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小说类 其他小说(全国甲卷、乙卷适用)_第1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小说类 其他小说(全国甲卷、乙卷适用)_第2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小说类 其他小说(全国甲卷、乙卷适用)_第3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小说类 其他小说(全国甲卷、乙卷适用)_第4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小说类 其他小说(全国甲卷、乙卷适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他小说未命名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赵希乾,南丰东门人,幼丧父,以织布为业。年十七,母抱病月余,日夜祈祷身代,不少愈。往问吉凶于日者,日者推测素验,言母命无生理。又往卜于市,占者复言不吉。希乾踟蹰不去,曰:“何以救母病?”占者恶其烦数,曰:“汝母病必不治,若欲求愈,无乃割心救之耶?”希乾归,侍母左右,见病益危笃。时日光斜射床席,形影孑立,寂寂旁无一人。希乾忽起去,笥中得薙发小刀,立于窗外,剖胸,深寸许,以手入取其心,不可得。忽风声震飒,门户胥动,以为有人至。四顾周章,急取得肠,抽出,割数寸。盖人惊则心上忡,肠盘旋满胸腹云。希乾置肠于釜上,昏仆就室而卧。顷刻,母姑来视病,见釜上物,以为希乾股肉也,烹而进之母。再视希乾,则血淋漓心腹间,不能出声,始知希乾为割心矣。赵氏故宋裔,为南丰巨族。宗党以为奇孝,供赡其母子,而更教之读书。学使者侯峒曾闻其事,取充博士弟子员。崇祯壬午,以恩诏天下学,选一人贡于成均。学使者吴石渠,既考试毕,进诸生而告之曰:“百行以孝为先。赵希乾割心救母,不死,不可以寻常论。建武多才,校士衡文,希乾不应入选。今欲诸生让贡希乾,以示奖劝。”诸生咸顿首悦服。于是以希乾选补壬午恩贡。又三四年而有甲申、乙酉之变,希乾避乱山中,将母不遑,遂卖卜,逃走于四方,以养其母。又十余年,母寿八十余而卒。予自幼时常见希乾过先君谈,饮食起居如常人。面黎黝,高准方耳,睛光满眸子,颀然而长,多浑朴之风。自是希乾少家居。母死未十年,而希乾亦卒,年六十一。甘表曰:朝廷不旌毁伤愚孝,尚矣。然希乾一念之诚,若有以通天地、格神鬼也,岂不可嘉哉?汤公惕庵最恶言希乾事,予则以为应出特典,一加旌赏。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然旌而不传不若不旌而传也。安得龙门之书以施于后世哉?呜呼,古今忠孝之士,非愚不能成。而世之身没而名不传者,又何多也?悲夫!(选自《虞初新志》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B.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C.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D.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者”,即中国古代观察天象的人,也叫天官,以占候卜筮为业。B.“顷刻”,指片刻,表示极短的时间。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C.“壬午”,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19个。前一位是辛巳,后一位是癸未。D.“恩贡”,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对有恩的生员的照顾。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希乾的母亲生病,他日夜祈祷,希望用自身代替母亲生病,但没有效果,后来接受占卜者的建议,割心救母,才最终治好了母亲的病。B.赵氏宗族的人因为赵希乾孝敬母亲,纷纷供养他们母子,并教他读书。吴石渠因为感动于他的孝道,把本应落选的赵希乾选补为恩贡。C.为了躲避甲申、乙酉战乱,赵希乾带着母亲四处奔走,甚至为了赡养母亲,曾经以占卜为业,又过了十多年,他母亲活到八十多岁才去世。D.长期以来,朝廷一直不倡导伤害自身这种愚昧的孝顺行为,汤惕庵先生也讨厌谈论赵希乾的事情,但作者却认为应当大力表彰他的这种精神。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年十七,母抱病月余,日夜祈祷身代,不少愈。(2)然希乾一念之诚,若有以通天地、格神鬼也,岂不可嘉哉?【答案】1.D2.D3.A4.(1)十七岁时,母亲患病一个多月,(赵希乾)日夜祈祷自己代替母亲(生病),(但母亲)没有稍稍好转。(2)然而赵希乾一个念头之间的诚心,好像有用来感动天地、鬼神的办法,难道不可以嘉奖吗?【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大概事情不可效仿但可以传扬,使人们知道孝行感化的程度,虽然剖开胸膛割断肠子但是没有死,难道不是上天在以此来表彰他吗?上天都表扬他,还有谁能不表扬他呢?”“不可法”“而可传”都以“事”为陈述的对象,联系紧密,故“而可传”应断在前面,排除AC;“天”与“之所以旌之耶”是主谓关系,联系紧密,不可断开,排除B。