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1引言—三种时分复用信号交换单元交换单元的基本概念开关阵列与空间接线器共享存储器型交换单元——时间接线器总线型交换单元——数字交换单元(DSE)交换网络CLOS网络TST网络DSN网络BANYAN网络主要内容§2.1引言交换网络中的信号形式是数字时分复用信号。电路交换采用:
同步时分复用信号分组交换采用:
统计时分复用信号ATM交换采用:
异步时分复用信号(1)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电路交换采用PCM30/32路系统中的信号同步时分复用原理:将时间划分为等长的时间单位(帧),一帧划分为若干时隙,时隙按顺序编号。子信道:所有帧中编号相同的时隙构成一个子信道,一个子信道传输一个话路信号。子信道的速率恒定:64Kbps,即对每路用户固定分配带宽。210312103121031F0F1F2B用户语音A用户语音位置化信道:由子信道在时间轴上的位置识别每路用户。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的交换:时隙的交换(信号在时间轴上的移动)交换由硬件完成。分组交换采用分组长度不固定:通常128字节,也可选32,64,256或1024字节。统计时分复用原理:将时间划分为不等长的时间片,用来传送不同长度的分组,对每路用户按需分配时间片。每个分组携带标志码子信道:具有相同标志码的分组构成一个子信道子信道速率不恒定:动态分配带宽。(2)统计时分复用信号(2)统计时分复用信号标志化信道:由分组头中的标志码识别每路用户。统计时分复用信号的交换:按照分组头中的路由信息分配到所需线路上。交换一般由软件完成。11112332ATM交换采用信元长度固定:53字节。异步时分复用与统计时分复用区别:将时间划分为等长的时间片,用来传送固定长度的信元。交换:适于采用硬件完成。(3)异步时分复用信号2.2.1交换单元及其数学描述1、交换单元
交换的基本功能是在任意的入线和出线之间建立连接。在交换系统中完成这一基本功能的部件就是交换网络,它是交换系统的核心。交换网络是由若干个交换单元构成的。
交换单元是构成交换网络的最基本的部件。§2.2交换单元入线出线控制端状态端…………MXN的交换单元0011M-1N-1同步时分复用信号只携带用户信号,当信号到达时,交换单元可根据外部送入的命令,知道该信号应交换到哪个出线在交换单元内部建立通道,将相应的入线与出线连接起来。由于不同的时隙对应不同话路,交换单元对同一入线应在不同的时隙时刻建立不同的连接。
TS3TS2
11
TSTS2
22
入线
出线
TSTS3
MN控制端
状态端
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的交换统计时分复用信号的交换统计时分复用信号不仅携带用户信号,还携带地址信号。当信号到达时,交换单元根据信号所携带的出线地址,建立相应的连接。对同一根入线,交换单元应根据信号地址标记的不同建立不同的连接。
3
0
0
3
2
0
1
2
0
2
2
101320123交换单元按使用需要的不同可分为:入线0M-1出线0N-1入线0M-1出线0N-1出线0N-1入线0M-1集中型(M>N)扩散型(M<N)分配型(M=N)交换单元的分类(1)交换单元按信息流向分为:有向交换单元:当信息经过交换单元时只能从入线进入,由出线输出,具有唯一确定的方向。无向交换单元:交换单元的每条线即可输入也可输出,其入线数必等于出现数。出线0N-1入线0M-1MXN有向交换单元入线/出线0N-1N无向交换单元…..…..交换单元的分类(2)
连接特性是交换单元的基本特性,它反映了交换单元入线到出线的连接能力,通常我们用连接集合和连接函数来描述交换单元的连接特性
连接函数一个连接函数对应一种连接,连接函数表示相互连接的入线编号和出线编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即存在连接函数f,入线x与出线f(x)相连接,0≤x≤M-1,0≤f(x)≤N-1。
连接函数实际上也反映了入线编号构成的数组和出线编号构成的数组之间的置换关系或排列关系,故连接函数也被称作置换函数或排列函数。2、连接与连接函数连接函数的表示形式()1、函数表示形式2、排列表示形式把入线与出线的对应关系一一排列出来t0,t1,…,tn-1r0,r1,…,rn-1上例的排列表示为连接函数的表示形式3、图形表示形式将以十进制数表示的入线编号与出线编号均按顺序排列,左边为入线编号,右边为出线编号,再用直线连接相应的入线与出线,即为连接函数的图形表示形式。上例的图形表示为连接函数的表示形式0123456701234567(1)直线连接函数表示:I(xn-1xn-2…x1x0)=xn-1xn-2…
