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2_第1页
郑伯克段于鄢-2_第2页
郑伯克段于鄢-2_第3页
郑伯克段于鄢-2_第4页
郑伯克段于鄢-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伯克段于鄢《左传》文学常识《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详细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和有关言论,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历史文献。作者善于用生动精练的语言描绘纷繁复杂的战争场面和事件,也善于刻画人物,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学常识《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

》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与侧重解释《春秋》“微言大义”的《公羊传》、《谷梁传

》并称“春秋三传”。题解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春秋》“郑伯克段于鄢”原本是《春秋》里的一句话,意思是郑庄公在鄢地打败了共叔段。郑伯,指郑庄公。鄢,地名,在今河南鄢陵。背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频繁。即使在各个诸侯国内部也时常因争权而发生争斗。本文写的就是郑国内部兄弟、母子之间的权势斗争,斗争的焦点是王位继承问题。

人物郑伯;指郑庄公;郑庄公(前757—前701年),名寤生,郑国第三代国君,前743至前701年在位,他的祖父郑桓公是周宣王之弟,受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周幽王时任司徒,在西周末的骊山之难时为幽王护驾,被犬戎攻杀于战场。

人物共叔段,春秋时期郑国人(今河南新郑人)。姬姓,名段,后因奔共,故称共叔段,郑武公次子

听录音,回答问题: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寤生(wù)亟请(qì)虢叔(guó)廪延(lǐn)义暱(nì)寘(zhì)繄(yī)泄泄(yì)还要注意一些通假字的读音哦~~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寤生(wù)祭仲(zhài)共叔段(gòng)缮甲兵(shàn)B.廪延(lǐn)滋蔓(màn)城颍(yǐng)繄我独无(yì)

C.百雉(zhì)自毙(bì)泄泄(yì)不义不昵(nì)

D.亟请(jí)虢叔(guó)遂恶之(wù)具卒乘(shèng)答案:C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①佗邑唯命:“佗”通“他”②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③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大”通“太”④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⑤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⑥遂寘姜氏于城颍:“寘”通“置”

⑦若阙地及泉:“阙”通“掘”⑧永锡尔类:“锡”通“赐”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姜氏欲之,焉辟害?

B.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C.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D.谓之京城大叔答案:B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特点①初,郑武公娶于申句式特点:②制,巖邑也句式特点:③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句式特点:④姜氏何厌之有句式特点①介宾短语后置②判断句③省略句④宾语前置句现在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梳理一下课文,再想一想这篇课文的结构,可以分为多少各部分呢?加油啦~~(*^__^*)….层次结构全文可分4个部分:一(1段)姜氏厌恶郑庄公,偏爱公叔段。从而交待了庄公母子不合,兄弟争斗的原因。(矛盾的开端)二、(2.3.4.5段)写公叔段不断扩张势力,而郑庄公虚伪应对,实怀杀机。(矛盾的激化)1*公叔段得到京地作封邑。2*公叔段在京地建城,公然超过先王制定的规格。3*公叔段逐步将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据为己有。三、(6.7.段)郑伯克段于鄢的经过。(矛盾的解决)四、(8.9.段)庄共幽禁姜氏及母子和好如初。1*颖考叔设法为庄公排忧解难。2*姜氏、庄公“遂而相见”的经过。3*作者托名君子的评论。现在一起来欣赏这篇史学名篇吧!~先读一遍原文再读一遍译文,记得注意里面的一些关键字词哦!!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使姜氏受到了惊吓,所以起名叫“寤生”,于是(姜氏)很厌恶他。喜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姜氏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同意。等到庄公继承了君位,(姜氏)替共叔段请求制地作为封邑,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过去虢叔就死在那里,(因此不便分封给他),其他的地方一切听你吩咐。”(姜氏)请求京地,庄公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百姓称他“京城太叔”。

祭(zhài)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通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通避bì】害?”对曰:“姜氏何厌【通餍yàn】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大夫祭仲说:“都邑城墙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害了。先王的制度,大的都邑的城墙不得超过国都的城墙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度,您将无法忍受。”庄公说:“姜氏想这样,怎能避开这个祸害能?”回答说:“姜氏有什么满足的时候?不如早点安排他一个地方,不要让(他的势力)滋长蔓延。蔓延了,就难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您姑且等着吧。”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通毋】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lǐn)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昵),厚将崩。”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公子吕说:“国家不能忍受有两属(两个君主)的情况,您将对他怎么办?要是想把国家让给太叔,我就请求去侍奉他,如果不想给,那就请除掉他,不要使老百姓生二心。”庄公说:“不用,他会自己垮的。”太叔又收取两属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封邑,一直到廪延。公子吕说:“可以啦!领土再扩大,将会得到民众。”庄公说:“对君不义,对兄不亲,这样的叛臣逆弟,领土再扩大也会垮的。”

