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黑龙江省绥化市普通高中高二上生物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此做出的贡献。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让我们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避免出现输血后的肝炎,也使得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得以迅速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丙型肝炎检测的依据之一是检测血浆中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B.侵入肝细胞的丙型肝炎病毒,需要依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将其清除C.针对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复制D.人体内能够特异性识别丙型肝炎病毒的淋巴细胞有吞噬细胞、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2.下列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O2③Na+④载体蛋白⑤胃液⑥神经递质⑦RNA聚合酶⑧胰岛素A.②③⑤⑧ B.③④⑤⑥ C.①④⑤⑦ D.③⑤⑦⑧3.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性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下列对大豆异黄酮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B.能与人雌性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C.可能作用于下丘脑的雌性激素受体D.可暂时缓解雌性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4.下列表述中的生物属于一个种群的是()A.一个鱼塘的全部鱼 B.两个山谷中的所有鼠C.一片草原上的部分斑马 D.一片草地中的所有蒲公英5.下列有关可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由R型转化为S型属于基因重组B.杂交育种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的自由组合C.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都属于突变,都可以产生新的基因D.XYY个体的产生,一般与父方精原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6.生活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成了2个种群。南北岸的松鼠经过大约一万年的演变,在形态和体色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差异。下列说法不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的是()A.两个种群形态和体色的差异,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松鼠形态和体色进化提供原材料C.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D.河流的阻隔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导致基因库差异加大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农业生产上经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改善生产效益。回答下列问题:(1)春季是播种的季节,农民将植物种子经过浸泡后进行播种,浸泡可以降低种子中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含量从而解除休眠。春季也是植树造林的季节,移栽树苗时,为了保证成活率,一方面可以用生根粉(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进行处理,若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较小,处理方法是________,最好在适当的________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另一方面要适当保留插条上的芽和幼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农业上常采用喷洒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方法除去双子叶杂草。下图中的曲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双子叶杂草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反应。由图中曲线可知,曲线________(填“Ⅰ”或“Ⅱ”)代表双子叶杂草。当喷洒某一相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时,玉米和双子叶杂草的反应有差异,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如图I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II图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I图中,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组成成分);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___(填序号);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II图中A表示_________的能量。若鼠摄入能量为2.2×109kJ,A中能量为1.6×109kJ,狼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由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物质循环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某品系小鼠(2n=40)的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1)成年小鼠的体重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对体重变化具有相同的遗传效应,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年鼠最重,aaddff的成年鼠最轻)若仅考虑体重这一性状,则小鼠种群中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___种。用图中所示基因型的小鼠作为亲本杂交(不考虑交叉互换),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年鼠体重与亲本相同的个体比例为___________。(2)取小鼠生发层细胞放入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周期的时间,再转移到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至细胞分裂后期,则该时期每个细胞中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条。(3)若图中父本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形成的配子正常受精后产生了一只XXY的小鼠(减数分裂中三体中的任意两条染色体可以联会),小鼠成年后,如果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可形成___________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配子(4)小鼠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E、e控制,位于1、2号染色体上,E基因纯合时可导致小鼠胚胎死亡,图中两亲本杂交得到F1,F1雌雄小鼠间随机交配,则F2中有毛鼠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5)已知小鼠的毛色由Y(黄色)、y(鼠色)和B(有色素)、b(无色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基因控制毛色为白色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如上图所示请利用上图所示亲本设计实验探究B、b基因是否位于1、2号染色体上(注: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交叉互换)第一步:纯合黄色鼠为母本,隐性纯合白色鼠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第二步:让F1雌成鼠交配得到F2;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及结论:①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B、b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②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B、b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10.(10分)下图为真核生物DNA的结构(图甲),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为DNA的结构示意图,其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序号)交替排列构成,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3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3)若图甲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_______。