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4北京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1页
2022-2024北京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2页
2022-2024北京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3页
2022-2024北京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4页
2022-2024北京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4北京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河流地貌的发育一、单选题(2024北京朝阳高一上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郭沫若描述为“岸崖双壁立,峡道九肠回”的地貌景观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关于图示地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 B.乙地貌垄槽纵列,沟垄相间C.丙地貌景观包括海蚀拱桥 D.丁地貌多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3.与乙地貌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植被 B.植被、土壤 C.气候、岩石 D.地形、水文(2023北京密云高一上期末)读河流地貌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①、②、③处形成的地貌景观分别是(

)A.三角洲、牛轭湖、洪积—冲积平原B.V形谷、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C.冲积扇、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D.冲积扇、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5.下图所示地貌,与图中③处地貌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B.C. D.(2023北京东城高一上期末)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虎跳峡有万里长江第一大峡谷之称。下图为虎跳峡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滚滚长江东逝水”,从水循环的环节来看属于(

)A.蒸发 B.地表径流 C.下渗 D.水汽输送.7.虎跳峡属于(

)A.河流冲积扇 B.风力侵蚀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流水侵蚀地貌8.虎跳峡地貌的形成体现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促使全球总水量不断增加 B.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C.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 D.使陆地水体不断更新(2023北京大兴高一上期末)下图为四种常见的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甲、乙、丙、丁地貌景观依次是(

)A.冲积扇、石林、风蚀蘑菇、沙丘 B.冲积扇、峡谷、风蚀蘑菇、沙滩C.河口三角洲、石林、风蚀蘑菇、沙滩 D.河口三角洲、石林、风蚀蘑菇、沙丘10.影响丙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冰川 B.海浪 C.风沙 D.河流11.关于四种地貌景观典型分布地区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表崎岖 B.乙—全年干旱少雨 C.丙—气候湿润 D.丁—昼夜温差大12.(2022北京朝阳高一上期末)图中地貌(

)A.发育在地形较崎岖的地区 B.所在地易发河流改道现象C.河道多呈现为狭窄的V形 D.由河畔的三角洲连接而成(2022北京东城高一上期末)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乙地貌为(

)A.冲积扇 B.河口三角洲 C.河曲和牛轭湖 D.海岸堆积地貌14.甲地貌(

)A.主要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 B.形态似“V”形C.常出现在河流的出山口处 D.沉积物颗粒均匀15.图示体现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更新海洋淡水资源 B.加剧地区之间热量不平衡C.塑造陆地地表形态 D.促使全球总水量不断增加(2022北京怀柔高一上期末)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和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展示的河流地貌中甲、乙分别是(

)①河口三角洲②冲积平原③冲积扇④峡谷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17.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人类活动深刻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B.加剧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C.促使全球水资源的总量不断增加 D.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二、综合题18.(2024北京通州高一上期末)通州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云游长江”探究活动。图为某同学搜集的长江流域典型地貌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探究一如何描述河流地貌特点?(1)甲地地貌景观的特点是(双项选择题);丙地河道较为弯曲,地势起伏。A.地形平坦