x1x0
排列表示(N=4):0,1,2,30,1,2,3
图形表示(N=4):
00123123
交换单元常用的连接函数(1)(2)交叉连接函数表示:E(xn-1xn-2…x1x0)=xn-1xn-2…
x1x0
排列表示(N=4):0,1,2,31,0,3,2
图形表示(N=4):
00123123交换单元常用的连接函数(2)(3)间隔交叉连接
Ck(xn-1xn-2…xk
…
x1x0)=xn-1xn-2…xk
…
x1x00012312300123123N=4k=1N=4k=0交换单元常用的连接函数(3)(4)均匀洗牌连接
σ(xn-1xn-2…xk
…
x1x0)=xn-2…xk
…
x1x0xn-10123N=8456701234567交换单元常用的连接函数(4)(5)蝶式连接
β(xn-1xn-2…xk
…
x1x0)=x0xn-2…xk
…
x1xn-10123N=8456701234567交换单元常用的连接函数(5)
容量:交换单元所有入线可以同时送入的总的信息量
接口:交换单元需要规定自己的信号接口标准,即信号形式、速率及信息流方向
功能:点到点、同发、广播
质量:完成交换动作的速度、任何情况下是否能完成指定连接、信息经过交换单元是否有损伤(时间、语义)交换单元的性能交换单元2.2.2空分交换单元时分交换单元空分交换单元空分交换单元:由空间上分离的多个小的交换部件或开关部件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构成。空分交换单元空间接线器(S接线器)开关阵列—多条通路—唯一通路在交换单元内部,要建立任意入线和任意出线之间的连接,就在每条入线和每条出线之间都各自接上一个开关,所有开关就构成了交换单元内部的开关阵列。1、开关阵列TS7TS7入线出线…………0011M-1N-101N-101M-1入线出线MXN有向矩形开关阵列MXN有向交换单元出线0N-1入线0M-1…..…..开关阵列的拓扑结构开关(交叉点)交叉点数=
MXN01N-101M-1入线出线MXN无向矩形开关阵列MXN无向交换单元出线0N-1入线0M-1…..…..开关阵列的拓扑结构信息具有均匀的单位延时。适合于构成较小交换单元(开关数反映了实现的复杂度和成本的高低)。容易实现同发和广播功能交换单元的性能依赖于所使用的开关。控制简单开关阵列的特性继电器:其构成的交换单元是无向的,可交换模拟和数字信息,干扰和噪声大、动作慢(ms级)、体积大(cm级)。模拟电子开关:一般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如:MC142100、MC145100(4x4开关阵列)
只能单向传送,且衰耗和时延较大。数字电子开关:由简单的由逻辑门构成,用于数字信号的交换,开关动作极快且无信号损失。实际的开关阵列01M-1入线出线入线0M-1出线入线0N-1出线01N-1入线出线多路选择器由多路选择器构成开关阵列空间接线器(SpaceSwitch),简称S接线器,用来实现多个输入复用线与多个输出复用线之间的空间交换,而不改变其时隙位置。复用线:传送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的线路。2.空间接线器(1)结构
电子交叉矩阵:开关阵列一般入线数=出线数,即为N×N开关阵列,此时S接线器就叫做N×N的S接线器组成电子交叉矩阵控制存储器CM012012TS7TS7入线编号出线编号TS7:1入→2出0120127入线编号时隙号出线编号72(2)工作原理
输入控制:输出控制:按控制方式分为控制存储器(CM-ControlMemory):CM数量=入(出)线数
CM的存储单元个数=入(出)线上复用时隙数
CM的存储单元内容=出(入)线编号CM的存储单元长度=出(入)线编号的二进制位数例:32×32的S接线器,每条复用线上512个时隙。以上各量应为多少?CM号--入线编号CM号--出线编号012012TS7TS7入线编号出线编号TS7:1入→2出输入控制方式0120127入线编号时隙号出线编号72012012TS7TS7入线编号出线编号TS7:1入→2出输出控制方式2100127出线编号时隙号入线编号71作业
a:0→1TS0b:1→2c:2→0d:0→2TS1e:1→0f:2→1空间接线器如例题所示,分别对于两种工作方式,在控制存储器的相应单元填入适当内容,满足以下交换要求:2.2.3、时分交换单元唯一通路时分交换单元存储器总线共享存储器型交换单元总线型交换单元交换单元时分交换单元空分交换单元—多条通路—唯一通路01N-1输入信号输出信号1、共享存储器型交换单元如果存储器写入和读出的顺序相同,能不能实现不同时隙间的交换?存储器写入和读出的顺序必然不同!(1)一般结构入线缓冲:出线缓冲:工作方式CM号—输入信号CM号—输出信号(2)工作方式
