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手册TOC\o"1-2"\h\u25333第1章绪论 5184781.1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的意义 562801.2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发展概况 515576第2章农业农作物病虫害基础知识 539722.1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与识别 565572.2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 5292242.3农作物病虫害影响因素 519571第3章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 5308513.1病虫害监测方法与原理 5203313.2病虫害监测设备与使用 5219123.3病虫害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63541第4章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策略 66414.1防治原则与方法 649274.2防治技术与措施 6327554.3防治效果评价 623425第5章水稻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6103775.1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 651895.2水稻病虫害监测技术 6170915.3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625510第6章小麦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6142346.1小麦主要病虫害识别 694286.2小麦病虫害监测技术 6151266.3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621225第7章玉米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6241507.1玉米主要病虫害识别 6233757.2玉米病虫害监测技术 6324697.3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67268第8章棉花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6258548.1棉花主要病虫害识别 6149218.2棉花病虫害监测技术 6133948.3棉花病虫害防治措施 6751第9章大豆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686069.1大豆主要病虫害识别 691969.2大豆病虫害监测技术 6184649.3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 618334第10章蔬菜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63187710.1蔬菜主要病虫害识别 6732310.2蔬菜病虫害监测技术 61360710.3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68587第11章水果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7639211.1水果主要病虫害识别 7840611.2水果病虫害监测技术 7485511.3水果病虫害防治措施 725301第12章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73024812.1生物防治技术 7470212.2物理防治技术 72415712.3化学防治新技术 72839212.4病虫害防治发展趋势与展望 77265第1章绪论 71541.1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的意义 7123401.2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发展概况 726111第2章农业农作物病虫害基础知识 8108832.1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与识别 8205382.2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 8221422.3农作物病虫害影响因素 910728第3章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 9224543.1病虫害监测方法与原理 915623.1.1田间调查法 109483.1.2诱集法 1081993.1.3遥感技术 10157063.1.4生物传感器技术 10146973.2病虫害监测设备与使用 1021383.2.1便携式病虫害监测设备 10216623.2.2自动诱集设备 10320613.2.3遥感卫星和无人机 10289383.2.4生物传感器 11191573.3病虫害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11254203.3.1数据整理与录入 1161613.3.2数据分析 11287303.3.3预警预报 11290573.3.4防治措施制定 1118643第4章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策略 1120774.1防治原则与方法 11139404.1.1防治原则 11294394.1.2防治方法 125424.2防治技术与措施 12297464.2.1常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12139694.2.2防治措施 122044.3防治效果评价 127298第5章水稻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338095.1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 1323565.1.1水稻病害 13245.1.2水稻虫害 1369805.2水稻病虫害监测技术 13301875.2.1田间调查 1377815.2.2遥感技术 1412375.2.3气象因素监测 14221075.3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1497215.3.1农业防治 14129245.3.2生物防治 147825.3.3化学防治 14139445.3.4物理防治 1422157第6章小麦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426256.1小麦主要病虫害识别 14108746.1.1小麦病害 14292526.1.2小麦虫害 15210496.2小麦病虫害监测技术 15149296.2.1视觉监测 1582736.2.2实验室检测 15125206.2.3光谱技术 1579516.2.4遥感技术 15321966.3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1529106.3.1农业防治 15137796.3.2化学防治 1529046.3.3生物防治 16245886.3.4物理防治 169814第7章玉米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6311597.1玉米主要病虫害识别 16293217.1.1玉米螟 16159047.1.2玉米蚜虫 16195607.1.3玉米纹枯病 16217177.1.4玉米南方锈病 16200827.2玉米病虫害监测技术 16253077.2.1田间调查 16133337.2.2拉网监测 1778037.2.3气象监测 17268097.3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17170547.3.1农业防治 17195227.3.2生物防治 17260597.3.3化学防治 17165197.3.4物理防治 176717第8章棉花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7285558.1棉花主要病虫害识别 17101738.1.1棉铃虫 17308498.1.2棉红蜘蛛 