B.河谷深度大

C.河岸陡峭

D.山河相间(2)列举两项河流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探究二河流地貌是怎样形成的?(3)乙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受河水搬运能力的影响,其沉积物的粒度变化较快,扇顶颗粒较(粗、细),扇缘颗粒较(粗、细)。(4)下列典型地貌与乙成因相似的是____。(单项选择题)A.三角洲 B.喀斯特地貌 C.沙丘 D.海蚀拱桥探究三如何开发利用河流地貌?(5)从甲、乙、丙中任选其一,说出人类对其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19.(2024北京延庆高一上期末)2022年暑假浙江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沿着当地某河流干流从河口到源头进行地貌、植被、土壤等综合考察。图1是兴趣小组绘制的该河流沿途地貌示意图及在考察点拍摄的景观照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任务一观察地貌(1)观察图中①、②、③、④四种地貌景观图,完成下表。观察地点①②③④地貌名称河口三角洲形态特征扇形,从山顶向扇缘倾斜,有错综河网地势低平水网密布任务二观察植被同学们在②地观察植被,这里植被茂密,森林为主,乔木多革质叶片,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附生植物较少,少板根和茎花现象.,四季常绿。(2)植被类型属于,反映出本地气候特点为:气温,降水。任务三观察土壤同学们在林区①地挖了自然土壤剖面,在③地挖了耕作土壤-水稻土剖面,绘制了剖面图进行对比(图2)。(3)通过观察①、③两地土壤剖面,发现两种土壤颜色不一样,结构也不同。两种土壤比较,水稻土(双项选择题)A.枯枝落叶层增厚 B.不含有机质C.肥力水平更高 D.结构更复杂20.(2024北京石景山高一上期末)图1为某流域局部区域图,图2为该流域三处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甲处地貌为(地貌名称),主要由河流的(侵蚀、堆积)作用形成。(2)图1乙处地貌景观是图2中的(填序号),该地地势;多,当洪水泛滥时,河流可能被冲断形成牛轭湖,河流由变。(3)图中丙处河流流经山区,形成形地貌,该地貌特征(至少写出两点),举例说明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1.(2023北京顺义高一上期末)读“北京市地形、水系分布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①、②是甲、乙两地的地貌景观图,其中位于甲地的是,其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2)乙地地貌景观名称为,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3)从水循环的类型看,密云水库参与的是循环,从降水角度看,北京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和。(4)为缓解北京市的缺水问题,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5)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市的影响有____。(单项选择题)A.减少城市水分蒸发 B.减轻城市地面沉降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增加城市内涝风险(6)夏季,北京市西部、北部山区暴雨易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有效监测和预报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范围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系统是(

)(单项选择题)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实地勘测技术 D.遥感技术22.(2023北京密云高一上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和A处地貌图。(1)A处为冲积扇地貌,描述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征。(2)图中甲、乙、丙三地中,不能看到博斯腾湖全貌的是(填空),其原因是。(选择填空)A.该地海拔高度低于博斯腾湖B.该地与博斯腾湖之间有山脊阻挡C.三地中,该地海拔高度最低D.该地与博斯腾湖之间的坡度较陡下图为“某日湖面和附近陆地气温变化示意图”,其中曲线A、B分别表示湖泊和陆地的气温日变化。(3)AB两条曲线中湖面气温比陆地高的时间段是。在示意图中绘制该时段的热力环流并说出其形成过程。23.(2023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某地理兴趣小组暑期到新疆塔里木盆地开展研学旅行。阅读下图及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任务一:辩识地貌类型,描述形态特征(1)观察上图甲、乙、丙、丁四幅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图。甲乙丙丁地貌名称沙丘链形态特征垄脊与沟槽相间分布,垄脊呈平行纵列分布任务二:观察外部形态,探究地貌成因沙丘是沙漠中常见的地貌类型,其形态与风向密切相关。(2)说明在野外利用沙丘形态判断主导风向的依据。(3)从成因角度,上图四幅地貌景观(甲、乙、丙、丁)中可以与下图所示地貌景观归为一类的是,这类地貌类型的名称是。任务三:说明自然环境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甲、乙、丙、丁四地中最理想的农耕场所是,据图说明其利于农耕的主要有利条件:。24.(2023北京朝阳高一上期末)读“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地到乙地,简述沿线地貌景观的主要变化。(2)与丁地相比,从地貌角度分析丙地建设村庄的有利条件。25.(2023北京怀柔高一上期末)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和某地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是循环,图中序号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双项选择题)。A.③——水汽输送B.④——植物蒸腾C.⑤——降水D.⑦——地表径流(2)水循环对人类活动重要的地理意义是____(双项选择题)。A.吸收、转化和传输太阳辐射能 B.促使全球各地的水量保持递增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不断的塑造地表形态(3)图展示的地貌类型为,图中序号①、②分别对应的地貌名称是、。(4)人类可以利用水循环原理改变地表径流的时空分布,趋利避害。请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26.(2023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苍山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洱海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面积256.5平方千米。苍山由十九座山峰组成,海拔多在3500米以上,苍山森林茂密,发源于此的众多溪流汇入洱海。下图为苍山-洱海区域图。(1)图中甲区域,受作用形成冲积平原,与山前部分相比,接近洱海部分坡度较,沉积物颗粒较。(2)大理站位于苍山东麓、洱海。大理站因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受湖陆风、山谷风的影响,风向昼夜变化明显,白天以偏东风为主。(3)应用大气受热原理,从热力环流的角度解释大理站地区白天以偏东风为主的原因。(4)图示区域受人类活动及暴雨等影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说出防灾减灾的合理措施。27.(2023北京延庆高一上期末)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水循环示意图和两种地貌示意图”(1)图中水循环a的名称是,下列能实现图中a的环节的是(双项选择题)。A.长江

