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重庆市南川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重庆市南川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重庆市南川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重庆市南川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重庆市南川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重庆市南川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4-D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插枝生根的作用。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促进插枝生根的最适2,4-D浓度,进行了预实验和正式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体内能合成与2,4-D功能类似的植物激素B.预实验所使用的2,4-D浓度梯度比正式实验的浓度梯度要大C.经预实验后,正式实验中还必须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为对照组D.利用沾蘸法处理插条时,所使用的2,4-D溶液的浓度较大2.为了探究药物W对糖尿病症状的缓解作用,科研人员对六组大鼠(1、2组为正常大鼠,3~6组为糖尿病模型大鼠)连续注射给药21天后,测定其体重和血糖。实验结果如下:组别处理(1次/日)体重平均值(g)血糖浓度平均值(mg/dL)1生理盐水331.25119.2520.014mg·kg-1药物W328.40118.303生理盐水116.25589.1540.014mg·kg-1药物W236.36299.1250.07mg·kg-1药物W259.43265.6060.35mg·kg-1药物W269.36231.2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第1、2组的结果表明药物W对正常大鼠的体重和血糖浓度几乎无影响B.第3组大鼠体重减少的原因是组织细胞血糖摄入不足,机体分解蛋白质、脂肪增多C.第1、4组的结果表明药物W对糖尿病大鼠体重减轻和血糖浓度升高具有缓解作用D.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药物W剂量越大,对糖尿病症状的缓解作用越明显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与蛋白质含量B.胎儿的血浆中含有能与各种病原体相结合的蛋白质C.性激素、尿素、神经递质均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内环境的稳态就是保持pH、渗透压及温度的相对稳定4.某同学在烈日下进行3000米长跑比赛时突然晕倒,医生根据情况分析,立即给他做静脉滴注处理。请推测,这种情况下最合理的注射液应该是()A.生理盐水 B.葡萄糖溶液 C.氨基酸溶液 D.葡萄糖生理盐水5.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应取表层土进行采集、调查B.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时,常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采集、调查C.采集的小动物只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D.诱虫器中土壤和花盆壁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是为了保证空气流通6.某学生参加冬季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该学生体内发生的变化是()A.神经调控皮肤血管收缩,体温迅速上升B.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强C.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减少,细胞代谢减弱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灵芝是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其药用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灵芝多糖是灵芝中最有效的成分之一,是由葡萄糖等单糖聚合形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其组成元素包括_____等。(2)为探究灵芝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①配制4组灵芝多糖溶液,分别为低、中、高和最高剂量组。将实验小鼠平均分组,每组10只,每天按20ml/千克体重灌喂灵芝多糖溶液。②30天后,测量实验小鼠各项指标。a.测定溶血空斑数:溶血空斑技术是一种用来测定B淋巴细胞数量和分泌抗体功能的体外实验方法。具体操作为:将绵羊红细胞作为______注射到小鼠腹腔,4天后取其脾脏用胰蛋白酶处理并制成细胞悬浮液,与已知浓度的绵羊红细胞溶液混合,倾倒于琼脂薄层上,放入含二氧化碳气体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计数溶血空斑数。b.测定迟发型变态反应(DTH)指数:DTH的发生与抗体无关,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强度正相关。③实验结果如下:剂量低中高最高溶血空斑3.523.783.843.81DTH指数20.820.723.222.3④分析上表可知,高剂量的灵芝多糖通过提高正常小鼠的________免疫功能而提高机体免疫力。⑤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设计存在缺陷,请写出具体的改进措施:_________8.(10分)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1中下列液体的名称A液_____;B液_____;C液_____,其中A液与B液和C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2)细胞1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3)写出图2中标号①②代表的系统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4)A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是由_____和_____的含量决定的。(5)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9.(10分)以下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相关示意图,其中③④代表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请回答。(1)图②细胞所属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①②两图为连续的细胞分裂的图像,则图②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3)图③④为某次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柱形图,则两个柱形图形成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答“③先于④”或“④先于③”),该变化发生在图⑤的___________阶段,染色体的具体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⑤中,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实质性改变的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阶段。(5)对应图⑤的分裂时期,在下图中画出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变化曲线,并在画出的曲线上标出C点和H点。10.(10分)遗传学理论和生物变异经常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回答下列问题:(1)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营养物质含量较高,欲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多倍体农作物,常常用秋水仙素处理___________,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2)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同一双亲的子代多种多样,从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角度分析___________。