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1282-2024 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与处治技术规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3B/1B/wKhkGWcditOAGhDpAACdz7tL3f0297.jpg)
![DB53-T 1282-2024 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与处治技术规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3B/1B/wKhkGWcditOAGhDpAACdz7tL3f02972.jpg)
![DB53-T 1282-2024 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与处治技术规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3B/1B/wKhkGWcditOAGhDpAACdz7tL3f02973.jpg)
![DB53-T 1282-2024 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与处治技术规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3B/1B/wKhkGWcditOAGhDpAACdz7tL3f02974.jpg)
![DB53-T 1282-2024 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与处治技术规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3B/1B/wKhkGWcditOAGhDpAACdz7tL3f029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与处治技术规范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 引言 V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体原则和一般要求 14.1总体原则 14.2一般要求 25路段排查 25.1一般规定 25.2基于公路风险评估的路段排查 25.3基于公路指标综合判别的路段排查 56方案设计 76.1一般规定 76.2实施顺序确定 86.3现场复核调研 86.4风险成因分析 86.5处治方案编制 86.6工程设计开展 97效果评价 8文件编制 附录A(资料性)基础资料收集 A.1基础资料收集清单 A.2公路技术指标简易测量方法 附录B(规范性)公路交通运行风险评估方法 B.1评估步骤 B.2指标属性和风险系数取值 附录C(资料性)指标采集及处治方案 24C.1指标采集 24C.2处治方案 24附录D(规范性)文件要求及格式定义 D.1文件要求 D.2格式定义 参考文献 V1GB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2基础资料收集基础资料收集路段排查指标综合判别程施工3图2基于公路风险评估的路段排查流程5.2.1.2应根据公路交通事故风险和公路交通运行风险的计算结果对路段进行排查和分类。5.2.1.3当交通事故数据不完整时,可仅采用公路交通运行风险评估的结果对路段进行排查和分类;若无线形设计资料,可参照附录A中A.2给出的简易测量方法,获取对该路段单元开展风险评估所需的技术指标。5.2.2基于交通事故的风险评估5.2.2.1公路交通事故风险评估的路段单元划分应满足下列规定:a)自起点宜每1km为一个路段,依次划分路段单元,并编号;b)双车道和单车道公路按整幅划分路段单元;c)设有中央分隔带或硬隔离的双车道和多车道公路,按两个行车方向分别划分路段单元。5.2.2.2路段交通事故风险(CR)按式(1)计算:式(1)中:CR——路段交通事故风险;N——路段在统计年度内发生的交通事故死亡及受伤总人数(不包括酒驾、毒驾类事故数据);T——事故统计的年限(年),宜取近3年为统计年限;如近3年内公路基础设施和通行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则取从变化之后起至评估开展时止作为统计年限。5.2.2.3路段交通事故风险等级应按表1的规定分为五级(以罗马数字表示,数字越大,风险等级越高,下同)。