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模拟】语文高考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全真模拟】语文高考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全真模拟】语文高考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全真模拟】语文高考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全真模拟】语文高考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将文裔考模料测信彖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生态文学的勃兴,是当前文学创作领域不容小觑的重要现象.近些年来,涌现出许多具有

影响力的生态文学作品,如肖亦农的《毛乌素绿色传奇》、李青松的《一种精神》、哲夫的《水

土——中国水土生态报告》等.

生态文学的兴盛是中国现实发展的呼唤与内在需要.从“再造一个秀美山川”到建设美

丽中国、绿色中国,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现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及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理念的转变,彻底改变了落后的发展观念,提升了生

态文明的地位,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生态文学的生机与活力.

当下生态文学的繁盛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学文化积淀基础.我国古代的山水

诗、田园诗以及后来的游记、风景散文等文学作品,堪称最早的生态文学.而自古便有的天人

合一、天行健、人与自然和谐与去、即和谐、美美与共等深刻的哲学思想,更是沉淀在每一

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中国历来重视生态和环境,重视自然与和谐.中和、协和、平

和,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要义,也是生态文学的根本主题.

生态问题催生了生态文学,生态文学是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强

调人对自然的尊重,强调人的责任和担当.这是从考察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

起的生态文学而得出的结论.在这一时期,率先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文学作品如徐刚的

《伐木者,醒来!》《江河并非万古流》等,关注中国的森林滥伐、风沙肆虐、国土污染等生态

环境问题,以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赢得文坛瞩目,从而为生态文学名分的确立奠定了

基础.

从题材内容上看,生态文学可以区分为植物文学(包括森林文学)、动物文学、大自然文

学、生态文明建设或环境文学、水文学等.生态文学的体裁样式则囊括了小说、诗赋、散文

等.植物文学如梁衡近些年来踏寻采写的“中华人文古树”系列散文,动物文学如乌热尔图

的《七叉椅角的公鹿》、美戎的《狼图腾》等,大自然文学如刘先平的《走进帕米尔高原——

穿越柴达木盆地》《美丽的西沙群岛》等,水文学如秦岭的《在水一方一中国农村饮水安全

工程纪实》等.

生态文学中所占比重和产生社会影响较大的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问题的纪实作

品.何建明的《那山,那水》、肖亦农的《毛乌素绿色传奇》等是反映生态建设主题的代表性

作品.关于生态问题的纪实文学分量很重,也更易警醒世人,启人深思.譬如李林樱的《生存与

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哲夫的“江河三部曲”《长江生态报

告》《黄河生态报告》《淮河生态报告》.以生态及开发建设为主题的生态文学,在推动自然环

境保护建设、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倡扬科学发展观、贽美绿色和

谐生态伦理观等方面,对读者产生正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优秀的生态文学是一种具有

现实指向性和长远意义的行动文学.

如今,生态文学的创作视野正在逐步地打开、拓展,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对生态文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

发展理念,势必将影响并改变生态文学的观念创新、取材、立意、视南和面貌.只要与生态保

持紧密联系,生态文学就一定能接上地气,获得蓬勃生机与活力.

(摘编自李朝全《生态文学,中国文学的新生长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理念的深刻转变,直接激发了生态文学的生机与活力.

B.沉淀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哲学思想,正是生态文学反映的根本主题.

C.生态文学是由生态问题催生的,它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人的责任和担当.

D.生态文学在题材内容上类型丰富,各类型的代表性作品众多,整体比重均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指出当前文学创作领域出现了生态文学勃兴的现象,进而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其勃

兴的原因,思路清晰,说服力强.

B.文章从文学作品、哲学思想、哲学要义等方面说明生态文学的历史渊源和文学文化积淀

基础,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C.文章第六段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列举何建明、肖亦农、李林樱、哲夫等人的作品,

有力地支撑了本段观点.

D.文章末段承接上文的论述,进一步指出生态文学的发展正处于历史机遇期,同时也点明了

生态文学蓬勃发展的有效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生态文学在选材、立意等方面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B.生态文学一直从正面反映自然环境保护、赞美绿色和谐生态伦理观,具有现实指向性和长

远意义.

C.要想创作出更受读者欢迎的生态文学作品,就需要与生态保持联系贯彻生态文明理念.

D.“数罟不入港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体现了生态文学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同2010年第六

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我国人口10

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202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主要目的是全面查清我国

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义,为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经济社会发

展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

七人普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实时直接上报数据,首次实现普查对象通过扫描

二维码进行自主填报,强化部门行政记录和电力、手机等大数据应用,提高了普查工作质量和

效率.七人普邀请钟南山、姚明担任宣传大使,”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等宣传口号深入人心,

加大了宣传力度.七人普坚持依法进行,认真落实普查方案的各项要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制度,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追溯和问责机制.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随机抽取141个县

的3.2万户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查,结果显示,七人普漏登率为0.05%,普查过程严谨规范,普查

结果真实可靠.

