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铜仁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铜仁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铜仁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铜仁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铜仁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其它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干旱处理时间和植株类型B.实验表明,干旱条件下,ABA有利于幼苗根的生长C.实验表明,干旱处理的野生型幼苗根中ABA含量高于茎叶D.实验表明,与ABA缺失突变体相比,野生型幼苗耐旱性更强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肉动物为次级消费者C.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也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空气、细菌等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是()A.虽然二者是各自独立的过程,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B.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移和释放C.先有物质循环,然后才有能量流动D.由于有了能量流动,所以才有了物质循环4.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同时种群数量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B.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种群数量都会在K值附近波动C.一块草地上所有蒲公英的数量就是这个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D.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5.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目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6.基因突变最容易发生在()A.DNA→RNA的过程中 B.DNA→DNA的过程中C.RNA→蛋白质的过程中 D.RNA→携带氨基酸的过程中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分析以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为实验对象的相关实验:(1)坐骨神经属于既有传入神经纤维,又有传出神经纤维。现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使神经麻醉的可卡因棉球放在脊蛙的坐骨神经处,过一会用稀硫酸刺激趾尖,无屈反射;这时,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贴在腹部,将出现搔扒反射,再过一段时间,搔扒反射也消失。推测可卡因先麻醉坐骨神经中的________________。(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________所决定的。(3)脊神经的背根由传入神经纤维组成,具有传入功能,反之,腹根具有传出功能。已知刺激背根和腹根均会引发效应器收缩;欲探究某根与神经中枢相连的神经是背根还是腹根,某同学将该神经剪断,分别刺激其中枢端(靠近脊髓的一端)和外周端,请写出预期效应器表现及对应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高使用价值,分析海洋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对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以及构建海洋生态文明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下图是长江口某海域的食物网(局部),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中“中型鱼类”属于第_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若不考虑其它生态系统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和输出,则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上“中型鱼类”的体重每增加1kg最少要消耗的浮游植物__________________kg。(3)人类对该生态系统中的小型鱼类、虾类、蟹类大量捕捞,结果是中型鱼类的数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海洋中的重金属元素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DDT是一种有机杀虫剂,上述海域中的虾类和南极的企鹅体内均能检测到DDT,说明__________________。9.(10分)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固定的能量。(2)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10.(10分)图甲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图乙是反射弧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①是________细胞,体内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2)若人体受到HIV病毒的侵染,①和②中的_________(填数字)细胞最容易受到攻击,从而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3)图乙所示反射弧包括___________个神经元,兴奋在该反射弧ab段上传导的方向是_________(填“a→b”或“b→a”),兴奋传到突触被突触后膜识别的物质基础主要是细胞膜上具有__________。抽指血时不发生缩手的行为说明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___________控制。11.(15分)为研究缺水条件下脱落酸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研究者取两种玉米幼苗(脱落酸缺陷型突变体和野生型)各若干株,移栽到缺水环境中培养,测量茎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2)将幼苗移栽到缺水环境后,需定期测量各株幼苗茎长度增加值,并计算___________。由上图可知,在缺水条件下,脱落酸对玉米茎的生长起___________作用。(3)若要证明脱落酸的上述调节作用是由环境缺水导致的,需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补充两组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缺水环境中,相比野生型,脱落酸缺陷型突变体根长得更慢、气孔开放程度更大。请据此推测脱落酸对于玉米在缺水环境中生存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干旱缺水条件下,脱落酸抑制茎叶的生长,同时促进根的生长,说明脱落酸的这种作用,有利于植物适应缺水环境。【详解】A、据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干旱处理时间和植株类型(野生型和突变型),A正确;B、实验表明,干旱条件下,野生型比突变型根长度增加值更大,野生型中含有ABA,突变型没有ABA,因此可知,ABA有利于幼苗根的生长,B正确;C、本实验因变量是茎叶和根的生长量,不是ABA含量,因此据题意和图示无法判断干旱处理的野生型幼苗根中ABA含量与茎叶含量多少,C错误;D、实验表明,与ABA缺失突变体相比,野生型幼苗根生长加快,能从土壤吸收水分更多,耐旱性更强,D正确。故选C。2、C【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如硝化细菌;(3)消费者:主要是动物,还有少数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如蚯蚓、屎壳郎等。【详解】A、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包括光能自养型生物(如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能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不一定都具有叶绿体,例如原核生物,蓝细菌,A错误;B、动物大都为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不是所有的食肉动物为次级消费者,还可能是三级消费者等,B错误;C、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例如硝化细菌)、消费者(例如根瘤菌)或分解者(例如枯草杆菌),C正确;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空气等,细菌属于生物成分,D错误。故选C。