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钠的氧化物 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1.2 钠的氧化物 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1.2 钠的氧化物 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1.2 钠的氧化物 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1.2 钠的氧化物 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

钠的氧化物1、掌握氧化钠的化学性质。2、掌握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3、掌握两者性质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教学目标一、氧化钠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基本性质比较名称氧化钠过氧化钠化学式

氧元素化合价

阴阳离子个数比

颜色、状态

制备

Na2ONa2O2-2-1[过氧根离子:O22—]1:21:2白色固体淡黄色粉末4Na+O2=2Na2O2Na+O2=Na2O2一、氧化钠

(1)Na2O属于什么类型的氧化物呢?请试试用类推的方法基于物质类别推测其性质。

2、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一、氧化钠

(2)Na2O、CaO与水、二氧化碳、盐酸的反应是类似的,请你写出Na2O与水、二氧化碳、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氧化钠与水反应:

。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Na2O+H2O===2NaOHNa2O+2HCl===2NaCl+H2ONa2O+CO2===Na2CO32、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3)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吗?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Na2O2与水、二氧化碳、盐酸反应的产物是否和Na2O的一样?

二、过氧化钠Na2O2+H2O=2NaOHNa2O2+CO2=Na2CO3

-1-2-2-1-2-2Na2O2是过氧化物3、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1~2mL水滴入在盛有

1~2g

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用带火星木条的伸入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触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用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2-3]二、过氧化钠二、过氧化钠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将1~2mL水滴入盛有1~2g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反应产生____用手轻轻触摸试管外壁试管壁发烫反应____热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中点涂在pH试纸pH试纸_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_O2放碱性物质变蓝[反应原理]2Na2O2+2H2O===4NaOH+O2↑

二、过氧化钠3、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2Na2O2+2H2O===4NaOH+O2↑0-1-2化合价降低,得到2×e—,被还原化合价升高,失去2×e—,被氧化Na2O2在反应中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且二者个数比为1:1。比例关系:2Na2O2~O2~2e—-2二、过氧化钠

1~2gNa2O2于棉花上,用棉花将Na2O2包住,将棉团放入坩埚中,用一支玻璃导管对棉团吹气,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吹气生火实验二、过氧化钠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有氧气达到着火点棉花Na2O2与CO2反应生成氧气Na2O2与CO2反应放出热量实验现象:棉花燃烧起来吹气生火实验[反应原理]

2Na2O2+2CO2===2Na2CO3+O2二、过氧化钠3、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2Na2O2+2CO2===2Na2CO3+O20-1-2化合价降低,得到2×e—,被还原化合价升高,失去2×e—,被氧化Na2O2在反应中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且二者个数比为1:1。比例关系:2Na2O2~O2~2e—-2Na2O2可作供氧剂,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应用。二、过氧化钠

1、结合过氧化钠的性质,分析其作为供氧剂的优缺点是什么?

[思考与讨论]优点:过氧化钠制氧气轻巧,易携带,循环利用人呼出的气体,没有太多的副产物,反应简单等优点。缺点:过氧化钠不易保存。二、过氧化钠

2、将适量Na2O2投入盐酸中,有什么现象?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将适量Na2O2投入CuSO4溶液中,有什么现象?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4、实验室如何保存Na2O2?[思考与讨论]有气泡产生。2Na2O2+4HCl=4NaCl+2H2O+O2↑有气泡放出,并且有蓝色沉淀生成。2Na2O2+2H2O=4NaOH+O2↑2NaOH+CuSO4=Na2SO4+Cu(OH)2↓干燥、密闭保存。二、过氧化钠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性质对比物质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阴阳离子个数比氧元素化合价类别颜色状态与水反应与CO2反应与酸反应转化关系用途-2-1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2Na2O2+2H2O=4NaOH+O2↑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H2O=2NaOHNa2O+2H+=2Na++H2ONa2O2+4H+=4Na++2H2O+O2↑用于制备氢氧化钠等做漂白剂、强氧化剂、供氧剂2Na2O+O22Na2O2O2—:Na+=1:2O22—:Na+=1:2探究课堂1——过氧化钠的漂白性探究课堂1——过氧化钠的漂白性向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溶液会先变红后褪色,为什么呢?溶液中存在具有漂白性的物质。若先加入二氧化锰后然后再滴入酚酞,则只变红不褪色,说明漂白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历程:②2H2O2=2H2O+O2↑①×2+②

可得反应总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已知过氧化氢有漂白性,所以Na2O2可用作漂白剂①Na2O2+2H2O=H2O2+2NaOH过氧化氢探究课堂2——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与还原性

先体现碱性后体现漂白性探究课堂3——Na2O2的增重规律思考1:将18g水蒸气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Na2O2固体质量增加多少?2Na2O2+2H2O=4NaOH+O2↑156361603218△m(固体)=4g△m(固体)=2g思考2:agH2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燃烧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Na2O2固体质量增加多少克?增加agNa2O2与H2O的反应,固体增重实为H2的质量。探究课堂3——Na2O2的增重规律2Na2O2+2CO2

=

2Na2CO3+O2思考3:将44gCO2通过足量的

Na2O2

固体,Na2O2固体质量增加多少?思考4:agCO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燃烧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Na2O2固体质量增加多少克?增加ag156882123244△m(固体)=56g△m(固体)=28gNa2O2与CO2的反应,固体增重实为CO的质量。探究课堂3——Na2O2的增重规律思考5:若ag某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Na2O2固体增加ag,那么,该物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该物质的通式必须为:(CO)m(H2)n探究课堂3——Na2O2的增重规律归纳总结(1)若题目只给出CO2或H2O的质量,可通过CO2或H2O的质量,求出CO或H2的质量,则固体增重就是CO或H2的质量。(2)wg符合通式为(CO)m(H2)n的物质,在O2中充分燃烧后,将其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完毕,固体增重也必是wg。如:甲醛(CH2O)、甲醇(CH4O)、乙酸(C2H4O2)、葡萄糖(C6H12O6)等。课堂小结对应训练[典例1]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振荡,正确的叙述是()A.最后溶液变蓝色B.溶液先变蓝色最后褪色C.溶液仍为紫色D.因为Na2O2与石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无气泡产生B对应训练[典例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②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③Na2O主要作氧化剂,Na2O2主要作还原剂④Na2O2可作供氧剂,Na2O不行⑤Na2O2是强氧化剂,Na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A、都正确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④⑤D对应训练[典例3]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盛有干燥的固体过氧化钠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已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颗粒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气球a变大B.试管b内有气泡冒出C.U形管内红色褪去D.U形管水位d高于cC对应训练[典例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H2、O2共16.5g和足量的Na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恰好完全反应,Na2O2增重7.5g,则原混合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