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的4.5.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1)这里揭示了共叔段怎样的性格特点?揭示了共叔段贪得无厌、狂妄愚蠢的性格和他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图谋与庄公分庭抗礼乃至篡夺君位的野心。(2)郑庄公对共叔段的扩张和公子吕的劝告置之不理的背后包藏着什么用心?庄公的用心是:明知共叔段的野心,却纵其欲,养其恶,以使他一步一步走上叛逆的道路,然后一举除之。(3)共叔段的野心和郑庄公的用心揭示了怎样的社会政治现象?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的残酷。(4)中心人物是谁?其他人物对刻画中心人物起到了什么作用?中心人物是郑庄公,其他人物对刻画郑庄公的性格起了对比反衬的作用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shèng),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yān)。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太叔修缮城池,聚集民众,整理盔甲和武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偷袭郑国国都。姜氏将为他打开城门(做内应)。庄公知到了偷袭的日期,说:“可以动手了。”命令公子吕率领战车二百辆去攻打京邑。京城的百姓背叛共叔段,共叔段逃到鄢。庄公又到鄢地讨伐他。五月辛丑那天,太叔离开郑国逃亡到共国。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通悌tì】,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遂寘(通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意为大哥),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对庄公的责难。于是庄公把姜氏放逐到城颖,并对她发誓说:“咱们不到黄泉,不要相见了。”但不久就对自己说的话感到后悔。颖考叔担任颖谷封人的官职,听到这件事,就进献礼物给庄公。庄公赏赐他吃饭,他吃时故意把肉放在一边不吃。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wèi)之。”公曰:“尔有母遗,繄(yī)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在这里读yù】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通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庄公问他为什么,回答说:“小人家中有老母,我吃过的菜她都吃过,但没有吃过国君赏赐的肉,请允许我把这些肉带回去送给她。”庄公道:“你有母亲可以送,偏偏我就没有!”颖考叔说:“冒昧地问为什么呢?”庄公告诉他缘故,并且告诉他自己很后悔。颖考叔回答说:“君王担心什么呢?如果挖地直到见到泉水,你和姜氏在隧道相见,那又有谁能说你违背了誓言呢?”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yì)。”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kuì),永锡【通赐】尔类。’其是之谓乎?庄公听从了他的话。庄公走进地道时赋诗道:“大隧道之中,快乐呀乐融融!”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于是母子二人和好如初。君子说:“颖考叔是个非常孝顺的人,爱他的母亲,并影响到了庄公。《诗经》说:“孝子的孝道没有穷尽,(上天)永久地把它赐给你的同类。大概说的就是这种事吧?”思考克段后:考叔使郑公和弃母和好如初,郑伯是真孝?还是假孝?“遂为母子如初”的结尾,读来使人感到十分滑稽,有人称之为丑剧,亦不为过,像姜氏母子这样早已失去了普通人性的典型人物,在经过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挣斗之后,能够毫无芥蒂再叙什么天伦之乐吗?何况在刚出生之时就埋下了怨恨的种子,“遂为母子如初”的“初”字就缺乏依据,显得勉强了,血腥的厮杀早就把统治阶级竭力宣扬的那层薄薄的“孝悌”的外衣撕得粉碎了。无怪乎史官对此事的评论也感到为难了。“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这是作者针对颍考叔而说的。将孝道永赐予汝之族类,似乎是郑庄公受到颍考叔孝母的感染,其实不过是庄公借此就坡下驴。他之所以欣然接受颍考叔的建议,不过是企图缝补这些破碎的外衣,掩盖已经充分暴露的肮脏的躯体和丑恶的灵魂。这也是千古奸雄的伎俩,因为在这里郑庄公又集中地表现了他的伪善,而伪善是永远和丑恶伴随在一起的.你同意吗?想一想看完全文后,试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是如何体现的呢?季氏:偏私愚蠢,目光短浅,自大骄横的老妇人(小题大做废长立幼挑拨离间里应外合)共叔段:骄纵贪婪,志大才疏,有勇无谋的大草包(恃宠生骄任性胡为肆无忌惮有勇无谋)

郑庄公:工于心计,老谋深算,深藏不露的阴谋家(欲擒故纵不动声色静观其变当机立断看完这篇文章后你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