,整天窝在宿舍里打游戏。问他为什么这样,他没觉得是自己没目标,没意愿,没动力,反倒是怪宿舍没氛围,室友把自己带坏了。抱有这种想法的年轻人,不妨多学学毛泽东。①年轻时的毛泽东,②为了培养随时随地都能专心读书,③特地到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闹市读书。④时而朗读,时而默念,⑤好像旁若无人。戏院剧场也是他常去的读书场所。他做到了心定、神静!今天我们强调保持定力,静下心来,不是要年轻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因为接收的信息太多且鱼龙混杂。如果你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好奇要点开看一下,那么结果往往只能是什么也不记得,什么也没留下。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进入了手机“每隔三秒就有一条新的未读信息”的状态时,不妨适当开启一下“屏蔽功能”,把自己暂时与外界隔离开来,让内心静下来,想想自己的目标,调整好状态再出世界愈是乙

,愈是心定然后方能静,心静才愈能彰显力量。所以,别再焦躁着去吼“我想静静”,多向自己的内心寻求定力,才能真正地强大起来。从静中获取制胜的法宝。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甲乙

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A

B

20.下列句子中的“隔离”与文中划线的“隔离”,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在网络安全领域,通过防火墙等方式来实现网络隔离,保护内部系统不受外部威胁。B.长期在家工作可能会导致一些人感到与社会隔离,需要主动与外界保持联系。C.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D.防晒霜可以起到隔离彩妆、空气中的脏东西的作用,还可以起到修饰美白的效果。21.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文中使用“他”“我们”和“你”三种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态度?请结合语段进行分析。(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进入高中学习,转眼已经一个多月了。崭新的环境,陌生的人群,全新的生活,相信你有很多的感想。请围绕这段学习生活中一个触动你深思、引发你感慨或激发你行动的人物、事件或细节,给你昔日的同学写一封信,告诉他(她)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注意格式,不要泄露真实姓名和班级,不少于800字。

广安友实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4级第一次月考语文1.答案:C

【解析】A项,“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一种精神与情结”不合文意,原文中说受我们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比如日本,的确也会有“国家”这个说法,材料三说家国情怀是人类共通的意识,所以不能说是中国人独有的。B项,“完全一样”说法错误,原文中说“这与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题不谋而合”,并不是说二者表现形式完全一样,《流浪地球》中的家国情怀表现为灾难来临时地球人带着地球逃跑,不抛弃地球,而《乡土中国》中作者对家国情怀做出了理论分析。D项,原文是“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选项改为“共同的意识”,改变了句义。2.答案:C