B.登陆的台风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2)峡谷地貌形态呈形,河口三角洲是由流水的作用形成的。材料二:我国西北新疆地区年降水量<50毫米,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3)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季,坎儿井开挖暗渠的主要作用是。材料三:近年来,北京市在一些人行道改造过程中,采用透水砖代替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可呼吸地面”。(4)从水循环角度,说明铺设“可呼吸地面”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28.(2022北京通州高一上期末)高中生李华利用暑假对我国某地区的地貌进行了考察,并绘制了所见地貌和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甲、乙两图中河流地貌的名称:甲,乙,两图中河流地貌的形成最能体现出的水循环地理意义是。(2)甲、乙两图中河流地貌在丙图中的分布位置为:甲在,乙在(填字母)。(3)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E→F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____。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4)根据图甲,判断沿G→H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____。A. B. C. D.(5)列举甲、乙地貌景观特征的描述角度。29.(2022北京平谷高一上期末)平谷某中学甲、乙、丙、丁四个小组分别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四个小组都拍摄的典型的地貌图片(下面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地区与地貌类型对应正确的是____(双项选择题)。A.甲——风沙地貌 B.乙——雅丹地貌 C.丙——海岸地貌 D.丁——喀斯特地貌(2)乙地貌形成原因正确的是____。A.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后,水流变缓,泥沙淤积,形成冲积扇B.河流携带泥沙注入海洋,水流变缓,泥沙淤积,形成河口三角洲C.风力吹动沙土在沿海地区堆积形成沙丘D.风沙侵蚀岩石下部,形成上部宽,下部窄的风蚀蘑菇(3)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中四幅景观图按成因分成两类,说明原因。(4)图丁地区植被茂密,丁地的植被类型为,读图丁,描述丁地区的地貌主要特征。。30.(2022北京怀柔高一上期末)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下图)。阅读考察报告,问答下列问题。考察报告:2018年11月17日,晴13℃,风力2~3级。考察地点概况: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南与河北省交界处,有丰富的地表岩溶地貌和地下溶洞洞穴景观,是北方地有丰富的地表岩溶地貌和地下溶洞洞穴景观,是北方地。考察记录单:地点孤山寨石花洞类型地表岩溶地貌地下溶洞洞穴地貌景观(素描图)地貌景观描述形态①钟乳石、石笋、石柱等物质组成石灰岩为主石灰岩为主色彩岩石呈灰褐色,可见漫山红叶岩石呈灰色、乳白色,有五颜六色的彩灯照耀地貌形成条件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作用而形成拓展学习: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种多样。搜集四幅地貌景观图,描述其景观特点并进行分类。(1)在“地貌景观描述”中,①处最可能记录的是(

)(双项选择题)。A.山河相间 B.奇峰林立 C.地势平坦 D.地表崎岖(2)该报告中对“地貌景观描述”的角度有、等。(3)根据地貌形成条件判断,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双项选择题)。A.水文 B.土壤 C.岩石 D.植被(4)同学们对“拓展学习”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进行分类时记录石林、洪积扇为一类,属于地貌;风蚀城堡、沙丘为一类,属于地貌。野外考察,事先要有准备工作,如需要携带的各种用品、查阅近期天气预报、搜索目的地地理概况、做好应急预案等等。(5)请列举2个你认为需要携带的用品,并说明它在野外考察中的作用或者可能给你带来的帮助。

