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演练预案_第1页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演练预案_第2页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演练预案_第3页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演练预案_第4页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演练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污染应急演练预案TOC\o"1-2"\h\u15396第一章环境污染应急演练预案总则 435211.1演练目的与意义 4142821.1.1演练目的 4258521.1.2演练意义 49461.1.3演练指挥部 4317731.1.4演练参演单位 4324811.1.5演练工作小组 4136911.1.6参演人员 531211.1.7演练时间、地点 513041第二章环境污染类型与特点 5119551.1.8化学污染 5228701.1.9生物污染 5301841.1.10物理污染 5102961.1.11放射性污染 684211.1.12突发性 6207241.1.13复杂性 6224491.1.14危害性 638841.1.15持续性 652001.1.16社会影响 656571.1.17法律法规约束 624915第三章应急组织与职责 6167241.1.18应急指挥部 65021.1应急指挥部是环境污染应急演练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全面协调和指挥应急演练工作。 6279151.2应急指挥部设总指挥、副总指挥,由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相关专业机构负责人担任。 7307311.2.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7145262.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演练的日常工作,协调各参演单位及部门,保证应急演练的顺利进行。 715931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主任、副主任,由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相关专业机构人员担任。 73642.2.1应急小组 7326503.1应急小组是应急指挥部下属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演练的各项任务。 7149303.2应急小组根据类型和特点,分为以下几个专业组: 7326483.2.1总指挥 7205861.1负责应急演练的总体指挥,协调各参演单位及部门,保证演练顺利进行。 7145041.2负责启动应急响应,决定应急演练的终止。 7312211.2.1副总指挥 7265992.1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演练工作,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应急组织与协调。 7268012.2负责组织制定应急演练预案,指导应急演练的筹备和实施。 796972.2.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744413.1负责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协调各参演单位及部门。 71973.2负责组织应急演练预案的修订、演练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731313.2.1应急小组组长 7202524.1负责本组应急演练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7162254.2负责向上级报告本组应急演练进展情况,协调本组与其他组之间的工作。 8188884.2.1各参演单位及部门 8182095.1严格按照应急演练预案执行任务,保证演练顺利进行。 8119945.2及时向上级报告演练进展情况,协助其他单位及部门完成应急演练任务。 830738第四章应急资源与设施 8317935.2.1人力资源 8280811.1应急指挥部:成立应急指挥部,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指挥,统一协调、指挥应急响应工作。 820521.2应急队伍:组建专业的应急队伍,包括环境污染应急处理、监测、救援等专业人员。 8295111.3后勤保障队伍:负责应急期间的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工作。 8119671.3.1物资资源 8165782.1应急物资: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防护用品、应急处置设备、监测设备、通信设备等。 8186622.2物资调度:建立健全应急物资调度机制,保证应急物资的快速、高效供应。 850292.3物资维护:定期检查、维护应急物资,保证其功能良好,随时投入使用。 8288802.3.1技术资源 8113323.1专家库:建立环境污染应急专家库,为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持。 880593.2技术支持:与相关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引入先进的环境污染应急技术。 8148023.3信息平台:建立应急信息平台,实现应急资源的实时共享。 883943.3.1应急指挥中心 8215311.1指挥中心选址:选择交通便利、通信畅通的区域作为应急指挥中心。 889391.2指挥中心设施:配置必要的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监控设备等,保证指挥中心的正常运行。 9224981.3指挥中心人员:培训专业的应急指挥人员,提高指挥调度能力。 94411.3.1应急监测设施 9253902.1监测站点:在现场周边设立监测站点,实时监测环境污染状况。 9139062.2监测设备:配备先进的环境污染监测设备,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9228022.3监测人员:培训专业的监测人员,提高监测能力。 9215622.3.1应急处理设施 9206663.1处理设备:根据类型,配备相应的环境污染处理设备。 