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1745第1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4207401.1特种设备定义及分类 4313361.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454231.3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413106第2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 5134602.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5273562.1.1组织架构概述 5293552.1.2决策层 534502.1.3管理层 5204252.1.4执行层 552042.1.5监督层 564582.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5297332.2.1安全生产责任制 5171502.2.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687872.2.3安全技术措施 683572.2.4安全培训制度 643292.2.5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制度 6322272.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 6162142.3.1企业负责人 6237512.3.2安全管理人员 6118462.3.3技术人员 637812.3.4操作人员 6140872.3.5监督人员 618159第3章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 629093.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 7304803.1.1使用登记要求 722273.1.2使用登记程序 757663.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管理 787093.2.1操作人员资格要求 7105143.2.2操作人员培训与管理 7322543.3特种设备使用现场安全管理 7196983.3.1现场安全管理要求 748923.3.2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748653.3.3现场安全管理检查 86614第4章特种设备维护与保养 8145214.1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 8115474.1.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的规定,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8233604.1.2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强化设备日常维护保养,降低设备故障率。 8296054.1.3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应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特殊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8132904.1.4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资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护保养作业。 8166214.1.5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过程中,如发觉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停用,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处理。 8127664.2维护保养计划与实施 8211954.2.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包括维护保养内容、周期、责任人等。 886334.2.2维护保养计划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运行环境、技术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整,保证计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8145944.2.3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应按照计划实施,保证设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维护保养。 8233924.2.4维护保养过程中,应对设备进行详细检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备功能稳定。 877554.2.5特种设备维护保养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保证作业安全。 9285214.3维护保养记录与归档 998874.3.1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设备维护保养情况,包括保养时间、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 9227204.3.2维护保养记录应真实、完整、清晰,便于查阅。 9298924.3.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维护保养档案,对设备维护保养情况进行长期跟踪和保存。 972794.3.4维护保养档案应定期进行检查,保证档案内容齐全、更新及时。 9147124.3.5特种设备维护保养档案在设备报废或转让时,应作为重要资料一并移交。 920661第5章特种设备检验与检测 91645.1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概述 935405.2特种设备定期检验 9218885.2.1定期检验原则 977335.2.2定期检验内容 9237045.2.3定期检验程序 10125075.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 10151045.3.1无损检测方法 10102965.3.2无损检测程序 107239第6章特种设备应急预案 11125166.1应急预案编制 11299266.1.1编制原则 11263046.1.2编制程序 11197756.1.3应急预案内容 11175526.2应急演练与培训 113526.2.1演练目的 11146146.2.2演练组织 1110716.2.3演练类型 12220546.2.4培训内容 12267946.3应急处置与救援 12290146.3.1应急响应启动 12190326.3.2应急处置措施 1228696.3.3救援资源配置 12138616.3.4救援协调 12146376.3.5救援结束 1232574第7章节能管理概述 12285397.1节能基本概念与意义 1319607.2我国节能法律法规体系 13132827.3特种设备节能管理的重要性 13675第8章特种设备节能技术与措施 14181828.1特种设备节能技术 14100108.1.1高效节能驱动技术 144038.1.2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14150298.1.3能源监测与优化控制技术 14193538.2特种设备节能措施 14251538.2.1强化设备维护与管理 1419868.2.2优化生产过程 14190798.2.3提高员工节能意识 14228658.2.4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制度 1453338.3节能改造与案例分析 1489768.3.1案例一:某企业锅炉房节能改造 1432628.3.2案例二:某工厂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改造 14201048.3.3案例三:某建筑电梯节能改造 156361第9章能源计量与监测 1597999.1能源计量基本概念 1598699.1.1计量单位 1589549.1.2计量准确度 1543959.1.3计量器具 15191029.1.4能源计量参数 15181479.2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与管理 15312709.2.1配置原则 15169859.2.2配置要求 16300099.2.3管理措施 16260829.3能源消耗监测与分析 16135609.3.1监测方法 16280869.3.2分析方法 16301929.3.3应用实例 166292第10章节能评价与持续改进 161808410.1节能评价方法与指标 172526110.1.1节能评价方法 17904110.1.2节能评价指标 171967310.2节能评价组织实施 172069310.2.1成立评价组织 171493410.2.2制定评价计划 173069610.2.3人员培训 1742010.2.4数据收集与分析 171920710.2.5编制评价报告 182899910.3节能效果跟踪与持续改进措施 18531010.3.1节能效果跟踪 182032710.3.2持续改进措施 18第1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1.1特种设备定义及分类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安装、使用过程中,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用途、工艺条件或者安全风险,可能存在较大的危险性,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设备。