功能:完成同一复用线上不同时隙间的交换。
时隙交换:指入线上各个时隙的内容要按照交换连接的需要,分别在出线上的不同时隙位置输出。
2、时间接线器(T)(1)结构:--存储语音信息--控制SM的读或写话音存储器SM控制存储器CM不能完成空间交换!!WTS0TSnTS0TSn0n-1n-10SMCMR/T接线器组成结构图单元地址时隙号
大小(单元个数)=输入复用线上每帧的时隙数n。话音存储器SM字长(单元大小)=8比特例:T接线器输入复用线上一帧复用512个时隙,问SM的容量是多少?SM大小(单元个数)=512字长(单元大小)=8比特
SM容量
=512×8bi内容:PCM编码的语音信息大小(单元个数)=时隙数n
=SM大小控制存储器CM单元地址时隙号字长(单元大小)=log2n例:T接线器输入复用线上一帧复用512个时隙,问CM的容量是多少?CM大小(单元个数)=SM大小=512字长(单元大小)=9比特(29=512)CM容量=512×9bit内容:SM在该时隙内写入/读出的地址(2)工作原理原理:先存储,后转发。工作方式:输出控制:(顺序写入,控制读出)输入控制:(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掌握两种工作方式下的工作过程,会区分工作方式)●
——重要知识点ASMCM输出控制控制读出顺序写入TS6
TS176TS6TS1717617CM的地址与输出TS对应66!ASMCM输入控制顺序读出控制写入TS6
TS1717TS6TS176176CM的地址与输入TS对应1717!请问:CM的工作方式是什么?控制写入,顺序读出输入控制和输出控制都是针对SM而言(3)容量和时延T接线器的容量=SM容量=n×n(n-时隙数)时延串/并转换存储时延AM、CM都是前半周期写,后半周期读注意:容量有限习题P58-2.6,2.73、总线型交换单元总线指的是把计算机中的各个部件连接在一起的一种技术设备。计算机局域网中使用总线来完成电信交换的功能。3、总线型交换单元(1)一般结构入线控制部件的功能:接收入线信号,进行相应的格式变换,暂存,在所分配时隙内把收到的信息送至总线。
出线控制部件的功能:检测总线上的信号,将属于自己的信息读入缓存中,进行格式反变换,由出线送出。(2)功能及特点总线:主要包括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数据总线用于数据传输;控制总线用于控制各入线控制部件获得时隙和发送信息,以及出线控制部件读取属于自己的信息。根据需要,总线还可能包括地址线、时钟线等等。总线的宽度:信号线的总数。其中数据线的多少对于交换单元的容量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把总线包括的数据线数量称为总线的宽度。总线按时隙轮流分配给各个入线控制部件和出线控制部件使用,其时隙的分配有一定的规则。(2)功能及特点总线上的信号是一个同步时分多路复用信号。若有N条入线,每条入线的信号速率是V
b/s,则总线上的信号速率就是N×V
b/s总线型交换单元容量受总线能够传送的信息速率及入线、出线控制电路的工作速率的限制。4、数字交换单元(DSE)DSE:是一种总线型交换单元,又称空时结合交换单元,既可实现时隙之间交换,又可实现复用线之间的交换。只适用于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的交换。4、数字交换单元(DSE)(1)结构RXTX交换端口0RXTX交换端口7RXTX交换端口8RXTX交换端口15时钟双交换端口0双交换端口8
39条并行时分复用总线(TDM)
数据总线(D):16条,传输PCM链路上每路16bit信息。端口地址总线(P):4条,传输端口地址(16个端口)信道地址总线(C):5条,传输信道地址(32个信道)控制总线、时钟线、证实线、返回信道总线。发送侧TX接收侧RX双向端口PCM出PCM入双向PCM链路,一帧32个时隙16个双向端口:信道CH16bit串行码率:4096Kb/s!端口的接收侧(RX)输入同步信道RAM端口RAMPCM入端口RAM单元长度:4bit单元内容:该信道要接续的端口号32个单元对应32个信道信道RAM单元长度:5bit单元内容:该信道要接续的信道号32个单元对应32个信道输入同步电路:完成位同步和帧同步。端口的发送侧(TX)发送控制数据RAM端口比较器PCM出数据RAM(话音存储器)单元长度:16bit单元内容:该信道要输出的信息32个单元对应32个信道工作方式:控制写入、顺序读出端口比较器:将总线上端口号与本端口号相比较。发送控制器:协调发送侧的内部操作,如数据RAM的读/写。DSE任意端口接收侧的任意信道中的信息都能通过总线交换到任意端口发送侧的任意信道上。DSE:512×512无向交换单元信道字(16bit)换码:10
