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重点文言实词讲与练_第1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重点文言实词讲与练_第2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重点文言实词讲与练_第3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重点文言实词讲与练_第4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重点文言实词讲与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重点文言实词讲与练2024届高三5班1.爱词义解释“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思,“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会加以“爱护”。成语勾连爱才若渴爱屋及乌爱不释手【对应教材】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爱护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喜欢,爱好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之事》)

——舍不得,吝惜,爱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爱慕,欣赏另有:恩惠;隐蔽,躲藏;怜惜,同情爱: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④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⑤恩惠。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⑦怜惜,同情。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当堂检测楚人爱()其子,虽爱()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菊,众人爱()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而不见。楚人爱(宠爱)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译:有个楚人宠爱自己的儿子,即使他吝惜钱财,对于自己儿子的要求也没有不答应的。他的儿子长大成人,有陶渊明的风范,只喜爱菊花,大家都爱慕他的高洁,称赞他。和他相约在茶亭见面,他隐藏着没有出现。2.安【对应教材】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

安全,安稳,安定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安抚,抚慰沛公安在(《鸿》)——

哪里,什么地方,怎么衣食所安(《曹》)——养生另有:安置,安放;使---安词义解释“安”的本义是“安稳、安定”。“安定”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定”,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成语勾连居安思危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安:①安全,安稳,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②安抚,抚慰。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④使---安。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⑥养生。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当堂检测战国间,诸侯欲觅安()闲之地,得旦夕安()寝,常与邻国相安(),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在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译:战国时期,诸侯想要寻找安全闲适的地方,来获得旦夕之间的安逸,他们常常与邻国相互安抚,认为没有祸患。这些国家不时有贼寇盗贼侵犯,但他们能够像泰山一样安稳,他们想要求得的是衣食的给养,于是去险要的偏远之地去安置军队,失败了。逝去的东西就像这一样,现如今又在哪里呢?词义解释“被”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成语勾连被坚执锐泽被后世【对应教材】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

——遭受,遇到,蒙受妆成每被秋娘妒(《琵》)——表示被动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②披散,披着。泽被后世

——覆盖,遮盖另有:被子;加3.被被:读音一:bèi:①被子(名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②覆盖(动词)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③遭受,遇到,蒙受。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荆轲刺秦王》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④加。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⑤介词,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屈原列传》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读音二:pī,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陈涉世家》译文: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②披散,披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屈原列传》译文: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当堂检测屈原忠而被()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发被()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衣,身被()十余创,尤不为苦也。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披散)发被(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译:屈原忠诚却被人诽谤,已经被罢黜,他的思想既忧愁又幽深。他披散着头发,穿着皮衣在江边行走吟唱,即使大雪覆盖了衣服,身上遭受了十余处创伤,他也不觉得凄苦。4.倍词义解释“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成语勾连事半功倍【对应教材】(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

通“背”,背叛,违背(2)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

越发,更加(3)其实百倍(《六国论》)

倍数(4)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观刈麦》)

加倍,愈加,更加倍:①通"背",背叛,违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鸿门宴》译文: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②一倍,加倍。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孙子•谋攻》译文: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治平篇》③增加。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烛之吴退秦师》译文: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④越发、更加、倍加。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亲人苏武陷匈奴,不倍()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思亲。当堂检测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倍数)。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加倍)思亲。译:苏武被困在匈奴,不违背自己的气节道义。思念之情和游子相比,还要超过百倍,十年间,每遇到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5.本词义解释“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义为“基础,本原”。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成语勾连追本溯源舍本逐末变本加厉无本之木【对应教材】(1)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

推究(2)自言本是京城女(《琵》)本来(3)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本来的,原来的本(běn):1.名词。(1)草木的根或茎干。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气培欲平《种树郭橐驼传》(2)根本,根源。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3)本业。指农业。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论积贮疏》(4)底本,版本,奏本。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2.动词。推究本原,以……为范本。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3.副词。本来,原来。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琵琶行(并序)》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4.代词。这,那。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采草药》5.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6.形容词。原来的。刘媪本姓实存。当堂检测柳宗元本(

)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

),反其本(

)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

),即今日所见本(

),以本(

)其当日心境。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译:柳宗元本来追求飞黄腾达,但被贬到柳州,亲近自然,种植植物,返回到他的根本,有很多收获;后人将他的言论编辑成许多册书,就是今天所见的版本,来推究他当日的心境。6.鄙词义解释“鄙”的本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成语勾连贵远鄙近【对应教材】(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