表1公路交通事故风险分级标准高IV级4中I级低CRao、CRo、CR₇o、CR分别代表交通事故风险指标的30%、50%、70%和90%累计百分位值,公路交通事故风险分级指标按表2的规定取用。高IV级中I级低“HR₂o、HRo、HR₇₀、HR分别代表公路交通运行风险指标的30%、50%、70%和90%累计百分位值,公路交通运行风险分级指标按表4的规定取用。5IⅡVIDDDCCDDDCCⅢDDDBBCBBAAVCBBAAIⅡⅢVDCBAA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复杂道路条件路段65.3.2.2统计路段单元内的交通事故(剔除酒驾、毒驾等事故数据),若近3年发生过1起及以上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即判定为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定执行,若某一路段的任一指标满足表7的判别条件,即认定该路段为公路低限指标路段。表7公路低限指标判别表设计速度Ka(km/h)急弯路段最小圆曲线半径急弯陡坡视距不良停车视距S(m)不足或会车视距S₂(m)不足或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大于或等于5.5%交叉角度的锐角小于等于45°支路坡度i(%)主要公路的安全交叉停车视距和次要公路至主要公路边车道中心线5m~7m所组成的视距三角区内通视不良其他不满足JTGB01、JTGD20和JTG/TD路肩挡墙、陡于1:3的填方边坡、路侧陡崖或深沟高度大于一定值(一般为6m~8m),路侧一定距离(一般为2m~5m)内有常水深0.5m以上的水体(含江河、湖泊、水库、沟渠)或干线公路、铁路等,且未设置防护设施或设施桥梁无护栏或护栏防护等级不足,或桥梁护栏与路基护栏75.3.3.2交通运行环境判别。交通运行环境指标分为:交通量、公路环境、通行校车或班线车等。交通运行环境指标判别按表8规定执行。若某一路段的任一指标满足表8的判别条件,即认定该路段为交通运行环境复杂路段。表8交通运行环境指标判别表年平均日交通量大于或等于300自然辆(的路段日常通行核载10人及以上校车、公交车或班线车的三、四级公路的路段5.3.4路段风险分类5.3.4.1同时采用基于事故指标判别和复杂道路条件判别时,公路路段风险应按表9规定分类。表9基于事故指标和复杂道路条件判别的路段分类是是A否是B是否是B是否否C否否是CD5.3.4.2仅采用复杂道路条件判别时,公路路段风险应按表10规定分表10复杂道路条件判别的路段风险分类是是A是否B否是C除上述分类的其他结果D6方案设计6.1一般规定6.1.1根据路段排查获得的路段风险分类结果,开展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流程应包括:实施顺序确定、现场复核调研、风险成因分析、处治方案编制和展开工程设计。6.1.2宜通过开放式沟通,就拟实施路段和处治方案征求相关方的意见后确定。89平均坡度i。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大于或等于5.急弯陡坡圆曲线半径R(m)坡度i(%)路肩挡墙、陡于1:3的填方边坡、路侧陡崖或深沟高度大于一定值(一般为6m~8m),路侧一定距离(一般为2m~5m)内有常水深0.5河、湖泊、水库、沟渠)或干线公路、铁路等,且未设置防桥梁无护栏或护栏防护等级不足,或桥梁护栏与路基护栏过设计速度V(km/h)况会车视距S₂(m)不足或遮挡情况况口布置情况交叉角度θ()①交叉角度的锐角小于等于45°主路坡度in(%)支路坡度in(%)②交叉范围内主要公路纵坡坡度大于3%,或次要公路未采用0.5%术指标要求接入交叉口③主要公路的安全交叉停车视距和次要公路至主要公路边车道中心所组成的视距三角区内通视不良④其他不满足JTGB01、JTGD20和JTG/TD21中平面交叉口是否为公路条件变化路段(窄桥、路基宽度变化、中是否为通往景区、通往矿区、通往厂区等道路,且交二、三、四级公路的视距应采用会车视距指标;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而采用分道行驶措施的二、三、四级公路路段,可采用停车视距指标。7效果评价7.1宜对实施公路交通安全风险处治的项目进行动态跟踪观测,适时开展工程效果评价。7.2效果评价可综合采用前后对比法、满意度调查法、调研与实验方法等。7.3效果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宜包括:工程概况、实施过程、有效性评价、效果及效益分析、结论与建议等。