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唐朝《礼宾图》壁画汉初和亲政策汉倭奴国王金印乾隆皇帝接见英使马戛尔尼
现今中国领土之内,各民族政权与中央政权之间的关系
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二一课程目录课程标准重点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朝贡体制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区别(难点)秦汉时期隋唐至两宋元明清时期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一)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夫余乌桓氐思考:按方位指出秦朝周边少数民族?并对应指出秦朝处理民族关系的相关措施?1.少数民族分布: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2.管理措施:中央机构军事措施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公元前215年派蒙恬率军北逐匈奴;修筑长城)行政管辖南抚夷、越,在今天的两广地区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郡下设“道”)并加强了对西南夷一带的控制等。——纳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始历史概念:1.典客:秦置,为九卿之一。掌管邦交和边陲部族事务,负责接待和秦朝有友好往来关系的边疆民族首领。2.典属国:主要负责已经归附秦朝的边疆民族的事务,汉朝并入大鸿胪3.意义:维护了北部边疆的稳定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融思考:结合地图了解汉朝周边少数民族概况?并归纳不同时期汉朝处理民族关系和边疆管理的措施?1.中央机构:2.边疆管理: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秦朝典客演变而来)(1)北方(匈奴)(二)汉朝的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行政管辖西面:西汉设西域都护府(定位汉朝),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西域开始纳入中央政权管辖)西面: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合称“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
(3)屯戍政策(边疆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开发边疆;在西域设置田官,监督戍卒屯田。(民屯)移民屯田前119年70余万(军屯)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西汉的屯田,是巩固新拓疆土的重要措施之一。屯田卒本身,也是边塞防御的手段之一,同时屯田区又为徙民、设县做好了基础准备。……西域的屯田卒,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在有战事时参加战争。他们在西域且耕且战,对确立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永强《两汉西域经济研究》探究思考:结合史料指出汉朝在边疆的屯戍政策的影响?屯戍政策屯戍农耕经济模式的移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基础有利于抵御匈奴的侵扰;降低了军费开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有利于边疆的开发;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三)魏晋南北朝——大迁徙、大交融1.背景:2.表现:3.意义:(1)中原地区分裂割据,政权更迭频繁。(2)“五胡内迁”与中原汉族南迁,各民族杂居相处。(3)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学习汉族典章制度。(1)五胡内迁;(2)大部分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3)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4)北方人民南迁,加强了与东南、西南地区人民的交融。(1)少数民族内迁促进民族大交融;(2)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促进了江南的开发;(3)为国家统一和隋唐繁荣奠定基础。问题思考:根据图片和【历史纵横】魏晋南北朝时期促进民族融合的途径有哪些?民族迁徙民族交流友好交往通婚杂居汉化改革经济开发战争:突厥、吐谷浑(鲜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册封恩抚: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各族治理,如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边疆管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往往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以夷制夷、因俗而治)友好交往:三达流求(现今台湾)、加强接触冼夫人,一生忠义为国,被尊称“岭南圣母”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一)隋唐时期:2.隋朝的民族关系:1.中央机构: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礼部:礼部司、主客司3.唐朝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南诏西北:①太宗被西北各族尊为“天可汗”②战争:兵灭西突厥③机构: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北方:①战争:回纥支持唐朝灭东突厥,后归附唐朝②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③机构:安北、单于两大都护府东北:①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②机构:安东都护府西藏:①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②会盟:长庆会盟碑南诏①加封南诏王,遣子弟入唐学习②机构:安南都护府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安南都护府思考:结合图片和所学,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和特点有哪些?(1)方式:(2)特点:①设立机构。②册封首领。③武力征服。④和亲。⑤会盟通好。①以和为主,政策开明。②因俗而治③手段多样,措施灵活。设置机构: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因俗而治)都护府与都督府都护府是在边疆地区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由唐朝派官员及士兵驻守。都督府是唐王朝在重要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需向朝廷缴税。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二)宋朝1.少数民族及政权:2.特点:并立:宋先后与(契丹族)辽、(党项族)西夏、(女真族)金长期并立吸收:各民族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交融: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但交流交融从没中断。战争、和议、贸易(榷场)促进民族交往,民族融合南北面官沿袭唐宋制度猛安谋克仿宋建制榷场贸易庆历和议澶渊之盟绍兴和议3.影响:①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陆路联系,促使宋代发展海上丝绸之路。②南方经济发展并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③各族割据战争,交流交往中进一步加强了民族交融。问题探究: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宋金时期的榷场?材料1: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贸易外,商人须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方能交易。材料2:宋对金的输出以茶为大宗,其次为南方的绢帛、麻布、木及生姜等。另外,宋的书籍亦是重要商品之一……金对宋的输出有皮毛、人参、甘草、马匹、盐等物品。材料3:官办的榷场贸易不断受到双方政治斗争的影响,大部分榷场时罢时复……走私贸易仍很盛行。绍兴三十年(1160)年,官僚王淮向宋廷报告说,淮南淮北间走私贸易量非常大,蒋州的郑庄,“号为最盛”,每年从这里卖与北贾的茶不下数万引,耕牛多至七八万头。……商人为了牟取暴利,也有把军事物资,如马鞍、刀剑、犬马皮、鲨鱼等私贩到北方的。宋政府对此则严加禁止。——材料均引自《简明宋史》①有利于边境和平与稳定;②促进少数民族政权地区开发与经济发展;③丰富各族人民物质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加强各民族政权间经济文化联系,促进民族交融。④政府出于政治考量,对军事物资严加禁止,但民间贸易生活必需品等,异常活跃。说明当时人民交往、交流是历史的主流。