3、B【解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详解】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A错误;B、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B正确;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联系,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错误;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联系,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D错误。故选B。4、D【解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可能来自外部,也可能来自种群内部。外部因素如温度、水分等,内部因素如疾病、繁殖能力等,都对种群数量变化有影响。尤其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处于波动中。【详解】A、林下光照较弱,生存着许多适应弱光环境是阴生植物,不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A错误;BD、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但环境条件改变会使K值上升或下降,B错误,D正确;C、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某种群个体数,一块草地上所有蒲公英的数量不是这个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C错误。故选D。5、C【解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详解】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正确;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B正确;C、生物种群的密度并非固定不变的,常常受环境、气候和食物、被捕食及生死、迁入、迁出等因素的影响,C错误;D、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生率和死亡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正确。故选C。6、B【解析】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最不稳定,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传入神经纤维(2).突触的结构(3).刺激该神经外周端,效应器发生反应;刺激中枢端,效应器没有反应,则为腹根;反之为背根【解析】1、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信息:左右反射弧的中枢存在某种联系。2、根据题干提示,“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有传入神经纤维,又有传出神经纤维”,则从反射弧的组成和完整性角度考虑;由于用蘸有稀硫酸的纸片放到腹部,脊蛙出现搔扒反射,说明从腹部的感受器到脊髓的传入神经纤维功能完好;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使神经麻醉的可卡因棉球放在坐骨神经处,过一会刺激皮肤完好的趾尖无反应,脊蛙趾尖的皮肤属于感受器,说明传出神经没有被麻醉,再过一会,搔扒反射消失,这说明传出神经纤维也被麻醉。【详解】(1)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卡因棉球放在脊蛙的坐骨神经处,刺激趾尖无屈反射,说明可能是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被麻醉;将有稀硫酸的纸片放在腹部,出现搔扒反射,说明传出神经正常,再过一段时间,搔扒反射也消失,说明传出神经被麻醉,据此推测可卡因对坐骨神经麻醉的顺序为:先麻醉传入神经纤维,后麻醉传出神经纤维。(2)兴奋在反射弧中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是单向的。(3)依据题干信息,背根具有传入功能,腹根具有传出功能,剪断背根,刺激外周段,兴奋的传导受阻,神经冲动传不到中枢,所以效应器不会有反应,刺激中枢端就可以引起反应。若将腹根剪断后,因为断了传出神经,刺激中枢端神经冲动就不能传出到效应器,但是刺激腹根外周端,可以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以及神经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8、(1)①.三、四②.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2)①.单向流动、逐级递减②.25(3)中型鱼类所属营养级降低/食物链变短/从浮游动物和小型软体动物获得的能量增多(4)①.生物富集②.生物富集现象具有全球性【解析】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2)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一般来说,在输入到某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到下一个营养级。2、生物富集作用:也叫生物放大,指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积累和浓缩的过程,营养级越高,积累的有害物质越多。【小问1详解】分析图可知,中型鱼类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型鱼类、虾类和蟹类)→中型鱼类着几条食物链中属于第三营养级,在其余食物链中属于第四营养级。若不考虑其它生态系统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和输出,则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小问2详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理论上“中型鱼类”的体重每增加1kg所需要消耗的浮游植物,最少是1÷20%÷20%=25kg。【小问3详解】人类对该生态系统中的小型鱼类、虾类、蟹类大量捕捞,那么会使中型鱼类所属营养级降低,且使食物链变短,和使中型鱼类从浮游动物和小型软体动物获得的能量增多,因此结果是中型鱼类的数量增加。【小问4详解】在生态系统中,某些重金属盐类和难于分解的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DDT是一种有机杀虫剂,长江口某海域的虾类和南极的企鹅体内均能检测到DDT,说明生物富集现象是全球性的。【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营养结构、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重点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9、(1).生产者(2).出生率(3).死亡率(4).随机取样(5).垂直结构(6).水平结构【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详解】(1)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故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生产者固定的能量。(2)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受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故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在选取样方时要随机取样。(4)在群里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布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群里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在垂直方向上,大多生物群落具有分层现象,在水平方向上,如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同一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空间结构,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及生态系统的结构等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10、(1).吞噬细胞(2).浆细胞(3).②(4).4(5).a→b(6).糖蛋白(7).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解析】据图甲分析:①摄取、处理细菌(抗原)传递给②,则①表示吞噬细胞,②表淋巴T细胞;据图乙分析:图中含有三个完整突触,4个神经元,其中感受器处于伸肌肌,Ⅰ处代表传入神经,Ⅱ处代表传出神经,效应器位于伸肌、屈肌。【详解】(1)图甲中①摄取、处理细菌(抗原),表示吞噬细胞,体内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2)人体受到HIV病毒的侵染,②T淋巴细胞最容易受到攻击,从而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3)根据胞体的数量可知,图乙所示反射弧包括4个神经元,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位于伸肌、屈肌,兴奋在该反射弧传导方向是单向的,则ab段上传导的方向是a→b.突触后膜识别递质的物质基础主要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抽指血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