处理机信息选择:01
端口号码、信道号码置闲:00
信道置闲数据:11
语音(8bit),数据(14bit)(2)工作原理信道字最高两位DSE中,任一端口RX的任一CH都可以通过TDM总线连接到任一端口TX的任一CH。这就形成了DSE内部的一个通路。这一通路是根据外部送来的选择信道字而建立的。DSE具有建立、保持、拆除其内部通路的功能,并通过已经建立的通路进行信息交换。DPC端口RAM信道RAM003131RX3数据RAM031TX9TS20TS10101020920RX3CH10
→
TX9CH2020S9920S交换网络:是由若干个交换单元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式构成的网络。交换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交换单元、不同交换单元间的拓扑连接和控制方式。2.3、交换网络交换网络的一般结构……控制单元出线入线……交换单元交换单元交换单元交换单元交换网络01...M-101...N-1M×N交换网络1.单级交换网络和多级交换网络单级交换网络多级交换网络单级交换网络:由一个或若干个位于同一级的交换单元构成的交换网络。需交换的信息在单级交换网络中一次通过,即一次入线到出线的连接,只经过一个交换单元。交换网络按拓扑连接方式可分为:单级交换网络是不是单级交换网络?出线入线交换单元……交换单元交换单元交换单元…………………入线出线多级交换网络如果一个交换网络中的交换单元可以分为K级,顺序命名为第1,2,…,K级,并且满足:所有入线都只与第1级交换单元连接;所有第1级交换单元都只与入线和第2级交换单元连接;所有第2级交换单元都只与第1级和第3级交换单元连接;依此类推,所有第K级交换单元都只与第K-1级和出线连接;则称这样的交换网络为多级交换网络,或K级交换网络。02310231第1级第3级第2级3级交换网络每个交换单元:2×2连接关系由图形表示多级交换网络的拓扑结构可用三个参量来说明:每个交换单元的容量交换单元的级数交换单元间的连接通路(链路)多级交换网络:由交换单元自身的连接函数和级间链路的连接函数共同描述多级交换网络02310231OO112.多级交换网络的内部阻塞问题引入:0→2连接已经建立,要建立1→3连接1级2级单级交换网络(交换单元)4×4
2级交换网络存在!不存在!内部阻塞:入、出线空闲,但因交换网络级间链路被占用而无法接通的现象。02310231OO11多级交换网络的交叉点数量
2级交换网络单级交换网络(交换单元)交叉点数量
2×2×4=16个4×4交叉点数量
4×4=16个=多级交换网络的交叉点数量交叉点数量
3×3×6=54个交叉点数量
9×9=81个<
2级交换网络单级交换网络(交换单元)9×9……nmxnm2级交换网络…………O1n-1O1n-1…O1n-1O1m-1O1m-1O1m-1………………………OO11m-1n-1多级交换网络的交叉点数量交叉点数量:m×
n2+m2×n交叉点数量
n2×m2<<单级交换网络(交换单元)nmxnm……若m=n=864×64网络=1024个=4096个严格无阻塞网络:不管网络处于何种状态,任何时刻都可以在交换网络中建立一个连接,只要这个连接的起点、终点是空闲的,而不会影响网络中已建立起来的连接。可重排无阻塞网络:不管网络处于何种状态,任何时刻都可以在交换网络中直接或对已有的连接重选路由来建立一个连接,只要这个连接的起点、终点是空闲的,而不会影响网络中已建立起来的连接。广义无阻塞网络:指一个给定的网络存在着固有的阻塞可能,但又可能存在着一种精巧的选路方法,使得所有的阻塞均可避免,而不必重新安排网络中已建立起来的连接。无阻塞交换网络3.CLOS网络
N×NCLOS网络:对于较大的N,满足减少交叉点总数的同时具有严格的无阻塞特性。
1n1n1n1n1…1m1r11rmmmm11111111rrrr3级CLOS网络……N条入线N条出线①每一个交换单元与下一级各个交换单元有且仅有一条连接②由入线到出线,内部通路不只一条N=r×n!C(m,n,r)三级CLOS网络交叉点数量N=36的三级CLOS网络第一级:6个6*11交换单元第二级:11个6*6交换单元第三级:6个11*6交换单元交叉点=1188若为单级交换网络,交叉点=362=1296n-1条an-1条忙n-1条忙可用n-1条b11n-1n-1m个三级CLOS网络无阻塞条件严格无阻塞:m≥2n-1。13421342C1C1C2C2可重排无阻塞网络可重排无阻塞:m≥n已经建立:1→4和3→1连接要再建立:2→2和4→3连接13421342可重排无阻塞网络习题构造一个9*9的三级严格无阻塞CLOS网络。3.2TST网络TST网络是在电路交换系统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交换网络,它是三级交换网络,两侧为T接线器,中间一级为S接线器。TTS交换网络入线数交换网络出线数第1级T数量第3级T数量S的出入线数(容量)第1级T接线器:负责输入线上的时隙交换。第2级S接线器:负责不同线之间的空间交换。第3级T接线器:负责输出线上的时隙交换。结构TST:32×32,每条输入输出线上一帧复用512个时隙分析结构-各个Memory的容量;-各个Memory的内容;两侧各有32个T,每个T的SM:512×8bit,