参考答案1.D2.C3.D【解析】1.“岸崖双壁立,峡道九肠回”说明该地貌两岸有峭壁,有弯曲的峡道,图中符合这种描述的是丁图,D正确,ABC错误,故选D。2.甲地貌是垄槽相间的雅丹地貌,A错误;乙是弯曲的河流,没有沟垄,B错误;丙地貌是海岸地貌,图中包含海蚀拱桥,C正确,丁地貌是峡谷,主要分布在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河流下切侵蚀强烈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较为干旱,D错误。故选C。3.乙显示是弯曲的河流,在平原地区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河流侧蚀增强,河道弯曲,形成乙地貌,故地形和水文是影响乙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雅丹地貌泛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在干旱地区,由土状堆积物所组成的地面,经风化、流水冲刷和风蚀等作用,形成了相间排列的风蚀柱、风蚀残丘和风蚀沟槽的地貌组合。4.C5.D【解析】4.结合所学河流地貌知识可知,①处为河流出山口处,河流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的扇状堆积体——冲积扇;②处为河流中下游泥沙沉积形成的河漫滩等洪积—冲积平原;③处为河流入海口,地势变得低平,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地貌。综合上述分析,①处是冲积扇,②是洪积—冲积平原,③是三角洲,C正确,A、B、D错误,故选C。5.图中③是三角洲,是河流沉积(堆积)地貌。A图是新月形沙丘,是风力沉积(堆积)地貌,不是流水沉积(堆积)地貌,A错误;B图是峰丛、峰林,是喀斯特地貌,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不是流水沉积(堆积)地貌,B错误;C图是高山峡谷,由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形成,不是流水沉积(堆积)地貌,C错误;D图是冲积扇,是流水沉积(堆积)作用形成的流水沉积(堆积)地貌,D正确。故选D。【点睛】河流沉积(堆积)作用形成冲(洪)积扇、河漫滩、三角洲等地貌。6.B7.D8.B【解析】6.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指长江水汇入海洋的过程,反映的是地表径流,B正确;蒸发过程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A错误;下渗是水下渗到地下的过程,C错误;水汽输送是水分转移的过程,D错误。故选B。7.虎跳峡属于峡谷,流水侵蚀地貌,峡谷是降水较多的山区,由于地形起伏大,流水下切侵蚀形成,D对;河流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不符合题意,A错;风力剥蚀、搬运和聚积土壤及其松散母质的过程,简称风蚀,风蚀作用形成的如雅丹地貌等属于风力侵蚀地貌,不符合题意,B错;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侵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不符合题意,C错;故选D。8.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A错;水循环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流水侵蚀作用形成虎跳峡,B对;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使陆地水体不断更新但是与虎跳峡地貌的形成关系较小,CD错。故选B。【点睛】峡谷是指谷坡陡峻,深度大于宽度的山谷。它通常发育在构造运动抬升和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当地面抬升速度与下切作用协调时,最易形成峡谷。我国长江流域的三峡,是世界闻名的大峡谷。它由一系列峡谷组成一个长达788公里的峡谷段。在黄河干流上也分布着许多巨大的峡谷,如刘家峡、黑山峡、青铜峡等。9.D10.C11.D【解析】9.甲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应为河口三角洲,AB错误;乙群峰竞秀,应为石林;丙呈蘑菇状,周边几乎无植被,为风蚀蘑菇;丁呈小丘状,几乎无植被,应为沙丘,D正确,C错误。故选D。10.丙为风蚀蘑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携带沙粒对岩石的差异磨蚀作用形成的,C正确,排除ABD。故选C。11.甲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应为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A错误;乙属于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B错误;丙和丁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地区,气候干旱,C错误;丁位于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D正确;故选D。【点睛】流水侵蚀地貌:V形谷(峡谷)、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的石林、溶洞等。流水沉积地貌:山前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漫滩平原等。风力侵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雅丹地貌等。风力沉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冰川侵蚀地貌:U形谷、刃脊、冰斗等。冰川堆积地貌:冰碛地貌。海水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洞)、海蚀拱桥等。海水堆积地貌:海滩、沙洲、离岸堤、水下沙坝等。12.B【详解】图中地貌冲积平原,图中曲流是河流在平坦地区侧蚀不均匀所致,弯曲的河道使得河流流速慢,沉积作用明显,河床抬升,当洪水来临时,容易出现决口改道或栽弯取直,因此图中地貌易发河流改道现象,B正确,A错误;由于平原中河流流速较慢,以侧蚀为主,河道呈现宽浅特征,不呈狭窄的V形,C错误;图中河流多为曲流,弯曲河道中凸岸以沉积为主,多形成河漫滩,不是形成三角洲,因此图中平原不是由河畔的三角洲连接而成,D错误。故选B。13.C14.C15.C【解析】13.据图可知,甲为冲积扇;乙为河曲和牛轭湖;丙为河口三角洲;图中没有海岸堆积地貌。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据上图可知,甲地貌为冲积扇,是河流流经出山口,地形开阔,地势平坦,流速变缓,河水携带的泥沙在出山口沉积下来,形成扇状沉积物,由出山口到上盐物质颗粒度逐渐变细,C正确,AD错误;河流的V形谷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B错误。故选C。15.图示河流出山口形成冲积扇,中游地区形成河曲和牛轭湖,河流入海口形成三角洲,是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塑造了地表形态,C正确;图示地表形态与更新海洋淡水资源、加剧地区之间热量不平衡