18299778.1.3棉蚜 18250518.1.4棉叶螨 1898328.1.5棉枯萎病 18248268.1.6棉黄萎病 18242018.2棉花病虫害监测技术 18195138.2.1田间调查 18177898.2.2性诱剂监测 18292868.2.3天敌监测 18170238.2.4病原菌检测 18109818.3棉花病虫害防治措施 1841168.3.1农业防治 19194748.3.2生物防治 19167448.3.3化学防治 19249968.3.4物理防治 1919371第9章大豆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928359.1大豆主要病虫害识别 19315719.1.1真菌性病害 19272249.1.2细菌性病害 19154679.1.3病毒性疾病 1934539.1.4虫害 1957189.2大豆病虫害监测技术 19209479.2.1田间调查 20324309.2.2遥感技术 20301659.2.3智能识别技术 2010699.3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 20304459.3.1农业防治 2065919.3.2生物防治 207129.3.3化学防治 20192379.3.4物理防治 2016340第10章蔬菜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201225610.1蔬菜主要病虫害识别 20386810.1.1真菌性病害 212207310.1.2细菌性病害 211475610.1.3病毒病害 212856210.1.4虫害 211994410.2蔬菜病虫害监测技术 21421810.2.1田间调查 212207210.2.2诱捕监测 211076810.2.3气象监测 21588810.2.4生物监测 212040410.3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211542310.3.1农业防治 211308510.3.2生物防治 222245210.3.3化学防治 222107010.3.4物理防治 2223954第11章水果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222815911.1水果主要病虫害识别 223167411.1.1常见病害识别 222161811.1.2常见虫害识别 221837311.2水果病虫害监测技术 221121211.2.1田间调查法 232519211.2.2诱捕器监测法 2311011.2.3光学监测法 232533911.2.4智能识别技术 231610011.3水果病虫害防治措施 231335011.3.1农业防治 231596211.3.2生物防治 23486311.3.3化学防治 232655911.3.4物理防治 2311300第12章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23997912.1生物防治技术 232830512.1.1天敌生物防治技术 243248912.1.2微生物防治技术 241082412.1.3植物源农药防治技术 24765612.2物理防治技术 2425412.2.1诱杀技术 247412.2.2防虫网技术 24855512.2.3高温处理技术 242225112.3化学防治新技术 241893212.3.1环保型农药研发与应用 242346712.3.2精准施药技术 241376412.3.3新型施药器械研发与应用 251911412.4病虫害防治发展趋势与展望 25以下是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手册的目录:第1章绪论1.1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的意义1.2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发展概况第2章农业农作物病虫害基础知识2.1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与识别2.2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2.3农作物病虫害影响因素第3章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3.1病虫害监测方法与原理3.2病虫害监测设备与使用3.3病虫害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章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策略4.1防治原则与方法4.2防治技术与措施4.3防治效果评价第5章水稻病虫害监测与防治5.1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5.2水稻病虫害监测技术5.3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第6章小麦病虫害监测与防治6.1小麦主要病虫害识别6.2小麦病虫害监测技术6.3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第7章玉米病虫害监测与防治7.1玉米主要病虫害识别7.2玉米病虫害监测技术7.3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第8章棉花病虫害监测与防治8.1棉花主要病虫害识别8.2棉花病虫害监测技术8.3棉花病虫害防治措施第9章大豆病虫害监测与防治9.1大豆主要病虫害识别9.2大豆病虫害监测技术9.3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第10章蔬菜病虫害监测与防治10.1蔬菜主要病虫害识别10.2蔬菜病虫害监测技术10.3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第11章水果病虫害监测与防治11.1水果主要病虫害识别11.2水果病虫害监测技术11.3水果病虫害防治措施第12章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新技术与发展趋势12.1生物防治技术12.2物理防治技术12.3化学防治新技术12.4病虫害防治发展趋势与展望第1章绪论1.1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的意义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甚至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病虫害的发生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粮食供应。通过及时监测和防治病虫害,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损失,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病虫害会导致农作物品质下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加强病虫害防治,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残留,降低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稳定。1.2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发展概况我国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病虫害监测技术不断创新。从传统的病虫害调查方法,发展到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病虫害监测,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二是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新型农药、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减少了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了环境污染。