边邑,当作边邑(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庸俗,浅陋,鄙俗(3)人贱物亦鄙(《孔雀》)轻贱鄙:①边界地方。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为学》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②动词,轻视。孔子鄙其小器(轻视)《训俭示康》译文:孔子轻视他器量狭小。③庸俗,见识浅,鄙陋。肉食者鄙(庸俗,见识浅,鄙陋)《曹刿论战》译文: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④复合词:鄙人:a自称的谦词: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史记•冯唐列传》

译文: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b鄙俗,不开化的人。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译文: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陋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c乡下人。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史记•李将军列传》译文:我见李将军,朴朴实实象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言辞。鄙贱:粗野而又地位低微。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您宽容我到这个地步啊。当堂检测晋之鄙()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人。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日:”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日:“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译:晋国的边疆有两个人,来到秦地就说:"我们是浅陋粗俗的人,希望求得他们的谅解。”居住久了,就轻视秦人说:“秦人也不过如此,都像蛮夷-般浅陋粗俗罢了。”7.兵词义解释“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武器有关。由“军事,战争”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成语勾连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临城下厉兵秣马【对应教材】(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论》)

器(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廉》)军队(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

战争,战事兵:①兵器,武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武器)《过秦论》译文: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都城咸阳②用兵器杀人。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史记•伯夷列传》译文:(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③战争,军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战争,军事)《论积贮疏》译文:战争、旱灾相继而来,社会的财富极其缺乏④士兵,军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赵国也准备了许多军队防备秦国,秦国不敢妄动。起视四境,而秦并又至矣《六国论》。译文:(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⑤用兵策略,战略。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孙子•谋攻》译文: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⑥复合词:兵符。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我(侯生)听说晋鄙的兵符常在魏王卧室之内当堂检测陈涉初起之时,用兵()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以疲惫之兵(),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其友,勿劝。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译:陈涉刚开始起兵时,用兵之道比不上秦国的谋士,但能削树木为兵器,率领疲惫的军队,于是灭了秦国。等他得到天下之后,他小时候的朋友触犯了他的颜面,左右随从想要伤害他的朋友,他也不劝阻。8.病词义解释“病”本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成语勾连病入膏肓无病呻吟同病相怜【对应教材】(1)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有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困苦,困乏(3)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担心,忧虑(4)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重病病:①疾病。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扁鹊见蔡桓公》——您的疾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了,不及时医治将要更加严重②生病。而江浙之梅皆病矣(生病)《病梅馆记》——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生病了③使成病态。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病态)《病梅馆记》——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④困苦不堪,困乏。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捕蛇者说》——假使当初我不做这个差事,早已经困苦不堪了⑤筋疲力尽。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筋疲力尽)《赤壁之战》——用疲惫染病的士兵控制三心二意的军队⑥毛病,缺点。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原毁》——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⑦担心,忧虑。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子产告范宣子轻币》——晋国范宣子执政,诸侯向晋国缴纳的贡品很重,郑国人深为这件事所苦。⑧损害。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史记•货殖列传》——一斗米,卖二十钱损害农人,卖九十钱损害从事工商业的人。⑨责备、羞辱。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训俭示康》——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好的品德,现代人却用节俭来互相羞辱。当堂检测桓公身有疾.左右病(

)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

)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

)。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译:齐桓公身体有疾病,身边的人都担心他,他们请求扁鹊医治,然而齐桓公不接受治疗,疾病进入他的内脏,于是他死了。后人认为这件事不是大臣的过错,而是齐桓公的缺点。现在的人们常常用这件事来相互辱骂责备。词义解释“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成语勾连察言观色明察秋毫习焉不察【对应教材】察邻国之政(《寡》)考察,调查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情表》)考察和推举虽不能察,必以情(《曹》)了解,弄清楚9.察