922433.2处理场所:设立临时处理场所,保证现场的环境污染得到及时处理。 9127293.3处理人员:培训专业的处理人员,提高处理效率。 9303593.3.1应急通信设施 940774.1通信设备:配备必要的通信设备,保证应急期间的通信畅通。 9221574.2通信网络:建立健全应急通信网络,提高通信效率。 9111314.3通信人员:培训专业的通信人员,提高通信保障能力。 920531第五章预警与监测 9239844.3.1预警目的 9204124.3.2预警内容 9168324.3.3预警级别 931134.3.4预警流程 983884.3.5监测方法 10184034.3.6监测手段 1088044.3.7监测设备 10264164.3.8监测数据传输与处理 104112第六章应急响应程序 1148894.3.9响应级别划分 1199054.3.10响应级别确定 1153144.3.11发觉环境污染 1149214.3.12应急响应启动 11133784.3.13应急响应措施 11226664.3.14应急响应终止 1232637第七章环境污染处理措施 1244684.3.15现场警戒 12165284.3.16现场调查 12225044.3.17现场救援 12268254.3.18现场清理 1388564.3.19污染源查找 1372414.3.20污染源控制 13134514.3.21污染源治理 13111954.3.22污染源监管 1322136第八章应急救援与处置 13298984.3.23救援队伍组成 1340734.3.24救援队伍职责 14100414.3.25救援设备 1416474.3.26救援物资 147116第九章调查与处理 1570194.3.27报告 1549594.3.28成立调查组 15259164.3.29现场保护 15102144.3.30调查 15181364.3.31原因分析 15179544.3.32撰写调查报告 15166564.3.33责任认定 15323394.3.34整改措施 15130734.3.35赔偿 16110594.3.36信息披露 16112384.3.37应急预案修订 1610742第十章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 16156164.3.38评估目的 16294784.3.39评估原则 16322754.3.40评估内容 1691154.3.41评估方法 16135154.3.42演练概述 17158284.3.43演练过程 17263984.3.44演练评估 17285444.3.45演练总结 17第一章环境污染应急演练预案总则1.1演练目的与意义1.1.1演练目的为保证我国在环境污染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组织应对和处置工作,提高环境污染应急响应能力,减少环境污染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环境污染应急演练预案。本次演练旨在:(1)检验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锻炼和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3)增强参演人员对环境污染应急处理的熟悉程度。(4)完善环境污染应急体系,提高应急管理水平。1.1.2演练意义(1)提高应对环境污染的快速反应能力,降低危害。(2)增强参演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防范能力。(3)促进企业、社会公众等多方共同参与环境污染应急处置,形成合力。(4)为我国环境污染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第二节演练组织架构1.1.3演练指挥部(1)演练指挥部设总指挥,负责全面协调、指挥演练工作。(2)演练指挥部设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开展演练工作。1.1.4演练参演单位(1)相关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卫生健康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2)企业:涉及环境污染的企业。(3)社会组织:环保志愿者、救援队伍等。1.1.5演练工作小组(1)演练策划组:负责演练方案制定、演练脚本编写、演练场地布置等。(2)演练实施组:负责演练具体实施,包括演练人员组织、设备调试、演练进程控制等。(3)演练评估组:负责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4)演练保障组:负责演练期间的后勤保障、安全保障等工作。1.1.6参演人员(1)相关部门工作人员。(2)企业相关人员。(3)社会组织志愿者、救援队伍成员。1.1.7演练时间、地点(1)演练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演练地点:根据演练内容选择合适的场地。第二章环境污染类型与特点第一节类型分类环境污染类型繁多,根据污染物的性质、污染途径、影响范围等因素,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1.8化学污染化学污染是指因化学物质泄漏、排放等导致的污染。主要包括:(1)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如氯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泄漏。(2)液态化学物质泄漏:如石油、苯、硫酸等液态化学物质泄漏。(3)固态化学物质泄漏:如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固态化学物质泄漏。1.1.9生物污染生物污染是指因生物因素导致的污染。主要包括:(1)病原微生物污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污染。(2)有害生物入侵:如外来物种入侵、过度捕捞等导致的生物多样性破坏。1.1.10物理污染物理污染是指因物理因素导致的污染。主要包括:(1)噪音污染:如工厂、交通等产生的噪音污染。(2)粉尘污染:如煤矿、建筑工地等产生的粉尘污染。1.1.11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是指因放射性物质泄漏、排放等导致的污染。主要包括:(1)核设施泄漏:如核电站、核设施等泄漏放射性物质。(2)放射性废物处理不当:如放射性废物处理、运输等环节出现泄漏。第二节特点分析1.1.12突发性环境污染往往具有突发性,很难预测和预防。发生时,污染物迅速扩散,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1.13复杂性环境污染涉及多种污染因素,如化学、生物、物理、放射性等。