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绵阳中学高2022级高三上期第一学月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李平审题人:李淑晗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作为重要的新兴产业,文创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现象级产品频现。比如,故宫文创已开发了千余种产品,不乏长销不衰的佳品;陕西兵马俑、四川三星堆等也各有创意满满的特色产品。在题材逐渐多样的同时,文创产品种类也在不断翻新,除文具、茶具、衣帽等“老几样”外,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等新创意,生发出许多新趣味。去年,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以《新青年》杂志、鲁迅等为主题的新文化运动文创,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进一步打开了近代历史和红色文化创意开发的新领域。一款高质量的文创产品不仅是器物材质与灵感创意的对接,文化精神与当代审美的融合,更应担当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表达。为此,文创产品开发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从而符合主流历史认知和价值立场,契合大众的历史情感和审美诉求,决不能为了搞噱头、抢关注而任性设计、野蛮发展。文创产品许多取材于历史人物、文物精品,也因此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叙述。相较之严肃的历史教育,文创产品具有接地气、生活化的特征,也因此成为人们认识历史特别是达成历史认同的重要途径。优质的文创产品是历史照进现实的独特通道,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近年来,中共一大旧址推出过“真理的味道”的T恤衫、“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防蚊运动手环,这些产品拉近了人们与革命历史的距离,为人们推开一扇历史认知之窗。文创之所以招人喜欢,固然由于其或雅致或软萌的外表,更在于其价值内涵引发的心理共鸣。文化的形态或许千变万化,创意的灵感也可以奇思妙想,但文化的内核是价值,创意的基准也是价值。任何一种文化开发和创意呈现,说到底都是价值对载体的寻找和更新。从这个意义上说,设计制作一款文创产品,不仅是把文化元素以新的视觉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更重要的是把文化中蕴藏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以符合现代审美的新的符号形式加以表达,使之在现代生活中延续、传承和弘扬,温暖人的心灵,给人以精神力量。当我们品尝一杯苏州博物馆的“江南四大才子泡澡”袋装茶,感受的不仅是茶香,更是江南文化的独特韵味。正是在精神层面对文化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的融入体验,让我们心中激发起无限的文化想象,并从中获得充沛的正能量。对于文创产品,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思考。这些年,有的地方为了发展“名人经济”,把当地史有定论的奸臣、汉奸当作历史文化名人,为其修建故居、树碑立传,当作地方文化名片;有的地方打着发扬传统文化的幌子,把封建社会里压迫妇女的贞节牌坊装饰一新,宣扬散发着封建礼教气息的女德文化。凡此种种,均提醒我们,应当加强文创领域正史宣传普及,从业者应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文创产品也要讲求“真理味道”。只有在文创开发中坚持守正创新,以科学的历史观激发文化自信,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设计导向,以清新的美学理念推动样态创新,守正史,立正德,弘真善,彰真美,才能让文创产品展现历史的力量、文化的力量、艺术的力量,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行稳致远。(摘编自谷中风《文创产品也要讲求“真理味道”》)材料二:优秀的作品通过对舞台时空的营造,引导观众获取新的体验和认知。由张艺谋导演的《对话·寓言2047》,汇聚了来自7个国家的20支团队共同打造的视听盛宴,一经推出便收获无数好评。这部剧是一次中西方文化跨界的深度“对话”,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融合在一起的高级艺术展现在观众面前时,产生的不仅仅是对这部剧的叫好,还帮助其形成对于未来科技和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跨界融合舞台剧《流动的敦煌》是目前国内唯一一部跨界融合、展演兼具的特殊舞台剧。通过舞蹈艺术与非遗技艺的融合,运用声、光、电等舞台“多维”立体技术,共同演绎了敦煌的历史文化,深刻解读每幅壁画背后的故事与文化,让观众在领略中国敦煌独特魅力的同时,唤起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视和保护。这是一部文化融合的观念剧,把敦煌文化从地域文化提升为丝路文化,打破了以往“就敦煌说敦煌”的常规套路。艺术作品能引发观众的共情共鸣,文化创意产业不单单要在适应的环境中生长,同时文创创作的成功助推环境的进一步生长。以成都永陵博物馆音乐舞蹈石刻“二十四伎乐”为蓝本创编的大型国乐观念剧《伎乐·24》,让文物在伴着国乐的舞蹈空间模式中再生重现。