①仔细看,观察。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石钟山记》译文: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②看清楚。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看清楚)《齐桓晋文之事》译文: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③考察,审察。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察,审察)《赤壁之战》译文:刚才我(鲁肃)察看众人的议论,(是)专门想贻误将军④明察,了解,弄清楚。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曹刿论战》译文: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依据实情处理⑤考察后加以推荐。察臣孝廉(考察后加以推荐)《陈情表》译文:推举臣下为孝廉⑥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译文:水清澈到极点就没有鱼(生活在里面),人精明到极点就没有人跟随。⑦察察,洁净的样子。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察察,洁净的样子)《屈原列传》译文: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当堂检测郡守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孝廉,足见帝之察()。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译:郡守观察李密孝顺的事,告诉了皇帝,皇帝身边的人认为没有能够完全地了解这件事,但皇帝认为李密品德洁白,是众人的典范,于是命令郡守推荐李密做孝廉,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皇帝的明智。词义解释“朝”本义为“早晨”。古代大臣在早晨须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的使动义即“使……朝见”。成语勾连朝三暮四改朝换代朝秦暮楚朝不保夕朝闻夕死【对应教材】读cháo: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朝见,朝拜序八州而朝同列(《过》)使……朝见、朝拜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朝代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陈情表》)朝廷读zhāo:朝服衣冠(《邹》)早晨10.朝朝:1.名词:(1)读zhāo①早晨。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离骚》朝夕相处②量词。日,天。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告子下》)(2)读cháo:①朝廷,朝堂。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朝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③朝政期年不听朝(《吕氏春秋》)2.Cháo动词。拜见,朝见,朝拜。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项脊轩志》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廉颇蔺相如列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过秦论》译文:强国请求降服,弱国入(秦)朝拜。3.cháo。介词。对、向。坐北朝南[说明]“朝”,诸侯春天朝见天子;“觐”,诸侯秋季朝见天子,后都泛指朝见帝王。“朝’’用的范围比较广,除见帝王外,子见父母也可以叫“朝”。另外,“朝见”一般指下对上,也指皇上上朝接见臣下。当堂检测邹忌旦日朝()服衣冠,于朝()谏齐王。齐王纳其谏。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经数年之久。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谋臣所景仰。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齐王纳其谏。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朝代)谋臣所景仰。译:邹忌第二天早晨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在朝廷劝谏齐王。齐王接纳了他的进谏。这以后,齐国日益强盛,弱小的国家前来拜见,经过数年之后。邹忌闻名天下,被历朝谋臣景仰。词义解释“增加”义,后来写作“增”;隔两代的亲属叫“曾”。虚化为“曾经”。成语勾连似曾相识曾经沧海曾几何时【对应教材】读céng:相逢何必曾相识(《琵》)曾经读zēng: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语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增加11.曾曾:读音一:céng(1)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译文: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过去曾经很熟悉。

(2)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读音二:曾zēng(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治平篇》)

——高祖曾祖的时代,空闲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开垦出来。

(2)动词,通“增”,增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当堂检测愚公自曾()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愚公自曾(指与自己相隔两代的亲属)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经)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层”)云,笑之。愚公笑日:“何曾(竟)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译:愚公自从曾祖起居住在太行、王屋山下。因为太行、王屋二山阻隔,进出不便,愚公全家曾经一起讨论移山。于是率领妻子儿女移山,度过了几个春秋,山没有减少,愚公的邻居智叟望着山上层层的云嘲笑愚公。愚公笑着说:“你怎么竟然不如孩子呢?世世代代移山,一定会有结束的日子。12.乘词义解释“乘”本义是“驾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依靠”。作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成语勾连乘人之危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因利乘便有机可乘【对应教材】读chéng: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趁着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驾,坐乘彼垝垣(《氓》)登上若夫乘天地之正(《逍》)顺应读shèng:车六七百乘(《陈》)一车四马乘:读音一:chéng①驾,坐,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赤壁之战》译文:坐牛车,吏卒跟随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驾,坐)《石钟山记》译文: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②升,登。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登上)《涉江》译文: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③趁着,凭借。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趁着,凭借)《过秦论》译文: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凭借,依仗)《宋书•宗悫传》译文:希望能驾御长风踏破万里波涛④冒着。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冒着)《登泰山记》译文: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到达泰安。读音二:shèng①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陈涉世家》译文:等到了陈,有战车六七百辆。

超乘者三百乘(辆)《殽之战》译文: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译文:得到帝王的权势,统辖八州,而使同等的六国来朝拜②佛教的教派或教法