处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1.1.14危害性环境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污染物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生物多样性;同时对人体健康产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1.1.15持续性环境污染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较长。发生后,污染物可能在环境中长时间存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长期影响。1.1.16社会影响环境污染易引起广泛关注,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1.1.17法律法规约束我国法律法规对环境污染的防范和处理有明确要求。各级和企事业单位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加强环境污染的应急管理工作。第三章应急组织与职责第一节应急组织架构1.1.18应急指挥部1.1应急指挥部是环境污染应急演练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全面协调和指挥应急演练工作。1.2应急指挥部设总指挥、副总指挥,由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相关专业机构负责人担任。1.2.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2.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演练的日常工作,协调各参演单位及部门,保证应急演练的顺利进行。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主任、副主任,由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相关专业机构人员担任。2.2.1应急小组3.1应急小组是应急指挥部下属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演练的各项任务。3.2应急小组根据类型和特点,分为以下几个专业组:(1)调查组:负责原因调查、现场勘查、取样检测等工作。(2)应急处理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理、污染源控制、环境修复等工作。(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4)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的安全保卫、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工作。(5)信息发布组: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舆论引导等工作。第二节职责分工3.2.1总指挥1.1负责应急演练的总体指挥,协调各参演单位及部门,保证演练顺利进行。1.2负责启动应急响应,决定应急演练的终止。1.2.1副总指挥2.1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演练工作,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应急组织与协调。2.2负责组织制定应急演练预案,指导应急演练的筹备和实施。2.2.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3.1负责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协调各参演单位及部门。3.2负责组织应急演练预案的修订、演练计划的制定和实施。3.2.1应急小组组长4.1负责本组应急演练工作的组织和实施。4.2负责向上级报告本组应急演练进展情况,协调本组与其他组之间的工作。4.2.1各参演单位及部门5.1严格按照应急演练预案执行任务,保证演练顺利进行。5.2及时向上级报告演练进展情况,协助其他单位及部门完成应急演练任务。第四章应急资源与设施第一节应急资源配备5.2.1人力资源1.1应急指挥部:成立应急指挥部,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指挥,统一协调、指挥应急响应工作。1.2应急队伍:组建专业的应急队伍,包括环境污染应急处理、监测、救援等专业人员。1.3后勤保障队伍:负责应急期间的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工作。1.3.1物资资源2.1应急物资: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防护用品、应急处置设备、监测设备、通信设备等。2.2物资调度:建立健全应急物资调度机制,保证应急物资的快速、高效供应。2.3物资维护:定期检查、维护应急物资,保证其功能良好,随时投入使用。2.3.1技术资源3.1专家库:建立环境污染应急专家库,为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持。3.2技术支持:与相关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引入先进的环境污染应急技术。3.3信息平台:建立应急信息平台,实现应急资源的实时共享。第二节应急设施准备3.3.1应急指挥中心1.1指挥中心选址:选择交通便利、通信畅通的区域作为应急指挥中心。1.2指挥中心设施:配置必要的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监控设备等,保证指挥中心的正常运行。1.3指挥中心人员:培训专业的应急指挥人员,提高指挥调度能力。1.3.1应急监测设施2.1监测站点:在现场周边设立监测站点,实时监测环境污染状况。2.2监测设备:配备先进的环境污染监测设备,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2.3监测人员:培训专业的监测人员,提高监测能力。2.3.1应急处理设施3.1处理设备:根据类型,配备相应的环境污染处理设备。3.2处理场所:设立临时处理场所,保证现场的环境污染得到及时处理。3.3处理人员:培训专业的处理人员,提高处理效率。3.3.1应急通信设施4.1通信设备:配备必要的通信设备,保证应急期间的通信畅通。4.2通信网络:建立健全应急通信网络,提高通信效率。4.3通信人员:培训专业的通信人员,提高通信保障能力。