图一:中国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

[注]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

图二: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

[=]城镇人口乡村人口一■城镇人口比重

(摘编自《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

材料二:

普查数据显示,河北省常住人口为74610235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71854210人相比,增加2756025人,增长3.84%,年平均增长率为0.38%,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

平0.15个百分点.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7679003人,占50.50%;女性人口为

36931232人,占49.5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02,比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降0.8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5,更加趋向平衡.各地区中,人口超

过1000万人的地区有1个,500万人至1000万人之间的地区有6个,少于500万人的地区有

7个.其中,人口居前五位的地区合计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为59.40%.

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要素有效配置的结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

断增强的体现.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城镇人口为44816486人,占60.07%:乡村人口为29793749

人,占39.9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3241158人,乡村人口减

少10485133人.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6.13个百分点,10年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9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61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0年的5.74个百分点

下降到3.82个百分点.

(摘编自《河北省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全省常住人口7461万人居全国第六》)

材料三: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山东省常住人口总量为10152.7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

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573.4万人,增长5.99%.从人口总量排名看,常住人口总量有所提

升.济南常住人口920.2万人,人口总量在全省排名由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第5位提升到第4

位;青岛常住人口1007.2万人,首次突破千万,排名由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第3位提升到第2

位.从人口增量看,济南、青岛常住人口十年增加均超百万,两市合计增加244.7万人,占全省

常住人口总增量的42.7%,表明济南和青岛作为山东省大型中心城市,人口集聚能力不断增

强.临沂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地区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全省前五,是国家重要的物流周转中

心和商贸批发中心,被誉为“商贸名城”和“物流之都”.货物流资金流也带来了人才流.这

次人口普查显示,该市常住人口1101.8万人,稳居全省第一.东营人均GDP全省第一,常住人

口全省最少;但增速较快.主要区域常住人口均保持稳定增长,胶东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增速

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新旧动能转换三核区常住人口增速较快,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85

个百分点.

(摘编自《山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大型中心城市吸纳能力强人口集聚效应显现》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行人口普查不仅可以查清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情况,还能为政治、经济等政策的制

定提供支持.

B.我国历次人口普查中,从1982年后,人口年均增长率呈逐步下降趋势,但这一趋势近些年

在逐渐放缓.

C.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先足快速增长,然后急剧下降,而城镇人口及其比重却在不断

增加.

D.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依法进行等措施有助于普查结果更真实

可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河北省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总人口性别比等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来看,这种情况更

加平衡,更加合理.

B.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要素有效配置都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的发展也是乡村人口

减少的根本原因.

C.货物流和资金流会带来人才流,因此常住人口的数量与地区GDP的总量呈正比,GDP越高,

常住人口也就越多.

D.第七次人口普查与第六次相比,有了很多新的变化,从结果看,除了一些共同的趋势外,各

地也有自己的特点.

6.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照,在人口发展方面,河北省、山东省与全国具有哪些相似

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用具体数据进行说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庆功酒

余显斌

老梁已经不行了,可仍大睁着眼睛,不愿闭上.

老梁是在等着儿子梁道回来.梁道是老梁的骄傲,老梁的得意,一个从山村走出的年轻人,

一步步走出去,当干事,当副镇长,当局长,然后是副县长、县长.老梁高兴得呵呵的,嘴都合不

拢.那次,梁道回来,老梁特意去前面店里买了一瓶酒,是贞元增酒,梁道最爱喝的.这酒清亮

洁净,倒在杯中,清幽幽的.梁道第一次喝的时候,咂吧着嘴道:“口感醇厚,嗯,齿颊留香

啊.”老梁听了,眼睛笑得眯在一起了.儿子喜欢,他忒满足,也喝了一杯,咂吧着嘴道:“真的,

是香啊.”

以后,梁道每次回来,他都会买一瓶,父子俩你一杯我一杯,喝完一瓶结束.

儿媳白阳劝:“少喝点.”

梁道说:“不要紧,爹酒量我知道,我们喝不醉的.”

可是,梁道当上县长回来的那天,老梁就喝醉了,话就多了,说儿啊,你给爹长脸了,你妈

要是活着,会乐坏的.然后,老梁就呜呜地哭了,说老婆子没福分哎,福都让我给享了.说儿啊,

好好干啊,给你地下的妈长脸啊,当个大清官,别当贪官,不然,你妈在地下都睡不安宁,都受

着别人的唾啊.

老梁哭,梁道哭,白阳也呜呜地哭.

这次,梁道回来要呆两天,老梁因此特意买了两瓶贞元增酒,第二天准备开另一瓶,让梁

道拦住了,说不能喝了,下回回来喝.老梁一听,睁大眼问,下回是啥时候啊?梁道说,一个月

后,保证回来.

老梁说,好,就那样.

于是,老梁就把那瓶酒放在了帽柜上,等着梁道回来.他掐着指头算着日子,一个月过去,

再一个月过去……一年过去了,梁道都没有回来.村里人就在背后议论了,说梁道过去一个月

一定回来看老梁一次啊,现在一年都没回来,只有他老婆回来,打电话也是他老婆接,是不是

梁道出事了?另外的人就问,啥事?说的人叹口气,当官的,能有啥事?大家看到老梁走来,

就不说了,就摇着头悄悄走了.

