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八种修辞格及练习2》课件_第1页
《高考八种修辞格及练习2》课件_第2页
《高考八种修辞格及练习2》课件_第3页
《高考八种修辞格及练习2》课件_第4页
《高考八种修辞格及练习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八种修辞格及练习2比拟、借代

二、比拟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2、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②拟物。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3、比拟的作用①色彩鲜明;②描绘形象;③表意丰富。4、运用比拟的注意点

①感情必须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气氛。例:“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给“秋雨”以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感情相悖。

②本体与拟体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例:

“空中稀疏的星星眨着眼,发出私私的低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说它们互相说“低语”“再见”,显然不符合星星的特征。5、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像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①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而比拟却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请看如下例句:a)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b)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老舍《骆驼祥子》)c)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d)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例a)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b)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例c)“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例d)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②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蝓,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强化练习】1.下面不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C【强化练习】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谷子弯下沉重的腰身,向你汇报秋天的果实;枫叶展露醉人的笑脸,向你讲述秋阳的温和;秋风送走欢笑的游人,向你倾诉秋日的欢乐。【强化练习】3.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裂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参考答案:(示例)①路边的那片竹林,可能是听了风儿开的玩笑,笑得弯曲了腰,摇摆在和煦的春风里。②山上的那棵小树,可能是听了小鸟唱的歌曲,喜得张开了手,舞蹈在温柔的春光里。【强化练习】4、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解析]本题要求拟写对联,上联内容应与白云有关,下联内容应与彩虹有关,注意运用拟人手法。(示例)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强化练习】5.仿照下面的拟人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用新的本体,拟出新的形象,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悬崖边的树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倔强

示例:温室里的花/它倾心透过玻璃的阳光/和喷壶中细雨的沐浴/它满足地呆在那里/显得自在而又惬意(选用新的本体,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新形象。合乎情理,意思完整,表现出事物的精神面貌。)

(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三、借代2、借代的种类

(1)以特征、标志代本体

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这里代指富贵人家。②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朱户”即朱门,代指富贵人家。③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梅岭三章》)“旌旗”,旗帜,这里代指军队。④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这里代指故国的宫殿。⑤玉勒雕鞍游冶处

(欧阳修《蝶恋花》)“玉勒雕鞍”,玉制的马衔,精雕的马鞍;代指华贵的车马及乘坐的人

(2)以颜色代本体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绝句》)

③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⑤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张先《天仙子》)用“绿”代指树叶,用“红”代指花。

(3)以部分代整体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②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忆江南》)“帆”是船的一部分,这里代指船。③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樯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4)以具体代抽象①故人具鸡黍……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鸡黍”是鸡肉和黄米饭,代指丰盛的饭菜;“桑麻”桑树和麻,代指农家生活。②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陈毅《梅岭三章》)“烽烟”是烽火之烟。古时边防设烽火台,外敌入侵时,举烽火报警。这里代指战争。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烽火”代指战争。

(5)以工具代本体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

(刘禹锡《陋室铭》)“丝竹”是乐器的两种,这里代指音乐。②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③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④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踏莎行》)“尺素”,汉代用素绢写信,通常为一尺,称为“尺素”,后来成了书信的代称。

(6)以专名代本体①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高适《燕歌行》)②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杜甫《兵车行》)③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白居易《长恨歌》)“汉家”、“汉将”、“汉皇”中的“汉”都是代指唐。④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周邦彦《苏幕遮》)“吴门”:原指春秋吴都阊门,这里泛指家乡。“长安”:汉唐时都城,这里借指北宋都城汴京(开封)。

(7)以人名代本体①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杜康”是酒的发明者,这里代指酒。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婵娟”就是嫦娥,代指月亮

(8)以结果代原因

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是指人瘦了,是“人憔悴”的结果。②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松了金钏”是指人消瘦,是“恨”的结果。

(王实甫《西厢记》)

3、借代的作用

①以简代繁;②以实代虚;③以奇代凡;④以事代情。4、运用借代的注意点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5、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有相似点和不同点:

相似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②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只代不喻,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这是构成借代的基础,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1、阅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句中加点词语所称代的事物。(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无丝竹之乱耳。(

)(3)过尽千帆皆不是。(

)【强化练习】(1)“鳞”是鱼身体的一部分,代鱼。(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