11.(15分)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开始出现一侧肢体震颤(如手抖)或运动笨拙等精细运动障碍,而后出现运动迟缓、肌肉僵直等运动功能障碍。研究表明大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减少后引发PD。(1)如图1所示,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在酪氨酸羟化酶(TH)等作用下将酪氨酸最终形成多巴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轴突会延伸到纹状体,多巴胺储存在轴突的___________中。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释放到突触间隙,此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提供能量。研究发现,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___________也能释放多巴胺。(2)进一步研究发现,PD与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中的线粒体损伤有关。为研究线粒体损伤是导致PD的病因还是结果,研究者定向敲除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编码线粒体蛋白的N基因,获得了线粒体损伤的基因敲除小鼠。该小鼠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依赖_______呼吸提供能量。分别检测出生后不同时间的____________小鼠的相关指标,结果如图2、3。①依据实验结果,请将下列选项用“→”连接,用以解释基因敲除小鼠的病情发展进程。a.纹状体处多巴胺合成和释放减少b.黑质区多巴胺合成和释放减少c.黑质纹状体处轴突退化d.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e.运动功能出现障碍f.线粒体功能损伤g.精细运动障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研究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③实验结果是否支持前期研究结论,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3)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延缓PD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免疫调节,可以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分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结果是将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从而使得抗原暴露出来。体液免疫的结果是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进而清除抗原。【详解】A、丙型肝炎在检测时通过检测血液中是否已经存在针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可确定该个体是否感染丙肝病毒,A正确;B、侵入肝细胞的丙型肝炎病毒,需要依靠细胞免疫将宿主细胞裂解死亡,暴露出该种病毒,进而再依靠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与其结合,最终将其清除,B正确;C、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复制,抑制这种病毒的增殖,进而控制丙型肝炎的病情,C正确;D、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作用,D错误。故选D。2、C【解析】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的,也叫细胞外液,凡是存在于细胞外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详解】①④⑦、血红蛋白、载体蛋白、RNA聚合酶属于胞内蛋白质,正常情况下,不存在于细胞外液,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①④⑦正确;⑤、胃液存在于消化道中,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⑤正确;②③⑧、O2、Na+、胰岛素可以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成分,②③⑧错误;⑥、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突触间隙(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成分,⑥错误。综上①④⑤⑦正确。故选C。3、A【解析】性激素的分级反馈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则可以促进性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性激素,当性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性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详解】A、大豆异黄酮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故其通过反馈调节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减少,A错误;B、由于大豆异黄酮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能与人雌性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B正确;C、由于雌性激素可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故可能作用于下丘脑的雌性激素受体,C正确;D、由于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性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故可缓解雌性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D正确。故选A。4、D【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详解】A、鱼的种类有很多,故一个鱼塘的全部鱼,不属于一个种群,A错误;B、两个山谷上的所有老鼠,属于两个区域,不属于一个种群,B错误;C、一片草原上的部分斑马,没有包括全部个体,不属于一个种群,C错误;D、一片草地中的所有蒲公英属于一个种群,D正确。故选D。5、C【解析】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详解】A、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并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其实质是基因重组,A正确;B、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中基因的自由组合这种类型,B正确;C、染色体数目变异不产生新的基因,C错误;D、XYY个体可能是由含有X的卵细胞和含有YY的精子受精后产生的,因此一般与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D正确。故选C。6、C【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使生物向着一定的方向进化,进而使两个种群的松鼠的形态和体色出现差异,A正确;B、突变和基因重组即种群的变异性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正确;C、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C错误;D、由于河流的存在,使南北两岸的松鼠由于地理障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进而导致基因库的差异加大,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脱落酸②.浸泡法③.遮阴④.幼嫩的芽和叶可以产生生长素,有利于插条存活(2)①.Ⅰ②.不同种类的生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解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有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治落花落果等。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含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含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各部分都能合成乙烯。【小问1详解】农民将植物种子经过浸泡后进行播种,其目的是可以降低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从而解除休眠,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移栽树苗时,为了保证成活率,一方面可以用生根粉对插条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浸泡法(或沾蘸法),插条离开母体,吸水能力较差,故该实验应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下进行,以确保成活率。另一方面要适当保留插条上的芽和幼叶,原因是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有利于插条存活。【小问2详解】由图分析可知,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图中Ⅰ代表双子叶植物。由于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喷洒某一相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时,玉米和双子叶杂草的反应有差异。