我国对特种设备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其安全运行。特种设备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承压类:指承受压力的容器、管道、锅炉等设备。(2)机电类: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设备。(3)厂内运输车辆类:指在企业内部进行运输的专用机动车辆。(4)安全附件类:指用于特种设备上的安全保护装置,如安全阀、爆破片等。1.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企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有以下重要性:(1)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特种设备一旦发生,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加强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发生率。(2)维护企业稳定发展。特种设备可能导致企业生产中断,造成经济损失,影响企业信誉,加强安全管理有助于保障企业稳定发展。(3)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特种设备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有助于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1.3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层次:(1)法律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2)行政法规层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3)部门规章层面:《特种设备目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等。(4)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各地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和规章。(5)技术规范和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第2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2.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架构2.1.1组织架构概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应根据企业规模、设备特点和安全生产需求进行设置。该架构应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监督层,以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有效性。2.1.2决策层决策层负责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方针、目标和战略,审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和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方案。2.1.3管理层管理层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和组织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定期对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进行分析。2.1.4执行层执行层负责具体实施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维护保养、检查检测等工作,保证设备安全运行。2.1.5监督层监督层负责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对发觉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保证安全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2.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2.1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2.2.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涵盖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等环节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2.2.3安全技术措施针对特种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防护装置、安全监测、应急预案等。2.2.4安全培训制度建立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制度,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2.2.5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制度制定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觉并整改安全隐患。2.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2.3.1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对特种设备安全负总责。2.3.2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负管理责任。2.3.3技术人员技术人员负责提供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支持,参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对特种设备安全技术问题负直接责任。2.3.4操作人员操作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维护保养和检查检测,对特种设备操作安全负直接责任。2.3.5监督人员监督人员负责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对发觉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监督工作负责任。第3章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3.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3.1.1使用登记要求特种设备在使用前,必须依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使用登记。使用单位应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登记申请,并提供以下资料:(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2)特种设备设计文件、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安装改造维修资料;(3)安全附件及保护装置的检验报告;(4)操作人员资格证明;(5)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3.1.2使用登记程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收到使用登记申请后,对资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并颁发《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使用单位应将登记证置于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3.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管理3.2.1操作人员资格要求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符合相关岗位的身体条件;(2)经过特种设备安全操作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3)熟悉所操作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功能和操作规程;(4)掌握应急处理方法。3.2.2操作人员培训与管理使用单位应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保证操作人员熟练掌握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技能。同时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管理,禁止无证操作、违章操作等行为。