CM:512×9bitS:32×32,每个S的CM:512×5bit工作方式1级T:输出控制(顺序写入,控制读出)2级S:输出控制(控制输出线上交叉点)3级T:输入控制(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注意:两级T采用不同控制方式S输入、输出均可工作原理A:HW0TS2B:HW31TS511双向T:单向TST:单向A:HW0TS2
B:HW31TS511B:HW31TS511
A:HW0TS2A
B内部时隙:TS7B
A内部时隙:如何选择??HW0HW31输出控制输出控制输入控制TS2ATS511227TS7TS7TS77511TS511263511TS263TS263TS2632632TS22633170BBA2A:HW0TS2
B:HW31TS511B:HW31TS511
A:HW0TS2TS31
?
TS2ITS=77+512/2=263263为减少选路次数,简化控制,可使两个方向的内部时隙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反相法:相差半帧设:Nf=一帧的时隙数Na=A到B方向的内部时隙数
Nb=B到A方向的内部时隙数则:Nb=Na+Nf/2规律:相差半帧的两数,其二进制编码仅为最高位相反。
eg:(7)2=000000111(263)2=100000111方法:用反相器作硬件实现。内部时隙选择HW0HW31输出控制输出控制输入控制TS2ATS511227TS7TS7TS77511TS511263511TS263TS263TS2632632TS22633170BBA2B:HW31TS511
A:HW0TS2TS511
?
TS2ITS=77+512/2=263263关于T-S组合网络T-S(n)-TT-S-T网络:AXE10,FETEX-150,E10B,5ESS等T-S-S-T网络:NEAX61T-S-S-S-T网络:EWSDT-S-S-S-S-T网络:4ESS(长途)S-T(n)-S复用器和分路器串/并转换多路信号时分复用复用器并/串转换高速时分复用信号的分路分路器分路器T分路器TTS复用器复用器1n串行1n串行串行串行1n1n并行并行T并行并行并行并行并行并行分路P/SP/S
分路器原理图并行③并行②串行①复用S/PS/P复用器原理图串行并行并行③①②1nTS0TS1PCM1TS0TS1PCM2TS0TS1PCM3TS0TS1PCM4①串行码信息速率:2048kbit/sD7D6D5D4D3D2D1D0D7D6D5D4D3D2D1D0TS0TS1PCM1D0TS0TS1D7PCM2TS0TS1TS0TS1D0D7PCM3TS0TS1TS0TS1D0D7TS0TS1PCM4TS0TS1D0D7②并行码信息速率:256kbit/sD0D1D7TS0TS1PCM1PCM4PCM3PCM2PCM1PCM4PCM3PCM2TS0TS1PCM1PCM4PCM3PCM2PCM1PCM4PCM3PCM2TS0TS1PCM1PCM4PCM3PCM2PCM1PCM4PCM3PCM2③并行码信息速率:256k*4=1024kbit/s此时一帧复用多少时隙?32*4=128串行码和并行码串行码是指各时隙内的8位码D0~D7是按时间的顺序依次排列。并行码是指各时隙内的8位码D0,D1,…,D7分别同时出现在8条线上。2.3.3DSN网络(数字交换网络)
DSN:由多个DSE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构成。1、结构单侧折叠式(出、入线位于同一侧)(1)组成DSN—多级多平面4级4平面第1级—入口级第2、3、4级—选组级--第2、3、4级构成由相同DSE构成DSN网络结构图终端模块ABCD07700组15组07700组15组070770700707707000150150150组7组07078入口级0437选组级第1级第2级第3级第4级12(0~7、12~15)11平面0平面1平面2平面30815815815815815815815815返回…………………………051115平面1平面2平面3a、入口级选面级。由多对DSE(入口接线器)构成。