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对有恩的生员的照顾”分析错误。明、清定制,凡遇皇室庆典,据府、州、县学岁贡常例,加贡一次作为恩贡。清特许“先贤”后裔入国子监者,亦称恩贡。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A项,“接受占卜者的建议”,与原文不符。原文“占者恶其烦数,曰:‘汝母病必不治,若欲求愈,无乃割心救之耶?’”可见“割心救母”只是占卜者厌烦他询问的一种说辞,不是建议。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抱病”,患病,有病;“身”,自己;“少”,稍微,一丁点儿。(2)“然”,然而;“一念之诚”,一个念头之间的诚心;“若”,好像;“格”,感动;“嘉”,嘉奖。【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如本题借助代词“之”,虚词“耶”“岂”等,结合理解句意即可断开。参考译文:赵希乾,是南丰东门人,幼年丧父,以织布为生。十七岁时,母亲患病一个多月,(赵希乾)日夜祈祷自己代替母亲(生病),(但母亲)没有稍稍好转。前往向占卜的人询问吉利不吉利,占卜的人的推测一向灵验,说赵希乾母亲的性命没有活的可能。又到市集上去占卜,占卜的人也说不吉利。赵希乾徘徊不肯离开,说:“用什么办法可以治疗母亲的病症?”占卜的人讨厌他频繁询问,说:“你母亲的病一定没法治好了,要想痊愈,恐怕要割心救她了吧?”赵希乾回到家中,侍奉在母亲左右,看见母亲的病情更加危重。当时阳光斜照在床上的席子上,只有自己和影子孤立无依,孤寂得旁边没有一个人。赵希乾忽然起身离开,从竹筐中取得剃发的小刀,站在窗外,剖开胸膛,深一寸多,把手伸进去取自己的心,没能取到。忽然风声飒飒,门窗都震动起来,认为有人来了。环顾四周非常恐惧,仓促中取得肠子,抽出来,割下几寸。大概说的是人在惊慌时就忧虑不安心脏向上悬起,肠子迂回重叠布满胸腹。赵希乾把肠子放在锅上,(然后)昏迷仆倒在内室。不一会儿,姑母来探望母亲的病情,看见锅上的东西,认为是赵希乾大腿上的肉,煮了给他母亲吃。再看赵希乾,心腹间鲜血淋漓,不能出声,才知道赵希乾想为他母亲割心。赵氏是宋朝皇族后裔,是南丰的大家族。宗族的人认为他非常孝顺,供养他们母子,并且又教导他读书。学使者侯峒曾经听说他的事,录取他补充博士弟子的数额。崇祯壬午年,皇帝降恩下诏书给天下学子,选拔一人进入大学。学使者吴石渠,考试结束,召见各位考生告诉他们说:“百行以孝道为先。赵希乾割心救母,没有死,不能用平常的事来看待。建武多才俊,(如果)考评士子比较文章,赵希乾不应该入选。现在想让大家把选拔机会让给他,来表示奖励劝勉。”考生们都点头心悦诚服。于是把赵希乾补选为壬午年间恩贡。又过了三四年发生了甲申、乙酉年间的变乱,赵希乾到山中躲避战乱,携带母亲生活不安定,于是以占卜为业,四处奔走来赡养他的母亲。又过了十多年,母亲活到八十多岁才去世。我从年幼的时候时常见赵希乾造访先父(和他)交谈,饮食起居和平常人一样。面色黝黑,高鼻梁方耳朵,眼睛炯炯有神,身材很高,气质深厚淳朴。从此赵希乾很少在家中居住。母亲死去不到十年,赵希乾也去世了,享年六十一岁。甘表说:朝廷不表彰伤害身体这种愚孝的做法,时间很久远了。然而赵希乾一个念头之间的诚心,好像有用来感动天地、鬼神的办法,难道不可以嘉奖吗?汤惕庵先生最讨厌谈论赵希乾的事情,我却认为应该制定特别典章,加以表彰奖赏。大概事情不可效仿但可以传扬,使人们知道孝行感化的程度,虽然剖开胸膛割断肠子但是没有死,难道不是上天在以此来表彰他吗?上天都表扬他,还有谁能不表扬他呢?然而表彰了却不为他作传,不如不表彰却为他作传啊。怎么能够让史书记载并在后世流传呢?哎,从古至今忠诚孝顺的人,不是愚笨之人不能成就。然而世上的人死去名声不能流传的,又有多少呢?可悲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项羽之死(节选)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我,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国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今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速遂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候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困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B.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C.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D.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歌,楚地汉族民歌,楚地文化色彩鲜明,文中的《垓下歌》为楚歌代表作。B.亭长,管理亭的官吏。亭即驿亭,是由驿站所设置的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C.