3.3特种设备使用现场安全管理3.3.1现场安全管理要求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现场安全管理的责任人,加强对现场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3.3.2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使用单位应按照以下要求采取现场安全防护措施:(1)在特种设备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相关人员注意安全;(2)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保护装置齐全、完好;(3)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其安全运行;(4)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3.3.3现场安全管理检查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特种设备使用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同时应将检查记录归档保存,以备查阅。第4章特种设备维护与保养4.1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4.1.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的规定,保证设备安全运行。4.1.2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强化设备日常维护保养,降低设备故障率。4.1.3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应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特殊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4.1.4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资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护保养作业。4.1.5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过程中,如发觉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停用,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处理。4.2维护保养计划与实施4.2.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包括维护保养内容、周期、责任人等。4.2.2维护保养计划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运行环境、技术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整,保证计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4.2.3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应按照计划实施,保证设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维护保养。4.2.4维护保养过程中,应对设备进行详细检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备功能稳定。4.2.5特种设备维护保养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保证作业安全。4.3维护保养记录与归档4.3.1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设备维护保养情况,包括保养时间、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4.3.2维护保养记录应真实、完整、清晰,便于查阅。4.3.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维护保养档案,对设备维护保养情况进行长期跟踪和保存。4.3.4维护保养档案应定期进行检查,保证档案内容齐全、更新及时。4.3.5特种设备维护保养档案在设备报废或转让时,应作为重要资料一并移交。第5章特种设备检验与检测5.1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概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是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特种设备进行系统的检查、测量、试验和评估,以判定设备的安全功能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本章主要介绍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基本要求、检验检测方法和程序。5.2特种设备定期检验5.2.1定期检验原则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应遵循以下原则:(1)依法依规进行,保证检验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2)全面覆盖,保证检验项目涵盖特种设备的所有安全关键部位和环节;(3)科学合理,根据设备的使用工况、风险等级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检验周期和检验方案;(4)客观公正,检验人员应保持独立性,保证检验结果真实、准确。5.2.2定期检验内容特种设备定期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外观检查,检查设备结构、连接部件、安全防护装置等是否完好;(2)设备运行状态检查,检查设备运行参数、控制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等是否正常;(3)设备安全附件检查,检查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是否完好、合格;(4)设备本体及附件的无损检测,检查设备本体及附件是否存在裂纹、腐蚀等缺陷;(5)设备功能试验,检查设备在设计参数下的运行功能是否满足要求。5.2.3定期检验程序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制定检验计划,明确检验时间、地点、内容、人员等;(2)实施检验,按照检验方案进行设备检查、测量、试验等;(3)记录检验数据,对检验过程中发觉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4)分析检验结果,对设备的安全功能进行评估;(5)提出整改措施,对发觉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和期限;(6)验收整改结果,保证设备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消除。5.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5.3.1无损检测方法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射线检测,适用于检测金属材料内部的裂纹、未焊透等缺陷;(2)超声波检测,适用于检测金属材料内部的裂纹、夹杂物等缺陷;(3)磁粉检测,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的裂纹、气孔等缺陷;(4)渗透检测,适用于检测非铁磁性材料表面的裂纹、针孔等缺陷;(5)涡流检测,适用于检测导电材料表面的裂纹、腐蚀等缺陷。5.3.2无损检测程序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制定检测方案,明确检测方法、设备、人员等;(2)实施检测,按照检测方案进行设备检查;(3)记录检测结果,对检测过程中发觉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4)分析检测结果,对设备的安全功能进行评估;(5)提出处理意见,对发觉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和期限;(6)验收处理结果,保证设备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消除。第6章特种设备应急预案6.1应急预案编制6.1.1编制原则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结合企业实际,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编制特种设备应急预案。6.1.2编制程序(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2)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和风险;(3)确定应急预案的目标、范围和内容;(4)制定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和操作流程;(5)组织专家评审,完善应急预案;(6)报批并发布应急预案。6.1.3应急预案内容(1)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2)组织机构及职责;(3)预警与信息报告;(4)应急响应分级与启动条件;(5)应急处置措施;(6)应急资源保障;(7)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与修订。6.2应急演练与培训6.2.1演练目的检验和提高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增强参演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应急技能。6.2.2演练组织(1)成立演练组织机构;(2)制定演练计划;(3)组织参演人员培训;(4)开展演练;(5)总结演练成果,提出改进措施。6.2.3演练类型(1)桌面演练;(2)实战演练;(3)综合演练;(4)专项演练。