DSE—16个双向交换端口0~78~11(4个)—选组级的各个平面双向32信道PCM链路12~15(12个)—终端模块用户模块特殊模块每个模块可接128个用户去DSN图一对入口接线器可接:8×128=1024个用户数量数量b、选组级3级:第2、3、4级4平面:第2、3、4级终端模块数量终端话务量第2级第3级16组DSE,每组8个DSE端口0~7接前一级DSE端口8~15接后一级DSE第4级—8组DSE,每组8个DSE,16个端口都接前一级去DSN图第2级—16组DSE,每组8个DSE,第2级共有16×8=128个DSE;每个DSE接4对入口接线器,第1级最多有128×4=512对入口接线器;每对入口接线器可接1024个用户,DSN最多能接512×1024=524258用户。实际10万个左右。①第一级第二级端口号-8平面号DSE或DSE号+4端口号②第二级第三级(2)DSN的连线规律(自学)组号组号DSE号入端口号出端口号-8DSE号同组内交叉连接去DSN图③第三级第四级组号端口号DSE号DSE号出端口号-8组号不同组间交叉连接(3)网络地址终端模块具有唯一的地址码,ABCD(共13bit)A:第1级DSE入端口号码,12种,4bitB:第2级DSE入端口号码,4种,2bitC:第3级DSE入端口号码,8种,3bitD:第4级DSE入端口号码,16种,4bit去DSN图终端模块编号第1级DSE号第2级DSE号第2、3级组号(1)D≠D'不同组,反射点在第4级。(2)D=D'
、C≠C'同组,第2级不同DSE,反射点在第3级。去DSN反射点位置:通过地址比较决定同组,第2级同一DSE,第1级不同的DSE对,反射点在第2级。第1级同一DSE对,反射点在第1级。(4)D=D'
、C=C'、B=B'、A≠A'(3)D=D'
、C=C'、B≠B'2、工作原理例:主叫A、B、C、D为4、1、5、2,被叫A‘
、B'、C'、D'为12、2、4、10。ABCD4152第4号终端第1级第1号DSE对第2级第5号DSE第2组A
'B'C
'D
'122410第12号终端第1级第2号DSE对第2级第4号DSE第10组第二组第5号DSE第1号DSE对的第4号终端第10组第4号DSE第2号DSE对的第12号终端D≠D‘,反射点在第4级。BANYAN网络的基本结构BANYAN网络的基本特性BANYAN网络的工作原理BANYAN网络的内部阻塞排序-BANYAN网络2.3.4BANYAN网络BANYAN网络是一种空分交换网络,是由若干个2×2交换单元组成的多级交换网络,在ATM交换机中得到广泛应用。1、BANYAN网络的基本结构01230123第1级第2级建立连接0→03→1唯一路径(每条入线到每条出线有且仅有一条路径)均匀洗牌4x4的二级banyan网络构成2个4X4+一级4个2X2交换单元对任意BANYAN网络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甲胺盐酸盐项目运营管理方案(范文模板)
- 2024年种子繁育员考试知识深度分析试题及答案
- 电力安全生产课件
- 项目三药店顾客接待与服务
- 如何选择合适的体育经纪人考试辅导内容 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作物种子繁育员知识要点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对制造成本的影响试题与答案
- 电力不安全事件课件视频
- 2024年模具设计师资格考试的重大变革试题与答案
- 探索裁判员等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十万头生态养猪场项目可行性报告
- 2025年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考试真题回顾与模拟试题
- 大学高数函数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武汉四调)
- 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
- 2024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题库
- 2025年无锡市锡山环保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布草洗涤服务应急预案
- 2015年(最新)南京市征收集体土地涉及房屋补偿安置办法
-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成本分析
- 心字底字的写法(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