三是病虫害防治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已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病虫害监测与防治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病虫害监测网络,为及时、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了保障。四是病虫害防治策略不断优化。从单一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转变,注重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防治方法的有机结合,提高了防治效果,降低了防治成本。五是病虫害防治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治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我国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需在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策略优化等方面继续努力,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第2章农业农作物病虫害基础知识2.1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与识别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更好地防治病虫害,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和识别。农作物病虫害可分为两大类:病虫害和生理病害。病虫害主要包括昆虫、真菌、细菌、病毒、螨类等引起的病害;生理病害则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植物生理功能紊乱。根据病虫害的侵染部位,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根部病害:如立枯病、根腐病等;(2)茎部病害:如枯萎病、疫病等;(3)叶部病害:如霜霉病、白粉病等;(4)花果病害:如灰霉病、炭疽病等。识别病虫害主要依据其症状特点,如病斑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还需结合病原物的形态特征、传播途径、发生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2.2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1)生物因素:病原物、寄主植物、传播媒介等生物因素对病虫害的发生具有直接影响。如病原物的致病力、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传播媒介的传播能力等。(2)环境因素:气温、湿度、光照、降雨等环境因素对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3)人为因素:农业生产中的不当管理,如施肥、灌溉、农药使用等,可能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表现为一定的周期性、地域性和季节性。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2.3农作物病虫害影响因素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气候因素:气温、湿度、降雨等气候条件对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土壤因素:土壤类型、酸碱度、养分状况等土壤条件会影响病原物的生长繁殖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3)寄主植物:不同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不同,同一作物不同品种间的抗病性也存在差异。(4)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程度越高,病虫害的发生程度越低。(5)农业管理措施: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如轮作、间作、施肥、灌溉等,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6)农药使用:合理使用农药可防治病虫害,但过量使用农药可能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加剧发生程度。了解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因素,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第3章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3.1病虫害监测方法与原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病虫害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3.1.1田间调查法田间调查法是最基本的病虫害监测方法,通过对农作物进行定期、系统的调查,观察病虫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和为害程度,为防治提供依据。其原理是依据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田间实际情况,进行病虫害的识别和监测。3.1.2诱集法诱集法是利用病虫害对特定光源、色彩、气味等信息的趋向性,设置诱集器诱捕病虫害,从而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程度。主要包括灯光诱集、色板诱集、性信息素诱集等方法。3.1.3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获取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区域的遥感图像,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分析病虫害发生的空间分布、面积和程度。遥感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时效性强、成本低等优点。3.1.4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是利用生物材料对病虫害生物标志物的特异性识别,将病虫害信息转化为可检测的电信号,实现对病虫害的快速、准确监测。3.2病虫害监测设备与使用为了提高病虫害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各种病虫害监测设备应运而生。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病虫害监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3.2.1便携式病虫害监测设备便携式病虫害监测设备主要包括病虫害识别仪、显微镜等,适用于田间调查和实时监测。使用时,将设备携带到田间,对疑似病虫害样本进行观察、识别,从而确定病虫害种类和为害程度。3.2.2自动诱集设备自动诱集设备主要包括灯光诱集器、色板诱集器、性信息素诱集器等,适用于大面积病虫害监测。使用时,将设备安装于田间,定期收集诱捕的病虫害,分析其种类和数量。3.2.3遥感卫星和无人机遥感卫星和无人机用于获取农作物病虫害遥感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病虫害监测。使用时,需结合地面调查数据,提高监测准确性。3.2.4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通过检测病虫害生物标志物,实现对病虫害的快速监测。使用时,将生物传感器与病虫害样本接触,读取电信号,分析病虫害种类和为害程度。3.3病虫害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病虫害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是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3.1数据整理与录入将田间调查、诱集、遥感等手段获取的病虫害数据进行整理,录入数据库,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数据。