在《伎乐·24》衍生出的饰品、文具类产品等一系列传统文创产品外,文创者抓住成都作为音乐之都的标签,在永陵博物馆附近一生态公园规划打造中国第一个生态乐音博物馆,将二十四伎乐石像做成伴有真实伎乐声音的公园智慧浏览导图,再次活化成都本地文化,实现从传统的单一文化产品到多元、现代、高科技的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在文创的道路上,唯有创新才能超越,创新需要具备的才能往往是多面的。文创不是几种文化的随意嫁接,而是在深思熟虑后的有意为之。好的文创种子,前期找对了土壤,再加以施肥浇水,才能郁郁葱葱。(摘编自周文军《不走寻常路文创才能常谈常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故宫努力打造作为重要新兴产业的现象级众多文创产品,其中佳品迭出,长销不衰。B.文创产品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它是人们认识历史并达成历史认同的重要途径。C.《对话·寓言2047》因张艺谋通过对舞台时空营造的制作,才能成为优秀文创作品。D.文创产品在适应的环境中生长后,还可以推动、促进原有特定生长环境进一步发展。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创产品需要挖掘文化中蕴藏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使之在现代生活中得以传承、弘扬。B.价值是文创产品的核心,文创产品创意的价值取向永远决定着文创产品未来发展的方向。C.《流动的敦煌》运用“多维”立体技术跨界融合,使敦煌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真正展现。D.文创产品不仅要挖掘文创元素,还需要有独特的创意、先进的技术以及价值理念的支撑。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中相关“文创产品”观点的一项是()A.展示大量故宫珍贵文物的《故宫日历》,已畅销十三年,销售近500万册。B.商家以“颜值至上”理念精心设计中秋节月饼盒,突出其品位和时尚感。C.XX县提出打造“西门庆旅游项目”,大力发展“西门”文化的新文化产业。D.云南丽江将玉龙雪山、泸沽湖、大研古镇等美丽的风景印在旅游宣传册上。4.两则材料都是论述文创产品,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述。5.我们每个人都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美不美,家乡水”。请你为家乡设计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宣传家乡文化。要求介绍产品的构思并说明设计理念。【答案】1.D2.C3.A4.材料一主要从价值的角度论述,强调文创产品要以社会效益为先,兼顾经济效益;材料二主要从创新的角度论述,举例论述文创产品要在设计、技术和生长环境等方面进行创新。5.我为家乡设计的文创产品是“运河之韵文创桌游——探寻中国大运河”。

构思:玩家只需在吴王夫差和钱锺书中选择一个人物,再从交通工具中选择骑马或者货船,便可沿着运河顺流而下,领略两岸风光。在游戏道具的设计中,也融入沿岸美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角度展示大运河文化底蕴。

设计理念:以立体式地图探宝的桌游形式,融入沿岸美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们感受运河沿岸的各处地标性建筑和独特风土人情,让运河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其中佳品迭出,长销不衰”错误,原文说“不乏长销不衰的佳品”,意思是有些佳品长销不衰,不是所有的佳品长销不衰;B.“文创产品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错误,原文是“文创产品许多取材于历史人物、文物精品”,不是文创产品全部取材于历史,故“文创产品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推断不当;C.“因张艺谋通过对舞台时空营造制作,才能成为优秀文创作品”错误,“对舞台时空的营造”只是创造出优秀文创作品的一个方面,不是唯一原因。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使敦煌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真正展现”错误,“跨界融合的舞台剧《流动的敦煌》”只是进一步推动、扩大了敦煌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播。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C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价值,不符合文创理念;D.只是正常旅游推广宣传。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为此,文创产品开发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从而符合主流历史认知和价值立场,契合大众的历史情感和审美诉求,决不能为了搞噱头、抢关注而任性设计、野蛮发展”可知,材料一主要从价值的角度论述,强调文创产品要以社会效益为先,兼顾经济效益;根据“这部剧是一次中西方文化跨界的深度‘对话’,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融合在一起的高级艺术展现在观众面前时,产生的不仅仅是对这部剧的叫好,还帮助其形成对于未来科技和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通过舞蹈艺术与非遗技艺的融合,运用声、光、电等舞台‘多维’立体技术,共同演绎了敦煌的历史文化……”“艺术作品能引发观众的共情共鸣,文化创意产业不单单要在适应的环境中生长,同时文创创作的成功助推环境的进一步生长”“在文创的道路上,唯有创新才能超越,创新需要具备的才能往往是多面的”可知,材料二主要从创新的角度论述,举例论述文创产品要在设计、技术和生长环境等方面进行创新。【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简单来讲,文创产品是指具有文化内涵的创新性的产品,其核心要义是对文化内容进行创新性转化。为家乡设计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首先从家乡历史文化中选取某一个点,然后对其代表的文化进行挖掘体现。例如,针对运河文化可以设计桌游、大运河记忆IP智慧云游功能伞等。