江东,秦汉以后,习惯称安徽芜湖到江苏南京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D.籍,文中项羽的自称,古人自我介绍或向别人提及自己时习惯以字以示自谦。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羽被围垓下,慷慨悲歌。垓下之围,面对“四面楚歌”,项羽叹时运不济,诀别乌雅、虞姬,悲凉之情溢于言表。B.项羽被困东城,并说愿为诸君与敌快战,斩将、刈旗不在话下。感慨天意,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可见,项羽也是悲剧英雄,生不逢时,天意弄人。C.项羽东城溃围,勇猛无敌。项羽在突围时轻而易举斩杀汉将,凭一己之力杀敌数十百人,有人见了他,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羽的勇猛善战可见一斑。D.项羽乌江自刎,视死如归。乌江畔,项羽本可乘船东渡,他日卷土重来。但他却没有如此选择,拒渡,赠马、赐头,知耻重义、宁死不辱令人倾佩。8.翻译。(1)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徳。【答案】5.C6.D7.B8.(1)光是项籍(也就是项羽的本名)所杀的汉军官兵就有几百人,项籍身上也受了十几处伤。(2)项羽说:“我听说汉王(刘邦)出千金买我的头,封万户侯,我把这点好处留给你吧。【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为:于是项王高声呼喊,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退避了好几里。“赤泉侯为骑将”,主谓宾齐全,独立成句;“追项王”,承前省略主语“赤泉侯”,“追”为谓语,“项王”为宾语。“追”前断开,排除AB。“项王瞋目而叱之”中,主语为“项王”,谓语为“叱”,“瞋目”作状语,“之”为宾语,成分齐全,单独成句;第二个“赤泉侯”作后面句子的主语,“人马俱惊”主谓短语作谓语。据以上分析排除D。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以字以示自谦”错误。“籍”是项羽的名,古人自称名以示自谦。古代汉族男子二十岁冠礼女子十五岁笄礼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生不逢时,天意弄人”理解错误。他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是刚愎自用,没有自知之明的表现。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关键词:亦,也;被,遭受;创,伤。(2)关键词:购,悬赏捉拿;若,你;徳,恩惠、好处。参考译文:项王的部队驻守在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的军队把他重重包围。深夜,(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ī,同追),(项羽)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羽不禁情绪激昂唱起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安排你才妥善?”项王唱了连唱几遍,美人虞姬应和着一同唱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忍心抬起头来看他。……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战败,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必死无疑,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项王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退避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让您称王了。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又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仅凭借项羽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把项羽指给王翳看:“这才是项王。”于是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送你个人情吧!”说完便自刎而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大言明•陆灼《艾子后语》赵①有方士好大言。艾子戏问之曰:“先生寿几何?”方士哑然曰:“余亦忘之矣!忆童稚时,与群小儿往看宓羲②画八卦,见其蛇身人首,归得惊痫,赖宓羲以草头药治余,得不死。女娲之世,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余时居中央平稳之处,两不能害。神农播百谷,余已辟谷久矣,一粒不曾入口。蚩尤犯余以五兵,因举一指击伤其额,流血被面而遁。仓氏子不识字,欲来求教,为其愚昧,不屑也。