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_第1页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_第2页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_第3页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_第4页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xxx公司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项目用地单位:项目用地名称:勘测定界单位:山西一拓国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16年10月19日目录1、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1-4页2、土地勘测定界表5页3、土地分类面积表6页4、界址点坐标成果表7-57页5、界址点点之记58-70页6、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71页共71页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一、目的与任务为实施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土地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利用测绘手段,对拟建项目建设用地进行实地划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桩位置、标定用地界线、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土地管理部门审查报批建设项目用地提供技术依据。二、作业依据1、相关资料(1)项目用地范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形图;(2)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2、有关规程、规范本次勘测定界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进行实施,主要规程、规范为:(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4)《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1008-2007;(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3、坐标系统本次勘测定界平面坐标系统依据国家西安1980坐标系3度带坐标,中央子午线为114度,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面为高斯-克吕格平面。三、施测单位及日期施测单位:山西一拓国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日期:野外作业时间2016年2月23日—2016年2月25日,内业完成时间2016年10月19日四、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情况由五台县国土资源局,耿镇镇、高洪口、陈家庄土地管理员及各村主要负责人现场指界,核实确定权属界线。依照最新下发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资料完成图斑地类核实工作。五、勘测定界外业测量情况平面控制测量(1)基本控制:在国家控制点基础上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量方法施测,布设E级控制点主要技术要求符合表1的规定。表1等级卫星高角度(°)有效观测卫星总数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观测时段数观测时段长度(min)数据采样间隔(S)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一级>15>3<10二级>15>3<10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3°带成果。以上各级控制测量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规范执行,成果精度良好,可以满足本次勘测定界工作要求。2、界址测量界址点测量使用南方灵锐S82-RTKGPS(1+3)卫星接收仪(RTK标称精度:平面精度:1cm+1ppm;高程精度:2cm+1ppm)、为保证界址放样的可靠性及界址坐标的精度,在界址桩放样埋设后,进行界址测量。采用已知控制点成果为起算数据,使用南方灵锐S82-RTKGPS(1+3)卫星接收仪(RTK)施测,施测精度满足界址点坐标相对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的精度要求。界址点精度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界址点的等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点位误差和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限制限差(m)中误差(m)一±±二±±三±±3、本次勘界共埋设界址点404个,均为木桩点六、勘测定界面积量算与汇总情况。1、面积量算(1)利用界址点坐标,采用下列公式计算:nP=1/2∑Xi(Yi+1-Yi-1)i式中:P——宗地面积(平方米)Xi、Yi——宗地第i个界址点坐标(米)n——宗地界址点个数2、面积汇总宗地名称宗地面积(公顷)界址点数备注升压站4风机站及箱式变电站600合计6043、成图方法本次成图全部采用数字化成图方法,采用及进行成图,并按照国家统一的图式、图例,对不同地类给以彩色填充,做到图纸内容全面真实,图面美观。主要图纸资料有:(1)项目区勘界图。土地勘测定界表单位名称经办人单位地址电话主管部门土地用途土地坐落相关文件图幅号J49G021055、J49G022054、J49G022055、J49G022056、J49G023054、J49G023055、J49G023056勘测面积(公顷)地类所有权农用地未利用地合计林地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