第五章预警与监测第一节预警机制4.3.1预警目的预警机制旨在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进行早期识别和预报,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4.3.2预警内容(1)污染源排放异常:包括排放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等异常情况。(2)环境质量异常:包括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要素质量超标情况。(3)气象条件变化:如气温、湿度、风速等可能影响污染发生的气象因素。(4)其他可能引发环境污染的因素。4.3.3预警级别根据污染的潜在危害程度,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分别为:蓝色(一般)、黄色(较重)、橙色(严重)、红色(特别严重)。4.3.4预警流程(1)监测部门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发觉异常情况时,及时上报至应急指挥部。(2)应急指挥部根据预警级别,启动相应的预警响应措施。(3)预警信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向公众发布。(4)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按照预警级别,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应急准备。第二节监测方法与手段4.3.5监测方法(1)人工监测:通过采样、分析等方法,对污染源排放和环境质量进行监测。(2)自动监测: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对污染源排放和环境质量进行实时在线监测。(3)远程监测: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对环境污染进行远程监测。4.3.6监测手段(1)污染源监测:对重点污染源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测,保证排放符合国家标准。(2)环境质量监测:对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掌握环境污染状况。(3)气象监测:对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进行监测,为预警提供数据支持。(4)应急监测:在环境污染发生后,迅速开展应急监测,为处理提供科学依据。4.3.7监测设备(1)污染源监测设备:包括排放监测设备、采样设备等。(2)环境质量监测设备:包括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水质监测设备、土壤监测设备等。(3)气象监测设备:包括气象观测设备、气象预警设备等。(4)远程监测设备:包括卫星遥感设备、无人机等。4.3.8监测数据传输与处理(1)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应急指挥部,便于指挥调度。(2)监测数据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预警信息。(3)预警信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向公众发布。第六章应急响应程序第一节应急响应级别4.3.9响应级别划分根据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潜在危害,将应急响应级别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Ⅰ级响应:特别重大环境污染;(2)Ⅱ级响应:重大环境污染;(3)Ⅲ级响应:较大环境污染;(4)Ⅳ级响应:一般环境污染。4.3.10响应级别确定(1)Ⅰ级响应:由市或其授权的部门确定;(2)Ⅱ级响应:由市环保局或其授权的部门确定;(3)Ⅲ级响应:由县(市、区)或其授权的部门确定;(4)Ⅳ级响应:由乡镇(街道办事处)或其授权的部门确定。第二节应急响应流程4.3.11发觉环境污染(1)单位或个人应立即向所在地环保部门报告;(2)环保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10分钟内完成初步评估,并根据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4.3.12应急响应启动(1)Ⅰ级响应:市或其授权的部门启动应急响应;(2)Ⅱ级响应:市环保局或其授权的部门启动应急响应;(3)Ⅲ级响应:县(市、区)或其授权的部门启动应急响应;(4)Ⅳ级响应:乡镇(街道办事处)或其授权的部门启动应急响应。4.3.13应急响应措施(1)立即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原因、污染程度和影响范围;(2)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污染扩大;(3)及时发布信息,告知公众相关防护措施;(4)组织相关力量进行污染处理和救援;(5)对单位或个人进行调查处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6)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再次发生。4.3.14应急响应终止(1)当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恢复正常时,应急响应启动部门应组织专家进行评估;(2)经评估,确认污染已得到妥善处理,环境质量恢复正常,应急响应终止;(3)应急响应终止后,应急响应启动部门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标:环境污染应急演练预案第七章环境污染处理措施第一节现场处理4.3.15现场警戒(1)在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警戒,设立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保证现场安全。(2)根据性质和影响范围,合理设置警戒区域,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4.3.16现场调查(1)指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原因、污染物质、污染范围等信息,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2)调查过程中,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照片、视频等,以便后续追溯和追究责任。