庆都十四月而生尧,延余作汤饼会。舜为父母所虐,号泣于旻天,余手为拭泪,敦勉再三,遂以孝闻。禹治水经余门,劳而觞之,力辞不饮而去。孔甲赠余龙醢一脔,余误食之,于今口尚腥臭。成汤开一面之网以罗禽兽,尝亲数其不能忘情于野味。履癸③强余牛饮,不从,置于炮烙之刑,七昼夜而言笑自若,乃得释去。姜家小儿钓得鲜鱼,时时相饷,余以饲山中黄鹤。穆天子瑶池之宴,让余首席。徐偃称兵,天子乘八骏而返,阿母留余终席。为饮桑落之酒过多,醉倒不起,幸有董双成,萼绿华两个丫头相扶归舍。一向沉醉至今,犹未全醒,不知今日世上是何甲子也。”艾子唯唯而退。俄而赵王堕马伤肋。医云:“须千年血竭④敷之乃瘥。”下令求血竭,不可得。艾子言于王曰:“此有方士,不啻数千岁,杀取其血,其效当愈速矣。”王大喜,密使人执方士,将杀之。方士拜且泣曰:“昨日吾父母皆年五十东邻老姥携酒为寿臣饮至醉不觉言辞过度实不曾活千岁。艾先生最善说谎,王其勿听。”赵王乃叱而赦之。[注]①赵:指战国时赵国。②宓羲:现在多写作伏羲,是神话传说中三皇之一。传说他蛇身人首,有圣德。曾坐在方坛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③履癸:夏朝末代君王夏桀,是有名的暴君。④血竭:即麒麟竭,中药名。出产于海南与广东一带,原是一种高大的乔木分泌流滴下来的胶饴状脂液,久而坚凝如干血,故称。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昨日/吾父母皆年五十/东邻老姥/携酒为寿臣/饮至醉不觉/言辞过度实不曾活千岁B.昨日/吾父母皆年五十/东邻老姥携酒为寿/臣饮至醉/不觉言辞过度/实不曾活千岁C.昨日吾父母皆年五十/东邻老姥/携酒为寿/臣饮至醉不觉/言辞过度/实不曾活千岁D.昨日吾父母皆年五十/东邻老姥/携酒为寿/臣饮至醉/不觉言辞过度/实不曾活千岁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八卦,是《易经》的重要内容,相传为上古的伏羲氏所创作,依次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称为先天八卦。B.辟谷,指不吃五谷几天、数月乃至更长的时间,是方士及道家修炼的一种方法。C.汤饼会,旧俗,生儿三日设筵招待亲友,称汤饼会,文中方士吹嘘说他被邀请参加了尧满三天时候的汤饼会。D.甲子,文中代指干支。干支可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干支纪年早于干支纪日,文中特指干支纪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吹嘘自己长寿,方士追述了从三皇五帝直到西周历时数千年的非凡经历,说宓羲、女娲、神农、蚩尤、仓颉、庆都、尧、舜、禹、孔甲、成汤、夏桀、姜子牙、穆天子、西王母、董双成、萼绿华等极其著名的人物都与他有过交往。B.方士谎称自己法术神奇,说夏桀逼迫自己的牛喝水,自己不服从,结果夏桀对他施以炮烙之刑长达七天七夜,他却能够“言笑自若”,显示他有金刚不坏之身。C.方士吹嘘说穆天子招待西王母的瑶池宴上,他被安排坐首席,意思是他的地位比穆天子和西王母还要高贵。D.当赵王的马跌倒受伤,需用千年血竭治疗时,艾子立即找到了惩治骗子的办法。方士只好招认自己说谎,艾子的机智则因此而突显出来。12.把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禹治水经余门,劳而觞之,力辞不饮而去。(2)成汤开一面之网以罗禽兽,尝亲数其不能忘情于野味。【答案】9.B10.D11.A12.(1)大禹治水经过我的门前,我犒劳他,请他喝酒,他极力推辞,最终没喝酒就离开了。(2)成汤打开网的一面捕捉禽兽,我曾亲自数落批评他不能忘记野味。【分析】9.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本题,“昨日”作句首时间状语,可以单独成句,所以可在其后停顿,排除C、D项。“东邻老姥携酒为寿臣饮至醉”句意为:东邻的老太太带着酒来给他们拜寿,我喝醉了。句中“东邻老姥”作主语,“携酒为寿”作谓语,而“臣”作“饮至醉”的主语,所以应在“臣”之前停顿,排除A项。故选B。10.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干支纪年早于干支纪日,文中特指干支纪日”错,干支纪年晚于干支纪日,文中也并非特指于支纪日。故选D。11.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属于信息筛选。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回归语境,对选项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B项,误解“牛饮”一词为“牛喝水”。原文“履癸强余牛饮”的意思是履癸逼迫我俯身而饮。所以,句中的“牛饮”译为俯身而饮。C项,“穆天子招待西王母”不对,瑶池宴是西王母招待穆天子。D项,“赵王的马受伤”是错误的,原文“赵王堕马伤肋”说的是赵王从马上摔下来受伤。故选A。1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劳”,犒劳;“觞”,喝酒;“力辞”,极力推辞;“去”,离开。第二句关键点:“开一面之网”,打开网的一面;“罗”,捕捉;“亲数”,亲自数落。【点睛】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