6.2.4培训内容(1)应急预案知识培训;(2)应急技能培训;(3)应急法律法规培训;(4)典型案例分析。6.3应急处置与救援6.3.1应急响应启动发生特种设备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6.3.2应急处置措施(1)迅速控制现场,防止扩大;(2)组织人员疏散和救援;(3)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4)及时报告信息;(5)开展调查与分析;(6)落实整改措施。6.3.3救援资源配置合理配置救援资源,保证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6.3.4救援协调与相关部门、单位及社会力量协同作战,提高救援效果。6.3.5救援结束当得到有效控制,各项应急处置措施完成后,宣布救援结束。第7章节能管理概述7.1节能基本概念与意义节能,即节约能源,指的是在满足正常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管理或其他措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的一系列行为。节能工作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2我国节能法律法规体系我国高度重视节能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节能法律法规,构成了较为完善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主要法律法规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明确了节能的基本原则、目标、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是我国节能工作的基本法律。(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鼓励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结构。(3)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规定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保证项目符合节能要求。(4)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对重点用能单位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5)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对产品能源效率进行标识,引导消费者选择节能产品。7.3特种设备节能管理的重要性特种设备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能源消耗量较大,节能潜力巨大。加强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具有以下重要性:(1)降低企业运行成本:通过节能措施,降低特种设备的能源消耗,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促进国家能源安全:减少特种设备能源消耗,有助于缓解我国能源压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3)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排放污染物,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4)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通过节能管理,提高特种设备运行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5)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加强特种设备节能管理,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履行社会责任,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第8章特种设备节能技术与措施8.1特种设备节能技术8.1.1高效节能驱动技术高效节能驱动技术是特种设备节能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变频调速技术、永磁同步电机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特种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8.1.2余热回收利用技术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是指将特种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用于其他工艺或供暖、热水等用途。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8.1.3能源监测与优化控制技术通过安装能源监测与优化控制系统,对特种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实现能源的合理调配和优化控制。8.2特种设备节能措施8.2.1强化设备维护与管理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降低能源损耗。8.2.2优化生产过程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参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8.2.3提高员工节能意识加强员工节能培训,提高员工节能意识,使节能措施得到有效落实。8.2.4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规范能源使用,防止能源浪费。8.3节能改造与案例分析8.3.1案例一:某企业锅炉房节能改造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燃烧器、余热回收装置等技术,提高锅炉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8.3.2案例二:某工厂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改造对压缩空气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实现节能降耗。8.3.3案例三:某建筑电梯节能改造采用永磁同步电机、节能控制柜等设备,提高电梯运行效率,降低电梯能耗。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特种设备节能改造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大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为我国特种设备节能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第9章能源计量与监测9.1能源计量基本概念能源计量是对能源消耗量进行准确测量和计算的活动,是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主要介绍能源计量的基本概念,包括计量单位、计量准确度、计量器具及能源计量参数等内容。9.1.1计量单位能源计量单位主要包括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单位、辅助单位以及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在能源计量中,常用的单位有焦耳(J)、千瓦时(kWh)、吨标准煤(tce)等。9.1.2计量准确度能源计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提高计量准确度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能源消耗情况,为节能管理提供可靠数据支持。9.1.3计量器具能源计量器具是指用于测量和计算能源消耗量的设备。根据工作原理和用途,可分为直接测量器具和间接测量器具两大类。9.1.4能源计量参数能源计量参数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能源消耗量、能源效率等。合理选择和配置能源计量参数,有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能源消耗状况。9.2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与管理9.2.1配置原则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测量准确度;(2)满足测量范围;(3)适应测量环境;(4)考虑经济效益。9.2.2配置要求(1)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配置能源计量器具;(2)根据设备特点、工艺要求及管理需要,选择适当的计量器具;(3)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和测量范围满足要求;(4)配置足够的计量器具,以满足日常监测需求。9.2.3管理措施(1)建立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职责;(2)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准,保证测量准确度;(3)做好计量器具的维护保养工作,延长使用寿命;(4)对计量器具进行分类管理,便于查找和使用。9.3能源消耗监测与分析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