产品构思即为文创产品的整体设计计划和构想,设计理念即构思过程中所确立的主导思想,它赋予作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根据文中“一款高质量的文创产品不仅是器物材质与灵感创意的对接,文化精神与当代审美的融合,更应担当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表达”“文创产品许多取材于历史人物、文物精品,也因此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叙述”可知,所设计的文创产品要担当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表达。例如运河桌游文创产品,是为了让人们感受运河沿岸的各处地标性建筑和独特风土人情,让运河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汪曾祺我在云南住过七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六年。准确地说,只能说在昆明住了七年。我们经常活动的地方是市内,我们到南屏大戏院去看电影;去逛书店,看一本书,一看两三个小时;逛裱画店,逛茶叶店……我们每天经过、随时往来的地方,还是大西门一带。街虽小,人却多,气味浓稠。我们在街上闲看。看卖木柴的,卖木炭的,卖粗瓷碗、砂锅的,并且常常为一点细节感动不已。但是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响最深,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不是另一种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联大。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西南联大校歌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窳陋而辉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喔,我的母校,我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西边是学生宿舍。土墙,草顶。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摞起来。既是书桌,也是衣柜。有的同学在同一宿舍中一住四年不挪窝。有些同学成天在一起,乐数展夕,堪称知己。也有老死不相往来,几乎等于不认识的。我和一位姓刘的历史系同学就是这样,我们俩同睡一张木床,他住上铺,我住下铺,却很少见面。他是个很守规矩、很用功的人,每天按时作息。我是个夜猫子,每天在系图书馆看一夜书,即天亮才回宿舍。等我回屋就寝时,他已经在校园树下苦读英文了。大路的东侧,是大图书馆。这是新校舍惟一的一座瓦顶的建筑。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门外“抢图书馆”——抢位置,抢指定参考书。大图书馆藏书不少,但指定参考书总是不够用的。更东,是教室区。土墙,铁皮屋顶(涂了绿漆)。下起雨来,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乓乓地响,让人想起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这些教室里面放的木椅,都是本色,不漆油漆。这种椅子的好处是不固定,可以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室任意搬来搬去。吴宓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联大师生服装各异,但似乎又有一种比较一致的风格。女生的衣着是比较整洁的,上课时军阀商人家的小姐也不会穿得花里胡哨。男同学绝大多数是蓝布衫、长裤。几年下来,衣服破旧,就想各种办法“弥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有人裤子破了洞,不会补,也无针线,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瘩,这样的疙瘩名士不止一人,教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时期穿了一件一个亲戚送给他的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领子很高,袖子很窄。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毯毯的“一口钟”(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披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一个侠客。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上来,很紧张。回头一看,是化学教授曾昭伦。