、促使全球总水量不断增加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点睛】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水在不断地运动和转化的过程中使水资源不断更新。2、水循环维持了水的动态平衡。3、水循环可以进行物质的转移和能量的交换。它对于气候的调节很重要。4、具有搬运、侵蚀和堆积的外力作用,可以塑造地表的形态。16.C17.D【分析】16.由图可知,甲位于河流出山口,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山口沉积形成冲积扇,乙位于河流入海口,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①③正确,故选C。17.人类活动目前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A错误;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交换,缩小高低纬之间的热量收支不平衡,B错误;水循环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的动态平衡,不增加水资源总量,C错误;水循环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D正确;故选D。【点睛】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1、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所谓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是可再生资源)。2、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3、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输,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对于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4、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18.(1)BC小(2)形成、规模、海拔、坡度等(3)粗细(4)A(5)如甲地,可利用峡谷地貌景观发展旅游业,修建水利工程,进行地质学研究等(合理即可)【分析】本题以澜沧江流经区域为材料,涉及河流地貌的形成、人类对河流的开发利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详解】(1)甲地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区,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作用强,以下切侵蚀为主,河谷深度大、河岸陡峭;丙地位于中游地区,地势起伏较小,水流速度较慢。(2)河流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可以从河流地貌的形成、地貌的规模、地貌的海拔和坡度等角度进行描述。(3)乙位于河流的出山口处,由于流速的减缓,搬运能力下降,携带物质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所以在扇顶颗粒较粗,搬运能力减弱,扇缘颗粒较细。(4)乙位于河流的出山口处,由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处,由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故A正确;喀斯特地貌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B错误;沙丘由风力的沉积作用形成,C错误;海蚀拱桥由海水长期冲刷侵蚀形成,D错误。故选A。(5)甲地。甲地峡谷地貌景观独特,对游客有吸引力,发展旅游业;甲地位于河流的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宜建设水电站;甲地位于横断山区,横断山区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两侧板块从东西两侧碰撞、挤压,导致地壳隆起、断裂,形成南北方向的山脉,甲地可以进行地质学研究。19.(1)V型谷(峡谷)山高谷深,崖壁陡峭冲积扇冲积平原,地势平缓曲流发育(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富(3)CD【分析】本大题以以野外实地考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常见的地貌类型、土壤剖面、植被类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考查学生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详解】(1)读河流地貌景观图可知,图中①地貌为分布在河流上游的“V”形峡谷,其河谷特点主要表现为河谷呈V形,崖壁陡峻,深度大于宽度,山高谷深,谷底狭窄;图中②地貌呈扇形,从山顶向扇缘倾斜,有错综河网,即为冲积扇;图中③地貌地表平坦,河床较浅,河流侧向侵蚀充分,曲流发育。(2)②地植被以森林为主,乔木多革质叶片,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附生植物较少,少板根和茎花现象,四季常绿,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反映出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3)水稻土是由自然土壤熟化形成的。