老梁隐隐听到这些闲话,心就喊了,就打电话.电话仍是白阳接的,老梁就试探着问,梁道

呢,咋不回来啊?

白阳告诉他,梁道很忙,没空.

老梁说,梁道说了,要回来喝酒,酒还放在那儿呢.

白阳劝老梁,等到梁道有了空闲,自己就陪着他回去,就给炒几个莱,让他们爷儿俩好好

喝喝.可是,老梁仍不放心,说梁道是不是出事了?那边,白阳愣了一下,问啥事啊.老梁就将

村人的猜测说了,问梁道是不是被抓起来了.说着,老梁就哭了,说如果那样啊,自己将来咋去

地下见老婆子哎,自己死了,只有用火纸盖着脸.

白阳也哭了,劝他:“爹,你放心吧,你儿是一个好官,清官啊.”

老梁仍不放心地问,那梁道为啥一直不接自己电话啊.

白阳解释,梁道去援藏扶贫去了,几年后才回来,他去的地方没有信号,手机不通.老梁听

了,放心了,高兴了,让白阳告诉梁道,那瓶酒啊自己给留着,到时梁道回来,就做庆功酒,爷儿

俩好好喝喝.

白阳连连说:“好的,爹,他回来,我们马上回村看你.”

老梁说是要等儿子回来喝酒呢,可是,七十多岁的人,就如风中的烛,说等不了就等不了

了,那大起来,头发晕,没扶住喑,就倒下去,被人救起来就不行了.等到白阳赶到,老梁已经处

于弥留之际了,看着橱柜的那瓶酒,轻声道:“给梁道……喝啊……”

白阳流着泪,哎哎地点着头.

老梁哺哺道:“我去见……老太婆,告诉她,她儿是清官……”然后,他闭上了眼,停止了

呼吸,可是脸上始终带着微笑.

白阳哽咽着,泪流满面.

埋葬了老梁,白阳拿出那瓶包装精美的贞元增酒,打开盖子,一缕杳味飘溢到空中,弥散

开来,流淌到阳光里,如一片清醇的花香.她将白亮的酒水缓缓地倒在地上,朝着远方轻声道:

“梁道,这是爹留给你的庆功酒,你喝了吧.”

而在遥远的雪域高原上,有一座坟墓,坟头正对着这儿的方向,是梁道的.

梁道援藏扶贫,在一次工作中遭遇了暴风雪,离开这个世界,已经一年多了.

7.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老梁已经不行了……不愿闭上”一句起笔,给读者造成疑问,以此吸引读者的阅

读兴趣.

B.村里人议论梁道,是因为猜测梁道是否出了人身安全问题,老梁听到后试探着打电话也是

基于同样的担心.

C.结尾贞元增酒的香味飘溢弥漫,雪域高原上坟墓坟头对着家乡,这些描写在解释梁道为何

不回家同时也让故事结尾留有余吠.

D.小说围绕着梁氏父子的“庆功酒”,刻画了具有优秀品质的两代人的形象,表达了对他们

的赞美.

8.小说以“庆功酒”为题,在什么丰富意蕴?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

9.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可以删去,你怎么看?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9分)

陈汤字子公,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西至长安求官,富平侯

张勃与汤交,高其能,举尊林父死不奔丧,下狱论.后复荐为郎,数求使外国.久之,迁西域副

校尉,与甘延寿俱出西城.

时匈奴郅支单于背畔礼义,留杀汉使者吏士.常与延寿谋“邦支单于虽所在绝远,蛮夷无

金城强弩之守,如发屯田吏士,驱从乌孙众兵,直指城下,彼亡则无所之,守则不足自保,千载

之功可一朝而成也.”延寿亦以为然,欲奏请之.汤日:“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

不从.”延寿犹与不听.会延寿病,汤独矫制即日引军分行,发温宿国,从北道入赤谷,过乌孙,

涉康居界,至闻池西,杀郅支单于.于是上疏日:“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本医,今有

强汉.臣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陷陈克敌,斩邦支首.宜县头槁街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

者,虽远必诛.”

既至,论功.刘向日:“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取.”元帝乃封延寿为义成侯,

赐汤卷巾隹,为射声校尉.

汤上书言康居王侍子非王子也,按脸,实王子也,汤下狱当死,太中大夫谷永上疏讼汤:

“昔白起为秦将,南拔郢都,北坑赵括,以纤芥之过,赐死杜邮②.今若庸臣遇汤,卒从吏议,便

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非所以厉死难之臣也.”成帝出汤,夺爵为士伍.

后数岁,西域都护段会宗为乌孙兵所围,驿骑上书,愿发城郭敦煌兵以自救.丞相王商、大

将军王凤及百僚议数日不决.上召见自事汤加乌处瓦合丕能久攻故事丕过数旦迪指立其国

日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居四日,军书到,言已解.大将军凤奏以为从事中郎,莫府事壹决于汤.