7.4属于日常养护的交通安全风险处治项目的效果评价报告可由项目管理方组织编制,属于大中修和专项整治工程的交通安全风险处治项目的效果评价报告,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组织开展。8文件编制8.1项目管理方应聘请具有相关资质或能力的单位完成实施方案报告的编制,应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设计文件编制。8.2效果评价报告由业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完成,宜在公路交通安全处治项目实施后一年,完成效果评价后编制。8.3实施方案报告、方案设计文件和效果评价报告的文件格式及编制要求执行附录D的规定。方标方标卑(资料性)基础资料收集A.1.1对路段采用不同排查方法时的数据要求,如表A.1所示。表A.1路段排查方法的数据要求1公路风险评估1.每一路段单元(一般按100m间距)2公路指标综合判别基于事故指标判别事故多发路段(2km)发生死亡交通事故的复杂道路条件判别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事故原因等重要信息。该类数据可从交通警察部门或管理单位或公路局等交管部门获取,项目管理单位或责任主体单位应做好数据协调工作。交通工程图,以及桥梁一览表、隧道一览表、交通工程数量表和其他相关设计文件。该类数据可从公路设计单位或管理单位获取施工图或竣工图。若无法收集该类设计资料,可通过A.2中简易测量方法和现场调查获得。A.1.4公路路侧指标数据:路线两侧是否存在陡崖、河流、湖泊、池塘、房屋、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或铁路等基本信息。该类数据可从现场调查获得。A.1.5交通环境数据:平面交叉口、公路接入口、穿越村镇、旅游景区、沿线植被、障碍物遮挡、视距条件等。该类数据可从现场调查获得。A.1.6已有安全设施和已实施安全改善工程数据:已设计但未实施的安全设施工程、沿线现有的安全设施工程等。若无法收集该类设计资料,可从现场调查获得。A.1.7交通流量和车辆组成数据:该类数据应选择实地特征断面,通过布设交通检测传感器进行现场检查,获取运行速度、交通流量、车辆组成等数据,或通过沿线交通调查卡口,获取所需相关数据。A.1.8通校车或客运班线车:通勤车辆路线、站点、车型等数据。该类数据可通过现场调查或相关主管单位获得。A.1.9其他数据:路面现状数据(平整度、破损情况等)、特殊路段数据等。该类数据可通过现场调查A.2公路技术指标简易测量方法A.2.1若无法收集公路技术指标数据,可直接采用如下简易测量方法,或先通过卫星影像地图等进行A.2.2弯道半径,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测量:a)测量工具:皮尺,长度为20m或30m;弯道半径R按下式(A.1)计算。同一地点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D——弯道中点与皮尺中点进行连线且与皮尺保持垂直的距离(m)。a)测量工具:坡度尺(精度±1°);读取指针尖端对准刻度盘上的数字。同一地点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a)测量工具:轮式测距仪(精度为0.1m);b)测量方法:如图A.2所示,首先在车道中心线上规定的视线高度(1.2m或2.0m)确定视点P1,人眼视觉范围内,确定远处路面最左侧边缘目标点P2和路面最右侧边缘目标点P3(P2、P3距路面高度0.1m);使用轮式测距仪沿该车道中心线分别测量P1距离P2和P3的长度,(规范性)公路交通运行风险评估方法B.1评估步骤B.1.1基础数据采集B.1.1.1需要采集的基础数据包括:公路沿线视频(以公路中心线为中心,辐射公路两侧170°范围)对应的里程桩号、GPS信息(应同步标注与公路里程桩号的匹配关系)、交通量和运行速度等。B.1.1.2本文件中未设有中分带硬隔离的二、三、四级公路均按整幅进行数据采集和风险值计算,设有中分带硬隔离的公路分别按两个行车方向进行数据采集和风险值计算。B.1.2数据标准化处理按照B.2给出的分类和取值方法,将公路指标及对应属性分类和量化,以100m为一个路段单元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其B.1.3评估计算B.1.3.1利用标准化处理后的信息数据,将100m路段范围内存在的属性风险系数,按照图B.1所示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求得路段单元的公路交通运行风险HR。