大乘佛教③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叫“乘”,后称史书为“史乘”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孟子•离娄下》译文: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都是一样的。④数词,四。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殽之战》译文:用四张熟牛皮,二十头牛犒劳秦国军队。当堂检测陶渊明手握《左传》,乘()彼桅垣,阅至“公与之乘()”,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便,终而亡,顿生归家之心,一路冒风乘()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化以归尽。陶渊明手握《左传》,乘(登)彼桅垣,阅至“公与之乘(乘坐)',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同‘趁’趁着)便,终而亡,顿生归家之心,一路冒风乘(冒着)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顺应)化以归尽。译:陶渊明手拿着《左传》,登上那垮塌的土墙,读到"鲁庄公和曹刿乘坐同-辆车”这句话,感慨古代帝王即使凭借有利形势趁着便利,最终也灭亡了,一下子生出了回家的心思,一路冒着风雪,回到家,心才平定下来,就待在家里顺应自然直到生命终结。词义解释“诚”本义指“真心,真诚”。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成语勾连诚惶诚恐开诚布公心悦诚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应教材】帝感其诚(《愚公》)诚心,诚意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实在,的确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赤壁之战》)果真,如果13诚13诚:①名词。真心真意。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心真意)《愚公移山》译文: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上两座山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操情以傲物

(《谏太宗十思书》)译文:原来是在打天下的时候,帝王对待臣民诚心诚意,一旦得志,便纵情傲物②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六国论》译文: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③连词,表示假设推论。果真,如果。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译文:如果楚国能和齐国断交,那么秦国愿意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土地。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赤壁之战》译文:现在将军如果真能派猛将统领几万大军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如果)《隆中对》译文: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雄霸天下的伟业就能够完成,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当堂检测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诚()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赵,后秦诚()如此。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诚意),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诚(确实)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赵,后秦诚(果真)如此。译: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秦国,这足以看出赵国的诚意,然而秦王假装召见有关官员查看地图指着从这里开始的十五座城给赵国,相如考虑到秦王确实没有给赵国土地的意思,于是就派遣随从带着和氏璧回到赵国,后来秦国果真是这样。词义解释“除”本义为“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成语勾连除旧布新斩草除根兴利除弊除暴安良【对应教材】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殿阶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清除,去掉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拜官,任职14.除.除,chú:(1)名词,台阶: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苏武传》)

——跟随皇帝到了雍棫阳宫,扶着御辇下台阶。

(2)动词:①去掉,除去。: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您)应当在天下纵横驰骋,替汉朝除去佞贼臣。

②修治,清理: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就清理了魏忠贤的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

③拜官授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当堂检测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其东屋之除()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太子除()其官职,令其刺秦王。荆轲曰:“除()吾死,不然事定成!”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除掉)其东屋之除(台阶)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太子除(授予官职)其官职,令其刺秦王。荆轲日:“除(除非)吾死,不然事定成!"译:荆轲凭借义气闻名天下,燕太子派人召唤他,荆轲起初并不愿意,太子用诚心来对待他,三次探访他的住处,亲自除掉了他东屋台阶上的尘土,引导荆轲上车,荆轲被他感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和太子一同回来。太子授予他官职,命令他刺杀秦王。荆轲说:"除非我死去,不然一定完成事情”15.辞词义解释“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成语勾连不辞而别辞微旨远义不容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对应教材】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言词,言语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告别,离开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推辞我从去年辞帝京(《琵》)告别,辞别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辞谢,婉言道歉辞:(1)名词①诉讼的供词狱辞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狱中杂记》)——讼词中没有写明是预谋杀人或故意杀人的,经过秋审归入“矜疑”一类,就可以免去死罪。②口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口实《左传》

——想要强加给他罪名,哪用担心没有口实。③言辞,文辞。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辞,文学)

《屈原列传》——都爱好文辞而以善于作赋被人称赞④托辞,借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借口)

《赤壁之战》——挟持着皇帝来征讨天下,动不动以朝廷(的名义)为借口

⑤命令: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近来奉了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向南一指,刘琮就投降了。

⑥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谭嗣同》)

——并且带来他自己所撰写的书和诗文辞赋的稿件数册,一小箱家信托付给我(2)动词:①告别,辞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现在出来,没有告辞,怎么办呢?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琵琶行》——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

②推辞,不接受: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鸿门宴》——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信陵君窃符救赵》)