【点睛】熟知各种植物激素的功能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前提,能根据实验结果结合题中的实验目的进行综合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必备能力。8、①.生产者②.②③④③.①④.组成成分(或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⑤.营养结构(或“食物链和食物网”)⑥.鼠同化⑦.15%⑧.单向流动、逐级递减⑨.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解析】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2、分析图Ⅰ:甲为大气中的CO2库,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3、分析图Ⅱ,A为鼠同化的能量,B为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详解】(1)图I中:乙是生产者;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各种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③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④,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①。(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II中A表示鼠同化的能量。因鼠的同化能量A为1.6×109kJ,狼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由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108÷1.6×109=15%。(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在物质循环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要求学生熟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过程,尤其会分析碳循环模式图,能量流动图。9、①.27②.1/32③.40④.4⑤.2/5⑥.观察统计F2中小鼠的毛色(或观察统计子代小鼠的毛色)性状分离比⑦.黄色:鼠色:白色=9:3:4⑧.黄色:白色=3:1【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该品系成年小鼠的体重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且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同时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显性基因具有叠加效应。【详解】(1)成年小鼠的体重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D/d、F/f控制,每对基因有3种组合,所以若仅考虑体重这一性状,则小鼠种群中基因型最多有3×3×3=27种;用图中所示基因型的小鼠作为亲本杂交(不考虑交叉互换),F1(AaDdFf)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获得F2,F2中与父本体重相同的个体(aaddff)占1/4×1/4×1/4=1/64,与母本体重相同的个体(AADDFF)占1/4×1/4×1/4=1/64,所以F2中成年鼠体重与亲本相同的个体比例为1/64+1/64=1/32。(2)取小鼠生发层细胞放入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周期的时间,染色体复制一次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此时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是有放射性的。再转移到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至细胞分裂后期,即细胞在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此时每条染色体又复制了一次,形成的新的40条染色体中,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染色单体是有放射性的,所以培养至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个细胞中形成的80条染色体中,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为40条。(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小鼠,减数分裂可形成4种性染色体组成不同的配子:X、XY、XX、Y四种。(4)根据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1/2Ee,1/2ee,F1雌雄小鼠自由交配,可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E的基因频率为1/4,e的基因频率为3/4,正常情况下,F2中有EE1/16,Ee6/16,ee9/16,因为E基因纯合时可导致小鼠胚胎死亡,所以F2中有毛鼠所占比例为2/5。(5)如果B、b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完全连锁,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如果B、b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因此可让图中纯合黄色鼠为母本,纯合白色鼠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再让F1雌雄成鼠自由交配得到F2,观察统计F2中小鼠的毛色性状分离比:①若B、b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两队基因独立遗传,杂交后子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Y_B_):鼠色(yyB_):白色(Y_bb和yybb)=9︰3︰4;②若B、b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基因连锁遗传,杂交后子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白色=3︰1。【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0、(1).①(2).②(3).胞嘧啶脱氧核苷酸(4).(5).【解析】分析甲图:①为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胞嘧啶,④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⑤⑥⑦⑧为含氮碱基,⑨为氢键,10为磷酸二酯键。【详解】(1)DNA的基本骨架由①磷酸和②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由题可知,图中④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2)若用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300个子代噬菌体,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只有两个,其他均不含32P标记,故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2/300=1/150。(3)若图甲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以突变链为模板合成的所有子代都有差错,以正常链为模板合成的所有子代都正常,因此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1/2。【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正确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涤棉罗纹面料服装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涤棉彩条网眼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小小农场丛林动物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外活接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金刚石玻璃刀打孔钻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9 小水滴的诉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 第四章 第四节 民俗与旅游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粤人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六章第1节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课后达标能力提升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2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宠物猫护理教学
-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培训内容
- 2024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
- 《大白菜种植栽培技》课件
- 北京工业大学《数据挖掘》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图书借阅登记表
- 标准化机房改造方案
- 2024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
- 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智能临床辅助诊疗系统建设方案
-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