在图B.1中:a)第4层因素层中各指标所对应的风险系数相乘可得到对应第|3层指标层中事故可能性或严重性指数;b)第3层的事故可能性指数和严重性指数相乘即可得到第2层准则层中的单一类别风险的运行风险值;c)第2层中各类别风险的运行风险值相加即可得到各路段单元的公路交通运行风险HR。B.1.3.2开展山区公路风险评估时,各项公路指标属性和风险系数从表B.1取值;运行速度风险系数从表B.2~表B.4取值;交通量风险系数从表B,5~表B.8取值。23指标层因素层二(左右两侧各十追尾相撞风险可能性重性X路肩振动标线硬路肩宽度单向车道数中心振动标线平曲线半径十十十X非机动车干扰程度速度管理无1是隧道否1是不同车型运行速度差或限制速度1否1是11.2(非穿村镇路段)1.05(穿村镇路段)1.5(非穿村镇路段)1.1(穿村镇路段)1691未应用(非弯道段)1诱导标志标线1只有标线或标志路肩振动标线无有1好1坡度i(不区分上下坡)1123照明无1有左侧危险物(障碍物)(若存在多种加和结果)9深边沟上边坡≥75°下边坡>15°临水临崖易碎的结构物或建筑物岩石(高≥20cm)无危险物(平台、接入口、交叉口等)将该类型宽度视为距离值)1右侧危险物(障碍物)(若存在多种加和结果)9深边沟15°≤上边坡<75°临水临崖右侧危险物(障碍物)(若存在多算得到加和结果)坚硬的结构物、桥梁或建筑物易碎的结构物或建筑物无有效防护的护栏端头岩石(高≥20cm)无危险物(平台、接入口、交叉口等)1左侧硬路肩宽度L1无地1右侧硬路肩宽度L2切无亦11车道1中心振动标线无有1中间带类型(计算正面相撞风险指标“严重性”用)000210.0m(含)~20.0m5.0m(含)~10.0m1.0m(含)~5.0m中央渠化线宽度≥1.0m对向车行道分界线中间带类型(计算正面相撞风险指标“严重性”用)0中间带类型(计算接入口风险指标“可能性”用)设置中央分隔带,且中间带宽度为:设置中央分隔带,且中间带宽度为:1中央渠化线宽度≥1.0m111良好1措施)无有1非机动车干扰程度无1有“可能性”用)无交叉口06“可能性”用)环岛3岔交叉口:无信号灯、有转弯车道9公路铁路交叉口:被动式,仅有标志1公路铁路交叉口:主动式,闪烁警示灯和闸门中央分隔带开口:非正式中分隔带开口:正式标“严重性”用)无交叉口0环岛公路铁路交叉口:被动式,仅有标志中央分隔带开口:非正式中分隔带开口:正式无交叉口012无交叉口01有明显设施、视距缺陷无有1能性”用)无接入口02重性”用)无接入口00无行人横穿无1有交通组成1表B.2驶出路外风险的山区公路运行速度风险系数取运行速度(km/h)表B.3交叉路口风险的山区公路运行速度风险系数取运行速度(km/h)运行速度(km/h)运行速度(km/h)每条车道AADT(辆/d)隔带每条车道AADT(辆/d)隔带隔带交叉口AADT(辆/d)无接入口每条车道AADT(辆/d)隔带隔带1.连续坡长L/平均坡度i。1.一般路基段路侧防护情况1.停车视距(S)不足或遮挡情况1.交叉角度0(°)如:建议依次按照上述风险判断路段,进行路段风险定级“采用表10给出的方法进行判定1.养护既有标志标线、防护设施及其他交3.在连续上坡路段过程中,设置慢行车道靠右侧行标线设置,或在坡顶前适当位置设置停车区1.养护既有标志标线、防护设施及其他交通安全设施。1.设置急弯路段预告及警告标志。2.急弯处设置凸面镜、鸣喇叭标志。3.若事故多发,可增设事故易发路段等警告标1.在弯道外侧设置连续轮廓标、线形诱导标2.在弯道上的行车道分界线上设置突起路3.在视线不足路段,划实线标线,增设禁止超车标2.急弯处中心线采用黄色实线,行车道边缘线增设隆声带。3.急弯路段前设置减速标线。2.弯道处设置减速丘,降低车辆行驶速度。3.事故多发路段设置防滑路面,事故多发急弯段,适当加宽曲线内侧宽度。4.边沟改善为盖板边沟或宽浅边沟等形式。6.根据实际车速和事故资料,确定是否需要增加超高。7.开挖视距平台,或局部改线,改善路段条8**江1.养护既有标志标线、防护设施及其他交1.在弯道外侧设置连续轮廓标、线形诱导标等2.急弯处中心线采用黄色实线,行车道边缘C面线导标1.养护既有标志标线、防护设施及其他设1.采用反光或发光设施标识路侧障碍物。2.曲线外侧设置连续线形诱导标或轮廓标。1.合理设置限制速度标志。4.弯道路段前设置减速标线。1.处理路侧障碍物(清除、移位、采用解体消能结构等2.进行路肩硬化,放缓边坡,增加路侧安全净3.边沟改善为盖板边沟或宽浅边沟等形式。4.