——如姬想为公子出力,就是献出生命也不会推辞。

③计较: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行大礼的人不必计较小的谦让。⑶复合词:①辞令:应酬的语言、文辞。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屈原列传》——(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屈原列传》——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②辞谢:婉言道歉: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怕他撞坏宝玉,就向他道歉当堂检测屈原德高,作《楚辞()》,其辞()美,子兰欲以叛国之辞()除之。屈原曰:“死且不辞(),何惧之有?”后为楚王所逐,辞()亲戚,见放楚之汨罗。屈原德高,作《楚辞(古代的一种文体)》,其辞(文辞)美,子兰欲以叛国之辞(借口)除之。屈原日:“死且不辞(推辞),何惧之有?”后为楚王所逐,辞(辞别)亲戚,见放楚之汨罗。译:屈原道德高尚,曾写作了《楚辞》-书,这本书言辞很优美,子兰想用他叛国作为借口杀害屈原。屈原说:“我死都不害怕,还有什么好怕的?”后来屈原被楚王放逐,屈原辞别了亲朋好友,被放逐到楚国的汨罗。16.从词义解释“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从”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成语勾连从长计议从善如流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力不从心弃笔从戎何去何从【对应教材】(1)用作动词: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跟随②臣从其计(《廉》)依顺,听从③弟走从军阿姨死(《琵》)参加(2)用作名词:④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旧读zòng,堂房亲属⑤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

通“纵”,合纵从,读音一:cóng(1)动词:①跟随: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随在后面。

②依顺,听从: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听从了他的计策,幸好您也赦免了我。

③参与,参加: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

④追赶:佯北勿从。(《孙子·军争》)——假装败退的敌人不要追赶。

⑤依傍,紧挨着: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樊哙紧挨着张良坐下。

(2)介词,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由小山包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读音二:zòng名词:

①指堂房亲属。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毕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侄子们得到。

②通“纵”,南北方向,也特指合纵的盟约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于是合纵的盟约被破坏了,(六国)又争着割地贿赂秦国。当堂检测樊哙从()军,从()刘邦征伐。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张良见势急,至军门见樊哙,樊哙从()良计,斥项王。项王不识此人,问所从()来,欲杀之,樊哙不顾。项王感其勇猛,命其从()良坐。樊哙从(参加)军,从(跟随)刘邦征伐。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张良见势急,至军门见樊哙,樊哙从(听从)良计,斥项王。项王不识此人,问所从(由,自)来,欲杀之,樊哙不顾。项王感其勇猛,命其从(挨着)良坐。译:樊哙参军,跟从刘邦征战。后来项羽在鸿门设宴,想要杀掉刘邦,张良见情势紧急,到军门与樊哙见面,樊哙听从张良的计策,呵斥项王。项王不认识这个人,问他从哪里来,想要杀了他,樊哙根本不看他。项王感慨他勇猛,命令他挨着张良坐下。17.殆词义解释“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成语勾连百战不殆殆无虚日【对应教材】(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秋水》)

危险(2)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疑惑不解(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近于,几乎(4)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大概,恐怕殆,dài:(1)形容词:①危险: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

——我如果不是来到了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

(2)副词:①表测度或不肯定。大概,恐怕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和我一样。

②表约略,几乎,接近,差不多: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燕国赵国处在其他国家几乎被秦消灭光了的时候。当堂检测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物件殆()尽,唯余项脊轩。归有光以为殆()有神助,后重修之。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危险),物件殆(接近)尽,唯余项脊轩。归有光以为殆(大概)有神助,后重修之。译:归有光家遭遇火灾,情势紧急危险,物件几乎都烧尽了,只剩下了项脊轩。归有光认为大概是有神明帮助,之后重新修建了它。18.当词义解释“当”的基本义是“适应,相称”。有“相称”的能力才能“掌管,担当”。“抵挡”时当然要“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面对”对方。成语勾连锐不可当当仁不让独当一面当机立断当之无愧首当其冲安步当车【对应教材】(1)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对着,面对(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担当,担任(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通“倘”,假使,如果(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对等,比得上(5)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项脊》)遮挡,遮蔽(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占据,把守(7)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值,在,正在(8)不久当归还(《孔雀》)必定,一定(9)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廉》)应当,理当当,读音一:dāng(1)动词:①两者相抵: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招募能捕到这种毒蛇的人,(用捕到的蛇)顶他应交的租税。

②抵御,抵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估计您的军队能够抵挡得住项王的军队吗?

③占据,把守:一夫当关,万人莫开。(《蜀道难》)

——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个人也攻不下来。

④主持,执掌: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元军邀请主持国政的人相见。

⑤判决,判罪: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

——你们这些人遇到大雨阻隔,全都错过了期限,错过期限就会被判处杀头的罪。

⑥应当: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

——各位将军官吏如有再敢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和这个书案一样。

(2)介词:①表处所,对着,面对: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

——面对窗户梳理头发,照着镜子在额头贴上花黄。

②表时间,值,在,正在。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

——在这个时候,有商鞅辅佐他。

(3)副词:①表必然,必定,一定。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过不了多久我一定回来,回来之后一定去迎娶你。