4.3.17现场救援(1)根据性质和现场情况,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开展现场救援工作。(2)救援过程中,优先考虑人员安全,保证救援人员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避免二次污染。(3)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及时送往医疗机构。4.3.18现场清理(1)在处理过程中,对现场进行清理,防止污染物质扩散。(2)清理过程中,注意对废弃物质进行分类处理,保证符合相关环保要求。第二节污染源控制4.3.19污染源查找(1)通过现场调查,迅速查找污染源,切断污染途径。(2)对可能存在的污染源进行排查,保证及时发觉并采取措施。4.3.20污染源控制(1)针对污染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如封堵泄漏点、收集泄漏物质等。(2)对污染源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保证污染物质得到有效控制。4.3.21污染源治理(1)根据性质和污染源特点,制定治理方案,采取技术手段对污染源进行治理。(2)治理过程中,加强监测,保证污染物质达标排放。4.3.22污染源监管(1)对污染源进行长期监管,防止再次发生污染。(2)建立污染源档案,定期开展检查,保证污染源治理效果。(3)加强对污染源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发觉并处理潜在污染风险。第八章应急救援与处置第一节救援队伍组织4.3.23救援队伍组成(1)指挥协调小组:负责整个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保证救援工作有序进行。(2)现场救援队伍:主要包括消防、环保、卫生、交通等部门的专业救援人员,负责现场救援、应急处置和调查等工作。(3)后勤保障队伍:负责为救援队伍提供物资、设备、技术等支持,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4)志愿者队伍:协助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4.3.24救援队伍职责(1)指挥协调小组: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指挥、协调各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向上级报告救援进展情况。(2)现场救援队伍:(1)消防队伍:负责现场火源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处理、人员疏散等任务。(2)环保队伍:负责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评估,指导现场救援工作。(3)卫生队伍:负责现场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4)交通队伍:负责现场交通管制、疏散路线规划、物资运输等工作。(3)后勤保障队伍:负责为救援队伍提供所需物资、设备、技术支持,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4)志愿者队伍:协助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如现场秩序维护、信息收集、物资分发等。第二节救援设备与物资4.3.25救援设备(1)消防设备:包括消防车、消防泵、消防水枪、消防泡沫枪、消防防护服等。(2)环保设备:包括环境监测仪器、防护服、防毒面具、应急照明设备等。(3)卫生设备:包括救护车、急救箱、药品、消毒液、防护服等。(4)交通设备:包括交通管制车辆、通讯设备、警示标志等。4.3.26救援物资(1)生活物资:包括食品、饮水、衣物、帐篷、毛毯等。(2)医疗物资:包括药品、医疗器材、消毒液等。(3)防护物资:包括防护服、防毒面具、手套、眼镜等。(4)通信物资:包括手机、对讲机、卫星电话等。(5)其他物资:根据类型和现场需求,及时调配相关物资。为保证救援设备与物资的充足和有效,相关部门应定期检查、维护救援设备,更新救援物资,提高救援能力。第九章调查与处理第一节调查流程4.3.27报告发生后,现场负责人或发觉人应立即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4.3.28成立调查组安全管理部门应在发生后2小时内成立调查组,调查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4.3.29现场保护调查组成立后,应立即对现场进行保护,防止扩大和证据丢失。现场保护措施包括设立警示标志、封锁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等。4.3.30调查(1)调查组应对现场进行详细勘察,收集相关物证、影像资料和证人证言。(2)调查组应查阅相关资料,包括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3)调查组应询问当事人和目击者,了解发生经过和原因。4.3.31原因分析(1)调查组应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分析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2)分析原因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等。4.3.32撰写调查报告调查组应在调查结束后15日内,撰写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经过、原因分析、责任认定、处理建议等。第二节处理措施4.3.33责任认定(1)根据调查报告,明确直接责任人和间接责任人。(2)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包括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等。4.3.34整改措施(1)针对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保证类似不再发生。(2)整改措施应包括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提高设备安全性等。4.3.35赔偿(1)根据损失和影响,合理确定赔偿金额。(2)赔偿金额应充分考虑受害者的经济损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