(3)已知小麦的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感病为显性。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杆感病两个小麦品种,欲获得矮秆抗病品种,一般不通过诱变育种方式获得,原因是___________。若采用杂交育种的方式获得矮秆抗病品种小麦,则在子___________(填“一”或“二”或“三”)代中可发现目标性状,想要获得目标性状能稳定遗传的品种,可让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连续自交,直至___________,即获得目标性状品种。11.(15分)通过传统发酵技术制作的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在酿制葡萄酒时,发酵液中并不需要添加抗生素等物质以抑制杂菌的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有___________(写出3种)。(3)发酵完成后,常常进行发酵产物的检测或有害物质的检测。检测果酒发酵过程中产生酒精的试剂是___________。测定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1、预实验是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还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2、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详解】A、2,4-D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与生长素类似的效应,而植物体内能合成生长素,A正确;B、预实验设置的2,4-D浓度梯度较大,而正式实验设置的浓度梯度2,4-D浓度梯度较小,B正确;C、经预实验后,已经确定了实验浓度范围,因此正式实验中不需要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为对照组,C错误;D、由分析可知,利用沾蘸法处理插条时,所使用的2,4-D溶液的浓度较大,D正确。故选C。2、C【解析】分析表格可知,表格中,第1、2组的体重平均值以及血糖浓度平均值相差不大,表明药物W对正常大鼠的体重和血糖浓度几乎无影响;第4、5、6组中,随着注射药物W剂量越大,大鼠的体重平均值在增加,血糖浓度平均值也在降低,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药物W剂量越大,对糖尿病症状的缓解作用越明显。【详解】A、分析表格可知,表格中,第1、2组的体重平均值以及血糖浓度平均值相差不大,表明药物W对正常大鼠的体重和血糖浓度几乎无影响,A正确;B、第3组大鼠是糖尿病模型大鼠,且第3组注射是生理盐水,说明第3组大鼠体重减少的原因是组织细胞血糖摄入不足,促使机体分解蛋白质、脂肪增多以增加组织细胞摄取血糖,B正确;C、分析表格可知,表格中,第1、4组中,变量有两个,一个是大鼠是否患病,第二个是注射试剂的种类,因此第1、4组的结果并不能表明药物W对糖尿病大鼠体重减轻和血糖浓度升高具有缓解作用,C错误;D、分析表格可知,表格中,第4、5、6组中,随着注射药物W剂量越大,大鼠的体重平均值在增加,血糖浓度平均值也在降低,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药物W剂量越大,对糖尿病症状的缓解作用越明显,D正确。故选C。3、C【解析】1、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因而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即内环境的成分: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详解】A、组织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多则渗透压大),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与蛋白质含量,A错误;B、人胎儿的血浆中含有能与病原体相结合的蛋白质(即抗体),但抗体具有特异性,一定的抗体只能与一定的抗原(病原体)相结合,B错误;C、激素、尿素、神经递质都可以存在内环境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C正确;D、内环境的稳态除了内环境保持pH、渗透压和温度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外,还包括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C。4、D【解析】人正常的血糖浓度为0.8-1.2g/L,偏高会出现高血糖症状,偏低则容易引起低血糖症状如头晕眼花,甚至昏厥等等。【详解】根据题意分析,该同学突然晕倒,应该是低血糖的症状,需要补充葡萄糖溶液为身体提供能量;该同学在烈日下的运动过程中丢失了很多水分和无机盐,为了维持身体渗透压的平衡和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应该补充一些生理盐水。因此,这种情况下最合理的注射液是葡萄糖生理盐水。故选D。5、D【解析】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实验原理: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常见的小动物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多样得昆虫等。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详解】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应去除表层土后利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A错误;B、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B错误;C、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C错误;D、诱虫器中土壤和花盆壁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是为了保证空气流通,确保小动物进行正常的呼吸,D正确。故选D。6、B【解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A错误;B、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B正确;C、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肾上腺释放的肾上腺素升高,与胰高血糖素协同维持血糖平衡,C错误;D、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增加,最终使血糖浓度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C、H、O②.抗原③.体液免疫和细胞④.另设一组对照试验,除每天灌胃等量的蒸馏水外,其他处理与实验组相同【解析】溶血空斑实验原理是将绵羊红细胞免疫的家兔或小鼠,取家兔淋巴结或小鼠脾细胞制成细胞悬液,与高浓度绵羊红细胞混合后加入琼脂糖凝胶中,其中每个释放溶血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在抗体的参与下可溶解周围的绵羊红细胞,在周围形成一个可见的空斑,一个空斑代表一个抗体形成细胞,空斑的数量反映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由表格数据可知,高剂量的灵芝多糖会导致溶血空斑增多和DTH指数上升,据此推测可以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详解】(1)灵芝多糖属于糖类,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2)a.将绵羊红细胞作为抗原注射到小鼠腹腔,该抗原即红细胞会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抗体。④结合表格数据可知,高剂量灵芝多糖可以增加空斑数目,空斑数目越多说明体液免疫越强;另外高剂量的灵芝多糖还可以提高DTH指数,DTH指数与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呈正相关,故高剂量的灵芝多糖可以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⑤该实验中缺乏相应的对照组,对照组应不加灵芝多糖,每天给小鼠灌胃等量的蒸馏水,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和分析能力。8、(1).血浆(2).淋巴(3).组织液(4).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5).