熟化是通过耕种、定向培育,将自然土壤转变成适合农作物生长且肥沃的土壤的过程,因此水稻土应该富含腐殖质,肥力水平应该是比较高的,C正确,B错误;由于水稻土是经过人类精心耕作、培育形成的,所以自然形成的枯枝落叶层不会更厚,甚至极少存在,A错误;另外比较自然土壤和水稻土的土壤剖面图,可以看出水稻土的剖面结构更复杂,D错误。故选CD。20.(1)三角洲堆积(2)①低平曲流弯直(3)V峡谷谷坡陡峭,深度大于宽度不适合耕作,但水能资源丰富,便于资源开发利用。【分析】本题以某流域局部区域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侵蚀地貌,外力作用形式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1中甲处地貌为河流,入海口处为三角洲地貌,主要是由于河流堆积作用而形成。(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1中乙处地貌为中游河段,对应景观是图2当中的①,该地位于河流中游河段,地势低平,河流弯曲多曲流,当洪水泛滥时,河流可能被冲断形成牛轭湖,河流裁弯取直。(3)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中丙处河流流经山区,由于落差较大,河流以下蚀为主,形成V型峡谷地貌,V型峡谷坡度较陡,谷坡陡峭,深度大于宽度。V型峡谷由于坡度较陡落差较大,本地区不适合耕作,但水能资源丰富,便于资源开发利用。21.(1)②河谷呈V字形,两壁陡峭,谷地狭窄(2)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3)海陆间年降水量少降水变率大(4)地表径流(5)B(6)D【分析】本题以北京市地形、水系分布图为资料,考查了地势地貌、水循环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影响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详解】(1)结合图片可知,①为平原,②为河谷;结合地理位置可知,甲处为山地,且有河流流过,因此会形成河谷地貌,因此位于甲地的是②,甲地位于河流的上游,河流下切侵蚀,因此形成了V形谷,两壁陡峭,谷地狭窄。(2)乙地地势平坦,河流流经以沉积地貌为主,因此应为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3)结合图中位置可知,密云水库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补给类型主要是大气降水,因此主要参与的是海陆间循环;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较少;季风气候年降水变化较大,容易出现干旱。(4)南水北调主要是改变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因此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5)南水北调不会影响水分的蒸发,A错误;南水北调增加了北京市的水资源数量,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减轻城市地面沉降,B正确;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结合用水意识和产业结构进行提高,而不是南水北调能够提高,C错误;南水北调也不会增加城市内涝,D错误。故选B。(6)由于遥感技术可以获取信息,因此检测和预报泥石流需要使用的遥感技术,D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用来全球定位,而不是检测预报,A错误;地理信息系统是用来数据分析,而不是检测,B错误;实地勘测技术效率太低且危险性较高,C错误。故选D。22.(1)呈扇形(2)甲B(3)16时~次日8时湖泊温度高,空气受热上升,近湖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陆地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高空由湖泊吹向陆地,近地面(近海面)由陆地吹向湖泊,形成陆风。【分析】本大题以新疆博斯腾湖区域图和附近的冲积扇地貌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冲积扇地貌的景观特征、通视问题、湖陆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过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A处为冲积扇地貌,由图可知,该地貌景观以出山口为顶点,呈扇状;由扇顶(河流出山口)到扇缘(堆积体末缘),堆积体厚度变小,坡度变小。(2)乙处和丙处海拔高于博斯腾湖,且由乙、丙处往博斯腾湖方向,等高线先较密集,后较稀疏,为凹形坡,可看到博斯腾湖全貌。甲处海拔虽低于乙处和丙处,但高于博斯腾湖,往东眺望时,遇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脊阻挡,无法看到博斯腾湖全貌。故图中甲、乙、丙三地中,不能看到博斯腾湖全貌的是甲,其原因是该地与博斯腾湖之间有山脊阻挡。(3)由题意知,A表示湖泊,B表示陆地,可知湖面气温高于陆地气温的时段是16时至次日8时。该时段内,湖面温度较高,空气受热上升,近湖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陆地气温较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同一水平面,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高空空气由湖面上空向陆地上空流动,近地面(近海面)空气由陆地向湖泊流动,形成陆风。如图所示。23.(1)冲(洪)积扇(风蚀)雅丹地貌风蚀蘑菇(呈)扇形(呈)新月形(呈)蘑菇状(2)沙丘的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3)甲流水地貌(4)甲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分析】本大题以地形地貌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常见地貌类型及特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由图可知,甲地貌以出山口为顶点,呈扇状,是冲(洪)积扇。