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规模的民族融合高潮
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交融,形成华夏认同观念。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五胡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进民族交融;南方—江南开发;民族大交融趋势出现。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与和,加快了周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一)元朝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①“行汉法”(用儒学治国)②推行民族差别政策(四等人制)1.民族政策:2.边疆管理: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土司制度;征发赋税西藏:册封帝师;设立宣政院(佛、藏)台湾: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管军政由间接的因俗而治→直接的行政统治边疆内地一体化趋向3.趋势:
《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jimi)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二)明朝时期的民族关系:礼部、鸿胪寺、四夷馆(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1.中央机构:2.边疆管理:④①②③北方:修长城、设“九边军镇”开马市贸易东北: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西南:设土司(各族酋长世袭任职,进贡,征调军兵,因俗而治)西藏:敕封僧俗首领“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进行贡赐、茶马贸易茶马互市作用:中原地区和西北少数民族互补互利,促进了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互动;加强了中央集权。【探究】据材料,分析汉代屯戍和明代茶马互市政策发挥了什么作用?材料2:通过所谓的“茶马贸易”中国获得了紧缺的马匹,西北少数民族茶叶依赖中原地区的供给,中央王朝因茶叶而掌握了“华夏边缘”地区的命脉。——杜君立《历史的慰藉》材料1:(屯田卒)在西域且耕且战,对确立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永强《两汉西域经济研究》互补互利中央集权加强茶马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互动屯田生产促进边疆开发军事防御,维护统治屯戍农耕经济模式的移植目的:①保障政府收益
②换取军队所需战马。
③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④增强对少数民族的吸引力作用:①加强了中央集权②中原地区和西北少数民族互补互利,促进了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互动④①②③⑤中央:设理藩院管理民族事务北方:满蒙联姻,控制漠南东南: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西南:“改土归流”废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管进行管理青藏:册封达赖班禅;设立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西北:平定准噶尔部,设伊犁等将军辖区,迎土尔扈特部回国,巩固西北(三)清朝时期的民族关系:1.民族政策:汉:设西域都护唐: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清:平定准噶尔叛乱、土尔扈特部东归、设伊犁将军三国东吴:卫温到达夷洲隋朝:加强与流求的接触元:设澎湖巡检司清: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唐:与吐蕃和亲会盟元:设宣政院清: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汉:设护乌桓校尉唐:安东大都护府元:设辽阳行省明:设奴尔干都司管辖清:设将军辖区秦汉:设郡县隋:封谯国夫人唐:设安南大都护府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北东南(台湾)岭南西南(西藏)西北(新疆)朝代措施趋势秦汉设置官职、战争、修长城、行政管理、和亲、屯戍等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迁徙、友好交往、汉化改革、南方开发、战争隋唐至两宋设置机构、羁縻制度、战争、册封、会盟、和亲、友好交往、互市贸易等元明清时期设置机构、战争、册封、修长城置九边、互市贸易、联姻、改土归流等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发展①民族迁徙
②战争冲突
③友好交往
④和亲联姻⑤会盟和议⑥册封恩抚⑦设置机构⑧政治改革思考探究:历代各民族之间以那些方式进行交流交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主流补:从秦汉到明清历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民族迁徙:如汉朝向北方大量移民;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民族战争:如秦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战争。友好交往(互市贸易):如唐朝与回纥之间互派使节,明朝在边境与蒙古、女真开展贸易。政治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和亲联姻:如西汉与匈奴和亲,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会盟和议:如唐朝与吐蕃的“长庆会盟”,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进行册封:如唐朝册封南诏王,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清朝册封达赖班禅。设置机构:如秦朝设立南海三郡;西汉设西域都护。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一)先秦至汉代时期:1、先秦:2、汉朝: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文明有广泛的交往交流(1)陆路:(2)海路:①经河西走廊、西域向中亚、西亚延伸,开辟了丝绸之路。②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波斯湾一带①从徐闻(今广东徐闻)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②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国王“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材料: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有车辙马迹焉。——《左传》(二)隋唐时期:1.原因:2.表现:3.特点:政治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对外交通发达;对外政策开放(1)陆路:商路畅通(2)海路:交流活跃
①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管理通商事务。
②唐朝:与大食国(阿拉伯帝国)接触,传播造纸术。①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也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②唐朝: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近20次,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丝绸造纸术瓷器胡旋舞葡萄酒琵琶范围广、领域全,是亚洲文化的中心。形式多样,有使节往来、留学生、技术交流、贸易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影响巨大,促进了东亚、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海陆并举。长安城日本·平城京对外关系空前发展(三)宋朝时期:1.特点:2.表现: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①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恢复旧路)②开辟了由明州(今浙江宁波)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开辟新路)