3.3.2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对病虫害数据进行时空分析,揭示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趋势。3.3.3预警预报根据病虫害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结合气象、作物生长状况等因素,发布病虫害预警预报,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依据。3.3.4防治措施制定根据病虫害监测和预警预报结果,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失。第4章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策略4.1防治原则与方法4.1.1防治原则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2)分类指导,突出重点。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重点防治主要病虫害。(3)绿色防控,减量增效。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防治效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4)科学用药,安全环保。合理选择农药品种,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保证防治效果,减少环境污染。4.1.2防治方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包括:(1)农业防治:通过选用抗病品种、调整播种期、合理施肥、轮作倒茬等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2)物理防治:利用害虫的生活习性,采用诱杀、捕杀、隔离等方法防治病虫害。(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生物制剂,降低病虫害发生。(4)化学防治: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规范进行防治。4.2防治技术与措施4.2.1常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1)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等病虫害的防治。(2)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等病虫害的防治。(3)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玉米螟、粘虫、大小斑病等病虫害的防治。4.2.2防治措施(1)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物布局,减少病虫害发生。(4)加强农药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经营、使用禁用农药等行为。4.3防治效果评价防治效果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虫害防治效果:通过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减少产量损失。(2)农药减量效果:通过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3)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农产品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4)生态环境影响:评估防治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证防治过程安全环保。第5章水稻病虫害监测与防治5.1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本章首先对水稻的主要病虫害进行识别。5.1.1水稻病害(1)稻瘟病:分为苗瘟、叶瘟、穗瘟和谷粒瘟,主要表现为病斑、枯萎和植株死亡。(2)纹枯病:多发生在水稻抽穗期,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病部呈灰绿色。(3)稻曲病:主要发生在抽穗后期,病粒呈黑褐色,表面有厚厚的霉层。(4)白叶枯病:叶片出现白色斑点,逐渐扩大,严重时整片叶片枯死。5.1.2水稻虫害(1)稻飞虱: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水稻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可引发“虱烧”。(2)稻纵卷叶螟:幼虫吐丝将水稻叶片卷成筒状,取食叶肉,影响光合作用。(3)二化螟:幼虫蛀食水稻茎秆,导致植株枯死。(4)稻螟蛉:幼虫取食水稻叶片,造成叶片缺刻,严重时叶片枯死。5.2水稻病虫害监测技术为了及时掌握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动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水稻病虫害监测技术尤为重要。5.2.1田间调查(1)病害调查:定期进行田间病害调查,观察病情发展情况,及时掌握病害发生动态。(2)虫害调查:采用诱捕器、灯光诱捕等方法,监测虫害发生情况。5.2.2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稻病虫害,通过分析遥感影像,获取病虫害发生区域、程度和范围等信息。5.2.3气象因素监测结合气象因素,如温度、湿度、降雨等,预测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5.3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针对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采取以下防治措施:5.3.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病虫害种类,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品种。(2)种子处理: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3)水肥管理:合理灌溉,避免田间积水;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5.3.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5.3.3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初期,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5.3.4物理防治采用诱杀、阻隔、捕捉等方法,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通过以上措施,有效监测和防治水稻病虫害,为我国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第6章小麦病虫害监测与防治6.1小麦主要病虫害识别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小麦的主要病虫害识别:6.1.1小麦病害(1)小麦条锈病:叶片出现黄色条纹,严重时整株枯死。(2)小麦叶锈病:叶片出现橙黄色斑点,逐渐扩大形成锈粉。(3)小麦纹枯病:叶片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部呈灰白色。(4)小麦赤霉病:穗部出现粉红色霉层,籽粒变色、皱缩。6.1.2小麦虫害(1)小麦蚜虫:叶片背面出现黄绿色斑点,严重时整株黄化、萎缩。(2)小麦吸浆虫:幼虫在籽粒内取食,造成籽粒干瘪、皱缩。(3)小麦红蜘蛛:叶片正面出现白色斑点,背面出现蜘蛛蜕皮和蛛丝。6.2小麦病虫害监测技术为了及时掌握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动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下小麦病虫害监测技术:6.2.1视觉监测通过人工或无人机巡检,观察小麦叶片、穗部等部位的症状,判断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程度。