乙地貌垄脊与沟槽相间分布,垄脊呈平行纵列分布,是雅丹地貌。丙地貌是沙丘链,由图可知组成沙丘链的单个沙丘,其形态特征呈新月形。丁地貌形态特征呈蘑菇状,是风蚀蘑菇。(2)有丙图可知,新月形沙丘平面形态呈新月形,联系所学风沙地貌知识可知,迎风坡缓呈凸形,背风坡陡而微凹。故可根据其坡度的陡缓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进而判断主导风向。(3)第(3)题所示地貌依次为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河漫滩平原(冲积平原),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峰丛峰林等地上喀斯特地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高山峡谷。可知其都是由流水侵蚀作用或沉积作用形成的。材料甲乙丙丁四幅图当中,乙丙丁均为风力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只有甲地貌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故第(3)题四幅图片的地貌可与甲图所示地貌归为一类,均为流水地貌。(4)甲是冲积扇,地表物质由泥沙沉积形成的土壤组成,是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最理想的农耕场所;乙丙丁地表均以风沙为主,不利于农耕。由图可知,冲积扇地形较为平坦,且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由流水沉积作用带来大量肥沃的冲积土壤,地下水埋藏较浅,灌溉水源充足,适合发展农耕。24.(1)海拔降低,坡度变缓,组成物质颗粒变细等。(2)地势平坦开阔,坡度较小,便于建设村庄,利于耕作等。【分析】本题以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为资料,涉及了地貌变化和聚落区位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详解】(1)结合图片可知,甲地位于山坡,而乙地位于山前位置,因此从甲地到乙地海拔逐渐降低,坡度变缓,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2)结合图中可知,丁地靠近山脉,丙地位于平原地带,因此丙地相对于丁地而言,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坡度缓和,适合聚落的建设;丙地地势低平,有利于农业发展,便于耕作。25.(1)海陆间AC(2)AD(3)河流地貌冲积扇三角洲(4)改变地表径流的时间分布: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跨流域调水。(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分析】本题以“水循环示意图和某地地貌景观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水循环环节、类型、河流地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阅读示意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图中的水循环涉及的空间包括海洋和陆地,海洋上的水汽蒸发到达空中,再通过水汽输送的方式到达陆地上空,最后通过降水的方式到达陆地,陆地再以径流的方式归还海洋,属于海陆间循环。图中③是水汽输送,④是蒸发,⑤是降水,⑥是植物蒸腾,⑦是地下径流。因此AC选项正确。(2)水循环的蒸发、降水环节需要吸收和释放太阳辐射能,水循环能将储存的太阳辐射能带到陆地或海洋,A选项正确;水循环能够使得全球水保持循环,不能保持递增,B选项错误;陆地水量以径流的方式增多的同时也在以径流的方式减少、海洋水量以蒸发的方式减少的同时也在以降水、径流汇入的方式增多,C选项错误;水循环过程中塑造了峡谷、U形型谷、冲积扇、三角洲等地表形态,D选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D选项。(3)图中展示的地貌是由河流侵蚀和堆积形成的,属于河流地貌;①地貌形成于河流流出山口进入平原地区,呈扇状堆积,判断为冲积扇;②地貌形成于河流汇入海洋处,呈三角形堆积,判断为三角洲。(4)修建水库能够将地表径流丰富时的水资源储存起来,以备水资源不足时使用,改变了地表径流的时间分布;跨流域调水能够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通过改变地表径流流向的方式输送到水资源贫乏的地区,以供水资源贫乏地区的人们使用。26.(1)流水堆积小细(2)西岸(3)白天,大理站地区增温快,气压低,大理站地区以东洱海湖面增温慢,气压高,风从湖面吹响大理站地区,形成湖风;白天,大理站地区西侧山坡增温快,气压低,大理站地区所在山谷增温慢,气压高,风从山谷吹响山坡,形成谷风。湖风与谷风均为偏东风,所以大理站地区白天以偏东风为主。(4)生物措施:采取封山育林等;工程措施:设置拦沙坝和谷坊坝等;其他措施:如大理石矿闭坑禁采等措施。【分析】本大题以苍山洱海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四道试题,涉及地貌的成因及特征、地理位置描述、大气受热原理和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防灾减灾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苍山森林茂密,发源于此的众多溪流汇入洱海”及读图知甲区域位于苍山山前,可知,图中甲区域,应该是受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出山口处即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根据已学知识,洪积—冲积平原地貌特点: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可知,与山前部分相比,接近洱海部分坡度较小,沉积物颗粒较细。