③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3.影响:外贸税成为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②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及航海造船技术,传入欧洲,对西方向近代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丝织品、陶瓷、茶叶等香料、珠宝等亚非中国思考:宋朝海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政治:①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陆路联系;②商品经济繁荣,统治者支持对外贸易;③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专门管理海上贸易;经济:①经济重心南移;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科技:(四)元朝:1.特点: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2.表现:通往欧洲的海陆道路通畅;②13世纪马可·波罗来华,在中国生活了17年,后来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③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蒙古统治者通过西征南下完成了中国南北统一,建立了强大的元朝,连接了游牧文化圈、农耕文化圈向海洋强国迈进,促进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扫除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切障碍,恢复了欧亚大陆昔日的“丝绸古道”,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陈、佟试论元朝对“一带一路”的历史贡献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行纪》(四)明清朝:1.特点:①明清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②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宗藩关系
外国(藩属)
中国(宗主)册封、回赐使节来华称朝觐;所带物品称贡物;行朝觐之礼;可到中国进行贸易朝贡体制1.发展历程①渊源:先秦时期,诸侯朝觐天子时②推广形成:秦汉时期,运用到处理对外关系上,汉代正式形成③延续:至晚清前2.朝贡体制与朝贡贸易体系:政治上向中国朝贡是朝贡贸易的前提条件3.体制源于理念:天朝上国、中国中心论等秦汉以来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前3--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以中国为中心;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朝贡体制特点】2.表现:(1)明朝: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2)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①中俄签约:1689年中俄订立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该条约还首次出现了“中国”字样。②中英:乾隆时期(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清拒绝了英国使团的要求,关上对英交往的大门,关上了对外交往的大门(闭关锁国)。马嘎尔尼访华材料: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朝贡国要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从而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体系逐渐逊位,在19世纪后期最终解体
——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知识拓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朝贡体系的特点及解体原因。特点:①政府垄断、控制;②依附于各国使节的朝贡活动;③“厚往薄来”“倍偿其价”;④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④以儒家价值为基础;⑤与中华帝国具有君臣等级色彩;⑥结构稳定,维系千年。解体的原因:①鸦片战争前后西方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商业资本冲击;②体系内在的缺陷,如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③清朝国力的衰落;④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等。朝代表现先秦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海陆丝绸之路、甘英出使大秦;光武帝赐倭国国王金印。陆路:与西域商路畅通,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造纸术外传阿拉伯地区海路:交流活跃,常骏出航到赤土国,日本派遣唐使。陆路交通阻隔,海路渐趋发达;泉州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马可·波罗来华,著《马可·波罗行纪》。以中原为核心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交往交流。郑和下西洋;海禁。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尼布楚条约》;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但清政府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概况及特点①形式:以和平为主②趋势:由开放走向封闭③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④内容: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课堂小结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秦:典客、典属国汉:大鸿胪军事打击、和亲、设置机构、屯戍政策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礼部、鸿胪寺和亲、会盟、册封、战争、设置机构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元:行汉法,民族差别政策;宣政院明: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设都司、卫、所,土司制度;册封清:理藩院;满蒙联姻、军事斗争、册封、办事大臣、改土归流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陆路为主---陆海并举---海路为主开放走向闭关和平对外交往公元前221年220年581年907年960年1368年1840年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秦朝设典客等;汉朝设大鸿胪等;秦汉修长城,北击匈奴;汉朝屯戍等礼部和鸿胪寺;隋朝与琉球交流、册封冼夫人;唐朝和亲、羁縻州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时战时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8897.6-2024原电池第6部分:环境指南
- PTX-PEG-Cy3-生命科学试剂-MCE-5984
- Methyl-lucidenate-L-生命科学试剂-MCE-3864
- 19-R-Hydroxy-prostaglandin-F1α-生命科学试剂-MCE-5137
- 5-Fluoro-PB-22-5-hydroxyquinoline-isomer-生命科学试剂-MCE-6038
- 2-Chloromethyl-3-2-methylphenyl-quinazolin-4-3H-one-生命科学试剂-MCE-5287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指标租赁与绿色出行奖励计划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门面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住宅小区车位租赁及物业管理服务协议
- 2025年度试用期劳动合同范本-高科技研发团队
- 安全阀拆除与回装方案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用书考试通过必备一级》
- 2023年高考英语考前必练-非谓语动词(含近三年真题及解析)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与案例分享
- 全国职工拔河比赛执行方案
- 网优案例汇总
- 冶金厂、轧钢厂工艺流程图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5课民航服务人员下行沟通的技巧
-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公布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 GB 10665-1997碳化钙(电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