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鞋(后跟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跟着),因此发出梯里突鲁的声音。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初到昆明,带来的盘缠尚未用尽,有些同学一到星期天就出去到处吃馆子。钱逐渐用完了,吃不了大馆子,就只能到米线店里吃米线、饵块。到连吃米线、饵块的钱也没有的时候,便只有老老实实到新校舍吃大食堂的伙食。饭是“八宝饭”,通红的糙米,里面有砂子、木屑、老鼠屎。菜常备的是盐水煮芸豆,还有二种,“魔芋豆腐”为紫灰色的,烂糊糊的淡而无味的奇怪东西。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诫同学: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云南人对联大学生很好,我们对云南、对昆明也很有感情。比较明显的、普遍的影响是在教育方面。有些联大师生为云南做了一些有益的实事。联大学生在中学兼课的很多,这对昆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是有很大作用的。更重要的是使昆明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呼吸到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这是精神方面的东西,是抽象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格调,难于确指,但是这种影响确实存在,如云如水,水流云在。(摘编自一九九四年第四期《中国作家》,有删改)文本二:国家兴难,哀鸿遍野,百无一用当真是书生吗?是战在沙场,还是守在后方读书?一群书生几经犹豫挣扎,最终趋向理性。中华民族之存亡,在于文化是否存活。于是乎“读书”有了一股子卧薪尝胆的气概,联大学生们心中只有“担负起国家兴亡”的信念,风采奕奕唱着《毕业歌》:“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国家的栋梁;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掀起来了!8年时间仅仅只毕业三千余人,却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虽处艰难年岁,这群师生却是从心底给出了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他们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勇敢,无问西东。(摘编自《西南联大·最困难时,往往最心怀美好》)文本三: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沈先生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在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我也没有那么多失落感、孤独感、荒谬感、绝望感。我写不出卡夫卡的《变形记》那样痛苦的作品,我认为中国也不具备产生那样作品的条件。(摘编自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部分回忆丰富多彩的市内生活,一方面呈现了西南联大周边人文气息和生活气息,另一方面衬托出西南联大对作者的深刻影响。B.吴宓先生讲课,为学生“搬椅子”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吴先生的修养,而他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也展现了西南联大教师优雅的君子风范。C.文章大量笔墨刻画教授们衣着“残破”,而描写联大人读书的细节却不多,而这正表现了联大人虽条件简陋却孜孜不倦做学问的志趣。D.结尾“如云如水,水流云在”化用杜甫诗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重在表现西南联大的精神气质和自由与随性的学术氛围。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即《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是北宋文学家王禹偁被贬为黄州刺史后写作的一篇小散文,抒发自己怅惘落寞却又不甘沉沦的心绪。B.西南联大校歌里唱到,将举国栋梁之才移往艰苦偏远的边疆,将其保护起来免受日寇的摧残,这正是为了保全民族未来的希望。C.闻一多先生是19世纪中国爱国主义诗人,以《红烛》《死水》《女神》等诗集,开一代诗风。他创作的著名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响彻中华大地。D.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是他创作的永恒主题。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本二中的“巨浪”有哪些特点。9.如欲以“朴素为文”为主题,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列出评论要点。【答案】6.D7.C8.“巨浪”指西南联大在学术方面对于整个中国的影响。它的特点有:①条件极其艰苦却重学问轻名利的学术氛围;②联大的民主思想、自由开放的精神;③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④乐观积极的心态;⑤高尚的君子人格和道德修养。9.①“朴素为文”是指汪曾祺的散文以细小琐屑的题材入文,不刻意追求精致的结构、深奥的题旨,而只是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写作方式;②“朴素为文”是指文章语言平淡质朴,贴近生活,娓娓道来,如话家常;③汪曾祺的“朴素为文”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理念:在平淡的叙述中,让真与美、日常生活的恬淡回归散文。