(2)读图可知,大理站位于苍山东麓、洱海西岸。(3)材料信息“大理站因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受湖陆风、山谷风的影响,风向昼夜变化明显,白天以偏东风为主”,读图及结合上题可知,大理站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大理站位于苍山东麓、洱海西岸;大理站地处周围山地环绕的山谷之中。大理站因地理位置特征(大理站位于苍山东麓、洱海西岸):白天,大理站地区增温快,气压低,大理站地区以东洱海湖面增温慢,气压高,风从湖面吹响大理站地区,形成湖风;大理站因地貌特征(大理站地处周围山地环绕的山谷之中):白天,大理站地区西侧山坡增温快,气压低,大理站地区所在山谷增温慢,气压高,风从山谷吹响山坡,形成谷风。湖风与谷风均为偏东风,所以大理站地区白天以偏东风为主。(4)材料信息“苍山由十九座山峰组成,海拔多在3500米以上,苍山森林茂密,发源于此的众多溪流汇入洱海”提示,图示区域受人类活动(如矿山开采等破坏了苍山森林茂密)及暴雨等影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苍山由十九座山峰组成,海拔多在3500米以上,众多溪流)等地质灾害,所以防灾减灾的合理措施为: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生物措施:采取封山育林等;工程措施:设置拦沙坝和谷坊坝等;其他措施:如大理石矿闭坑禁采等措施以保护生态和地质环境。27.(1)水汽输送BC(2)V沉积(或堆积)(3)陆地内循环夏减少水分蒸发(4)有利于大气降水下渗,形成地下水;增加城市地面和空气的湿度;减少地面径流;减轻城市内涝。【分析】本大题以水循环示意图、地貌示意图、新疆坎儿井、北京市城市地面透水砖铺设等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河流地貌、坎儿井、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1)由图可知,水循环a是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到达陆地上空,故该环节是水汽输送。一般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来充当水汽输送的途径,登陆的台风、我国的夏季风均是由海洋吹向陆地,可以实现水汽输送,B、C正确;长江是入海地表径流,不能进行水汽输送,A错误;冬季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的,不能将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D错误。(2)由图可知,在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下,峡谷地貌形态呈V形。河口三角洲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由于地势变得低平,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的。(3)坎儿井所在地区为内陆干旱区,四周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且地表多为内流河,故其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陆地内循环。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地表水丰富,蒸发旺盛,故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由于当地气候干旱,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坎儿井开挖暗渠。(4)铺设“可呼吸地面”,大气降水时可增加下渗,形成地下水;从而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内涝。地下水增多,近地表土壤中水分增多,透水砖可增加土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砖下土壤可接收太阳辐射,蒸发后可增加城市地面和空气的湿度。28.(1)冲(洪)积扇三角洲塑造地表形态(促进物质迁移)(2)BA(3)C(4)B(5)空间分布、形态、物质组成、相对高度(地势起伏)【分析】本大题以对我国某地区的地貌考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地貌,水循环、地貌景观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调用所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区域认知素养。【详解】(1)由题中甲图可知,甲是冲积扇,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乙图为河口三角洲,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联系四大圈层,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由题中甲图和乙图可知,两图都是描述的地表形态,河流堆积地貌,所以答案为塑造地表形态。(2)冲积扇一般分布在河流出山口,由丙等高线图可知,低凸高为山谷,B为出山口,具备发育冲积扇的条件;A为河流入海口,水流较慢,河流的搬运能力不强,又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