【解析】“是不需要任何契约的”说法错误,原文中说“我们不太需要讲契约,我们就讲信用”,可见契约也是需要的。3.答案:A【解析】

材料二的论点是:“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材料二有原话“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4.(1)比喻论证,作者运用“柴”与“水的波纹”的比喻形象地论述了中西方社会格局的不同。(2)对比论证,作者通过对中西方的对比来证明自己的观点。(3)举例论证,作者列举了中国与西方对“家”的概念的不同理解来论证观点。(4)假设论证,作者运用假设,让自己的论证更严密。(能概括出一点并分析2分,答到两点并分析4分)5.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1分),其中家与国是统一的(1分),国与族是统一的(1分),国与国民、国土(国域是)统一的(1分),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1分)6.B.“父亲对扶贫的态度由完全抵触到欣然接受”错误。结合“他看到信封就会很沮丧地说,我们全家死光了,才叫脱贫。咒自己一家死的话都说出来了,不知道他心里是多绝望”可知,父亲对扶贫的态度地绝望,而不是“完全抵触”。7.C.“体现了昌队长和村民们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错误。人物对话体现的是昌队长对村民负责任的态度,不走过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并不是斗智斗勇。8.①清廉自律。昌队长在村部活动中心自己开荒种菜,自觉遵守纪律和规定,拒绝吃请。②求真务实,踏实肯干。昌队长走访两百多户贫困户,用小本本记下村民的话,个个项目亲自参与规划设计监督施工。③工作讲求方法。不轻易提供资金,主要是给村民找到适合各自发展的道路,带领他们致富。(任选两点作答)9.①指我家的贫困生活将要得到改善,迎来美好的生活(“昌队长又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天总会亮的。我要在石喊坪待两年,慢慢给你想法子把生活过好一点。’”可知,这句话是昌队长拍着我肩膀时对我的鼓励,“天亮”意味着希望,意味着我家的生活要“改天换地变样了”,迎来美好的生活);②指昌队长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使村子摆脱贫困,走出贫困的黑夜(“昌队长早出晚归走访完两百多户人家,……村里一天天热闹忙碌起来了……”可知,“天总会亮”不仅指“我”家生活的好转,也指全村人在昌队长带领下,一定会脱贫致富,走出贫困的黑夜,走出一条明亮的幸福之路。);③既是扶贫干部的笃定信念,也是贫困户脱贫的力量源泉(昌队长认为夜再黑,天总会亮的,是扶贫干部的笃定信念;天总会亮的使我发现每个夜晚再黑再难挨,等来的还是白天,是贫困户脱贫的力量源泉)。10.D划线句子的大意是: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C“除”是授予官职12.B“重新得到重用”原文没有提及,只是“征见”,“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顺序不当,应该是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13.(1)(他们)就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轻又学识浅薄,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短,诋毁;擅权,揽权;纷乱,使……变得混乱。“乃短贾生曰”是省略句,承前省,主语应是“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2)贾谊屡次上书,指出有的诸侯封地连接数郡,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数,屡次;或,有的;削,削弱。“非古之制”是省略句,省略的主语应是“这种状况”。)14.①刘向的合理之处在于:贾谊受到了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等人的妒忌,这是他不得志的重要原因。(1分)②班固的合理之处在于:贾谊年纪轻轻就由吴廷尉举荐入朝廷,得到了文帝的破格提拔;(1分)汉文帝将自己最宠爱的儿子粱怀王托付给贾谊,也是一种格外的信任。(1分)【参考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孝文皇帝即位不久,了解到河南郡的吴郡守治理政事、安抚百姓在全国最有成绩,过去又因与李斯是同乡而常向李斯学习,就把他征召到朝廷担任廷尉。吴廷尉便向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很年轻,颇为通晓诸子百家的学说。于是,文帝便把贾谊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当时贾谊才二十岁出头,在朝臣中是最年轻的。每当皇帝诏令臣下商议政事,各位老先生往往无言答对,而贾谊却总是答得很完满,人人都感到贾谊所讲的,正是自己所要说的。于是,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才能赶不上贾谊。文帝也很喜欢他,一年之内,就把他从博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汉兴到文帝经过二十多年,天下已经安定,朝野和睦,应当更定历法,改变所崇尚的颜色,订正法令制度,统一官名,大兴礼乐,便详细草拟了各项仪礼和办法,建议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重新确定官名,全部变更秦朝的法度。文帝刚刚即位,谦恭谨慎,一时还顾不上这些事。但一些律令的更定,以及在京城的诸侯回到封国,都是贾谊出的主意。因此,皇帝和大臣商议,打算把贾谊提拨到公卿大臣的位置。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等人都嫉妒贾谊,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因此,皇帝从此也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建议,并派他去作了长沙王吴差的太傅。贾谊已经辞别朝廷前往任所,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被贬谪而去的,心情抑郁(不愉快)。在渡湘江的时候,作了一首赋,来凭吊屈原。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征召到京城晋见皇帝。正赶上文帝坐在宣室接受神的赐福。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便询问鬼神的本源。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一直谈到夜半,文帝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向贾谊面前移动。谈完之后,文帝说:“我好久不见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了他,今天看来还是不如他。时间不长,就任贾谊为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梁怀王是文帝喜爱的小儿子,好读书,所以文帝让贾谊做他的师傅。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谏阻,认为这样做祸患就会由此产生。贾谊屡次上书,指出有的诸侯封地连接数郡,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文帝不听。几年以后,粱怀王骑马时,从马上跌下摔死了,没有后代。贾谊认为自己这个老师没有当好,很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就死去了。A“以起兴的手法先说环境恶劣”错,前两句不是用了起兴的手法而是属于对环境的描写。①两首诗都使用了“横笛”这一边塞诗常见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1分)②《从军行》中“横笛”表现的从军士兵的乐观进取的精神。在极为恶劣、严酷的环境里行军,远远听到横笛声却看不到人,本是空旷孤寂的,但在茫茫白雪中,却见到了鲜艳的红旗直上天山。(2分)③《从军北征》“横笛”表达的是对战争的控诉。士卒正跋涉在艰苦的夜行军路上,谁知寂寞的夜空中到处传来《行路难》这古老的笛曲声,悲凉低回的曲声感染了征人,唤起情感的共鸣,引发了对遥远家人的眷恋。(2分)17.(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4)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5)别时茫茫江浸月绕船月明江水寒18.甲:随波逐流乙:煕熙攘攘(纷纷扰扰)19.A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关联词1分,自身找原因1分)B如果心中缺少大志向(关联词1分,大志向1分,写志向不得分)20.B文中画横线处的隔离和B项的隔离,都是指心理情感层面的隔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