【解析】【导语】文本一通过描述西南联大艰苦条件下的生活与教育,表现了联大师生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对昆明社会的深远影响。文本二进一步强调西南联大在国家危难之际仍然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的奇迹,表达了对联大学生为国家抱负的赞美。文本三通过沈从文对汪曾祺的指导,体现了“朴素为文”的写作理念,宣扬了真实、朴素的文学风格。这三篇文章共同呈现了西南联大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不凡气概与精神传承。【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D.“重在表现西南联大的精神气质和自由与随性的学术氛围”错。结合“但是这种影响确实存在,如云如水,水流云在”可知,化用诗句不是重在表达“自由和随性”,而是表达西南联大对云南在教育方面的影响确实存在。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C.“19世纪”错,闻一多是20世纪的诗人;另外《女神》是郭沫若的作品。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及分析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的能力。“巨浪”指的是西南联大在学术方面对于整个中国的影响。题干要求分析“巨浪”的特点。①首先看联大学生的生活条件,“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西南联大师生的条件极其艰苦;但是他们的学术氛围却极其浓厚,“巨浪”的特点之一是条件极其艰苦却重学问轻名利的学术氛围。②其次看联大师生的思想和精神,文本一末尾写联大学生在昆明一些中学任教,“更重要的是使昆明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呼吸到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可见“巨浪”的特点之一是联大的民主思想、自由开放的精神。③文本二中有“国家兴难,哀鸿遍野,百无一用当真是书生吗?一群书生几经犹豫挣扎,最终趋向理性。中华民族之存亡,在于文化是否存活。于是乎联大学生们心中只有‘担负起国家兴亡’的信念”,可见“巨浪”的特点之一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④文本一中还提到西南联大食堂的伙食,以及师生们的玩笑,“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诫同学: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可见“巨浪”的特点之一是乐观积极的心态。⑤文本二末尾总结了西南联大精神,“虽处艰难年岁,这群师生却是从心底给出了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他们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勇敢,无问西东”,可见“巨浪”的特点之一是高尚的君子人格和道德修养。【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写作特点、个性化解读的能力。题干要求以“朴素为文”为主题,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写一则文学短评。“朴素”可从写作内容、语言等角度分析;“朴素为文”也是作者的创作理念。①选取了在西南联大的很多琐碎的小事,比如写到校舍、图书馆、联大师生的服装、联大的伙食、联大学生对于昆明教育的贡献等,这些内容写得很“散”,很随意,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刻意追求精致的结构、深奥的题旨,而只是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写作方式。②从语言来看,平淡质朴,贴近生活的真实状态,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如“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西边是学生宿舍。土墙,草顶”“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毯毯的‘一口钟’”等,体现了其“朴素为文”的特点。③虽然没有选取“宏大”的题材,只是罗列了些琐琐碎碎的小事,但在平淡的叙事中却不乏真善美的真情。如写闻一多先生穿的一件亲戚送的“灰色夹袍”,写朱自清先生穿的“一口钟”,写联大食堂的“八宝饭”等,在平淡的叙述中却让人怀想联大师生对于真理的执着追求,他们虽然物质贫乏,精神却富足。“朴素为文”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理念:在平淡的叙述中,让真与美、日常生活的恬淡回归散文。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凡农者月不足而岁有余者也,而上征暴急无时,则民倍贷以给上之征矣。耕耨者有时,而泽不必足,则民倍贷以取庸矣。秋籴以五,春粜以束,是又倍贷也。故以上之征而倍取于民者四。夫以一民养四主,故逃徙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无积也。