6.2.2实验室检测采集小麦植株、叶片等样本,进行显微镜观察、病原菌分离培养等实验,确定病虫害种类。6.2.3光谱技术利用光谱仪对小麦植株进行无损检测,分析反射光谱信息,识别病虫害。6.2.4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等手段,获取小麦病虫害发生区域的遥感图像,进行病虫害监测。6.3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针对小麦病虫害,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以降低病虫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6.3.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抗虫品种。(2)合理轮作,降低病虫害发生率。(3)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逆性。6.3.2化学防治(1)针对不同病虫害,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2)严格遵循农药使用规定,防止抗药性产生。(3)合理混用农药,提高防治效果。6.3.3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2)采用性诱剂、光诱剂等诱杀虫害。(3)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6.3.4物理防治(1)采用覆膜、防虫网等技术,阻止病虫害传播。(2)利用高温、低温等环境条件,抑制病虫害发生。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可有效地监测和防治小麦病虫害,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第7章玉米病虫害监测与防治7.1玉米主要病虫害识别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以下是玉米的主要病虫害识别:7.1.1玉米螟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蛀食玉米心叶、雌穗和雄穗,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7.1.2玉米蚜虫玉米蚜虫(Rhopalosiphummaidis)侵害玉米叶片,吸取汁液,使叶片卷曲、发黄,影响光合作用。7.1.3玉米纹枯病玉米纹枯病(Helminthosporiummaydis)主要侵害叶片和茎秆,病斑呈灰褐色,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7.1.4玉米南方锈病玉米南方锈病(Pucciniapolysora)主要侵害叶片,产生黄色锈粉,严重时叶片枯黄。7.2玉米病虫害监测技术为了及时防治玉米病虫害,采用以下监测技术:7.2.1田间调查定期对玉米地进行田间调查,观察植株生长状况,发觉病虫害症状,及时进行防治。7.2.2拉网监测在玉米田设置固定监测点,利用捕虫网、诱捕器等设备,捕捉病虫害成虫,统计数量,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7.2.3气象监测根据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气候资料,分析气温、湿度、降雨等气象因素,预测病虫害发生和流行趋势。7.3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针对玉米病虫害,采取以下防治措施:7.3.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换茬、深翻土壤、清除田间杂草等农业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7.3.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7.3.3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注意农药的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7.3.4物理防治采用黄色粘虫板、杀虫灯等物理方法,诱杀病虫害成虫,降低田间病虫害密度。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监测和防治玉米病虫害,保障玉米产量和品质。第8章棉花病虫害监测与防治8.1棉花主要病虫害识别棉花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主要病虫害包括棉铃虫、棉红蜘蛛、棉蚜、棉叶螨、棉枯萎病、棉黄萎病等。本节将对这些病虫害的特征进行简要介绍,以便于农民朋友们正确识别。8.1.1棉铃虫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幼虫蛀食棉铃,造成棉花减产。棉铃虫成虫呈灰褐色,幼虫体长约为2.53.5厘米,头部红褐色,体表有黑色斑点。8.1.2棉红蜘蛛棉红蜘蛛主要危害棉花的叶片,使叶片出现白色斑点,严重时导致叶片干枯脱落。棉红蜘蛛个体较小,体长约为0.30.4毫米,呈红色或暗红色。8.1.3棉蚜棉蚜以刺吸式口器危害棉花的嫩叶和嫩茎,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棉蚜个体较小,体长约为23毫米,体色为绿色或黄绿色。8.1.4棉叶螨棉叶螨主要危害棉花的叶片,使叶片出现黄色斑点,严重时导致叶片干枯。棉叶螨个体较小,体长约为0.30.4毫米,呈黄色或橙红色。8.1.5棉枯萎病棉枯萎病是棉花的一种严重病害,主要危害棉花的茎部,造成植株枯死。病株茎部出现褐色病斑,逐渐扩展至整个茎部。8.1.6棉黄萎病棉黄萎病是棉花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危害棉花的叶片,使叶片出现黄色斑点,严重时导致叶片干枯脱落。病叶呈黄色或黄绿色,边缘焦枯。8.2棉花病虫害监测技术为了及时掌握棉花病虫害的发生动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病虫害监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监测技术有以下几种:8.2.1田间调查定期对棉田进行病虫害调查,观察病虫害的种类、发生时期、危害程度等,为防治提供依据。8.2.2性诱剂监测利用性诱剂诱捕雄虫,监测害虫的发生动态,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8.2.3天敌监测观察棉田内天敌的种类和数量,评估其对病虫害的控制效果。8.2.4病原菌检测通过实验室检测,了解病原菌的种类和数量,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8.3棉花病虫害防治措施针对棉花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采取以下防治措施:8.3.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逆能力。8.3.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等生物制剂,降低病虫害的发生。8.3.3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合理使用,注意交替使用,防止抗药性。8.3.4物理防治采用覆盖地膜、悬挂黄色粘虫板等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棉花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棉花产量和品质。第9章大豆病虫害监测与防治9.1大豆主要病虫害识别大豆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本章首先对大豆的主要病虫害进行识别。9.1.1真菌性病害大豆真菌性病害主要包括大豆霜霉病、大豆锈病、大豆白粉病等。这些病害通常表现为叶片出现斑点、褪绿、畸形等症状。9.1.2细菌性病害大豆细菌性病害主要包括大豆细菌性叶斑病、大豆细菌性疫病等。病状表现为叶片出现水渍状斑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枯死。