②表时间的未来,将,将要。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今天将要远离了,面对表章落泪,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了。

读音二:dàng(1)动词:①符合:惴惴恐不当意。(《促织》)

——心中惴惴不安,恐怕不符合(县官的)心意。

②当作: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

——晚些吃饭,(粗茶淡饭)也可以当作肉食;从容不迫地步行,就可以当成坐车。

(2)形容词,适宜,恰当: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采草药》)

——按照古法采草药,多在二月和八月,这很不恰当。当堂检测李斯为秦相,当()政。当()是时,敌虎视秦,李斯令将当()关隘,敌临,守将退之,按律当()死。李斯念其功,以功当()泽,于其当()死之际活之,后令其当()出使之职,守将涕落曰:“此事,名我固当()。吾定效力,不负君望!”李斯为秦相,当(掌握)政。当(在)是时,敌虎视秦,李斯令将当(把守)关隘,敌临,守将退之,按律当(判决)死。李斯念其功,以功当(相抵)泽,于其当(将)死之际活之,后令其当(任)出使之职,守将涕落日:“此事,名我固当(恰当)。吾定效力,负君望!”译:李斯担任秦国宰相,掌管朝政。在这个时候,敌人对秦国虎视眈眈。李斯让将士把守住关隘,敌人来临,守关的将土撤退,按照律法应当处以死刑。李斯顾念他的功绩,用功绩来抵恩惠,于是在他快要死的时候使他活了下来,后来令他担任出使之职,守将哭着说:这件事,让我来做本来就很恰当,我必定效力,不辜负您的期望。19.道词义解释“道”的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成语勾连道听途说道不拾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分道扬镳安贫乐道津津乐道【对应教材】(1)会天大雨,道不通(《陈》)道路(2)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方法(3)伐无道,诛暴秦(《陈》)道义(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道理,规律(5)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志趣(6)何可胜道也哉(《游褒》)说,讲(7)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风尚道,dào:(1)名词:①道路: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

——有一只狼站在路中间,像人一样直立着嚎叫。

②途径,方法: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

——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③风尚: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从师的风尚已经很久不能流传了。

④思想,学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⑤道理,规律: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我所喜欢的是(事物间的)规律。

⑥好的政治措施和局面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2)动词:①取道: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从郦山下来,取道芷阳从小路行走。②走路,赶路: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战》)

——听说曹操已经向荆州(进军了),就日夜加速赶路。③说,讲。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哪里讲得完呢?

④通“导”,引导,疏导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

——所以(对于人民),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发展,其次是借有利的形势引导他们。当堂检测苏洵欲往京城,道()泰山间行.遇隐士行于道(),憩于茶亭,论秦国与六国之事,隐士举兵家之道(),以为六国用兵之道()不及秦国,苏洵不以为然。二者言辞激烈,未能休也。人道()此事:孰闻道()多也?苏洵欲往京城,道(取道)泰山间行.遇隐士行于道(道路),憩于茶亭,论秦国与六国之事,隐士举兵家之道(主张),以为六国用兵之道(策略)不及秦国,苏洵不以为然。二者言辞激烈,未能休也。人道(谈论)此事:孰闻道(道理)多也?译:苏洵想要前往京城,取道泰山间的小路。遇到有隐士在道路间行走,两人在茶亭休息,谈论秦国与六国的事情,隐士列举了兵家的主张,认为六国用兵的方法不如秦国,苏洵不这样认为。两个人言辞激烈,没有停止。人们都说这件事:谁听闻的道理多呢?20.得词义解释“得”本义为“得到”。“得到”就有“收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由“正确”的意义引申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成语勾连得过且过得不偿失怡然自得得寸进尺得陇望蜀得鱼忘筌相得益彰探骊得珠【对应教材】(1)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取得,获得(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具备(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通“德”,感激(4)未得与项羽相见(《鸿》)能够,可以(5)此言得之(《六国论》)

对,正确(6)此余之所得也(《游褒》)收获(7)吾得兄事之(《鸿》)应该得,dé:(1)名词:①收获: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促织》)——不如自己前去寻找,希望能有万一的收获。

②心得,体会: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心得。

(2)动词:①取得,获得: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②具备: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积累善行,成为美德,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③能够: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能和项羽相见。

④完成: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咏田家》)

——医治完了眼前的创伤,却挖掉了心上的肉。

⑤通“德”,感恩: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是为了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3)形容词:①融洽: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记王忠肃公翱事》)