(选自《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有删节)

(注)①槁街:汉代长安街名.少数民族聚居之处.②杜邮:地名,在咸阳以西.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汤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日/讪指计其日日/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

B.汤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日/训指计其日/曰/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

C.汤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日/讪指计其日日/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

D.汤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日/讪指计其日/日/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茂材,即察举岁科之一“秀才”,始于汉武帝时期,为避东汉光武帝刘秀之讳,改称“茂

材”,也常作“茂才”.

B.唐虞,是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一般史籍中也常用来指代唐虞执政的那段时间,古人认为那

是一段太平盛世.

C.关内侯,秦汉时期爵位名,有封号和封国.一般是对文官的奖励,封有食邑数户,有按规定

户数征收租税之权.

D.宣室,古代宫殿名,此处指汉代未央宫中的宣室殿.“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之事,就发生在此.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汤富有才学,进入仕途.他自幼爱书擅文,因求贷无节制不被州里赏识,到都城后进入仕

途,几经辗转才做了西域副校尉.

B.陈汤颇有谋略,敢于决断.他看出偏远地区的郅支单于的劣势,未向皇上奏请,趁同僚甘延

寿卧病之际主动出击,大获全胜.

C.陈汤建立奇功,得到肯定.汉成帝听取了刘向的主张,因陈汤诛杀郅支单于的大功而原谅

他擅自矫诏兴师之过,给予赐爵封赏.

D.陈汤熟悉边事,料事如神.文武百官数日不能决断是否出兵解救段会宗,陈汤一言解危,得

到大将军信任,被任用为从事中郎.

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D今若庸臣遇汤,卒从吏议,使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非所以厉死难之臣也.

(2)后数岁,西域都护段会宗为乌孙兵所围,驿骑上书,愿发城郭敦煌兵以自救.

(二)古诗歌阅读供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龟堂①独酌

陆游

一横兰澳②自献酬③,徂年不肯为人留.

巴山频入初寒梦,江月偏供独夜愁.

越石④壮心鸡喔喔,子卿⑤归信雁悠悠.

天生我辈初何用,病骨支离又过秋.

[注]①陆游晚年将居室起名“龟堂”,并自号“龟堂”.②兰溪;兰溪产的美酒.③献酬:泛

指斟饮.④晋代抗敌名臣刘琨,字越石.刘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与范阳祖邀为友,闻祖退

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14.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出句,诗人从自斟自酌起笔,对句看似嗔怪“徂年”,实则是诗人无奈之情的流露.

B.颔联,用“巴山”和“江月”两个意象,连接起现实与过往,又用“频入”“偏供”强化

了感情.

C.颈联,用刘琨和苏武的典故,与自己的境遇比较,既丰富了内容,乂拓宽了诗歌的意境.

D.全诗笔力清壮,感情抑扬顿挫,气势恢弘,意境深远,具有雄浑豪迈和豪放飘逸的风格.

15.全诗抒发了哪些情感?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进

攻江东之前饮酒赋诗的英雄气概.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才能出众却遭到嫉妒和谣言中伤的句子是: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对偶句“描绘出

山间两幅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

三.语言基础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短视频是当下的一种新媒体产品.短视频的内容有个性,有趣味,短视频易于生

成,便于转发和传播,让人们在创造和分享中获得精神享受.天南海北的人们可能有着相近的

生活趣味,一条表现日常诗意生活的短视频往往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进而带来可观的自发

传播量.艺术也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进入更广阔的传播空间,从而提升普通人的审美素养.

此前有短视频平台联袂多家艺术机构发起艺术创作,旨在以短视频为媒介推动艺术创作与交

流为目的.

():传统意义上的纯粹学术性与欣赏性的美学,正在转化为普通人的实践美学:艺术

创造突破了原来的小圈子,成为普通大众日常之事.由用户生产内容这种生产与传播模式不

断地为“大众创造+大众传播”提供新的可能性,让越来越多的人在参与中欣赏,在参与中创

造.值得注意的是,短视频的内容质量,一些短视频存在低俗、恶搞、做作、浮夸的

问题.我们不能被流量法则,而要遏制低俗之风,让人文/题成为一种时尚,让创造

美、传播美、欣赏美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日常.这正是人工智能时代审美教育者、传播者

短视频平台运营者的职责所在.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方兴未艾良莠不齐要挟乃至

B.方兴未艾参差不齐裹挟以及

C.如火如荼良莠不齐裹挟乃至

D.如火如荼参差不齐要挟以及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前有短视频平台联合多家艺术机构举办艺术创作活动,旨在以短视频为媒介推动艺术

创作与交流.

B.此前有短视频平台与多家艺术机构联手开启艺术创作,希望达到以短视频为媒介推动艺

术创作与交流的目的.

C.此前有短视频平台联合多家艺术机构举办艺术创作活动,旨在达到以短视频为媒介推动

艺术创作与交流为目的.