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护栏。2.对于平纵面组合不良造成视觉误差的路段,设置线形诱2.会车或超车视距不足路段,施划中心实线,设置禁止超3.在进入视距不良路段前一定距离内,设4.有行人横穿时,应提前设置减速标线及注意7.对于交通事故多发路段,设置防滑路面,或可视情典型类别3.对于交通事故多发路段,采用工程措施统一路基宽2.7分隔物端头设置反光设施。4.分隔物端头设置竖向线形诱导标志,可采2.分隔物前方50m范围内设置禁止超车标志标线。2.对于交通事故多发路段,采用工程措施统一中央分隔1.由于上跨桥梁等构造物造成净空(净宽)减小的,应在桥梁墩台等41.合理设置限制速度标志。2.在净宽变化过渡段及前后一定范围内,设置禁止超1.隧道出入口净空(净宽)变化,隧道洞口应设置护栏并进行过渡设等措施保障交叉口安全行车;必要时,在深入论证分析的基础上,可选择工程治理措施。平面交叉技术不良路段的分类处治可选择但不限于表C.8所列措施。3.事故多发且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设置黄2.人口密集区的平交口,设置照明设施和行4.交叉角度小于45°或纵坡坡度不满足条件时,可对次要公路进改善视距1.在进入穿越村镇交通复杂路段前,设置完善2.行人密集、交通混行复杂路段,设置减速标线或减2.行人集中穿行路段,设置人行横道,并配置完善3.路侧边沟无盖板时,增加盖板,并在盖板上6.当空间允许时,设置路宅隔离设施(护栏、花坛、绿离矮墙离矮墙1.养护既有标志标线、防护设施及其他设1.采用路线区域识别和景区标识结合设置的方式,指引游客2.合理设置限制速度标志,旅游旺季交通量较大路段,设置可变限制速度标志,随时发布路况及天气等信息。3.对于景区出入口、自然景观带、观景台段,设置完善的指引标志、减速标线等。4.车速快及视距不足的景观带路段,考虑设置禁止停车标志标线。1.沿线根据需要设置服务区、停车区及观景台等服务设2.条件允许时,设置骑行道、人行道,做好机非隔离设施。3.其他相关措施。(规范性)D.1文件要求D.1.1一般规定D.1.1.1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与处治项目的文件编制主要分为实施方案报告、方案设计文件和效果D.1.2文件内容D.1.2.1实施方案报告宜包括:a)项目概况:项目背景、运营现状、项日b)调研情况:调研方案、数据收集、问题描述等;c)路段排查:排查流程、排查方法、实施d)方案设计:现场核查、危险识别、危险分级、处治措施等e)方案概算:工程规模、费用测算等。EQ\*jc3\*hps21\o\al(\s\up8(方),设)EQ\*jc3\*hps21\o\al(\s\up8(案),计)EQ\*jc3\*hps21\o\al(\s\u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汕头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幼儿园作品展示活动方案模板五篇
- 冷库安装合同
- 环保产业投资基金投资项目合同
- 创新服务合同
- 工程承包合同英语
- 茶苗购销合同范本
- 技术服务合作合同书范本
-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单元备课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DB31-T 596-2021 城市轨道交通合理通风技术管理要求
- 华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介绍
- 202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县乡卷)及答案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含答案)
- 一例蛇串疮患者个案护理课件
- 低压电工理论考试题库低压电工考试题
- 腕管综合征课件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通用模板)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
- 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报名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