——某某太监也很守法,和王翱相处得很融洽。

②对,正确:此言得之。(《六国论》)

——这句话说对了。

③得意.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

——(晏子的车夫)趾高气扬,很得意的样子。

(4)副词,必须、应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当堂检测临川人张奇游学得()一书,乃安石所著。曰:“吾得()珍宝事之”,后读之,快然自足,多有所得(),以为安石所言得()之。临川人张奇游学得(获得)一书,乃安石所著。日:”吾得(应该)珍宝事之”,后读之,快然自足,多有所得(心得),以为安石所言得(得当)之。译:临州人张奇外出求学时得到一本书,是王安石所写的。他说:”我应该要像对待奇珍异宝一样对待它”,张奇读了这本书后,心情非常愉快很满足,他很有心得,认为王安石说的很得当。21.度词义解释“度”本义为“量长短的工具”。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之义。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由“标准”则引申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成语勾连审时度势置之度外度日如年风度翩翩挥霍无度度长絜大【对应教材】(1)读dù:①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通“渡”,渡过,越过②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张衡传》)

制度,法度③秋月春风等闲度(《琵》)过④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

创作⑤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

常态(2)读duó: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推测,估计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衡量读音一:dù(1)名词:①计量长短的标准.

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宁可相信所量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②限度: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生产是有季节的,而使用却没有限度,那么物资一定会很快耗尽。③制度,法度: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对内设立法令制度,发展农业生产。④气度,常态: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事情发生得突然,没有料到,(群臣)全都失去了原有的气度。(2)量词,次,回,个.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在崔九的堂前也有几次听到你的乐曲。(3)动词:①谱写,创制(歌曲)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姜夔《扬州慢》)——我内心感到悲怆,感慨扬州的今昔变化,于是自己创制了这首曲子。②过: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春风吹不过玉门关。读音二:dúo:(1)动词.①丈量,计算.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治平篇》)

——就算是计算着肚子分配吃的,计算着身量分配住处,我也能知道那是一定不够用的了。②推测,估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估计我到了军中,你再进去。当堂检测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之,至市方忆忘度(),徘徊几度()欲反.度()之再三,则度()其夫脚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见妻空反,以为玩乐无度(),责其不知以脚度()鞋之大小。后人度()曲词讽之,以为其家如国,无法度(),岂不谬哉?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越过)之。至市方忆忘度(尺码),徘徊几度(次)欲反.度(考虑)之再三,则度(估计)其夫脚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见妻空反,以为玩乐无度(限度),责其不知以脚度(衡量)鞋之大小。后人度(创作)曲词讽之,以为其家如国,无法度(法度),岂不谬哉?译:宋人的妻子去市场上买鞋,途中遇到一个小涧,--跳渡过了它。她到了集市上才想起来没有带度尺,徘徊几次想要返回,再三斟酌,推测她丈夫脚的大小,没有成功,返回了家,她的丈夫见妻子空着手返回家,以为她玩乐没有限度,责怪她不知道用脚测量鞋的大小。后人创作了曲词讽刺这件事,认为宋人的家像国一样,没有法度,难道不是很荒谬吗22.非词义解释“非”的本义为“违背”,引申为“不对的,不合理的”。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成语勾连大是大非今非昔比文过饰非物是人非面目全非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对应教材】(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不,没有(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不是(3)觉今是而昨非(《归去》)不对的,错误的(4)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责难,认为不对非,fēi:1)形容词,不对的,错误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实际上我走上迷途并不太远,已经觉悟到如今退隐是正确的,而以前的做法错了。(2)动词.①讥评,责难,认为不对.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刘开《问说》)——认为自己正确,别人不对,这是世俗的通病。②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不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③无,没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站在高处招手,臂膀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得见。(3)副词.:①多用在叙述句、描写句中,相当于“不”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风俗云。(《训俭示康》)——你不仅自己应当履行节俭,还应当用这个道理教育你的子孙,让他们知道前辈的风俗啊。②除了,除非: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除了刘备以外,没有可以抵挡曹操的人了。当堂检测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间论陈涉灭秦,老者曰:陈涉非()有兵家之能而灭秦。少者非()之,曰:此言非()也,陈涉胜于民心也。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间论陈涉灭秦,老者日:陈涉非(没)有兵家之能而灭秦。少者非(反对)之,日:此言非(错误)也,陈涉胜于民心也。译:唐朝有两个人,-老一小,吃饭间讨论陈涉灭秦的事情。老人说:"陈涉没有用兵的能耐却能灭了秦国。年轻人反对老人的说法,说这么说不对’,陈涉的胜利在于得到民心,23.复词义解释“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故又引申“回复”(言语的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返回,即回到原处)。虚化为副词“再,又”。成语勾连周而复始髀肉复生故态复萌无以复加万劫不复【对应教材】(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恢复(2)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双层(3)山重水复疑无路(《游山西村》)