I).此前有短视频平台与多家艺术机构共同发起艺术创作思路,旨在以短视频为媒介推动艺

术创作与交流.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艺术和美学随着短视频的出现而发生变革

B.美学和艺术的变革是短视频出现的前提

C.短视频出现引起了美学和艺术的变革

D.短视频的出现使艺术和美学的关系发生改变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

色和绿色混杂的“西瓜雪”.有研究人员分析,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雪

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雪环境中.,它们处于冬眠

静止状态,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藻类就开始了春季复苏.雪衣藻,成熟后会产生

类胡萝卜素而变为红色,这使它们呈现出从绿色到红色的“西瓜色”.

研究人员表示,近年南极温度升高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雪衣藻本身没有

危害,但是会降低雪反射的阳光量,从而,而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

失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8个字.

21.请概括下面•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国际在线消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张靖吴):当地时间7月3日.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

在万国宫举办“新疆人权事业发展成就”主题会议,邀请正在出席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中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和近期访华并参访新疆的有关国家常驻代表介绍有关情况.使节们高

度评价新疆发展和人权事业成就以及反恐,去极端化成果.包括20余国常驻口内瓦代表在内

的各国外交官,国际组织官员,媒体、非政府组织代表160余人与会.

中国常驻代表陈旭大使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中国新疆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快、最稳定时期.

安全与稳定是发展和享有人权的必要条件.中国新疆把保障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

位,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同时重视开展预防性反恐和去极端化源头治理,包括设立职

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取得显著成效,近3年来,中国新疆没有发生过一起暴恐事件.中国新

疆的繁荣美丽,发展成就得到广泛称赞.中国欢迎更多客观公正的人士到新疆参观访问.

四、写作(60分)

22.作文:

某高中学生会要组织一个演讲比赛,主题是“新时代青年,拿什么致青春?”假如你要参加,

请从下列六句名言中任选两三句运用到文章中,注意关联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

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道德经》)

②身无所寄,心无所忧.(苏曼殊)

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④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张爱玲)

⑤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

声的发声.(鲁迅)

⑥社会如同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预备.(易卜生)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问题,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与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生态文学的勃兴,是当前文学创作领域不容小觑的重要现象.近些年来,涌现出许多具有

影响力的生态文学作品,如肖亦农的《毛乌素绿色传奇》、李青松的《一种精神》、哲夫的《水

土一中国水土生态报告》等.

生态文学的兴盛是中国现实发展的呼唤与内在需要.从“再造一个秀美山川”到建设美

丽中国、绿色中国,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观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及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理念的转变,彻底改变了落后的发展观念,提升了生

态文明的地位,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生态文学的生机与活力.

当下生态文学的繁盛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丈学文化积淀基础.我国古代的山水

诗、田园诗以及后来的游记、风景散文等文学作品,堪称最¥的生态文学.而自古便有的天人

合一、天行健、人与自然和谐与关、即和谐、美美与共等深刻的哲学思想,更是沉淀在每一

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中国历来重视生态和环境,重视自然与和谐.中和、协和、平

和,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要义,也是生态文学的根本主题.

生态问题催生了生态文学,生态文学是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强

调人对自然的尊重,强调人的责任和担当.这是从考察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

起的生态文学而得出的结论.在这一时期,率先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文学作品如徐刚的

《伐木者,醒来!》《江河并非万古流》等,关注中国的森林滥伐、风沙肆虐、国土污染等生态

环境问题,以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赢得文坛瞩目,从而为生态文学名分的确立奠定了

基础.

从题材内容上看,生态文学可以区分为植物文学(包括森林文学)、动物文学、大自然文

学、生态文明建设或环境文学、水文学等.生态文学的体裁样式则囊括了小说、诗赋、散文

等.植物文学如梁衡近些年来踏寻采写的“中华人文古树”系列散文,动物文学如乌热尔图

的《七叉特角的公鹿》、姜戎的《狼图腾》等,大自然文学如刘先平的《走进帕米尔高原——

穿越柴达木盆地》《美丽的西沙群岛》等,水文学如秦岭的《在水一方一中国农村饮水安全

工槎纪实》等.

生态文学中所占比重和产生社会影响较大的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问题的纪实作

品.何建明的《那山,那水》、肖亦农的《毛乌素绿色传奇》等是反映生态建设主题的代表性

作品.关于生态问题的纪实文学分量很重,也更易警醒世人,启人深思.譬如李林樱的《生存与

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哲夫的“江河三部曲”《长江生态报

告》《黄河生态报告》《淮河生态报告》.以生态及开发建设为主题的生态文学,在推动自然环

境保护建设、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倡扬科学发展观、赞美绿色和

谐生态伦理观等方面,对读者产生正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优秀的生态文学是一种具有

现实指向性和长远意义的行动文学.

如今,生态文学的创作视野正在逐步地打开、拓展,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对生态文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

发展理念,势必将影响并改变生态文学的观念创新、取材、立意、视角和面貌.只要与生态保

持紧密联系,生态文学就一定能接上地气,获得蓬勃生机与活力.

(摘编自李朝全《生态文学,中国文学的新生长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理念的深刻转变,直接激发了生态文学的生机与活力.

B.沉淀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哲学思想,正是生态文学反映的根本主题.