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鬻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则民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三徙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上不利农则粟少,粟少则人贫,人贫则轻家,轻家则易去,易去则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则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则战不必胜、守不必固矣,此由不利农少粟之害也。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节选自《管子·治国第四十八》)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舜A非B严C刑D罚E重F禁G令H而I民J归K之L矣M去N者O必P害Q从R者S必T利U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治理,与《六国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中“为”意思都相同。B.蕃,增长,与《种树郭橐驼传》“早实以蕃”中“蕃”用法和意思不相同。C.舜,传说中中国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与黄帝、颛顼、帝喾、尧合称“五帝”。D.涂,途径,与《齐桓晋文之事》“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中“涂”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管子认为治国的前提条件是让百姓富裕,贤君一定要先使民富,然后再治理国家。B.历代的君主因重视农业生产,所以虽然法度不一,号令不同,然而都能统一天下。C.从事商业比从事农业更易获得财富,因此百姓虽遭受刑罚仍放弃农业而从事商业。D.文中多处运用重语铺排手法,论述缜密深刻,酣畅淋漓,突出了农业的重要性。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2)耕耨者有时,而泽不必足,则民倍贷以取庸矣。14.管子的治国理念是什么?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概括。【答案】10.HMQ11.A12.C13.(1)(百姓)放弃农业而从事商业,那么土地就荒芜而国家就贫穷了。(2)耕田锄草都有季节限制,但雨水不一定及时够用,农民又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雇人浇地。14.①富民强国;②重农抑商。【解析】【导语】本文节选自《管子·治国第四十八》,主要阐述了治国应先富民的理念。作者通过对比田农与末业,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指出粟多则国家富强安定,反之则贫弱不治。文章通过引用古代贤明君主的事例,展示重农兴国的成功经验,并警示忽视农业带来的严重后果。运用了缜密的逻辑论证和铺排的手法,使论述更加深入,说服力强。文章凸显了农业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舜没有采用严重的刑罚和禁令,而人民都跟定他了。因为离开他必然受害,跟着他必然有利。“舜非严刑罚重禁令”中,“舜”是主语,“严刑罚重禁令”并列,共同受“非”的限制,在“令”后H处停顿;“矣”是句末语气词,在“矣”后M处停顿;“去者必害”与“从者必利”结构一致,二者之间Q处停顿。故选HMQ。【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一词多义、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A.三个“为”意思不同。治理/治理/被。句意: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B.正确。增长/结果实多。句意:是粮食增产的好地方。/结果实早而且多。C.正确。D.正确。途径/道路。句意:是招引民众的途径。/(天下)来往的旅客都想通行在大王的道路上。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百姓虽遭受刑罚仍放弃农业而从事商业”错误,由原文“故逃徙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无积也”可知,是说逃跑迁徙的百姓虽遭到处罚,也不能禁止他们外流,而不是弃农从商。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本事”,指农业;第二个“事”,从事;“末作”,指商业。(2)“有时”,有季节限制;“不必”,不一定;“倍贷”,借“一还二”的高利贷。【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可知,管子认为先富民才能强国;②由原文“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可知,管子认为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先代圣王都重视农业,增产粮食乃是成王业的根本大事。放弃农业而从事商业,那么土地就荒芜而国家就贫穷了。由此概括出重农抑商。参考译文:但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从前,历代的君主,法度不一,号令不同,然而都能统一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呢?必定是国富而粮多的缘故。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视农业的。人民从事农业则土地得到开垦,土地开垦则粮食增加,粮食增加则国家富裕。现今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制作的人们,干一天可以吃用五天。