重复(4)勿复重纷纭(《孔雀》)又,再(5)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孔雀》)答复(6)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继续复,fù(1)动词.:①回来:昭王南征而不复。(《左传•僖公四年》)——昭王远行南方却没有回来。②恢复: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由这里)就可以知道了。

③回答::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④报复:(伍员)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左传•定公四年》)——伍员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报复楚国。”⑤通“覆”,遮盖,盖上.复之以掌,虚若无物。(《促织》)——用手掌把它盖住,觉得手心里空空的,好像没有什么东西。(2)形容词:①夹层的,双层的。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孔雀东南飞》)——用红罗做的双层的床帐,四个角上都挂着香囊。②繁复,重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山水一重一重的出现,前面似乎无路可走了,可是走过柳树茂密,山花鲜艳的地方,意外的又看到一个村庄。(3)副词,再,又,还.: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各位将军官吏如有再敢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和这个书案一样。当堂检测天启年间,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池水逶迤,水复()荡漾,成名掷一石子,波浪顿生,顷之,又复()如初。前行,一老人见之,问其话,成名不敢出言以复(),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与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试令之与鸡斗,无不胜者。两人喜,相约明日复()往。天启年间,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池水逶迤,水复(重叠,繁复)荡漾,成名掷一石子,波浪顿生,顷之,又复(恢复)如初。前行,一老人见之,问其话,成名不敢出言以复(答复),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与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试令之与鸡斗,无不胜者。两人喜,相约明日复(再)往。译:天启年间,皇上喜欢蟋蟀,江南的成名寻找蟋蟀,到了-一个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池水逶迤荡漾。成名扔了一个小石子,波浪立马产生,不一会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向前行走,一个老人看见他,问他话,成名不作回答,后来老人自己说,因为找蟋蟀到了这个地方。成名于是和他说话,希望能够共同前往寻找蟋蟀。他们一起找到--只蟋蟀,成名因为它小,认为它不好,试图让它和鸡搏斗,没有不成功的。两人十分高兴,相约明日再次前往。24.负词义解释“负”的本义是“用背载物”,故有“背、载”之义。抽象表达为“承担”(如“负债”);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为“依仗,凭借”。“负”又有“失败”义,“失败”了当然“辜负,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成语勾连忘恩负义忍辱负重负荆请罪负屈含冤负隅顽抗久负盛名不负众望【对应教材】(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

背东西,以背载物(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

担负,使……承担(3)秦贪,负其强(《廉》)依仗,凭借(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对不起,辜负(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违背,背弃(6)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

失败负,fù:(1)动词①以背载物.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②担负,担当: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衡量这两个办法,宁可答应下来,让秦承担理亏(的责任)。③仗恃.: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壁。(《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国贪心,倚仗它的强盛,用空话来求取(我们的)宝玉。④辜负,对不起.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实在害怕被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⑤背弃,违背.: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实行了斋戒,也一定会背弃盟约,不补偿给赵国城池。⑥覆盖: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青苍色的山峰上覆盖着白雪,像明亮的蜡烛一样,照亮了南面的天空。(2)名词,失败: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谋攻》)——不了解对方,却了解自己,胜败(的几率)各占一半。当堂检测赵国得和氏璧,秦王闻之,负()强以城十五求之。赵国之臣纷议,蔺相如以为必许之.以负()秦曲。赵王召相如负()和氏璧往之。相如临行曰:“必不负()赵。”至秦,秦王不睬,相如知秦王负()约,令从怀璧归赵。后人评曰:秦王有妇人之仁,若执意求之,则胜负()不易量。赵国得和氏璧,秦王闻之,负(倚仗)强以城十五求之。赵国之臣纷议,蔺相如以为必许之.负(使....承担)秦曲。赵王召相如负(背着)和氏璧往之。相如临行日:“必不负(辜负)赵。”至秦,秦王不睬,相如知秦王负(背弃)约,令从怀璧归赵。后人评日:秦王有妇人之仁,若执意求之,则胜负(失败)不易量。译:赵国得到和氏璧,秦王听说了这件事,倚仗国家强大,用十五座城池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