9.1.3病毒性疾病大豆病毒性疾病主要有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皱缩病毒病等。病状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矮化、叶片皱缩、颜色不均等。9.1.4虫害大豆虫害主要有大豆蚜虫、大豆红蜘蛛、大豆食心虫等。虫害会导致植株生长受阻、减产,严重时甚至造成绝收。9.2大豆病虫害监测技术为了及时掌握大豆病虫害的发生动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病虫害监测技术。9.2.1田间调查田间调查是监测大豆病虫害的基础手段,包括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程度、发生范围等方面的调查。9.2.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具有快速、实时、大范围监测病虫害的优势。通过分析遥感图像,可以及时发觉病虫害发生区域,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9.2.3智能识别技术利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大豆病虫害进行自动识别和监测,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9.3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针对大豆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采取以下防治措施:9.3.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合理轮作,减少病原菌和虫源;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逆能力。9.3.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9.3.3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程度,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和环境污染。9.3.4物理防治采用诱杀、隔离、遮光等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降低大豆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保障大豆生产的安全和高效。第10章蔬菜病虫害监测与防治10.1蔬菜主要病虫害识别蔬菜病虫害是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防治蔬菜病虫害,首先需要了解和识别蔬菜的主要病虫害。本章将简要介绍以下蔬菜常见病虫害:10.1.1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蔬菜种植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类型,主要包括霜霉病、白粉病、叶霉病、疫病等。10.1.2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对蔬菜的危害也较大,常见的有软腐病、青枯病、斑点病等。10.1.3病毒病害病毒病害严重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常见的有花叶病、皱缩病、丛矮病等。10.1.4虫害蔬菜虫害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蚜虫、粉虱、菜青虫、小菜蛾等。10.2蔬菜病虫害监测技术蔬菜病虫害监测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病虫害监测技术:10.2.1田间调查通过定期对田间蔬菜进行调查,观察病虫害发生的种类、程度和范围,为防治提供依据。10.2.2诱捕监测利用害虫的生物学特性,使用诱捕器诱捕害虫,以监测害虫种群动态。10.2.3气象监测气象条件对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很大影响。通过气象监测,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10.2.4生物监测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如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方法,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10.3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针对蔬菜病虫害的监测结果,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对蔬菜的危害。10.3.1农业防治通过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深翻、施肥等农业措施,增强蔬菜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10.3.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昆虫性信息素等生物资源,对病虫害进行防治。10.3.3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针对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进行防治。10.3.4物理防治采用遮阳网、防虫网、灯光诱杀等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实现对蔬菜病虫害的有效监测与防治,保障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第11章水果病虫害监测与防治11.1水果主要病虫害识别水果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为了保证水果产业的健康发展,首先应对水果的主要病虫害进行准确识别。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常见水果病虫害:11.1.1常见病害识别(1)霜霉病:主要危害葡萄、苹果等果树,表现为叶片出现水浸状病斑,后期病斑变为灰白色,背面有霜状霉层。(2)褐腐病:主要危害桃、杏、樱桃等果实,病果表面出现褐色病斑,后期病斑扩展至全果,使果实变软、腐烂。(3)黑腐病:主要危害柑橘类果实,病果表面出现黑褐色病斑,病斑边缘清晰,后期病果内部出现黑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第三人民医院保安服务合同
- 2024年度电子商务平台合作经营合同
- 常州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合同2024年度
- 二零二四年度电梯配套设备采购合同
- 服装加工合同协议书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合同:盘扣式脚手架租赁及安装工程协议
- 电梯清包合同(2篇)
- 医保工作人员信息与网络安全保密协议书(2篇)
- 取别人银行卡免责协议书(2篇)
- 合资办学的协议书(2篇)
- 《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数学七年级上册北师大】
- 个人简历制作指导培训课件
-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教材
- 通用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课件原子结构
- 灭火器日常检查记录表格
- 2022年09月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22年公开招考16名工作人员冲刺卷(3套)答案详解㈠
- 静脉血栓防治解读(实用课件)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
- 骨填充材料研究进展简介
- HIV实验室风险评估-
- 演讲的肢体语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