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知识清单一、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背景:东汉末年,察举制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社会动荡,需要新的选官制度。创立与发展:曹魏时期创立,由中央政府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各地的中正官,负责察访评定本地区的士人,将其分为九个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朝廷根据中正官评定的等级,授予相应的官职。评价积极方面:初期一定程度上为曹魏政权选拔了一些人才,起到了选拔人才、稳定社会的作用。消极方面:后期逐渐被世家大族所控制,中正官评定人才主要看门第出身,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使得社会阶层固化,有才能的寒门子弟难以有晋升机会,不利于国家选拔真正的人才,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科举制背景随着士族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九品中正制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基础,需要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创立与发展隋朝: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形成。唐朝:唐朝继承和完善了科举制度。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进一步扩大了科举的范围和影响力;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考试内容唐朝: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时务策,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宋朝:经义、诗赋、论、策等,内容更加注重儒家经典的理解和应用。明清:以八股文取士,题目主要出自四书五经,考生需按照固定的格式和套路答题。评价积极方面:1.打破了士族门阀对官场的垄断,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2.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3.选拔人才相对公平公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治理。4.加强了中央集权,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5.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产生了积极影响。消极方面:1.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2.科举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典,忽视了其他学科和实用技能的培养,导致人才知识面狭窄。3.科举制度后期存在着一些舞弊现象,影响了考试的公正性。二、三省六部制1.历史沿革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体制逐渐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相继出现,但三省的职权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善。隋朝: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尚书省、内史省(唐朝时改为中书省)、门下省,六部为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工部。唐朝:唐朝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明确了三省的职权和分工,使其运行更加顺畅和高效。2.三省的职责与分工中书省:负责决策,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是中央决策机构。门下省:负责审议,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令,如有不妥之处,可以驳回重议,是中央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中央行政机构。3.六部的职责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务。礼部:掌管国家的礼仪、祭祀、学校、科举等事务。兵部:掌管全国的军事事务,如军队的编制、训练、调遣等。户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刑部: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负责审核各地的案件和司法审判。工部:掌管全国的工程建设、水利、交通等事务。4.运行机制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均为宰相。三省之间既相互分工,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决策、审议和执行体系。中书省起草诏令后,交门下省审议,通过后再交尚书省执行。如果门下省认为诏令有不妥之处,可以封驳退回中书省,要求重新起草。尚书省执行诏令时,也需要向中书省和门下省汇报执行情况。5.影响政治方面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封建国家的中央政权机构更加完善和严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统治。宰相权力一分为三,相互牵制,避免了权臣专权,加强了皇权。经济方面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例如,户部掌管财政收支,工部掌管工程建设等,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各项经济活动。文化方面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科举制与三省六部制相互配合,选拔了大量有文化素养的人才,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同时,三省六部制的完善也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三、赋税制度1.租调制背景:魏晋时期,战乱频繁,人口流动加剧,土地兼并严重,原有的赋税制度遭到破坏。为了稳定税收,保障国家财政收入,政府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内容:按户征收粮和绢帛,称为“租调”。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颁布均田令,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影响租调制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北魏政权的稳定和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但是,租调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如土地分配不均等问题,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社会的稳定。2.租庸调制背景:唐朝建立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对赋税制度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内容除了征收租调外,还增加了“庸”。“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即成年男子每年要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绢或布,以代替服役。如果不想服役,可以纳绢或布代役,每天折合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均田制为基础,国家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向国家缴纳租庸调。影响以庸代役保证了农民有较充足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可以安心生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巩固了府兵制,使兵农合一,有利于国家的军事安全。但是,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逐渐无法维持。3.两税法背景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瓦解,租庸调制无法继续实行。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国家财政收入锐减,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解决财政问题,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唐德宗时期,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内容量出制入:中央政府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确定全国总税额,然后分配到各地征收。以资产和田亩为主要征税标准:不再按照人口征税,而是根据每户的资产和田亩数量来确定税额。资产包括土地、房屋、牲畜等,田亩则按照实际耕种的面积计算。统一征收货币:以前的赋税主要以实物形式缴纳,两税法则规定以货币形式缴纳税款,方便了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分夏秋两季征收:每年夏、秋两季分别征收一次税款,夏季征收时间一般在六月,秋季征收时间一般在十一月。影响积极方面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开始以资产和田亩为主要征税依据,相对公平合理,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了财政危机,为唐朝后期的统治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成为税收的主要形式,推动了商品交换和市场的繁荣。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生产和生活,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消极方面两税法实施过程中,由于地方官吏的腐败和操作不当,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税外加征、强制征税等,加重了农民的负担。长期来看,土地兼并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矛盾仍然存在。四、总结1.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的特点继承与发展相结合:隋唐制度在继承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加完善和适应时代的需要。例如,科举制继承了察举制的一些优点,同时又进行了重大改革,打破了门第限制,成为一种更加公平、公正的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则是在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进一步明确了三省的职责和分工,提高了行政效率。以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为核心:无论是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还是赋税制度的改革,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统治。科举制使更多的人才为封建政权服务,加强了皇帝对官员的选拔和控制;三省六部制通过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赋税制度的改革则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增强了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变化,隋唐政府对制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例如,租庸调制的实行与均田制相适应,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两税法的出台则是为了解决土地兼并和财政危机等问题,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2.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的影响对隋唐时期的影响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统治,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国家政权更加稳定和巩固。同时,科举制的实行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为封建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经济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实施,调整了生产关系,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文化上,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繁荣。科举制的兴起,使得读书成为社会风尚,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知识的传播。同时,文化的繁荣也为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学生餐厅的照明与色彩搭配艺术
- 深度解读网络舆情的来源与影响研究报告解读分享
- 现代金融行业中的移动支付技术与教育普及
- 快手国庆节的活动方案
- 国庆假期活动方案
- 国庆节酒店涨价活动方案
- 2、3、4的乘法口诀(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Unit1 There is a horse in this photo(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四年级上册001
-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13 我能行(说课稿)-统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 春节后复工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寄宿制学校工作总结
- 小学数学6年级应用题100道附答案(完整版)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JT-T 1495-2024 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规程
- JT-T-390-1999突起路标行业标准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计算300题及答案
-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物理二诊试卷(含答案)
-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 鲜切水果行业分析
- 第7章-无人机法律法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