C.生态文学是由生态问题催生的,它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人的责任和担当.

D.生态文学在题材内容上类型丰富,各类型的代表性作品众多,整体比重均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指出当前文学创作领域出现了生态文学勃兴的现象,进而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其勃

兴的原因,思路清晰,说服力强.

B.文章从文学作品、哲学思想、哲学要义等方面说明生态文学的历史渊源和文学文化积淀

基础,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C.文章第六段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列举何建明、肖亦农、李林樱、哲夫等人的作品,

有力地支撑了本段观点.

D.文章末段承接上文的论述,进一步指出生态文学的发展正处于历史机遇期,同时也点明了

生态文学蓬勃发展的有效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学在选材、立意等方面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B.生态文学一直从正面反映自然环境保护、赞美绿色和谐生态伦理观,具有现实指向性和长

远意义.

C.要想创作出更受读者欢迎的生态文学作品,就需要与生态保持联系贯彻生态文明理念.

D.“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体现了生态文学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答案]1.C2.B3.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直接激发”错,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理念的转变,彻底改变了……

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生态文学的生机与活力”,不是“直接激发”;

B.“沉淀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哲学思想,正是生态文学反映的根本主题”错误,根据

文章第三段中的“中和、协和、平和,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要义,也是生态文学的根本主题”可

知,生态文学反映的根本主题是“中和、协和、平和”思想;

D."整体比重均衡”错,文章第六段只是说“生态文学中所占比重和产生社会影响较大的是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问题的纪实作品”,“整体比重”不均衡.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逐层递进”错,根据文章第三段可知,“文学作品”“哲学思想”“哲学要义”这三个

方面是并列关系.

故选B.

[3题详解1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一直从正面”说法绝对,根据文章第四段“率先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文学作品……

以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赢得文坛瞩目”可知,生态文学也以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

神反映自然环境保护;且“具有现实指向性和长远意义”扩大范围,文章第六段说的是“优

秀的生态文学……长远意义的行动文学”.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同2010年第六

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我国人口10

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202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主要目的是全面查清我国

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必,为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经济社会发

展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

七人普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实时直接上报数据,首次实现普查对象通过扫描

二维码进行自主填报,强化部门行政记录和电力、手机等大数据应用,提高了普查工作质量和

效率.七人普邀请钟南山、姚明担任宣传大使,“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等宣传口号深入人心,

加大了宣传力度.七人普坚持依法进行,认真落实普查方案的各项要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制度,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追溯和问责机制.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随机抽取141个县

的3.2万户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查,结果显示,七人普漏登■率为0.05%,普查过程严谨规范,普查

结果真实可靠.

图一:中国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

[注]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

图二: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

城镇人口一乡村人口♦城镇人口比重

(摘编自《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

材料二:

普查数据显示,河北省常住人口为74610235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71854210人相比,增加2756025人,增长3.84%,年平均增长率为0.38%,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

平0.15个百分点.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7679003人,占50.50%;女性人口为

36931232人,占49.5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02,比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降0.8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5,更加趋向平衡.各地区中,人口超

过1000万人的地区有1个,500万人至1000万人之间的地区有6个,7-T-500万人的地区有

7个.其中,人口居前五位的地区合计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为59.40%.

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要素有效配置的结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

断增强的体现.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城镇人口为44816486人,占60.07%:乡村人口为29793749

人,占39.9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3241158人,乡村人口减

少10485133人.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6.13个百分点,10年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9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61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0年的5.74个百分点

下降到3.82个百分点.

(摘编自《河北省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全省常住人口7461万人居全国第六》)

材料三: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山东省常住人口总量为10152.7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

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573.4万人,增长5.99%.从人口总量排名看,常住人口总量有所提

升.济南常住人口920.2万人,人口总量在全省排名由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第5位提升到第4

位;青岛常住人口1007.2万人,首次突破千万,排名由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第3位提升到第2

位.从人口增量看,济南、青岛常住人口十年增加均超百万,两市合计增加244.7万人,占全省

常住人口总增量的42.7%,表明济南和青岛作为山东省大型中心城市,人口集聚能力不断增

强.临沂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地区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全省前五,是国家重要的物流周转中

心和商贸批发中心,被誉为“商贸名城”和“物流之都”.货物流资金流也带来了人才流.这

次人口普查显示,该市常住人口1101.8万人,稳居全省第一.东营人均GDP全省第一,常住人

口全省最少;但增速较快.主要区域常住人口均保持稔定增长,胶东经济圈和田南经济圈增速

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新旧动能转换三核区常住人口增速较快,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85

个百分点.

(摘编自《山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大型中心城市吸纳能力强人口集聚效应显现》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行人口普查不仅可以查清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情况,还能为政治、经济等政策的制

定提供支持.

B.我国历次人口普查中,从1982年后,人口年均增长率呈逐步下降趋势,但这一趋势近些年

在逐渐放缓.

C.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先是快速增长,然后急剧下降,而城镇人口及其比重却在不断

增加.

D.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依法进行等措施有助于普查结果更真实

可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河北省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总人口性别比等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来看,这种情况更

加平衡,更加合理.