农民终年劳动,却不能维持自家生活。这样,人民就放弃农业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百姓)放弃农业而从事商业,那么土地就荒芜而国家就贫穷了。凡是农业,其收入的特点是按月算往往不足,按年算才可能有余。然而,官府征税却急如星火,没有定时,农民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应付上面征课。耕田锄草都有季节限制,但雨水不一定及时够用,农民又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雇人浇地。商人秋天买粮的粮价是“五”,春天卖粮的粮价是“十”,这又是一项“一还二”的高利贷。所以,把上面的征索算进来,成倍索取农民的地方就达到四项。—个农民要养四个债主,所以对于外逃者处刑,国君也不能制止农民外流,这乃是粮少而农民没有积蓄的缘故。从嵩山东麓到黄河、汝水之间,作物生长期早,凋落期迟,是粮食增产的好地方。四季皆种而五谷皆收。如今国家粮仓空虚而百姓没有积存,农民卖儿卖女,其原因就在于君主没有办法均衡人们的收入。所以先代圣王总是注意让农、士、商、工四民即使互换其行业,他们每年的收入也无法互相超过。这样,农民专一务农而收入可以与其他各业均衡。农民专一务农田野就得到开垦,奸巧之事也不会发生。田野开垦则粮食增多,粮食多则国家富裕。没有奸巧之事,那么百姓就会安定,富裕而安定,这是成就王业的方法。粮食,能吸引人民;粮食,能招引财富;粮食,也能使领土开拓。粮食一多,则天下的物产都来了。所以,舜第一次率民迁徙发展农耕建成“邑”,第二次迁徙建成“都”,第三次迁徙建成“国”。舜没有采用严重的刑罚和禁令,而人民都跟定他了。因为离开他必然受害,跟着他必然有利。先代圣王,正是善于为人民除害兴利,所以天下人民都归附他。农业发展则粮食收入增多,粮食收入增多则国富,国富则人民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则虽改变他们的风俗和习惯,对他们驱使和调遣,以至于有所杀戮,人民都是不憎恶的。这都是致力于粮食生产的功效。人君不发展农业则粮食必少,粮少则人民贫困,贫困则轻视家园,轻家则容易外逃,人民轻易外逃则君令不能做到“必行”,君令不能行则禁律也不能做到“必止”,禁律不能必止则战争不能做到必胜,防守也不能做到必固了。这都是不发展农业缺少粮食的危害。所以增产粮食乃是成王业的根本大事,是人君的重大任务,是招引民众的途径和治国的道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郎士元①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②尽向南。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注】①郎士元,唐代诗人,安史之乱时避难江南。②避地衣冠:西晋末年天下混乱,中原士人大举南迁,史称“衣冠南渡”。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仅向友人介绍了自己熟悉的江南风景,认为吴越风光他到任后自然熟悉。B.颈联对句借典故从历史渊源角度赞美江南风景,意在表明此地社会环境安定。C.诗歌使用“竹影”“山岚”“花木”等意象,写出了江南的自然和建筑的特点。D.尾联作者刻画夜晚“猿啼海树”的画面,所营造的意境氛围与前面有所差异。16.清人毛张健在《唐体肤诠》中评价此诗“不是劝驾,乃是催归”,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该如何理解这个评价。【答案】15.B16.①毛张健认为此诗并不是劝诫友人安心赴任,而是表达催促友人尽快返家的感望。②诗歌描写江南竹影满径、人家傍山、花木缘溪之胜景,并借用衣冠南渡之典提醒友人吴越风光让人沉迷,侧面劝诫友人不要像南渡衣冠们留恋于此。③诗歌尾联想象夜猿啼海树之场景,正面提醒友人“思乡望国”。【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意在表明此地社会环境安定”错误。“避地衣冠尽向南”意思是士人躲避战乱都特别喜欢到南方,此句借用这一典故,既是为了写出当时政局的动荡,又是想间接写出江南风景的美好。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评价文章的思想主旨的能力。①题干毛张健的评价中,“劝驾”意思是劝人赶紧出发,而“催归”意思是催促赶紧归来。所以,毛张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是此诗并不是为了劝诫友人赶紧出发安心赴任,而是劝告友人不忘归家、赶紧归来的愿望。②根据注释可知,作者此时因安史之乱而避难江南。而在诗歌颔联和颈联中,作者先以“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缘溪花木偏宜远”三句描绘江南竹林丛生的自然环境,依山而建的建筑特征,偏远之地沿河花木越繁茂的自然美景,极写江南之美景。但这三句结束,诗人却以“避地衣冠尽向南”加以总结。这说明,江南之景虽美,让人留恋,甚至有让人想要就此定居的想法。但在诗人眼里,他却对此有所担忧。此时大多数人避安史之乱而逃难于此,本只应暂居于此,并力求挥师北上,光复中原。所以,诗人更加害怕因为江南美景令人留恋而最终走上晋朝“衣冠南渡”而最终在此定居偏安一隅的结局。这是第一层“催归”之意。③诗歌尾联中,作者首先以“夜猿啼海树”烘托夜间寂静的氛围,然后由此直言“思乡望国”之情难以忍受的情感。这既是诗人自己的情感状态,也是劝告友人及早归家,免得离家太久,像他一样产生思乡望国之情。这是第二层“催归”之意。(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将往日情谊诉说,表达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登泰山记》中,写夜色已退,晨曦初现,太阳形体未现,光芒已可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循循善诱,先消除弟子顾虑时,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契阔谈讌②.