血浆和组织液(6).消化系统(7).呼吸系统(8).无机盐(9).蛋白质(10).神经-体液-免疫【解析】分析题图1: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C液为淋巴,三者共同构成内环境。1表示毛细血管壁细胞,2表示毛细淋巴壁细胞,3表示组织细胞。分析题图2:图示为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表示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②表示氧气进入内环境、二氧化碳排出体外,需要通过呼吸系统才能完成;③表示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需要排泄系统来完成;④表示养料和氧气进入细胞;⑤表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排出细胞;⑥表示有少数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部分物质的直接交换。【详解】(1)图1中A液为血浆;B液为淋巴;C液为组织液;其中A液血浆与B淋巴和C组织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淋巴和组织液含有的蛋白质相对较少。(2)细胞1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3)图2中各标号代表的两个系统分别是: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4)血浆中的渗透压维持稳定,主要与血浆中的无机盐、蛋白质有关。(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点睛】本题结合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掌握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理解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和各数字代表的含义,再对各小题作出准确的解答。9、①.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②.该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位置上③.(第二)极体④.④先于③⑤.GH⑥.同源染色体分离,平均分配到两子细胞中⑦.FGFG⑧.【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①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初级卵母细胞;图②着丝点分裂,不含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③细胞中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含有染色单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图④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含有染色单体,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图⑤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AE段表示有丝分裂,F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详解】(1)图②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位置上,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像。(2)若①②两图为连续的细胞分裂的图像,根据图①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为雌性,根据图①中染色体组合可知②细胞为第一极体,则图②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第二)极体。(3)根据分析可知,图③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图④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所以若图③④为某次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柱形图,则两个柱形图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④先于③,该变化发生于图⑤的GH阶段,此时染色体的具体行为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平均分配到两子细胞中。(4)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均位于图⑤的FG段。(5)图⑤中AE段表示有丝分裂,其中CD表示有丝分裂后期,F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而有丝分裂后期、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所以对应图⑤的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变化曲线为:。【点睛】本题结合柱形图、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以及细胞分裂图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10、(1)①.萌发的种子或幼苗②.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减数分裂过程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及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导致形成多种类型的配子,受精时多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①.诱变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很难获得目标品种②.二③.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解析】1、杂交育种的方法:杂交→自交→选优,原理是基因重组;2、诱变育种的方法: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原理是基因突变;3、单倍体育种的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诱导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加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4、多倍体育种的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小问1详解】多倍体育种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小问2详解】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由于减数分裂过程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及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因此可以形成多种类型的配子,受精时多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同一双亲的子代多种多样。【小问3详解】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很难获得目标品种,故题干中一般不通过诱变育种方式获得矮秆抗病品种。若采用杂交育种的方式获得矮秆抗病品种小麦,可用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杆感病杂交,F1为杂合高杆抗病,F1自交,在F2(子二代)会出现目标性状--矮杆抗病,F2的矮杆抗病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想要获得纯合的矮杆抗病植株,可让F2的矮杆抗病的个体连续自交,直到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即获得目标性状品种(纯合的矮杆抗病)。【点睛】本题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将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等方式的原理识记并理解,属于中档题。11、①.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