B.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要素有效配置都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的发展也是乡村人口

减少的根本原因.

C.货物流和资金流会带来人才流,因此常住人口的数量与地区GDP的总量呈正比,GDP越高,

常住人口也就越多.

D.第七次人口普查与第六次相比,有了很多新的变化,从结果看,除了一些共同的趋势外,各

地也有自己的特点.

6.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照,在人口发展方面,河北省、山东省与全国具有哪些相似

特点?请结合材料用具体数据进行说明.

[答案]4C5.D

6.①人口数量整体上都呈增长趋势.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全国增长5.38%,河北

省增长3.84%,山东省增长5.9%.②城镇化趋势明显.从全国来看,2020年,城镇化人口比重占

63.89%,比十年前增长了14.21%,河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6.13个百分点,山东省主要

城市常住人口增幅明显,部分城市增加超百万.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杳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我国农村人口先是快速增长然后急剧下降”错误.根据材料一中的图表二可

知,1953—1964年间增长缓慢,1982—1990年间增长缓慢,1990—2000年间下降缓慢,所有选

项中的“快速增长”“急剧下降”分析错误.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这种情况更加平衡,更加合理”错误.根据原文“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

女性的比例)为102.02,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降0.8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5,

更加趋向平衡”,可知”更加趋向平衡”的是指总人口性别比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而言的,

而选项中的“这种情况”是指“河北省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和总人口性别比”,扩大了范围.

B.“城镇化的发展也是乡村人口减少的根本原因”错误.根据原文“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

济社会发展和资源要素有效配置的结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的体现……与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3241158人,乡村人口减少10485133人”,

原文只谈论了城镇人口增加和乡村人口减少的情况,并没有分析城镇化的发展是乡村人口减

少的根本原因,选项无中生有,强加因果.

C.“因此常住人口的数量与地区GDP的总量呈正比,GDP越高,常住人口也就越多”错误.

根据原文“东营人均GDP全省第一,常住人口全省最少;但增速较快”,可知并不是所有的地

区常住人口的数量与地区GDP的息量呈正比,也不是所有地区GDP越高,常住人口也就越多.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根据“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同2010年第

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我国人口

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普查数据显示,河北省常住人口为74610235人,与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1854210人相比,增加2756025人,增长3.84%,年平均增长率为

0.38%”“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山东省常住人口总量为10152.7万人,与2010年第

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573.4万人,增长5.99%”,可知全国和河北省、山东省的人

I」数量整体上都呈增长趋势.

根据材料一的图表二可知1953年以来全国城镇人口及其比重在不断增加,2020年,城镇化人

口比重占63.89%,2010年城镇化人口比重占49.68乳比十年前增长了14.21%,;根据材料二

“(河北)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城镇人口为44816486人,占60.07%;乡村人口为29793749人,

占39.9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3241158人,乡村人口减少

10485133人.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6.13个百分点”,根据材料三“从人口增量看,济

南、青岛常住人口十年增加均超百万,两市合计增加244.7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总增量的

42.7%,表明济南和青岛作为山东省大型中心城市,人口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可知全国和河

北省、山东省的城镇化趋势明显.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庆功酒

余显斌

老梁已经不行了,可仍大睁着眼睛,不愿闭上.

老梁是在等着儿子梁道回来.梁道是老梁的骄傲,老梁的得意,一个从山村走出的年较人,

一步步走出去,当干事,当副镇长,当局长,然后是副县长、县长.老梁高兴得呵呵的,嘴都合不

拢.那次,梁道回来,老梁特意去前面店里买了一瓶酒,是贞元增酒,梁道最爱喝的.这酒清亮

洁净,倒在杯中,清幽幽的.梁道第一次喝的时候,咂吧着嘴道:“口感醇厚,嗯,齿颊留香

啊老梁听了,眼睛笑得眯在一起了.儿子喜欢,他忒满足,也喝了一杯,咂吧着嘴道:“真的,

是香啊.”

以后,梁道每次回来,他都会买一瓶,父子俩你一杯我一杯,喝完一瓶结束.

儿媳白阳劝:“少喝点.”

梁道说:“不要紧,爹酒量我知道,我们喝不醉的.”

可是,梁道当上县长回来的那天,老梁就喝醉了,话就多了,说儿啊,你给爹长脸了,你妈

要是活着,会乐坏的.然后,老梁就呜呜地哭了,说老婆子没福分哎,福都让我给享了.说儿啊,

好好干啊,给你地下的妈长脸啊,当个大清官,别当贪官,不然,你妈在地下都睡不安宁,都受

着别人的唾啊.

老梁哭,梁道哭,白阳也呜呜地哭.

这次,梁道回来要呆两天,老梁因此特意买了两瓶贞元增酒,第二天准备开另一瓶,让梁

道拦住了,说不能喝了,下回回来喝.老梁一听,睁大眼问,下回是啥时候啊?梁道说,一个月

后,保证回来.

老梁说,好,就那样.