心念旧恩③.极天云一线异色④.须臾成五采⑤.以吾一日长乎尔⑥.毋吾以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契、讌、须臾、采、毋。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时至白露,由于温差较大,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而凝结成水珠。为什么形容露水是“白”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古代中国人按照五行思考世界,五行又和五色相对应,秋露按照秋天所属的白色,而被称为“白露”。有俗语说:“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白露之后,气温降低,不再适合蚊子繁殖,其数量骤减,蚊子几乎①。蚊虫“嘤嘤嗡嗡”的叫声从人们耳边逐渐消失,②的是蟋蟀“唧唧唧唧”的声音。夜幕的草叶下秋虫浅吟低唱,清风、朗月、虫鸣,别具风味。人们认为白露时节的露水有特别的功效,可明目,降燥,美容。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民间在白露时节有“收清露”“喝白露茶”的习俗。白露茶,③,即为白露节气前后采摘制作的茶叶。在白露时节,昼夜温差剧烈变化,这成就了白露茶香、润、甘的特别口感,因而有“要喝茶,秋白露”之说。如果能用晨起收集的清露泡一杯白露茶,真是让人④。白露还是一年中最有诗意的节气,有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缠绵;有杜甫笔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深深思念;有白居易“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的萧瑟。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多处使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A.《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B.有俗语说:“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C.民间在白露节有“收清露”“喝白露茶”的习俗D.有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缠绵20.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红艳”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C.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D.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答案】18.示例:销声匿迹取而代之顾名思义神清气爽19.C20.D【解析】【分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结合上下文蚊子数量骤减和蚊虫的叫声逐渐消失可知,此处指蚊虫消失了,不再露面,可填“销声匿迹”;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第二处,语境说蚊虫的声音消失了,又出现了蟋蟀的叫声,可填“取而代之”;取而代之: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第三处,后文“即为白露节气前后采摘制作的茶叶”是对“白露茶”的解释,可填“顾名思义”;顾名思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第四处,语境说清露泡白露茶给人的感受,可填“神清气爽”。神清气爽: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也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引号表示引用;B.引号表示引用;C.引号表示强调;D.引号表示引用。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红艳久已歇”中“红艳”,用颜色代指花,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A.“汗青”,代指史册,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B.“朱门”,指古代王侯贵族的府第大门漆成红色,代指富贵人家,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C.“丝竹”,用乐器代指音乐,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D.用“雪”比喻浪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D。(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许多近视青少年的爸爸妈妈也戴眼镜,①,但经研究发现,年轻一代的近视率突增并非完全由遗传导致。科学家在对美国的因纽特人部落进行调查后,该部落的成年人极少患有近视,但他们后代的近视却约为50%左右。此案例表明,遗传因素对近视发病的影响并不大。因此,科学家猜测,②,年轻的因纽特人现在很少外出打猎或捕鱼,而是从超市购买食物,相较于他们的父辈,户外活动大大减少。科学家们为了弄清楚户外活动是否能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