于是,老梁就把那瓶酒放在了橱柜上,等着梁道回来.他掐着指头算着日子,一个月过去,

再一个月过去……一年过去了,梁道都没有回来.村里人就在背后议论了,说梁道过去一个月

一定回来看老梁一次啊,现在一年都没回来,只有他老婆回来,打电话也是他老婆接,是不是

梁道出事了?另外的人就问,啥事?说的人叹口气,当官的,能有啥事?大家看到老梁走来,

就不说了,就摇着头悄悄走了.

老梁隐隐听到这些闲话,心就贼了,就打电话.电话仍是白阳接的,老梁就试探着问,梁道

呢,咋不回来啊?

白阳告诉他,梁道很忙,没空.

老梁说,梁道说了,要回来喝祝酒还放在那儿呢.

白阳劝老梁,等到梁道有了空闲,自己就陪着他回去,就给炒几个莱,让他们爷儿俩好好

喝喝.可是,老梁仍不放心,说梁道是不是出事了?那边,白巾愣了一下,问啥事啊.老梁就密

村人的猜测说了,问梁道是不是被抓起来了.说着,老梁就哭了,说如果那样啊,自己将来咋去

地下见老婆子哎,自己死了,只有用火纸盖着脸.

白阳也哭了,劝他:“爹,你放心吧,你儿是一个好官,清官啊.”

老梁仍不放心地问,那梁道为啥一直不接自己电话啊.

白阳解释,梁道去援藏扶贫去了,几年后才回来,他去的地方没有信号,手机不通.老梁听

了,放心了,高兴了,让白阳告诉梁道,那瓶酒啊自己给留着,到时梁道回来,就做庆功酒,爷儿

俩好好喝喝.

白阳连连说:“好的,爹,他回来,我们马上回村看你.”

老梁说是要等儿子回来喝酒呢,可是,七十多岁的人,就如风中的烛,说等不了就等不了

了,那天起来,头发晕,没扶住墙,就倒下去,被人救起来就不行了.等到白阳赶到,老梁已经处

于弥留之际了,看着橱柜的那瓶酒,轻声道:“给梁道……喝啊

白阳流着泪,哎哎地点着头.

老梁哺喃道:“我去见……老太婆,告诉她,她儿是清官……”然后,他闭上了眼,停止了

呼吸,可是脸上始终带着微笑.

白阳哽咽着,泪流满面.

埋葬了老梁,白阳拿出那瓶包装精美的贞元增酒,打开盖子,一缕杳味飘溢到空中,弥散

开来,流淌到阳光里,如一片清醇的花香.她将白亮的酒水缓缓地倒在地上,朝着远方轻声道:

“梁道,这是爹留给你的庆功酒,你喝了吧.”

而在遥远的雪域高原上,有一座坟墓,坟头正对着这儿的方向,是梁道的.

梁道援藏扶贫,在一次工作中遭遇了暴风雪,离开这个世界,已经一年多了.

7.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老梁已经不行了……不愿闭上”一句起笔,给读者造成疑问,以此吸引读者的阅

读兴趣.

B.村里人议论梁道,是因为猜测梁道是否出了人身安全问题,老梁听到后试探着打电话也是

基于同样的担心.

C.结尾贞元增酒的香味飘溢弥漫,雪域高原上坟墓坟头对着家乡,这些描写在解释梁道为何

不回家同时也让故事结尾留有余吠.

D.小说围绕着梁氏父子的“庆功酒”,刻画了具有优秀品质的两代人的形象,表达了对他们

的赞美.

8.小说以“庆功酒”为题,在什么丰富意蕴?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

9.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可以删去,你怎么看?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答案]7.B8.①“庆功酒”是文章的线索.小说由梁道回家父子俩喝酒写起,到最后白阳

将庆功酒倾倒在地结束,都围绕着“庆功酒”来写;②“庆功酒”点明文本内容,也是故事冲

突的节点.正因为梁道未能按时返回喝庆功酒,小说才产生了矛盾冲突,有了波澜;③“庆功

酒”暗示文章主旨.庆功酒庆祝的是梁道当了好官,最后倾倒的庆功酒是对为援藏扶贫而死

的梁道的赞美.

9.示例一:可以删去.①前文已经借白阳之口告诉读者梁道去援藏扶贫的事实;②在此基础

上以雪域高原上孤坟的画面结尾,可以揭示人物结局;③同时,以景结情可以增添文章韵味,

引起读者思考.

示例二:不可以删去.①删去最后一段则不能揭示梁道死亡的具体原因,也不能说明梁道死去

的具体时间;②没有死亡的具体原因和时间,则不能清晰地塑造出梁道这一清廉、实干的好

官形象,也就有碍于小说表达对此类人物赞美的主旨.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是因为猜测梁道是否出了人身安全问题,老梁听到后试探着打电话也是基于同样的担

心''错,根据原文“另外的人就问,啥事?说的人叹口气,当官的,能有啥事?大家看到老梁

走来,就不说了,就摇着头悄悄走了”“老梁就将村人的猜测说了,问梁道是不是被抓起来

了”分析,村里人议论梁道和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